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四0讲) 2006/5/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4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六大段的第三段,「所遇人物」。这以下一共有二十四首偈,都是讲出去托钵在路上所见到的这些人物。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菩萨总没有空过,都能够引发自性里面的悲愿。我们看第一首: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严』是庄严,我们今天所说的威仪、仪表,见到他穿著非常整齐。当然这里面一定是指著礼服,特别是在一些大典之中,各人都穿上自己的礼服。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菩萨必然会引发如佛『三十二相』庄严的弘愿,所以『当愿众生』,这个愿。「众生」是遍法界虚空界,不是说我们这个地区、这个城市、这个国家,不是的。这一句境界都是以遍法界虚空界为境界,境界无限的广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八十种好就不细说了,举出三十二相。
相好是具体的福报,人有福,福从什么地方看?从相好看,相好庄严,这是福报。世间人,也可以说到遍法界虚空界,十法界里面的六道凡夫,没有一个不希望聪明智慧,没有不希望自己具足财富,第三个就是相好,相好里头包括健康长寿。这是所有一切众生共同的希求,没有人不求。能求得来吗?这个道理要懂,决定求不到。为什么?这是福报,福报是果报,果必有因。所以古时候的教育,不但是中国,外国也不例外,教育里面,因果这个科目没有不重视的。善因感善果,恶因一定招恶报,在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都重视。儒是继承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统,确实孔子是集大成者。由此可知,因果教育五千年前就有,老祖宗就重视!《易经》里面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因果教育,因果教育的总纲领,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积善!
想到这个地方,最近我们所得到的,北京同修们提供一套光碟。它有两个部分,前面一部分是「山西小院」,后一个部分是「为什么不能吃它们」,总共有十几片;「山西小院」有八片,「为什么不能吃它们」好像也有七、八片的样子。我们净宗同学应当要把它当作因果教育教材来学习。因为片子很长,所以送来的时候我没有看完,看了一半,我就去参加杭州的「世界佛教论坛」,前天才回来。休息两天,这两天时间我就把后面没看完的继续再看,昨天晚上看完。我很受感动,真正体验到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同时我也很深刻的理解,今天世界上的动乱不安,充满了许多的危机,我们一般讲灾难!这些灾难的业因是什么?这十几片光碟是最好的答案。
佛门里面常说,如果要想这个世界没有灾难、没有战争,佛说了一句话,「除非众生不吃肉」。话说得很简单,义理非常的深刻。换句话说,今天整个世界的灾难,天灾人祸,从哪里来的?居住在地球上的众生经年累劫杀害众生,吃众生肉。天灾人祸的真正业因就是冤冤相报,恶业的感召。人的相好,命相家(看相算命的)常常说「相随心转」,这个话很有道理,道理很深。我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提醒同学,不但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
「山西小院」,总共有七片光碟;第八片是上次我们看了之后,虽然没看完,我跟大家讲了一个小时,「真学佛,真受用」。我用这个题目就在此地讲的,他把这一个小时的讲演也放进去,很好。这是专门解释为什么会有感应,实在讲就是大乘教里面的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诸位都很熟,佛常讲的。《华严》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两句话不太好懂,「一切法从心想生」好懂,这都是经上的原文。想什么变什么,所以你的心善,相就善,一看相貌,这个人是善人;心地很慈悲,这个人相貌很慈悲;心地很清净,这个人相貌很清净;常常修学定慧,一看,这个人是个聪明相、智慧相,相随心转!
