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00讲) 2006/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00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清凉大师注疏第四段的「对辨成例」最后一句,我们看最后一句,第十句。「以近同远例,如受和尚教,愿到无依处等」,受和尚教近,就是眼前的事情,到无依处这个远了。无依处是如来究竟果地,也就是妙觉位,这个确实是很遥远。这句我们需要介绍的就是名词「和尚」,虽然在讲席里头我们讲过很多,可是有新来的同学没有听到过,这是重要的佛学常识,必须要懂得。
「和尚」是印度梵语的音译,翻成中国意思叫亲教师,亲自教导我们的这个老师,学生对他就称和尚,亲自教导的。在现在学校里面,我们要懂得,这个亲自教导我们的,直接教我们的老师,我们称不称他和尚?不称,因为他是执行的人,他不是真正负责指导的;真正负责教导我们的,是学校的校长,所以只有校长才能称和尚。一个学校就一个校长,一个学校就一个和尚。和尚未必直接给我们上课,但是我们的课程是校长策画的,老师是校长聘请的。看哪一位老师对这门功课有修学、有心得,请他来担任,所以整个课程的设计是校长。这个教育负整个责任的是校长,教育成功,国家奖励是奖励校长,不是奖励教员。如果这个教育失败,有问题,惩罚也是惩罚校长。这个我们要懂得,这是和尚的意思。
负责上课教导的,在梵语称「阿闍梨」,换句话说,和尚以外,真正负责教学的,都称阿闍梨。「闍梨」翻成中国的意思(这都是梵语音译的)是轨范师,他的道德、他的学问都可以做我们初学人的模范,都是我们的表率,我们应当跟他学习。所以这个老师,我们现在普通称为法师,在学校里称老师、称教授,在佛法里梵语的名词就称为闍梨,我们应该要晓得。
你要是真正明了了,你就晓得佛法是教育。实在讲,佛法不是宗教,是教育。但是现在我们要知道,现在的佛法已经变质为宗教了。你说它不是宗教,它形式上完全是宗教,教育已经看不到。古时候是教育,在清朝,大概在康熙、雍正、干隆那不必说了,一直到,我看到嘉庆、道光,到同治,以后逐渐逐渐就变质了,道光、咸丰、同治之后变质了。变质速度也相当快,真的叫一代不如一代。为什么变质这么快?中国有句谚语说「上行下效」,上是上一代,下是下一代,上一代怎么做,下一代一定模仿上一代。上一代做得很好,下一代都学好,他有进步,有长进;上一代如果疏忽了,下一代一定是加速度的衰退。我们想想看,从咸丰、同治到现在,将近两百年。所以今天佛教教育衰退到底谷,真正认真依照经典修学的太少了。
我在年轻的时候,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我很排斥佛教,认为佛教是迷信,反而不如基督教、不如天主教。我们家乡有基督教堂、有天主堂,我在十几岁做学生的时候,还到教堂去做过礼拜,听神父、牧师讲道。佛教里头没有人讲经,都是法会、经忏佛事,给一般社会大众的印象,佛教是为死人服务的,与活人不相干,这是很错误的观念。天主教、基督教还讲讲道理,还教你怎么样做个好人,我们那时候接触,对它很尊重。
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念书,我住在一个同学家里差不多住了一年,两个学期。同学家里,现在讲的是多元文化,老太太(祖母)信佛,我这个同学他的父亲是回教徒,伊斯兰教,母亲是基督教;还是母亲比较厉害,儿女都跟著母亲上教堂。我也有几次跟著他父亲上清真寺,回教也讲道,阿訇也讲经。可是佛教里面只有吃素、念经,每天佛前面磕头祈祷,虽然我们对老太太很尊敬,但是没法子相信,没法子接受。
一直到我在台湾亲近方东美先生,跟他老人家学哲学,他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我才知道佛教里面有很好的东西,是其他宗教所不及。方老师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到哪里去学?从经典里面学。这指出我一条明路,从经典里面学。这个要遇到真正的善知识,通宗通教。我算很幸运,接受方老师指导大概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我就认识章嘉大师,往后在佛法这方面接受章嘉大师的教导。而章嘉大师给我开的课程,让我敬佩,第一部教我看的书是《释迦方志》及《释迦谱》。这个书在当时买不到,到哪里去找?寺庙有《大藏经》,去抄。所以那时候我们有手抄的抄本,抄一遍,印象非常深刻。这个书念了之后,就晓得释迦牟尼佛是个什么样的人,真正让我们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释迦佛没有一点私心,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念念都是想到这个世间苦难众生,怎样能够帮助他离苦得乐。