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0二讲) 2007/1/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0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华严三昧」第七句:
【施戒忍进及禅定。】
我们前面学过布施、持戒,今天我们学忍辱。六度、十波罗蜜在经教里面是不断的在重复,每次重复确实我们都有新的体会,这就是说明我们的学习有了进步。如果每次讲这个科目内容都是相同的,那说明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上,没有进展。从这个地方就体会到我们学了之后,有没有落实在生活当中?如果落实在生活当中,生活里面有很多悟处,使我们逐渐契入佛菩萨境界。
前面说的布施是要放下,要懂得「舍得」这句话的真实义,舍是因,得是果,那个果还要舍掉,决定不能贪著;如果贪著果报一定就堕到邪道。在修行道路当中,这条道路很长,佛在经教常常讲的无量劫。菩提道上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要有高度的警觉。因为你舍财,一定得财富;你舍法,一定得聪明智慧;你舍无畏,一定得健康长寿。我们舍无畏,前面跟诸位说过素食是无畏,不吃众生肉,不跟众生再结冤仇。长年吃素,增长慈悲心,那我们知道人身它也放光,练气功的人讲有气,佛法里讲光。这个气氛,外国人叫磁场,心地慈悲这个磁场柔和,进入这个磁场,你感觉得很平安、有清凉、有法喜,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亲近章嘉大师,他老人家的磁场就特别好,他住的那栋房子外面有院子,你进入他的大门,你就感觉得很温暖、很柔和。坐在他客厅里面,纵然一句话不说,你也感觉得是种很好的享受,那是什么?那就是磁场的享受。
有一年我在美国迈阿密,讲「认识佛教」。原本到迈阿密,那边同修请我是讲《地藏经》大意,结果我们到那边去一看,当地的听众很多,当地的美国人。我看那么多,我想这《地藏经》对他不契机,这些外国人初接触佛教,临时改题目,改讲「认识佛教」。所以「认识佛教」并没有准备,连续讲一个星期,一天两个小时,有翻译,曾宪炜居士给我做翻译。我就告诉他,当地这些美国人刚学佛,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佛教,把题目换了。以后有同修从录音带把它写出来,就是现在这本小册子,《认识佛教》小册子。这几个美国人他每天都来,到我们最后讲完,他也很欢喜。我们问他有没有听懂?他说不十分懂。你为什么要来?他就告诉我们,他说这磁场好,他说听不懂,我们也愿意在这里坐两个小时。中国人讲气氛不一样!
这桩事情,从前李老师也跟我讲过。李老师从前曾经见过一个将军,也是很有名的一位将军,他说他坐在那个大厅里面,感觉得寒毛直竖,怎么?杀气太重,好像很恐怖的样子,心不安宁,这都是磁场。所以修行人吃长素,心地慈悲,你想是不是无畏布施?鬼神遇到你,他感觉得很舒适、很安全,人觉得很舒畅,小动物不害怕。我们在国外,国外一些野生动物,像小松鼠很可爱,我们拿点花生放在手里想引诱它,招招手来,它就来了,放在手上让它吃,它就来吃,它不怕人。如果这个人很凶悍,没有慈悲心,它不敢进来,不敢接近你。可见得它能够体会到磁场,你这个磁场柔和,他那个磁场很凶恶,不敢亲近。像这些事情,我想很多同学都有体会。所以我们要养什么?我们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断恶修善培养我们的本性,养我们的慈悲心。
我们的本性是爱,现在一些外国人都知道,爱是自性。我们常常培养自己的爱心,爱人才是真正爱自己,爱所有的万物,没有一样不爱,那叫真正爱自己,为什么?宇宙、万物、人生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华严经》说得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是什么?性就是慈悲,性就是至善,性就是圆满,性就是智慧,所有一切万物是自性!你尊重他,是尊重自性,就是尊重自己,你爱他就是爱自性,就是自爱,自他不二。你不爱他,错了!这个人是我的冤亲债主,他陷害我,他要置我於死地,我还能爱他吗?对,我还是爱他,为什么?我觉悟,他迷惑,这道理深。他那种凶恶、不善是一念不觉,不是他的本性,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样子修行,你才真正能修到纯净纯善,对畜生爱没有条件的,对妖魔鬼怪也是爱,对地狱众生也是爱,跟对佛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决定没有差别,到这个时候你修行就证果了。你要是还有怨恨,还有分别,你永远不能证果。
