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菩萨?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选摘

 

信相菩薩白佛言。世尊。當觀何事。求於大乘。

佛言。善男子。當觀三界無常。以求大乘。

信相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名爲。觀於無常。

佛言。欲觀無常。除其煩惱。當行正念。慈悲爲首。説法度人。而不取證[二三]。是名菩薩。不捨眾生。爲求大乘。善男子。譬如一城。縱廣一由旬。多有諸門。路險黑闇。甚可怖畏。有入[二四]此城。受於快樂。復有一人。唯有一子。愛之甚重。遥聞彼城。受樂無窮。即便捨子。欲入此城。是人方便。得過險道。到彼城門。一足已入。未舉一足。即念其子。尋作是念。我唯一子。來時云何。竟不將來。誰能養護。令離眾苦。即捨樂城。還向子所。善男子。菩薩慈悲。亦復如是。爲憐愍故。修集五通。既修集已。垂得盡漏。而不取證。何以故。愍眾生故。捨漏盡五通。乃至行於凡夫地中。善男子。城者。喻於大解脱樂。多諸門者。喻於八萬四千諸三昧。路險難者。喻諸魔道。到城門者。喻於五通。一足入者。喻於智慧。一足未入。喻諸大菩薩未證解脱。言一子者。喻於五道一切眾生。顧念子者。喻大悲心。還子所者。喻調眾生。實得解脱。不取證得。即是方便。善男子。是故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救攝不捨。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菩薩大士。從初發心。必至菩提。常爲眾生。受十善法。何等爲十。一不殺[二五]生。二不偷盜。三不婬逸。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囗。七不無義語。八不貪嫉。九不瞋惱。十不邪[二六]見。菩薩如是。慈悲具足。慈能教善。見世所樂[二七]。悲能濟苦。地獄度之。見諸眾生。求涅槃門。不能知處。菩薩應當。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爲諸眾生。開大涅槃門。顯示安隱處。使得大乘果。是名菩薩摩訶薩行。


[二三]取证:藏文为究竟之义。
[二四]入:原文为八。
[二五]杀:原文为煞。
[二六]邪:原文为耶。
[二七]见世所乐:藏文为安立到乐处之义。

【菩萨】

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圣者。在"三乘"中,菩萨高于罗汉而次于佛。菩萨标榜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征。北周·庾信《五张寺经藏碑》:"如来说法,万万恒沙;菩萨转轮,生生世界。"菩萨,乃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省音,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等。我国民间熟悉的菩萨有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菩萨普渡众生,往往变现各种"化身",如观世音菩萨就有"三十三身"。《法华经·五百弟子品》谓:"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声闻,即罗汉。唐·白居易《送守实上人游江南》诗:"无妨菩萨是船师。"船师,是"凡夫"身。此外,"萨埵(Sattva)除译为"有情"、"众生"外,亦译作"勇猛"。因此,"菩萨"亦可释谓勇猛求取佛道的圣者。(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菩萨】

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

(术语)具名菩提萨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众生,大觉有情。又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义译也。总名求佛果之大乘众。注维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大乘义章十四曰:"菩萨胡语,此方翻译为道众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众生。"法华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萨埵此言心。"法华经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萨埵言众生,为求果道故名道众生也。"法华玄赞二曰:"菩提觉义,是所求果。萨埵有情义,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萨。"佛地论二曰:"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净名疏一曰:"菩提为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安师云开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众生。古本翻为高士。既异翻不定。须留梵音。今依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萨。"天台戒经义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等不等观杂录一曰:"菩萨之萨字,说文无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谓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写作杀,更可骇也。考字典从萨,与古经不符。经中从廿从阝从立从生,当是译经时所撰,良有以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阶位】

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功德,以至达佛果,其间所历过程阶位;通常以"位"或"心"称之,如十信位(称十信心)、十回向位(称十回向心)等,均为菩萨阶位之名称。然有关菩萨阶位之位次、名义,诸经论所说不一,例如发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说,在古代原本涵盖菩萨修行之全部阶位,至后世则仅相当于"十地"以前三贤位之初位而已,故对菩萨阶位说,亦每随"教理史"之发展而改变!所谓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种菩萨阶位中。自古以降,'菩萨璎珞本业经'所举五十二位说(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以整然名义,位次而广为一般采用。又各经论有不同之说法:

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中,通、别、圆三教均配有菩萨阶位:

1.通教:配以"三乘共十地"之阶位,即干慧地、性地等十地,又称通教十地,为菩萨、声闻、缘觉等三乘人共修之十种阶位。

2.别教:以'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五十二位为其位次。然将五十二位归纳成"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等七科,又将七科总结为凡、圣两大项。即于五十二位中,以十信为外凡位(止伏三惑中"界内"之见惑、思惑;界,指欲、色、无色等三界),而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为"内凡"位(以至止伏"界外"无明惑),以初地以后为"圣"位。又圣位中,以十地与等觉为圣位"因",以妙觉为"果"。

