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一0讲) 2005/7/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10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七正行甚深,法首菩萨偈颂第四首看起: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得不多,给我们的提示是「医不自救喻,喻善知对治,而不自治」,这个毛病确实是我们大家的通病。我想近代,古人不谈,近代无论在家、出家我们都犯这个毛病。知不知道自己的烦恼习气?知道;知不知道佛在经论上说了很多对治的方法?也知道,毛病习气就是改不过来,这就是这个比喻。『如人善方药』,这是大夫,自己害了病,自己不能救,大夫害病还要请别的大夫来帮助他。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我们自己的毛病习气很多,从最根本的,现在一般人常讲不会做人,不会做人这句话就是说我们没有办法跟人相处。现在这个社会,夫妻不能相处,这当中有矛盾,父子不能相处,兄弟不能相处,朋友不能相处。在公司行号,跟老板不能相处,跟同事不能相处。这个事情可麻烦大了,这叫不会做人。
世出世间法,圣贤教诲、佛菩萨教诲,没有别的,教什么?就是教你与一切众生能够和睦相处,和睦就是有敬爱。我们现在没这个心,没有这个念头,不知道尊敬人,不知道爱别人,这是根本。古书、经典里面常常读到的,儒家的经典,「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中国几千年来,最受人称赞、最受人仰慕的是尧跟舜。孔夫子提到古圣先贤一定说尧舜,孟夫子也一定说尧舜,尧舜之道是什么?孝弟。孝就是跟父母关系处得很好,跟你的父母、跟祖父母处得好;弟是跟长辈相处得好,跟平辈相处得好,都是人跟人的关系。怎么样才能够处好?五伦有十义,十义就是我们相处的标准,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兄良弟恭,朋友有信,关系就好了。落实在德目里面,我们常说十二个字,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尧跟舜这十二个字统统做到了,做得很圆满,做得恰到好处,这成为大圣人。
中国人对孔子非常尊敬,以为孔子是集大成者,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不是在学术上集大成,是在道德上集大成,也就是说古圣先贤那些德行他统统做到了。诸位想想,夫子确实想展示他的抱负,周游列国,希望能求得一官半职,把他的政治的理想、他的方法,确实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天下人造福。当时的诸侯他几乎接触的很多,这些诸侯对夫子也非常赞叹,也非常礼敬,但是不用他。他就回到鲁国,回到自己家乡教学。
要是现在人讲,那些君王没有道义,把他推翻来取而代之,现在人讲革命。行不行?夫子确实有这个能力,弟子当中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为什么不采取这种手段?采取这种手段可以成功一时,孔子可以也做个诸侯,甚至於也能做天子,但是给后世留下一个不好的榜样,夫子不会这么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个人在这个世间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是给当时的人、给后代的人做出最好的榜样。这在佛法里面讲,真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夫子走的是道德,仁义道德。
不得志,没有人用他,教学,从事於教学,给后人留下这个好样子。在中国,这几千年来,历代有多少高人,有道德、有学问,一生不得志。学孔子隐居教学,这里头其乐无穷,我们历史还要给他立传,《隐逸传》。我在年轻时候读历史,看到这一篇我很迷惑,那个时候心里面想,这些人有能力、有道德、有学问,为什么不替社会多做点好事情,跑去隐居。隐居,历史何必还给他作传,他有什么贡献?到后来学佛,这个疑问才算有了答案,他对社会有非常大的贡献。你要问什么贡献?他贡献的是自己以身做出来,「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这个了不得,这是社会安定主要的因素,他不作乱!
