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三0讲) 2009/1/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3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十住品」第十五,李长者的《论》文。
我们接著看「以根本无明住地烦恼,便为一切诸佛不动智,一切众生,皆自有之」,我们从这里看起。在凡夫,确实是世尊所说的五住地烦恼。五住地的烦恼,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在《华严经》上佛所说的妄想分别执著,说的名词不一样,是一桩事情。「便为一切诸佛不动智」,这个一切诸佛,就现前境界上来讲,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一切诸佛;如果广义上来说,就是佛在这个经上常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或者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都讲得通。天台大师所讲的六即佛,这是从理上讲的,从理上讲一切众生都是佛;从事上讲,还有五种差别。我们现前的凡夫叫名字即佛,也就是说有佛的名字,无佛之实,假名,名字即佛。我们开始发心学佛了,受了三皈五戒,我们学佛,学佛功夫不得力,烦恼习气还是很重,都在名字位中。学佛有了功夫,那就不是名字,叫观行即佛,有了功夫。什么样的功夫算观行即佛?我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就叫观行即佛。实在说,这是净土宗,要是其他宗派,观行即佛要有相当的定功,也就是讲的放下,看破、放下。放下多少?至少四禅八定,能够把无明、尘沙、见思烦恼伏住,他并没有断,伏住,观行即有这样的功夫。有这种功夫的人纵然是不求往生,他来生得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肯定是生天,这是观行即的功夫。
再向上提升是相似即佛,相似即佛的标准是阿罗汉以上,也就是四圣法界。六道上面是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个阶级是相似即佛,很像,修得不错,为什么佛、菩萨称相似?因为他不是用真心,他还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但是用得正。为什么用得正?他完全依照佛的教诲去做,起心动念跟经教相应,言语、行为跟戒律相应,也就是说佛所教的他全兑现了。做得很像,没有开悟,这个开悟是大彻大悟,就是没有见性。这一见性,十法界就没了,他是真佛,叫分证即佛。为什么叫分证?他还有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他住在哪里?他住在诸佛的报土,就是实报庄严土,也可以说那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这个我们最近在《华严经》里面说了很多次,常常来听的同学,我们一提诸位就有印象。这些要多提,印象要深刻,我们境界才转得过来,一遍、二遍是决定不行的。所以《华严经》会给我们提很多遍,常常提到,这就是长时薰修。我们凡夫说实在话,有人成就很快,有人多少年都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那个成就快的人肯定是一门深入,一样东西他薰得久,它才会起一点作用。我在学佛的早年,刚接触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送我一本《了凡四训》,我看了很欢喜。我记得大概好像是在两个月当中我看了三十遍,管用!遍数少了不管用。决定不可以说我看过一遍、二遍、三遍,这个我知道了。是,你知道了,知道了你做不到。三十遍、五十遍、一百遍、二百遍,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古人定的标准是千遍,千遍你才能够契入境界,这门课程真的变成自己,跟自己相应。所以,许多不能成就的,不是别的原因,功夫不够,薰习的功夫不够,这个我们一定要晓得。
