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五五讲) 2006/5/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5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六大段,第三小段,第二十一首偈看起。
【若见於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这是出家人乞食,在路上遇到国王,现在我们称为国家领导人。引发菩萨的大愿,希望这个王能为『法王』,法王是佛,就是像佛一样,以正法来教化众生。这在外面也是有可能的,从前是国王出巡,在现在机会就更多,但是你看到他车辆经过,很不容易跟他见面。可是也有特别的缘分,像现在由於交通的便捷,资讯的发达,人与人之间往来密切,国家跟国家,族群跟族群,乃至於宗教跟宗教,往来都非常密切,在这种机遇里面,就有很多场合真的会见面。像这些,无论是国家领导人,族群的领导人,宗教的领导人,乃至於企业界、工商界的领导人,都可以称他是王。他的部属众多,像现在跨国大公司,员工都有几万人、几十万人,那确实是个王。现在的社会动乱不安,如果见到,这是影响力最大的,我们有义务劝告他们。
今天举世之人最关心的,迫切希求的就是稳定,都不希望动乱。这些领导人他们可以做得到。而实际上,他们也是天天在祈求,用什么方法化解冲突。尤其这些高级领导人,他们最担心的是民怨,老百姓有怨恨、有不平,这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一般人只注意到贫富的不均,什么人能做到贫富均等?给诸位说,做不到!古圣先王也做不到,上帝也做不到。你看宗教里面的信徒,在外国的宗教信徒都是上帝的儿女,他们贫富也不均,智慧也不等,能力也不齐。所以连上帝都做不到,佛菩萨也做不到。
怎么能把社会大众人心摆平?这桩事情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你看古圣先王用什么方法?「教育」,伦理的教育,让大家知道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太重要了,如何把关系处好。第二个科目「道德」,道德就是知道自己的身分,知道自己的本分,把自己本分的事要做好,与一切大众密切配合,创造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第三个很重要的,「因果的教育」。为什么有不平?每个人造的因不一样,得的果怎么会相同?因是谁造的?自己造的。在中国,儒释道都讲因果,一部《二十四史》诸位仔细去观察、去读诵,就是一部因果的记录。知道因果,才晓得这个社会为什么不平。明了因果的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心就平了。富贵安於富贵,贫贱安於贫贱,社会就安定了,安很重要!富贵人对於贫贱人不可以欺侮,彼此互相要尊重。贫贱对富贵要尊重,富贵对贫贱也要尊重,社会才能和谐。要互助,贫贱人帮助富贵人,富贵人也要布施贫贱人,这样才能够调和。
要懂得怎样修福,不能造孽。现在社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伦理道德没有了,人活在这个世间,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说,做人的尊严没有了;道德没有了,不知道自己应该尽的本分;因果没有了,所以怨天尤人,他为什么富贵,我为什么贫贱,怨天尤人。老天也不公平,那就得怎么办?革命、造反,夺取别人的富贵。能办得到吗?办不到。如果别人富贵我们可以夺取来,因果定律就可以推翻,就没有因果了。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对於这些理事也有少分的认知,心里就很清楚。尤其是佛在经教里教给我们,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求儿女是求好儿女,你在《安士全书》里面读到,周安士怎样求好儿女,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哪有求不到的?