他老人家清楚,一切众生苦,苦从哪里来的?迷来的,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颠倒。所以,他对於宇宙人生看错、想错、说错,也做错了,完全违背了事实真相,带来的是天灾人祸。怎样帮助他?教育!要教学,教他觉悟,觉悟苦就离开,就乐了。苦乐是果报,觉迷才是真因,迷了就有苦,觉了就有乐。所以世尊一生的教学,教什么?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佛法的教育,你要真正理解了,你绝对不会说不接受,你会很认真努力去修学。为什么?哪个人不希望离苦得乐?世间苦太多了,说不尽!说不尽的苦,佛法统统都帮助你远离。所以它的目标是令一切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究竟圆满的大乐在佛法。这么好的一个教育,我们要是没有老师的介绍,这一生真的错过了。
世尊教学的这些资料在哪里?给诸位说,咱们中国古圣先贤也是有心人,也真有智慧,搜集起来编一套丛书,《大藏经》。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学的资料,内容太丰富了。传到中国来是一部分,不是全部都传来,你想想看,四十九年他讲了多少,每天都没有中断,太丰富了。在那个时候,写作的工具都没有发明,印度人没有纸张,写在什么?写在贝多罗的树叶上,写在树叶,贝叶树。我们今天还听说有贝叶经,那就是经文写在树叶上。
这个树叶有点像香蕉树,叶子很大,可以裁成一片一片,两边打洞,用绳子穿起来,你想这个东西多么笨重。一片树叶也裁的有大小不相同,大的当然写的字比较多一点,小的就写得少一点,并没有一定的规格,所以也不很整齐。一部书,像《华严经》,这部经在从前用骡马来驮,驮经,一部经恐怕就要用很多马匹才能驮得过来,然后你就想运输是多么艰难。绳索要断了,这个叶整个散下来,你再把它穿起来,有时候就把页数穿错了,中国人叫「错简」,佛经也不例外,也有这种情形。
在过去印刷术很不发达,中国印刷术是宋朝才发明,木刻版,元、明时候才相当发达,《大藏经》的编辑也是在宋朝。现在人在这方面来说比古人方便,但是没有古人的福报,古人虽然得来很艰辛,但是非常认真学习,都得受用。现在印刷术进步太多,可是经典是流通非常丰富,到处你都能看到,没有人学习。现在人不想读书,好学的人、爱读书的人愈来愈少。这怎么?上一代不读书,下一代小孩对书没兴趣,再下一代就更没兴趣,衰了。
我们怎么样保留?保留靠学习。中国翻译的经典全是文言文,但是要知道是最浅显的文言文。这是当年翻经的这些大德,他们体会到佛法文字不能太深,愈浅愈好,也就是当时的白话文,在文学里面称之为「变文」,就是变体,变化的变,称为变体文。所以佛经你要拿去跟四书五经一比,浅显多了。你再看古文,你把古文,现在最常见的《古文观止》,大家还常常念,《古文观止》翻出来,它的文字比佛经深多了。所以稍稍有点中文基础的人,读佛经就不难,读古文还是相当困难。这个我们不能不感谢当年翻经大师的用心,都是为后人著想。
受和尚教就是接受老师的教诲,和尚是传法的老师,我所学的东西从他那里得来的,这个人是我的和尚。和尚跟我们的关系是最亲切的,比父母还要亲。身体得自於父母,身命;我们的慧命是得自於老师,没有老师教导,我们智慧不开。所以和尚,亲教师,像出家,比剃度的和尚要亲,比受戒的和尚也要亲。我们有剃度师,剃度的这个老师叫剃度师,一般称师父;受戒的时候,有戒师父,得戒和尚,但是都比不上亲教师来得亲切。那是形式,所谓是「师父领进门」,剃度和尚是领你进门的,传戒师也是领你进门的;「修行在个人」,你要亲近哪一位善知识,从他那里得法,那个人对你一生成就关系最密切。那是你的得法和尚,你是他的法子,关系太亲切了。
得法,你看就想到「愿一切众生到无依处」。无依处是大涅盘,无余依涅盘,如来果地上亲证的,这是究竟涅盘。我们才接受到佛教,就希望一切众生人人成佛,这个心多大,这个愿多深,念念都为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真正是利益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想到一切大众,我们都帮助他提升,用什么方法帮助?先自己做出好样子,这个最重要,你自己的形象不好,你怎么能够影响大众?个人,我们讲经常讲,是社会所有一切人的好榜样,道场是世间所有一切道场的好榜样,你才能名实相副,你的愿不是空愿,你的愿兑现了。