不是他没有能力争,他有,不是没有能力求,他也有。有智慧、有能力、有德行,为什么他不争,他不求?这就是德行。想的是什么?社会要安定,世界要和平,凡事能过得去就好,不要要求得太过分。要求过分的时候,这个社会每个人都争,每个人都在夺取,社会永无安宁。谁受灾难?人民受灾难,这些真正有德行的人不忍心,所以他能,不争;他能,不求。他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来传道、授业,这是真正高人,历史学家跟他立传有道理,这是世人的好榜样。可是今天的社会,把我们自己的东西舍掉了,学西方的,西方人没有这个概念,他从小就是要竞争。不像中国,中国的教学自古以来,从小就是教你礼让,礼让是美德,不教竞争。诸位想想,这个意义多深,孔子成为圣人,给我们树立这么好的榜样。
所以,在野的这些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还得有机缘可以给执政者建议,听与不听,接受不接受,是他的事情。能听、能接受,好,执政者的功德;不能听,不能接受,绝不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这是养自己的德行。教育、学问没有别的,改过自新而已,佛家讲开悟,讲修行,这我们也讲得很多。什么叫开悟?知道自己的毛病,叫做开悟。毛病太多了,每天都发现,当发现自己过失的时候,这就是悟了;悟了之后要把它改正过来,那叫修行。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不能知道自己过失?不是不知道,可是实际上,知道自己毛病、过失的时候少,时间也很短,健忘,很快就忘掉了,境界现前,又随著烦恼习气转了。有些人(人数不太多,确实是有)做了之后后悔,这还算是有良心。这种人是好人,这种人有善根,这种人遇到机缘他能回头,他能够转恶为善,能够转邪为正,转凡成圣。就像善导大师所讲的,「总在遇缘不同」,缘太重要了!有些善缘真的就在面前,虽遇到当面错过。不是偶然的遇到,在善知识身边多少年,有十几年、二十年、三十年的,甚至於跟善知识一辈子的都不能成就。你要说毛病,他说得头头是道,你要讲对治的方法,他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他自己的毛病习气就是改不过来,这是什么原因?业障重!这个业障是贪瞋痴慢疑,还有一个嫉妒,这就难救了,就难回头了。
我们亲身所经历的,方东美先生学生不少,真正有成就的有几个人?这是学校一个教师,跟他学是有期限的,就是从大学到研究所,也不过六、七年。佛门里面的大德亲近的时间长,章嘉大师身边的弟子我认识的很多,跟章嘉大师一辈子。李老师虽然是居士,他在台中建道场,台中莲社、慈光图书馆都是弘法的道场。亲近他的也都是居士,跟他老人家几十年,他在台中弘法三十八年,跟他老人家三十年以上的人很多。为什么烦恼习气还是改不过来?就像经典比喻所说的,知道自己的毛病,他们这些人也都能讲经,上台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也劝大家修行,自己就是没法子。
现在我们要回过头来,看了别人,要回过头来看自己,我们自己遇到的缘也很殊胜!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我们虽然没有善知识亲自在面前指点,我们得到的《华严经》,我们得到清凉大师的《疏钞》,李长者的《合论》,干隆年间道霈禅师的《纂要》,这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读《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做的会集本,黄念祖老居士给我们做详细的注解,这都是希有的因缘。我们展开经卷,面对善友。展开经卷,经卷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自己的心行。我们在日用平常起心动念,与经典的教诲相不相应?
佛教我们不杀生,蚊虫、蚂蚁,蚊子来咬你的时候,你会不会把它打死?蟑螂、苍蝇在厨房里面扰乱的时候,你会不会把它打死?杀生!对人你不杀了,你不会再杀人,你会不会怨恨那个人?怨恨也是瞋恚里面的一分。甚至於你会不会咒那个人,希望他早点死,有没有动这个念头?动这个念头都是属於杀生。不偷盗,只要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都是属於偷盗,范围非常广大。你读戒经你就明了,我们有没有去做到?微细戒、小小戒,有没有注意到?小小戒、微细戒没有注意到,天天累积就变成大过失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穷年累月的累积,一直到老,烦恼、习气、毛病愈来愈多,没有减少。我们有没有想到?