章嘉大师五十年前给我选的这个行业,弘法利生。专门从事这个行业,必须要把社会的工作放弃,才能专心。我就向大师请教,他给我选出家这个行业,我到哪里去出家?跟谁去出家?他老人家告诉我,不但这个事情,你这一生当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要求人。求人,人家要不答应,你心里多难过!我说是!我心里是会很难过,那怎么办?求佛,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求,并不是用感情去求,不是的;要用理智,认真去学习,这是真求,这是感应。
真的学佛,怎么真的学?老师教给我,以五戒来说,那时刚刚学佛,还是在家的年轻人,他教给我。譬如五戒,你能做到一条,这一条就是真正持戒,不是形式上去受戒;形式上受戒,佛菩萨、护法龙天、鬼神他们不承认。你真做到,依教奉行,他们承认。戒行是属於道德教育,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真做,一条一条的去做。现在我介绍同学们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德行的基础。《感应篇》,印光大师介绍我们的是《汇编》,里面有很多故事,有理论,有事实,那属於因果教育,道德因果教育,道家的根。佛门里面,《十善业道经》,如果想出家,《沙弥律仪》,把沙弥律仪先做到你再出家。出家,真的这四样东西,《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这四样东西你统统都做到,自然感应就现前。
感应现前是我们有意思出家,有这个念头,章嘉大师告诉我,老师会来找你。老师找我就容易,我找他不容易。这个法子是章嘉大师教的,真的有求必应。我做了七年,缘成熟了,真的有出家的师父来找我,知道我有出家的意思。因为那时候我也没有家,在台湾就一个人,没有任何牵挂。来找我,一次,我很欢喜,我说我要考虑考虑。一个多月当中,他派人来找了我九次。我看他的心很真诚,不是虚伪的,很乐意我出家,用出家身分来帮助这个道场。所以我就提出我的条件,他同意,我也欢喜;他不同意,就算了,我再等机会。
我什么条件?我出家要学教,因为现在寺院里头没有学教的,我说我要学教,我出家不愿意做经忏佛事,不愿意搞法会。法师,你们的道场,能不能答应我?能不能容我以这个条件出家?第三个条件是我跟李老师多年,我接受他的教诲,出家之后,我每个月要到台中去住一个星期,继续跟他学。从台北到台中是坐火车,我没有这个费用,常住要给我买来回车票。这些条件统统答应,我也很欢喜。所以那个师父找我九次,我这三个条件提出来,他同意了。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白圣法师办了个三藏佛学院,我在台中所学的经教,就在佛学院里面开课。可以说一出家就开始讲经教学,到今年四十八年。我学佛七年,学了七年才出家,上台能够讲经。
所以真正发心学讲经,我的经验当中,以及这么多年来,我所看到佛门的状况,先学成,再去出家,好!为什么?没有障碍。如果你出了家再去学,有障碍。常住人多,人多就意见多,同意你、帮助你去求学的人不多。而你出家,总是希望你要帮常住做事,经忏佛事、法会,总要叫你参加这些。因为现在的寺院庵堂的常住靠这个收入,以这个收入来维持常住。不像从前,从前常住(就是寺院庵堂)有财产,有山地、有田地租给农夫去种植。农夫收成的时候,就向常住纳租,所以常住等於是地主一样,他们要向常住纳租。常住这个收入,它的经济、生活条件有保障,有来源。所以从前寺院庵堂不依靠信徒,换句话说,替人超度的佛事很少,法会也很少,一年只做几次,不是天天以这个为职业,而寺院里面都是讲经、念佛、参禅,真的是有修有学。
现在没有这个道场了,怎么办?我们自己先学,学好之后,再求佛菩萨,求感应。这样出家,你经教的基础已经奠立了。你自己出家的道场,欢迎你讲经,很好;出家道场不欢迎,其他道场也可以去讲,佛学院里面也可以去教学。除这个方法之外,就难了。这说明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都是求佛菩萨,老师教的。出家,求佛菩萨;受戒,也求佛菩萨。所以我出家两年之后才受戒,为什么?戒坛里有人找我去受戒,我都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因为那时候受戒有一笔费用,那个费用我拿不出来,在我们出家人来说是相当可观。我出家时候在家的老师,他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听说基隆那边开戒,就问我:你有没有去受戒?我说:没有,没有去报名。为什么?我说:没有钱。老师听了之后说:这个不难,我们这个地方的同学、老师很多,联系一下,这个费用我们同学替你拿。这是因缘成熟。
