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无住
无论喜欢或讨厌的感觉出现 都不可忘记修行
我们听了某些教法,因无法理解便认为他们应该说些别的,所以我们不遵循它们。但事实上,一切教法都有它的道理,或许经典里所说似乎不该如此,但它们就是如此。
起初,我们甚至不相信坐禅,不了解闭着眼坐着有何用处,还有行禅……,从这棵树走到那棵树,转个身再走回来?「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这么走到底有什么用?」我这么想。但事实上,行禅与坐禅都是很有用的。
有些人的性向偏好行禅,有些人却偏好坐禅,但两者缺一不可。经中有提到四种姿势――行、住、坐、卧,生活中充满这四种姿势,我们可能喜欢其中一、两个,但这四个一定都用得到。
他们说,要让这四种姿势「均衡」,让修行平均分配于一切姿势中。起初我想不出「让它们均衡」是什么意思,它是指睡两个小时,然后站两个小时,然后走两个小时……是这样吗?我试过了――却办不到,根本不可能!「让姿势均衡」并非那个意思,它指的是心,是我们的觉知,它必须要能在心中生起智慧,照亮内心!
智慧出现在一切姿势中,我们必须经常觉知或了解,在行、住、坐、卧中,觉知一切心境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让姿势如此均衡是可以办得到的,并非不可能。无论喜欢或讨厌的感觉在心中浮现,都不可忘记修行,我们是醒觉的。
若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内心,就掌握了修行的要点。无论我们经历世人所认为好或坏的心境时,都不会忘记自己,也不会迷失在好或坏之中。我们只要向前迈进,让姿势持续如此是可能的。
执著 正是苦的因
若持续修行,当我们受到赞叹时,它就只是赞叹;若受到责备,它就只是责备。我们的心不会为此而起伏,就待在这里。为什么?因为我们了解隐藏在这些事情背后的危险,能看见它们的结果。
我们应经常觉知隐藏在赞叹与责备背后的危险。通常若我们心情好,心也就跟着好,我们认为它们是相同的;若心情不好,心就同样跟着不好,就讨厌它。我们通常就是如此,这就是不均衡的修行。
若能经常觉知心情,并觉知自己正在执著它们,那就不错了,虽然我们还是无法放下。那表示我们有觉醒,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我们看见自己执著好与坏,就觉知它。我们执著善,虽然知道这不是正确的修行,不过仍无法放下。这样的修行已有六、七成了,那还不是解脱,但我们知道只要放下,就能达到平静。我们持续看见一切喜欢与不喜欢,以及赞叹与责备的有害后果。无论情况如何,心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
但对世俗人而言,若受到责备或批评,就会很沮丧;若受到赞叹,便会很高兴。若知道各种心情的实相,知道执著赞叹与责骂的后果,那些执著任何一件事的危险,我们对自己的心情就会更加敏锐。
我们会知道,执著它们确实会造成痛苦。我们看到苦,并看见执著正是苦的因,我们开始了解执著好与坏的后果。我们执著过它们,看过其后果――没有真实的快乐,因此,现在寻找放下的方法。
放下的方法 即不执著任何事物
「放下的方法」在哪里?在佛教里,我们说:「不执著任何事物」!这并不表示说不能持有事物,而是我们不执著。例如这支手电筒,「这是什么?」我们质疑,所以拿起它。「哦!它是一只手电筒。」然后将它放下。我们就这样持有事物。
若完全不持有任何东西,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无法行禅或做任何事,因此必须持有事物。确实,这是种渴爱,但它能带领我们走向「菠萝蜜」(德行或圆满①),例如渴望来这里。札格罗②法师来到巴蓬寺,首先他必须想来,若他不想来,就不会来到这里。
每个人都一样,来这里是因为渴望,但当渴望生起时,不要执著它!因此你来,然后你回去……。「这是什么?」我们将它捡起来,并了解:「哦,它是一支手电筒。」然后放下它,这就称为「持有而不执著」,我们能放下。我们觉知,然后放下,这可将之简化为:「觉知,然后放下。」持续观察与放下。「这个,他们说好;这个,他们说不好。」
觉知,然后放下。好与坏,我们一清二楚,但放下它。我们不会愚蠢地执著错误,只以智慧「这是持有」它们。在这样的「姿势」下修行,是可以持续的,你们必须经常如此。让心如此觉知,让智慧生起,一旦心拥有智慧时,还需要再寻找什么呢?