所以要紧的,就是我们的同修,无论是在道场,在道场工作的人,或者是常常在道场来学习的,乃至於从外地来的,偶尔来参学的,都要明白这个道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句话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释迦牟尼佛首先做到,带头!诸菩萨、阿罗汉是他的学生,跟进;历代祖师世世代代给我们做出好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叫做护法。
学佛常常想到,我的起心动念、我的言语造作像不像一尊佛?像不像一个菩萨?我们今天读的这个经本,今天我们的讲经一千五百集,我们一集是两个小时,三千小时。《华严经》三十九品,我们讲到第十一品,后面还有三品经文很长的,一个是「十地品」,一个是「离世间品」,最长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在八十经里面叫「入法界品」,有四十卷经文,所以《华严》总共九十九卷。九十九卷经我们一定要清楚,在一生修学,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跟大家一起学习,它是一生的事情。因为「净行品」是第十四卷,九十九卷我们才讲到第十四卷,十四卷后面偈颂还没讲到,已经用了三千个小时。
当然过去古来祖师大德不是我们这个讲法,进度快。我们用从前那个讲法行不行?同学们要求,不行,不得受用。我们还是讲经文、义理、教诲,最重要的是怎么样落实到我们现实的生活,这才有用处。帮助我们过真正幸福美好的生活,帮助我们工作,帮助我们学习处事待人接物,真正做为社会大众的榜样、典型,我们的课就没有白学。我们自己的目标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依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也念念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到无依处。别人走在我们前面,决定没有嫉妒,我们只有欢喜赞叹,这就对了。「对辨」十个例子,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是第五段「正释经文」,这是正式要解释经文。「长分为十」,这个讲大段,这一品经经文分十大段,这个十大段先在此地报出来。第一大段,「初」就是第一大段,「有十一愿」。全品总共是有一百四十一愿,前面有十一愿,「明在家时愿」,你看菩萨在家发的什么愿。我们现在在家菩萨很多,所以我们的学习,当然这部分是我们的重点,在家菩萨。
第二大段「有十五愿,出家受戒时愿」,这是出家的同学要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否则你就不是真的出家。你出家的目的又何在?你出家希望成就什么?丝毫都不能差错。出家人在佛教史里面确实有很多修得很好,持戒修福,通宗通教,最后没出三界。为什么?名闻利养没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放下。算是还不错,因为持戒,来生不失人身,多半到哪里去?来生到哪里去?多半做官去了。所以做官,从帝王,所谓帝王将相,现在讲的省长、市长、县市长,多半都是在佛门里面修的福慧。福,他有那么大的福报,慧,他有聪明智慧,就是这一点没放下。史书上记载的,苏东坡前身是出家人,五祖戒和尚的后身。这是禅宗一个支派,支派里面一个第五代的祖师,不是惠能大师的师父,不是那个;那个人家已经是超越十法界了,不但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真成就了。所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真成就了。
可是,有很多出家人还羡慕富贵,也希望来生做个大官,他这个愿真成就了;成佛、成菩萨的愿很难,人天福报在佛门里很容易修。可是你要记住,那时候正法道场没有不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贪瞋痴虽然不能息灭,贪瞋痴总是减少了几分,这是肯定的,所以他才有那么大的福报。可是诸位一定要知道,人不能享福,一享福怎么样?迷惑了,前面所修积的善因统统忘掉了,随顺现前的贪瞋痴慢,贪瞋痴慢年年增长,这个麻烦大了。福报享尽了,业报现前,不善的业现前,现前就得往下堕落。佛对这桩事情讲过,不是没有讲过,佛讲这个叫「三世怨」。第一世,你也在佛门里面护持佛法,或者是讲经说法,修福修慧;来生享福,来生做官享福;福享完了,你这一生当中造的罪业,过去生中所造的罪业,统统现前,果报就三途去了。佛对修行人提出严厉的警告,不可以贪图世间富贵,应该不忘戒定慧三学,希望生生世世三学增上,你就不迷惑了。