我们今天讲的基本的课程,扎根的课程,《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弟子规》学得好的人,诸位听蔡老师讲得不错,蔡老师至少讲了五百遍,所以他才能讲得好,契入境界,味道尝到了,字字句句法味尝到了。如果真的很恭敬,用恭敬心、用真诚心、用清净心去读诵、去学习,天天不能间断,一千遍,那不一样。一天至少读个三遍、五遍、十遍,它文不长,只有一千多字,念十遍,一遍是一千零八十个字,十遍才一万零八百个字,不多。一天十遍,十天百遍,百天千遍,能够一天不间断,那境界怎么会一样!一千遍读下来之后你就会讲,我相信你讲的不会输给蔡老师,道理在此地。什么东西,我们古人讲的话,遍数!古代私塾,私塾也就是每个家族的子弟学校,请老师来教子弟们。无论是初学,初学是童蒙,六、七岁,刚刚上学,或者是在学校已经念了几年,到十一、二岁了,十三、四岁也有,还是要算遍数,要高声朗诵,才念得熟,老师督促里头最重要的就是遍数。上的课程叫上书,就是每天念的一段,这一段,今天教的这一段,至少要念一百遍,他才能记住。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天赋不同,标准不一样,从前念书是讲行数。中国古人不能说他不科学,你看他们的书本,木刻版的书本,一面十行,一行二十个字,没有标点符号,无论哪个地方刻的刻版,都是一样的,规矩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管哪个地方印的书,说第几面、第几行、第几个字,决定相同,这就是科学。
天赋高的,根利的,大概每天可以背六、七百字,能背这么多,中等天赋的大概是四、五百字,下根的人大概是二、三百字,所以他就不一样,每个人进度不相同。标准是在哪里?标准是教他念十遍,十遍就能背诵,以这个为标准。老师教你,譬如教你念五百字,十遍背不下来,那就减,四百字,四百字背不下来,背三百字,他是这样教法。所以一个老师教,在一个教室里面,每个人进度不一样,学得很踏实。十遍能背下来,这就是他的标准、他的能力,那就教他、督促他背一百遍,这是一般的。如果记性差一点的学生,加一倍,他要背二百遍。到第二天上课,就是昨天上的课背一遍,接著再教底下的文字。从前这个方法在中国用了几千年,很有效果,跟现在学校讲课程进度真的不一样。人的禀性天赋确实是不平等的,是不齐的,如果把他排在一定的程度上,程度差的人学得很吃力,程度好的人感到太轻松;总不如过去那种方法有效果,它是根据每个人的天分,而不是有个标准的进度,不是的。这都让我们在这么长的时间细心去观察、体验,从前这个教学合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所以要学东西,例如学经书,没有别的秘诀,就是读。你要学一部经,你在这部经上首先你念上一千遍,一千遍熟透了。念的时候不要求解,这是什么意思,不要去想这些,就是念,这叫求根本智,根本智是无知,般若无知。一千遍念下来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后得智,看看古大德的注解,你看了之后你能够领悟。天分好的,能在古人注解里悟出更深的道理,为什么?你心是清净的,千遍念下来心定了,定生慧,慧能够触类旁通。
所以这个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就是诸佛不动智,很有道理!诸佛不动智是根本智,是自性里本有的般若智慧,一切众生皆自有之。这个智慧为什么不能现前?「只为智体无性无依,不能自了」,无性之性就叫法性,无性之性就是自性,《还源观》里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就是这个,此地讲的诸佛不动智,体就是这个。他迷了之后,一时不能回头,回头要有缘,「会缘方了」,了就是悟,了是明了,他迷了,迷了暂时他不能够悟,悟要缘。所以,佛法也特别强调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有的时候把因省掉,缘生,它不讲因生,因是本有的。迷悟是一,迷悟不二,迷是迷的自性,悟也是悟的自性,自性没有迷悟,迷悟在众生,所以会缘,遇到缘他才能觉悟。「云何为会缘」,下面就说了,「会缘有三种」,什么叫会缘?会是聚会,遇到了,遇到缘。这三种,第一种,「会苦缘,遇苦方能发心」。确实,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从逆境里悟入的,逆境什么?知道太苦了,遇到佛法,佛法讲求的是离苦得乐,他要如何把这个苦摆脱掉。佛告诉我们,苦从哪来的?苦从迷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觉悟来的。所以,苦乐是果报,迷悟才是因,这里头有因有果,你必须要在因上下功夫,你要求觉,要破迷开悟。为什么迷?这就给你讲,妄想分别执著这是迷。
