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上海佛学书局印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上海佛學書局印行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眞實義

目錄

1 寫在前面

15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

16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30 一、標擧宗體 96 六、旨趣玄微

58 二、別歎能詮 125 七、成益頓超

70 三、教主難思 156 八、結歎弘遠

75 四、說儀周普 164 九、感慶逢遇

88 五、言該本末 168 十、略釋名題

編 者 按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開印之際,拜讀了宣公上人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這是講解唐代清涼國師所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的注釋。是修學華嚴經的入門指導書。若是明白了這篇注釋的內容,則對華嚴經大旨就能基本瞭解。 今將此本增補在全經淺釋內,以利修學。故此次出版的淺釋全套共是十二四冊(原書是二十三冊)特此說明。

上海佛學書局

寫在前面

譯經會作於一九七九年

本書包括唐代清涼國師所撰《華嚴經疏序文》,並由宣化上人講解註釋。上人弘揚佛法已有五十餘年,很久以前,上人曾發宏願,只要有一口氣在,一定要解釋經典,弘揚正法。約在一九六○年,上人來到美國;十幾年期間,他老人家講經已達數千次之多。而講經不因為人數多寡而有所改變,多則數百人,少則甚至一個人,還是照樣地講。

一九六八年六月十七日,在三藩市佛教講堂,上人開始講在美國弘法的第一部經典——《楞嚴經》。此經乃正法之代表,佛法將滅時,此經首先消失。《楞嚴經》是禪門之祕鑰,也是顯教之教網。凡夫依之修行,可轉凡心而入聖智,諸菩薩證之,能夠化度羣機而歸於佛乘。上人首先說此經,目的在於破除我們的無明煩惱、我執、愛欲,指示我們渡過茫茫的業海,可說是迷途的指南針、黑夜的照明燈。這個暑期講習班,為期九十六天,有四十多位大學生參加。最初,只是每日兩小時的講經,包括翻譯在內。上人知道這樣是講不完的,所以,除了晚上講經外,又在下午增加一次講經時間,接著又增加成三次——上午、下午、晚上,到最後,再增加到四次——上午一次、下午兩次和晚上一次。因此,首次的暑期班於九月二十二日圓滿結束。

楞嚴法會以後,學佛的弟子越來越多了,暑期班的學生,大多來自華盛頓西雅圖,契機相引,如磁吸鐵,令人不可思議,他們都自動地搬到三藩市來,參加十一月十日的法華法會。上人每天晚上講《法華經》,一連講了兩年,大約有三百五十餘會,於一九七○年十一月十日結束。此經闡明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上人講說此經,系為了啟發我們開佛之知見、示佛之知見、悟佛之知見、入佛之知見,足見上人之悲願宏偉。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留下了無量無數的法寶於世間。世尊開示了八萬四千法門,無非為了對治衆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上人苦口婆心,諄諄教誨,把他所知道的佛法都告訴我們,目的也就是在此。上人又於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六日開始每星期六講《地藏經》,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地藏法會圓滿。地藏菩薩所發「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願,喚醒了我們的良知,我們也都發大悲願——救度物質極豐富,而精神文明缺乏的西方衆生。

在弟子懇切的請求之下,上人再於每天下午講《金剛經》,目的要我們了悟三心不可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是看破、放下、自在。這個法會是從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七日開始,到一九六九年四月六日圓滿。接著講《大般若經》的精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人所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台頌解》,目的在指點迷津,同登彼岸。頌雲:「妙智方可達彼岸,眞心自能契覺源,法喻立名超對待,空諸法相體絕言,宗趣原來無所得,力用驅除三障蠲,熟酥判作斯教義,摩訶逆轉般若船。」也啟示著我們:「行道修身莫外尋,自性般若深蜜因,白浪沖霄黑波止,湼槃彼岸任運登,時兮時兮勿錯過,慎之慎之取天眞,杳杳冥冥通消息,恍恍忽忽見本尊。」這些偈頌取自於上人所作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台頌解》一書中。此法會自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七日圓滿。

心經法會圓滿之後,弟子們廣受法雨的滋潤,人人法喜充滿,再度勸請上人講《大悲心陀羅尼經》。此經說明觀世音菩薩從無量劫以來,在因地修行菩薩道時,成就大慈大悲。經雲:「為諸衆生得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得富饒故,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離障難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種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願故。」上人要我們學佛所學,行佛所行,發出大慈悲心,在這五濁惡世裏行難行之行,忍難忍之忍,盡心竭力行菩薩道,不應在經中鑽來鑽去,而是要躬行實踐,身體力行,才能使諸佛菩薩的眞精神顯露出來,使佛教能在西方生根萌芽,開花結果;也是讓大家知道佛教究竟是甚麼?

第二次的暑期佛學講習班,又於一九六九年六月十六日開始上課。上人每天下午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晚間繼續講《法華經》。普賢菩薩的十大宏願,無異告誡修行佛法的人,要成就佛果,必須發恭敬心、長遠心、不畏懼心、慈悲心、大行願心,修學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上人時常鼓勵我們,要抱頭為法忘軀之精神,尤其是在這個國度裏,應本著大行願力,為教而努力。〈普賢行願品〉圓滿於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之後,上人又於每天下午講《六祖壇經》,從一九六九年八月四日到九月十二日止。禪宗乃是教外之別傳,旨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六祖壇經》強調衆生即是佛,佛性本無差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離心無別佛。上人時常指點我們不要於心外尋覓,以為有佛法可修,有佛道可成;一切法假使離開了心,就不可得。上人的語言,皆是對症下藥,使參問者捨去執見,直入佛道。

上人不辭勞苦,一心弘法的精神,感動了弟子們都具足信心,精進不懈地做實證的功夫;所以,有五位弟子到臺灣基隆去受三壇具足大戒。回到美國後,他們可說是美國佛教的第一批比丘、比丘尼。他們不在金山聖寺時,晚間的法華法會暫停,改成了彌陀法會,上人在此特別強調信心的重要。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淨土法門要具足信願行,專心一致,老老實實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佛及聖衆,皆會來接引往生極樂國土,永遠不受生死輪迴之痛苦。此法會開始於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九日,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圓滿結束。接著又於一九七○年一月開始講《法華經》,同時,擧行禪七和佛七。在這期間,上人用活潑、生動的言辭,深入淺出地開示佛七和禪七的法要。每年,禪七和佛七均擧行數次,皈依的弟子也不斷增加。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到六月七日,上人講《大乘百法明門論》,此論是唯識學所依據立宗十一論典之一,是佛教的心理學,表面上雖是名相的分析,實際上,是把人體上各部位根識的形狀、作用,以及相互的關係,很明白地告訴我們;而且我們很容易地知道經典上的一切專有名詞。

第三次的暑期佛學班,上人接著講《法華經》。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開始為期一百天的禪七也接著擧行了,每天清晨三點鐘,就開始禪坐,直到晚間十二點結束。這段期間,上人為我們解說歷代高僧大德的偉大風範——《高僧傳》,和打坐的意義以及方法,大家受益匪淺。每天晚上及星期六和星期日下午,上人為我們開示,一星期共有九次。在這期間,我們買下了金山聖寺,並且大大地重新修理內部,使成為佛教道場,中美佛教總會會址就改設在金山聖寺。

一九七一年四月十八日起,上人每星期講一次《大乘起信論》,開導我們要發起大乘佛法的淨信,斷除一切疑暗邪執,普令佛法的種性,綿延相續下去,不可間斷。

同年六月十三日,開始第四次的暑期佛學班,上人從此開始講佛陀初成道時,於三七日為法身大士所說的《大方廣佛華嚴經》。他採用清涼清涼國師著的《華嚴經疏鈔》,首先講《華嚴經疏序》,接著講《華嚴經疏》。每天講經,前後有一年五個月,共三百七十五會,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日圓滿。十一月十二日開始講《華嚴經》經文,一星期講九次。這期間,先後在三藩市成立國際譯經學院女衆道場,在洛杉磯成立金輪聖寺,在達摩市成立萬佛聖城。一九七六年開始,上人本著為法忘軀之悲願,任勞任怨地弘法於這幾處道場,廣度羣倫。從一九七一年講《華嚴經疏序》到今年春天,華嚴法會繼續不斷,已有八年之久,共有數千次,截至現在將要講完〈入法界品〉。此經是在彰顯根本法輪,是諸經之母,教義浩翰,以毗盧遮那佛法身為果,以十蓮佛藏世界海為依報化境,以普賢之悲願為因行,後以十十無盡、圓融無礙大法為行門,彰顯所要境界。此經典可以說是極諸佛神妙之智用,貫徹一切宇宙種種性相理事,又結集一切所有修行的心數法門。上人所開示的《華嚴經》,現在編入法界佛教大學的課程。法界佛教大學成立於一九七六年,萬佛聖城、金山聖寺、金輪聖寺,都是該大學的上課地點。萬佛聖城是美國佛教的重鎮,去年,上人在馬來西亞弘法時,對大家宣佈萬佛聖城是屬於一切衆生、佛教、以及不同宗教的,萬佛聖城的大門永遠都是開著的,歡迎有志於道的人士,來此進修佛學,實踐佛法。

對學佛的人來說,《楞嚴經》能夠開啟我們的智慧;《法華經》能夠幫助我們成佛,是經中之王;《華嚴經》義理最圓滿,是經王中之王。宣公上人本著虛空為用,法界為體之精神,講《華嚴經》,並強調《華嚴經》就是法界經。為利益一切衆生,上人開講此三大部經;因此,聞法的人都得到不可思議的法雨滋潤——未種善根者,使他們速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使他們增長;已增長者,使他們成熟;已成熟者,使他們得到常樂我淨之佛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衆妙而有餘,超言思而有餘,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歟。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窮理盡性,徹果該因,汪洋沖融,廣大悉備者,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故我世尊,十身初滿,正覺始成,乘願行以彌綸,混虛空為體性,富有萬德,蕩無纖塵。湛智海之澄波,虛含萬象。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盡宏廓之幽宗,被難思之海會。圓音落落,該十刹而頓周。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雖空空絕迹,而義天之星象燦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瀾浩瀚。若乃千門潛注,與衆典為洪源。萬德交歸,攝羣經為眷屬。其為旨也,冥眞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用繁興以恒如,智周鑒而常靜。眞妄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隨事變,則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故得十身歷然而相作,六位不亂以更收。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炳然齊現,猶彼芥瓶。具足同時,方之海滴。一多無礙,等虛空之千燈。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萬行芬披,比華開錦上。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師子奮迅,衆海頓證於林中。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啟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寄位南求,因圓不踰於毛孔。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盡衆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眞可謂常恒之妙說,通方之洪規,稱性之極談,一乘之要軌也。尋斯玄旨,卻覽餘經,其猶杲日麗天,奪衆景之耀,須彌橫海,落羣峯之高。是以菩薩搜祕於龍宮,大賢闡揚於東夏。顧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輝。幸哉像季之時,偶斯玄化。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豈無慶躍。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衆篇義類之別目。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廣則稱體而周。佛謂覺斯玄妙。華喻功德萬行。嚴謂飾法成人。經乃注無竭之湧泉,貫玄凝之妙義,攝無邊之海會,作終古之常規。佛及諸王,並稱世主。法門依正,俱曰妙嚴。分義類以彰品名,冠羣篇而稱第一。斯經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

皈敬偈

皈命十方極三際 塵刹圓明調御師

法界功德大悲雲 毗盧遮那大智海

所住甚深眞法性 所流圓滿修多羅

一一塵方佛會中 普賢文殊諸大士

我今欲以一毛智 測量無邊法界空

願承三寶同體悲 句句冥符諸佛意

俾令法眼常無缺 盡衆生界如普賢

迴茲勝善洽羣生 速證菩提常樂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宣化上人講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今天是很重要的日子。為甚麼說是重要的日子呢?因為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開始講說的第一天。在其他的國家或者有人講這一部經;但在西方國家,相信這是頭一次,因為是頭一次,值得我們來紀念它,所以說很重要。

本來說《華嚴經》是要先講經的名字,可是現在我們先講經疏的序。因為這一篇序所說的就包括《華嚴經》全部的道理,先把這一篇序文講解之後,對《華嚴經》的大概意思就會明白了。這一篇序文是誰作的呢?是華嚴菩薩澄觀法師作的。在沒有講序之前,先講一講這位作序的法師。這位法師身高九呎(約二百七十四公分),眼睛有重瞳,重瞳就是有兩個瞳孔,就是兩個眼仁,也就是兩個眼珠。白天看他不怎樣,和普通人一樣,但在晚間看他的眼睛,就有一種光明射出來。他的雙手過膝,很長的。你們注意一下,凡是兩手長過膝蓋的人,這樣的人都屬於大貴人,這是一種奇特相。他有四十顆牙,我們普通人則只有三十二、三十四,或者三十六、三十八顆牙。佛有四十顆牙,那麼這位法師的牙齒和佛是一樣底色的。他讀書非常快,七行俱下,他這麼一看,以我們看一行的時間,他可以看七行,這位法師眞是聰明到絕頂。

為甚麼說他是華嚴菩薩呢?他作一部《華嚴疏鈔》,專講《華嚴經》。等到他圓寂之後,有一位阿羅漢在中國和印度的交界處,見到有兩個很年輕的菩薩在虛空裏走。這位阿羅漢有神通,他就用神通叫這兩位青衣的童子——也就是年輕的菩薩——不能走了,問他們到中國去做甚麼?這兩位說,是到中國的五臺山去請華嚴菩薩的牙齒,回到我們的國土去供養。這位阿羅漢一聽,說這樣可以放你們去了。這位羅漢以後也到五臺山去,就對一般人說他見到的境界。這時人們把清涼國師的棺木打開一看,果然兩顆牙齒沒有了,這兩顆牙齒就是被兩位年輕的菩薩請去供養了。所以在佛教裏,一般人都知道這位澄觀法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

清涼國師這一位大菩薩的境界,眞是不可思議,他生歷九個皇帝,做七個皇帝的國師。為甚麼他能這樣呢?因為他修行時非常認眞,絲毫也不馬虎,不是像一般人,口說修行,身不修行,口是心非,口裏說得很對,心裏完全都不是。他在出家之後,和沒出家之前發過願,以十事自勵——以十種事來勉勵自己。這十種事情是很重要的,每個出家人都應該知道這十種事。㈠體不捐沙門之表。㈡心不違如來之制。㈢坐不背法界之經。㈣性不染情礙之境。㈤足不履尼寺之塵。㈥身不觸居士之榻。㈦目不視非儀之緣。㈧口不味過午之餚。㈨手不釋圓明之珠。㈩宿不離衣缽之側。

這十種,我再來給你們略略地解釋:

㈠體不捐沙門之表:他的身體無時無刻都穿袍搭衣,很鄭重其事的,像個比丘的樣子。表,是樣子。

㈡心不違如來之制:他的心對於佛所說的一切規矩、戒律,一定遵守,絕不違背。

㈢坐不背法界之經:凡是有《華嚴經》的地方,他一定對著《華嚴經》坐,背不對著《華嚴經》坐。他這種願力,不要說對佛,就是對經,他也不背著坐。

㈣性不染情礙之境:這個礙是障礙的礙,不是情愛的愛。對情這種障礙的境界,他不染。不染就是不著住到這上面。

㈤足不履尼寺之塵:這個願看似不太公道,比丘尼會很不高興,但是他還是照常地發願。說甚麼呢?足不履尼寺之塵,他的腳不踩到尼寺院門口的土上。他不僅不走到尼寺裏面,就是連門口的塵土他都不踩。所以他一生都沒到過比丘尼的寺廟去,因此很多比丘尼也不去親近他。西方人或許會認為這是神經病,走到比丘尼的廟上,又有甚麼不好呢?我一天跑一百趟,都覺得沒有甚麼問題的。這位清涼國師是太清涼了,涼得太厲害了,一點都沒有熱情,沒有甚麼情感,所以能發這個清涼的願。

㈥身不觸居士之榻:不要說到在家人的地方去住,他連在家居士的牀,他都不接觸。

㈦目不視非儀之緣:非儀,就是不合乎威儀,不合乎禮儀的因緣,他都不看。如作戲或唱歌跳舞,或街上有甚麼怪異之事,他都不看。

㈧口不味過午之餚:過了午,口裏不要說吃東西,就連嚐嚐它有甚麼味道,他都不嚐。你看看高僧放不下就不要出家。餚,就是吃的菜、飯,餚饌包括水果等一切吃的東西。修行,持戒是要很嚴謹的,眞想要修行連水果都不可以吃;還有過午不飲漿,牛奶等漿類也都不喝。

