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二三讲)  2005/8/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23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八助道甚深,智首菩萨偈颂第五首看起,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不仁赞慈愍。怒害赞大悲。】

这第五首前面两句是『禅定』、『智慧』,属於自利六波罗蜜,前面介绍过了,后面是讲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第五首偈后面两句,第六首偈前面两句,一共四句,这是讲的慈悲喜舍;第六首末后两句是总结。前面既然说了自利,当然接著一定要利他,自己的德行、智慧、能力充实之后,不要忘记你所发的愿,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现在你有智慧、有德能,你应该要全心全力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这个苦难众生是指的十法界,十法界众生都苦。

十法界里面,我们知道有声闻、缘觉、菩萨、佛,难道他们也有苦吗?有。他们要跟六道相比,那他只有乐没有苦;如果与一真法界的法身菩萨相比,他们有苦,什么苦?无明未破,这是他们的苦处。如果是在声闻缘觉,那他们的尘沙烦恼还没断尽,所以比起上一界就显示出他们有苦,比下面他们是没有苦,离苦得乐,脱离六道了。由此可知,菩萨法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记住,此地是第八信位的菩萨,十信位这是第八信,九信、十信,八信相当於辟支佛,九信位是权教菩萨,十信位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十信。十信心满,往上提升就是初住,初住这才是真正离苦得乐,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见思尘沙断尽了。

在第一个阶段,十波罗蜜圆满了。文殊菩萨在《华严经》教我们不是六波罗蜜,是十波罗蜜。这十波罗蜜后面四种波罗蜜是从般若波罗蜜开出来的。讲六度,这后面四种,方便、愿、力、智都包含在般若波罗蜜里面,分开来讲十度,合起来讲六度。由此可知,六度跟十度内容没有两样,只是一个说得简略,一个说得详细,内容决定没有差别。这种例子在佛法里头非常之多,我们要知道。

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也就同样会联想到《大方广佛华严经》《无量寿经》,古德说《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佛说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分量有差别,内容决定没有差别。所以《华严经》就是大本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是中本的《阿弥陀经》,受持功德完全相等。但是在研究解义方面来讲,我们求解,那大本就方便,大本说得多!我们解门要大本,行门要小本,为什么?容易受持。修行要愈简单愈好,愈单纯!理解当然内容是愈丰富愈好。这三本是一,一而三,三而一,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华严》要是通达了,讲《弥陀经》、讲《无量寿经》,才真正能把味道讲出来,所谓是厚积薄发。你看看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完全是用《华严》教义来解释《弥陀经》,你才看出来,看到莲池大师的《疏钞》《弥陀经》无异於《华严》。黄念祖老居士注《无量寿经》,老师的会集本,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也是采用《华严》十门开启,很难得,这是近代一位大善知识,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这里面还有很深的意思,不能不知道,度人先要自度,自己未度不能度人。大乘教里佛常说「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要帮助别人先要自度,自度要成就六波罗蜜。六波罗蜜的基础在哪里?在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的基础在哪里?在小乘《阿含经》。这是佛在《戒经》上教导我们,「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释迦牟尼佛不承认你是他的弟子;你要是他的弟子,一定要依教奉行。他教我们先学小乘后学大乘。

小乘经传到中国来也是在隋唐时代,翻译非常齐全,现在我们的四阿含,《大藏经》里头的《阿含经》跟南传的巴利文的小乘经的经藏,这一比较,我听说巴利文的《藏经》大概比我们多五十几部。小乘经也有将近三千部,只多出五十部,你就晓得我们经典翻译的完全。在隋唐的时候,小乘有两个宗派,成实宗与俱舍宗。中国佛教一共有十个宗派,大乘八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可是小乘很快就衰了,没落了,没人学了,唐朝中叶以后就没人学小乘。

中国这些高僧大德知不知道佛陀的教诲?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知不知道?知道。那为什么中国这些高僧大德不学小乘?这里头有个道理在,我们要明白它。当时中国佛教四众弟子,在家出家学佛的弟子几乎没有不读儒家的书,没有不读道家的书,所以孔孟老庄代替了小乘。有没有道理?有道理。孔孟老庄的思想,从小乘通大乘,比小乘经还要方便、还要殊胜,更契中国人的根性,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就不学小乘,学儒学道,由儒道进入大乘,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中国大乘,真佛弟子不是假的。