由此可知,相貌、体质是果报,能不能求?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可是,求要懂得理论,要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去修因,果报自然现前。人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天下就太平,灾难就化解了。为什么?不造恶业了。人为什么要造恶业?还不是争名、争利、争财产,殊不知那是争不到的,那是在造罪业,果报在三途。你今天争,争到了,今天讲竞争,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升级就是战争,现在的战争是核武、生化,是世界末日的战争,你说多可怕!战争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在历史记载当中,二、三千年在这个地球上,从来没有一次战争能解决问题的,战争只有把问题变得更复杂。人要觉悟,不能不觉悟;真正觉悟了,放弃这种手段,不再用战争,这正确的。
佛陀教给我们,你怎么求财?我们想发财,佛告诉我们,财不要太多,太多是累赘,够用就好。生活过得很舒适,这就好了,何必还要多?多就变成贪心、贪婪,贪婪的果报是饿鬼,往三途堕落下去,那就错了。财是什么因?佛给我们讲,布施。有财不能够积,佛说得好,「积财丧道」,道就亏损掉了。所以不能够积财,有财就施,不要怕「我施舍掉了,明天我的生活怎么办?」想到明天,想到明年,想到将来,不敢布施,这错了,你思想错了。钱财在中国称为通货,你想想这个名词,通是流通,意思就是讲不能积。像水一样,活水,要让它流,有来有去,要让它流,永远是活水,永远是最干净的水。你要把它堵起来,把水积起来变成一个小池子,这池子水不流了,不流就变成死水,死水里面就产生微生物,就不干净。古人把财比喻水,很有道理!一定要让它流通,不可以把它储存在那里,不可以。
中国古时候的财神,财神是谁?春秋战国时候的范蠡。为什么把他当作财神?他很会理财。你看这个人有智慧,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复兴了国家。灭了吴国之后,他不做官,他是偷偷溜走的,勾践找不到他。改姓换名,改名字叫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带了西施,西施是他的妻子,两个人去做小生意、做小买卖。三年之后发财了,发达了,发了之后,他把他的钱财布施给贫穷人,统统施舍;然后从小本生意再做,做了几年又发了,一发,他就散。
诸位要知道,不是说发了之后他就多开分店,不是的。你看现在人积财,财多了怎么样?就建许多的公司,甚至於现在叫跨国公司。财富累积得愈累愈多,不是好事,死了之后一文都带不去,真的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把这些钱散给贫穷人,社会上就没有灾难;否则的话,社会上永远有贫富不均。贫富不均当然是果报,众生愚痴,众生不知道因果这桩事情,於是他看到富人就怨恨,他心里就不平;富人能够散财,他心就平了,而且贫人对富人也恭敬、也赞叹,真的佩服。你说哪种方式好?你命里有财,散完了,从小生意再做起,几年又发了。范蠡三聚三散,所以中国人称他为财神,是后世理财的最好榜样,不可以聚,一定要懂得散。
散财不要问后果,你要问后果,你就有分别、就有执著,在佛法上讲,你修的是有漏善;如果心地清净,痕迹都不著,你修的是无漏善,果报不一样!无漏善果报开智慧,帮助你大彻大悟,提升境界。佛法这个地方讲的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无漏善的果报,不是有漏善,诸佛菩萨那是真正聪明人,他们所修的。无漏就是布施,只知道布施,布施里决定没有丝毫分别执著,用清净心施,用平等心施,用慈悲心施,用真诚心布施,果报在三十二相。无量智慧,无量寿命,净宗讲的无量光、无量寿,布施得来的。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各人施各人感报,正是所谓「各人因果,各人负责」,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经上关於这桩事情讲得很多,经论互相有出入,这个没有大的妨碍。我们知道世尊讲经,随手拈来,他也没有准备。譬如说三十二相,三十二句就有几种不同讲法,这都没有关系。我们不要去执著文字相,不要执著言说相,知道它真正的义理就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譬如佛给我们讲修布施,修布施总的相在三十二相里面,「千辐轮相」。脚心,像我们手掌心有纹路,脚掌心也有纹路,你看佛的手掌跟脚掌有个轮相,我们一般人没有。那个相是圆的,有辐射,很细密,这是生生世世累劫好施,手里头现这个相。
说法护生,说法是教学,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破迷开悟是因,果就是离苦得乐。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众生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来的。迷了,你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都错了;错误的思想、言行感召的是恶业,恶的果报,不是善的。如果你觉悟、你明白了,你的思想、见解、言行完全是正确的,正确所感的是善果。所以,离苦得乐是果,破迷开悟是因。然后你才晓得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帮助我们破除疑惑,帮助我们开悟,无量无边的功德。佛菩萨的慈悲没有方法能形容!对待一切众生只有施舍、奉献,没有丝毫希求。为什么?这正是因为他彻底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真相,所以他的思想观念是正确的。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整个宇宙一切众生、一切万法是一体。