㈨手不釋圓明之珠:他手裏總拿著念珠,不斷地念佛。

㈩宿不離衣缽之側:他睡覺總要把衣缽放在他旁邊,保護他的衣缽。

上列是他自己立出來的條件。所以他才能歷經九個皇帝,而有七個皇帝都拜他做師父。這九個皇帝是誰呢?是唐朝的:㈠唐玄宗㈡唐肅宗㈢唐代宗㈣唐德宗㈤唐順宗㈥唐寭宗㈦唐穆宗㈧唐敬宗㈨唐文宗。由代宗以後都是拜清涼國師做國師的。為甚麼他叫清涼國師呢?當時他住在五臺山,五臺山又叫清涼山。他給皇帝說法,皇帝說:「啊!你眞是令我得到清涼了,我現在眞是自在清涼了。」所以以後就不稱澄觀法師,而稱為清涼國師,又叫教授和尚,他是皇帝的教授和尚,常常給皇帝講經說法。你們看看,一個人經過九個皇帝,七個都拜他做師父,如果他要是沒有道德,怎麼會有這樣的感應?他的學問特別好,讀的書很多,佛教、道教、儒教的書,他都讀過,他對《易經》也特別有研究。

這一篇序是華嚴菩薩所作的序文,當然是最好的,所以在還沒講《華嚴經》之前,就先講一講它。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衆妙而有餘,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歟。

往復無際:

往就是去,又是起——升起,又是動,又是變,所謂「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你要至誠了才能化,不至誠就不能化。復就是來,也是滅,也是靜。這是說動不礙靜,靜不礙動;動也就是靜,靜也就是動,動靜一如。所以說無際,就是沒有痕迹,沒有道路,也就是「口欲言而辭喪」,口裏想說話,可是言辭喪亡了,沒有法子說得出來。「心欲緣而慮亡」,心裏想要攀緣,可是沒有法子能攀緣,想攀緣也不可以。而慮亡——這種思慮都沒有了,所謂不識不知,無思無慮。這是甚麼呢?這是《華嚴經》的用大,表示《華嚴經》這種利用是大的,所以說「往復無際」,往而未往,復而未復,往復不二,沒有兩個。往是從復那裏來的,復也是從往那裏來的,所以往復無際,沒有一個道路,這好像鳥行空一樣,沒有痕迹

——好像用把刀斬水似的,你斬了一刀,等一等它又沒有痕迹了。

說是這樣說,可是鳥在空中飛過去,並不是沒有路,而是有一條路在那兒。鳥飛過去,那條路要過一天一宿二十四個鐘頭後,那條路才沒有了;不過我們肉眼看不見那一條路,所以不知道。雖然現在有愛克斯(X)光鏡,又有顯微鏡,也看不見,只有得到五眼了,一看,啊!那個地方頭先有小鳥飛過去,所以那個地方的微塵都沒有,眞空了。用刀斬水,水雖沒有痕迹,可是在天眼看來,那刀痕也是要經二十四個鏡頭,在水裏的刀傷才會長好。刀砍水,水也受傷嗎?為甚麼水不受傷呢?刀砍到人身上,人就出血;砍到水裏,水就透風——水裏會有一股風在裏頭。不過這個不是現代科學所能研究出來的,或者過一、兩千年後,科學就會有這種證明瞭。現在我這麼說,相信很少人相信;但是也會有很多人相信,為甚麼呢?他將來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他就相信了。這是往復無際,是用大。

動靜一源:這是體大。動的根源也是在這兒,靜的根源也是在這兒,這本體根本沒有一個動靜。動靜是有所變,就方才我說「動則變」,一動就會變,像《周易》八八六十四卦,你一搖它,它要是不動,就是本卦;要是一動,就變成其他卦了。這動靜的本體是一個的,動的根本就是靜,靜的根本也就是動,兩個是二而不二——雖然說是兩個,本來是一個,它們來自同一源頭。再擧一個很淺的例子,大家就明白這個動靜。這個動靜的本體就譬如母親生出兩個兒子,一個叫阿動,一個叫阿靜。阿動叫媽媽為媽媽,阿靜也叫媽媽為媽媽,所以這就是一體而生。

老子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他沒有說清濁是一源,而說清者是濁之源,動者是靜的一個基礎。又說:「人能常清淨」,人要是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天地都歸回到我自己這裏了。再說:「天清地濁」,天是清,地是汚濁的;「天動地靜」,天是動的,地是靜的。現在科學發現,說地是動的,天是個靜的;但是這種動靜不是科學所謂的動靜,這個動靜是說它的本體。你看地,科學證明它動,實際上天也動,你看天似乎不動,其實它也動;地是動,其實它也不動。這種道理不是凡夫用文字語言可以解說明白的。

老子又說:「男動女靜,男清女濁」,男人清淨,女人汚濁;男人動,女人靜。有的人說:「這種道理我不相信,男人才是汚濁的,女人乾淨。你看!女人天天又擦胭脂又抹粉,把面裝飾得不知多乾淨!」為什麼她要裝飾,如果不汚濁為什麼要裝飾?好像地上要是沒有塵土,你掃它幹什麼?你掃地也就因為它骯髒,有塵土。為甚麼要做一個假面具,就因為自己知道是汚濁。現在有一些明星更用美容術做假面具,把鼻子換成假的,面孔也裝成假的,本來老得像雞皮鶴發,但是用一種藥品把頭髮染黑了,整容把肉拿下一點或者是加上一點,皮膚弄得光光的,雖然看似好看,裏邊卻很痛苦。而老子在幾千年以前,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就直接說「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我們不管它是動是靜,還是清濁,我們現在是講動靜一源,動到極點是靜,靜到極點又是動;清到極點就濁,濁到極點就清,所以沒有甚麼分別,都是一個根源,一個源頭來的。

有人說,這個道理我始終不明白,我很容易令你明白,方便法很多。甚麼方便法呢?你白天不睡覺,要做工是不是?這就是個動;你在晚間要睡覺不做工,這也就是個靜。你不能說天天睡覺不做工,不可以的;你也不能說,我天天做工不睡覺,這也不可以的。所以這個動靜,動不離靜,靜不離動,動靜一源,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體,是體大。因體大,所以把動靜都包括了。

含衆妙而有餘:含是包含、含藏。含藏衆妙,不是只有一種妙。而有餘,雖然說衆妙就是很多的妙,但是還有餘——還有多餘出來。這是相大,往復無際是用大,動靜一源是體大,這就是體、相、用三大。所以《華嚴經》體也大,相也大,用也大,上列三句序文說明瞭三大。

妙,本來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在是衆妙,這是清涼國師,也就是華嚴菩薩——澄觀大師,他用道教的名詞,來顯示佛法的道理。這衆妙是《道德經》上的經文。這文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衆妙就是從這兒來的,名詞雖一樣的,可是意義不同。《華嚴經》是含衆妙而有餘,而《道德經》的衆妙之門是沒有餘的。

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歟:超,是超越,超過去。超過去甚麼呢?超過言語思想。就是說也說不出來,想也想不到,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因不可思議,所以叫逈出。逈,當「遠」字講。怎麼遠呢?它超出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這種境界是甚麼呢?其唯法界歟,這就是法界。其唯,就是唯獨,唯獨法界有此境界。

法界有㈠事法界㈡理法界㈢理事無礙法界㈣事事無礙法界。所以佛才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又有十種法界。這十法界又分開為四聖法界及六凡法界。這四聖六凡法界,歸納起來,不出你我現前這一念心性,這一念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不離一念。十法界就是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這是四聖法界;天法界、人法界、修羅法界,這叫三善道;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這叫三惡道。

㈠地獄法界:為甚麼會墮地獄?因為你做墮地獄的事情。譬如你殺人放火,攪亂社會的治安,令社會人人都受到災害,這就會墮地獄。墮地獄是從甚麼地方來的?就是從貪心來的。你有貪心,就會墮地獄。地獄大的有十八種,小的有五百種,其次又有千萬多種地獄。

地獄不是預先造成的,預備好等你去墮地獄的。是怎樣造成呢?是由你的業感所現。你造地獄的業,就現出一個地獄來。這地獄現到甚麼地方?現在你的心裏。你在生的時候,不快樂,很憂愁,常常哭,所謂「哭一哭,地獄有個小黑屋。」那個小黑屋很黑很黑的,沒有光明,並且還要受苦。在小黑屋子裏頭,甚麼都看不見了,旁邊就來一把刀,將你的身上刺破出血。你痛得不得了,死過去了,等痛死了,然後呢?很奇怪的,就有一種風,叫巧風,這種風一吹,你又活了。

㈡餓鬼法界:餓鬼,就是歡喜發脾氣。瞋心重就轉餓鬼,做餓鬼去。餓鬼有很大的脾氣,無論甚麼事情,他都要發脾氣,所以誰要是願意發脾氣,就會轉為餓鬼。這餓鬼是怎樣做的?也就是你心裏頭盡發脾氣,就會做餓鬼。

㈢畜生法界:畜生怎樣做的?畜生就是由愚癡來的。你要是愚癡,甚麼也都不明白,就會轉為畜生。你看畜生為甚麼被人支配呢?就因為牠愚癡,不如人聰明。你說你看見有些畜生很聰明,你很羡慕,你很歡喜的,那沒有甚麼困難的,只要你做畜生的事,就會變成畜生。畜生做甚麼事?就是愚癡的事。例如:明知事情不合理,卻一定要做,不管它合理不合理,這就是無明。無明現前變變成愚癡了,所以這樣子就會變成畜生。

這三惡道都是從貪瞋癡來的;那麼三善道從甚麼地方來的呢?從善功德來的。

㈣人法界:你要是做善事,就可以做人。看你做的善事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你做得多,就可以做煤油大王、汽車大王,或者金大王、銀大王、鑽石大王、房子大王、地大王、天大王,做這麼多大王。

㈤修羅法界:立功,,有的地方你知道它是功,你立了;有的地方它不是功,你以為是功,也立了。好像去殺人,幫國家打仗,這就是阿修羅的法界。阿修羅好和人鬥爭,他以為鬥爭勝了,他就有功了,所以就做修羅。天上也有修羅,人間也有修羅,畜生也有修羅,餓鬼道裏也有修羅,這四道裏頭都有阿修羅。

畜生裏頭怎麼有阿修羅呢?有些畜生專門喜歡欺負其他的畜生,如害羣之馬,牠在馬羣中,不是踢踢這個,就是咬咬那個,這就是修羅。還有在人中,你沒有麻煩,他給你弄出一個麻煩,這也是阿修羅。這修羅就是好鬥爭,他有天福,沒有天權、天德。天上的修羅這叫無酒,他沒有酒喝。

你不想做修羅,要先不發脾氣,你有脾氣那就同修羅一樣。所以你想要不做修羅,首先要不發脾氣,要「性如灰」——性情好像灰似的,裏頭沒有火;又可以說「性如水」,好像水似的,誰渴了就飲水,而且水也柔和不硬;又要「性如棉」,像棉花那麼柔軟,誰冷的時候,都要穿棉衣,也就是對人有好處,那就不會做修羅了。有人說,那做人的衣服,我不願意,這是譬喻,不是眞的做衣服去,上面是修羅法界。

㈥天法界: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生天上,就是到極點了。啊!到了天國樂園,親近天主。其實這個天主,他在佛教裏只是一個護法。在佛教裏這個天主,不要說他不大,這連坐的地方他都沒有,還要站著。有的人說,那我不相信,天主給佛站著。你不相信那你就去試一試,你信你的天主去,不信佛,這沒有甚麼關係的。

那麼不懂佛的人,他認為天主是最高了;其實在佛教裏這個天主,就是一個地保官。這個地保官,他管一般老百姓,他說:「我是最大的,這個世界上再也不能沒有比我更大的了,我管著你們,你們都要聽我的招呼。」因為他是一個鄉下的地保官,這些鄉下佬都不知道文化是甚麼?也都不知道佛法是甚麼?也不認字,所以就聽這地保官的指揮說:「他就是我們的主啊!我們要常常接近這個主。」這地保官有時自己單獨去見市長,見了市長又要鞠躬、又要作揖,可是沒有人看見,所以這些老百姓也不知道還有市長管著他。若他去見總統呢?那他更要客氣了,總統叫他坐下,他說:「不要啦!我在這站著就可以了,我站著已經覺得很光榮了。」在〈楞嚴咒〉裏邊有一句「南無因陀囉耶」,那個因陀囉耶就是這個天主。以後你們見著他,就問問他:「你就是天主啊?」他一定面都變紅了。

天法界也是無量無邊的,不是只有一個天主,而是有很多天主的。這個天主,原來是個女人,因為有三十二個女人幫她一起造佛像,給佛裝金,以後得到做天主的果報,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一直到現在,他還是做他的天主。那有多久以前呢?有幾萬萬萬年幾百萬萬……年也不一定。你不要像歷史學家一定要去追求研究有甚麼證據?沒有甚麼證據。這不過是我現在對你們這麼講,你不信嗎?我不會不高興你不信,這是我說一說,你信不信都沒有關係。為甚麼呢?你信,天主也是天主;你不信,佛也是佛,不會有一個增減的。

㈦聲聞法界:聲聞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有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三果阿羅漢和四果阿羅漢。有沒有五果阿羅漢?有一次我給人講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有一個很投機的人就說:「我知道,五禪是特別又高一層了。」他造出這五禪。阿羅漢最高是證到四果,初果斷了三界中八十八品見惑。

甚麼叫見惑呢?見惑是對境起貪愛。也就是你見到甚麼境界就被這境界轉了,這叫見惑。對這種境界生出一種貪愛,好像見到一部很漂亮的汽車,你就想法子也買一部汽車,坐到裏邊,嘟!嘟!嘟!就跑得很遠,不用走路了,這就是起了貪愛。你若對這部汽車不起這種妄想, 不打這種妄想了,就沒有見惑了。汽車是這樣子,甚至於飛機、洋房或美麗的衣服、東西——包括一切,不需要說明白,你自己明白就得了。總而言之,你見到甚麼,生出一種貪心來,放不下,甚至於睡覺也睡不著了,盡想這個美麗的東西:「這個眞是太好了!」就這麼一想,對境起貪愛——生出一種貪心、愛心來,這就叫見惑。

思惑是迷理起分別。因不明白道理,就生出一些妄想分別。譬如說:「啊!講這個《華嚴經》,不錯……恐怕不是這樣吧!我不應該相信的,我應該信我自己,我不應該信《華嚴經》。清涼國師有十事自勉,那是他的事,不過那麼講,嘿!他也不一定是這樣子的。」這就叫迷理起分別了。分別是這樣子,不是這樣子;講的是眞的,是假的,這就叫迷理起分別。這是思惑,有八十一品。

見惑有八十八品,即八十八種。思惑有八十一種,你說你沒有看見那麼多。你不但沒有看見,你連聽都沒有聽見,怎麼會看見呢?