佛很慈悲,对我们这些凡夫来讲,佛是教菩萨,我们沾光,教菩萨首先要断三重障。三重障第一个是傲慢,第二个是嫉妒,第三个是贪欲。这个东西不能不放下,你要不放下,不但不能证果,实在讲,佛菩萨帮助你,给你讲经说法,你听不懂。那就是什么?你听,听了很长的时间,不开悟,什么原因?你有这三个障。这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你自己本身有障碍,必须把这个障碍放下。怎么放下?破傲慢就学谦虚,这有方法。你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头一个教你什么?礼敬诸佛。世间法,我们读《礼记》,这儒家的,《礼记》头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一切恭敬,从这里入门。所以童蒙教学,你看看《弟子规》里,都是教敬,从这里开始。学著敬父母,然后你就懂得敬老师,再懂得敬一切人,不但是对长辈要恭敬,平辈、晚辈都要恭敬;不但对人要恭敬,对一切万物统统都要恭敬。这是什么?除傲慢的障碍。不能说我没有傲慢,说「我没有傲慢」就是傲慢。傲慢从哪里来的?佛跟我们说叫俱生烦恼,有了我,傲慢就带来了。我们学佛学到这个地方可以算是相当清楚了,我从哪里来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一念不觉,《还源观》里讲就出现两种作用,从一体起二用。这一念不觉我们讲起心动念,一起心,第一个作用出来,宇宙现前,动念,动念我就出来了,所以我跟宇宙是同时出现。从哪里来的?是自性变现出来的,佛家讲心现识变,识就是起心动念,最细的,粗的是分别执著,这都是识。起心动念是阿赖耶,分别是意识,执著是末那,第七识。佛给我们讲,第七识里面精神现象出现,有我见,我见就是有我执,执著有我。那时候虽然没有身体,一有执著,执著是我,就是我们的自性变成一个灵体,现在人讲的灵魂,就这么来的。执著没有了,灵魂就没有了,灵魂没有,变成什么?灵魂没有,变成自性。一有这个执著,灵魂就变成我,你就执著这个东西,它没有的,你执著它,我就会现行,一切法从心想生。有了这个东西,就有我爱,我爱是什么东西?根本烦恼里面的贪,贪爱;有我慢,慢就是瞋恚;我痴。我们讲贪瞋痴三毒烦恼,什么时候有的?最初那一念跟著就起来了。你看,我见、我爱、我慢、我痴,这叫四大烦恼常相随,怎么能没有我慢!所以,佛首先教我们修敬。世出世间的大学问,根本就是自卑而尊人。儒家的礼,什么叫礼?简单的讲,礼就是自卑尊人,自己谦卑,尊重别人,有礼,这是礼的精神。
第二个,嫉妒是造业。嫉妒从哪里来的?嫉妒是从贪瞋痴来的。看到别人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里面超过自己的,心里就难过,这就是嫉妒。严重的,障碍别人、破坏别人,那就造业。用什么方法来对治?佛教给我们,随喜功德,对治这个,见到别人比我好,应当要生欢喜心。这是消极的,积极的,要尽心尽力帮助他、成就他,这个好!从这个地方把嫉妒化掉,修随喜功德。殊不知嫉妒是障碍,障碍自己,不障碍别人。我们常常说,障碍别人只能障三分,另外七分障碍自己,因为是自己的严重烦恼。障碍自己开悟,障碍自己证果,甚至於我们修念佛法门,障碍自己一心不乱,障碍自己功夫成片,障碍自己这一生往生,这个麻烦可大了。所以,一定要学菩萨随喜功德,欢喜帮助别人、成就别人,这是大功德,不可以阻碍。
世尊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一开头就讲个故事,两位法师讲经说法,徒众很多,法缘殊胜,另外有几个出家人就生嫉妒心,就来破坏这个道场。给信徒们说这个法师说得是不错,这个人德行不好,说了许多不好听的话,听众听了之后,对这个法师信心退了,这个法缘就被他破坏。跟法师有没有结罪?没有,法师有德行。跟谁结罪?那些信徒们闻法的机缘被他断掉,他罪在这里结。造作这个罪业,以后堕地狱,地狱罪满之后变畜生,到人道,故事很长,我在此地不必再叙说,他要受到这个果报。得到人身的时候,贫穷下贱,这五个人,五个人造谣生事的,叫五扇提罗,是一个皇后的轿夫,抬轿子的轿夫,这个因缘。那个皇后是从前护持法师的护法,供养法师、护持法师的护法,他们这些人破坏了。你看做好事的人有好报,他以后做了皇后,这五个出家人以后就做抬轿子的轿夫,佛说出这段故事。我们相信佛没有妄语,佛所说的句句话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们一念之间,化嫉妒为随喜,随喜的功德可不得了,譬如法师讲经,他有多大功德,我随喜的人功德跟他一样大,不增不减。这个比喻古人讲譬如灯明,法师讲经是一盏灯,他点燃了,我们自己也是一盏灯,没点燃,没有缘;随喜,我借他的光把我自己的灯点燃,我灯光跟他灯光是一样的,没有两样。这个道理我们细心去思惟能体会得到,所以不能干傻事。古人教给我们成人之美,别人的好事我们成就他,不要障碍他;不成人之恶,别人做坏事,我们决定不会帮助他,不会成就他。他做好事我们应当要成就他,成就他,他的好事我们有一分在里头,我们这一分跟他是平等的。
