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七九讲) 2005/12/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79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长行第四段,这段还没有讲完,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
前面我们学到『所缘力』,现在接著看第六,『根力』。清凉大师注解这个提示是「根谓信等」,这就是五根,这个「六」是这十句里面的第六句,「根谓信等」,就是五根,信、进、念、定、慧,这叫五根。五根对我们的学习关系是非常重要。第一个信根,如果你不信,你就没有法子学。所以《华严》跟大论,佛都讲得很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入道的根源。「母」是比喻能生,也就是能生一切功德,是什么?就是这个五根,能生一切功德,特别是信根。我们自己在一生学习过程当中,这桩事情就非常的明显。
求学第一个要对老师有信心,对老师要是怀疑,不尊重,你什么都学不到。古大德说得好,师生之道建立在对老师的信根上;印祖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这个一分、二分就是你的信心。所以对老师要有真诚的信心。不管老师自己修行如何,他修得再好,他是佛菩萨再来的,你对他不相信,你跟他也得不到利益;他是个凡夫,没有什么修行,你对他有十分的诚敬,你能得十分的成就。
这个东西说起来很奇怪,所以佛在大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是总的原理原则。你说人生病,这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生病你要找个医生,是真的医生把病给你治好了吗?未必然也。谁治好你的病?信心,你对这个大夫有信心,你对他开的药有信心,信心把你的病治好了。这个道理你懂不懂?那个大夫是真的高明,你对他不相信,有怀疑,他给你的处方、开的药你也有怀疑,你吃了医不好病。所以哪个是善知识?哪个是好老师?哪个是好大夫?都不要紧。首先问你对哪个老师、哪个大夫相信,只要你深信不疑,对你都有好处,很重要!「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你说这多么重要。
所以有信才有精进,五根第二个是进,进就是精进。信当然会精进,不信,不信就懈怠,不想学了。有信而后才有念。我们今天讲念佛,有人功夫不错,念得很好,有人心很散乱,念不下去,念个一个小时就不错了,再往下念就胡思乱想,这就不行。你要问什么原因,头一个信有问题。对净土法门半信半疑,没有信根!所以精进心提不起来,念力就不能集中,他怎么会有成就?这个统统都是有连带关系的,不能不知道。我们在哪个环节里面出了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把毛病找出来,把它改正过来,问题就解决了。
七菩提分里面,佛教给我们择法,我们想修法,八万四千法门,你选择哪个法门?你要对这个法门具足圆满的信心,你认真去修学,没有不成就的,很重要。选择法门不是个容易事情,我初学的时候差不多是用了七、八年的时间。老师把净土法门介绍给我,我不是一介绍就接受。介绍,感恩老师,我要把这个法门的经典、祖师大德的注疏,好好的去看几遍,对它有个了解、有个认识,然后再来决定我要不要学这个法门。不容易!真正下定决心学这个法门,我在讲经跟诸位也报告过好几次,是我在讲《华严经》,第一次在台湾讲《华严经》。讲了一半的时候,有一天心血来潮,想到《华严经》上的文殊、普贤,他们学什么法门?特别是后面的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的入门弟子,传法的弟子,他修什么法门?