有人发愿生生世世得人身,学佛法,弘法利生,有人发这个愿;真学,真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慈悲水忏》,这是最明显的例子,悟达国师他就发这个愿。十世不失人身,死了之后来生又到人间投胎,果然不违背他的愿望,他又出家了,继续修行。到第十世,当然一世比一世聪明,累积得多!戒定慧三学累积得多,你的道德、你的修持、你的学问一代比一代高,到第十代的时候影响就很大。帝王听说,召见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拜他作老师,他当了国师。
还好,当国师还好,还没有迷。到皇上送他一张沉香宝座,就是从前讲太师椅,沉香雕的,那就太名贵了。他就生起欢喜心,感觉得有点傲慢,「天下出家人,哪个能跟我比」?这个念头一生起来,护法神走了,他堕落了,他生烦恼,不生智慧。贡高我慢念头一生,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立刻就堕落。冤亲债主马上藉这个机会就找到他,得了个人面疮,几乎送了命。到底这十世修行没有白修,迦诺迦尊者是一位阿罗汉,那人有神通,帮助他,把他化解这个劫难,教他忏悔,教他要认真修行才能提升。否则的话,你十世的修行功夫,来世一转身就堕落了,你说多可怕!
我们看看现在人,有一点点利益现前的时候,就值得骄傲;悟达国师值得骄傲,得人面疮,十世高僧。我们过去生中的修学功德不如他,福慧都不如他,今天一点点小的事情就值得骄傲,我们来生会到哪里去?你多想想,自己就知道了,不必去问人。诸位想这个问题多严重!所以出家人要特别注意,因为你一出家,你不再工作,你的生活是十方供养的。古大德说得好,「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你出家,信徒对你的供养,信徒希望是什么?希望你成道,他就得福。你要是成不了道,他也没有白供养你,你来生还要还他;所谓是吃他八两,你要还他半斤,要还债!所以出家人这一生修行不能成就,你是个负债者,你这一生欠多少人的债,够你还的。这个话都是真话。
可是现在很多人麻木不仁,他也会说,可是还干。念佛求生净土是成就的捷径,也不认真,到快死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行吗?多少出家人临终的时候,现在人讲的得老人痴呆症,那就完了。得老人痴呆症,给他助念都没用,他已经痴呆了,跟佛法就是全都脱节了。
人死,这是世间人都讲,中国人讲五福,五福最后就是好死,死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人不学佛也不堕恶道。诸位想想,哪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会去做畜生?会去到饿鬼里去?不可能!头脑清醒,决定是人天福报。什么人到三途去?糊涂人,迷惑颠倒的人他才会到三途。什么人能够保证你最后临走的时候头脑清醒?这就是大福报。所以学佛修行人,生在世间什么福报我都不要,我都不享,我只希望我临命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才会念佛往生,那是决定可靠。不要让福报把你的头冲昏了,不要让福报让你在晚年得痴呆症,那就坏了。
所以出家不是个容易事情,真正发心,居士身一样可以弘法,一定要依教奉行。好的老师确实不容易遇到,但是找古人,做古大德的私淑弟子,决定能成就。我们在这一生,做真的,做假的,还是我们常常讲的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一定要常常记住,决定不能违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要远离。你还有自私自利,你决定造业;你还有名闻利养,你还贪图五欲六尘享受,你决定有贪瞋痴慢。换句话说,你即使讲经说法,弘法利生,你也不能往生,你所修的是来生的福报。福报,如果你得不到人身,你到哪里享?畜生、饿鬼都有福,饿鬼道里面享福的,山神、土地。
