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七九讲) 2006/12/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7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经文讲到第四段「无方大用」。清凉大师在没有讲经文之前为我们开导,无方大用是从「普贤德」兴起,也就是说它的基础是十大愿王,没有十愿就不能发生这样广大的作用。所以华严会上的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修普贤行的,具足普贤十愿,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接著给我们说「十门三昧业用」,第一个是海印三昧,《华严》里面说了十条。第一个说明海印三昧是自性本定,也就是说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都有。我们现在这个定失掉了,所以心浮气躁。为什么失掉?那就是世尊所讲的「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的妄念太多、分别太多、执著太多,所以你本有的圆明海印三昧不能现前。
这个三昧现前起什么作用?第一个是宇宙的来源你知道了,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现在科学家、哲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说了很多,但是没有一样能叫人心服口服。如果这个自性三昧现前,你不必要学都知道了。第一个跟我们讲「无心能现」,现的就是宇宙,整个宇宙,我们常讲遍法界虚空界,靠近一点的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无心是真心,能现,真心能现;有心是妄心,妄心能变。我们现在的妄心太严重,变现我们现在的环境,整个世界动乱。有些科学家提出警告,地球似乎不适合人类居住了,环境恶劣到这样的程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是我们自己不善的念头、不善的心所感召得来的。我们心有感,境界它就变,它能变!无心能现的,是一真法界,就是华藏世界,这里面的居民心地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本来居住的环境是一真、是极乐,这个道理要懂。
第二桩给我们讲「现无所现」,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现无所现,你在所现境界里面你不会起心动念,你不会分别执著,那就对了。那就跟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一样,得大自在,这是真正的解脱。我们今天不晓得这个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在这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要知道十界、六道三途本来没有,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是没有。是你的妄心,妄想分别执著变出来的境界,自己变自己受,这就叫自作自受,与人不相干,与佛菩萨也不相干。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自己不知道,幸亏佛为我们说出,我们明白了,明白之后就要放下。
所以,你只要能把自己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执著的念头放下,你就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没有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是执著,就出六道了。出六道到四圣法界,四圣里面就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这是四圣。到那边去还有事情做,为什么?三大类的烦恼你才放下一个,还有两个没有放下。到四圣法界首先要把分别放下,分别要是放下,在四圣法界里面你就是菩萨;再把妄想放下,你就出离十法界,这一定要晓得。阿罗汉放下了执著,还有执著的习气;辟支佛,执著的习气放下了;菩萨放下分别,还有分别的习气。到佛法界,要把分别的习气放下,再破一品无明,他就出去了,就超越十法界,真正成就了。这个事实真相只有佛讲得清楚,别人说不出来。
我初学佛,头一天老师就教我「看破、放下」。现无所现这个道理你明白了,叫看破。你为什么放不下?你没有看破。你要知道现无所现,就是《般若经》上所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就是现无所现。你要把这个事情真相明白、肯定、认识清楚了,再也不执著,你修学大乘教才能够听得进去,经教里头的意思你听了才能够懂得。如果你有这些障碍在,诸佛如来给你讲经说法,你没有入进去,听不懂,没听进去,问题就在此地。这就是什么?业障。遇到佛,我们自己有业障障碍了自己,没放下!为什么没有放下?没看破!佛讲经说法帮助我们看破,我们自己相对的功夫就是要放下。放下之后,你再听佛说经,就又进了一步。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又帮助你放下,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秘诀就在此地,不能不知道。