今天我们讲领导,社会上各行各业里面都有领导人,这些人希望他们都能「得为法王」。怎么为法王法?用佛法教化你的员工。前几年马来西亚吉隆坡丹斯里李金友居士,请我去做两次大型的活动,讲两个专题,听众一万五、六千人。他开个酒店,我就住在他的酒店里,员工很多。他把他的员工,各个阶层的主管、员工统统召集来,一百多人,让我给他们讲开示。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经营这么大的事业,酒店就是道场,老板是法王,员工是菩萨,住在你酒店里面的客人都是众生,你们要好好去度他,帮助他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他们听了很欢喜,不必用出家的身分。
小而家庭,你学佛了,你自己就可以作法王,给你一家人做最好的榜样。你能够把净业三福做出来,十善业道做出来,六度、四摄做出来,普贤十愿做出来,你这个家庭就是道场,你一家人都得度。所以小而家庭,大而国家。大乘教里面,佛说得很多,仁王护国,那是专门对国王讲的,用什么来治国家?用十善业道。所以仁王就是法王,上下统统都能够依教奉行。
我们在《无量寿经》,梅光羲老居士做的序文,这个序文很长。里面有一段记载著清朝初年,这些帝王是虔诚的佛弟子,顺治、康熙、雍正、干隆,虔诚的佛弟子。他们是帝王,帝王统治这个国家,国家不是一个教,那时候国家有三教,儒、释、道,他统统学,他才能领导。自己学得很有功夫了,所以经常礼请儒释道三家的高人,请到宫廷里面去讲经,讲儒学、讲道学、讲佛学。到宫廷里讲经,那真的是高人,不是普通人,为什么?帝王很内行,他不外行,你不能讲错,你欺骗不了他。他让这些人教化他的文武百官、皇宫里面的眷属、臣民,所以在那一段时代国运昌隆,真的是世界第一等的大国、强国,国家非常富庶。人人善良,人人都接受儒释道的教化。这是通过了试验,证实儒释道教学的效果能化解一切冲突、能致安定和谐,这真的通过试验了。
一直到干隆以后,嘉庆、道光都还不错,不过后世子孙没有像前面几代皇帝那么样认真去做,所以国运慢慢就衰了。到了咸丰年间,慈禧太后干政,大概她听这些教诲不太入耳,所以就把宫廷里面讲经这个制度废除。取而代之的,慈禧迷信,喜欢驾乩扶鸾,搞神通感应,这个错了。所以清朝的亡国亡在邪道上,不是正法。这些事情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
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很小的时候,十二、三岁,那时候住在福建,福建人喜欢扶乩。我们小时候常常看,我很相信。为什么?那个乩盘是两个人托著的,这两个人是什么人?大概都是临时在街上找卖柴、挑水的、拉黄包车的,不认识字,苦力,把他们找来。请他们洗洗手、洗洗脚,洗干净,来端乩盘。在沙盘上写的字写得很工整,没有草字,我们在旁边的小朋友都认识,大概一个小时会写几十个字,记录下来。我很相信,那绝对不是假装的,因为两个人都不认识字,不是一个人操纵乩盘。
我在二十几岁时在台湾所看到的扶鸾,跟福建不一样,它专门有乩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这个乩盘,没有,不是的,专人。而且乩动的时候,速度很快,字很潦草,我在旁边仔细看,看一、二个钟点,我一个字都没看懂。他是念念有词,一个小时写几千字。我就把这桩事情报告章嘉大师,向他老人家请教,这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章嘉大师才把清朝宫廷里的事情告诉我,他说扶鸾不是真的,是灵鬼冒充佛菩萨、冒充神仙,也是想做点好事,修点功德,多半也都是劝人为善。小的事情、很近的事情,他讲得很准,所以相信的人很多;大事、时间远的事,他就胡说八道,反正说了之后,你也找不到他。所以把这些事情告诉我,佛门的佛弟子不要搞这些,不要跟这些鬼神往来,对鬼神敬而远之。实在讲,我们修持稍稍得力,鬼神会来找你帮他;换句话说,他帮不了我们,我们可以帮他。