佛法里面讲慈悲有四种,第一种是凡夫的慈悲,凡夫的慈悲是什么?「爱缘慈悲」,我喜欢你、爱你,对你慈悲;我不喜欢你、讨厌你,对你就不慈悲。这是世间人爱缘慈悲,这是说世间人统统有的。第二种叫「众生缘慈悲」,那就比较少,这是我们世间人讲大爱,能够推己及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众生缘慈悲,世间的圣贤能做到这个阶层。再深一层这就是世间圣贤都做不到,「法缘慈悲」,法缘慈悲是菩萨的。菩萨知道,因为接受佛陀的教诲,知道宇宙万物、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也学诸佛如来大慈大悲。虽然学,为什么还叫法缘慈悲?他无明没有断干净,这个我们在《华严经》说得多,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所以他还是在法缘。无始无明习气断掉之后,那就是「无缘慈悲」,无缘是没有条件的,没有起心动念。
像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学得不错了,可以能够学到法缘慈悲,无缘学不到。为什么?还会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著没有了还有分别,法缘,比众生缘高,比无缘要低一级。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在这一生当中,不要去想第二生,这一生就要把我所学东西完成,达到无缘慈悲,没有任何条件,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像《华严经》上讲到究竟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他怎么不爱!把中国伦理里头,父子有亲那种亲爱扩展到天地万物,这个境界就是法身菩萨,我们要懂。怎么学法?学法这戒跟忍是必要的手段。戒是守法,像我们现在开始学的,必须要接受佛陀的教诲,要依教奉行。做得有困难,困难是习气太重,自己的习气毛病很重,所以学起来好不容易。但是对佛要有信心,佛所说的是我们的性德,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这个学习就不是很困难,你一定能够克服你自己的习气。
如果说别人教我的,我不服,我为什么要跟你学?你有什么了不起?傲慢的心就生起来。现在我们知道佛菩萨教导我们的,那不是他的发明,不是他的制作,而是什么?而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佛家所有一切戒律是本性本善。我们再把水平降低点来说,道家的《感应篇》是本善,儒家的《弟子规》是自性本善,那你说要不要学?当然要学。这是我自性里头本善,我本来是这个样子;现在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这些规矩相违背了。那是什么?是我们迷,迷了自性,变成不善。现在怎么样?圣人教我们没有别的,回归到本善。本善就是禅宗里头常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的本来面目是纯净纯善,纯净是没有丝毫染污,纯善是没有丝毫不善,这是圣人的教诲。
佛给我们讲得更圆满,回归到自性佛,你本来是佛。佛的心纯净,没有丝毫染污;佛的行为纯善,没有丝毫不善,你说这个东西要不要学?不是跟别人学,佛家讲到究竟处,再问十方有没有诸佛?有。诸佛到底是什么?是自己的本性,不是别的。释迦牟尼佛是自性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这个话同学们在经典里面念过,「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佛如是,菩萨也如是,罗汉也如是,观世音菩萨是自性观音,地藏菩萨是自性地藏。然后你从这个原理原则再推演,我们看一切芸芸众生是自性众生,你才对众生生起一种真实无尽那种亲切之感,花草树木是自性花草树木,自性山河大地。古大德给我们讲,「净土即是此方,此方即是净土」,为什么?极乐世界是自性极乐世界,娑婆世界也是自性娑婆世界,自性天堂,自性地狱,现的相不一样,体一样!
如果你要再不懂的话,我们还用古大德的比喻来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用黄金做的器皿,我们把黄金比喻性,比喻自性,我们用黄金做一尊佛像,金佛,这个懂!如果我们用黄金做个小狗的相,金狗,懂不懂?金是一个,那个佛像跟狗的相不一样。我们用黄金做一支花金花,用黄金做一支草金草,那就明白了!把黄金比喻作自性。
禅宗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个见性的人,师父去考考他,看他是不是真的见性?问他见性了,在哪里?如果老和尚问你这句话,在哪里?你怎么回答?那个真的见性的人,随手拈一物举起来就是。你说哪一法不是?法法皆是,老和尚点头给他印证,真的见性。但是到末法时期就很多冒充的,他说他明心见性,你问他见性在哪里?他也随便拈一法,照样子比划比划给你看看。怎么晓得他是假的,那个人是真的?那个人是爱心,真诚爱心遍虚空法界;这个人没有,这个人还有喜怒无常,还有好恶,还有瞋恚,是假的。