可是到现代麻烦来了,现代我们佛门四众同修,当然小乘不学了,没有看到有人去学小乘经教,儒道也不学了,这样一下进入大乘,成就就困难了;怎么学也学不像,怎么样用功都得不到理想的成就,就是念佛都没有办法往生。善导大师跟我们讲,净宗法门万修万人去,永明延寿也如是说。可是今天净宗祖师大德们告诉我们,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三、五个,这是什么原因?儒家的基础,大乘佛法的基础是十善业道,那儒家的基础,我们今天选的《弟子规》《弟子规》是儒家基础,就等於小乘。

所以我们特别劝勉同学们,一定要学《弟子规》,为什么?小乘。希望要遵守古大德的教诲、经典的教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守住这个教诲,用一年时间去学《弟子规》,专修!要把《弟子规》字字句句落实到生活,我们就有根了,一年的时间行。你们有不少同学都听过蔡礼旭讲的《弟子规》,他讲得很不错,为什么他讲得那么好?没有别的,他做到了。他用多少时间?一年。他告诉我,一年的时间专修。这个修不是会背,不是会讲,而是做到。做到之后他有心得,所以讲出来才有味道,才能与听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听众受了感动。为什么我们去讲的时候,听众没有感动?我们没有做到,道理就在此地。所以你一定要做到之后再讲。

你看看此地这个架式摆得多好,六度统统做到了,再发心教化众生。六波罗蜜是自利,慈悲喜舍是利他,没有说是自利没有得到就能利他的。杨老师、蔡老师没有别的,他有什么了不起,自利得到而后利他,效果不一样!这是给我们学习很好的榜样,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今天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学法?经讲到这里不能不讲,学一定要从《弟子规》、从十善业道,从六波罗蜜。

我们净宗,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净宗学会的成立是接受夏莲居老居士的愿望,黄念祖老居士的指导。我到北京去看他,那个时候好像是一九九0年初,还是一九八八年、八九年,我记不清楚了。我第一次到北京看他,他就告诉我,希望我在国外多多的建立净宗学会。我们在海外第一个净宗学会是加拿大的净宗学会,第二个净宗学会是美国净宗学会,现在在圣荷西。加拿大那个会现在有没有,我不知道。听说还有,那个会还在,但是活动大概很少,人也很少,没有人去主持。可是加州Sunnyvale的美国净宗学会、洛杉矶的净宗学会,他们活动很好,一直都保持著很旺盛的一种气氛。

学会成立的时候,我们写了一个缘起,缘起里面我们提出五个科目修行,行门五个科目,必须要落实。第一个科目净业三福,第二个科目六和敬,第三个科目戒定慧三学,第四个科目六波罗蜜,第五个科目普贤十愿,我们就这五个科目,希望净宗同学能把这五个科目统统落实,念佛往生决定有把握。有人问我:法师,你这五个科目,怎么现在又冒出《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弟子规》《十善业道经》落实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怎么做、怎么落实?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怎么做?怎么去落实?《弟子规》就是落实这两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是落实在《十善业道经》

所以《弟子规》《十善业道经》的落实,就是净业三福第一福落实、做到了。有第一福之后,你才会有第二福,第二福是什么?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所以在第二福,我就提倡《沙弥律仪》,在家同学三皈五戒,出家同修沙弥律仪。我们不要好高骛远,比丘戒、菩萨戒说老实话,你去受,形式,有名无实,做不到。

蕅益大师跟我们说得好,蕅益大师是明末清初的人,他出生在明朝末年,他老人家圆寂在清朝。他跟我们说,这是研究戒律的,跟我们近代研究戒律,大家都晓得弘一大师。蕅益大师对戒律很精通,他跟我们讲,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所以他受了比丘戒之后,在佛菩萨面前退戒,自己一生居沙弥位。他有些著作上面,他冠上是「菩萨戒沙弥」,他不是菩萨戒比丘,他是菩萨戒沙弥。为什么?菩萨戒,自己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发誓可以得戒的。比丘戒不行,比丘戒一定要有至少是五比丘传授,正规的是十个比丘。南宋之后,他说中国一个比丘都没有,都是叫名字比丘,没有真的比丘。所以他知道比丘戒是决定得不到的。最后他告诉我们,真正你要想成为比丘,有一个方法可以能得比丘戒,用占察轮法,就是修地藏菩萨的《占察经》,用这个方法行,那都很不容易!这都是祖师大德示现给我们看。