昨天我们念这个文,「谓如来三昧,随众生心,现种种相,如光如影,了不可得」。《金刚经》上有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看破。看破就是在现相里头不再起心动念,不再分别执著,那就对了,就跟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没有两样。你没有烦恼,没有执著,你充满了智慧,以无量无边善巧方便教化众生。你没有这个能力,你没有法子教化众生,这是佛在大经上说的,「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要度人,先度自己。
我们在这么多年来,差不多也走遍世界,国内、国外学佛的同修,在家,十善业做不到,出家,沙弥律仪做不到。所以佛教今天衰不是没有原因,你没有做到。没有做到,让社会人瞧不起。在家学佛,古人又说在家僧,这个话说得是正确的,是内行人说的,外行人说不出来。僧的意思并不是专指出家人,诸位要知道,你要说是和尚、阿闍黎、沙弥、比丘,这是专指出家人。讲僧不是专指,僧包括在家人,僧是讲僧团,四个人在一起修行,依六和敬就叫做僧,就叫僧团;如果不依六和敬,不叫僧团,这个很重要。
我们也没有看到六和敬的僧团,两个人住个小庙还闹意见,还吵架,这就知道佛法的衰微,原因你就明白了,不和!再看看修学的环境,我们就晓得,为什么不如法?没有人教。现在道场跟从前道场不一样,从前道场里头有道,现在的道场没有道。从前道场跟学校一样,天天上课,道场里面有讲堂,首座和尚讲经说法。首座是担任教学的,维那是担任训导的,方丈住持是校长,它的组织跟现在学校没有两样。所以寺院庵堂是学校,人家不会误会,这佛陀的教育。像从前私塾,大家一听到私塾就晓得孔孟的教育。
一个寺院可能有好几位的首座和尚,分堂说法,这个讲堂讲《华严》,那个讲堂讲《法华》,另外有讲堂讲《般若》,你喜欢学哪一门你就进哪个讲堂,他有学,像学校一样。维那是管规矩的,就是你的生活、言行,标准是戒律,你要是违规矩、犯了戒,他负责惩罚、处分这些事情。现在我们在寺院看不到!为什么从前人能做到,现在人做不到?这个我们知道了,从前的人从小就学规矩,就养成一个好习惯。所以中国五千年来重视家教。你看看中国每个家族是以姓氏,你们家有祠堂,祠堂就是家庙,供奉祖先的。祠堂里面一定有家谱,那是你家庭里面的历史,代代承传。家谱里面有家规、有家训、有家教,祖宗教导后世子孙,他有规矩!
我们现在提倡《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写得好!又简单、又扼要,总共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分做七科。那是要做的,从小就学,小孩出生下来,不会讲话,眼睛一张开他就看,他就会看、就会听,他就开始在学习。所以《弟子规》家教是谁来做的?父母。家里面大人在小孩的面前,虽然刚刚生出来,你不要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他什么都懂,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给他做最好的榜样。所以中国谚语讲,「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不是没有道理。他从出生到三岁,他已经学了一千天,一千天的薰习,他就有能力辨别邪正,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三岁小孩就能辨别,就很懂事。我们现在这个教育失掉了,从小没有学过,长到这么大,染了许多不好的习气。古德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受的是社会的染污。染污太深了,染污太严重了,回头很困难!
所以十善做不到,沙弥律仪做不到。怎么办?自己要生惭愧心,自己要知耻,赶快回头,从头开始。就从《弟子规》开始,每天用弟子规来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如不如法?如法的,很好,明天保持;做错了,错了要改过,明天不能犯这个过失,真干。用上一年的时间,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这一门落实了,诸位同修要记住,我常常讲四门,四门不能一起学,一起学一样都学不好,就学这一门。这一门落实了,其他的三门不要半年你全部都做到。用一年的时间落实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只要三个月,你一定会做得很好;《十善业道》,我相信一、二个月就做好了;《沙弥律仪》也是一、二个月。根扎稳了,根深蒂固,你不输给古人,无论你在家学佛,或者出家学佛,你都有了不起的成就。为什么?你有根,这个不能不懂。
大乘教,像《华严》这个太高了,我们喜欢听,听也只种善根,能不能懂里面的意思?非常不容易。要依照这个修行是更做不到的,修行绝对不是受持《华严经》,我每天把它念几卷,这个没用。你能念,你不解其义,什么也得不到;你所得到的只可以说阿赖耶识里种个种子,这个种子不会起现行,也就是你不会觉悟。你看看人家这个地方讲觉悟,三昧是定,你没有定你怎么会开悟?你为什么没有定?因为没有修戒。诸位一定要记住,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就开了,没有戒就没有定。
你自己想想看,你的心是不是还心浮气躁?还是妄念很多?这就没有定。人真正有定,妄念就没有;还有妄念,没定,这个自己要知道,自己要承认。不要管别人,别人与自己永远不相干,一定把自己管好,自己得定,自己开慧;自己修行,自己证果;自己得度,然后才能度人。前面这两条,你看说明,这都属於看破的事情,看破与放下有关系,三昧是放下。你不能放下,你就看不破,看不破,你就不能放下。究竟第一步从哪里起?第一步从放下起,才入得了门!