第三个,贪欲。贪欲,佛用什么方法?用布施,教我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用布施把贪欲化解,用随喜化解我们的嫉妒,用礼敬、自卑而尊人化解我们的傲慢。佛有方便、有方法,我们要真学。所以无论是世法、佛法,你一进门头一个就是学礼数,进佛门头一个学拜佛。拜佛的真实义要懂,为什么要拜佛?对老师尊敬,学会对老师的尊敬,回到家来要对父母尊敬,对父母的孝敬跟对佛没有两样,然后再知道对一切人的尊敬。这是你真的把拜佛学到了,你能够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工作、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这个烦恼消除,你的障碍没有了,才能够破迷,破迷苦就离开,开悟乐就现前。从逆增上缘里面成就,这个地方先讲苦缘,后讲乐缘,说明一切众生从逆境里开悟的多。真的,绝大多数是从逆境,从顺境里面开悟的少,不是没有,有,太少了。这是遇苦才能发心。
第二「会乐缘,久处人天,内心明慧,达世乐果,生死无常,方始求真」。这个处顺境,处顺境少,不是没有,那真的是有大根性的人,释迦牟尼佛那就是处顺境。顺境为什么发心?这里讲得很好,生死无常。他确实很好,但是想到生死无常,烦恼就现前,这顺境能长久吗?我们以释迦牟尼佛做个例子,王子的身分,从小生长在皇宫里面,多少人服侍,偶然出了皇宫到外面去看看,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他在外面看到生老病死。问问他的随从,这些随从人员告诉他,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须经过的历程。那想想我有没有?有,生的苦不必说,已经过去了,老不能避免,生病不能避免,死不能避免。想到这些问题,那个聪明人就觉悟了,现在享受的世乐无常,不久。看看病与死,不是每个人都是老之后才死,有很多年轻人就走了,中国古德给我们提出了警告,「黄泉路上无老少」。我在年轻的时候有这个警觉心,早年没学佛,有这个警觉心。我也在公家机关里上班,做文书工作,有时候工作不多,每天看看报纸,我很少看新闻,也不关心什么大事,我喜欢看讣闻。所以有很多人奇怪,你怎么天天看这个?讣闻是每天报导哪些人过世了,我看看有年岁大的,有中年的,也有很年轻的,这一、二天走了。天天都有很多人走,天天也有人投胎过来,我看这个,人家不晓得,我还是有这么一点觉悟心,为什么?我免不了。
在那时候我就想到一个问题,人到这个世间来为什么?我想到这个问题,人从生到死,从生下来,真的一天一天接近坟墓,叫真精进,有学佛的讲真精进,他一天都不肯留,都是往坟墓里走。有人的时间长,有人的时间短,最后必定是这么一个结果。没学佛的时候我就有这么个念头,以后接触到佛法,佛经上讲的无常,就是这回事情。想到一切都不是长久的,我们心情就不一样了,会想到什么?这个世间有没有永恒的?追求永恒。接触宗教,宗教里面讲天堂,到天堂就永生,这个不错。以后接触到佛法,才知道天堂不是永生,福报大一些,寿命长一些,纵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到时候还是要死,这解决不了问题。以后看了很多书,晓得生死怎么回事,身有生死,灵魂不死,这就是讲到六道,原来因果通三世。佛经上也说得好,「欲知前世因」,你要想到你前世造的是什么因,佛说「今生受者是」,我们这一生所受的就是,前生造的因;「欲知来世果」,想想我来世会有什么样的果报,「今生作者是」,我这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个因就是来生要得的果报。生死是身体,身体住世长久也是业报,世俗里常讲这命中注定的。谁注定的?不是别人注定,是自己过去世跟这一生所造的业因,业力在支持的。明白这个道理,命运可以改的,不是不能改的。《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训》,就把改造命运这桩事情的理论跟方法还有效果,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命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当然自己可以改,改的秘诀就是断恶修善,拓开心量。心量小,对自己的命运关系就很大,你想改变就不太可能,心量一放大,命运马上就转变。尤其是发心舍己为人,不再想到自己,一心一意为社会、为众生去做好事,做好事不求果报,这种心行,命运改得很快,效果就非常的明显。像现在我们社会上发生的金融危机,念头一改,金融危机就消除,你就不受这个灾难。这个道理、原理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可是有自私自利的心,贪财、贪名利的心,他就有苦处,他受的灾难就严重。同一个境界里头,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不一样的原因就是你的思想不一样、你的行为不一样、你现前造作的业不相同,果报就不一样。所以顺境比较是难。