見惑是粗惑,思惑是細惑,塵沙惑就是像微塵和沙那麼多微細的惑。若斷塵沙惑,則像塵沙那麼多不明白的事情都明白了。說那不錯啊!不錯,你就試一試看,發心來修行。

㈧緣覺法界:聲聞法界之後就是緣覺法界。為甚麼叫聲聞呢?因為他聞佛聲音而悟道,修四諦法:這個佛法,讓衆生來成佛。而菩薩就是依照佛法來教化衆生的,所以他是自度度他。

他也自覺覺他,菩薩自己覺悟了,他想:覺悟是不錯的,啊!甚麼都明白,豁然貫通了,也沒有無明、煩惱了,眞是妙到了極點,這種境界眞是不可思議。但我一個人得到這種境界沒有甚麼用啊!我應該教所有的同類——就是人,都得到不可思議最妙的境界。於是乎他不留戀在這種妙的境界上,而去忙得不得了,天天要教化衆生,要度衆生,他要令衆生都同樣得到這種覺悟,這是菩薩法界。

菩薩也是從心裏做成的,聲聞、緣覺也都是從心裏做成的。譬如你心裏願意做菩薩,你就行菩薩道;若心裏想:嘿!菩薩道,我才不願意做這一套,菩薩道盡自己吃虧,我是不願意吃虧的,於是乎就不願意行菩薩道了。行菩薩道的人,就是發大菩提心,以法界心,修法界行,行法界道。

㈩佛法界: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德行圓滿,修行圓滿,一切一切都圓滿,所以稱佛。佛是甚麼?就是人嘛!不過他已返本還原,明白他本來的面目,找到他自己的家鄉,所以成佛了。

佛成佛,最先就說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華嚴經》他說了三七日,共二十一天。佛說《華嚴經》的時候,不是應身說的,而是法身說的——佛現毗盧遮那佛相,來說《華嚴經》。在佛說《華嚴經》的時候,二乘人就只看見佛在入定,沒有說法,法身大士才看見佛在說法,二乘人見佛還是一個丈六的老比丘相在那兒打坐。其實佛在打坐中現清淨法身說《華嚴經》,可是二乘人雖然有眼睛,看不見盧舍那佛;雖然有耳朶,聽不見佛的聲音。佛那時候現出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盧舍那佛有多大呢?有一千丈那麼高——千丈盧舍那,法身則是徧滿一切處。佛現千丈盧舍那佛身,菩薩都看見佛在說《華嚴經》,可是羅漢就看不見、聽不見。我們現在既不是羅漢,或者是菩薩,為甚麼我們現在看見《華嚴經》,我們也聽《華嚴經》這種法呢?或者是過去種菩薩的因,所以有這種因緣聽這種大法、大教。

這十法界,分開有十種法界,合起來就是我們現前的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徧滿十法界。所以才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世一切佛,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三世一切佛。若要知道三世一切佛是怎樣成的?就應該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例如我們現在參加暑假佛學講修班,你怎麼來的?說我是坐著飛機來的,我是搭巴士來的,或者說我自己開車來的。都不是,你們這都錯了。怎麼錯了呢?因為你是從心裏來的。你心裏想中美佛教會有一個暑假佛學講修班,第一個是九十六天,第二、第三個也是九十六天,第四個期間縮短了,大概很容易的。所以我去參加這個講修班,試一試看,到那個地方只是幾個禮拜嘛!再困難也可以受得了。於是乎心裏就想去,就來到華嚴佛學講修班當學生。這不就是一切唯心造嗎?你若是心裏不想來,就是有飛機、有輪船、有巴士、有火車,也都沒用。心裏不想來,根本就不會邁步,一步不邁,怎麼會來?所以,這是一切唯心造。

心是甚麼?心就是法界。現在不是說「其唯法界歟」,這不過是換一個名稱,其實就是「其唯如心歟」——就是你的心。你說,原來我認為法界是很大的,現在變成我的心了,我的心很小的。你方才沒有聽見,這十法界都是現前一念心?你的心怎麼小的?你的心比虛空都大,比天地都大,不過你不會用它。你的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不過你就只知道你有那個小心,像一粒微塵那麼大,那是你境界太小了;你若是境界大,就知道你有大心。

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窮理盡性,徹果該因,汪洋沖融,廣大悉備者,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

剖裂玄微:

剖,就是拿刀割開,好像把龍眼——桂圓外邊的殼剖開了。裂,你一剖,它就裂開了。剖裂甚麼呢?剖裂玄微。甚麼叫玄微?玄是玄妙;微是精微。既玄妙又精微,就是這個法界。前面那一段文,是「標擧宗體」。標,標示;擧,擧起來這個宗體。現在這一段文是「別歎能詮」——特別讚歎法界的玄微奧妙,它是太妙了。剖裂玄微,就是把這不可思議的境界給打開了。

昭廓心境:

這個「昭」「照」差不多意思。不過這個昭是明的意思——明白了。廓是擴大,張開了,張小使大。本來很小的東西,好像扇子合起來很小,張開來就變成很大。又好像傘似的,平時傘很小的,要是下雨天,把它一打開就大了,這叫張開。那麼這裏張開甚麼呢?張開心境。清涼國師知道我們的心境都是很小的,一點就放不下,誰說你好,你抱著這個好就跑;誰說你壞,你就七八家都搬在一起,眉頭都皺了。你看!這種境界怎能修行呢?或者被罵了一頓,就覺得要發神經了;或者被人譭謗一頓,就覺得很不高興。這都是甚麼道理?這是因為沒有昭廓心境,心境太小了。你若能剖裂玄微,昭廓心境,則可窮理盡性。

窮理盡性:

這是《易經》上的句子:「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清涼國師他對《易經》很有研究,這篇序文很多文法,都是從《易經》上拿來的。窮理,窮是沒有,理是玄理,玄妙之理都窮盡了,再沒有比這個更玄妙的了。盡性,儘是了了,了就是沒有了,性也盡到極點。甚麼叫盡性呢?盡人性,盡己性,並兼盡物之性。盡人性,這個人好爬山;那個人好游泳;那個人喜歡打坐,各有所好,你知道了,這就是盡人性。盡人性,還要盡己性,我已知道別人了,還要知道自己是個甚麼人。我自己是不是一點定力也沒有?是不是一點智慧也沒有?是不是一天到晚想發脾氣,盡不高興?奇怪!誰叫我不高興?甚麼道理?從甚麼地方來的?哦,原來我的無明這麼重。你能體會出這個道理,就就把自己的性也盡了。知道自己了,就不要這麼樣壞了,要往好的路上走,自己給自己做參謀,自己給自己做顧問。那麼人也知道了,自己也知道了,就知道物。茶杯也是個物,是喝茶用的;香爐也是物,是燒香用的,各有所用,各有所長,也都知道了,這叫盡物性。這是窮理盡性。

徹果該因:

徹是通達,該是包括。徹也就是由果就包括因,因也可以通達果,也就是說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該果海——在因地的時候,就包括果地;果徹因源——在果地的時候,就通徹這個因——也就是源頭。這一部經,初發心便成正覺,在這最初一念的發心,就成正覺,就成佛了。所以這叫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它就是這樣的玄妙。

汪洋沖融

:汪是深的樣子,洋是廣大的樣子。汪可解釋為汪汪,汪汪就是很深很深,不知道有多深,好像海深似的。洋可解釋為洋洋,洋洋是既深且廣,所以說好像大海一樣。沖當「和」字講;融是融通,又可說是圓融或通融。這種《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道理是既深又廣,但是它又和、又通、又圓融,融會貫通。融會就是把它會合在一起;貫通就好像用線把它穿起來一樣,貫而通之。

廣大悉備者

:悉備,是完全充足,沒有欠缺的意思,也就是無欠無餘,不少一點點,也不多一點點,正恰到好處。廣大悉備者,完全具足了。具足甚麼呢?具足變種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

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

《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字,是這一部經的名字。經有通名、別名。「大方廣佛華嚴」是別名,是這一部經特別的名字。單單一個「經」字叫通名,一切的經典統統都叫經。例如大家彼此都叫人,中國人、外國人都叫人。這也就是無論這一部經,那一部經都叫經,這是普通的一個名稱。別名——人各有其名,經也各有其名。姓張的,就是張先生;姓李的,就是李先生,這是姓,又有個名字,或者張大,或者李小,這都是別名。

大:甚麼叫大呢?體包虛空,沒有邊際,所以叫大。

方:就是方法。就個方法,也就是佛法。所謂「法門無量」,佛法的法門無窮無盡,深如大海,所以叫方。

廣:就橫豎來講,橫是廣,豎是大,再也沒有比它再廣大的了。這裏也就包括著:用也大、體也大、相也大;用也廣、體也廣、相也廣。這是大方廣三個字簡單的解釋。

佛:佛是一個大覺悟的人,離覺所覺。甚麼叫離覺呢?天天想要覺悟,沒有離開覺悟;覺悟之後,就離開覺了,離覺所覺,所應覺悟的,他離開了。說那我也離開覺了,我就是佛了,你可以試試看,做一個假佛。佛的智慧朗然普照,離覺所覺,他的智慧比太陽光都光明,普照一切。你若能普照一切,才可以說離覺所覺;你若不能普照一切,那就不能說離覺所覺。

我前幾年遇到一個中國人,自認為自己開悟了,他說:「我以前看佛教的書、道教的書、醫書……所有的書我都看;現在我甚麼書都不看,甚麼書都不需要了。」意思是他滿足了,甚麼智慧都有了。我說:「你現在做甚麼呢?」他說:「我賣酒了。」我說:「哦!難怪你甚麼書都不看,你被酒醉了。」令他很不好意思。開悟不是自己說我已經開悟了,開個甚麼悟呢?怎樣開呢?好像鎖,鎖上了,怎麼開鎖?要有一把鑰匙才能打開。明明是鎖上了,卻說是開了,這是怎麼樣開的?把鎖打爛了,那不算開。不要不講道理,像土匪似的,把人的家玩給破壞了。

華:就是有芳香,甚麼是芳香呢?德行圓滿了,用德行來莊嚴,有一股異香,這叫華。

嚴:是莊嚴,用修行的功德來莊嚴十種身,佛有十種身,叫做嚴。

經:有很多種意思,有湧泉義,又有繩墨義。甚麼叫湧泉義?經就好像地裏湧出的水泉一樣,源源而來。甚麼叫繩墨義?經講種種的規則、方法,令人照著來修行,就好像木匠由墨斗拉出一條繩來打直線,這叫繩墨義。這條線或者是黑色,或者是白色,無論白色、黑色,都叫繩墨。墨本來是黑色,但白色也可代表白墨。

經又有四種意思:貫、攝、常、法。經從開始到終了,一個字一個字串在一起,就好像念珠穿在一起一樣,這叫貫穿所說義。攝,是攝其所化的機,就好像吸鐵石似的,能吸金屬一樣。例如:有人從紐約來到這裏,參加華嚴佛學講修班,這是經的力量把你攝來的,但你自己不知道。經就像吸鐵石似的,把你從紐約攝到這兒來,這叫攝持。今年暑假班又來了一個老朋友,記得有一次到紐約,他把我送到青年會,幫了我很大的忙。我不會英文,到了紐約,給這位老朋友打電話,他去找青年會,安排我住的地方。那時我找他,現在他來找我了。這是甚麼道理呢?這是被經典攝來的,他說他不相信,不相信但他可來了。常,不不變的,不但現在不變,過去也不變,未來也不變,從一開始到現在始終不變,這叫常。甚麼叫法?法就是所有一切衆生,都遵守這個方法,照這方法去做,所以叫做法。無論你是過去、現在、未來、此方、他方、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東北方,十方三世一切衆生都要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這叫法。

經,本來還有很多的意思,但是我講多了,恐怕你也記不住,或者我已經忘了。有人說法師盡開玩笑,不開玩笑那有那麼多眞話講!你聽的是玩笑,就是玩笑;你聽的是佛法,就是佛法。你若認為沒有甚麼道理,我講的有道理,也沒有道理;你若認為我講的有道理,我就是講得馬馬虎虎,沒有道理,你也覺得不錯,比美國法師講得好一點。經又有七種立題,所有佛說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都不超出這七種立題。

二、別歎能詮

故我世尊,十身初滿,正覺始成,乘願行以彌綸,混虛空為體性,富有萬德,蕩無纖塵。

這一段序文叫「教主難思」

故我世尊

:故,當「所以」講,所以說我世尊,我世尊就是佛。清涼國師——他稱了「我世尊」,就是我佛。我世尊,可以說是,我將來也可以做世尊,這是一個講法;又可以說,我的世尊釋迦牟尼佛。現在在這一段文上,所應該講的是——我的世尊釋迦牟尼佛。

十身初滿

:佛有十身,十身在經文中會祥細地解釋,在此先不論。初滿,就是最初圓滿,得到十身的時候。

正覺始成:十身初滿和正覺始成的意思是一樣的,正覺始成也就是十身初滿,十身初滿也就是正覺始成。正覺不像其他外道那種諸惡覺觀。外道也有覺觀,那是惡覺,不是正覺,是邪覺,邪知邪見,他也有智慧,但那是邪知邪慧;佛是正智正慧。佛在最初成佛的時候,三歎奇哉。他說:「奇哉!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說一切衆生都可以成佛,不像其他宗教說,只有我是眞的,你們都是假的。佛不是這樣的,佛說一切衆生都可以成佛。這衆生不單是人,就是非人、一切畜生、餓鬼,乃至在地獄裏受苦的衆生,只要他能改惡向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就可以成佛的。所以佛教的偉大也就在這裏,它不是說單單我可以成佛,你不能成佛,而是人人都有份,人人都能成佛。佛在正覺始成的時候,就看見一切衆生都可以成佛。

乘願行以彌綸:

乘,就是乘著他的願行。好像乘船、乘車、乘馬到甚麼地方去。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所發的願行無量無邊,所以說彌綸。彌綸,也是《易經》上的名詞。《易經》上說,聖人造易是根據天地的道理,所以這個道理是彌綸。彌綸的意思,就是周徧包羅萬象。周徧,無所不周,無所不徧。包羅萬有,一切森羅萬象都包括在這裏邊,所以說彌綸。佛的願力,是周徧包羅的,不是像我們發了一種願,以為就夠了。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發種種大願,每一生發一種願,每一生髮一種願,願願成佛道,度衆生,這叫乘願行以彌綸。

混虛空為體性:佛和虛空一樣,所以說:「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假設你要知道佛的境界,應該清淨你的意念,像甚麼呢?像虛空似的。混是混融,融會貫通,和虛空合而為一,混合和虛空一樣的體性。虛空沒有相貌,沒有邊際,佛的體性和虛空一樣,所以說混虛空為體性。

富有萬德:

萬德是一個總相的名字,其實不只萬,是萬萬德。富有萬德,他寶貴到極點,萬德莊嚴。

蕩無纖塵:

蕩是坦蕩蕩,也就是掃蕩的意思。好像講堂有時要清潔掃除,若不掃除就會有塵。但是佛是富有萬德,蕩無纖塵,他沒有一點塵。富有萬德是智慧明瞭;蕩無纖塵是業障除盡,空了。這個塵,也代表見惑、思惑、塵沙惑,所以也可以說是無明斷了,無明斷盡,塵沙的煩惱也都沒有了,把所有一切不清淨的東西,都清淨無餘,都沒有了,這叫蕩無纖塵。

湛智海之澄波,虛含萬象。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盡宏廓之幽宗。被難思之海會。圓音落落,該十刹而頓周。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

這一段文是「說儀周普」,就是說經的儀式,周徧法界。

湛智海之澄波:

湛,是湛寂。智海,智慧好像海似的,但是是湛寂的,就是不動的,是靜的。澄波是澄清的波浪,沒有甚麼波浪;沒有波浪,也就是煩惱斷盡了。因沒有波浪,所以說湛智海之澄波。

虛含萬象:

好像虛空包含萬象一樣,在智海裏頭,一切的道理佛都明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皎性空之滿月:

皎,皎潔清淨。性空之滿月,佛性就好像虛空的滿月似的。滿月,就是十五的月光。

頓落百川:

百川就是有水的地方。頓落,就是虛空的滿月,頓然間落到一切水中,所有有水的地方,都有月光。所謂「千潭有水千潭月」,潭也就是川,就是有水的地方。有水的地方就有月光,所謂「一月普現一切水」,一月當空,普徧在一切水裏,都會現出來這個月的光影。是不是有這麼多的月呢?不是的。《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所有一切水裏的月亮,都是這一個月亮現出來攝照的。雖然有千千萬萬的水潭,現出千千萬萬月的光影,但是月的本體是一個。所以說皎性空之滿月——皎潔自性,好像虛空滿月一樣;頓落百川——頓然間落到一切的水裏邊去了。這也就是說,衆生心裏頭都有水,佛性就是月光,照到衆生的心水裏。「衆生心水淨,菩提日日增」,衆生心清淨了,菩提就一天比一天長大、長高。我們衆生的心水若是清淨了,佛的光明就照到我們的心水裏;我們的心水要是不清淨,佛的性光也不能照到。好像水池一樣,水要是渾濁了,就沒有月光;水要是清淨,在水裏就出現月光。

不起樹王:

釋迦牟尼佛說《華嚴經》,是在菩提樹下坐著說的,他沒有起來到旁的地方去,就在那裏坐著說,這叫不起樹王。「菩提樹王」,菩提樹為什麼叫樹王呢?菩提樹比其他的樹還要高,根紮得深,枝葉茂盛,所以叫樹王,也就是菩提道場。

羅七處於法界:

羅,是羅列。羅列七處——是在七個地方說一次,所以說七處九會。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多會,這一部《華嚴經》的七處九會是:第一會在菩提道場,第二會和第七會、第八會都在普光明殿說的,第三次在忉利天,第四次在夜摩天,第五次在兜率天,第六次在他化天,第九次在逝多林說的。逝多林又叫重閣講堂,所以說七處九會。這七處九會,都是在最初成道說的。

佛最初成道說了九會《華嚴經》。最後一會所在的逝多林也叫重閣講堂,是後來才造的,在佛成道的時候,這個講堂還沒有。沒有這講堂,他怎麼能夠在這說《華嚴經》呢?這就是一個「妙」字,佛可以把過去的無量劫,搬到現在;把未來的無量劫也搬到現在;所以也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也沒有現在,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甚麼呢?你說有現在,這是一個執著;你說有過去,也是個執著;你說有未來,還是個執著。你若沒有執著,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不停。你說這是現在,這眼前的一刹那已過去了,所以現在的不停;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所以三心了不可得。這就是破人的一種執著。