这样细细把《华严经》看一遍,他们修的什么?修的念佛法门。文殊发愿求生净土,普贤也是发愿求生净土,善财是文殊得意门生,当然传老师的法。我们仔细再看看五十三参,五十三参第一个善知识德云比丘,教他什么法门?念佛法门,求生净土,这非常重要。中国跟印度人都相同,都懂得先入为主,第一个先入,先入为主。再看看最后第五十三参,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教他什么?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从这个一头一尾明白了,善财是专修念佛法门,五十三参是广学多闻。他有没有被其他的法门所动摇?没有,样样都明了,如如不动,老实念佛,给我这个启示!我这才死心塌地修这个法门。这差不多是我学佛二十多年了,才决定选择这个法门,不是容易事。
我进入佛门的因缘,是方东美先生把佛经看作哲学介绍给我的,所以我入佛门是学哲学,学佛经哲学。这在佛门里面称为教下,我是来学教的;不是学禅,也不是来学念佛的,我是想学教的。教里面最欢喜的,真的是《华严》,总是过去生中有缘分,看到这部经就生欢喜心。这我们应当晓得,对这个有信心、有兴趣、欢喜,这就是有根!这信进念定慧。
定,定在这一门,世出世间圣人教学都著重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跟我们现代教育的理念完全不同。现在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广学多闻,小学课程有好多门,同时授课。每天第一堂课,像小学生,第一堂课国语,第二堂课数学,第三堂课地理,第四堂课历史,一天要上好多门课,不一样!一堂课一个小时,实际上只有五十分钟,十分钟休息。模糊的印象还没有形成,第二堂课就换了,换了课本,所以他所学习的都是皮毛、常识,没根。这跟我们中国、跟佛法传统的教学不一样,中国传统的教学是一门深入。你看看《三字经》上就讲得很好,「教之道,贵以专」,不能杂,不能多,这些都是讲定。
所以,老师开课只开一门,这一门功课你没有学好,没有学完成,决定不能学第二门功课。让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譬如以佛经为例子,《华严》虽然大,它有三十九品,每一品就是一门功课。这是一系列,三十九门课,我们学习是一门一门的学。大概我们每一品(它每一品长短不一样)都需要几十个小时,有的时候要一百多个小时。我们现在学到这个地方才第十一品,用了多少时间?差不多用了三千多个小时,要是平均来算,大概每一品经需要二百个小时的样子。一品一品的来学,不是同时学好多品,不是的!这样你的心专、心定,一门深入,他能有成就。如果同时学好多门,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思想不能集中,意志不能集中,那要成就太难了。
所以定,定自然就开慧!我们学习的目的就达到了。世间人的学习我们现在明了,记忆力再好,他所学到的是一般常识,不开智慧。为什么不开智慧?没有定,这是不能不知道的。这是根力。
下面第七句,『观察力』,清凉大师说「於自他事理药病善拣择故」,这个说得好。「观察」就是属於慧,慧起作用。你善於观察,自己、别人(他是别人),或是事、或者是道理、或者是药、或者是病,病就是错误、过失,药是方法,怎样把它纠正。善於拣择,拣择就是我们一般讲的选择,这是智慧。对於我们个人来说,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根性,知道自己现前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知道学习外缘,老师、善友、外在环境,统统都了解。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修行,让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总是希望早一天成就,谁不是这样希望?
那么摆在我们面前,以大乘佛法来讲,禅宗、性宗需要上上根人。真正是烦恼轻、智慧长的人,他才有能力学习,我们是不是这个根性,这个要知道。不是这个根性!上上根性的人,受善知识教诲所谓是一闻千悟,一听他就开悟了,就明白了。我们听多少遍都还没听懂,不是上上根;换句话说,大乘教里面禅宗、性宗我跟它没有缘,你就不能选择这个。你真正想去找这些师父,师父一看,你不是这个根性,不收你,你到别的地方去,这是真正善知识。门庭施设不同,摄受的根机不一样。
密宗说实在的话,它也是上上乘佛法;佛门里面说,不学密法不能成佛,密法是最高级的佛法。什么时候学习?在大乘教里面,地上菩萨,登了地的菩萨,这个时候学密。我们连初信位菩萨都还没得到,你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位次,他前面四十个位次都修满了,四十一个位次才是初地!我们哪有分?这是当年章嘉大师教我的,他是密宗大德,他不骗人。
所以他教我的时候,劝我学教,特别是教我学戒律。为什么?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基,没有这个东西,什么佛法都不能成就。大法像禅、密,小法像小乘、阿含、人天法,没有戒律统统不能成就。诸位念《十善业道经》就知道了。最低级的佛法,来生保住人身,也就是说你不会堕三途,你来生还能享人天福报,死了以后投胎又到人间来了。要靠什么?要靠十善业!上品十善生天,欲界天,中品十善得人道,下品十善是阿修罗,你去想想看。所以戒律是根本,不管你修哪一宗、哪个法门,先学戒,这正确的。