我们在佛门里有表法的,《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他就是修苦行的,逆境当中提升自己,《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他是顺境里面成就的,这就各人不相同。善财亲近文殊菩萨,依文殊菩萨为老师,在文殊会下得根本智,根本智我们换句话说大家好懂,得真正的清净心。什么样才得清净心?就是他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心清净了。分别执著放下还不行,那是相似的清净,不是真清净,真清净要不起心不动念,真清净。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他在文殊菩萨所证得的是初住的地位,就是十法界脱离了,这就毕业了。所以文殊菩萨叫他出去参学,你现在可以去参访一切善知识,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你去跟他们接触,你去听听他们所说的,看他们所做的,成就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那就是五十三参。你看第一位,我们前面也读到,德云比丘,德云是初住菩萨,他能够去参访初住菩萨,他本身就到这个地位,他要不是初住他见不到初住。离开了德云比丘,他去参访海云比丘,这是二住菩萨,他就升级了。怎么升级的?就是后得智把他提升的。到五十三参见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跟他讲十大愿王,引导他到极乐世界。所以《华严经》的归宿是西方净土。你看德云比丘他修的什么法门?念佛法门,般舟三昧,这是念佛法门里头最精进的。般舟三昧也叫做佛立三昧,因为修这个法的时候人不能坐下来,当然更不能躺著。它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里面只能够走动、只能够站著,不可以坐下来、不可以躺著。就是在念佛堂里面最主要是绕佛,它是行走,走累了可以站著、可以拜佛,拜佛也是帮助运动,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觉。所以,修这个法门要有很好的体力,老年人不行,干什么都得年轻,大概四十岁之前没有问题,四十岁以后体力就做不到了。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他第一个参访的。第一个参访,古印度跟东方想法都差不多,叫先入为主。你要问善财他修的是什么法门,你从这里就体会到,善财修的是念佛法门,你看一头一尾,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当中所经历的,正如清凉大师为我们指示的,叫历事炼心。什么样的事他都经历,炼心炼什么?炼如如不动,决定不影响他专修净土,专念阿弥陀佛。善财只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条路,他一生才顺利成就,证得圆满的佛果。每经历一桩事,淘汰一分无明习气,经历四十一个阶级,就是四十一品无始无明的习气断尽,为我们做这个示现。
所以,我们在顺境、善缘里面最重要的要能够觉悟到生死无常,我们中国人讲好景不常,要珍惜这个时节因缘,认真求道,那就对了。如果把大好光阴去享受世间五欲六尘之乐,你就错了,你把你过去生中修的那点福报享尽了。享尽了,你就晓得你阿赖耶识里面还有许多的不善的业,你死了之后随业流转,你就到恶道去了。你不能说不造业,人在享福的时候,不说别的,你吃众生肉。世间人不知道厉害,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吃它半斤,将来要还它八两。怎么还法?就像佛在经上举的例子,「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吃羊肉,羊死了之后它到世间来投人胎,投胎了,吃羊肉的人死了之后就变成羊,来生再给他吃,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杀人要偿命,欠债要还钱,都还要带一点利息,还的时候要多还一点,你说这个事情不是很麻烦吗?