第三,「能现所现非一」,这是跟你讲圆融自在,能现是法性,所现的是法相。古人用金跟金器做比喻,把黄金比喻作法性,能现;金器是所现,譬如做金戒指、金手镯、金项炼。能做的是黄金,所做是项炼、手镯、戒指,能做所做。黄金在哪里?黄金就是戒指、就是手镯、就是项炼,项炼、手镯、戒指就是黄金。这个要懂,它的关系要搞清楚,能跟所的关系要很清楚,非一,不只一种!
我们看它的文,「谓如来三昧,能现之智与所现之境一念圆融,十方普应不同」。文字并不多,可是讲得很清楚。如来三昧就是自性本定,在《楞严经》里面称为首楞严大定,在《华严》里面也称为师子奋迅三昧,就是指如来三昧。能现之智与所现之境,这个智,这是中国文字之妙,外国文字里头没有的。这个智可以做根本智讲,也可以做后得智讲。从根本智讲,能现的是真心,所现的是一真的境界。这个智也可以做权智讲,权智是什么?后得智。根本智也叫实智,真实的;根本智里头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了,就叫做权智。权智就是识,阿赖耶识,识能变,所变的境界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所以这里头有两个意思在,这个智有两个讲法,就是两个意思。不管是一真法界还是十法界,能现与所现确实一念圆融。
可是怎么样?十方普应不同,这就是非一,不是一。为什么?众生有感,佛有应,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现身不同;随著众生根性不相同,佛说法也不同,应机说法。然后你就晓得,佛、菩萨没有身相,无相。《金刚经》上讲得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相没有,念头都没有,「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见是见解,念头都没有,所以他才能普应不同。我们执著这是身,执著这个境界是我所有的,坚固的执著我跟我所,我们的本能失掉了,就迷了,不能圆融。这是讲应现无方大用。
可是底下这条给我们说,「能现所现非异」。我们还用前面的比喻,黄金,我把它做成戒指,做成手镯,做成项炼。戒指不是手镯,手镯不是项炼,这就非一,这三个了,非一。可是我们从黄金上看,戒指是黄金,手镯是黄金,项炼还是黄金,从黄金上看非异,没有两样。这句文底下说,「能现之智与所现之境,虽十方普应不同,莫不本乎一念」,那个一念是同!这句很重要,这一念里面就有觉、有迷。一念觉,十法界就没有了,十法界尚且没有,哪来的六道三途?都没有了。所以一念觉就是一真法界,在《华严经》里面讲初住以上的菩萨,法身大士,他们真的成佛了,叫分证即佛。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分证即佛。再往上面去,究竟圆满佛,叫妙觉,那是果位,这四十一位还是因位,《华严》称法身菩萨、法身大士。他们不是在十法界,他们在一真法界,这在讲席前面讲得很多,不可以不知道。
这四十一个位次到底是有还是无?我跟诸位讲得很明白,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你要说无,真有四十一个位次;你要说有,四十一个位次了不可得。为什么?因为初住以上,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他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当然没有分别执著。所以他是平等的,哪来的四十一个位次!有四十一个位次,肯定就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著,他没有,所以你不能说他有。为什么又不能说他无?无明习气真的有厚薄不相同。无明断了,不断无明出不了十法界,无明断了,断了无明还有习气。
你看层层上升,你应该体会到,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见思烦恼习气没断,断见思烦恼就超越六道,证阿罗汉果。在阿罗汉这个位次修什么?断习气;见思烦恼习气断了,那就升级,升到辟支佛,辟支佛没有习气。辟支佛修什么?辟支佛修断尘沙烦恼,就是断《华严经》上讲的分别,学不分别。分别断掉,他升级,升作菩萨,十法界里面的菩萨。菩萨断什么?菩萨断分别的习气,就是尘沙烦恼的习气,尘沙烦恼习气断掉了,他成佛。诸位要知道,这个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大师说相似即佛,不是真的。为什么?他无明没断。所以这个佛他修的就是破无明,我们讲破一品无明,无明只有一品,无明破了他就脱离十法界,就到一真法界去。刚刚进一真法界,《华严》称他为初住菩萨,圆教初住菩萨。从初住到等觉,统统都是断无明习气,无明习气好难断!不像见思、尘沙还容易断,无明习气可不好断。