現在釋迦牟尼佛「不起樹王」,他在一個地方,不起於座,卻能昇到一切處,徧一切處去說法。又能在所有的諸佛國土,都坐在菩提樹下,不起於座而昇到一處,為衆生說法。又可以說他在這一個地方,而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說法,也是不起於座,就能夠到其他世界去說法。又可以說在一處,就可以徧滿七處來說法,為甚麼呢?這就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能納無量劫為一念,延一念為無量劫,所以說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就在菩提樹下坐著,而到七個地方去說九會的《華嚴經》。

無違後際:

依照人的思想來看,一定有前有後,後面不能搬到前面,前面也不能搬到後面。可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妙處,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佛在最初成佛的時候,就可以現出一個逝多林,在那兒說法。也就是在重閣講堂,又叫野閣講堂,因為是在野外造了一棟閣樓,有好幾層樓,所以叫做重閣。佛最初成佛時,沒有這個講堂,但他可以現出這個講堂,在這邊講《華嚴經》。所以這叫做無違後際——不違背後邊的邊際。

暢九會於初成:

佛暢談九次的法會,在最初成道的時候,用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時間,說完華嚴大法。

盡宏廓之幽宗:

盡,窮盡;巨集廓,巨集是宏大。廓可以說是空,又可以說是張——張大。幽宗,這個幽是玄妙的意思。本來幽是很幽暗,但是這裏的幽不是黑暗,這是一種妙處,這種妙處,人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見,也不容易聽到,這叫幽宗。

被難思之海會:

被,是教化加被。佛法可教化不可思議數量的衆生,好像大海會在一起。海會,海是大海;會,是大家聚會在一起。佛說《華嚴經》是用海印三昧說的;佛說《妙法蓮華經》時,則是入了無量益處三昧。甚麼叫海印三昧呢?是所有的香水海,這香水海澄靜無波,可是十方世界一切衆生的色身,都現在香水海,就好像用印印到物質上一樣。所有世界的一切衆生,有形有色的,都有一個影子在這香水海裏,好像有個印紋似的。因為十方的衆生在香水海裏都有一個印,所以就叫海印。而佛是入了這種三昧,所以叫海印三昧,因此說被難思之海會。

圓音落落:

甚麼叫圓音?圓,是圓滿;音,是音聲。這一種的音聲,非常圓滿。「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天人聽,就是天上的語言;菩薩聽,就是菩薩的語言;阿羅漢聽,就是阿羅漢的語言;人聽,就是人的語言;畜生聽,就是畜生的語言;餓鬼聽,就是餓鬼的語言;地獄道的衆生聽,就是地獄的語言。所以說佛用一種音來說法,無論那一種類的衆生,都明白這個法,所以說衆生隨類各得解。落落,就是一切衆生,一聽這個法就明白了,好像落到他心裏一樣,這是圓音落到衆生的心裏頭。這種聲音不是單單一個國土,就是在西方或其他的他方國土,也能聽見佛說法的音聲,也能見到佛說法的形像。好像甚麼呢?好像虛空裏淨滿月一樣。淨滿月在虛空,每一個人見了這個月,都說是對著他,月光正照著我。佛也是一樣,佛說法的時候,衆生看見,佛正面對面給他說法呢!就好像月光照著自己一樣,這叫做圓音落落。

該十刹而頓周:

頓,是頓然間。頓然間就周徧了,包括諸佛國土,諸佛的刹海。十刹是一個國土的總名,其實不止十刹,無量諸佛刹海,都現出來釋迦牟尼佛說這法的樣子。

主伴重重:

主,就是釋迦牟尼佛;伴,就是一切的大菩薩。這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說主伴重重。

極十方而齊唱:

極,是到極點。到十方諸佛國土,同時演說《華嚴經》,講《華嚴經》。在每一個諸佛國土裏邊,都現出七處九會,其他的世界也現出來七處九會,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演說這華嚴大法,所以說極十方而齊唱——同時來宣說這部經典的道理。

講到這一段的序文上,有人起了懷疑心,說:「法師,你前幾天講:『佛說《華嚴經》的時候,二乘人有眼不見,有耳不聞。』今天又說:『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這豈不是前後矛盾嗎?這個道理講不通呀!」不錯!你問得很有道理。可是這個道理,只是你自己這麼樣想,我已講過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你還這麼樣想,怎麼可以呢?雖然說二乘不見不聞,這是因為緣還沒有成熟,所以不見佛;等緣成熟的時候,不但二乘,就是三乘、四乘都可以聽見。甚麼叫三乘?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甚麼叫四乘呢?再加上佛,就是四乘。

有一句話說:「天雨雖寬,不潤乾枯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雖度少緣不善之人。」天下雨就好像佛法似的,大樹就得大的滋潤;小樹就得小的滋潤;可是幹而無根的草,雨想要滋潤,也滋潤不了它。佛門雖然廣大,但難度——沒有法子度少緣不善之人,也就是和佛沒有緣的人。所謂「當面錯過,交臂失之。」這也是對面不認識觀世音,觀世音就在你對面,你念觀世音,拜觀世音,誦觀世音,但當你見到觀音,卻不認識觀音。說我沒有見到過呀!見到了我就會認識。其實你天天都見,天天不認識。觀世音菩薩認識你,你不認識觀世音菩薩,也就是這個道理。佛門雖然廣大,不想往善的做,不想往好的做的人,也沒有法子度他。所以有的人學佛法,學學就跑了,這就是好像沒有根的草似的,雨沒有法子來滋潤它;學佛法也是這樣子,見和聞,這都要有一種緣,若沒有緣呢?就是想見也見不著。所以各位現在到中美佛教會暑假講修班,我們都是很有緣的,才能遇在一起,研究佛法,這是多麼愉快的一件事,應該高興。

雖空空絕迹,而義天之星象爛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瀾浩瀚。若乃千門潛注,與衆典為洪源。萬德交歸,攝羣經為眷屬。

雖空空絕迹:

這是即相離相,就是在相上就離開相,怎麼樣離開呢?你沒有執著,就是離開,相而無相。雖,是雖然,雖然說空,空也絕迹。空,就是把相空了,空空是把沒有相也空了。絕迹,這種迹斷絕了。雖然迹斷絕無相,但是即相離相。

而義天之星象爛然:

天以自然為義,而義天之星象,這義理好像天那麼大,這個天又有星,又有日光的星象。爛然是光明的樣子,也就是說佛教的教義,好像天那麼大,在教義裏邊包含種種道理,所以稱義天之星象爛然。

湛湛亡言:

湛是湛寂,也就是清淨的意思,清湛而靜寂。亡言,沒有甚麼可說的,這就是即言顯言。為甚麼要顯言?要是沒有話說,也不能明白表示沒有話可講的道理;你要是想明白在言語而離言語,你必須要用言語來形容明白沒有言語的道理。所以這一句與下一句,是「言該本末」,所說的話,本來說本,也該了末;本來說末,也該了本,本末不二,這就是始終如一。所以說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瀾浩瀚。

而教海之波瀾浩瀚:

教是佛教——佛所說的五時八教。五時是㈠華嚴時㈡阿含時㈢方等時㈣般若時㈤法華湼槃時。八教是㈠藏教㈡通教㈢別教㈣圓教㈤頓教㈥漸教㈦祕密教㈧不定教。

五時:第一時說《華嚴經》,這叫華嚴時。《華嚴經》只說了二十一天,但二十一天內所說的法怎麼會這麼長呢?其餘的《法華經》、《湼槃經》說了八年也沒有《華嚴經》這麼長。因為這是盧舍那佛說的,所以說得又快又多。第二時阿含時,《阿含經》講小乘教的四諦法和十二因緣法,這叫三藏教。第三時講方等諸經,就是由小乘剛要往大乘的初門,就叫通教。為甚麼叫通教呢?它通前通後,和前三藏教也通,和後邊的般若教也通。第四時是講《般若經》,這叫別教,別前別後,和以前的通教也多少有所分別,和以後的圓教也不同,所以叫別教。第五時是法華湼槃時,這叫圓教,專度大乘,為大乘根性說法。

八教:藏教就是三藏教;通教就是方等;別教就是般若;圓教就是法華湼槃。頓教就是來得很迅速,立刻就可開悟。漸教就是漸次地開悟,一點一點地開悟。祕密教是為此說,而彼不知;為彼說,而此不知,彼此互不相知。不定教就是法沒有定法。全部合起來叫八教,八教叫教海,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所有的經藏猶如大海那麼多,所以叫教海。

波瀾,疲 是小波浪;瀾呢?是大波浪。波浪中的大波浪叫波瀾。浩瀚就是大而沒有邊際的樣子。

若乃千門潛注:

若乃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意思,也就是轉語詞。千門表示門之多,並不是一定是一千個門,或者九百九十九也不一定,或者是一千零一也不一定,總起來說為千門潛注。

潛,就是人眼看不見,但水可流到的地方。好像大海,所有的江河湖水都歸於大海裏去, 有的你可看見它流到大海裏去;有的你看不見,它也流到大海;有的在地的上面流到大海裏面去;有的在地底下潛流到大海裏去,你看不見,這叫潛注。又可以說大海的水周徧大地,你在大地上無論那個地方,你把地掘開,裏邊都是水,這也就是地裏邊都有潛注的水。所以你把地挖開它有水,就好像我們人身有血一樣,人身沒有破皮的時候,血不流出來;若把皮割開,血就流出來了;這也就是人身裏邊的潛注。又好像打藥針,用一支裝上藥的玻璃管藥針,打入人身上的血脈裏去,這也叫潛注。這在中文就叫注射藥針,好像射箭的射,給注射了,所以叫射。而千門潛注就如注射藥針。

在這裏千門潛注也就是所有佛法裏邊,無論是五時八教,是大乘、小乘,所有種種的教義的教理,好像水都歸到大海裏一樣,所以說與衆典為洪源。

與衆典為洪源:

衆典就是一切的經典——三藏十二部,這十二部,講過很多次了,「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這是十二部經的偈頌,要祥細知道,可以問一問這些出家衆,他們若是記得就會講給你們聽,若記不住呢?他們就要找一找,這樣子你們會得利益,他們也會得到好處。因為他們忘了,又可以記起來;你們不知道也可以知道,這是自利利他的法門。洪源也就是表示經典好像大海似的。

萬德交歸:

佛具足萬德,德無不備,障無不寂,所以這萬德是德的總稱,交歸是互相歸回來,歸回到甚麼地方呢?歸回到《華嚴經》。

攝羣經為眷屬:

《華嚴經》在一切經裏邊是經王。《法華經》是經中之王,這《華嚴經》是王中之王,在王裏邊的王,王中又王,所以攝羣經為眷屬。《法華經》能攝其他的經為眷屬,而《華嚴經》又攝《法華經》為眷屬,所以說攝羣經為眷屬——和它做一個眷屬、一個族姓,但是它可是一個王。

其為旨也,冥眞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用繁興以恒如,智周鑒而常靜。

其為旨也:

這一段文是說「旨趣玄微」。旨趣,旨是宗旨,趣是趣向。這部經宗旨的趣向,玄妙而精微。

冥眞體於萬化之域:

冥是冥契,是契合的意思。契合眞體,這個眞體,也就是個本體。萬化是世間造化的開始,也就是造化之種,所以叫萬化。域是疆界,就是那種地方。也可以當「處」字講,你要是不懂「域」字,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那個地方。冥眞體,就是契合這本體,本體也就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甚麼樣子呢?也就是法性,法性是甚麼樣子?法性像虛空似的,無取,你不能取,你不能說法性在這,我把它拿來搬到這個地方,沒有法子搬的;亦無見,也沒有辦法看得見的,因為甚麼?因為它像虛空似的,你怎麼可以見?你說你把虛空拿來我看看,你拿不到的,你說我看看虛空,虛空是無邊無際的,你看不見虛空是個甚麼樣子。虛空就是甚麼也沒有的,甚麼都沒有,你說它是個甚麼樣子?沒有個樣子,所以說亦無見。

性空即是佛,你能性體達成空寂,這就是佛。不可思量,也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是佛的境界。前邊已經講過了,「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誰要是能像虛空似的,誰就是佛了;要是不能像虛空似的,那還要修行。佛就好像虛空一樣,所以說,冥眞體於萬化之域,雖然是虛空,但是還有妙有,眞空裏面生妙有,妙有不礙虛空,虛空不礙妙有,所以說——

顯德相於重玄之門:

顯,顯露出來。德相是萬德之相,佛的功德相,顯佛的功德相於重玄之門。重玄就是玄之又玄。所謂重玄之門,就是衆妙門,也就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衆妙之門是非常玄妙的,佛的德相在玄妙門徑裏頭顯現出來。

講起佛的德相是說不完的,有這麼一首偈頌,講佛的德相,說:「刹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刹塵就是法界微塵刹海的國土,不知有多少。刹塵心念——好像刹塵那麼多的心念,也可以數它有多少。大海中水可飲盡——大海的水沒有法子飲得盡的,但是也可以一口就把五湖四海的水都喝盡了。虛空本來不可量的,但也可以數量出來,有多少虛空。風可繫——這個風,你用繩子也拴不住它。那麼,假設你有神通,可以把風拴住;虛空,也可以把它量出來有多少;大海的水,你用神通一口把它都喝幹了,刹塵的心念都可數盡,算明白;可是沒有辦法能說出佛的功德有多少。所以說顯德相於重玄之門,為甚麼說重玄呢?就是重重無盡、無盡重重。

用繁興以恒如:

它的用途多得不得了。繁,是多;興,是興起。用繁興——用途很多;以恒如——常常的。如,是靜的意思,也就是不動的意思。

智周鑒而常靜:

智慧周徧來觀察。鑒,是觀察:常靜,是恒靜。

眞妄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眞妄交徹:

甚麼是眞?甚麼是妄?妄是從眞那裏來的,眞是從妄有的。所以眞不記妄,妄不離眞,這叫眞妄交徹。好像甚麼呢?好像水的波浪和溼性是一體的,波浪不離溼性,但是溼性可不是波浪。這溼性和波浪,也就譬喻眞和妄一樣,妄就不波浪,在溼性裏邊生出一種波浪,就有了妄;溼性就是眞,所以在波浪裏邊也就有溼性。溼性的本體是沒有波浪,單單溼性不一定有波浪,所以用來譬喻眞妄交徹這個道理,眞裏邊包含有妄,妄裏邊包含有眞,雖然是兩個名稱,但是原來是一體,原來都有溼性。《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不求眞。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為甚麼不求眞?眞也沒有一個相;為甚麼不斷妄?妄也沒有一個相。你要是迷的時候,就是妄;你若是悟的時候,就是眞,因此叫眞妄交徹。這個眞妄交徹,彼此不相捨離的,所以才說——

即凡心而見佛心:

就在凡夫的心,你就可以見到佛心,可是凡夫可以成佛;但是佛是不是也可以做凡夫呢?不能這樣講。因為佛若再做凡夫,那麼,人就不需要做佛。佛不做凡夫,如果他化身為凡夫,那是化身去做凡夫,他本體是如如不動的。那麼凡夫是不是永遠都是凡夫呢?就在凡夫的心性裏邊,就可以見到佛性,因此應該這麼講,凡夫可以成佛,不可以說佛又可以成凡夫。所以說即凡心而見佛心——就在凡夫的境界上,就可以見到佛的境界。為甚麼呢?因為眞妄交徹,是離不開的,衆生怎麼可以成佛呢?因為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不單單是人,所有的衆生都可以成佛。

講了這麼多天,甚麼叫衆生呢?衆生一般講有胎生、卵生、溼生、化生。胎就是因為有情才有胎生,胎因情有,父母有感情才生出子女來。卵惟想生,卵生的衆生是因想而生,好像雞抱雞蛋,牠趴在那想我這個雞子或者雞女就快生出來了,牠可以一天到晚這麼想,想來想去,也不出來了,就趴在那兒一點也不動,因為老母雞一定要雞子出來,一定要生。快點!牠(母雞)這麼想,想來想去地,果然遂心滿願,這個小雞子生出來了。母雞就用嘴把蛋啄開,一啄開了,母雞就歡喜得不得了。母雞熱得身毛都脫去了也不走,甚至豁出命來,死了都要把雞女、雞兒生出來。你看這就因為想而想出來的,以前下蛋也就預備生雞女、雞子,所以抱在一起就生出來了。母雞抱小雞的時候,牠這種想,那眞是專一沒有雜念,牠不打其他的妄想,只有一個妄想,快點快點,再等一天就可以了,第二天又再多等一天,等來等去,等到三七二十一天或四七二十八天,就生出小雞了。