蕅益大师他的身分没有暴露,我们不知道他的来历,永明延寿大师身分暴露,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的身分也暴露,他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天台山的智者大师身分暴露了,释迦牟尼佛再来。这是在史书上我们都看到的,日本、韩国的出家人都相信。在近代,我们晓得印光大师的身分暴露,西方大势至菩萨再来的。蕅益大师作《弥陀经要解》,你看看印光大师对他的赞叹,这在《文钞》里头有,居然说出「即使古佛再来,给《弥陀经》作一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赞叹到极处,古佛再来作注解都不能超过他,那么蕅益大师是什么人?我们从印光大师这个赞叹推想,蕅益大师如果不是阿弥陀佛,肯定是观世音菩萨。如果不是这样地位的人,怎么能做得出《弥陀经要解》?做不出来!这是我们要知道尊重的,不可以怀疑。

早年我在新加坡讲经,有一次演培法师请我吃饭,就提出这个问题,他问我:印光大师这个赞叹是不是太过分?我回答他老人家说:一点都不过分,赞叹得恰到好处,我没有怀疑。我这样肯定的回答,演培法师也点头,真的是弥陀的心愿,蕅益大师全都把它说出来了。

夏莲居是什么样的人物,身分没有暴露。黄念祖老居士知道,他曾经跟我表示,但是没有说出,有来历,我相信。为什么?《无量寿经》在中国,从汉到南宋八百年间总共有十二种的译本,十二次的翻译,每个人翻译都不一样,都以为自己翻译得很好,实在讲都值得我们读诵,都值得我们学习。可是这十二种译本你统统读太繁了,分量太多,里面有重复的,有不重复的,你没办法全读,这才有会集的必要。可是这十二种里头有七种失传,现在《大藏经》里面流传下来的只有五种,五种里面经文差别都很大,所以确实有会集的必要。

第一次会集,王龙舒居士,宋朝时候的,这是我们佛门的大德,通宗通教。他的会集本收在《大藏经》里面,《龙藏》收的有他的会集本,他的本子叫《大阿弥陀经》。后人对他这个本子,当然那是祖师大德、通家,不是很满意,因为他的会集只看到四种原译本,《大宝积经》里面的《无量寿会》他没有看到。由此可知,古时候要收集经本不容易。以龙舒的身分,他是大富长者,你看求这五种原译本,只找到四种。当然《大宝积经》里面这个本子有一些经文,那四种本子里头没有,他就没有能够会集到,所以这会集不完整。

於是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魏源)第二次会集。魏源看到五种本子,当然他的会集超过王龙舒,比王龙舒完整。但是很遗憾的,魏老把经文生涩的地方,他把它改了,这是很大的忌讳。如果每个人看到这个经不太顺的时候,都把它改一改,这个经传到后来就面目全非;决定不可以改,只可以在旁边注,这个行,只可以注不能改。即使是错误,明显的错误,也让它一直传下去,只能在旁边注几个字,这个字应该做什么字,那这就是正确的。提供给后人阅读的做参考,不能够随便改经。

更不能够随便批评经教。你说会集本不应该,那会集本多了,首先的,佛门里面的早晚课诵就是会集本,现在佛门里面盛行的经忏统统是会集本,《梁皇忏》是会集本、《三昧水忏》是会集本,那这些东西统统都要废除!废除之后作佛事的人没得做了,因为他所用的资料全是会集的。那些东西会集可以,经教会集就不许可吗?没有道理!这《无量寿经》的会集是要帮助末法往后九千年的众生,因这个会集本而得度。你要是障碍一切人学习这个会集本,这个因果责任你要不要负?这个因果,说老实话,背不起!

破坏道场,阻扰人修学正法,果报在地狱;地狱出来之后,生生世世愚痴,这果报是愚痴。在饿鬼、在畜生,纵然将来得人身,也是很多世都是愚痴没有智慧,何必去造这个罪业?太可怕了。这桩事情,我们从前曾经讲过一部经,《弥勒菩萨所问经》,另外一个经题叫《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两个经名,同一本经,这里头就讲的果报。出於嫉妒障碍,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经上讲得很清楚。敢造罪业的人真是胆大妄为,不知道将来堕地狱的苦,敢干这些事情。同样一个道理,你要能够赞叹、能够劝化,无量功德。