没学佛的时候我们也吃肉,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学佛听到这个说法,愈想愈有道理,不敢吃了,这才真正把它断掉。初学的时候,大概总在十年,应该有十年,还有习气,虽然不吃了,有时候还有这个念头,还会想;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念头真的没有了,从这里我们也知道习气难断。让我们想到佛在经上讲的,见思烦恼的习气就是执著的习气,尘沙烦恼的习气是分别的习气,无始无明的习气是起心动念的习气,如果没有这个习气,凡夫成佛真的是一念之间。就像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像六祖惠能大师在忍和尚的方丈室言下大悟,没有习气他才能做得到。我们有这个习气,而且这个习气太深了。知道,知道做不到,想断断不了,什么问题?习气太重。怎么办?学善财童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之中待人接物里磨炼,要把它磨掉,磨掉就是时时刻刻提起警觉心。警觉心提不起来,近代印光大师教我们一个方法,他教我们把「死」贴在额头上,天天想到死,死了以后怎么办?人真的想到死,万念俱灰,真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在经上说得好,「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我们不造业了,我们念佛,念佛也是造业,造净业,因为这个业在六道里头没有果报,所以念佛的果报就是往生极乐世界。造这个业好!其他的都不要再干了。放下,彻底放下,身体还在,遵守佛菩萨的教诲,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从什么地方下手?从自己心地上下手。首先是破执著,因为这是最严重的,有执著就有六道,没有执著六道就没有。执著从哪里破起?从人事物。我常常劝勉同修,把跟人事物对立这个念头打掉,从这里下手,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在五种见惑里面,我们是从边见下手,从身见难,不容易。身是什么?观身不是我,这个很难,这个执著太严重了,我们换第二个,从边见,边见是二边对立。我不跟一切人对立,我不跟一切事对立,我不跟一切物对立,一切求和睦,不对立,求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我们从这里下手,这比较容易。没有对立就不会有矛盾,没有矛盾就不会有冲突,在世间法里来说,你一生会过著很安稳祥和、幸福美满的日子,不跟人对立。事事学著放下,学著宽容,学布施,学舍己利人,学肯吃亏,上当都不在乎,为什么?都不是真的,常常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平气和,从这里下手。
真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对五欲六尘的追求,放下贪瞋痴慢,我常说这些话,真干!这是不是真有成就?没有,我也常说得很清楚,只是把你带到佛法的门口,没进门。进门要破我执,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更进一步,那是《金刚经》上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恭喜你,入门了,《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你入门了。别小看初信,初信菩萨证位不退,永远不会退到凡夫位,虽然他没有离开六道。到什么时候离开六道?到七信位才离开六道,换句话说,初信、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信都在六道里面。佛在经上给我们透了个信息,在小乘上讲的,证得须陀洹果之后,初信位的菩萨所证的跟须陀洹完全相等,平等的,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就证阿罗汉果。那我们晓得,他一次往返提升一个层次,他在人间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他第二生生天,在天上就证得二信位的菩萨,证得二信,再到人间来的时候他证得三信,天上人间七次往返,证到七信,离开六道,他不会堕三恶道。这个信息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了解了,那个七、八、九、十,十信位上面四个就是娑婆世界的方便有余土,所以那四个境界叫净土。十法界里头有染净,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声闻是七信,缘觉就是八信,菩萨是九信,佛是十信,十信圆满了,十法界没有了,就到初住。初住不在十法界,初住在实报庄严土,我们一般人讲一真法界,他不在十法界,那是真的成佛了,不是假的。十法界里面的佛叫相似即佛,不是真的,他还用妄心,但是到初住以上用真心,他不是用妄心,妄心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没有了,他用真心。我们明了这些才知道,逆境、顺境都能成就人,关键在觉悟,不迷就行。但是太多众生迷了,遇到苦缘他起怨恨,遇到乐缘他骄慢,往往是这种心情,所以他就没办法遇到佛,遇缘不同,成就不一样。