所以真正见性,一片慈悲。我们要问,他在处事待人接物,他会不会骂人?他会不会打人?有的时候会!他会打人,也会骂人。这怎么回事情?打你、骂你都是爱你,都是教化你,决不是恶意,决没有怨恨。你做错事情,父母打你,他是不是恨你?不是,是爱你。为什么你做错事情,别人看到不打你,也不骂你,也不说你?为什么?那个人不爱你,就这么个道理。真正我们自己做错事情有人来规劝,那是真的爱你;不爱你的人是在旁边笑笑,笑话你,绝不干涉你,我们要懂得。
这个规过劝善不是个容易事情,在古时候只有三种人,父母、老师,还有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是这三种的一般不说。为什么?说人过,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往往在这上面结了冤仇,谁愿意说?《弟子规》里面讲「扬人恶,即是恶」,那就是你自己的过失;「道人善,即是善」。所以中国古人教训人隐恶扬善,看到人作恶决定不提,人家做好事赞叹,这个方式让人自己去觉悟。做很多坏事,人家不说他;做一点点好事,别人赞叹,让他良心发现。时间久了真是你看这些人,我做错事情,他们都原谅我,惭愧心生起来。惭愧是善心所,人有惭愧心不敢做错事。人要没有惭愧心那就是不知耻,我们一般讲没有良心,什么坏事他都敢做,毫无忌惮,可是果报逃不了,这是肯定的。
佛在经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修学成败的关键在忍,所以《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个一切法是世间法、佛法统统包括在里面。所以中国谚语有所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得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忍辱。愈是有大成就的人,他忍辱的功夫愈深;不能忍的,在佛法里面讲,成就不了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样,佛经常讲火烧功德林,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戒定慧,这个能帮助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火烧功德林,火是什么?瞋恚,一发脾气,戒定慧全完了。所以修行无论是哪个法门,无论是哪个宗教,对於忍辱没有不看重的。为什么?没有它就不能成就,一发脾气功德就完了。所以你要讲功德,讲修行的功德,有多大的功德?你就想你从哪天发了脾气之后,到现在没有发脾气,功德就这么多;发脾气之前的,你烧光了,你功德全完了。
到临命终时再发个脾气,一生就完了,不容易,非常不容易,所以临终关怀比什么都重要。《饬终津梁》里面说得很详细,因为人断气之后,在一般讲八个小时他的神识没有离开。这就讲人有两个命,一个是身命,一个叫性命,灵性,我们一般人讲灵魂。灵魂不死,身体死了,断气了,呼吸停止,没有了,灵魂没走,一般讲八个小时。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碰他的身体,甚至於他睡的床铺你去碰它,有的时候他不高兴会生气,那一生气,这功德全没有了。所以佛门懂得这个道理,人过世他睡的床铺,我们要是看他,都要距离远一点,绝不碰它;八个小时之后,他神识离开了。可是还有些他离开很迟,八个小时还没有离开,所以最安全的是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那很安全了,那他一定走了。
念佛往生,照理说往生的人、生天的人,你看瑞相非常好,那个差不多一断气就走了,他没有中阴身。可是我们一般还遵守这个习俗,以防万一,最好还是等十二个小时之后才把他移动。这桩事情在现代社会里头就有困难,为什么?一般医院这人一断气,十分钟他就把你移到太平间去,很糟糕!所以学佛的人对这桩事情非常担心,就是怕临终的时候自己修行功夫不好,不能够立刻就走,还有中阴,那个事情就麻烦。送到太平间马上就入冰库,那入冰库就等於入寒冰地狱,这是一般人不懂。在中国内地好一点。像在台湾学佛的人多,大家知道,医院也晓得。所以医院虽然有规矩十分钟之后一定要移开,可是睁个眼睛、闭个眼睛,也让你等八个小时、十二个小时。你要求他,医生会答应,他不说,他到十二个小时再宣布这个时候死亡,他成就你。