章嘉大师就教我这个,教我看破、放下,这几个重要的原则。原理原则一定要遵守,嘱咐我戒律很重要。因为那时候我没有把戒律放在心上,自己有个很错误的观念,认为戒律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日常生活规范当然重要,但是佛经上制定的戒律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生活规范,不是中国的。中国生活规范,儒家有礼,中国古圣先王不是以法制国,是以礼治国。所以中国古时候常常称为「礼义之邦」,它是用礼义治国。义就是道德,就是以德、以礼,外面表现是礼,内里面是道德,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
佛法是以戒,戒就相当於中国儒家的礼,所以礼没有了,儒就没有了;戒没有了,佛就没有了。佛经虽然在,学佛的人没有了,学佛的人一定从持戒下手,真正持戒才叫做学佛。如果不持戒,天天诵经,天天念佛,跟佛结个缘,不能算是佛弟子,不能算是学佛,佛法里面殊胜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所以我们想想,上乘的,我们不是那个根性,真的叫没分。
再看看教下,是从经论上下手。经论太多了,三藏十二分教,我们这一生能读得完吗?无论哪个宗派的典籍,真的都是浩如烟海,深广无际。不是短时间,像读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没有十年二十年,还得要有好老师指导,同学在一块切磋琢磨,锲而不舍,搞个一、二十年才会有成就,不是件容易事情。现在纵然你自己本身有这个条件,你找不到老师,你也找不到同学,你也找不到修学环境,外缘不足。
所以末法时期,净土宗殊胜!为什么?净土宗的经典最少,只有六部。最大的经典是《无量寿经》,最短的经典《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最短的,比《心经》还短;《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二百四十四个字。所以我们净土宗的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五经;净土宗只有五经,还有一部论,《往生论》,不长。五经一论印成一本,也是薄薄的一册,对於现在人最适合。现在人怕太多、怕太难,这个少又容易。
这五种经你统统都学当然好,你对於净宗理事、因果、方法、境界,你能够彻底明了,好事情;如果能力不行,没有关系,学一种。自古以来,选修《佛说阿弥陀经》的人最多,有没有成就?有,成就很殊胜!他怎么成就?具足信进念定慧,信心成就的。他有这个能力选择得好,选择净土法门,选择《阿弥陀经》,这是观察,他有观察的力量,有观慧。知道自己根性,知道自己的环境,选择这个叫易行道;在一切法门里头这个法门最容易,而且最稳当、最可靠。即使没有老师指导也没有关系,你一心一意靠著阿弥陀佛就行了。
可是这里头诸位要知道,你还是要具足十善业,没有十善业,念佛不能往生。你要问为什么?《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要不是上善,怎么能去?阿弥陀佛再慈悲接引你过去,那边的人不接受你,你怎么办?为什么?你不是上善。前面我们说过了,十善业道上善生天,欲界天,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具备有生欲界天的条件,念佛的人就决定生净土。这个事情我们一般人要认真努力一下,可以做得到。
你选择这个法门,正确了,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毛病,毛病是什么?十恶,要用十善来对治这个毛病。没学佛的时候不知道,喜欢吃肉、杀生;现在晓得,吃肉、杀生不能生极乐世界。你犯的是什么?不杀生,你犯了杀生。处处都想占别人一点便宜,这是偷盗。盗心不能够放下,不能往生,有偷盗的念头怎么可以往生?所以我们要把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放弃掉,不可以有。不能有伤害众生的念头,念头都没有,当然不会有行为。西方世界是清净世界,一定要断淫欲。在家同修夫妇结合,所以佛常常讲不邪淫,夫妇以外的是邪淫,邪淫不能往生。即使是夫妇,在你往生那段时间,淫欲的念头也断了;或者在生病的时候断除,念头都没有,这是往生的条件,很重要。
不妄语,不欺骗人,说老实话。现在这个社会,很多同学跟我说,我们说老实话吃亏,别人都骗我们,我们怎么可以跟人家说实话?那我就要问你,你愿意到极乐世界,还是愿意搞六道轮回?要愿意到极乐世界去,那一定讲老实话,现在吃点亏不怕,我将来到极乐世界去了。如果现在不愿意吃亏,那还要搞轮回,极乐世界这一生去不了,这个帐要好好算算。学佛的人不怕上当、不怕吃亏、不怕人欺骗我。各人有各人的果报,他欺骗我,我知不知道?知道,我要不知道,那是愚痴,糊涂!我要知道,不放在心上,这叫功夫。而且各人因果各人受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他在迷,他省悟不过来,你还不能说他,说他他怀恨在心。这样的状况之下,只有随他去,他自作自受。将来受了果报,他觉悟了,回头,再去度他,再去帮他忙。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取净土,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决定不可以欺骗人,表里一如,你自在,你快乐,没有一丝毫虚伪。