过去我们听倓老法师给我们讲,他也是有师兄,就是谛闲老和尚的徒弟,参禅的,当土地公去了。在金山禅堂首座和尚,地位很高,仅次於方丈,死了以后去做土地公。那福报,鬼道里面享福,人身都得不到。畜生道里面享福的,畜生享福,现在很多富贵人家养的宠物,畜生道享福去了。你愿不愿意?不愿意那就得认真的学,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边都不能沾,你头脑要清醒,那害死人!佛法是醍醐,那是毒药,学佛的人沾上一个字,醍醐里头掺了毒药,不能够不谨慎。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第三句,「有七愿,就坐禅观时愿」。这一条是讲的修学,禅与观把整个佛法的教学都包括了,宗门(禅宗)用功叫做禅,教下用功叫做观。用这两个字比用「经教」意思要深刻得多,因为经教未必有功夫在,未必有成就,禅观则是真实功夫,那就不一样。禅的意思,《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六祖大师的《坛经》完全根据《金刚经》上所说的,他讲得更白,讲得更清楚。《金刚经》上讲,「不取於相」是禅,「如如不动」是定,这叫禅定。并不是叫你盘腿面壁打坐,不是的,那是初级的禅定,刚刚开始,用这个方式来修。真正的禅定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常讲的,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这是禅;决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内里面如如不动,我们中国人讲的定。也就是说,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叫做禅。所以说行住坐卧都是禅。
当年惠能大师到黄梅参学,那个时候二十四岁,很年轻。五祖叫他到碓房里面去工作,劈柴、舂米。因为道场吃饭的人多,一千多人吃饭,米要舂,柴火要劈,他做这种苦工,八个月,他在黄梅八个月。他修什么?他真正是在修禅观,五祖清楚,别人不清楚。能大师自己明白,五祖明白,别人都看不出来,真正在坐禅。坐,坐是我们行住坐卧姿态里面来取比喻的,坐就是不动,不是叫你真的坐在那里。他在黄梅天天舂米,天天破柴,怎么可以坐在那里舂?柴怎么可以坐在那里破?不可能。坐是比喻不动心,身动心不动。不动心就是没有妄想、没有杂念,看到外面一切人都是佛菩萨,都值得他尊敬。能大师在黄梅八个月,没有轻视一个人,对待任何人谦虚、尊敬,都称赞。五祖虽然是不在面前,可是五祖对他的一举一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个法器,这是传法的人。这是禅。
教下则是修观,无论是天台、贤首,这是两个大的教派,法相,乃至於净土宗。我们净土宗是不是修观?是,没错,就是修的禅观,古大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就是观。凡夫跟佛菩萨差别在哪里?差别在佛与法身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是常住在禅定当中,行住坐卧无不是禅。十方应化,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他就现身去教化众生,还是在禅定当中。现身没有起心动念,教化众生也没有起心动念,释迦牟尼佛做了好样子给我们看,行住坐卧皆是禅,这是讲真正教学,真实功夫!教下讲止、讲观,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
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如果章嘉大师给我讲止观我就不懂了,那真的会把我讲糊涂。他老人家有善巧方便,他不讲止观,他讲看破、放下,这个我容易懂,很容易接受。「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是止,看得破是观,合起来就是禅,我很受益。他老人家把佛法深入浅出,能叫我听得懂,能叫我接受,欢喜接受,这个教学就是理机双契,成功的教学。
止一切恶,修一切善,止恶修善要离相,如果不离相,是世间禅定,修到最高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不能超越。所以,止观都不可以著相,《般若经》上教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虽然是虚妄,恶要止,虽止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善一定要修,虽修善也不放在心上。所谓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无作而作是天天做,做得很认真,决定不著相,让心清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一著了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止住,我们讲断,佛家常讲断,我今天开始要断烦恼,断哪些烦恼,你有这个念头。