在学佛这么多年当中,无论是在家、出家的同学,我想这些事情常常遇到,纵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同参道友你会见得到。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有鬼神附身,也有鬼神托梦,他来求你,求你诵经、念佛给他回向,真管用。这个讯息从哪里来的?从附身来的,有鬼神附在人身上,来要求超度。我们讲经回向,功德也很大。念佛、三时系念来做超度佛事,做完之后,有时候他又附身,我们就问他:怎么样?我们给你诵经,劝你来听经,你们有没有得到利益?他就会告诉我们,大概得利益的占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里面得利益的,当然人的根性不相同,鬼神也一样,真正念佛求生净土的,有,不是没有,少数。而多数怎么?生天,脱离恶道,生天。我们知道,他们生天多半是在四王天跟忉利天,有的转到人道来,有的转到畜生道,转到畜生道的多。诸位要知道,地狱、饿鬼转到畜生道是超生,那是占绝大多数。还有三分之二还没有得度,绝对不是一次就度很多人,不可能,这个道理我们懂。所以我们讲经不中断,念佛不中断,每个月我们三时系念也不中断,天天给他回向,月月给他们回向。这次没有得利益的,下一次,再下一次,再下一次,他会得利益。所以,这是我们帮助这些众生。自己修行功夫得力,自己能有成就,也帮助了很多众生。
所以,回向非常重要。你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最后一条,「普皆回向」,我们要有这个心量,念念不舍一个众生。尤其是自己的冤亲债主,我们这一生当中没有跟人结怨,前生、宿世,你就不能保证没有跟人结怨。没有跟人结怨,有没有跟畜生结怨?有没有杀害过畜生?有没有吃众生肉?你吃众生肉,你杀害众生。蚊虫、蚂蚁、苍蝇、蟑螂,你有没有杀害它?它也是一条命。不要以为这些动物小,任意的去杀害它,错了,那也是一条命。杀一条命,你就欠一个命债,你占人家一点便宜,你也就欠人家的债务;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因果通三世,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无论是什么身分,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敢害人。
自己有能力、有智慧,全心全力帮助苦难众生,这才对。哪些是苦难众生?没有超越轮回,统统是苦难众生。纵然今天大富大贵,富贵享完之后,来生能不能再得到富贵?靠不住。一万个人当中,死了以后,来生还得人天福报的,恐怕只有几个人,不成比例。为什么?大多数富贵人享福的时候不知道修福,他所修的福不是真正的福田。这桩事情诸位好好的念念《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前些年,马来西亚做的两片,两个小时。对於真正修行人,把《了凡四训》当作功课来做的人是非常方便,因为时间只有两小时。每天用两小时时间看一遍,你能够一年不间断,看上三百六十遍,因果教育的根,就在你心里面生起来了。我相信你这一生,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你就会想到因果,对於你的修行有大帮助,这不能疏忽。
印祖在世,一生极力提倡,那是真实智慧,他看到我们现前的社会状况。在我们推想,用儒来教来不及,用佛来教也来不及。用什么方法能有效?因果。每个人都知道因果报应,你起心动念一定会收敛,一定会想想害人的事情不能做,亏心的事情不可以做,你就有警觉心。不能做一桩对不起人的事情,不能做一桩对不起社会的事情,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世界的事更不会做了。起心动念,利人就是真正自利。现在人不一样,不相信因果,不知道伦理道德,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以为损人可以利己,实际上损人是害自己,所以他在一生当中受的苦难、折磨很多,他自己都不晓得什么原因。只有聪明智慧有大福德的人,王!这些人容易度化,你一说他就明了,他就清楚。
下面一首偈跟这一首有连带关系,我们未尽之意到下个小时我们再继续探讨。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第二十二首偈: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我们读这首偈,也要懂得引申的意思。『王子』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们能做社会大众的好榜样,影响尤其是大。我们今天为佛弟子,佛是法王,菩萨是法王子,既然学佛,都是佛的学生,佛的学生,古印度的称呼就是菩萨。菩萨有等级的,就好像在学校念书一样,菩萨是学生,毕业了,毕业就是佛。