佛在大乘教里常讲,菩萨修行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圆成佛道,这个三大阿僧只劫是从什么时候算起?从破无明开始算起,就是说从你生到华藏世界那天算起,你无明破掉了。所以我跟诸位说明,初住菩萨跟究竟果佛在智慧、德相里面讲,一丝毫差别都没有。应化在十方世界,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都没有障碍,只是带著无明习气。而究竟果佛没有了,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品无始无明的习气。我们这样说你就好懂。从这些地方你就明白了,凡夫修行成佛用什么方法?放下,放下执著,放下执著的习气;放下分别,放下分别的习气;放下起心动念,放下起心动念的习气,这叫一念觉。如果一念迷,一念迷就变下面的,变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的现象就出现了。菩萨应化在十法界里面,确实本乎一念,众生是一念迷感,求佛菩萨,诸佛菩萨是一念觉应,这里头迷悟不同。一念觉能应,我们凡夫一念迷能感,跟佛菩萨起感应道交的作用。这个道理很深,很不好懂。
所以江本博士的水实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科学的实验。一杯水,玻璃杯里面装一杯水,每个人面对一杯水,我们就有感,水就有应。这个水应,科学的实验是把水让它在零下五度结冰,把这个冰拿到显微镜底下去观察,看雪花,善的念头就非常美,不善的念头就很丑陋。每个人去感,所现的图案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到什么时候两个人或者多人去水面前,所感应的雪花完全相同?那就是佛。所谓是佛佛道同,为什么?佛是连无明习气都没有了。菩萨去感应都不同,为什么?他习气不一样。虽然都是非常美,还有一点点差异,大同小异;凡夫去,一个个不一样,道理在此地。你要晓得水是矿物,所有矿物无不如是,它为什么能应?因为它无心。什么叫无心?它不起心动念,所以才能应。
这是佛门里面的科学,佛门里面的高等科学,我们应当要知道。经典里面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叫你认识宇宙、人生。这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万事万物的真相如是。我们今天真的明白之后要生大惭愧心,要生大耻辱心!什么耻辱?我本来是佛,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经上讲的,前面我们读过的,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搞得这样?就是坏在起心动念、妄想执著。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教我们返妄归真,回头是岸,我们一回头就是佛了。所以要把这些虚妄放下,你不放下就错了。从哪里放起?从现前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行为放下。放下,就是正确的,开始一定要从《弟子规》去做。
前天我跟诸位报告,有些人到佛门里面来,不愿意学《弟子规》,我说老实话。还有人很重视福报,我到佛门是修福的,我并不想成佛。到佛门修福容易、殊胜,但是要怎么修?要布施、要持戒、要忍辱,这三样你都做到,你在佛门修福了;如果这三样做到一样,还缺一样,福修不到。你修布施,你不持戒,不能忍辱,你修不到福;你没有忍辱,你不能持戒,你修不了福。三个一起修,这是修人天福报。如果里面加上定,加上清净心,加上智慧,前面所修的三个就是功德,这布施、持戒、忍辱是功德;没有定慧是福德。到佛门来修福,你要懂得道理,懂得方法,你真的修福了。你要不懂得,在道场里面看到不顺眼的还生气,你哪有功德?你到道场来造罪业,你在破坏道场,你不是来帮助道场的,这不能不知道。
难得有这么一个正法道场,大家在一起共修,真正各个都是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自己要自知、要自爱、要自重。自重才能尊重别人,自爱才能爱护别人,一切都是从自己做起。我们轻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自己不自重才会轻视别人,自己不自爱才不爱别人,才讨厌别人,世出世间圣贤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所以道场就是天天要讲经。明年,我现在正在想方法,我们的道场要改进,一天两个小时太少了。一天至少要八个小时,至少也要六个小时,要有三个老师来讲。一个老师两个小时,三个老师讲六个小时,如果四个老师就讲八个小时。诸位来听,你可以选择,四个老师一定是四门课,你愿意学什么,你按照时间你就来听。