濕以合感,濕生就是有和合的機會,而生出這個濕生。例如:水土互相和合的地方,有一點不垢不淨的樣子。你說它乾淨,也不是乾淨;你說它邋遢,也沒有生出蟲子。這時候,哦,它還沒有生蟲子,等不多久!這個水土相合的地方,得到太陽光種種的因緣,就生出各種蟲類。化以離應,例如蝴蝶是由蛹化出來的。若講十二類生,除胎生 、卵生、溼生、化生外,還有有色——有形色可見,無色——無形色可見,有想——有想的衆生,無想——沒有想的衆生。又有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的衆生。有這麼多種類的衆生,你要是想明白,要以研究研究《楞嚴經》,《楞嚴經》上說得很明白。衆生是衆緣和合而生——很多的因緣幫助他生,所以叫衆生。衆生可以成佛,因為都有佛性,因為這樣,所以說眞妄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

事理雙修:

事是事相,理是理體;事是有相,理是無形。無形即是理,好像我們成佛,成甚麼佛?就是成一個理。我們知道有這一種道理,所以要依據這個理來修。《華嚴經》講四種法界,就是㈠事法界㈡理法界㈢理事無礙法界㈣事事無礙法界。現在講事理雙修,又修事相又修理體,事也不礙理,理也不礙事。

依本智而求佛智:

本智是我們每一個人本有的智慧。依照我們本有的智慧來求成佛的智慧,成佛的智慧,也就是證得我們本來的智慧。而人人都有本智,所以人人都可以開佛的智慧;要是沒有根本的智慧,也就不會成佛。這不但人人都有,一切衆生都有根本的智慧,所以才說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各位把《華嚴經》研究明白了,也就即凡心而見佛心;再能依照《華嚴經》的方法來修行,這也是依本智而求佛智——得到佛的智慧。不讀《華嚴經》,不知道佛的眞富貴,《華嚴經》是佛最大的寶藏,無價的珍寶都在《華嚴經》裏頭,所以聽過《華嚴經》的人,才知道佛法的妙處。

理隨事變,則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

理隨事變:

道理和事相交徹,所以有的時候,理會隨事變化,一變成多,多又變成一,一多緣起。無論是多是一,這種緣起是沒有邊際的,所以說理隨事變——

則一多緣起之無邊:

你明白一樣,樣樣都明白;一樣不明白,樣樣都不明白。所以說,得一萬事畢,你得到一,萬事都會完了,若沒有得到一,也得不到多;得不到多,也不明白一。一本散為萬殊,世界上種種色色,形形相相都是從一生出來的。你們算衆生算算看,人是一,狗是二,貓是三,豬是四,算到無量無邊,連老虎和獅子都算了,有多少?這從那來的?從「一」這個數來的,所以一本散為萬殊。那麼萬殊又怎麼樣呢?仍歸一本,還要回到一個地方,甚麼地方呢?我告訴你,一個生,一個死,就是生死的地方。無論你是甚麼,都離不開生死,所以啊!雖然是形相不同,到結果還是一個。一本散為萬殊,就是個生,萬殊仍歸一本,就是個死。

事得理融:

事和理融會貫通,而無障礙。《華嚴經》是講圓融無礙的道理,大能入小,小能容大的事理。

則千差涉入而無礙:

千差是有千種的差別,涉入就是交徹。雖然有千萬種的差別,但是彼此互相涉入而無障礙。這種妙境界,可以說是凡聖交徹,事理交徹,善惡交徹,眞妄交徹,是非交徹。可以將這句變化為百千萬句,這叫一多緣起之無邊,也可以說千差涉入而無礙。

剛才講了這一段序文,有個學哲學的說,有多少意思,合乎一點邏輯;有一個學社會學的說,這個不對,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非不分,善惡也不分,事理也不分,眞妄也不分,這不分怎麼能證明是個眞?是個妄呢?你要是願意沒有事情找事情做,那事情多得很;你要是不願意在頭上安頭,那就根本沒有個事情;你若再不願意,像演若達多,各處去找頭去,那更沒有事情。

那個演若達多,沒有聽過《楞嚴經》的人不知道,我給你們講一講,很有意思。他一早去照鏡子說:「咦!鏡子裏面的這個人有頭,我怎麼沒有頭呢?我的頭跑那去了?鏡子裏的人有頭,我沒有頭了!」於是他就發狂了——沒有頭還能活著?所以就跑到街上問,你看見我那個頭到甚麼地方去了?我的頭到那裏去了?各處去問人。你看!這是不是沒事情找事情幹?要是沒有頭,又怎麼會說話呢?又怎麼能去問人呢?但是他不明白這一點,就有這個執著說他頭丟了,頭沒有了。中國有這麼一句話,「騎驢找驢,騎馬找馬」,騎到驢身上,說驢到那裏了;騎到馬身上,卻在找馬。自己騎著都不知道,這就是一念的無明把他遮住了,而到處找。你們想一想,要是向下邊一看,把無明破了,原來馬是我騎著,不必找了;原來驢也是我自己騎著,也不必找了。眞妄——你要是找眞妄,就是有所執著,就有眞妄;你要是無所執著,眞妄根本就是一體。

所以講起「一多緣起之無邊,千差涉入而無礙」,究竟是甚麼道理呢?一點道理都沒有,這叫無有定法。你要往這邊講也可以,向那邊說也可以,說來說去,說的都是假的;你們天天能多打一分鐘的坐,那就是眞的。說的是假的,行的才是眞的。

你們學明白多一點道理 ,這這是開多一點智慧;你多坐一分鐘,得到多一點定力,這叫做定慧雙修。聽經就是修慧,打坐就是修定,你再不亂講話,這就是修戒,你不想偷著吃東西,這也是修戒。這裏也沒有好偷的東西,所以乾脆就不要想,這就是戒律。殺生更不要談了,這個地方不會有殺生的。有人說這不對,我天天都想殺人,你要殺人,先把自己給殺了,為甚麼呢?不殺自己,自己會變妖怪,你想要殺人,那就會變妖怪、變魔王。那麼說殺我自己,我也捨不得,我叫你殺自己,是殺你的殺性,不是殺你這個人,把你的殺心殺了它,為甚麼我要生想殺人的思想呢?要停止我這個思想。你要是能這樣子,就是殺無明賊,斷煩惱惡,這是眞正的殺,不妨多殺一點,把無明殺了。為甚麼你要殺人?那就是無明,你要先殺這無明。所以我叫你殺自己,並不是殺你自己,而是殺你的無明,把無明斬斷,斬破了它,無明斬破就是不黑暗,就是光明。妄就是黑暗,電燈就是眞,眞妄也是這個道理,眞是破妄,妄是顯眞。你看我們現在因有電燈,有眞的光,所以我們人人都看得見,能看經、寫字;要是沒燈光,想寫字,開著眼睛也寫不出來字。有人說:可以用天眼嘛!你有天眼,可以用天眼,沒有天眼用甚麼眼?用地眼?這就是眞妄的道理。

故得十身歴然而相作,六位不亂以更收。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炳然齊現,猶彼芥瓶。具足同時,方之海滴。一多無礙,等虛空之千燈。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萬行芬披,比華開錦上。

故得十身歴然而相作:

故得,就是接著上邊的「事得理融,則千差涉入而無礙」那裏來,所以得到十身歴然而相作。十身,有兩種講法,有兩種事實,第一種就是㈠菩提身㈡願身㈢化身㈣住持身㈤相好莊嚴身㈥勢力身㈦如意身㈧福德身㈨智身㈩法身。第二種講法是㈠衆生身㈡國土身㈢業報身㈣聲聞身㈤緣覺身㈥菩薩身㈦如來身㈧智身㈨法身㈩虛空身。這十種身是同時具足,而互相相應,所以叫「同時具足相應門」

甚麼叫㈠衆生身呢?衆生是衆緣和合而生,每一類衆生都有他的身體,這是衆生身。菩薩為了觀機逗教——觀看著機緣來教化衆生,因人說法,為甚麼人就說甚麼法,所以現衆生身而為衆生說法。㈡國土身:我們所住的國土,都是菩薩所化現的,菩薩化現一個國土身,來利益衆生,教化衆生,令一切衆生在這個國土來發菩提心,這叫國土身。㈢業報身:衆生有衆生的業報,菩薩也現出這麼一個業報身,來教化衆生。又現出㈣聲聞身:聲聞就是比丘相。㈤緣覺身:又叫獨覺身,來教化衆生。我們現在誰發聲聞的心,誰就是聲聞;誰發緣覺的心,誰就是緣覺。㈥菩薩身:你要是發菩薩心,你就是菩薩。你這個菩薩,或者就是那個菩薩所化的化身。菩薩現出菩薩身,菩薩身就是利益衆生,把自己忘了。又現㈦如來身:就是現佛身。也現出㈧智身:有智慧的身體。又現㈨法身。又現㈩虛空身。

這十身,可以同時化現出來,而本來的身不變,所以說十身歴然,歴就是明明白白地顯現出來了。而相作——現出衆生身相、國土身相、業報身相、聲聞身相、緣覺身相、互相現相而作佛事,彼此不相障礙。不是像我們人,就這麼一個身體,走到紐約去,三藩市就沒有了;走到檀香山去,紐約又沒有了。這不是這樣,能同時現出這十種身,而互不相妨礙,這是同時具足相應門——同時能現這十種的身。

六位不亂以更收:

六位是甚麼呢?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是四個位,再加上等覺、妙覺就是六位,這六位有條不紊,一點都不亂。以更收,這就是同時在一個時候,具足這十身,圓滿這六位,而不會錯亂。

廣大即入於無間:

廣大是最大,無間是最小,但是這廣大能到無間這麼小的地方去,而這個大還不會小,妙就妙在這個地方;並且這個廣大的境界到最小的地方,這個最小的地方也不會大。這叫甚麼呢?這叫「廣狹無礙自在門」——廣不礙狹,狹不礙廣。你在無間的地方,可以見到廣大的境界;而廣大的境界又是在無間裏邊。

塵毛包納而無外:

塵,是微塵;毛,是一根毫毛。塵毛能把廣大包到裏邊而無外,不會包不下的。也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於一毛端,現寶王刹」,在一根的毫毛梢上現出諸佛國土,一切衆生都在這國土裏邊。「坐微塵裏,轉大法輪」,坐到一粒微塵裏邊講經說法,雖有無量的衆生來聽法,卻全都在這一粒微塵裏邊。所以,這種境界就是廣狹無礙自在門——廣不礙狹,狹不礙廣;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這種的境界不是凡夫所可想像的。

炳然齊現,猶彼芥瓶:

炳然,是很清楚的樣子。好像芥子裝到一個玻璃瓶裏,芥子雖很小,但看得清清楚楚,一齊現出來。這是一多無礙,多不礙一,一不礙多。

具足同時,方之海滴:

一有多的成分,多也有一的成分好像海裏邊的一滴水,具足海的味道,《華嚴經》也是這樣子。

一多無礙,等虛空之千燈:

燈光互不障礙,在虛空裏頭,在一千個燈,每個燈現出自己的光來,彼此互不障礙。這一個燈不會說,你這個光太大了,障礙我這個光;那一個燈也不會說,我這一個光太小了,被你這個光給照沒有了。互相都不障礙,這叫和光。在虛空裏,一個燈也是有光,一千個燈也是有光,這就是一多無礙。《華嚴經》的道理也是這樣子,無量無邊,但是互不障礙,都是很清楚的。

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

好像秋天的時候,秋空的月光,或者是隱,或者是顯,有時它就月盈,有時月虧。但是隱幫助顯,顯幫助隱,如月滿後就虧了,虧了又滿,《華嚴經》也有這種道理。所以說似秋空之片月,好像秋空的月一樣,這叫「祕密隱顯俱成門」

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

重重,就是左一層,右一層,很多層,重重無盡。交映是互相交映,你的光照我,我的光照你,這叫重重交映,互相來顯光明。好像帝釋天及大梵天前的網羅幢一樣,這個網羅幢是圓形的,旁邊都有一些孔,好像魚網似的,一個孔接一個孔,在每一個孔裏邊鑲一粒寶珠,而每一粒寶珠都會放光;所以這麼多重重無盡的孔,就有重重無盡的寶珠在這個網羅幢上鑲著,珠光互相交映,所以說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

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

這一部經是圓融無礙的,好像晚間做了一個夢,在這個夢裏邊,覺得時間過了很久,在夢裏又做皇帝,又做官,又發財,做種種的夢。在一個晚間所做的夢,就有一生那麼長的時間,《華嚴經》也有這一種不可思議的道理,所以才又說法門重疊。

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

《華嚴經》的法門重疊無盡,無盡又重疊,所以叫重疊。就好像雲彩在虛空裏,左一層,右一層,雲起長空,這一塊雲過去了,那一塊雲又來了,《華嚴經》的道理也是這樣子。

萬行芬披,比華開錦上:

這是六度萬行芬披,華開錦上,好像在錦上繡上花——錦上添花,這個錦就是錦繡。本來的花就好,又再加上多一點花,而這花也是重重無盡,所以說好比錦上添花。在中國有這麼一句話:「錦上添花千個有,雪中送炭半個無。」錦上添花——好像做了總統了,又有人給送這禮物,又有人給送那個禮物。總統太太想要一串鑽石項鏈,即刻就有,不知有幾百個人送,這個也送,那個也送。本來她只要一串,結果幾百串都收到了,但是她不會對人講說:「我已經有一串了,我不要你這串了。」這就叫錦上添花。雪中送炭半個無——在雪裏那個人,冷得不得了,他貧寒到連個房子也沒得住,沒有房子住,住到甚麼地方呢?住到雪地裏邊。可是就沒有人給送一盆炭火去,叫他溫暖一下。錦上添花本是這個世間的潮流,人人都趨炎附勢,趨炎——熱鬧的地方,附勢——依附有勢力的;那麼,當時用這個來比喻《華嚴經》的道理,就等於錦上添花一樣,好上加好。

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開龍門。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

這一段序文,今天未講經前,就有人先問,說他不明白,我以為他想要捷足先登,現在才明白,今晚是他翻譯成英文,這還可以。本來在沒講經之前,這個道理你明白不明白,不能問,因為在沒講經之前,你也來問,他也來問,若有幾百個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就變成幾百個人來問,盡答覆這問題的時間,就是一天也不夠。所以講經的規矩,是沒講之前,你明白就明白;不明白就等到講的時候再明白,不能先問。這是因為人太多了,問了也沒有法子答覆。

若夫高不可仰:

這是非常之高,高不可仰——普通的高,可以看得見;要是高得太厲害,望都望不見頂。

在《論語》上,有人問顏回,孔子是怎麼樣的境界?說:「你的老師,他是怎麼回事?怎麼樣子?」顏回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仰之彌高,越仰看就越高,彌高沒有再那麼高的了,太高了;鑽之彌堅,要是用鑽子來鑽它,那更堅固,沒有法子鑽得進去。「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看似在前,但不知甚麼時候就跑到後邊去了,這就是不可思議。那麼,現在這就是說仰之彌高,用這「高不可仰」,那是更彌高了。

則積行菩薩:

積行菩薩就是由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都修行,修了不知多久的時間,可是對《華嚴經》不相信,也不依照《華嚴經》的道理去修行,這就不能到佛覺。你要是生信了,這才算跳過龍門了;你要是對《華嚴經》不生信,就好像沒跳過龍門似的。沒有跳過龍門,是因為這龍門太高了,所以沒有跳過去。甚麼是龍門呢?《華嚴經》就是龍門。積行菩薩因不相信《華嚴經》,就好像鯉魚沒跳過龍門,不能變成龍,這叫曝鰓鱗於龍門。

曝鰓鱗開龍門:

鰓是魚的呼吸器,在魚頭的兩側;鱗就是魚鱗。這裏有一個公案,也就是有一個傳說,甚麼傳說呢?孔子的兒子叫鯉,為甚麼叫孔鯉呢?因為生他的時候,皇帝賜給孔子兩條鯉魚,所以孔子就叫他孔鯉。其實叫孔鯉,我認為很不合法的,雖然是皇帝賜給你鯉魚,但是魚是死的,那為甚麼叫一個生的活兒子,要叫死魚的名字?所以孔子自己生兒子,也不會取名字,取個孔鯉,就因為紀念那天他有鯉魚吃,所以他這個兒子,變成一條鯉魚了。