大乘教里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心就是今天讲的爱心。为什么讲慈悲?用这两句话就好解了。无缘的爱就叫做慈,无缘我们现在讲无条件的爱,就叫慈;自他不二,自他是一,这叫同体。悲心也是爱心,换句话说,佛菩萨心目当中的爱,是整个宇宙一切万有跟我是一体。就好比我们一个身,我们用一个身来代表宇宙,我自己是身上的一个细胞,你和他也是一个细胞,都是这一身的。我对你的爱护还要谈条件吗?左手这里有点痒,右手帮他搔痒,还要谈条件,还要感谢吗?当然没有。
所以诸佛菩萨了解事实真相,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这叫什么?叫法身。你看大乘教上说得好,「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是我们在经上前面都念过,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经上念过的。这个里面我们要明了的,他讲十方三世佛,十方是讲空间,三世是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佛,佛在经上跟我们介绍过;现在佛,像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弥勒佛,世尊给我们说过一万二千多尊佛号。你看很多寺院里过年拜万佛,《万佛忏》,佛为我们介绍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特别是未来,未来佛是谁?现在所有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意思非常接近,人性本善。
佛说人人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当然一定将来会作佛,肯定是作佛。如果依照《华严》、《圆觉》上来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你相不相信?如果你要问我,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是不是佛?那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如果你离相,离一切相,从众生本性上来看,那真的是佛,一点不假。相虽不是,性是的!性既然是的,相又何尝不是?就通了。然后爱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油然而生,自然就生起来,一丝毫都不勉强,这个要靠教育。
所以佛教是教育,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跟我们上课,讲经说法就是上课。他老人家精神体力好,每天给我们教学的时间八个小时,四十九年不休息。这大家都知道,所谓是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苦口婆心的教你。教什么?让我们觉悟,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让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永远不会犯过失。有人问我,「真有佛吗?你们这些信佛的人,真有佛吗?真有菩萨吗?你看见过吗?」诸位同学,如果有人问你这些话,你怎么回答?我的回答很简单,他要问我「佛在哪里?你看见过没有?」我就指著他,「你就是!」他就呆了,「我怎么就是?」
《华严经》上讲得多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华严》、《圆觉》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本来就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才变成这个样子;换句话说,你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不就是佛吗?我没说错,是真的,不是假的。妄想放不下,分别、执著放下了,你是菩萨,比佛低一等,佛连妄想都放下了;菩萨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如果说妄想、分别放不下,执著放下了,也不错,阿罗汉,你是阿罗汉、是辟支佛;如果妄想分别执著三样统统放不下,那就是凡夫,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所以,你只要放下执著,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你就成阿罗汉;再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再放下妄想,你就是佛!
佛教我们用功,什么叫用功?放下是功夫,不是说你每天念多少经,念多少佛,不是这个。要放下,要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你放得愈多,烦恼轻,智慧长。放下的是烦恼,烦恼放下,智慧就现前,就这么回事情。你说佛教是真的还是假的?你还会有疑惑吗?