我们统统是用网路传播,讲经现场录相,全世界都可以收到,你在家里面也可以收看。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学到海印三昧,能现所现非一非异。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念,一念觉跟一念迷,一念觉现四圣法界,一念迷现六凡法界,不一样,不管是染净都是一念。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常常看到,所谓「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无明就是起心动念,心才一动就是阿赖耶识,一念不动就是真如自性。一念不觉而动了,就叫无明,就是阿赖耶识,这是阿赖耶的业相。业就是动,极其微细,这个一念不觉而起心动念,我们凡夫不知道,阿罗汉也不知道,辟支佛、菩萨也不知道。实在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谁看到一念不觉?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起心动念,什么人看到?八地菩萨,妄想、无明习气差不多快断尽,他才见到。
这就是真正见到了,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到近代,大概是三、四年前,美国太空总署发表了一篇论文,这是科学最新的发现。里面有三桩事情,第一桩事情就说明时间、空间不是真的,这发现了。空间在某种条件之下,空间等於零,就是空间不存在,没有空间;时间在某种条件之下也等於零,没有时间。诸位要知道,没有时间就没有先后,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了;没有空间就没有十方,换句话说,距离没有了。这些话我们在经教里常常看到,譬如我们这里的同修常常参加三时系念,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里面开示有说过,「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净土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这儿,这就说明空间没有。他在那里透了这个讯息给我们,《华严经》上讲得清楚,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华严》讲的不二法门,过去未来不二,没有时间,远近不二,没有空间,这是真的,这是事实真相,一念觉。一念迷了,把一真变现为无量无边的法界。佛经,古时候世尊用比喻,用大海做比喻,大海水就像我们的真心一样。海水是平静的,像一面镜子一样,所以转阿赖耶叫大圆镜智。阿赖耶怎么?阿赖耶迷了,它带著有妄想分别执著,就起了波浪。起了波浪还是水,波浪停下来就是真心,起了波浪就叫妄心。妄心波浪汹涌,照到外面现相就是千千万万,无量无边;如果平静之后,像一面镜子,照的相是一个境界,它起的作用不一样。所以,这一念觉迷,关系就太大了。
我们如何保持一念觉,恢复一念觉?佛教给我们的方法,理上讲,妄想分别执著一起放下。可是凡夫业障习气太重,做不到!做不到,就一点一点的放下,天天干这个事情,这叫真正做功夫。天天做,一定要把它做熟,做成自然,把所有一切不善的习气、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统统放下,然后你一切都归到正常,念头正常。正常的念头是什么?没有念头。你的言语、造作都是正常,正常是只有善没有恶,纯净纯善是正常的,不净、不善不正常。所以阿赖耶的业相动了,动了就叫阿赖耶,没有业相就是真如本性,一动就叫阿赖耶。阿赖耶这一动,业相起来之后,马上连著就产生转相、境界相,一动立刻就转变,转相就是见分,境界相就是相分。
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是什么?智慧是本觉,就是觉性。我们讲觉悟,人有觉悟,觉悟是自性的作用,阿赖耶四分里面的证自证分!证自证分是本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自证分是本体、是法性,见分、相分是从法性里变现出来的,见分就是见闻觉知,相分就是色声香味。这才演变成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森罗万象,全是心现识变的。所以它确实非一非异,从相上看不是一样的,森罗万象;从性上看,从见闻觉知、色声香味那是一,没有两样。不管是同,还是不同,都是本乎一念,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然后我们再看第五条,「无去无来,谓如来三昧,万法现於自心,彼亦不来,自相遍於法界,我亦不去」。净土宗古大德有篇论文,题目就叫《净土生无生论》,这本书读的人大概不多,可是净宗里头常常有句话,我想大家都会听过,「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句话就是此地讲的无去无来。生则决定生,你念佛决定生净土,去了没有?没去。怎么没去?净土就在此地。此方即净土,真的是净土,为什么?境界是你心变的,你心清净,境界现的就是净土。所以,我们两个人站在一起,手牵著手看著山河大地,一个人心净,山河大地现的是净土;一个人心不清净,山河大地现的是秽土,两个人看的不一样。境界有没有变?没有变。什么东西变的?心变的。