鯉魚,牠會跳的,好像蛤蟆,會跳還會蹦。據說龍宮有龍門,這個龍門有多高呢?我因為沒有到龍宮裏去參觀遊歷過,不知道有多高,大概最低限度有兩丈高——二十尺那麼高。這鯉魚無論是大的、小的,要是能遊到龍門邊,從門外跳到門裏去,就會變龍了,所以就叫鯉魚跳龍門。鯉魚要是跳得過去,就變成龍;若跳不過,就把鰓摔爛了,或者把魚鱗摔掉了。這鰓和鱗摔壞了還不要緊,怕就是怕摔死了,這生死關頭,這在這個地方。就好像我們人要開悟的時候,要是沒有執著,過了魔障,就開悟了;要是正要開悟的時候,你執著,就著魔了。著魔了,那甚至於生命都沒有了,所以開悟不是那麼容易的,也就是和鯉魚跳龍門是一樣的。跳過去就成龍;跳不過去,就變成泥巴,就是死了,死了變成泥巴,這叫曝鰓鱗。曝,是被太陽曬,鯉魚因沒有跳過龍門,被太陽曬乾了,也就要變成微塵了,所以這叫曝鰓鱗於龍門。

深不可窺:

深,就好像大海水一樣,深不見底。窺是窺探,你看不見海的底有多深。

則上德聲聞:

上德是有大德的人,好像舍利弗、 目犍連、須菩提、阿那律陀、老迦葉等,這些都是上德聲聞。

杜視聽於嘉會:

杜是堵上,杜絕了,也就是塞住了,塞住甚麼呢?塞住他們的耳朶、眼睛,所謂「有眼不見盧舍那,有耳不聞圓頓教。」這叫杜視聽。在這個七處九會的嘉會中,這些上德聲聞雖然在佛的旁邊,但是他們聽不見,不明白《華嚴經》的道理。

《華嚴經》的序文講一個多禮拜了,我今天又想起來了,要問一問你們各位,還記得不記得清涼國師的十種願?誰能記得,背出來給我聽一聽。第一、體不捐沙門之表:就是不破壞,不蠲除,不捨棄,不把沙門這種樣子佈施給人,送給人。這種樣子絕對不能送給人,絕對是他自己要的。第二、心不違如來之制:連心裏邊都不打妄想,不違背佛的戒律。 你看這個厲害不厲害?第三、坐不背法界之經:無論在甚麼地方,他的背後如果有《華嚴經》,他就不坐,他一定對著《華嚴經》坐。你要是單說不違背《華嚴經》,《華嚴經》誰能違背它?沒有人可以違背它。或者說他坐在那兒,不背誦《華嚴經》,這又錯了。還有目不視非儀之彩:彩就是花花綠綠這種彩色。就是好像作戲、跳舞之類的,穿上花衣服在那裏跳跳蹦蹦的,像那些不守規矩的,都是這樣。手不釋圓明之珠:手裏總也不放下圓明之珠,時時刻刻都拿著它念佛,不把念珠放下,甚至於吃飯也掛在脖子上,不把它放下。

(編者註:清涼國師以十事自勵,此書三○至三四頁,上人已經詳細提過;此處是對當時在會弟子的問答,弟子並未將十事完全答出,故不完整。

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解行在躬,一生曠劫之果。

見聞為種:

你見到這一部《華嚴經》和聽見這一部《華嚴經》,這都會在你的田中種下菩提種子,這叫見聞為種。種就是種子,你這金剛種子種下去了,始終會成就的,而這種種子,將來成熟時,也就是成就佛果時,所以才說,見聞為種。

八難超十地之階:

八難是八種很困難的事情。那八種?就是三惡道這三個難,再加上北俱盧洲、長壽天、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共八種難。為甚麼叫八難呢?因為這八種人很困難聞到佛法,若是想要學習佛法,修行佛法,是很困難的,所以叫八難。

㈠地獄難:因為地獄不聞佛法。

㈡餓鬼難:餓鬼也不容易聞到佛法。

㈢畜生難:畜生也不容易聞佛法。

以上三惡道,都很困難,都很困難聞到佛法。

為甚麼不能聞到佛法呢?好像昨天講「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他們也不能聞佛法,你們知道為甚麼?是甚麼道理佛在那兒說法,他們聽不見呢?本來是在佛的面前,但有如隔著十萬八千里那麼遠。這一點各位應該要注意,為甚麼呢?就因他們在過去生中都不讚歎佛、不讚歎法、不讚歎僧,性情都很古板的。甚麼叫古板呢。就是太老實了,在佛前唱讚,他也不願意唱,說:「修行就修行,唱這個幹甚麼?念這個幹甚麼?這簡直像作戲嘛!有甚麼意思!」或是想:「嘿!這眞是胡鬧,眞是沒有意思。」做佛事他說是唱戲,人家唱「阿彌陀佛身金色」,他說:「我要是願意聽這個,那我去聽音樂多好呢!我就因為不願意聽音樂,所以來拜佛。在佛教裏頭也有這些個東西,唉!這眞是討厭!」他不單自己討厭,還叫旁人也討厭:「你不要學這個了,這沒甚麼意思,這是假的。」究竟也不知道甚麼是眞的,甚麼是假的,都還不明白,怎會學眞的呢?就算它是假的,你會不會呢?結果連一個字也不認識了。類似這些人,因為在因地不讚歎佛、不讚歎法、不讚歎僧,在三寶前他很古板的,所以見到聲聞的果位上,佛說《華嚴經》,他看不見、聽不見。這一點各位要知道,「因地不眞,果招紆曲」,在因地做得不眞,在果報上就有很多麻煩,彎彎曲曲的,不直。這就是為甚麼佛講《華嚴經》,二乘人聽不見的原因。

㈣北俱盧洲難:這種人很有福報,他們的壽命可以活到一千歲,但是就不見佛,不要說見佛,就連佛法也聽不見;也不覩僧,看不見比丘、比丘尼等出家人。為甚麼看不見呢?就因為修福不修慧。雖有福報,而不聞三寶名,這叫一難。

有人說那地方也不錯,活一千歲,吃得好,穿得也很好。但是不能種善根,不聞三寶的名字,你就不能供養三寶;不能供養三寶,你的善根就不能增長;善根不能增長,你活完了一千歲,或者就墮地獄去,或者轉餓鬼,或者轉畜生,沒有一定的。

㈤長壽天難:又叫無想天,這個天上的壽命,比北俱盧洲的壽命更長,但是也是不見佛,不聞法,不覩僧,所以也叫一難。

㈥盲聾瘖啞難:好像一樣是人,但他就沒有眼睛;一樣是人,他就聽不見;一樣是人,他就不會說話。他為甚麼這樣子呢?這些盲聾瘖啞的人,都是在過去無量劫毀謗三寶,說佛、法、僧不對。譭謗三寶就要墮地獄,墮地獄的罪受完了,然後又轉餓鬼,然後再轉畜生,做畜生也是經過不知多久時間,然後才做人。雖然做人,可是或者是瞎子,或者是聾子,或者是啞巴,或者是癱子。癱子,就是不會走路的,一天到晚就是在牀上,坐著睡,睡了又坐。這都是毀謗三寶的果報,這種人都是在八難之內。

過去在美國很少出家人,就是要想要出家的,也不是眞正受過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是似是而非,像是出家人,其實不是。就好像過去這Suma God,是個美國籍的出家人,但他在日本受五戒,在日本受了五戒後,他們就說是出家了,叫沙彌戒。以後他自己知道他在日本受的戒是不圓滿,不是個眞正出家人,所以他到香港,就要求我給他授中國的比丘戒。當時我說:「我們中國這個戒,不是像日本式的很簡單,隨隨便便就可以授,中國傳戒最低限度要五十三天,或者三十天,最少是十八天,要有三師七證來授戒,不是一個人可以授的。」結果他也沒有時間,也不能得到具足戒,以後在新加坡沒多久,他就圓寂了。

現在美國比丘也有了,比丘尼也有了,這都是經過詳細地修行和學習,學習戒律,學習出家比丘的樣子——沙門。這就是眞正有了佛、法、僧三寶,可是在這個國家很少人能認識的,因為這個國家,是一個過去根本就沒有佛法的國家。現在有了,人也不確實認識;不確實認識,所以也就不能眞正修好。

你們要知道我現在在這裏傳佛法,不是傳中國的佛法,也不是傳緬甸的佛法,也不是傳印度、錫蘭的佛法,我所傳的是初祖迦葉到二祖阿難,乃至於到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傳到中國,這種以心印心的佛法。這種佛法不單單是那一個國家的佛法,是整個世界的佛法,宇宙的佛法,法界的佛法。

為甚麼我常常對你們講,我說我不希望那一個人信我,也不希望那一個人不信我。你信我,也是在法界裏邊,不信,也是在法界裏,沒有跑出法界外邊去。所以誰到中美佛教會金山聖寺來的人,我不管你信不信我所講的佛法,我沒有佛法,這是世界的佛法。六祖大師說,我要是有一法可傳給你,那就是欺騙你,我一法了不可得,沒有法。在這個沒有法——一法不立,萬法皆空——這種情形之下,外邊的人,有的人就譭謗我們,說這個地方又是這個教,或者又是那個教。有人聽見人家告訴他說,我們傳的是白蓮教,或者會有人說是紅蓮教,或者又會有人說是黃蓮教,還是青蓮教、紫蓮教,有這麼多。其實我們這裏是一法不立,萬法皆空,各位要是不相信,就來試一試看。因為我們不是在八難裏邊,所以才能研究佛法,我們這佛法,你們到外邊去講,也不是假的,也不是眞的,根本就沒有,甚麼也沒有,一法不立,無智亦無得,沒有智慧,也沒有所得。

㈦世智辯聰難:這種人認為他自己的智慧很大。哲學是又無頭又無尾,又無始又無終,也無上也無下,也無古也無今,哲學就講這個。你說它死的,它又活;說它活的,它又死,怎麼講怎麼對,這叫學哲學。這也就是世智辯聰——世間的智慧,會辯的,有點聰明,但是世間智慧不是出世智慧,這種也在八難之一。

㈧佛前佛後難:我們現在是八難之一。生在佛前也是難,生在佛後也是難。佛出世的時間,我們趕不上,所以在佛前佛後難。不要以為自己是很不得了;有甚麼不得了——在八難裏邊,這八種的難都不容易學佛法。

佛在世時為正法時代,叫解脫堅固;再過了五百年,叫禪定堅固;再過了五百年,叫多聞堅固——這是人人都讀誦大乘經典,能背幾部大乘經典,人看書看得多,但眞正解脫的人沒有了。甚麼叫解脫?就是證果了,證果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叫解脫堅固。解脫就是無拘無束,無掛無礙,無煩無惱。禪定堅固時,人專門歡喜打坐。你們現在誰歡喜打坐,誰就是禪定堅固;誰要是證果了,誰就是解脫堅固;誰要是能背下《楞嚴經》或《法華經》等,這就是多聞堅固;過了多聞堅固,就是到末法時代,叫寺廟堅固——人好造廟,這裏造一個廟,那裏造一個廟,造了很多廟,這些廟都很大的。

那麼過了寺廟堅固五百年後,現在是甚麼呢?鬥爭堅固。你看現在,國與國鬥爭,家與家鬥爭,人與人鬥爭,你搶我的,我搶你的,互相鬥爭,一定要鬥爭。有的人說將來要鬥爭幾百年,當然了,五百年的時間嘛!五百年都是你我鬥爭的時候。末法時代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現在是在末法時候囉!所以不要再譭謗三寶囉!在這個世界上,眞正修道的人很少很少,都喜歡鬥爭。出家人和出家人,現在都是鬥爭的,你說我不對,我說你不對;你說我不好,我說你不好,互相鬥爭,一定要把對方鬥爭倒了。你那個廟可以住一百個人,我造個廟就要住一千個人,一定要大過你;你能住一千人,我造個廟能住一萬人,一定比你那好。這都是鬥爭,所以這是八難。

可是八難雖不能聞佛法,但是要是有因緣的話,一聽見《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名字,他們就可以由地獄、餓鬼、畜生這八難裏邊,證得十地。十地是菩薩位,菩薩有一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這十地的果位,都可以證得,所以叫做八難超十地之階,階就是階級,就是到那個地位上。

解行在躬:

解,是明白,明白這部經的道理;行,是修行。躬,就是自己,你明白也是在你自己;修行也是在你自己。你要是既明白又修行,這樣子則

——

一生圓曠劫之果:

在你的一生之中,就可以修行圓滿。曠劫是無量劫,就是多的意思,衆生要經過很多大劫,才能修行成佛,好像佛在「三祇修福慧」,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百劫種相好」,在一百個大劫修相好。所以我們現在聞到《華嚴經》,要是能依照《華嚴經》來修行,再明白《華嚴經》,就可以在這一生成佛證果。曠劫之果,也就是好像釋迦牟尼佛經過那麼長的時間,才能成佛,而我們在這一生就可以成佛。

師子奮迅,衆海頓證於林中。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

師子奮迅:

師子奮迅,這是一個譬喻。師子奮迅三昧,這種三昧非常勇猛精進,就好像獅子發起威風來,非常奮迅,走得也快,又有力量。

衆海頓證於林中:

衆海,也就是海衆,是人多的意思。頓證,很快地證得。林中,這個林是逝多林,也就是諸大菩薩聚會在一起,好像叢林一樣。在這個時候,頓然間都證果了,得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的不退果。

象王迴旋:

這是說到舍利弗,舍利弗帶著六千比丘,這六千比丘都想見一見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就現身給這六千人見,為這六千人說法,令這些人修行大悲法,生長大悲菩提心,得到大悲體,行大悲行門。所以當時這六千比丘都證得阿羅漢果,得到法眼淨。這就是象王迴旋

——

大象裏邊有象王,牠帶著一羣象走路時,要回頭看這一羣象眷屬,這叫象王迴旋。

六千道成於言下:

舍利弗帶著六千比丘,也就好像象王似的。這時有六千比丘都得到法眼淨,都證果了。《華嚴經》這種境界,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啟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寄位南求,因圓不踰於毛孔。

啟明東廟:

啟明東廟在正文裏會講到,是善財童子到一個大廟裏頭,證果開智慧。

智滿不異於初心:

智慧滿了,不異於初心——由初發心便成正覺,很迅速地,所以和初發心時是一樣的。這個智滿了,也就是果滿了——智慧的覺果圓滿了。這是很快地,不像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這段文都是說很快就得到果位。

善財童子拜了五十三個師父,一般中國人不懂佛法,就拿他來做譬喻,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了五十三個師父,所以中國佛教有一種風氣,就是參師。拜了一個師父不夠,就拜兩個,兩個又不夠,又拜了三個,乃至於一百個或者兩百個。說拜的師父越多越好,實際上,這是佛教裏的一個大錯誤。

不錯,善財童子是五十三參,但他是奉師命而拜師的。他的師父下令說:「現在我把我的智慧、神通、道德,都教給你了,我再沒有甚麼可教你了。若你還想學佛法,你就由這個地方向南去,經過多遠的路程,那個地方有一位修道的善知識,他叫某某名字,你去拜他做師父。」

善財童子因為法忘軀——為求佛法,把自己的辛苦完全給忘了,於是又向南邊去求佛法,經過很遠的路程,然後見到善知識,受種種的困苦艱難,在那兒學習佛法,因為他很聰明,一學習,把這位善知識所明白的佛法,都學明白了。這位善知識就又給他介紹另外一位善知識,叫他去親近另外一位善知識,學習佛法。

這樣一個介紹一個,經過了五十三位善知識。當時這些善知識是不貪圖供養,是不攀緣的,都是有道德、有神通,行菩薩道的善知識,他不在乎你供養不供養,只要有誠心求法,他就教你。這是經過五十三位善知識來教善財童子,最後他也證果。

現在在中國佛教的風俗,好叫人參師,說是參師越多越好。居士們也都莫名其妙,以為參一個師父,這就是佛法。因為參師把佛教搞出很多麻煩來,這叫背師——違背這師父,又偷偷地去拜另一個師父。在中國的佛教都是這樣,一聽那個法師最有名,這個法師一來,就要去參師了,偷偷去拜個師父;再聽那一個法師最有名,他來了,又要去參師,皈依了。

所謂參師,就是再皈依一次。如果你相信佛的話,第一次已經皈依了,為甚麼還要皈依第二次,這不是自己欺騙自己嗎?你若認為:「我第一次不懂得,不知道佛會不會來呢?我那時候也馬馬虎虎的,沒甚麼誠心,所以那個儀式也很馬虎的。」你要是認為第一次佛不來,第二次他已經看你對佛教不相信了,為甚麼他會再來?