世间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你看《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佛法,佛法也不能贪,佛法也不能把它积聚在那里。这些年来我们送《大藏经》,有些道场法师有贪心,我们经典送到大陆,请他代发,结果他收到经典之后,全部放在自己家里的藏经楼,几十套《大藏经》。我们本来希望他分送给各个道场,他没有送,全部集中在他家里。我看了我也不好说话,各人因果,各人负责。我不是送给你一家的,这个果报我们就晓得生生世世愚痴。
怎么样才得聪明智慧?散!到你这儿,赶快就散掉。像我们上次在印尼,我们送了六十套《龙藏》给印尼的一乘寺,方丈和尚很了不起。我去访问的时候,他就召集印尼各个佛教道场的负责人,来领取《藏经》,仪式非常隆重。我记得好像是当场就送了五十三套,六十套《大藏经》,当场一下就送掉五十三套。国家宗教部也派了个司长来参加这个分送《藏经》的仪式,非常欢喜,这就如法,这个法师的果报是智慧。所以你总要懂、总要明了,散财的人得财富,流通法宝的人得聪明智慧,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
像「山西小院」、「为什么不能吃它们」,不要看光碟只有十六片,这个十六片是什么?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这个里面虽然主要的是无畏布施,需不需要钱?当然要,需不需要聪明智慧?要,拍摄、剪接。所以,一种布施里面一定有三种果报,有财、有聪明智慧、有健康长寿。将来在三十二相,他成佛的时候,掌心里头有法轮,脚心里面有法轮,这是什么?欢喜修这三种布施。
我们还看到,佛的身相胸前有个「卍」字,这个卍字是吉祥。这修什么因?远离一切恶业,这个人真正觉悟、真正明白,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善,就是断一切恶。示现成佛了,胸口有卍字。
我们看到佛的手,造像的时候「垂手过膝」,佛的手长,手垂下来到膝盖,很少人有。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是刘备,刘备的手长,历史上记载他的手垂膝。这个世间大富大贵的,三十二相里头有个几种,不圆满。三十二个都圆满的话,在佛经上讲有两种人,一是成佛,三十二相具足;另外一个是转轮圣王,福报大,累劫修成的,他有三十二相,轮王三十二相。其他的人就没有那么多,像我们在经上看到,阿难尊者是三十相。垂手过膝,他的业因是乐善好施,就是他很喜欢帮助人,看到别人有困难,他就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从来没有空过的,这个业因感得垂手过膝。常修十善得清净身相,所以因果相应。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这个三十二相不能完全介绍,重要的地方要说一说,下个钟点再讲。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这首颂: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这首偈颂讲的是因果,『三十二相』是善果,果必有因,知道修善因才能够得善果。「三十二相」就不全说了,全说要占很长的时间,我记得过去讲《金刚经》的时候详细说过。譬如调解纠纷,现在这个世间冲突非常之多,联合国这么多年来,「怎样消弭冲突,促进安定和平」,在这个大题目之下做了整整三十五年,一九七0年开始做到现在,还继续在做。我自己参加了五次联合国的这种会议,这是现在举世之人最关心的一桩大事。西方人讲消弭冲突,消不掉!冲突频率年年上升,灾害是一次比一次严重。原因在哪里?
最近中国胡主席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我前两天从丽江回来,丽江有个古乐团,世界闻名,领导是一位宣科先生,他今年也七十七岁了。给「和谐」这两个字做了个解释,我听了很欢喜。什么是和?你看和这个字,一个口,一边是禾苗之禾,这是会意,人人都有饭吃,这就和了。什么叫谐?你看谐,一个言,一个皆,大家都可以说话,这就谐了;换句话说,谐是言论自由,和是人人都能得到温饱,真的,这是世界和平的大前提。和这个字具体来说,就是贫富的差距缩短,社会就能和谐;贫富差距愈大,麻烦就多了。
而这次中国佛教论坛,它讲「从心做起」,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们在此地曾经做过专题讲演,必须从我心做起,从我开始才行,不要去看别人,从自己内心去做。所以,中国人不讲「消弭」冲突,讲化解,有纠纷你要懂得化解,你不能把它消灭。你看中医跟西医治病术语就不一样,西医讲消毒,把毒菌要消灭;中医不是的,中医叫解毒,化解。你看看用心就不一样,中国人心善良。我们要怎样和解争端?现在这个世界冲突太多,怎么样化解?教学能化解。武力镇压、报复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加深仇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今天的局面诸位要清楚、要明了,就是冤冤相报所造成的。还要继续冤冤相报,这个世界一定走向末日,没救了。化解之道要靠古圣先贤,要靠因果,要靠伦理道德,要靠宗教教育,真能解决。
所以,我们每天在讲经,每天大家在一起学习,我们这里没冲突,没有矛盾!可是有人说,你们这个道场还是有冲突,还是有矛盾。没错,学习的功夫浅,时日不长;真正长期接受佛法的薰陶,理明白了,事看清楚了,你起心动念对一切人事物,决定不会发生冲突,然后你就可以出来调解冲突。你自己本身没有达到和谐,你想帮助别人化解冲突,走向和谐,那不容易!为什么?你没有这个智慧,你没有这个能耐,你没有这个信心,你怎么能化解?我们常讲教学教什么?我们的教学内容,伦理、道德、因果、宗教,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自己深受利益,所以自己有信心。