你没有想到,你有没有冷静的去看到?看到我们周边的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你仔细去观察,观察完了之后回光返照,这个很重要。不要说别人过失,自己的过失很不容易发现,看别人很容易。但是别人那面镜子回过头来照自己,就很容易发现自己,「人家是这样,我也不例外」,很容易发现。别人能不能改,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最重要是自己照见之后,要能痛改前非,这个才行。烦恼习气都有对治的方法,经论上常讲,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法门就是方法。烦恼习气好比是病,佛法好比是药,你要会用,用这些东西来对治自己的烦恼。
到底下一章,我们会看到对治的纲领,这些纲领实在讲我们看多、听多,学了也不少,就是不能用。自己也很想改,改不掉。这个原因在哪里?这几年我们大力提倡的《弟子规》,我们知道那是恢复德行的大根大本。无论我们是在家、出家,我们学佛多久,要想在这一生当中真正有成就,真正痛改前非,学《弟子规》,学十善业。一定要在这个地方奠定基础,千万不要看轻了,比什么都重要。你希望盖一百层的大楼,好!《弟子规》、十善业道是地基,你没有结实基础,坚固的地基,你盖不成。
这个比喻不难懂,我们不在这上真正下功夫,行吗?於是我们这才明白,为什么在善知识身边几十年,毛病、过失改不过来,没有《弟子规》的基础。所以,我这才真正明白,也是服了我们中国的古圣先贤,我们叫老祖宗,教育要在婴孩!这在全世界我们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只有中国有。中国的这些古圣先贤非常重视教育,真做得彻底,做得究竟。所以中国历代圣贤多,中国佛教里面证果的人多,你不能说与家庭教育没有关系。六祖惠能大师虽然不认识字,他的母亲贤慧,教出这个好儿子。
所以中国的教育,对於孩童的教育著重在身教,就是父母、长辈,比他大的,在他面前都做出好榜样。他从小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伦理道德,伦理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标准。他会做人,四、五岁就很会做人,很懂得礼貌,很懂得规矩,知道爱别人,知道敬别人。所以成童,古时候成童是七岁,童子,童子该上学了。进学知道尊师,知道敬长,年岁比他大的这些学长,知道敬学长,知道尊师重道,他很快能成就。我们今天就是没有受到这个基础教育,所以纵然跟著善知识身边几十年,毛病改不掉,心量不能够拓开。
「爱心遍法界,善意满娑婆」,不是一个口号,是事实。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爱心、善意扩展到遍法界虚空界?《弟子规》里面讲,「凡是人,皆须爱」,范围不大,十法界里头只有人法界,凡是人,皆须爱。人法界之外还有九法界,爱不爱?佛法里头好,遍法界虚空界。我们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要扩充,要扩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那是什么?佛心,法身菩萨心。我们想成佛,我们想成法身菩萨,在这一生当中想成就,你没有这个爱心怎么行?
你要能爱人,你在任何一个团体里头,你要会给人做个好样子。这个团体修行不怎么理想,不怎么如法,你要是一个真正善知识,这是好地方,我到那里去做好榜样,我来带头,我教他们。看到他们不如法的,我做出如法的样子给他们看,这是菩提心,这是菩萨行,自行便是化他。看到这些修行人不诚实,我做出诚实的样子,不是假样子,真的。别人还有妄语,我决定没有妄语;别人有恶口,我决定没有恶口。别人见到不如法的时候,还有起烦恼的念头,有瞋恚的念头;我见到之后能够心平气和,不起分别,不生执著,你在这个团体里面你就能感化这个团体,感化就是教化。所以,善学的人、会修的人,没有一处不是好道场;不善学,不会修,走遍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理想的道场。
真的,释迦牟尼佛当年那个道场,这是如来自己率领的僧团,你要来看看,跟我们现在道场也差不多,龙蛇混杂,良莠不齐。那个团体里面也有很不如法的,提婆达多就是带头的,六群比丘,做出许多违反道德、礼义的事情,释迦牟尼佛这才制定戒律。如果没有这些人在里面做出很多不如法的,佛就不会制戒律。你就从这个地方想想看,僧团不是一个老师在那里教,谁教这个僧团?觉悟的人,每一个觉悟的人都有使命,这个使命叫天职,不是人给你的。我们常常说佛菩萨给你的,其实也不是佛菩萨给你的,是自性,法尔如是。