中國人是不告訴師父,偷偷地再去拜個師父,這叫違背良師。拜個師父,他要是修行也還好,但是他也不修行,那個師父他拜了幾天又夠了,大概認為這個師父又舊了,再拜一個新師父。所以在這一生中,一句佛法也不懂,就只是拜了多少個師父,這一點也沒有用。

好像在正月間來的那些中國居士,都是拜了一大堆師父。他說我拜八個,他說我拜九個,那個說我拜十多個,我比你更多,可惜就沒有人拜到五十三個。為甚麼他們這樣子拜呢?就說善財童子是五十三參,我們多參點師父是好的,就好像我們掉到水裏,每個師父伸一雙手,便把我們給拉起來了,十多個一點也不費力。這意思是他要是墮地獄,這十個師父,那一個有道德,就可以救他。你說這豈不是太狡猾了嗎?太不老實,太滑頭。甚麼叫滑頭?就是頭上抹了油,閻羅王也抓不住他,小鬼往他頭上一抓,他頭很滑,抓不住,這叫 滑頭。所以修道要認識眞理,不要像愚夫愚婦,也不明白道理,各處去亂闖亂撞。

寄位南求:

就是說善財童子向南方去求名師,參訪善知識。

因圓不踰於毛孔:

因圓果滿

——

因也圓,果也滿了。不踰於毛孔,不踰就是不超越,這也就是說它快的意思。

佛教裏本來是好的,但是有一些不明白佛法的人,都做錯了;做錯了,自己還不知道,所以就變成不好了。

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盡衆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

剖微塵之經卷:

剖是把它剖裂開,剖裂開甚麼呢?剖裂開微塵那麼多的經卷,這是一個講法;也可以說是把一粒微塵裏的經卷剖裂出來。微塵雖然最小,可是在微塵裏邊有法界,也有無量無邊的經卷。

則念念果成:

你把微塵那麼多的經卷剖裂開了,則念念果成——念念都是成就佛果的。又有一個說法,把微塵數這麼多的《華嚴經》偈頌和品剖裂開,這一念都是成就佛果的法門,所以又說了下一句話。

盡衆生之願門:

衆生無論發甚麼願,你發了無量無邊那麼多的門,可是它能窮盡衆生發願的行門。

則塵塵行滿:

每一粒微塵,都是你修行菩薩道這種行力所成就的,這就是表示你這種行門,是修得無量無邊。這種行門,要依照《華嚴經》來修,才能圓滿,才能成功,所以這《華嚴經》是最微妙的一部經典。

眞可謂常恒之妙說,通方之洪規,稱性之極談,一乘之要軌也。

眞可謂常恒之妙說:

眞可謂,是清涼國師讚歎這部《華嚴經》,說這一部《華嚴經》,眞可謂常恒之妙說——這種法是常恒不變的,又是微妙不可思議的。

通方之洪規:

又可以說是通法,就是一般人都可以用的方法;洪規是大的規矩,所以叫通方之洪規。這種通方的洪規,不是一個地方可以用的,是徧一切處都可以用的,所以叫通方。通,任何地方都行得通,都用這種方法,所以才說是一個大的規矩。

稱性之極談:

甚麼叫稱性呢?稱性而說,就是說得和這個性是一樣的,無二無別,稱性就是從性分中流露出來。性,就是佛性,就是由佛的法身自性,所演說最高、最妙、最深的道理,這叫極談——這種道理說到極點了。

一乘之要軌也:

這是最上的一乘,唯一佛乘,更無餘乘。要軌,要,是要緊;軌,是軌範,就好像火車的鐵軌,這個是要軌。要軌就是人人應該從這條路上修行的一種軌範,所以這部經的道理是最要緊的。《華嚴經》這種大法是難遭難遇,不容易聞到的,這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裏邊把它背誦出來的,我們才能得聞。

尋斯玄旨,卻覽餘經,其猶杲日麗天,奪衆景之耀須彌橫海,落羣峯之高。

尋斯玄旨:

現在,清涼國師又擧出個例子來譬喻《華嚴經》,所以尋斯玄旨——你找到這部玄妙的經典,找到這種玄妙的宗旨。

卻覽餘經:

若你讀過《華嚴經》生,再讀或看其他的經典,就好像旭日初昇,把星星的光輝都奪去了。

其猶杲日麗天:

其猶,就好像;杲日,是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杲日麗天,就是旭日把星星的光明都照得沒有了,所以才說奪衆景之耀。

奪衆景之耀:

衆景就是明,景當「明」字講,耀是光耀。就是說太陽光把其他星星、月亮的光明給奪去了。你看,晚間雖然很多的星星,很大的月亮,可是沒有太陽這麼光明。《華嚴經》就好像太陽光,把星星、月亮的光明都給奪去、蓋住、沒有了。這就是說這部《華嚴經》的道理,把其他經典的道理都給說盡了,所以說此經是奪衆景之耀。

須彌橫海:

須彌山譯為妙高山,妙高山在香水海的中央,好像在海裏橫著似的。

落羣峯之高:

所有其他的山,與須彌山比較,都低了,這就是須彌山把其他山峯都比低落了。而《華嚴經》在一切經典裏邊,也就好像須彌山王似的,比一切經典都高,這叫須彌橫海,落羣峯之高。

是以菩薩搜祕於龍宮,大賢闡揚於東夏。顧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輝。幸哉像季之時,偶斯玄化。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豈無慶躍。

是以菩薩搜祕於龍宮:

清涼大師的文章,眞是非常地好,每一句都是對著的。是以——因為前邊的道理,所以菩薩——就是龍樹菩薩,搜祕於龍宮,這種經典可以說是祕密不傳之法,祕密教,人間沒有的,在人間這法已經斷了,所以這一位龍樹菩薩才去搜祕。他到那兒去找這祕密法?不是人間,因他把人間的文字都讀盡了,所以沒有書可讀了,他就走到龍宮去,因為他是證果的菩薩,有神通,走到海裏,這水自然就給他開一條路,就這麼妙!一到龍宮,龍王見菩薩來了,也不敢管他,就隨他到圖書館去看,他一看,就歡喜《華嚴經》。這《華嚴經》上部有很多卷,中部也有很多卷,下部是最少的,所以他就看下部經,看了一遍,都記得了。他說好了,他要走了,因為他要是把這一部經帶出來,龍王不會願意的。雖然他是菩薩,比龍王大得多,但是他也不能用勢力來壓迫龍王,所以他就用記憶力,念一念就記得了,於是此經就給帶出到人間來。到了人間,他就默寫出來,這叫是以菩薩搜祕於龍宮。

大賢闡揚於東夏:

大賢就指覺賢、喜學法師。《高僧傳》裏的覺賢法師、喜學法師,很多個都是翻譯《華嚴經》的,所以說大賢闡揚。闡是闡明,揚是把它揚開。闡揚於東夏,東就是中國;夏,中國是華夏之邦,所以叫東夏。

顧惟正法之代:

顧惟

——

我這麼回顧,這麼想一想,回憶一下,這是清涼國師說的。回想一下,在正法時代——在佛住世的正法時代。

尚匿清輝:

尚且都要把它這種清淨的光輝藏起來,就是把它收到龍宮裏去。佛住世正法的時候,都要把它收到龍宮裏去,你看!這有多要緊呢!要是不要緊的經典,為甚麼把它藏到龍宮裏呢?

幸哉:

我眞是高興,眞是幸運,特別的吉祥。

像季之時:

像,是像法時代;季,就是末法時代。季是末法的另一個名字,在中國分伯仲叔季,伯,大;仲,第二;叔,第三;季,第四。又叫孟仲叔季,「孟」就有一點第一的樣子。現在這像季之時,就是像法和末法中的時代。因為清涼國師那時候,就是像法和末法交接的時代,像法之後,末法之前,這叫像季之時。

偶斯玄化:

偶斯,就是很偶然地,我沒想就遇到這個人了,就叫偶然而遇,偶斯也就是偶遇。玄化,也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另外一個名字。

況逢聖主:

那時候,唐朝皇帝信仰佛法,皈依三寶,親身請法師到宮裏頭,去給他講經說法,所以說況逢聖主。

得在靈山:

這種經典,是由印度靈鷲山傳來的。

竭思幽宗:

竭思,是窮盡思想。清涼國師說他竭盡他的思想了,把思想都窮盡了,來研究這幽玄的宗旨,這個不可思議的宗旨——幽宗。

豈無慶躍:

豈無,就是豈能沒有慶躍。慶躍,是高興得不得了,好像小鳥躍似的,那麼歡喜得跳躍起來。這豈無慶躍,是說清涼國師太高興,遇到這部不可思議的經典,歡喜得跳起來。

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衆篇義類之別目。

在前邊所講的那一段文,是「感慶逢遇」。感,就是感激;慶,就是慶倖,所以他說幸哉,偶斯玄化,這就是感慶逢遇。現在這一段文是第十個細目,就是「略釋名題」略略地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名字的題。這一部經,從一開始講序文,分出十個細目:㈠標擧宗體。㈡別歎能詮——意思就是能顯、詮顯出來經的道理。㈢教主難思——佛是不可思議的。㈣說儀周普——所說的道理是最普徧的。㈤言該本末。㈥旨趣玄微

——

這種宗旨非常玄微奧妙。㈦成益頓超——這種利益是頓超的,成就頓超的利益。㈧結歎弘遠

——

結是結束,歎是讚歎,讚歎這一部經弘大而遠。㈨感慶逢遇。㈩略釋名題。

上列是十種細的科目。現在這一段文,就是「略釋名題」——略略地解釋名目的題目。

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

題,是題目;稱,是名稱,這個題目的名稱叫《大方廣佛華嚴經》者,者就是這部經。

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

即當「就」字講——就是,就是甚麼呢?就是無盡。無盡,就是沒有窮盡,沒有窮的甚麼呢?就是這部修多羅,修多羅,就是經的總名。因這個題目的名稱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而這七個字,包括所有的經典的名字和道理。因此這七個字要是詳細講是重重無盡的,沒有法子講得完,所以叫總名。

<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衆篇義類之別目:

世主是世出世之主,一切世界的王,就是世主,佛是出世之主,妙嚴,依報正報都是妙嚴,微妙而莊嚴。第一,這一品,是排列在三十九品的第一品。即衆篇,就是衆多的篇幅。義類,是分別義類;別目,是特別的一個名目。

現在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恐怕會有地震的情形發生,因為這《大方廣佛華嚴經》一講的時候,大地六變震動。所以要是這種情形發生的時候,各位不要害怕,因為不會大的,是小小地震動一下。這是護持《華嚴經》的善神擁護法會。雖然有護法擁護法會;但是也會有魔王來攪亂這個法會,所以常常有人來打門,這時候你們也不要動心。講《華嚴經》是用定心來講的——釋迦牟尼佛用定心來講,一切的菩薩都是用定心來聽,這都是在定中說法、聞法。所以若是有一種特殊的情形發生,你們都不要恐懼;或者沒有也不一定,這是無有定法。

在晉朝時代,有一位法師最初在道場寺翻譯《華嚴經》,翻譯時,堂前有一個水池,每一天正在譯經時,從水池裏就飄飄搖搖現出兩個童子,都各拿著鮮花到這兒,燒香供養這位法師。這不但這位法師看得見,當時在這個法會裏邊,有很多人都知道這情形,都看見。但不是完全都看得見,為甚麼呢?因為當時有善根深厚的人,在這譯經法會時,都開法眼,得到法眼,所以他們就看見這種情形。

為甚麼有這兩個童子來供養這個法會呢?因為這部經在龍宮裏頭藏了幾百年了,龍樹菩薩在佛滅度後六百年,才把它請到這世界上來。經過六百年,都沒有人知道這《華嚴經》在龍宮裏頭藏著。龍樹菩薩到龍宮裏,把這一部《華嚴經》讀了一遍,因他過目不忘,記憶力特別好,所以讀一遍就記得了。記得清清楚楚的,把這部經傳到世界上來。龍王也很喜歡將這部《華嚴經》流通到世界來,所以他也很歡喜,不是自私地想:「哦!我這部經在龍宮是不傳之密,不傳的祕密法,不叫人知道。」不是的,他很高興地說:「哦!這部大乘佛法傳到世界上去了,眞是太好了。」所以他派龍子龍孫,變現成二個童子,來供養這個法會。因為當時翻譯這部經典,是翻譯經典的法會,不是講經,所以每一天翻譯的時間一到,就有二個童子在佛前上香、供花,所謂雙童獻瑞,這事情在一般佛教裏大家都知道。

所以我們現在講《華嚴經》,或者就有六種震動發生,若震動發生,不要驚恐,或者有,或者沒有也不一定。我沒有甚麼道德,所講的道理,都是很淺顯的,不合乎佛的心印法,護法善神或者也就不管——隨他們去講吧!預先告訴你一聲,講經時或許地晃起來,講堂晃起來時,不要害怕。有的人又有了疑問,講法的地方不會地震?在四、五年前你常常說,只要你這個法師在三藩市一天,就不會發生地震,就是有也很小。怎麼今天又要地震呢?這不是前後所說道理不同,很矛盾的,但到震的時候,能叫它不震;不震的時候,能教它震動,這是無有定法。

前幾天晚間,有個弟子從紐約打電話來問我,一般人都說明天紐約會地震,如果會地震,他要早點回來;如果不地震,就等到下個月五號,或者六號回來。我答覆他:「我不知道,因為我現在不在紐約,紐約的事我不知道。」過了兩分鐘,他講完旁的事,又問我:「怎麼辦呢?」我說:「不要怕,地震就地震嘛!你管它幹甚麼?」現在看報紙,紐約也沒有地震,這件事也就過去了。那麼現在我們三藩市就是有地震也不要緊的,這是佛法的表現,不需害怕的。因為我們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或者就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出現。

在唐朝,實叉難陀法師翻譯完《華嚴經》之後,就由賢首國師來講。最初翻譯這一部經是那一天呢?是證聖元年三月十四日辛酉時,這個時候開始翻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翻譯到聖曆二年十月八日,把這部經典翻譯完了。在這沒翻譯之前,就在最初翻譯經典之前,也正是和六祖大師相差不太遠的時代,武則天做了個夢,夢見甚麼呢?夢見天地宇宙內都下甘露,普降甘露——沒有一個地方不降甘露。所以她就高興地請實叉難陀法師翻譯這部經典,所翻譯的也就是現在這部經典——八十卷,共三十九品。(註:晉朝所譯的《華嚴經》,稱為舊經,又稱為晉經,共有六十卷;唐朝所譯,稱為新經,又稱唐經,共八十卷;後加上普賢行願品,成為八十一卷。)在一開始翻譯之後,果然天就開始降雨,所降的雨都是甜的,這是一種瑞應——祥瑞的表現。

等到這部經典翻譯完了之後,賢首國師就在授記寺——就是佛授記寺開講,這是那一天呢?就是十月十五日這一天開講。到十二月十二日這天晚間,講到佛藏世界海這個地方,正講到震動,地眞的震動起來了。當時聽講的人,出家人、在家人有幾千人這麼多,都知道這情形,都覺得地震,所以都歎未曾有——從來沒有,現在有了,這叫「得未曾有」。因此實叉難陀法師和當時一位律師叫明詮,又有一位法師叫德威,就把當時這種地震的情形,寫了一篇奏章,送給女皇武則天看。武則天親手批這篇奏章,她說:「在你們寫這篇奏章前,我已經看過了。因為在譯經弘揚這種祕密法前,我已經先夢見普天之下都降甘露呈祥。現在開講又感得六變震動,這眞是不可思議的一種境界。所以這件事應該詔告天下,令天下人都知道這個吉祥的事情。」

大以曠兼無際。

方以正法自持。

廣則稱體而周。

佛謂覺斯玄妙。

華喻功德萬行。

嚴謂飾法成人。

經乃注無竭之涌泉,貫玄凝之妙義,

攝無邊之海會,作終古之常規。

佛及諸王,並稱世主。

法門依正,俱曰妙嚴。

分義類以彰品名,冠羣篇而稱第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字,其中有六對,在每個字又可分出十種意思,每個意思裏邊,又包含著無量無邊的道理。

甚麼叫六對呢?