可是为这些事情,把我们讲经的课程确实耽误了不少。要不要做?不能不做;如果有人去做,我绝不多事。我们在讲席里常讲,宇宙真正到没有冲突,真正落实到安定、和谐,必须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里,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然后跟社会一切大众互助合作,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这个世界就是天堂、就是极乐。不要干涉别人,各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好像一个身体,每个器官,眼只管看,不要管听,耳只管听,不要管看。各人把各人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然后互相配合,这身体健康。地球上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工作做好,不要去干涉别人,自自然然跟别人配合,这个地球是健康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我们的本分是什么?我们的本分就是讲经教学,这是我们的本分;跑到联合国开会不是我们的本分,这个要懂得。那现在为什么要去参加?没法子!我们学校校长告诉我,我有很多想法、看法确实能帮助联合国化解冲突,促进和平。所以非常希望我代表学校、代表澳洲。我这才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先后参加五次,以后我不再去了。我也告诉许多朋友,也告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不容易,达不到目的,用战争、用镇压、用报复也达不到。什么方法?教学能够达到。
所以去年六月,我们在巴黎办了三场《弟子规》的讲座,听众六百多人,非常感动。他们今年还想搞一个大型的,我也赞成。欧洲那边的人对於汉学的研究、爱好使我感动,有机会能办个大型的讲座,人多、时间长一点,是好事情。让这些西方人对中国传统的这种文化,五千年来这么大的一个族群,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方法今天对全世界来推行,确实有助於世界和平。所以他们要做,那我们今年还要牺牲一点上课的时间,到那边去协助他。目的不是为别的,为社会安定,为世界和平。做这个工作,就是调停冲突,调解争执,三十二相得什么相?佛的牙齿四十颗,而且牙齿整齐细密,你看有因有果!
善护三业,《无量寿经》上说的,「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习到什么?不见世间过。有些人说,「如果你做人做到这样,你不是变成白痴了?」那我再告诉诸位,诸佛菩萨、阿罗汉们统统都是白痴。为什么?他们不见世间过,但他们真有智慧!世间人过失他晓不晓得?晓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不见是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口上,不放在表情上,这是修养,这是德行。遇到有机会就教导他,帮助他改过自新,帮助他回头是岸,决定没有厌恶、瞋恚,只有爱心,大慈大悲。在三十二相里面得「美好须发相」,我们讲头发、眉毛、胡须,得这个相。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规规矩矩做人。好人难做,不但现在,自古以来,诸位看看《了凡四训》里头讲的,你就明白。可是,只要是佛菩萨说的,古圣先贤做的,我们就应该认真去学习、去做。不要顾虑现代人的讥毁,现在人的毁谤,现在人的讽刺,不去必管他,不要放在心上。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性德相应,这是好事。世出世间一切法,邪正、善恶没有标准,我们要随顺世间人的标准,你怎么能脱离六道轮回?所以一定要随顺佛菩萨的标准,佛菩萨的标准总的纲领、原则就是十善业。
「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无量寿经》一开端就教导我们,身决定不做杀生的事情;换句话说,决定不做伤害一切众生的事情,不可以做。他伤害我,我绝不伤害他,对人如是,对小动物也如是。蚊子叮在身上,咬我,它伤害我,我绝不伤害它。我如果是慷慨大方一点,就让它吃!布施给它,它来托钵,我们就布施,供养它一餐,也没有多少,它吃饱就走了。不能一巴掌把它打死,不可以。如果我们不愿意布施,轻轻的把它赶走就好了,不可以伤害它。对小动物尚且如此,对人当然更是如此。别人伤害我、毁谤我、侮辱我,甚至於陷害我,我们一笑了之,决不放在心上,决定没有一丝毫瞋恚的念头,没有丝毫报复的念头。
那个人是好人,那个事是好事,为什么是好人、好事?帮助我提升境界,没有这个逆境、逆缘,我们不知道自己修行功夫到什么程度!这都是考试。顺境、善缘,考验我们,不起贪爱;逆境、恶缘,考验我们,不起瞋恚。我们的贪瞋痴从哪里断?就从这里断的。如果看到顺境、善缘生欢喜心,起了贪爱,见到逆境、恶缘生了瞋恚心,我们还是凡夫,天天学佛,一点长进都没有!经念得再熟,讲得再好,与自己的生活、与自己处事待人接物完全脱离了,这个东西学了有什么用处?圣学,尤其是佛学,佛学是圣中之圣。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得人身闻佛法,而得不到一点受用,那就太冤枉、太可惜了。我一生感激老师,感激护法,护法就是照顾我生活的人,为什么这样感激?我在佛法得受用,知恩报恩。所以懂得善护三业的重要,果报就是须眉、头发好!