这个道理,我们前面曾经做了个「凡圣迷悟示意图」,你能把这个看懂,这桩事情你就明白了。我们跟菩萨站在一起,菩萨戴上个黄色的眼镜,像太阳眼镜一样,我们戴上的是黑色的,就是黄色、蓝色、红色混杂在一起。我们两个人看外面的境界不一样,他看得比我们清楚,我们看的是模模糊糊。外面境界到底怎么样?境界没有变。我们自己的眼睛也没有受到障碍。毛病出在哪里?出在眼镜镜片上,就是这么个道理。镜片叫虚妄,既不妨碍法性,眼睛代表法性,外面境界是法相,与法性、与法相毫不相关,你只要把这个放下就对了。你要不肯放下,外面境界的真相你看不到,你所看到的是扭曲的现象。就是把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自以为这个境界是真的,不晓得自己看错了。你自己见性没有错,外面境界也没有错,就是这个障错了。障是什么?障碍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见不到真相。你为什么不把它去掉?
这个文虽然不多,字字句句都很重要。「谓如来三昧,万法现於自心」,这一句就说绝了。大乘教里面常讲「心外无法」,说明万法是自心现的,自心变的,心外无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外无心,心外无法」,心外无法,心即是法;法外无心,法即是心,自心、万法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不是二,它怎么会来?我怎么会去?所以它不来。我们修净土的,西方极乐世界,佛与祖师大德都明白告诉我们,「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弥陀在哪里?自性现的。净土在哪里?唯心现的,没有离开心。弥陀没有离开心,净土没有离开心,一切万法都没有离开心。所以佛有没有来?净土有没有来?万法有没有来?没有,这叫不来,无来。
「自相遍於法界」,为什么?因为自性遍法界。相是性现、识变的,性识遍法界,能现、所现也遍法界,能所不二。既遍法界,哪有去的道理?不来不去,无来无去就是不来不去。这些都是说明事实真相,你要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疑惑就断了,断疑,正信才能现前;你还有疑惑,你对於佛法不是真信,你有怀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大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目的在哪里?目的就是帮助大家破迷开悟,断疑生信。信什么?信自己。信自己什么?信自己本来是佛,应化在十法界里面,本来是菩萨,本来是阿罗汉,示现的。我们今天不是示现,我们今天是堕落,堕落在六道里面,迷失了自性,不知道事实真相。今天我们的自性,现在遍不遍法界?遍法界。这里头两句话,万法现於自心,自相遍於法界,不关迷悟,与迷悟不相干,迷如是,悟也如是,事实真相。所以《般若经》上讲诸法实相如是。
迷的时候自己以为有来有去,悟了之后才晓得没有来去,这个事也很难懂。现在人对电视很熟悉,尤其是大都会,电视的频道很多,香港应该有十几个频道,我平常不看电视。在美国电视频道有一百多个,我们用这个来做比喻,一百多个电视频道都遍法界,你怎么知道?你一按钮它就现前,它是不是来了?没有,你不按钮它也在。就是你不按钮的时候这个缘没有接上,它相在,但是不现前;你换个频道,再按个钮,它又换一个。你才晓得一百多个频道每个频道都是遍虚空法界。我们自心所现的频道无量无边,不是几百、几千,是无量无边。现在我们不能随意去看看,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自己烦恼习气障碍了,使我们的作用受了限制,但是并没有失掉,这个要知道。譬如我们的电视机坏了,出了毛病,有故障,现在打开频道没有影像。不是频道不在我们这里,是我们自己有了故障。如果把我们故障修理好了,一切就正常,哪个频道都能看。我们的故障就是妄想分别执著。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如果你能把执著放下,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真的放下,佛说你的能力就恢复三分之一。你的眼能看多大的范围?一般的阿罗汉能看一个小千世界。一个小千世界多大?现在我们讲银河系,一千个银河系。不要用任何科学仪器,你睁开眼睛看一千个银河系里面,点点滴滴你看得清楚,你的能力恢复三分之一。你听的能力也有这么大,这一千个银河系里面,声音你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当然这一千个银河系就变成你活动的空间,你到哪个地方去不要交通工具。为什么不要交通工具?那个银河系也不来,我也不去,自然就到了,它就在面前。