初学的人是有,念头没有,太难了!功夫要渐渐提升,提升到止恶不作止恶念,没这个念头,修善不作修善念,那个功夫就好了,我们常讲功夫得力,这就得力。如果常常记挂著我做了多少好事,这个不行,这个功夫不得力。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梁武帝在他面前夸耀自己护持佛法的功德,他度了多少人出家,建了多少寺庙,建了多少佛像;那个时候经是手写的,请人抄经,抄了多少多少卷的经书,很得意!在他以前那些帝王对佛法护持这些事,没有一个人比他做得多,他做的是真多。可是在功德上来讲,可能别人做得少的还有功德,他做得这么多的没功德。他问达摩祖师他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说了句老实话,「并无功德」。他做的这些事是什么回事情?佛门里面讲「福德中事」,他做的是福德,不是功德。事是一样的,断恶修善,事是一样的,著相是福德,离相是功德,诸位要清楚。著相有果报,善是三善道的果报,恶是三恶道的果报,你著相。断恶修善不著相,不著相六道里头没有他的果报,果报在哪里?一定是超越六道,那叫功德。功德能帮助你向上提升,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
什么人做到断恶修善都不放在心上?阿罗汉做到了,所以阿罗汉出了六道轮回,超越了三界六道,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念佛人,念佛确实是非常殊胜的方便法门。我断恶修善,我还没有离相,我还执著,能不能往生?能,凡圣同居土。如果断恶修善不著相,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在凡圣同居土,至少是方便有余土,不一样。方便有余土是阿罗汉、辟支佛往生的,你只要断恶修善不著相,跟他们就一样。如果断恶修善都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更高了,你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是法身菩萨修学的道场,你到那边去了,这叫真功夫。
所以这有七愿,这是佛法真实的教学,真实的修行。用禅观两个字好,我们常讲禅是佛心,禅就是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佛心;教,经教是佛言,佛的言语;戒律是佛的心行,佛的行持,身口意。戒律是佛身,经教是佛的言语,禅是佛心,身口意。我们这一品经里面,一开端智首菩萨讲身口意三业清净讲了十句,那是究竟圆满如来果地上的形象;身语意业纯净纯善,比等觉位还要高一层。所以这一句是讲求学用功的时候。
下面从第四到第十,都是讲日常生活。这日常生活虽然说的都是出家人的日常生活,在家一样可以学,要懂得它的精神。在形式上不必拘泥,形式是活的,佛无有定法可说,最重要的是精神,现在人所谓的活学活用。第四,「有六愿,明将行披挂时愿」,这是出门。将行,行是出门,出门衣服一定要穿整齐,披挂就是我们今天讲穿著。因为当时在印度,三千年前那个时代,印度人穿的衣就是一块布裹在身上。现在你们看到小乘法师就看清楚了,他们通常衣服就是这样的,就是一块布裹在身上;不像中国,中国确实它有裁缝,衣服有领、有袖子。中国古时候也没有裤子,叫衣裳。裳是什么?裙子,男女都是裙子。古印度也是这样的,下面系的都是裙子,一块布,衣裳。
所以诸位你们今天看佛像、看菩萨像,你们没有看到穿裤子的,绝对没有,统统都是裙子。这叫披挂,上面是披,下面裙子系起来是挂。这就是出门一定要著重我们今天讲的服装,服装是代表一个人的身分,便於行礼,所以称之为礼服。佛弟子,前面跟诸位说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做模范的。所以他的衣服虽然不华丽,但它整齐,整齐、清洁就是给大众做好样子。这有六愿,将来我们到经文都可以看到。
「五有七愿」,我们看经上所讲的就晓得,洗澡、漱口、沐浴这个时候发的愿,这都是日常生活。我们洗脸发什么愿,我们漱口发什么愿,我们洗澡发什么愿,这叫历事炼心。人家学的东西全用在这些生活点点滴滴上,这一天没有空过。要回来想想我们自己,我们这一天都空过了,怎么样修都没有办法跟他们相比。他们从早到晚,换句话说,没有一分钟空过;回头想想我们自己,我们空过的时间太多了。除了诵经、拜佛,到课堂来听讲经,有几分相应,除此之外,都是胡思乱想,统统都是烦恼起现行。如果你细心想想,用比例来推算,这二十四小时,我真正心在道上有几个小时?心不在道上,随著流俗,又有多少小时?两个比较一下,哪个多?哪个多将来就往哪一边走。佛法这边多,你就上升,世俗那边多,你就往下降落,你说可怕不可怕!