言语真诚得「广长舌相」,我们知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人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鼻子。那是修什么因?佛说三世不妄语,舌头可以舔到鼻子。释迦牟尼佛在世曾经表现,他老人家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住,告诉大家生生世世不妄语。不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从来没有妄语过,我们要学,应当学。为什么?性德。为什么去骗人?骗人有什么好处?纵然得点小利益,可是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什么代价?广长舌相没有了。必须知道广长舌相是性德,是本来有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本来有的。是因为我们妄语、两舌、恶口亏损掉了,这谚语常讲折福,我们造的不善业,折福折掉了。
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常常软语,言语柔和,音声就好,「梵音相」。梵音是果报,清净音,音声特别好。言语非常强硬,我们常讲说话很容易得罪人,他的音声一定不好。
佛眼,佛的眼睛好,经上讲佛眼怎么修来的?慈眼视众生。我们要想自己的眼睛好,常常要慈悲看一切众生。需不需要找眼科医生?不需要。那么眼睛不好的人,你要想恢复眼睛的正常,修慈悲心,像佛菩萨一样慈眼看众生。转境界,相随心转,真能转得了!
「心性和顺」,果报也在眼上,「眼如初月相」,蛾眉月,眼睛好看,没有别的,就修和、修顺。与一切众生能和睦相处,不执著自己的成见,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要认为我就要怎样,我认为怎样,没有那个话。境界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境随心转,没有一样不好;你没有到这个境界,因为你有分别、有执著,於是就有善、有恶、有邪、有正、有好、有坏,就会生这个。提升到一定境界之后,没有了,和顺这个德,这是性德,它就现前了。现前之后,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一味了。所以我们见到真正修行人,你看到他的和顺。
近代,说起来我们还不太陌生的,弘一大师,李叔同。他在晚年什么都不讲求,真的叫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年轻的时候这个人很不好相处,为什么?过分的执著。他在日本念书的时候,跟朋友约定八点钟你到我家来,朋友迟到二、三分钟,他就不开门,就骂他不遵守时间。我们约的八点,为什么迟了两分?拒绝了。以后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气,跟他交往,守时间是一分一秒都不能差,你早一分钟也不行,迟一分钟也不行。没有一样不讲究,这就是我们佛法讲的坚固的执著。
学佛之后他明白了,完全看淡了。他在新加坡住过一段时间,不太长,跟广洽法师是好朋友。那个时候跟从前完全不一样,很容易伺候,很容易照顾,什么都不讲求,饮食起居完全随顺众生。广洽法师接待他,菜咸了一点,广洽法师都嫌咸了一点,他怎么说?咸有咸的味道;淡了一点,淡有淡的味道,完全不讲究。你做什么没有一样不欢喜,没有一个字的批评,这是什么?境界提升了。境界何以提升?那是真提升,境随心转!我们凡夫是心随境转,这就苦了!这个辣了、那个咸了、那个淡了,起分别、起执著。境界提升就是入不二法门,万法归一,所有一切酸甜苦辣咸摆在前面,一味。什么一味?没有分别执著就一味,有分别执著才多味。
无量无边的现相,入不二法门是一个相,一个相是什么相?无相。无相不是没有相,无相是一切相,一切相怎么叫无相?无分别相、无执著相。所以,森罗万象在面前,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这叫一实相;起心动念,一实相就变成森罗万象。这个事不太好懂,现在大家我想不看电视的人很少,每个人天天都要看电视,我们就用电视做比喻。森罗万象是电视里面的画面,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电视的萤光幕。诸位想想看,电视里面的影像千变万化,刹那刹那在变化,萤光幕动了没有?没动;染污没有?没染污!说一相是什么?一相就是萤光幕,如如不动,也丝毫没有染污,又不妨碍一切现相的变换,这妙!所以佛法讲色相称为妙有,妙有就这个意思;讲萤光幕是真空,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
你要懂得事实真相,随它怎么变化,他心是定的,他心是萤光幕,你怎么样变化他都知道,都清楚;但是他决定不执著,决定不分别,决定不落印象,这就是佛菩萨。这就叫万法归一,一即万法。古人有个问题,万法归一,后头问一句,一归何处?一即万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万法,空就是一,它是一不是二,叫不二法门。入到这个境界得大自在,什么都转过来了,所以人要到境随心转就得自在,就离苦得乐。我们的心还被外面境界转,这是凡夫,很苦,活得很苦!你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你会分别、会执著,既然起分别、起执著,就有喜怒哀乐,就生七情五欲;生七情五欲就不能不造业,造业就不能受果报,麻烦可大了!所以从这个地方你才晓得,心性和顺是多么重要,这真修行!