可是一般在外国可就麻烦大!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最担心的这桩事情。这个担心好不好?不好。为什么?担心是个分别执著,念佛很不容易得清净心。因为你害怕,你有这个担心牵挂著,万一临终的时候,一断气就把我抬到太平间,入了冰库怎么办?他只要有这个念头就很麻烦。但是这个念头你叫人把它化解掉太不容易,这个利害得失就摆在眼前。所以我在澳洲图文巴这个小城,这个小城现在有九万人,我去的时候是八万人,现在增加一万人。这个小城里头,基督教有个临终关怀的中心,就是专门照顾病危的人。很难得他不分宗教,你人在临终的时候,你愿意用任何宗教仪式来处理,他都协助,这就难得。所以说人临终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不移动,他同意。我去看了之后非常欢喜。他们相当困难,经费不足,所以我大概是四年前就帮助他,每个月送一万块钱给他,澳币一年十二万,我每年都给他十二万。他做的好事,这个好事比一般医院的好事还要好,帮助很多人,成就了很多人。像这些都属於无畏布施。
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尤其是现前这个社会,大家都晓得法弱魔强。法是什么?我们净土宗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法。魔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你自己比较一下,你好好的想一想,这两个你哪个强?法弱魔强的根在此地,不在外头!我今天是学佛的念头强,还是外面这些名闻利养的念头强?这个境界现前我还是舍弃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一心念佛,还是喜怒哀乐立刻就发作出来?自己冷静思惟一下就知道了。
佛给我们讲魔有四类,《八大人觉经》上讲得很清楚,第一个是五阴魔,我们人人都有,五阴是什么?色、受、行、想、识。色是身体、色身,受想行识是情绪、是心理,你的情绪不稳定,你的心不安、心不定,这属於自身的。第二个烦恼魔,烦恼是贪瞋痴慢,无量无边的烦恼,烦恼魔。第三个是死魔,每个人有生一定有死,死为什么是魔?我们这一生的功课没有学完,寿命到了,你不能成就,来生接著再干,生生世世在受折磨。最后一个叫天魔,天魔是什么?是外面的,天魔说老实话,就是种种的引诱,你要知道。种种引诱里面有善、有恶,善的是什么?引诱你的贪心,把你的贪欲引诱出来。不善的、恶的?恶的把你的瞋恚心引诱出来,叫你天天生贪爱,天天发脾气,外面境界的诱惑,这叫天魔。所以你要晓得,魔并不是青面獠牙,不是魔鬼。本来佛经里面,佛里头讲这个魔字是折磨,你看这四种都是属於折磨,禁不起环境诱惑的这叫天魔,外面来的折磨。外面还是把自己里头的魔引诱出来,这才受折磨;如果里面如如不动,外面诱惑你不会被它诱惑,不会被它干扰,这就是禅定,这就是智慧。
现在魔的势力大,我们里面烦恼、业障、习气非常重,外面的诱惑力量这么强,禁不起诱惑,叫法弱魔强。我们那点道心,古人说叫露水道心,很薄弱,敌不过烦恼,烦恼一现行,那点道心就没有了。我们怎样培养我们的道心?关键就要靠忍,什么都要忍。顺境善缘,这个外面环境很顺利,善缘你所遇到的都是好人,都是你很欢喜的人,好朋友,都是很关怀、很尊重你的人,在这环境里面,你要不生贪恋这就对了。你在这里磨炼,把你的贪心、吝啬的心磨掉。逆境就是环境很不顺利,恶缘你遇到一些人事都不是善人,都是你的冤家对头,这时候怎么样?这个时候你要忍住不起瞋恚,修忍辱波罗蜜。
你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到,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你一天的生活、饮食起居、工作、待人接物,这就是你真正修忍辱的道场。你在这里面学什么?学不动心,学不受干扰,你就会成就。如果实在忍不住,我忍的力量不够,功夫不够,那怎么办?就要让,让就是回避,这对初学是有必要的。真正功夫成就了,没有关系,接触到之后决不被外面环境所干扰,就是真正能保持你的清净心,行,要不然就要回避。
所以古时候的道场为什么都建在深山里面,交通很不方便,你要上山去要爬山。绝大多数的道场,你从山下走到山上要走三天,当中有休息的地方,半山上有休息的地方,你才能上得去;不像现在交通工具方便,现在修了马路,车一直可以开上去,从前没有。修行到深山里面就是避免干扰,跟村庄都有相当的距离,避免干扰。那标准,以前讲兰若,就是清净修行的场所。「阿兰若」,这是佛经上的名词,就是我们修学的道场,标准是牛叫的声音听不见。因为乡村农夫都是养牛的,牛叫的声音大,这个山下牛叫的声音听不见,所以它清净,以这个为标准。大概一般的距离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三里,三里路,现在的说法就是一公里半。一公里半到两公里,距离农村这样远的距离,那牛叫的声音听不到。这是什么?这都是属於忍辱。
现在不容易,为什么?科学工具这是魔,大魔王,你必须要知道。为什么?它送到你家里干扰你,不但电波磁场干扰你,播出的内容更糟糕,暴力、色情、杀盗淫妄,让你天天收看这些节目,把你的七情五欲勾引出来,很麻烦。所以佛法里头,你看对於沙弥,沙弥是初学佛的、刚刚入佛门的,管得很严。凡是像唱歌、跳舞、这些戏剧绝对不能够去观听,为什么?它扰乱你的情绪,你不能够安心学教。这是现前的社会,困难!