早年弘一大师就选这个经做课诵本,有道理,他用的是两部,「净行品」跟「普贤行愿品」。所以我们只知道他重视戒律,戒律怎么落实?戒律落实在「净行品」。所以「净行品」实在讲是菩萨的《弟子规》,菩萨不能不学,不学不是菩萨。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统统要落实在「净行品」。一百四十一愿就是日常生活,每天都是这样。
下面第六,「有五十五愿,明乞食道行时愿」。乞食是一门功课,我们现在人讲的机会教育。佛最重视的是机会教育,遇到人就劝导他,不一定是在讲堂教学,不是,机会教学。你每天出去托钵,你遇到的人、你遇到的事、你遇到一些物,人事物对自己来讲,没有一样不是在表法,给你启示,现在人讲给你灵感,帮助你破迷开悟。对一切人事物,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有五十五愿,在这个十条里面,这占得最多,一半以上,差不多是一半的样子;总共是一百四十一愿,它占五十五,这个比例我们要重视。
我们要记住,对待一切众生,人事物,要抓住机会教育,决定不能够错过;对自己是提升境界,对别人是帮助他破迷开悟,你要真有这个心!现在难的在哪里?难的在我们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愿!真正有这个心愿,他就不会失掉机会,无论在什么地方。譬如乞食,或者在道路上,路上遇到了,路上遇到有两种,一种是跟我们同行的,一种是反方向的,那就是打个招呼。同行,走一段路,可能说些话,长短都不一定,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方向、目标,偶尔遇会的时候我们可以同走一段路。
乞食到人家家里,这是规矩,施主对你是财供养。这个财是一钵饭,或者给你是一瓢饭,不足一钵,你再到别人家去托。佛规定可以托七家,就是托得你够吃了。所以不是一家。从前人家家里不会煮那么多饭,不会剩那么多,所以给你是一点点,不多。七家凑起来,你可以吃一顿了。如果这一家是个大家族,是富贵人家,一家他就给你装一钵,你就不必到第二家。一家托得不够,你再托一家,两家够吃了,不到第三家;最多不可以超过七家。
托钵托完之后,不是托来就可以吃的,不可以,要回到精舍跟大众一起吃饭。佛也是如此,不是托到之后就可以随时蹲到哪里去吃,不可以,一定要回去。回去吃饭也有规矩,因为决定有人这一天出去托钵没有托到的,七家都没有托到的;多余的要分给他们,托得多的要分给他们。还有托得多的,因为回去吃饭,大家统统都放在一起,叫袈裟,平等!你托的这钵饭菜都很好,他那个很差,要混合在一块再平分,平等,佛门真做到。这一餐饭吃了还有多余的,布施给畜生,这些鸟兽,去供养它们,就不会糟蹋掉。决定不能够把饭留到明天吃,不可以。我今天多托一点,明天不要出去了,不可以。这是什么?这是讲究卫生。印度天气热,到明天饭菜馊了,变味道了,所以不可以留在明天。这是戒律上都有规定,日常生活。
我们从前在家乡,虽然不是北方,我们是中原地带,气候比此地寒冷,夏天也很热。所以乡下人过日子,那个时候没有冰箱,饮食都是要看多少人吃饭,要做到恰恰好。而饭菜都没有多的,只可以少一点,不能多,多了会糟蹋掉。吃不够怎么办?吃不够有腌的小菜,那个不会坏。所以饭也少是菜也少,吃不够的时候有杂粮来补充,咸菜来补充,这样一定吃得很干净,不会有剩下的,都有方法。像现在家家有电冰箱,吃剩下来的,中午剩下来晚上可以吃,晚上剩下来明天可以吃。你要晓得以前没有这些设备的时候,他有他的方法。我们乡下人哪一个家里面都有腌菜,因为蔬菜收成不能够保留,只有用腌渍的办法使它能够保留长久。印度比我们更热,他衣服三件就足够,热带的地区,饮食决定不能保存。
底下第七,「有二十二愿,明到城乞食时愿」。前面讲乞食在路上,道行,现在专门讲到达城市,这是人多的地方。世尊当年居住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大概这个距离,就是距离乡镇,乡村、乡镇、城市,都不太远。用现在的距离来讲,大概是两公里左右,我们从前人讲三里,三里路。从前的里比现在要小,一公里是两华里,所以我们从前家乡讲五十里,实际上现在是二十五公里,一百里是现在的五十公里。我从我们家乡到合肥一百二十里,现在开的高速公路七十公里。所以那个时候托钵,距离不能太远,太远往返的时间太长。所以世尊选择树林,或者是人家提供的精舍,距离城市,一般人居住的地方,大概不会超过五里路。五里路是现在的两公里半,方便乞食。而经典里面多数讲三里,三里是一公里半,这是方便你乞食。
我们要晓得,那个时候世界上人口少,没有现在这么多。到城里,城是许多人居住的地方,如果是都城,那就有帝王居住的地方。都给修行人乞食,都给修行人提升境界,都给修行人发真实的弘愿。愿这些人觉悟,愿这些人不要留恋世间的富贵,世间的荣华富贵,这个东西不长久。常常有这种心就不会迷失自性,真的是保持高度的警觉,不会被外面境界迷失,不会被外面环境转移。