所以菩萨是学生,有一年级、二年级,有小学、中学、大学,不一样,都是学生。佛法里面讲,像《华严》给我们说的,十信,第一个十年级,好比是小学。第二个叫十住,第二个十年级,好像是初中。第三个十年级,十行位的菩萨,好像是高中。第四个十年级,好像是大学。第五个十年级,好像是研究所。所以,佛法里面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一个位次,上面还有个等觉,五十一个阶级。而修学时间长短不一样,完全靠个人的功夫。有些人在一生当中,这五十一个位次他都完成,好像是他拿到博士学位。在佛法里最高的学位是佛陀,第二个学位是菩萨,最低的学位是阿罗汉,这都是真正拿到学位了。小乘有四果四向,八个阶级。
我们今天『从法化生,而为佛子』,那就是一定要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学习。「从法化生」这个意思很深,父母生我们的身,肉身,恩德很大!生我们,养我们,教我们。现在做父母的,生跟养做到了,教疏忽了。我们接受佛陀的教育,圣贤人教育的目的在变化气质,这是从中国古圣先贤教人,读书在求变化气质。也就是说,变恶为善,变迷为悟,变凡为圣,变就是变化,这叫什么?法身慧命。佛法讲我们有两条命,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我们的慧命得自於老师,佛是老师,这个诸位一定要清楚。
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他什么?本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是什么意思?尊敬,我们讲尊敬的,要翻成中国的意思,尊敬的根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是学位的名称,他拿到最高的学位,像我们今天讲的博士,最高的学位。所以翻译出来,你就知道没有迷信,佛不是天神,佛不是鬼神,佛不是神仙。佛是个觉悟的人,化迷为悟,化凡为圣,他是觉悟的圣人。我们遵从他的教诲,依他的教诲来修行,转变我们的气质,这是真正的佛弟子。
它有标准,我们同学们在一起,都选择净土宗,净土宗最重要的修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清净,那你就想到,清净的反面是染污,什么东西染污?烦恼是染污,最严重的染污。所以佛给我们的标准,十善业道!初学佛的人要从这里下功夫,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从这里扎根,从这里入门。现在人说实在话,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诲,包括佛法,佛法是圣贤教诲,不懂得孝顺,什么叫孝顺,不知道。而现在做父母的人,因为他也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育,他也不懂得什么叫孝顺。所以他生儿育女,教他的儿女,他自己都不懂得什么叫孝顺,子女怎么会懂得?
我听到庐江文化中心的报告,最近有个小朋友,很顽皮也很聪明,很难教。他们全家学了弟子规之后,父母懂得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晨昏定省,从前没有,现在知道了。早晨、晚上都要问问父母好,衣著能不能保暖?常常关怀;饮食合不合口味?照顾的很周到,小朋友看到了,看到,他自动就会学。学了什么?照顾他自己的父母,这就对了。看到父母孝顺祖父母,他旁边学会了,所以教育是要以身作则。你对自己父母不孝顺,孙子看到,你做儿子不孝顺,你要求他孝顺你,哪有这个道理?他从小天天看,父母就是他一面镜子,就是他的好榜样。所以父母要想儿女孝顺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孝顺你自己的父母给他看,自然他就学会了。你要尊重自己的老师,让儿女看到,他才会学到尊师重道。这应该的,这个道理我们讲得很多。
尊师就是尊重「道」,老师是代表道统、传统。由此可知,老师是社会大众的表率,是社会大众的榜样。老师的生活是最清苦的,在古代常讲穷秀才,因为他没有从事生产事业,他只是教书。教书,学生家长送一点供养。学生家庭富裕会多送一点,逢年过节多送一点礼,供养老师。家境清寒的就很少,甚至於还有家境非常贫苦的,三餐饭都得不到温饱的,这时候老师还要照顾他,还要帮助学生的家庭。所以做老师的人很辛苦,但是起心动念,言谈举止,都给社会做个好榜样,伦理的好榜样,道德的好榜样,因果的好榜样,老师要做出来。