这个境界是什么?时间跟空间没有了。科学家现在知道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突破。你看佛门有方法,突破就是放下,放下执著就突破了。放下分别,突破就更大,你的能力恢复三分之二,那不是一个小千世界,你能看到的是一切诸佛刹土。在经上讲的,你能看到十佛刹,你能看到百佛刹,能看到千佛刹。菩萨的果位不同,十住菩萨能看百佛刹,十行菩萨能看千佛刹,十回向菩萨能看亿佛刹,再往上去地上菩萨,无量无边诸佛刹土统统都能看到。你的生活空间多大!我们今天生活空间离不开地球,就这么个小地方,我们看月亮模模糊糊的,用望远镜还看不清楚。好在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可以登入月球,你到月球上才能看清楚,月球离地球很近,银河系可就大了。你看看只要放下执著,你就能看一千个银河系,就跟我们看眼前的山河大地一样。
道理在哪里?就是自相遍法界,自心现万法,就这个道理,这叫事实真相。哪里需要什么科学技术、工具?不需要。所以科学技术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有极限,什么原因?那就是第六意识是分别,思惟想像,第七识是执著,执著跟分别都是有限的。你要把它放下,就无限了。这才真正知道,放下是无限好,不放下是无限糟!
我们对这个世间最严重的烦恼是贪瞋痴,佛说叫三毒,我们的心性上带著这个病毒。好在这个病毒并不是真正害了我们的心性,不是的,它只是在心性外面起了障碍,并没有伤害,也没有伤害到所现所变的法界,没有伤害到。就好像我们戴太阳眼镜一样,看到外面都起了变化,戴上绿色眼镜,外面都是绿的;戴上红色眼镜,外面全都变红了。其实外面并没有染红,我们眼睛也没有染红。贪瞋痴三毒就是镜片。
所以,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讲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两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给我们很大的信心。本来无的当然可以放下,当然可以断得了;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应现在世间帮助我们,帮助什么?就是这桩事情。然后你要晓得,佛句句讲真话,佛有没有度众生?没有。众生谁度的?自己度的。自觉、自悟、自修、自度,佛只是给你做个增上缘,佛不能度众生。佛只是将他自度,怎么自度的,为什么自度的,说出来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听明白了,学他那个样子,自度,这就叫佛不度众生。然后你才明了,自度就真的度众生了,自己没度,怎么能度得了众生?人家看看你这个样子,跟我差不多,我迷惑,你也不例外。
所以,真正学佛好心的同学,不想来生再搞三途六道,你就要真发心。真发心开头你要先学看破,学看破一定要学经教,不学经教不行。你说听说有很多老实念佛成功的,我去念佛行不行?那就要问你老不老实?你要老实,行,你要不老实,就不行。什么叫老实?什么叫不老实?老实人没有妄念,那就可以;你还会胡思乱想,你就不老实,差别在此地。老实的人木讷,决不会有个不好的心待人,没有这个,木讷。看他好像很笨,什么都无知,在社会上跟人家往来统统吃亏。但是老实人虽然吃亏,他还笑咪咪的,好像麻木不仁,为什么?他没有在乎,什么都好。给他受什么罪,很好,决定没有一句话反抗的,决定没有说我想一想,没有,那个老实人。我们是不是那种人?不是!不是就什么?不老实。
所以你要晓得,绝顶聪明人好度,老实人也好度。老实人就是最愚笨的人,好度,你教他什么他就做什么,没有二话说的,他也不回头的。最难度的是当中,叫半吊子,占绝对大多数,佛是为这些人说法四十九年;为上上根人,不用,一句话他就明白了。五祖忍和尚度六祖惠能大师,你们在《坛经》里面看到,用了多少时间?半夜三更叫能大师到方丈房去见他,忍和尚给他讲《金刚经》,那个《金刚经》不是细讲,讲大意。没讲完,大概讲到三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悟了,不要讲了,不但《金刚经》全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佛法全懂了。你们估计忍和尚给他讲经讲多少时间?顶多两个小时。