早年我在台中,我们李老师每年都办几次大专佛学讲座,多半在寒假跟暑假,学生放假的时候,期限是两个星期到四个星期。暑假的时间长,办四个星期,寒假的时间短,办两个星期。请五、六个老师来教,讲佛法,学生听得也很像样。临走的那天老师就会说,你们在此地辛苦学了两个星期,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就完了,你们就原形毕露。真的一点都不错!两个星期几个老师在佛学上的教学,敌不过一场电影,你说那个诱惑力量多强!我们明了,明了只有不看,我有四十多年没有看过电视,没有看过电影,这些娱乐场合都没有去过。我也不看报纸,报纸是染污;现在书店里头卖的这些书,我一看十之八九也是染污,所以只看佛经,只看古圣先贤的书。这就是什么?懂得保护自己,都是属於忍辱波罗蜜。从忍辱,自己能忍这是初步功夫;进一步功夫,如果想成就一切世出世间法,秘诀在诚敬,真诚恭敬,这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这个话题还没讲完,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接著再来学习。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佛告诉我们的原则,是「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成就,忍辱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能忍辱才真正能够做到成己、成人。要成就别人一定先成就自己,靠什么?忍辱是基础,没有忍,其他都说不上。从忍辱里面,学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个观念一定要建立,这是真的。如果说尊重自己,而不尊重别人,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那这个人不自爱。自尊而尊人!什么叫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表现出尊重自己。要往深处讲,那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尊重性德,尊重自性,这个理很深,可是学一定要从这里开始;再学的是敬爱别人,对别人敬爱;第三个是关怀,第四个是帮助,需要帮助没有任何条件,全心全力的去帮助他。你能够把这四桩事情做好,这四桩事情都建立在忍辱的基础上。
有很多人说这事情很难办,为什么难办?他不能忍。尤其是在逆境恶缘还是要知道尊重别人,敬爱别人,关怀别人,帮助别人。别人对我们怎样不好,我还是同样要对人好,为什么?别人对我不好,我们学佛的人要清楚,他一念不觉,那是真的不是假的。那就要原谅他,不要去计较,不要分别,还是一样的爱护他,帮助他。慢慢什么?慢慢他良心发现他会回头,我们要有耐心等待,总有一天他回头。可能到他临死的时候,他回想一下,我这一生真的遇到那个好人,你看我一生害他,他都对我那么好,他会觉悟。他回头,那你这个好事没有白做,你真的是度了他。他对你不好,你也对他不好,一报还一报,这个麻烦大!这就是佛讲的六道轮回里面的冤冤相报,那何时了?那是两方面都痛苦,彼此都痛苦,生生世世痛苦。
我们自己觉悟了,要把过去一切的冤业,在这一生当中把它化解掉。这个化解的根就是忍辱,不能忍,就没有办法化解。我能忍,能忍就能够谦虚,就能够低头,就能够让步,让一步海阔天空,不要争。能忍的人能吃亏,世间人不愿意吃亏,真正有学养的人知道吃亏是福;你不肯吃亏,跟人家争,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不但毁掉自己,也毁掉别人,你说有什么意思?这是当前的花报,果报在来世,生生世世都是冤家,都是对头。我们看《文昌帝君阴骘文》,一开头文昌帝君就是讲他过去生生世世,跟这些冤家对头冤冤相报,一世比一世残酷。到最后遇到佛法,修忍辱波罗蜜才把这个事情化解;遇不到佛法永远不觉悟,那一口气不服,会演变成严重的后果。
古人常常教我们,我们要很认真的把它记住,「冤家宜解不宜结」,在这个世间决定不跟人结冤仇。误会很深的,怨恨很深的,根本不相往来的,那怎么办?我们每天念佛、诵经都有回向,在佛菩萨面前回向。我们给他回向,一辈子我们不改,天天给你回向。你活的时候不知道,你死了的时候就知道。死了之后怎么样?中阴身有五通,他就看到,看到他生惭愧心,我这样恨他、怨恨他、害他、欺负他、侮辱他,他以这个善意来对我,他一生当中没有遇到过这样子的人。所以他了解之后惭愧心就生起来,不再怨恨了,而且一定要发心跟你学习。那你看度自己又度了别人,这一生活的时候没有得度,死的时候肯定得度。
佛度众生要记住不在一世,生生世世,尤其是《地藏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有时候要好多世他才回头,可是觉悟的人决定不舍弃,有耐心等待,等待你回头。你不回头,你有怨恨,我回避你,看你来了我躲在一边;等到你回头来,我来帮助你。你想想看没有一个不是先度自己,自己先得度,靠什么?靠忍辱,没有一样不能忍。这个忍本来就是忍耐的意思,因为中国社会环境不一样,中国人把辱看得非常重。你看我们在古书里面读的古文,古人常讲「士可杀不可辱」,就是杀头没有关系,能忍;侮辱、羞辱不能忍,把羞辱看得这么重。所以翻经的法师,忍下头加个辱;换句话说,对中国人来讲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没有一样不能忍。所以这个辱是特别对中国人讲的,中国人把辱看得太重。佛是真正觉悟的人,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用这个方法来教给我们。