他的辛苦,我们非常明白,他有好的果报。往往果报不在这一生,果报在来生后世。因为一生心行端正,念念都为下一代,给社会大众、给下一代人做最好的榜样,他的福报在来生。虽然自己清苦,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布施。所以,他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换句话说,来生得大富贵。我们就知道,现在世间这些大富贵人,前生、宿世多半是什么?多半就是这一类的穷秀才,他所修积的德行,他所修的三种布施,所以在这一生当中得大富贵。
我们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对富贵人羡不羡慕?不羡慕。对於这些教书的,清苦的这些老师尊不尊敬?非常尊敬,由衷的尊敬,他们是社会安定的根源。所以古时候帝王、大臣、长者,对於读书人没有不尊敬的。虽然他很清寒,他非常清高,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甘心情愿过他清苦的生活。他的快乐在读书、在教学,得天下之英才而乐育之,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他有他的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圣贤之乐。现在的社会价值观转变了,在从前读书是社会地位最高,最被人尊敬的。社会的排行榜,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读书人排在第一。现在价值观改变,现前社会是富裕的排行榜第一,工商摆在第一,读书人贫穷,现在读书人排在最末后。这是社会为什么会动乱,这个道理你有没有参透?凡是社会重视伦理道德的,决定是太平盛世;凡是社会废弃伦理道德,不要了,疏忽它,不要了,肯定是乱世。
我们今天生在价值观颠倒的时代,圣贤书还要不要读?现在就有许多家长说念这个书没用,念这个书将来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现在念什么?念工商、念科技。大概学生最热门、热衷的是电脑、电子、机械,这是最热门的。为什么?找工作方便,大公司都需要这些人才。伦理道德的人才,他没用处,这个东西不能赚钱。是!不能赚钱,但安定社会。今天社会动乱,冲突这么多,靠什么?要靠这个来化解,要靠这个来安定,所以,只有少数真正觉悟了,舍己为人。今天做这事情很辛苦,不容易。所以有同学们告诉我,好事难做,好人难为,人家误会你,大家看到你讨厌你。你做好人,他不是说你是好人,说你是傻瓜、你愚痴、你傻,你怎么不知道赚钱,你怎么不知道享受?你真正想做一桩好事,障碍太多,不让你做;你做坏事,帮助的人可多了。你不相信,我开个赌场,就有很多人投资,为什么?赚钱。那是害人,让人倾家荡产。所以今天社会是颠倒的社会。
我们真正发心做,我们要明白,将来的果报不可思议。你今天能付出多少的牺牲、多少的代价,来生后世百倍的报偿、千倍的报偿,福德不可思议。所以今天我们什么享受都没有,我们今天干的是什么?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只愿布施,不求回报,回报的念头都没有。可是在自己,虽然很清苦,生活能过得去,好!够了。三餐能吃得饱,衣服能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了。我们生活在世间的需求满足了,不必再求。你现在给我大的房子,我不要,为什么?每天整理就很辛苦,一个人住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一间房子足够,很容易整理,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你说你多么快乐,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恐惧。
所以要心净,要把染污放下,现在染污严重,大家都知道。首先在哪里?从生活上放下染污。穿衣服,还是穿棉布保暖,好!你穿一些尼龙、绸缎,化学的东西,对身体不是健康的,伤害健康。饮食,今天的肉食决定不健康。除非你住在农村里,你在超级市场买的肉食都不是健康的,里面有很多化学微生素在里头。甚至於素食,蔬菜有农药,很严重的农药。乃至於茶,我去参观过农场,参观过茶园,茶农种茶也是用农药、用化肥,所以茶叶长得很好,很好看,不正常。
所以三十年前汤恩比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真正懂得健康,懂得卫生,还是要恢复到过去那种农耕的方法,它是自然的,那是健康的。家里面养的畜生,一定要放到外面,可不能关在笼子里,关在笼子里决定不健康,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外国人他们喜欢吃牛羊肉,牛羊是养在牧场,牧场的规模都非常大,正确的,它不是养在笼子里头。不是自己用化学肥料来喂它们的,它们自己去觅食。这就是说明,确实有些外国人他们的饮食比我们健康。现在海里面的东西都不能吃,为什么?海水严重污染。在从前认为什么?海鲜、河里面的鱼大概是比较好一点,现在我们知道,河川、海洋严重的污染,都是人为的,都是自己害自己。从这些地方你就懂得怎样调整你的衣食卫生,保护你的生理。