今天我们看到这个经文上第一句,『不仁赞慈愍』。对於不懂得仁义的人,赞慈愍。慈愍怎么样赞法?都是要自己做到给他看,让他看久了之后有所体会、有所感动,这叫赞。佛教化众生,你看常常也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他不仁,你做出仁慈;他不孝,你做出孝顺;他不懂礼,你做出懂礼,用这个方法去感化他,才能够收到效果。他不仁,你跟他讲慈悲,你自己也不慈悲,他能服你吗?不会服你。仁义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儒家「孔曰成仁」,孔子,「孟曰取义」,所以仁义代表儒家的学说。孔子、孟子真正做到了,确确实实是仁义的长者,他们做到了,以身作则。

劝化人不是用言语,是用行动,不仁不义决定不能做。孔孟之道,《论语》《孟子》里头说得很好,可以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合乎仁义,舍弃身命也在所不惜,决不能做不仁不义的事情。今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不仁不义的事件太多了,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几乎见不到了。这个不能怪现代人,什么原因?没学过!所以一生的作为不仁不义,自己并不知道。有人跟他讲解孔孟的道理,他听了之后心里受感动,生忏悔心,本来以为这一生还做得很好,现在人所说还值得骄傲,听了之后痛哭流涕,跪下来向老师忏悔。从这些行动来看,我们看出一桩事,「人之初,性本善」,从这里看出来人性本善,人人的心性里头有仁有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哪一个人心性里头没有?这是性德,统统都有。可是从小没有人教,我们把性德迷失了。虽然迷了几十年,现在已经到七、八十岁了,有人真正把这个道理讲得清楚、讲得明白,听了之后惭愧心生起来,痛哭流涕,跪在地下忏悔,显示出人性本善。说明以往所作所为,错了不知道,没有人教。特别是这半个世纪,家庭里头没有人教,父母长辈没教,学校里没有人教,他怎么不会迷失?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不能错怪他们。他们是善人,你从本性上讲,本性本善,人人都是善人,事事都是好事,只是他们迷了,你要原谅他。我们从正面做出来五伦五常基本的德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中国人讲八德,两种讲法,这两种除了里面重复的,十二个字,我们这一生要把这十二个字做出来,表演给大家看,这叫做赞。只是会说不行,人家不服,那不是真正的赞,真正的赞就是一定要做出榜样。

『怒害赞大悲』。容易发脾气的人,瞋恚心很重的人,常常有意无意伤害别人的人,我们要怎样去帮助他、去感化他?要把大慈悲心做出来,悲是什么?大悲前面跟诸位说过了,就是孔孟所讲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现在讲同情心、怜悯心,你就不忍心去伤害别人。「怒害」就是没有慈悲,现在讲是没有爱心。我们要是针对这种烦恼,用个对治的方法,大慈大悲,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心。特别在什么地方?别人伤害我,这是行大慈悲最好的机会,你可以表演。别人毁谤,别人骂你、别人打你,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毁谤没有恼恨;人家伤害我们、陷害我们,没有瞋恚,没有报复,能忍受,能接受,忍辱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都在其中。般若是智慧,智慧才能解决问题,不与众生结冤仇。你有怨恨,冤仇结了;你有报复,冤仇结了。有怨恨、有报复,麻烦!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说这个多可怕。纵然受再大的委屈都不生瞋恨心,赞大悲。

圆满的相,那就是歌利王割截身体。你看看忍辱仙人受这么样的委屈,没有怨恨、没有报复,而且还发愿,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那时候的忍辱仙人就是以后的释迦牟尼佛,那时候的歌利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第一个得度的弟子憍陈如尊者。我们今天受一点点委屈,心里面就不高兴,没有慈悲心,你的慈悲在哪里?我们要懂,我们要真正依教奉行,要把佛陀的教诲百分之百的做到。百分之百当然不是一蹴就成就的,慢慢提升。现在人家骂我可以不还口,打我可以不还手,这个伤害并不大,再重的伤害,心里就起怨恨。这慈悲心是刚刚生起,还没有力量,不能承受重大的,希望往后步步高升,把你这个境界向上提升。