我们的忍要对遍法界虚空界,顺境里面、善缘里面要忍,不生贪恋,这个很重要,没有留恋就是要放得下。如果对这个地方一有留恋,你就生染著;换句话说,你来生还搞六道轮回,你舍不得离开这地方。所有一切人事物都不能贪,佛法也不能贪。我遇到过,有位法师对我也很不错,他怎么样?他最喜欢收藏佛像。有个很大的房间里面供的佛像都是古董,非常名贵,一般他都不给人看的,对我算不错,我去访问,他特别把他的房间打开让我去看,告诉我这是哪个朝代的佛像。喜欢、执著,无论到哪里去,念念都是那个房间里面的佛像。好不好?不好。为什么?死了以后他还是舍不掉。舍不掉,那个房间里面没有夫妻住在里头,那怎么办?他一定会投胎,不可能不投胎,那房间大概有老鼠、有蟑螂,他就到那投胎,他离不开那里,你说糟不糟糕?不可以。
我一生不爱古董,人家送给我,随手就丢掉。有个朋友送给我一个弘一法师亲笔写的真迹,写的一些字,我都丢掉了,谁拿去了,我也不晓得,决不留这东西。我遇到好的东西也很喜欢,我做复制品,我供养的佛像全是复制品,没有真的,真的就送人。有的送学校、送图书馆、送博物馆,让他们去收藏去,我们不藏这东西,不收藏东西。收藏这些东西怎么样?这地方说是宝,价值很高,小偷目标都在那里,你不是招惹这些麻烦吗?人家一看是假的,一文不值,送他他也不要,安全。所以不要贪恋这些宝物,没有意思,只有带来麻烦、带来烦恼,你收藏这干什么?还有读书喜欢书的,我早年也是有这毛病,非常爱书,以后我明白了不可以,要舍弃,要把它布施掉。你要是真正爱书,舍不得书,那将来死了以后很麻烦,书里头有蛀虫,你投胎就变成蛀虫,变书虫了。千万不能养成这种习气,那给自己带来真正的麻烦。
所以佛,你看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三宝这要知道。三宝住世,他用意是接引众生的,我们只要达到接引众生的目的就行了,不能有丝毫贪恋。我们想想,你看现在有人建大的寺院庵堂,或者是宫殿的建筑,或者是现代化的建筑,富丽堂皇。你住在那里头生不生贪恋的心?有贪恋的心,你这里是道场,道场里面没有婚配,那肯定就是将来投胎投到哪里?还不是老鼠、蟑螂、苍蝇、蚂蚁这一类的吗?不就搞这个去了!这就大错特错。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榜样,一生没有建道场,连个茅蓬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人的身体健康,他长年累月在外面,晚上在树下一宿,风吹雨打,他不生病。身体好!我们现在身体比他差远了,我们要是在露天一个晚上不睡觉,第二天就急诊室去了,体力不行。所以年轻的时候到野外露宿,搭个帐篷,做学生的时代童子军搭个帐篷露营,我最长的时间住帐篷好像住了三个多月,不能够过露天的生活。这是什么?这叫你没有留恋。所以古代这些高僧大德他们在山上,住在深山里面自己盖个小茅蓬,茅蓬不大,因为只有二、三个人住,同参道友。很多就是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个佛堂,一个卧房,再一个厨房,都非常简陋,所以他没有贪恋的心。这个样子他才向往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对这个世间有贪恋就麻烦了,亲情贪恋这是最麻烦的事情,障道的因缘。所以什么都要舍,对世间没有一丝毫的贪恋,这个你要忍,你不能忍就舍不掉。所以佛讲「一切法得成於忍」,真有道理。自己的生活够用就行,多余的要布施。布施,给诸位说,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施,决定不可以贪图享受。五欲六尘在面前你可以受用,不能起贪心;如果有一点点贪心起来,你要觉悟,要舍掉。你要不舍掉怎么样?贪心会增长。贪心增长就很麻烦,就很难舍掉,随著贪心你就走向邪道。虽学佛,学佛变质了,学佛的果报在哪里?还在三途。这就是古大德常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学佛最后堕地狱。
我在早年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采用的古注,干隆时代的灌顶法师,慈云灌顶法师的注解,他注得非常详细,我就用这个本子学讲这部经。这个本子最后面讲学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个就是下阿鼻地狱。我看了很纳闷,我就去问李老师,我说学佛再不好,也不会堕阿鼻地狱。李老师听到我这个提问,他说你这个问题是大问题,我不给你讲,我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讲,你注意听。我们现在细心观察,这样学佛的人很多,打著学佛的招牌,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佛的教诲是背道而驰,那怎么不堕地狱?这么多年来,我们就很清楚了,看得很多,看到出家人学佛临走不如在家人,在家人有很好瑞相的我看到很多,出家人很少,多半走的时候神智不清,年岁大了得老年痴呆症这最可怕的。所以我们学佛,无论出家、在家要记住,要以功德回向求生净土。求生净土最重要的,临命终时没有病苦,真有把握往生。