怎样才能和?你要不随顺就不能和,和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顺,恒顺众生,然后才能和睦相处。你不顺著他,不行!他造恶业你要顺他,顺他,你自己要是无知,那就错了。你自己有智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随顺。为什么?时候未到。你会很清楚什么时候时节因缘成熟了,你可以帮助他,你可以点醒他。吃亏不是坏事,吃亏是福!没有一桩事情没有因果。连美国凯西都讲得很清楚,他说世界上的人每天所遭遇的事情,没有一桩事情是突然的,就是说没有前因的,没有。无论大事、小事,都有过去生中的因,现前得的果报,这话讲得好!正如中国古人所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怎么能把问题真正化解?全靠教育。所以古往今来,你看这些大圣大贤他们示现在九法界,细心去观察,他示现在这个世间干什么?就是教学,除了教学还是教学,没有第二桩事情。菩萨教学是自利利他,提升自己的灵性,帮助众生成就自己无量功德,这个功德的果报就是无量的相好。自然的,不是求的,不需要求,没有求的念头,自然现前。所以这一条要懂得,非常重要,心平气和,不但健康长寿,而且智慧、德能增长,你说心性和顺多么重要!
下面我们举这个例子,「赞他功德,眉间白毫相」。不要说别人的过失,别人有过失,我们清楚明白,不糊涂,但是不说,《弟子规》上都教导我们。总而言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帮助别人,让别人听到、看到,他会反省,他会感悟。他有过失,人家不说他;他有一点好处,别人都赞扬,日久天长他会觉悟。别人不是不知道我的过失,原谅我,不肯说我,一点点小的好事都赞扬,他就会认真改过迁善,统统是教学。言教之外,身教更重要!让他慢慢去领悟,比言教的效果还要大。所以,诸佛菩萨、善知识有时候见到我们过失,不讲,那是慈悲。为什么?有时候讲了没用处,生反效果。讲了我们心里感觉得难过,如果心地善良还好,我慢慢来改;如果是个普通人,他受不了。受不了会有两种现象,一种不听你的,你常常说我过失,渐渐疏远,不听你的;或者是阳奉阴违,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所以有可以说的,有不能说的。
这些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细心观察老师教化这些学生,教我们这批同学,细心观察看出来了。他对每个人方法不一样,真实智慧,真实的慈悲。要很长时间你才能发现,你才知道他那个教学的方法高明。是不是都能收到效果?不一定,虽然不一定,我们在旁边用心的人学会了,这叫恩德。所以赞,决定是有功德,礼敬,决定没有条件。赞是他真正有德行才称赞,没有德行不可以称赞,跟普贤菩萨十愿相应,「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供养没有条件,恶人也供养。作恶的人,他今天没饭吃,挨饿了,要给饭给他吃;他冻著了,要给衣服他。不能说不顾,他是恶人我就不管,不可以,没有条件的。只有赞叹有条件,决定赞善不赞恶。
下面「礼敬贤圣尊长,顶肉髻相」,我们看佛顶,佛的顶上有肉髻,那个相从哪里来的?礼敬贤圣尊长,这不是贤美,贤圣,圣人的圣。对於贤人、对於圣人,对於长辈,有德行的长者,不管我们认不认识,我们对他要有恭敬心,要有礼貌。这是什么?都是教学。让别人看到,一般人看到我们对这个人尊敬,别人也尊敬他;我们跟他学习,别人也跟他学习,这是好事情!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教化众生,念念有这个心,才有好的相好,果德的现前。好,今天时间到了,其他的我们就省略了,诸位要想多知道一些,看《金刚经讲义》。三十二相,经论里面讲得很多。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