提升,你就不能不读经,不读经是不明了。这个东西不是压,压不住,要提升,读经开智慧。常常听佛的教诲,遇到这些事情不会放在心上,很容易化解。天天念经、天天念佛,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世界上一切人事物,我统统要放下,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你要跟这些人都过不去,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把这个大事因缘耽误了,那就可惜了,那就没智慧了。所以智慧开了,在这个世间遇到什么样忤逆的事情,也不放在心上,过两天我就走了,怎么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怎么会把这个事情当真?所以读经、听经、念佛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真正解决一切疑难杂症。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第六首偈:

【忧戚为赞喜。曲心赞叹舍。】

这是四无量心后面的两种,喜、舍。『忧戚』在现代社会里面,我们很容易看见,所谓是忧郁症。现在患忧郁症的人确实很多,这桩事情也非常严重,许许多多人医药都没有效果。那么我们要问:信仰宗教行不行?可以说比较好一点,宗教徒里面患忧郁症的也不在少数。这个问题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对治的方法,首先是自行,然后才能够化他。前面六波罗蜜你都能修,肯定你是法喜充满,你能够演出法喜充满,表演,特别是患忧郁症的人,他看到会非常羡慕,会向你请教。向你请教,你就要认真去开导他、去帮助他。

诸位试想一想,今天的世界有几个人活在这个世间很快乐?在过去我们一定会说,儿童过得很快乐。现在不行了,现在儿童都不快乐。在过去儿童确确实实有一段时间真的是天真烂漫,只知道吃睡玩耍,其他的什么事真的他不懂,他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境界里面,当然快乐。所以幸福的童年,我这个年龄还享受到,我是生长在农村。特别是农村里的儿童,真的享受大自然的快乐,城市就有染污,农村那个时候还没有,生活虽然贫苦一点,真的是很快乐。农家是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小孩玩没有玩具,都是一群儿童上山、上树,湖边、小溪,完全是在大自然里面。回来之后,一定会捡一点树枝带回来,那个时候烧灶,带回来烧火。父母看了欢喜,回来了,都带一点柴火回来,确实是很快乐。现在的儿童没有这种幸福了,现在人口多,染污严重了。

你看看小朋友这一出生,眼睛一张开,他看到什么?看到电视,现在的儿童教育是电视教出来的,电视里头什么些内容?他在三、四岁就学会了。蔡老师讲《弟子规》,曾经给我们做了报告,讲演的时候说的,他们在国内办了一届弟子规,结业的时候,让听众说说他们自己的心得感想。他说有一个七岁的小朋友上台去说,他说我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知道做人应该要孝顺父母。他的父母在下面听,父母也在受《弟子规》的教学,带著儿女一起来学,父母听了很高兴。可是接著第二句话他说: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我天天都想著怎样谋害父母。他父母听到之后脸色都吓白了,七岁!什么人教的?肯定是电视。看到电视里头都是教你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他学会了。你说怎么得了?

所以人性真的是本善,没有人教他,没有人提醒他,几天课程之后,他就有能力辨别善恶。所以中国传统教育能够再恢复起来,国家有前途。虽然这么多年没人讲,今天乍听他能够觉悟,他能回头,这就肯定了人性本善,把他本性里面的善心唤醒,引发起来了,古圣先贤教育的概念就是从这里生的。

忧虑、忧郁症怎么来的我们要懂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为什么活的,又没有人教他,也没有看到一个好的榜样,怎么不患忧郁症?他怎么能够生欢喜心?所以欢喜,哪个不喜欢?大乘教里面佛常常教人「常生欢喜心」。孔孟教人,《论语》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就是喜悦,就是佛家讲的法喜充满,从哪里来的?亲近善人,亲近圣贤,亲近仁人(仁义之人)才生欢喜心。为什么?仁义道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

你不读圣贤书,你不亲近善知识,你怎么会懂?不亲近圣贤,不亲近善友,肯定你每天接受的是烦恼的薰习。烦恼日久天长不断的薰习,你怎么会不起烦躁?起心动念决定是跟贪瞋痴慢相应。大乘教里面讲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疑是怀疑,怀疑圣教,怀疑这个世间还有圣贤,怀疑道德,怀疑伦理,这个疑完全是疑正面的东西;后面还有个恶见,错误的见解。烦恼引导你,你的思想见解怎么能得其正?当然是邪知邪见,忧郁从这儿来的。