不两舌,两舌是挑拨,在张三面前说,李四说你的坏话,在李四的面前说,张三说你的坏话,使这两个人不合,这叫两舌。破坏别人的家庭,破坏别人的团体,破坏别人的友谊,破坏别人的善事,这个因果很重很重,戒经里面都讲得很清楚。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非常好听,目的是骗人,让别人上当。恶口,说话粗鲁,态度不好,让别人听到心里感觉得难过。我们有没有这个毛病?有,要赶快改,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改,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意识里面,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不瞋、不痴。这叫十善业。
所以我们的病是十恶,我们的善就是十善。要用什么方法对治我们的毛病习气,使我们修行能得到真正的效果?这一条对於一个真正发心修行,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往生净土的,太重要了!所以最近这几年,我们特别提倡《弟子规》,为什么原因?《弟子规》是戒律,基本的戒律。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教人做个好人。所以我们的十善做不到,十善为什么做不到?十善做不到,就没法子入佛门。你看净业三福,佛教导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头一条。这条你统统做到,你才可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受三皈这才入佛门。所以十善业是没有入佛门要具备的基础,也就是入佛门的基本条件。佛经上一展开,大家都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是有标准的,不是随便说的;「十善业道」你统统都做到了,你这才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要没有做到,不算!做到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希望我们特别要注意。
为什么做不到?就是我们没有善的根底。善的根底从哪里建立?从《弟子规》建立。我们现在不用小乘戒律,用《弟子规》,《弟子规》代替小乘,这不能不重视,不能不好好的学。所以我劝大家要下定决心,用一年的时间,把《弟子规》落实。它总共三百六十句,真正做到了,你就是善人,世间善人。用这个基础再修十善业道,不难!换句话说,你有善根了。《弟子规》是善根,你有善根,学十善业道就很容易。有十善业道的基础,你受持三皈五戒、十戒就不难,你真正都可以做到。出家,你可以能做到《沙弥律仪》,其他的我们不谈,那太高了,最低的《沙弥律仪》。真正出家人,诸佛护念,龙天保佑。
这就是讲你要用智慧观察,选择法门,知道自己的根性,也可以帮助别人。对自己、对他,在一切事理、因果统统清楚、统统明了。有这个能力,你看今天社会上病态太多,别人向你请教,求你帮助,你确实能帮他解决问题。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十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下面第八句是『奢摩他力』,第九句是『毗钵舍那力』,这二个名词都是梵语。「奢摩他」翻成中国意思叫止,清凉大师注解里头,「奢摩他,此云止,九毗钵舍那,此云观」,止观。在大乘法里面,像华严宗、天台宗,都是修的止观,所以这二个名词经典里面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我们先就普通的、一般的解释,什么叫止,什么叫观,浅显的介绍出来。然后我们再看清凉大师《疏钞》里面,对「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的解释,著重在力。现在我们先讲这个名词。
止观,梵语是奢摩他、毗钵舍那,它有止观的意思,有定慧的意思,有寂照的意思,有明静的意思。从这四个名词上,我们也能够体会到它的意思。止就是定、就是寂、就是静(宁静的静),那是止;观就是慧、就是照、就是明,这样子四个字来解释,意思就很明显了。「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谛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为什么叫止?就是我们的心,儒家讲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知止非常重要。止在哪里?止在真理,谛理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真理,我们要止於真理。决定没有怀疑,决定没有动摇,这就是止的功夫。所以在教下,《华严》跟《法华》确实是止於真理。真理是什么?就是自性,也就是法性,心安住在这个地方,决定不动摇。所以,止是从能止得名的。