第一對:單單一個「經」字屬於教;「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屬於義別。義是別名,這是教義一對。

第二對:「嚴」字屬總;其餘「大方廣佛華」五個字屬於別,這叫總別一對。總是總起來,別是特別。

第三對:「華」是能嚴;「大方廣佛」是所嚴——所莊嚴。華能莊嚴大方廣佛,所以華字就是能,上邊大方廣佛四個字是所,這叫能所一對。

第四對:「佛」是能嚴能成的人;上面「大方廣」三個字是所嚴的法。這就人法所成,人法一對。

第五對:「廣」是個用;上面「大方」是體,這叫體用一對。體是本體,用是利用。

第六對:「方」字屬於相;「大」字屬於性,這是性相一對。合成六對。

要是詳細講起來,「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意思很多很多,比《法華經》的道理還深、還妙。

大以曠兼無際:

甚麼叫大?大就是曠兼無際。曠就是曠大,曠大又兼無邊際,所以叫做大。

方以正法自持:

方,是個方法,方法有正法,有不正法。這是以正法自己修持——以正當的方法修行自己,也就是以正當的方法規持自己。

廣則稱體而周:

甚麼叫稱體?就是這體有多大,這部經的道理也就有多廣大。也不多也不少;不大也不小,正恰到好處,這叫稱體而周。

佛謂覺斯玄妙:

覺甚麼玄妙呢?就覺悟了《華嚴經》這種玄妙的道理。

華喻功德萬行:

華,是比喻萬行的功德都圓滿了,好像開花了似的。

嚴謂飾法成人:

嚴,是莊嚴,嚴飾佛的十身,所以叫飾法成人。

經乃注無竭之湧泉:

經,就好像從地湧出來的泉水,沒有竭盡的時候,接接連連不斷。

貫玄凝之妙義:

貫,是貫穿;玄凝,是玄妙而堅固。妙義是不可思議的道理,即經能貫穿玄妙而堅固這種不可思議的道理。

攝無邊之海會:

攝,就像吸鐵石一樣,經能攝無邊之海會

——

好像大海那麼多人來。

作終古之常規:

用經來作終古——就是古今的規矩。

佛及諸王,並稱世主:

佛和世間上的轉輪聖王,所謂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這一切轉輪聖王都稱世主。佛是法王,這些王既稱世主,而佛又可以說是世出世之主,所以又可以稱世主。

法門依正,俱曰妙嚴:

法門,是佛法之門。依,是依報;正,是正報。這依、正二報,都叫妙嚴,用微妙的華來莊嚴。這個世間,世主是主於世間,世間有正覺世間、器世間,又有衆生世間,這叫三世間。這三世間的主如下,佛是正覺世間的主;一切諸王是器世間的主;天王、龍王、夜叉王,是衆生世間的主。所謂法門依止,這個依報,甚麼叫依報呢?就是所有的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這是我們所依靠的,我們住在這個地方,這叫依報;人呢?人叫正報,即一切衆生身是正報。因依正二報,都是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說俱曰妙嚴。

分義類以彰品名:

分義類,是分開義理、品類,而以彰品名——而彰明瞭品的名目。

冠羣篇而稱第一:

這一品是在一切品、一切篇幅的前面,所以叫冠。好像我們戴的帽子就叫冠。因為這一品在一切品之前,就好像戴的帽子似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又可用七種大來形容:

大:表示體大。

方:表示相大。

廣:表示用大。

佛:表示果大。

華:表示因大。

嚴:表示智大。

經:表示教大。

大體、大相、大用、大果、大因、大智、大教,這七個字表示七大,要是往詳細講這部經的名字,盡未來際也講不完,不要說五年,就是五十年也講不完。不過不能那樣講,現在只是簡簡單單地講。所以這部經的名字,怎樣講怎樣合法,怎樣有道理。橫著講也有道理,豎著講又有道理,所謂橫說、豎說、塵說、刹說,怎麼樣說,都有無窮無盡的道理,所以這一部經,眞是無有定法的。

斯經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

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

斯經有三十九品:

這一部《華嚴經》的品數有三十九品,本來有四十五品,但有六品沒有翻譯。雖然有六品沒有翻譯過來,因為具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所以也可以說是完全的一部經。斯經就是說這部《華嚴經》有三十九品,共八十卷,加上<普賢行願品>,合為八十一卷。

此品建初:

此品,是指<世主妙嚴品>。此品建初,就是它是在前邊,是最初開始,所以

——

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
這《大方廣佛華嚴經》和<世主妙嚴品>,在前邊已經講過了。佛所說的一代時教,以《華嚴經》最大。以前在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問玄奘法師說:「佛所說的經典,那一部是最大的?」因為唐太宗想要念經,但他想要念部大經,不願意念小經,所以問玄奘法師。那時候的《華嚴經》還是晉譯六十卷,以後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才是八十卷。唐太宗他說:「你說《華嚴經》最大,《大般若經》有六百卷,《華嚴經》只有六十卷,怎麼說它最大呢?」玄奘法師回答:「《華嚴經》一門能開無量門,重重無盡,這個法是不可思議的。至於《大般若經》只是《華嚴經》其中的一門。」所以當時唐太宗就專門念這部《華嚴經》。

《華嚴經》這種境界,是你想也想不到,思也思不到的。以前北齊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到五臺山去,焚身供養文殊師利菩薩。當時有一位和他同去的太監叫劉謙之,看到太子那麼發心焚身供養佛,供養文殊師利菩薩,他就向皇帝請求出家,皇帝許可他出家。他出家後,專門讀誦《華嚴經》,因他特別地誠懇,晝夜精進,就有一種感應;又經過一個時期的修行,他的鬍鬚生出來了。本來太監沒有鬍子的,但在修行中,他鬍子長出來了,具丈夫相——本來太監不會有丈夫相的,現在具丈夫相——從此就開悟了,便寫《華嚴論》,寫完了,就無疾而終。

有位李長者,也是學《華嚴經》,讀誦《華嚴經》。以後他想要找一個好地方修行,在路上走路,走著走著,遇到一雙老虎。這雙老虎對他現出很友善的樣子,虎本來傷人,但牠對李長者好像對老朋友一樣友善。李長者對老虎說:「我現在想找個地方修行用功,你可以幫我嗎?」老虎點點頭,於是他將行李、衣單放到一個山洞,老虎就在山洞外停止不走了,李長者一看,這個山洞很不錯的,於是乎就在這個地方修行。但是這個地方沒有水,就在這天晚間,颳很大的風,將一棵老松樹連根拔出來,就在樹根下湧出水來,長者就飲用這水,在這裏來修行,寫了一部《華嚴論》。這種境界有很多,都是證明《華嚴經》是不可思議的。

皈依偈

皈依十方極三際 塵刹圓明調御師

法界功德大悲雲 毗盧遮那大智海

皈依十方極三際:

這一部經,清涼國師把它分出四門來,前邊所講的是總敘名義。現在所讀的共有十六句,是清涼國師想要寫《華嚴經疏鈔》的時候,先皈敬請加——皈敬三寶,請三寶加被他,令他開智慧。現在這四句偈頌就是皈依佛寶。皈命也就是皈依,將我的生命皈依給十方及三際一切諸佛,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也就是皈依十方三世的一切佛寶。

塵刹圓明調御師:

塵刹,是微塵刹土。圓明,是圓滿,智慧也圓滿,功德也圓滿。調御師,是佛十號之一。調御就是用種種方法來調御三界衆生,令他們離苦得樂。調是調和,御是駕御,好像以前用馬拉車,在前面趕車的人就是御者。佛調御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的衆生。調御師,是調御的大導師。

法界功德大悲雲:

盡虛空徧法界,十方三世無盡無盡的功德大悲雲。大悲雲也就是代表佛的名詞,佛的功德好像空中的雲似的。

毗盧遮那大智海:

毗盧遮那翻譯成圓滿大覺者。大智海,大智慧海,那就是大覺海。前邊這四句是讚歎佛寶,皈依佛寶。後邊說——

所住甚深眞法性 所流圓滿修多羅

這兩句是皈依法

所住甚深眞法性:

這是所住再也沒有比這沒有比這更深的眞法性,眞法性是眞正的法寶。

所流圓滿修多羅:

所流出來的圓滿修多羅,修多羅(梵語)就是經,圓滿的經典指的就是這部《華嚴經》。

一一塵方佛會中 普賢文殊諸大士

一一塵方佛會中:

所有每一個微塵國土

——

十方一切地方;佛會中,是諸佛在法會中說法,即諸佛在十方一切國土的法會中說法。

普賢文殊諸大士: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中是一位主要的菩薩,還有文殊菩薩,諸大士

——

和其他很多的大菩薩。

我今欲以一毛智 測量無邊法界空

願承三寶同體悲 句句冥符諸佛意

我今欲以一毛智:

這是清涼國師他說:「我現在只有一根毫毛這麼多的智慧。」這表示自己的智慧太小了,只有如毫毛一般。

測量無邊法界空:

法界空,是法界的空理

——

眞正的道理,用一根毫毛般的小智慧,來測量無邊無際的法界空性,這種空理怎能測量得盡?

願承三寶同體悲:

願意憑仗著十方三世三寶同體的慈悲。

句句冥符諸佛意:

我所寫出來的《華嚴經疏鈔》,每一句都符合諸佛心意。冥符,是暗暗地符合諸佛心意。

俾令法眼常無缺 盡衆生界如普賢

迴茲勝善洽羣生 速證菩提常樂果

這一首偈頌有十六句,前面的八句是皈依十方無盡無盡常住三寶。後邊接下六句是請求十方常住三寶大威德來加被護念,開他的智慧,令他所說的法,所寫的疏鈔,每一句都合乎佛的意思,所謂「上合佛心,下契衆機。」最後兩句是迴施給法界衆生,把著疏的功德迴向給衆生。

俾令法眼常無缺:

俾令,就是使令;法眼,在這裏是指《大方廣佛華嚴經》。使令這種法常常存在,不會斷缺。

盡衆生界如普賢: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上是當機者

——

請法之主,普賢菩薩他這種境界是沒有法子知道的,所以稱為大行普賢菩薩。每一個衆生心裏,都有普賢菩薩;而每一個衆生的身心,也都在普賢菩薩心裏。所以清涼國師說,盡衆生界如普賢——所有一切衆生都變成普賢菩薩的化身,都能行普賢菩薩的大行力。

迴茲勝善洽羣生:

這句是迴向,把註解《華嚴經疏鈔》的功德,迴向給所有法界十方的衆生。勝善,註解《華嚴經》這功德是勝善——殊勝最好的。洽,是周徧,把這種功德都給所有的衆生,這叫洽羣生。

古來的人,有的發心讀誦《華嚴經》;有的發心書寫《華嚴經》;又有的發心供養或受持《華嚴經》。雖然《華嚴經》這部大經有八十一卷,十萬偈頌,但古時有的人發心用自己身上的血,一個字一個字來寫《華嚴經》,為甚麼呢?這就是報答佛恩。佛對我們衆生太慈悲了,所以有的人發心用自己的血寫經報答佛恩。現在紐約的壽冶法師,他在五臺山時,就發心用血來寫一部《華嚴經》,所以他稱自己為華嚴行者。甚麼叫華嚴行者?就是依照《華嚴經》的方法來修行。這一位法師,他原來不識字,後來跟侯子法師學讀四書,他一點一點學,現在不單會讀誦講解,還會寫字。雖然寫字的工夫還不夠,但是偶而還有字寫得不錯,他能用自己的血寫《華嚴經》,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可以說這位壽治法師,一定與《華嚴經》有大因緣。現在他沒有往生,人都不認識他,等他往生之後,或者就會知道是那一位菩薩,或者是羅漢,或是那一個人,到這世界來教化衆生。迴茲,迴是迴向,茲是所有寫這部《華嚴經疏鈔》的功德,清涼國師自己不要,他不說:「這是我寫的疏鈔,我的功德,這功德我都要把它帶在我的袋裏留著。」不是這樣子的,他要迴向給衆生,把這勝善的功德普徧周濟,布施給法界衆生,令法界所有的衆生——

速證菩提常樂果:

快快地證到圓滿大覺、常樂我淨,這種湼槃四德的妙果,這種常常快樂的覺果。你看菩薩發心,他絕對不是為自己,他就是註解一部經典,也是把這種功德迴向給法界衆生,一點自私心也沒有。他不說:「哦!這經是我註的,這功德我都要。」不是的,他將所有的功德迴向給法界衆生。這個衆生就是現在你我都有份,清涼國師把註經的功德,都佈施給我們現在的衆生,所以我們都應該感謝清涼國師這一種的慈悲。我們能得到、看到這一部疏鈔,依照這種註解來修行,來學佛法,我們都應該向清涼國師多叩幾個頭。

在你沒有明白佛法時,聽到這種道理,感覺很平常似的,也不認識它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最妙的法門。等你要是明白了這種法之後,你就知道,清涼國師對我們一切衆生,這種的慈悲,這種的愛護,眞是無微不至,連最微細的地方,他都為我們想到,所以我們現在才能聽見這種妙法。如果沒有大善根,你根本就沒有法子聽到這種法,不論你是那種人,或者修行,或不修行;或者發菩提心,或者不發菩提心,能聽見這種法的人,這眞是沙裏澄金。沒有見過金子的人,見到金子,也不知道它是貴重的東西,因為他不懂。例如鄉下人沒見過鑽石,見到鑽石說,這只是和普通的玻璃一樣嘛!怎麼賣那麼多錢?為甚麼他會那樣講呢?就因為他不認識。而我們現在對《華嚴經》也是一樣,不懂佛法的人,覺得它很平凡,說就這個樣子嘛!要是明白佛法的人,就知道這是最高無上、甚深微妙的法,再也沒有比這個法更好的了。

所以清涼國師在沒有寫《華嚴經疏鈔》之前,就求華嚴海會佛菩薩來加被他,給他靈瑞的預兆。他在佛前拜佛,懇切至誠地求,求啊!有一天他就作了一個夢。這個夢怎麼樣呢?他夢見一尊金色的佛像,佛像放大光明,普照法界。在這個時候,他就用兩手捧這光,把光給吞了,就好像某人說他也吃過光,但這光大概和那個光不一樣。還有摩訶迦葉也叫飲光氏,在我講這飲光氏時,這個人說他也飲過光,他飲這個光是怎樣飲的,那就不知道了。而清涼國師不是飲光,他是用吞的——吞光,把這個光都吞到肚子去了,所以,以後他開始寫《華嚴經疏鈔》,他落筆不停地寫,也不改,也不停,一直往下寫。為甚麼這樣?因為開大智慧了,他所寫的,都是諸佛菩薩加被他,教他這麼寫的。

這疏鈔前面有懸談,光是懸談就有八大本。連我們現在所講的都在裏面,你們如果要聽也可以,但是講一年也講不完,它比《妙法蓮華經》還要多,要是覺得自己可以看,要快一點,那我們就講經文。不過這個懸談講得眞妙,妙不可言的。

你們想一想,清涼國師一開始寫疏鈔時,就有這麼個境界,這是《華嚴經疏鈔》將要寫完時,他又有一個境界,他又作了一個夢,夢到自己變成一條龍,在五臺山上,龍頭枕在南台,龍尾纏在北台;一會兒他又變了千百萬億條龍,飛到天上向四方而去,就沒了。他醒了之後,知道這是表示《華嚴經疏鈔》要流通到盡虛空徧法界去了。要是開了五眼的人,可以看到,盡虛空徧法界,都有《華嚴經》和清涼國師所寫的疏鈔。開眼的人要是願意看,隨時入定都可以看見。《華嚴經》是佛在定中說的,以定心說定法,度定心的菩薩,所以盡虛空徧法界都有這部《華嚴經》。各位要是不信,我也沒法子叫你們信;要是想研究,慢慢就會信了。這種境界的確是不可思議的,等講到經的正文時,那種境界根本沒法子明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按照普通不明白佛法道理的人,是想不通的。所以要把這道理講淺一點,或者按照你所知道的告訴你,你就可以一點地明白了。

談到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現在(一九七一年)在整個世界上可以說沒有第二處,就我們這兒有這個法會。我在這個國家講《妙法蓮華經》講了一年零一個月,而這部《華嚴經》最快講也要五年,在這五年的期間,你們年輕的都會老,老的人或者就會死了;死了或者又會托生再來聽經,所以這五年的期間會有很大的變化,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不信佛的,聽了就會相信;以前就相信的,聽了就會去修行了。現在這華嚴法會在美國是個新開始,所以你們這一班人要做世界上最誠心的學佛者,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

此經書全套由尹國富(普覺)請,由上海智誠法師發心打字並校對,有錯誤之處敬請大家體諒,並指點。全套二十四冊總共歷時三年,讓有緣衆生共同分享。大家共同學習佛法,研究佛法,修行佛法。願把此經廻向給各人父母、師長,以及法界一切衆生,願生者消災免難,增福延壽,闔家平安,生活幸福,身體健康!社會和諧,大家都能了生脫死,百年以後都能往生極樂,各人各姓堂中亡者老祖宗、歷代宗親、各人過去七世父母、冤親債主齊超生,得見彌陀!

Word文档转为PDF版以及网页易读版:生死书 2011.02.13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目錄 疏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