临终时候要是痴呆症,自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你就没办法求生极乐世界,那怎样?随著你的业力去受报去了。你造的善业你生三善道,你造的恶业你就堕三恶道,随业流转,这是很可怕的,我们不能不知道。你知道就应该要知道预防,怎么预防法?一定要依照佛陀教诲好好去学习,首先心地要清净、要慈悲。我们净宗修学的课程不多,我提供同学们的只有五门功课,第一个是「净业三福」,这是我们根本的依靠。是《观无量寿佛经》佛教韦提希夫人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要落实;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我们根本依。
我们处众,无论在什么时候跟人相处,记住六和敬,一切时、一切处跟大众相处,六和敬怎么修?他不跟我和,我跟他和,就没事了;他不跟我和,我也不跟他和,就对立了,冲突就发生了。所以这个要懂,凡事要常常记住祖宗的教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事情遇到障碍行不通了,找自己不要找别人,找别人永远不通,找自己马上就通。他不让,我让;他不低头,我低头,立刻问题就化解。他坚持他的成见,我随顺,不就没事了吗?要明白这个道理。他坚持,我也坚持,这两个问题就发生了;如果他是错误的,错误的也让他错误去,我要能忍受。慢慢的我用智慧把错误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幅度,让他觉悟,不能产生冲突。你虽然有好的意见,他不能接受,那你就不要提出来,就随顺,「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六和敬里面的「戒和同修」,戒就是规矩、礼貌、风俗习惯,都包括在里头,人情世故。所以它跟佛经上讲的戒律不一样,范围很广,我们一切统统随顺,我都能忍受。所谓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我们决定不违犯。然后就「身同住,口无诤」,这条非常重要,决定没有争论,那是说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我们不反驳。如果他是错误的,我们细心观察,以善巧方便看他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可以建议,不能接受不说,决定不发生冲突,要以这个为最高的原则。如果对方是个聪明人,看你很有礼貌,很真诚,一般建议都会接纳,都能听得进去。如果你的姿态很高,他首先看了对你就不喜欢,你再好的建议,他不接受,起反感。所以尊敬别人,尊重别人、敬爱别人很重要,别人有过失,你劝导他,他能接受。如果我们根本就不尊重,根本就瞧不起,他有错误你建议,他不会接纳你的,这一定的道理。所以自己姿势低,办什么事情都好办;我们姿势低,他对我们就更尊敬。
我学佛今年五十六年,这五十六年当中,你看我,我的生活、我的工作就是读经、讲经。我跟一切人往来,在佛法里面学到的,我都能用上,很管用!障碍很多,都能够化解,在我这边是一点障碍都没有,可是有些障碍是在对方。对方怎么不能化解?他不跟我接触就不能化解。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现象我们知道不外乎两种原因,第一个是过去生中的业因,这一生遇到就冤冤相报,他报我,我不报他。第二种业因多半起於什么?嫉妒、障碍,这个很多。你虽然做好事,你的好事做得超过他,他脸上没有光,他是觉得他脸上没光,总要想尽方法来破坏、来障碍你,多!这个事情多半都在佛门,在佛门也就是古人讲的「同行相忌」,你做事情谁嫉妒你?同行的。不是同行他不嫉妒你,同行的,你做得比他好,他就嫉妒你,就这么个道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受种种委屈,我们都知道业因、业缘,都知道。可是我们想想我们做得没错,而且我们应该要这样做下去;不能说因为他的嫉妒障碍,我们经就不讲,我们教就不学,那就错了,那个我们将来会堕落。虽然有这么多嫉妒障碍,我们每天讲经、念经、学教,把功德统统天天给他们回向。我们跟他接触的时候都是尊重、谦虚,学著是不敢走在别人前面。就是这样,找麻烦的人还是多,可是我们一定要什么?向佛学习,佛能忍,佛忍受的羞辱比我们要高出百倍、千倍,他都能忍。我们今天这点小小障难都不能忍,还学什么佛?那就错了。佛能忍,菩萨能忍,世间圣贤都能忍。在菩萨道上忍辱是第一德,讲到德行它是第一。
能忍才能精进,进是进步,进步上加一个精,这个字很重要,精是什么?精是纯而不杂,这叫精。那你就懂得中国自古以来世出世法的教学,无不是讲求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是精进。一门就是精,太多了杂了,虽有进步,杂进不是精进。杂进的效果跟精进那差得太远了,为什么?精进后面的效果他得定,得禅定,禅定开智慧。杂进得不到定,得到什么?得到一些常识。所以我在这一生修学当中,我领悟到这个大道理,我知道现在学校里头,学生学习的功课杂进,他很难成就。纵然念到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依旧还是心浮气躁,心定不下来,道理就在此地。
如果学校教学的方式,改变一种方式,肯定不一样。学校还是这么多课程,譬如一个学期,如果学三个学分、四个学分,三个学分是三门课,四个学分四门课。一个学期假设四个月,现在大概都算星期的,二十个星期,那二十个星期四门课,我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精进的方式来学习。怎么学习?我一门课上五个星期,还是这四门课上完,效果肯定不一样,五个星期他脑子里只有一样东西。杨老师告诉我一桩事实,她现在教一批小学生,小学生专门教数学,小学的数学。学生在一个年级,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数学,她用两个礼拜教,统统学会,而且学的成绩比学校同学成绩优异,就这个道理。你说国文,两个礼拜专门学国文,两个礼拜专门学历史,不夹杂第二门课,他整个心专心在这点,他会很有兴趣。有学习的兴趣,又有很好的成绩,专心!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法。