我们必须完全 无所求而修行
我们应反思到底在这里做什么。为何住在这里?在找什么?世人为了各种报酬而工作,但比丘们教导一些比那个更深入的东西。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不求回报不为报酬而工作。世人因想要各种东西而工作,他们希望有所得。但佛陀教导我们,工作就只是为了工作;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求。
若你是为了获得回报而做事,那会引起痛苦。你自己试试看!你让心平静,所以坐下来,试着让它平静——你将会痛苦!试试看。我们的方法巧妙多了!我们去做某件事,然后便放下它。做,然后放下。
看看祭祀的婆罗门,他心中有些欲望,因此才会祭祀。那些行为并不会帮助他超越痛苦,因为他是在欲望上行动。起初,我们心中带着一些欲望修行,持续修行但并未达成愿望,因此持续不断地修行,直到达到「无所求而修行」为止,我们是为了放下而修行。这点必须自己去了解,它很深奥。
也许我们的修行是因为想达到涅槃――就凭这点,你根本到不了!想要平静是自然的,但却未必正确,我们必须无所求而修行。若完全无所求,那能得到什么?什么也得不到!凡有所得,皆是苦因,因此我们应「无所求而修行」。
心存利益而修行 永远无法超越痛苦
这就称为「让心空寂」,它虽然空寂,但还是有作用。人们通常无法了解「空」,除非你接触过它,并看见它的真实价值。它并非什么都没有的空无,而是它的自性是「空」的。例如这支手电筒,我们应了解它是「空」的。那不是无法看见任何东西的空无,并非这样,这样了解的人完全搞错了。你们必须了解「空」,它是自性的「空」。
那些心存利益而修行者,就如献祭的婆罗门,只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已。他们就如那些前来看我,并祈求「圣水」加持的人,当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想要圣水?」他们说:「我们想快乐与舒适地生活,且不要生病。」哈!那将永远无法超越痛苦。
世俗方式做什么都是有所求的,都要有原因,要有回报,但在佛教中,我们做事并无所求。世间必须藉由前因后果来了解事物,但佛陀教导我们要凌驾与超越因果。他的智慧不着两边:凌驾因,超越果;凌驾生,超越死;凌驾乐,超越苦。
我们一直活在「有」与「取」中 若不执著就手足无措
想想这点:无一处可以停留。我们每个人都住在一个家里。离开家去别处,就没有家了――我们不知该怎么办,因为我们一直都活在「有」与「取」中。若不执取,我们就手足无措。
因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愿趋向涅槃,因为那里什么也没有,完全没有任何东西。看看这里的天花板与地板,上方是天花板,那是个「住处」;下方是地板,那是另一个「住处」。但在天花板与地板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可以立足之处,人们可以站在天花板或地板上,却无法站在那个空间之上。哪里有「无住」,哪里就有「空」,涅槃就是这个「空」。
人们听到这个就会有点退缩,他们并不想去,因害怕看不到子女或亲属。所以当我们祝福在家人时,会说:「祝你们长寿、美丽、健康、快乐。」这让他们真的很高兴。他们都说:「太好了!」他们就爱听这套。但若你开始谈「空」,他们就不想听了,他们贪着于「住」。
你们是否看过任何一位老人,拥有美貌与充沛的精力,且非常快乐的吗?不。但我们却说:「太好了!」这就如为满足欲望而献祭的婆罗门。
在修行中我们并不献祭,不会为了得到回报而修行,我们一无所求。若还有所求,就是还有东西存在那里,只要让心平静,并了结它。但我若如此说,可能会让你们感觉不太舒服,因为你们想要再次「出生」。
任何人只要修行 就能看见佛陀
你们所以在家修行者,应多亲近比丘,并观察他们的修行。亲近比丘的意思就是亲近佛陀,亲近他的「法」。佛陀说:
阿难!多一点修行,长养你的修行!凡是见「法」者,就见到我;凡是见到我者,就见到「法」。
佛在哪里?我们可能认为佛陀已活过且去世,但佛就是「法」――实相。有些人喜欢说:「哦!若我生在佛陀时代,早就达到涅槃了!」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如此说。其实佛陀还在这里,佛是实相,无论谁生或死,实相仍在这里。实相从未曾与这世间分离,它一直都在这里。无论佛陀是否出世,或是否有人知道它,实相依然存在。
因此,我们应亲近佛陀,向内寻找「法」。当达到「法」时,就达到佛;看见「法」,就看见佛,此时一切疑惑都会断除。
举曲(Choo)先生为例。起初他并非老师,只是曲先生,当他读书并通过必要的升等考试后,便成为老师,大家都称他「曲老师」。他为何成为老师?透过研读必修的科目。他去世后,师资测试仍然存在,任何人只要通过考试就能成为老师。
成为老师的科目并未消失,就如实相一样,觉悟实相让佛陀成为佛陀,因此佛陀还在这里。任何人只要修行与见法,就能见到佛陀。因此,别放逸!即使对小事也是如此。努力尝试,尝试亲近僧众;修观,你就会觉悟。好了,这样就够了。哦!现在一定很晚了,有些人开始打瞌睡了,佛陀说过,不要对睡觉的人说法。
[注释]
①波罗蜜(Parami)意译为「到彼岸」,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由过去世乃至今生所积累的善业、功德等,能成就解脱的资粮。《清净道论?说梵住品》列举十种波罗蜜为:施、戒、出离、慧、精进、忍辱、谛、决意、慈、舍。
②札格罗(Jagara)法师当时是国际丛林寺(Wat Pah Nanachat)的住持,他带领一群比丘与在家人去见阿姜查。国际丛林寺院是阿姜查于一九五七年,为教导对修行佛法有兴趣的西方人所创建的道场,位于巴蓬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