3.圆教:圆教义主张所有存在,本来即具足三千诸法,故自本体而言,佛与众生平等无二;然于现象上有迷悟差异,故自实践立场而言,亦宜有修行阶位等次,遂立"六即位"之说,以令修行者舍离卑下上慢心。另又藉别教五十二位之名,来说明圆教位次,故于十信位之前,增加"五品弟子位"一科,同时,圆教"十住位"相当于别教"十地位"。

又圆教菩萨阶位,亦可配于铁轮(十信)、铜轮(十住)、银轮(十行)、金轮(十回向)、琉璃轮(十地)、摩尼轮(等觉)等六轮,以转轮圣王之轮宝,能摧毁一切武器,来比喻每一阶位,皆能断除烦恼。

上述,各阶位中,十信位菩萨唯名而无实,故称为"名字菩萨",或"住前信相菩萨"。同时,初住以后菩萨由于信根成就不再退失,故称地前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信相应地菩萨。

又干慧等十地之第二地"性地"以上菩萨,及欢喜等十地之第八地"不动地"以上,或"初欢喜地"菩萨,以悲悯、忆念

一切众生,犹如母忆子,故又称"一子地"之菩萨。

日本净土真宗即以一子地配于初欢喜地,作为信心之现益(此世之利益),或兼作为当益(未来世利益)。

此外,世亲大士'净土论'一书中载及"教化地",意指菩萨教化场所,或解为菩萨之阶位;若解作阶位,则相当于第八地以上。

[仁王般若波罗密经卷上菩萨教化品、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梵网经卷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八"十住品"、卷十一"十行品"、卷十四"十回向品"、卷二三"十地品",大智度论卷四九、十住毗婆娑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本,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四论玄义卷二、法华玄义释签卷五下、大乘义章卷十二]

FROM:【天台教学辞典(释慧岳监修,释会旻主编)】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以下图文转帖,原文出处

虚行Sean: 翻译这个视频是因为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十分具有启蒙意义。这个类比,可以形象地帮助我们了解实相与幻象的差别,"开悟者"与"未开悟者"的不同,何谓"过江之帆/指月之手",何谓"道可道,非常道",把我们从这个可见世界[形而下],引向那个无形的世界[形而上/道],踏上这条寻求"真知"之路。

这个寓言主要是阐释--"开悟/启蒙"(广义)的过程。由于开悟是属于心智/灵性层面的艺术,超越物理层次的,于是,柏拉图借此类比来阐明"灵魂"(精神)从黑暗(无知)通往光明(真知/善/智慧)的旅程。这则寓言大概的组成:

①"囚徒们"从小被锁在黑暗的洞穴中,他们无法移动,仅能看见被投射到洞穴墙壁上影子。墙上闪动的影子就像电影屏幕上的画面一样。这些"囚徒们"相信他们看见的就是"实相",但这只是木偶的投影。他们同样把背后传来的回声当做影子发出的声音。洞穴另一边有个出口,透进微弱的阳光。

②一个囚徒"被释放"了(柏拉图在这里并没解释原因,但我们可以推测,"开悟"常常由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促成的)。由于他自出生以来就无法移动,仅仅走几步也是痛苦的,并且步伐也是十分不稳定的,他被强制拖到洞口,这过程是艰难的,当他到达洞口,看到令他头昏目眩的阳光,他会尝试回到黑暗之中。

③一旦出来了,首先他将无法看见任何事物,因为阳光太刺眼了,慢慢地,他将先看见物体的影子,然后事物本身,他渐渐适应光线,最终,他将能够看到太阳本身。这里,太阳象征着真善/真知/本源。沐浴在阳光之下,他看到了真实/真理。他意识到,洞穴里的生活是个幻象,在那里被赋予的荣誉是没有意义的。

④尽管他想待在太阳之下,沉思真理,但他不会,他的责任是回到洞穴中,让其他人知道这些真知。当他再次进入洞穴,他的双眼将无法在黑暗中看见任何东西,他将跌跌撞撞,看起来十分愚蠢,他的话听上去没有意义,一些人会嘲笑他,一些人会害怕他。一些人试图去杀掉他,因为他尝试改变这里。由于他还没有适应黑暗,而无法与"囚徒们"对抗,他必须重新学习如何在黑暗中去看见,为了能够与其他人交流,甚至付出死亡的代价。

⑤帕拉图把这个洞穴类比为"灵魂"的牢笼,把从中脱离出来的过程类比为"灵魂"(精神/思想)通往"开悟/启蒙"(提升/解放)的旅程。他认为,我们"开悟"所需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们之内,我们仅仅只是去开启它。


初地菩萨有什么能耐?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境界与神通差异

六即佛 如来佛

三界六道 生命的层次:十法界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