古时候有,这个经是佛三千年前讲的,可见得那个时候就有这个忧郁,没有这么严重!教的人太多了。从小出生,父母教你,你家里面长辈教你,都做出很好的榜样给你看,你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叫正教。这个教不是宗教,教育,我们现在讲正面的教育,不是负面的,这是中国谚语里头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少是什么时候?从他出生,眼睛一张开,他就会看、会听,虽然他不会说话,他已经在学习,已经在模仿了。大人的动作,大人一言一笑、一举一动,你不要以为这个小孩,或者是放在摇篮里面,他已经开始在学了,不可以疏忽!你要疏忽,你就错了。所以中国的教学,这教育的根在家庭。让这婴儿耳濡目染,到他五、六岁的时候很懂事,七岁上学懂得尊师重道,从小看到父母、看到兄弟姐妹就知道、就学会了孝顺父母,为什么?看到自己的父母孝顺他的父母,他就学会了。

诸位要知道,古时候的家庭是大家庭,不像现在,现在所谓小家庭制度,结了婚之后跟父母分开居住。换句话说,这个损失很大,你将来生下的儿女不知道孝顺父母,他没看到这个样子。而孝顺父母是教育的最根本,根本的根本,他没看到,他没学到;换句话说,这在教育上根没有了,这太可怕!你再要是教儿童这个根,你就难了。所以现在儿女不孝,为什么会不孝?我们在旁边看得很清楚,你没有做出孝顺父母的样子给他看,他没看到,也没有看到别人孝顺父母。虽然本性里头有,不知道,就像那个四岁小朋友所说的,学了《弟子规》,老师这么一教,他才晓得做人应该要孝顺父母,在这个之前,没有人跟他提起,没有人跟他讲解,他不知道!根本不懂得孝顺是什么意思,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教学关键是在七岁之前,我们应该讲六岁之前。七岁上学了,上学的年龄,懂得尊师重道,懂得尊重学长,同学当中年龄比你长的,为什么?在家里懂得尊重哥哥姐姐,在学校他能尊重学长,能听老师的教诲,不一样。尊师重道是父母教的,怎么样教?要表演。但是现在这种表演没有了,所以也不懂得尊师重道。虽然今天的学生大学毕业了,博士学位拿到了,目无尊长,他毕业到社会上工作就很困难,很多公司老板不敢用他。确实他有能力,但是他目中无人,不会做人。也就是说,他不懂得跟他的上级(他的领导)相处,也不懂得跟同事相处,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你看每一年毕业的学生多少,各行各业的老板雇不到人,这简直是个讽刺,什么原因?做人的教育没教他,做事的教了,做人的没教,会做事不会做人。

中国的教学最著重的是做人,做人在什么时候教?婴孩的时代,六岁以前教做人。所以上学,在从前小学,小学是家庭教育的延续,老师教导很容易。十二岁之前,少年,这一段时间当中记忆力最好,理解力还差一些,利用他的天性,把应该背诵的古圣先贤的教诲,全部都把它念熟背下来。所以中国从前小学,老师只是教句读,教你念,没有讲解。讲解放在另外一个阶段,在哪里?在大学,古时候称为太学。中国的教育没有中学,十三岁进太学,太学里面就不是背书了,书你统统都背过了,讲解!讲解很快乐,不要书本,书你都会背过,老师也背过,所以大家都不需要书本。讲到譬如是《论语》第几面第几行,大家都知道。

所以太学的教育是研究讨论,学生会提出疑问,老师给你解答。上课不一定在教室,因为一个老师带的学生不多,通常只有十几个人,往往带著酒菜去游山玩水,郊游。风景好的地方,担子放下来,大家是一面吃,老师一面讲解,讲完之后大家来研究讨论,真快乐。读书乐事,哪有现在念书念得这么苦?要背一大堆参考书,从前没这个事。但是这种教育我们都没有受到过,我只受私塾教育大概几个月,不到一年,学校就改了,改了变成现代的这种学校,那个时候叫短期小学,两年毕业。学制统统改了,规矩也都改了,古时候这一套礼节都没有了。

古时候教尊师重道那个方法妙极了。我上私塾,六、七岁的时候,私塾在祠堂里面,我父亲送我去上学,先到大殿去拜孔老夫子的牌位。那个牌位很大,上面写著是「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我都还记得清楚,向著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那是民国二十一、二年。虽然进入民国二十年了,农村里面还是行清朝时候的最敬礼,人民对皇帝三跪九叩首,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跟著拜。拜完之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旁边,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我们做小孩的在后面,看到自己父亲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能不尊重老师吗?这是教,家长跟老师在那里表演、唱戏给小孩看,影响你一辈子。从这个地方学会了尊师重道。但是以后一改成小学,这个礼节没有了;换句话说,儿童再也学不到了,看不见了。