「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止什么?止妄念,初学功夫要从这里下。妄念再细分,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是妄念!说实在的话,有念皆妄,无念也是妄,这个事情就难懂了,也难讲了。有念皆妄,有念你总是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那当然是妄念。无念,无念落在无明,还是个妄念。四禅天里面无想定,外道天,他不是真的止观,他把止观的意思错会了。误以为无想定是修行最高的境界,涅盘的境界,不生不灭。四空天人也是这个误会,把非想非非想处天当作究竟,殊不知定功失掉之后,还是要搞六道轮回,出不去。这个道理不能不晓得。
止息重要,太重要了!我们一天到晚妄念太多,妄念就是烦恼,所以心得不到清净。净土宗的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心,你妄念止不住,清净心怎么会现前?心净则佛土净,清净心现前,往生西方你就有把握,那就是心净则佛土净。妄念要从哪个地方下手?从执著下手,先学於一切法不再执著。个人不执著了,像公家常住的事情要不要执著?常住的事情要有规矩,订一个规矩,大家都能够遵守,那就是止於规矩。佛给初学人制定戒律,儒给初学的人制定些礼法,就像学校的学生他有校规,人人都必须要遵守的,你一定要止於一处。所以知止很重要!三大类的烦恼,首先我们要止息见思烦恼,就是执著;再进一步,我们止息分别。世出世法一切分别都是不实在的,都是虚妄的,妄念!最后到什么?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也是妄念。
下面讲观,「观者,观达之义」,观是观察,达是通达,你一观察就通达了,「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所以止跟观有差别,止是如如不动,观是清清楚楚。古人用水来做比喻,止是风平浪静,水在没有风浪的状况之下,像一面镜子一样。观是什么?岸上的这些风景统统照得清清楚楚,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
佛菩萨的心就像这样的,心如止水,这是止;照见万法,那是观。我们凡夫,心水它不止,它起波浪,六道凡夫大风大浪,四圣法界里面小风小浪。我们这个大风大浪,两岸的景观在风浪里头是支离破碎,照不照?照!但是是破碎的,你看不到一个整体。所以浪愈小,照得就愈清楚;完全没有风浪的时候,就像镜子一样。完全没有风浪,是佛果地上的境界。微微的小浪,我们都看不出来,觉察不出来,那就是十地菩萨,微浪。十回向的菩萨,浪又大一点;十行、十住菩萨比他们的浪又要大一点,但是还是能看得很清楚,没有差错。当然没有往上位次那些菩萨他们那么清楚,但是已经相当明了了。阿罗汉,佛给我们讲,他修的是九次第定,所以他的境界是正觉,也就是说看一切问题没看错。虽然他的止观不是十分,大概也有六、七分,所以对於宇宙人生看得很清楚,没有太大的错误。
「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实在这个地方的殄灭就是转烦恼为菩提,这是止观。止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控制住,让它不起作用;慧现前,智慧现前,这是观,观就把烦恼转变成智慧;菩提是智慧,烦恼没有了,智慧现前。我们常讲烦恼少一分,智慧长一分,烦恼轻、智慧长就是这个意思。实在讲烦恼跟智慧是一体,一体的二面。一个是不觉的一面,就是烦恼,一个是觉;觉即菩提,迷即烦恼,它是一不是二。怎样化烦恼为菩提?止观是个巧妙的方法。
止观也是从原理原则上说,我们念佛是不是修止观?是!你看看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放下万缘是止,一心念佛是观。佛号念得清清楚楚,一个字没有念错,一个字没有念颠倒,观!念佛也是修止观。跟宗门、教下的方法不一样,我们用持名的方法修止观,这个总要晓得。你都明白了,其他的法门你心就定了,你不会羡慕,不会厌旧喜新。如果有这么个心态,今天学这个法门,明天再换个法门,一辈子都不能成就。要成就,决定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真的止了,慧真的现前,这个才起作用。
「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则止属於空门,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也」。这是你真正懂得止了,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我初学佛,向章嘉大师请教,我说我知道佛法殊胜,有没有方法让我快速能够契入?我提出这个问题。章嘉大师沉默了很长的时间,他眼睛看著我,一句话不说,差不多将近半个小时。这样一来,我的精神意志完全集中,听他开示,心定了。他观察你心定了,没有妄念了,这才跟你说话。心浮气躁讲的话没用处,你不记得,你也不重视,所以他那套方法非常高明。