再说到精神的染污,就更严重了。我们天天所接触的,大概现在接触最多的是报章杂志跟电视,还有电脑,这是接触最多的,这些东西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妨害。就是里面的内容是严重的精神染污,你天天接触它,没有好处。所以我学佛之后,懂得这些道理,我至少有四十年跟这些断绝关系,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看杂志,断绝四十年。连电话都很少,尤其现在的手机对人害处很大。我看到有些广告里提出一些警告,很有意思。它说用手机的人,希望用的次数愈少愈好,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换句话说,一分钟以上,对你身体就有伤害。所以方便是给你方便,可是你要付出代价,你付出的代价跟你所得到的方便不成比例;换句话说,为了这点方便,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不值得。
所以在这些地方,佛弟子应当天天接受佛菩萨教诲,佛菩萨教诲在经典里面,我们一定要把时间拿来多读经书、多念佛。我们这一生要走的路,要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就正确了。要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道德,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没有白来,方向、目标正确。要知道过个平淡的生活,平淡就是最健康的,就是最幸福、最美满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还是很多。真正能看破,能放下,我们有五、六个人,三、四个人,都不算少,在一起共修,大家依众靠众,互相勉励。不但我们每个人是社会大众的好榜样,我们这个小团体也是所有团体里面的好榜样,为什么?这个团体是修六和敬的。
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在我们现前社会状况,道场要小,他告诉我们,同学共修不超过二十人。你想一想,祖师为什么要说这个话?为什么要这样教我们?你明白吗?你懂吗?就是现在社会价值观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制度改变了。如果道场人众太多,不能修行!人众太多,费用太大,谁能供得起你?供不起你怎么办?那只有自己想方法,你一定会想到用什么?企业的方式,那就不是建道场,叫开佛店。法会、经忏佛事,办种种活动招来信众,你还有什么时间修行?你的心是乱的、是动的、是染污的,不是清净的。
如果你这个道场真的不超过二十个人,现前社会善心人士还有,他乐意帮助你,你能过个很平淡的生活,二十个人很容易维持。可以能做到什么?做到如法,如理如法的修行。不向外攀缘,没有经忏佛事,也没有任何法会。二十个人天天在一起读书、讲学,一个人讲,十九个人听,每天大家轮流讲,轮流讲是逼著你要读书。一个人学一部经,或者是两个人学一部经;二十个人,两个人学一部经,就十部经,每个人学有专攻,好!二十个人在一起,每天同学们互相讲,互相在一起学习。虽然我学的跟你学的不一样,我讲给你听,你讲给我听,我们都有专攻,但是对其他的经论也都有知识,为什么?都听过。这样子我们十年、二十年不出门,就变成专家学者了,自自然然全世界爱好、想听这个经的人,都会请你,为什么?你是专家。
譬如我学《弥陀经》,我十年、二十年就专门学这部《弥陀经》,肯定将来就变成阿弥陀佛;你学《无量寿经》,你就是无量寿佛;你学《金刚经》,那你就是金刚菩萨;你学《地藏经》,你就是地藏菩萨;你学《普门品》,你就是观音菩萨,专家!什么人对这部经论用过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功夫?在这个世界上,现在交通方便,每个地方想听这个经的人一定请你。心一定要定下来,一定什么都放下,依教修行,这才真正是佛子。「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可不能学多,可不能学杂。同学在一起互相学习,譬如我专攻《弥陀经》,我也听你们讲经,听到那些东西可以帮助我,可以在我学习当中,或者在我的讲解当中引用。每个人都有主修的,可以在一块互相学习、研究、讨论,大家都向上提升。