古时候学校定的这些制度,不是说老师你应该受,不是的。这是印光法师讲的,求学这桩事情,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你怎样教你的儿女对老师有恭敬心,他得利益,教出来的。古人那个方法好。古人这个方法用了五千年,我们现在人觉得不好,改,改过来,改过来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中国五千年改朝换代几十次!哪一个人做皇帝执政都没有改,教育的政策没有变,教育的方法、内容都没有变,唯独到民国把它改掉了。民国改掉还是在二十多年,大概总是在二十四、五年的样子,改掉了。当然城市里面会改得早一点,我们是农村,农村比较迟。谁吃亏?儿童吃亏了。

我接受过这个教育,亲眼看到的,记忆很深刻。我弟弟小我六岁,他什么都没看到,他连进私塾这个礼节他都没看到。你要跟他讲这些,那都是神话,没有见到,也没有听人说过。实在讲,大我三岁、五岁的人比我就幸运多了,为什么?他们看得多、学得多。所以在台中,周家麟周老师,他大我七岁;换句话说,他在私塾里面至少念十年以上,基础打得好,我们没有法子跟他相比。他曾经受过过去完整的小学教育,私塾的小学教育,这个基础就好。

接近圣贤,你才能够有欢喜心,法喜充满,佛家是常生欢喜心。为什么?跟圣贤接触,天天有悟处,每天烦恼轻、智慧长,怎么会不快乐?你再看看,翻过来看,如果一个人每天是烦恼长、智慧没有了,他怎么不忧虑?富贵不行,富贵还是生烦恼,还是忧虑!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圣教,没有圣教决定不行。

下面一句,『曲心赞叹舍』。「曲」,弯曲、委曲,这个字里头意思很深很广。总而言之,它跟直心恰恰相反,你看看佛在大乘经里面常讲「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佛教学生,教大乘人,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中间永远没有委曲相,你才能成就,才能一帆风顺。永远没有委曲相,那怎么办?舍。舍是什么?放下,连孟夫子都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不单是佛法,儒跟道都讲到放下,就讲到舍。

舍,赞叹舍,释迦牟尼佛的赞叹,怎么赞叹?他把样子做出来给我们看。世间人求富贵,想尽方法去求。释迦牟尼佛生在帝王家,净饭王的长子,他要不出家,继承王位,他出家,舍了。你看王位舍了、权威舍了、富贵舍了,没有一样他没放下,他统统放下了。十九岁等於出家了,偷偷的离开家去修道去了。那个学道吃了很多苦头,没有人认识他是王子,一般人都把他当作贫民、当作乞丐、当作孤儿。不畏艰苦,不怀念富贵,不后悔,真放下了。

到外面去参学,哪一个有道,哪一个有学问,处处去请教。他本身也非常聪明,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这经过长年的参学,经典上记载,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成道。十九岁到三十岁,十年,整整十年。十年期间访问过多少的学者,他都觉得不是究竟法,所以最后在恒河边菩提树下,万缘放下,进入到禅定,甚深禅定,豁然大悟。这都是示现,都是做样子给我们看,做什么?这就是赞舍。他老人家一生当中给我们所示现的,你们诸位仔细去看,慈悲喜舍,做出来给我们看。

一切放下,这是禅定,定生慧。禅定的起用就是真实智慧,智慧起来了,没有一样不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有些释迦牟尼佛学过的,他十年参学,学过的,有些没有学过的。说老实话,学过的少,没有学过的多。怎么知道?我们看中国的惠能大师,你就明了了。惠能大师没有参学,释迦牟尼佛有十年参学,能大师没有!他只有在黄梅八个月,他参访善知识就是五祖一个人,没有参访第二个。而且在黄梅时间只有八个月,八个月也从来没有进过法堂;换句话说,禅堂、法堂他都没去过,被派在碓房里面舂碓,做粗活,也就是厨房一类的工作;他的工作是舂米破柴,干这个粗活。诸位读《坛经》,他的故事都很清楚。你看他开悟了,世出世间法全通了,释迦牟尼佛哪有不通的道理!