沉默那么久,然后说了一个字,有!我就很注意了,有,竖著耳朵听,他又不说话了。这一次沉默的时间短,不到五分钟,说了六个字,说得很慢,「看得破,放得下」;我的速度快,他的速度很慢。我们年轻,没有他的修养,听了这六个字,立刻就有反应:这六个字的意思我能够体会到,从哪里下手?老师又沉默了几分钟,说了两个字,布施。我第一次跟他见面,差不多将近二个小时,几乎都在静坐当中,让你心浮气躁的毛病统统都收敛了。所以我当时体会到这种非常高明的教学方法,一生以后都没有遇到过。说的话简单、有力,叫你永远不会忘记。所以看破放下就是止观,他换个话来说。他讲止观我们不懂,讲什么叫止,什么叫观,那好,可费事了,这就是真实的智慧。
从修行方便来说,你看我问了,从哪里下手?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就是止。为什么叫你要放下?《般若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执著它、分别它,错了!一切都放下,一切都止了,你的心是定的。所以说,「止属於空门,属於真如门」;真如没有相。真是讲真性、法性,这是真的,能现一切相;如是法相,所现的一切相。能所是一不是二,称真如。真性具足智慧、德相,真性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它能现相,现的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今天讲的宇宙人生一切现象,这是法相。法相从哪里来?法性变现出来的。法性它本具有的智慧、德相,不生不灭。它所现的相分,这些现相里头,有没有法性所具的这些智慧德相?有!性相一如,性相不二。
「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这个远离就是不执著,不执著、不分别;在一切诸相里头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止。诸相有没有?不能说有,不能说没有,你要说没有,相在;你要说有,这个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有」,佛法里称之为妙有,妙有不有;真如称为真空,真空不空,它会现相,现的相没有自体,真是妙不可言,这是性。所以契入大乘的人都知道,宇宙之间一切现相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在哪里?宗门开悟的人随拈一法,无有不是处,对的。
随拈一法,它具有性德吗?有,所以万事万物都有灵性。现在难得日本江本胜博士用科学的方法来做实验,实验出矿物,水是属於矿物,它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就是性德。它能看,它能听,它懂得人的意思,随著人的心意它现出不同的境界。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各个不相同的原理,显示出来了。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心行不一样,所以色相不相同。色声香味不一样,心地清净善良的,色声香味非常之美;心行不善良的,色声香味都很丑陋。我们如果真正把这个道理参透了,我们要修相好、要修身体健康,你就懂得了,你就知道怎么修法。修善心、善意、善念、善语、善行,无有不善,那你的相貌就跟佛菩萨一样,佛菩萨没有不善;你的身体也像佛菩萨一样,金刚不坏身。所以你要懂得道理,然后你就晓得怎么修,修行还是离不开止观这个原则。
下面说,「观者属於有门,生灭门」。观是什么?观有,有相你才能观,真如你没法子观,真如只有止你才能体会得到,你没有办法观察。观是什么?法相,法相是有门,有就有生灭,空没有生灭;所以法性没有生灭,法相有生灭,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法相。「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观是缘有为的事相,有为就是有生灭,所以它是事、它是相,遍法界虚空界。你从这些事相里面,我们讲开悟了,发达就是开悟,智解!发达智解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我们大乘教里面讲,这是属於后得智;止是属於根本智,根本智是止,后得智是观。
「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烦恼,正证真如」,所以这个有次第的。章嘉大师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问他从哪里下手?布施,布施是放下,先从止下手,这个有次第。为什么?你要是不止,你心是乱的,散乱心怎么会生智慧?哪有观的能力?所以必须先要懂得止,就是止帮助你伏烦恼。譬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了。这个东西我喜欢,我很想得到它,这个念头才起,我们想想这个东西是不是必须要的?如果不是必须的,可以不要,把我们贪的念头伏住。虽然到市场里面去看,看到市场形形色色、琳琅满目,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止。看了怎么样?如如不动,不起贪瞋痴慢,这是止,这是功夫。