「八有五愿,明还归洗浴时愿」。你每天都出门,实在讲出门也是很好的运动,修行、运动、乞食、弘法利生统统都有了,没有白出去。出去要回来,托钵之后要回来,回来的时候,你看《金刚经》上就可以看到一点,回来之后要洗足。因为你出门,诸位要晓得,那个时候的人没有穿鞋子的,统统是赤脚。你看佛菩萨的画像,佛菩萨的塑像,没有穿鞋子的,这个要知道。走那么远的路回来,一定先洗脚。如果走的要出了汗,就可以洗澡;不出汗可以不必洗澡,如果要出汗的话要洗澡。这里头有五愿。
「九有十愿,明习诵旋礼时愿」,这就是吃完饭之后诵经,旋礼是我们今天讲的绕佛。饭后确实我们中国人常讲饭后百步,刚刚吃完饭的时候,不可以去坐下来、躺下来,很不卫生。饭后一定什么?一定经行。寺庙里头都是这样的,大众在一起过堂吃饭,吃完饭之后绕佛,至少要绕半个小时,帮助你消化。然后你去打坐、参禅,去做什么,好!不能吃完饭就干,不可以,吃完饭也不能睡觉。所以习诵旋礼有十愿。
末后「有三愿」,睡觉的时候,安息的时候。诸位想想这品经的内容,你就明了了,佛弟子一天的生活。你们想想,跟《弟子规》是不是很相似?《弟子规》完全是在家的,目的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做个真正的好人。「净行品」一百四十一愿,教你真正做个好的佛弟子,佛菩萨的好学生。所以说像,像菩萨、像佛,你要不照这样做的话,你的烦恼断不掉,你的清净心不能现前。
今年国家要在舟山办一个「世界佛教论坛」,主题是「和谐社会,从心做起」,提出了三句话,「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怎么样做到心净?怎么样做到心安?怎么样做到心平?「净行品」是最好的教材。这一百四十一条真的落实,天天都能做到,这三个目标就圆满成就了。心净,国土清净;心安,众生就平安;心平,天下太平。这个话里头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大乘教里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们诸位想想对不对?要想清净,要想安全,要想平等,和睦就在其中。中国人讲和平,「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是果,平等是因,对待人不平等就决定没有和睦。
所以佛教弟子们,无论在家出家,不能不学六和敬,六和敬是团体生活的规范。佛门弟子,不论是在家出家,你不能离开团体,佛法里面讲团体,四个人在一起共住,就要懂得六和敬。如果你是个家庭,夫妻两个再带两个小孩,四个人。能修六和敬,你的家庭就是僧团,那了不起。僧团一定得诸佛的加持,诸佛如来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的家幸福,你的家什么样灾难都没有,真的家和万事兴。
在我们现前这个程度,「见和同解」这条应该怎么学习?学《弟子规》,学十善业,学「净行品」,我们的见解就接近了,我们的想法、看法大家靠近了,不会分歧。「见和同解」这一句就是现在人所讲的建立共识,这是和睦相处基本的因素。我们如果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不一样,决定谈不拢和睦相处,你常常会有争论。所以这是和睦相处先决条件,我们有共同的看法、共同的想法。这就是都要遵守古圣先贤、佛菩萨的教诲,这问题才能解决。
第二「戒和同修」,中国人的戒就是《弟子规》,每个人都守《弟子规》,这个家庭怎么会不好?所以,「身同住」、「口无诤」,一家人和气,没有争论的。「意同悦」,这个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爱,真的是幸福家庭。末后一条「利和同均」,家庭里面的物质生活、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完全相等、平等。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家庭,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怎么形成的?没有别的,人人都修六和敬,人人都修十善业,人人都修「净行品」。「净行品」前面十一条是在家,后面是出家,出家人生活那些精神、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吸收,用在我们在家学习的范畴之中。统统可以吸收,只是我们在形式上不一样,形式表现不同,精神是一致的,这是佛陀的教诲。
今天时间到了,明天我们就开始学经文。下面这个「佛子」就是文殊菩萨叫著智首,称他佛子。智首是我们大家的代表,说智首就是说我们,我们展开经卷要直下承当。文殊菩萨教我的,不是教别人的,佛子就是我,你才学到真东西。如果你说这佛子是智首菩萨,不是我,不对我说的,那你什么都学不到。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