世法里面,达官贵人、居士长者向他请教的,决定没有思考,立刻就给你解答,就帮助你解决问题。经教方面,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怎么能看经教?但是你念给他听,他一听就明了,他可以给你讲解。你听了他的讲解,你就会有悟处,你也会开悟,这不可思议!这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从什么地方来的?从舍、放下。真正万缘放得下,自性智慧现前,这就是佛法里所讲的无师智,没有老师的智慧;自然智,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无量智慧统统起现行。

现在我们这个智慧没有丧失,《华严经》上佛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佛一语道破。为什么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现在为什么统统失掉?你要晓得,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能现前。佛教人教什么?没有别的,就是教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把妄想分别执著舍掉,你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现前了。所以到最后佛说了,佛不度众生,没有众生得度,你成佛是你自己本来有的,真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没有一样东西你新得,没有,是你自性本来具足,只是把你这个迷唤醒,你觉悟了。佛帮助人就是这么一桩事情,如何帮助你从迷惑颠倒引你到达觉悟。迷没有失,你的智慧德能没有失掉,悟了也没有得,本来有的,没有得失!绝对不是说开悟是新得,不是,一切众生统统都具足,佛跟我们讲的句句是真话,句句是实在话。

所以慈悲喜舍利益众生,怎么个利益法?自己做出慈悲喜舍的形相,众生看到了才会觉悟;你要不做出慈悲喜舍的样子,你跟他天天讲慈悲喜舍,没用,他不会接受。讲得很好,他点点头,然后你没有做到。这些话是古圣先贤从前讲的,现在不适合时代,现在照这个话去做,那你准定吃亏上当,所以讲不通的。怎么样才通?做出来,他就通。他看到你真正慈悲喜舍,你过得很快乐,你过得很好,他就服了,这样他才肯向你学习,他才肯向你讨教。所以这个地方的赞叹,我们要注意到,赞叹绝对不是言语,是要做出样子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赞叹。我们再看后面这两句:

【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

『诸佛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世诸佛所修所传之法,这是一种解释;另外一个解释,这个「诸佛法」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你才能具足究竟圆满的佛法。这个究竟圆满佛法统统是自性本具的。前面这一句话决定不能疏忽,『如是次第修』,这个意思就说的学佛不能躐等,有次第。正像我们在学校念书一样,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次第;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次第!不能躐等。这样你才渐渐的具足圆满的佛法,回归到自性。你要不按次第,这就难了。

我们看这段清凉大师的注解,这段是「二结前生后中,上一句是结前,下一句是生后」。后面就是从第七首偈到第十首,这是偈颂里面的第二个段落。「后四偈」解释,就是第七偈到第十解释「众行成果中」。众行就是指前面六度、四无量心,这后头还有详细的解释。「各上半喻」,前面两句是比喻,「下半合」,法合。「然有二义」,第一个是「仍前渐具之义,便得释成智为上首」。智为上首是正行,六度、四无量心,助道,助道助正行,正行在助道当中才能够落实。所以正助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正在哪里?正在助中,助在哪里?助在正中。助在正中,契理,正在助中,契机,契理跟契机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他第二个意思,「正明所用不同,故须兼具」。所用不同就是作用不同,为什么不同?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遇缘不相同。所以这个「助道品」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应用要活活泼泼,千变万化,不离正智,这是般若智慧,不离。

下面说,「然摄论第九,明立六度,通有三意」。这就为什么佛讲六波罗蜜?第一「为除惑故」。这前面介绍得很清楚了,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恶业,忍辱度瞋恚,除惑。「二为生起佛法故」。这个生起是自他不二,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众生,成就众生就是成就自己。第三「为成熟众生故」,那完全是利他,在什么时候?众生修学的缘成熟了。成熟的众生,你要全心帮助他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在末法时期帮助这个人决定往生净土,是成熟;不能往生净土,不算成熟。你帮助他生天,帮助他不堕三恶道,都不算成熟,成熟是一定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我们要立志,在这一生当中一定要成熟,非成熟不可,这是可能的。因为什么?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万修万人去,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成就的条件如理如法,净宗的经论是我们唯一的依靠,《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生依这个经论去修学,老实念佛,这个世间一切万缘统统放下,放不下,你就去不了。所以慈悲喜舍那个舍太重要,彻底放下,那你就成功了。今天时间到了,这段经我们就讲到此地。我们预定十七号回来之后,再恢复我们的「助道甚深」,我们再继续往下面去讲。谢谢大家。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