第三种,「见佛及一乘菩萨,而能发心求佛种智」,这可不是简单事情,见到佛这个缘太殊胜了。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才有机会遇到佛,跟佛同生在一个时代,同生在一个地区,才有缘见到佛。见到佛,确实你就不愁不开悟。悟有大悟、有彻悟、有小悟,佛决定会帮助你开悟,随著众生根性不同。佛,我们没有这个缘,一乘菩萨,一乘菩萨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遇到他们也行,他们是真佛,从初住到等觉,会有机会。这些人在哪里?我们看看五十三参就明白了,这些人应化在世间,各行各业里面统统有。如果你能遇到,让你对佛法生起信心,对於经教,通过学习渐渐明白了,这一生当中我们的方向、目标确定了。定在什么地方?绝对不是在世间求安乐,不求世间的名闻利养,像《华严》前面所说的,「贤首品」里讲的,「不求五欲及王位」,不求富贵,不求自乐,不求大名称,大名称是我们现在讲的知名度,名闻利养,这个东西统统都要放弃,我们在前面学过。而能发心求佛种智,佛种智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诸佛跟法身菩萨的智慧,真实智慧,目标定在这里。一切种智,梵语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换句话说,回归自性,这才是学佛真正的目标,真正是离苦得乐。
六道苦,四圣法界也苦。六道苦,佛把它归纳为八大类,叫八苦。除了生老病死这四种苦,每个人都要受,不分贫富贵贱,你没有办法逃避的,除这个之外,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这也是人不能避免的。你有求,求不得,求不到;你亲爱的人,你喜欢的事,往往不能够长时间的保持,你要跟他别离;不愿意见的人,不喜欢的事,偏偏遇到,这叫怨憎会,都会给你带来烦恼。还有一条叫五阴炽盛,五阴炽盛是你里面的烦恼,你的妄念多,习气重,你的身心静不下来,叫五阴炽盛苦。八大类,叫八苦。四圣法界的苦,我们讲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他苦什么?不见性,没有办法破无明,没有办法见性,以这个为苦。真正离苦是法身菩萨,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脱离十法界。十法界是个苦海,六道是最苦,苦中之苦是三途,这个我们必须要知道。
真正知道了就要求出离,出离难,八万四千法门之外,佛给我们开了净土法门。任何一个人遇到净土法门,那就是无比的幸运,为什么?你这一生有出离六道轮回的机会,不但出离六道,出离十法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脱离了十法界,西方世界是实报庄严土。我们烦恼一品没断,我们带业往生,生到西方世界是凡圣同居土。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四土在一起,它不分,所以生凡圣同居土就是生实报庄严土。为什么?你想想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都是等觉菩萨,他们住实报庄严土。在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里面天天看见他们,天天跟他们在一起,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四土有差别,不在一起,见不到。偶尔有特别的缘分,菩萨化身来一下,指点一下迷津,这是有这么一桩事情,不能常常在一起。极乐世界是天天在一起。不但有这个缘分,而且生到极乐世界就有这个福分每天到十方世界去参访诸佛如来。十方诸佛刹土你随意去,去供佛,供佛是修福,去闻法,闻法开智慧,这是极乐世界人日常生活。每天都去,同时去拜访许许多多不同的诸佛如来,怎么去?分身去,在阿弥陀佛面前还是有个身,没有离开阿弥陀佛,分身到十方世界去。那你就想想,那个地方修福修慧真不可思议,供一尊佛的福报就很大,你一天去供养十万亿佛,这是佛经上举个例子,其实不止十万亿。祖师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十万亿是什么?是佛告诉我们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透这个讯息,你到极乐世界你可以随时回来,用意在此地。实际上不止,法界、虚空界里不止十万亿佛国土,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你统统有能力。你说你一天培多少福,你每天增长多少智慧,一切诸佛都给你说法。所以生到极乐世界,证得究竟的佛果不难,太容易了,你这个缘太殊胜了。
所以,学佛的同学要把握这一生的机会,无论什么人说有更好的法,比这个法门还要殊胜,你要多想想。舍弃念佛求生净土之外没有捷径,如果有捷径,世尊慈悲,弥陀慈悲,早就告诉我们了,不必等到现在找个人传递信息。我们的头脑要清楚,可不能上了当,把这一生大好的机会断掉了。那些传递讯息的人,我们想都是冤亲债主,都是来障碍你、扰乱你。为什么?你们还有许多恩怨,他还要报复,你到极乐世界他就找不到报复的人。所以在你的信心还没有坚定的时候,半信半疑,他有机可乘,来破坏你,这就太可惜了。我们要有智慧,对自己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别相信别人,相信自己才能得佛菩萨威神加持,我们这一生才真会有成就。到我们自己真有成就,才能够帮助别人,这个重要。自己在这一生当中,不贪生、不怕死,这是学佛人一个基本的概念,寿命到了,念佛往生,寿命不到也能往生,只要功夫成片,生死就自在。
我们看《净土圣贤录》、看《往生传》,里面许许多多的人,我估计差不多到一半,都是念佛不到三年就预知时至走了,有站著走的,有坐著走的,瑞相稀有。他是不是寿命都到了?这个话讲不通,哪有那么巧,刚刚好寿命只有三年?不是,决定不是。而是他的功夫成就了,虽有寿命,不要了。就像宋朝莹珂法师,他真的勇猛精进,三天三夜不睡觉、不吃东西,一心专念,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十年之后我来接引你。法师聪明,我十年阳寿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佛答应了,佛就告诉他,好,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三天之后真的往生,没有生病。这段例子记在《净土圣贤录》里,宋朝时候的事情,寿命不要了。