你看现在学校里面,每天有几门课,三门功课、四门功课,就是四个老师。前面一个小时讲完之后,头脑还没有落印象,下个钟点又换另外一门功课,连前面的功课有点时间思考都没有,马上就换第二门,什么都没有学到,这方法不一样。所以我们中国古时候私塾教学,是绝对不可以选两门功课,他是一门功课不学完,不可以学第二门。从前教学,这一门功课,在私塾童蒙教学是讲求背诵,譬如你学《论语》,《论语》都是背得很熟,老师提问,问你这句,你立刻能够从下面一直背下去,这证明你很熟。任何一句都没有问题,知道在哪里,背得这么熟,这个科目算教完了,再教第二个科目,再教《孟子》。一门一门的教,不是同时教,同时教就乱了,就没有这么好的成绩。
我们年轻的时候跟李老师学经教,老师用的这个方法。那个标准,他并没有要求我们背诵经典,他要求我们上台去讲经,每个学生都要上台去讲,所以你要有充分准备。老师这种方法好,我学会了,学生不要去管教,用不著去管学生,为什么?他每个星期,譬如他要讲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至少要用二十多个小时去准备,他要没有那么多时间准备,他上台就讲不出来。他准备的时间都觉得不够,他还有什么心思去玩?不会了。聪明一点,能力强的,每个星期讲两个小时。那两个小时的讲稿差不多两万字,一个小时讲稿要一万字,你想想看,一个星期算是七天,那一天讲演你没有办法,六天的准备,一天要写一千多字,你哪里有时间去搞别的,这叫一心专注。学得很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学得会很快乐,真的叫法喜充满。
我们讲演,讲堂里头没有扩音设备,所以你的音量要高,要能贯注到全场。老师是坐在最后一排角落上,他要听不见你就不及格,所以他坐得远远的,坐在角落上,要听到你的声音很清楚。声音不够响亮怎么办?老师教我们求三宝加持,天天拜佛求三宝加持给我们音量,这我们都学过的,有效,真有效。这个都需要忍耐的功夫,你才能有进步,决定是一门深入。可是一个成就的人根重要,如果没有根,你用这些方法成就,你德行没有。德行没有,你知道这个方法,你用上几年也不错,会有成就。可是因为没有德行,你容易堕落,为什么?经讲得好的时候,一讲经名闻利养全来了,你那个爱憎之心生起来,那就是烦恼现前!你才晓得道德的根多重要。
道德的根是什么?那个效果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无论什么境界现前,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不会受它影响,你受影响亏就吃大了。所以这个进,真正讲精进,古大德的方法正确;现在讲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问题很多。实在讲现代的国外这些科学家,他们研究一门东西也是专注,他才会有成果;如果同时涉猎许多东西,不行。所以研究员做研究工作还是一门深入,但是在一般学校里头就疏忽这个方法的选择。世界上这种方式已经搞得很普遍,每个人都认为很正常,这个方法佛门也感染,很多佛学院也用这方法。我也办过一次佛学院,办了一年,我就辞掉不干了,对不起自己良心。
一门深入的教,得一个人很辛苦。譬如你教十个学生,十个学生同样学一样的,不见得,他每个人喜欢自己学一样,那十样,十样那你教起来就很辛苦。可是我们在现在,现前环境可以应付了,为什么?这个经讲这么多年,留下不少的这些录相带、录音带,现在教学就方便,你学哪一门,我有这门资料给你。参考资料告诉你,这套讲经的带子你去听,你听了之后有问题再提出来讨论,这就方便太多了。可是能教几个学生?给诸位说,顶多十个,十个以上你的精神、精力做不到。佛菩萨、阿罗汉行,他们有这个体力,我们凡夫没这个体力,所以一个教十个还行,十个以上决定不行。
人多的时候,人多像过去李老师,李老师跟我们教学,虽然同学有二十多个人,实际上他只教两个人,其他的旁听,这个方法好。他教学教得很潇洒,我们二十个同学轮流教,他教的都很短,实在讲好像是在做实验一样,把古大德这种方法,看看现在还有没有效?就像我在新加坡办短期培训班,三个月一期,那就做实验的,很有效果。这是实验这种方法在现代社会,还能不能行得通?现在教育里面,这个方法还有没有效果?实验果然有效。那成就,成就就是这种方法要坚持下去,一般坚持多久?十年,就十年。
中国古人讲「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十年专攻一部,但是要晓得,德行是先决条件;没有德行你不通经教还好,少造罪业。如果没有德行,你经教说得好的话,你将来一定堕在名利里头,堕落下去之后就很难出来,亏就吃大了。有德行怎么样?有德行真正做到像《般若经》上讲的「无住生心」,那是只有利,没有害。虽有利,那个利的念头你都没有。每天教学怎么?教而无教,无教而教。每天学习学而无学,无学而学,与般若相应,与自性相应,这叫真精进。如果觉得自己还有进步,已经落在什么?落在分别执著里面。勉励别人可以,自己真有这个念头就坏了。这个道理很深,慢慢学,愈学你愈能够体会。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