所以真正用功夫,先止,学止,就是学不被境界所动摇,不被境缘所诱惑,你先学这个功夫。好的境界不起贪欲,不好的境界不生瞋恚,这是修止。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贪瞋痴,再加上后面两个是贪瞋痴慢疑。六根接触外头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不起贪瞋痴慢疑,这是止。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炼,练你的功夫,你要真修行!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里头有观。止,伏烦恼;观,智慧开了断烦恼,断烦恼就是证真如。为什么?烦恼就是真如,性相是一,理事不二!你知道烦恼就是真如,烦恼就没有了,这叫真修行。
我们净宗,刚才讲就用一句佛号,一定要晓得,就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烦恼才动,烦恼是贪瞋痴慢疑,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这个念头起来,就是烦恼起现行。古大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贪瞋痴慢就是烦恼,喜怒哀乐这是七情,烦恼、七情才一起,第一个念头;第二个念头,「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佛号把这个妄念统统打掉,伏住了,止观!把妄念伏住,这是止;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提醒自己,是观。念佛里头,有止有观。
止观就是禅定,禅定是定慧均等,止跟观合起来,止观不二,那就叫禅定。止观一如,观在止中,止在观中。古德有个比喻,比喻得好,他说「止伏妄念,譬如磨镜,磨已,则镜体离诸垢」,就好比是断惑。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懂得,因为现在人讲磨镜他不懂,为什么要磨镜子,现在镜子是玻璃做的,很进步,不需要磨。从前没有发明玻璃,古时候用什么做镜子?铜,铜镜,也做得很精致,如果诸位有机会到博物馆去参观,你能看到铜镜。它这一面是镜子,做得很精致,铜做的;另一面,背面都有花纹,也有常常警惕自己的格言,另外一面就是镜子。镜子久了它就有灰尘、有铜垢,你照的时候就照不清楚。所以必须要常常磨,所以讲磨镜,愈磨愈亮,把镜面里面的肮脏东西统统磨掉,这就好比断惑。然后拿去照,跟镜子一样,你照到外面清清楚楚,「能现万象」,这就好比是证理,「是即观也」。镜子的体,把垢物磨掉,这是止;它起作用照的时候,就是观,观是属於慧,观能证理。
「若真止真观必为不二」,这就像镜子的比喻一样,镜子的体是止,起作用照是观,它一定是不二。再看一个事实,「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观」,这是宇宙的真理。法性,我们在讲席里头讲过很多,法性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接触不到,佛经说缘不到。第六意识是思想,想不到,眼看不到,耳听不到,鼻闻不到,舌尝不到,身接触不到,心也想不到。它真有,它存在,它能现,现什么?现虚空、现世界,宇宙之间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它变现的,它能现。能现精神,又能现物质,精神跟物质统统是法性变现出来的。
法性寂然,它如如不动,从来没有动过,是止。虽然是寂然,可是它又常照,常照是观;换句话说,没有一样它不明了,没有一样它不通达,这是观。观是属於慧,寂是属於定,真止真观一定不二。所以真观一定是寂然,真正智慧一定是如如不动。「真观必寂然,故观即止,真止必明净」,真止必然是明了,必然是清净,清净就是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故止即观也」,所以止跟观的关系是一不是二,止是体,观是用;观是体,止是用,它二个可以互为体用。寂即是照,照即是寂;止就是观,观就是止,是一不是二,真正的止观。
大乘教里面佛教我们修行,你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原理原则,用在哪里?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工作、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心地清净光明,清净是止,光明是观;清净是定,光明是慧。所以六祖惠能见五祖,跟五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话你懂不懂?你如果懂得止观的道理的话,你就明白了。他心如止水,对外面境界确实像《金刚经》上所讲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没有一样不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常生智慧就是说不生烦恼,不起染著,这是人家的功夫。
这一段是普通的常识介绍,下一堂课我们再看清凉大师就这一品经里面的境界,他老人家给我们说的止观。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