有些人真的到佛来接引,他这边事情还没有完,像交光法师,明朝时候人,跟莲池大师同时代,明朝万历年间的人。他真的是寿命到了,念佛功夫成就,临终时阿弥陀佛来了,他突然想起,《楞严经》传到中国来之后,虽然有许多注解,他感觉到这些注解里面有错误,不是佛讲的真实义,他领悟到了。他给阿弥陀佛说,能不能让我在这个世间多住一段时期,把《楞严经》注解完成之后再往生?阿弥陀佛同意了,向阿弥陀佛告假。这段事情就写在他《楞严正脉》的序文上,我们相信交光法师不是妄语。真叫生死自在!可以提前走,也可以延后几年,把事情办完再走,这个决定不是骗人的,我们要信得过。真正能够相信,不怀疑,这就是大福报,这是真正的善根。这是遇到一乘菩萨,我们讲真正的善知识,发心求佛种智,决定不求世间名闻利养,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以会三缘,近正善友,而能自觉无明本是佛智,三乘同然。」这三种缘,你只要遇到一种,都有这个机会回光返照,回头是岸。这一回头,你肯定是亲近真正的善知识,你会在佛法里面精进不懈,而能自觉无明本是佛智。这句话我们现在体会很深,一点怀疑都没有。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生死跟涅盘是一不是二,为什么?没有生死,哪来的涅盘?无明烦恼是什么?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迷的时候起的作用,迷了变成烦恼,觉悟之后,所有烦恼都变成菩提。烦恼跟菩提是一体的两面,觉了叫菩提,迷了叫烦恼,一桩事情,迷悟在人,体上没有迷悟。生死、涅盘也是一体的两面,迷了的时候好像有生死,实际上生死了不可得。实在讲,迷了的时候好像有涅盘,悟了的时候这个名词就没有了。凡夫跟佛菩萨没有两样,就是迷悟不同而已,觉悟了得大自在。自己的心与自性相应,与法性相应,自己的身体跟法身相应,法性就是法相,你慢慢去体会,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如果从这个地方体会得,佛法里讲这叫解悟,不是证悟,你明白了遍法界虚空界都是自己。解悟之后,你应当努力去证实,你要契入这个境界,这就证得法身,那就超越十法界。清凉大师在《华严经》把它判作四分,信、解、行、证,如果能够到解行这个位次,不错了。努力去契入、证实,证就是入法界,末后五十三参叫「入法界品」,《四十华严》叫「入法界品」,你就入进去了,你完全过的是法身菩萨的生活。法身菩萨生活在哪里?就在现前。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世间,他一生过的是法身菩萨的生活,表演给我们看,三衣一钵,一无所有,得大自在、大安稳、大安乐。
在中国历代祖师大德当中,有不少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也有不少大开圆解,净土宗里头也有得理一心不乱,这些都是此地讲的一乘菩萨。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我们在这些祖师大德遗留下来的文字里面看到,都是我们的模范,都是我们的榜样,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为我们所示现的是真能放下。最近的,像印光法师,这个距离我们近代。印祖往生是在抗战时期,我们中国人讲一甲子前,六十年前,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给我们指导,那就是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这个环境,这个太重要了,应当怎样修行你决定得成就?告诉我们,小道场。我们把他老人家的教训都写在挂在我们十一楼。他的指导,道场人数不要超过二十人,在一起共修,修净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你看二十人的小道场,有二、三个护法就够了,你不要求人。道场,我们是讲一生成就,成就不要超过十年,所以这个道场也不要做得很好,十年足够了,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到五年就往生,简陋一点可以,什么都不操心,三年到五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了,这是祖师接引我们的方便法门。道场太大,建立得太豪华,变成什么?变成观光旅游景点,那你什么都搞不成功,你天天带来些烦恼,带来些应酬,这是你修行的障碍。他不像从前这些祖师大德,建这些寺院丛林,住众几百人、几千人,大道场,那是那个时代可以,现在在这个时代,观光旅游事业太发达,祖师早就晓得。接触大众多了,古人所说的,「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这个心怎么能静得下来?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成就,你守住印光大师的教训决定不会错误,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亲近正善知识。我们的正善知识真的就是印光大师,大师虽然不在了,《文钞》在,我们向它学习就够了,每天读《文钞》就是每天亲近印光大师,决定不错。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