悟了之后,把衣钵传给他,叫他赶快走,为什么?怕人害他,嫉妒、障碍很重。五祖衣钵传给他,大家不服,为什么?没有人瞧得起他。他有什么了不起,他能得衣钵,那我更能!大家存的是这个心。五祖送他到河边上了船,这么偷偷走开了,然后五祖再回来。第二天不出房门,休息了二、三天,惠能大师二、三天就走得很远了。你们想想这个故事,就明白,他为什么一听就懂?放下了,没有别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二十四岁。你要问你什么时候有成就?什么时候开悟?没有时间表,你哪一天放下,你哪一天开悟。你还没有开悟,你就想想,你肯定没有放下。嘴巴里说放下没有用,内心里头放下。烦恼没有了,邪见没有了,所有习气没有了,沾一点点都不行,都是障碍。
你看他在逃难途中,在曹侯村,已经到广东边界,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也很难得,她是一生受持《大涅盘经》,《大涅盘经》分量相当大,会念,不懂意思。惠能大师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他在黄梅没剃度,这个比丘尼是已经出家的,六祖那时候是居士。遇到之后,她就把《大涅盘经》念给惠能大师听,惠能大师听了之后跟她讲解,她开悟了。这是他出来逃难第一个度的,都有根性,没有根性成就不了。
法达禅师念《法华经》三千部,《法华经》很长,一天念一部,三千天大概也是十年,不开悟。见六祖礼拜的时候头不著地,起来之后六祖就喝斥他,你礼拜头不著地,一定有什么自认为了不起的地方,显出贡高我慢,就是现在所谓是值得骄傲,你一定有值得骄傲的,你说出来我看看。他就讲他念了三千多部《法华经》,意思不懂,求六祖给他开导。六祖说我没有听过《法华经》,六祖不认识字,当然不会看经,没有听过,你念给我听。他背得很熟,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说行了,不要再念,我都全明白了。给他讲《法华》大意,他开悟了,再顶礼头就著地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以你要晓得,真正修行没有别的,放下执著、分别、妄想,这是总纲领。我们从哪里做起?首先要放下我们现前一些不良的习气,不良的习气里头最严重的,自以为是、贡高我慢,要不得!凡是开悟的人,在任何场合表现出来的是「我不如人」。惠能大师一生亦复如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为什么我不如人?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他只是暂时迷惑而已,他如果一放下可能在我上面,道理在此地。真正开悟的人,他的心行决定像普贤十愿,不会轻慢一个众生,连蚊虫蚂蚁都是菩萨,都是诸佛如来,一切的造作决定非常谨慎。弟子规没有学,全做到了,十善业没有学,也做到,沙弥律仪、比丘戒、菩萨戒,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他统统具足。一切恶法,你到他身上找,一条都找不到,这叫真正觉悟的人。处事待人接物谦卑,你从这里看出来礼敬,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全是善行、善心、善德,善心、善行、善德遍法界。
我们迷失,迷失得太久,时间太长,迷得太深了。修行没有别的,自救,要把自己的过失改回来,这叫修行。行是行为,错误的行为,迷惑颠倒的行为;修是修正,修正过来,修正错误的行为,这叫修行,真修!念经不会修行,念佛不会修行,都没有用。一天念二十万声佛号,古人讲的话,「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修行两个字一定要认识清楚,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行为太多,分为三大类,身口意,身要依戒律,口要依戒律,意要依经教。
经律论三藏就是修正我们身语意三业的标准,戒律修正我们的行为,经论修正我们的意念、我们的起心动念,修正知见。如果连这个都不懂,你修的是什么行?完全错了。以为我自己天天拜多少佛,念多少经,念多少佛号,或者坐几支香,都不是修行,与修行不相干。起心动念还是是非人我,还是贪瞋痴慢,放不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完全是搞三途六道的活计,你怎么能脱离六道轮回?所以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才晓得,应该放下。没有搞清楚,你不愿意放下,认识不清楚,我为什么要放下?搞清楚之后才知道不能不放下。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