每天念佛,如果是著重在教理的研究,念佛不能少过四个小时。每天拜佛,不能少过一个小时,怎么会不快乐,怎么会不成就?不必要挂个什么佛学院的招牌,用不著。小小的一个精舍,小小的一个念佛堂,同学不分在家、出家,都可以,二十个人。出家,可以住在道场里;在家,希望他来参加上课。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来,下课的时候,他可以回家。专攻!这是真正的佛子。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我们在经典上常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同学几十年追随释迦牟尼佛都不离开。他们真是学到家,学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不需要别人照顾,这是最初的僧团。
民国初年江味农老居士,这是个在家很有成就的大德,他一生专攻《金刚经》。在这一部经上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写成《金刚经讲义》,现在是《金刚经》注解的权威。还有一位周止庵居士也是这个样子,一生用二十多年时间,专用在《心经》上,《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他把自古以来出家、在家大德注的《心经》,他统统都读过,写成一部《心经诠注》,是《心经》古往今来的集大成,变成权威。这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成就的典范,我们要想自己成就,你就用这个方法。如果你要贪多、贪杂,心里还有妄念,你就不能成功。成功的人决定是万缘放下,心地清净,清净就相应,杂乱就不相应;为自己名闻利养就不相应,为续佛慧命,为普度众生,那就相应。相应是得三宝加持。
所以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只要有心,没有一个不能成就。中国谚语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真正发心想干,始终不变,没有一个不成功。连成佛作祖都办得到,其他世间事叫鸡毛蒜皮,小事,哪有做不到的?转凡成圣,破迷开悟,这是第一等的大事。《法华经》上讲的「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世尊如是,我们如果要发心效法世尊,亦如是。为什么不发心,为什么不真干,为什么不做个真的佛弟子?
有名无实,不能成就。虽然在佛门种了善根,可是你的业障一定要消除,业障到哪里消除?业障要受很多的苦报,这个不能不知道。所以你学得不如理、不如法,造的是什么业?破坏佛法的形象,让社会大众产生误会:学佛就是这样的,这个佛不要学了,这个东西是迷信,这个东西对社会没好处。造成了误会,这个误会就是很重的罪,它是有果报的,哪有说不造业因,没有果报的?没有道理,业因一定有果报,所以这是不能不知道。
所以出家人如是,在家人也不例外,在家人在社会上要做个好榜样。我奉劝大家,我们一定要落实十善业,要落实三皈、五戒,要落实弟子规。还是要从弟子规做起,然后三皈、五戒、十善业不难;弟子规做不到的话,后面这三样很难。所以,我们看在家同学,十善业做不到,三皈、五戒做不到,这就不是真正佛弟子。出家人,沙弥律仪做不到,这不是真正出家弟子。为什么做不到?没有弟子规的基础,也就是缺少这个基本的训练。我们明白了,搞清楚了,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来得及!
真正有心的,勇猛精进的,弟子规这门课,三个月可以圆满,能把它做到;根性钝的,烦恼习气重的,花上一年时间也能落实。有这个基础,你再认真努力学十善业,希望也能够用三个月、半年的时间,把十善业落实,你是真佛子。然后无论你修哪个法门,无论你学哪一部经典,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十年、二十年,你就是大德,佛门的大德。无论在家、出家都是大德,在家,就像夏莲居、像梅光羲、像江味农,这样的成就;出家,那就是祖师。真的是自度度他,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真正佛子。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