这到底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很深,这个道理就是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你看宗门开悟之后,说遍法界虚空界是「沙门一只眼」,这意思是一体,宇宙、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没有丝毫分别。众生善就是自己善,众生不善就是自己不善,这个范围就大了。自己的不善统统能够改过来,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功夫不在外,在内。这个道理不但佛法里头讲得清楚,儒家也讲到,道家也讲到。
儒家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在《孟子》里面看到。是不是孔孟说的?我想不是,是孔孟之前的圣人说的。夫子一生,他讲他老人家是「述而不作」,他没有创作,他所说的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这是显示出何等的谦虚,对前人是何等的尊重,自己绝不居功,绝对不自以为是,都是给后人做好榜样。我们今天做再多的好事,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应该做的;做错了事,应当要忏悔,那是什么?你不应该做的。应该做的有什么功可居?不应该做的,那就是过失。过要能改,古人常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就是修行,改过就是忏悔。
佛法修行的总纲领就是六度,六个总纲领,布施是放下,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什么叫菩萨行?你能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跟这六个原则相应,你就是行菩萨道。可是这六个纲领每一句都深广无际,你这一生永远学不完的。你看《华严经》,《华严经》这个经的组织,用现在的话来说,非常符合科学的原理原则。全经的结构就是菩萨修行的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是大段。我们现在读的十信位,现在第七章,就是第七信菩萨。他修的是什么?初信修布施,学布施,二信学持戒,三信学忍辱,四信修精进,五信修禅定,六信学般若,七信学方便,后面八信、九信、十信。《华严》讲十波罗蜜,六度之后有方便、愿、力、智,这是它的纲领。我们现在读的这一章是方便波罗蜜。
好,十信位圆满了,到十住,十住开头还是这个;初住菩萨修布施,二住菩萨修持戒,三住菩萨修忍辱。不但十住如此,十行、十回向、十地统统都是这样的;初地菩萨学布施,二地菩萨修持戒,三地菩萨修忍辱,你看看这个味道。虽然科目相同,境界不一样,深广不相同。你在这里一看,它的层次让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系统、有体系,一点都不乱。这是整个经文的组织,不离开六度,后面那五个是般若波罗蜜展开的,叫权智,展开的,方便、愿、力、智。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说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法首菩萨偈颂第五首:【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这首偈,我们先看看清凉大师的注解,这是第四首,「贫数他宝喻,喻说佛菩萨功德,不能求诸身心,故无分也」。这也是我们的通病。我们今天展开经卷,经卷是佛菩萨的,注解是祖师大德的。我们在一起学习,也会赞叹佛法僧三宝,可是自己没有依教修行,这是烦恼习气太重,不能自反。这个病是很严重的病痛,要怎样帮助自己改过自新,回头是岸?这桩事情我也说得很多,说了几十年。为什么有人说经(现在这个说经,都是说佛菩萨的经)能感动人,有人上台说经不能感动人?这桩事情同学们都非常清楚,都是亲身所体验的,但是自己疏忽了,不能改过。
学讲经的这些年轻法师们,哪个人不是希望自己讲得很好,能感动听众,让听众大家赞叹。为什么做不到?没有别的,就是此地讲的,『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讲得好的人没有别的,他做到了几分,做到愈多讲得愈好。做到一定的程度,大乘教里面的标准是见性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他讲的东西不一样,跟佛菩萨没有两样,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怎么会不能感动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相同的。众生佛性在迷,迷而不觉,虽然在迷,佛法里面的比喻,迷怎么样?好像在睡眠当中。人虽然睡眠了,可是如果有个人在旁边叫他的名字,他也会答应,会有反应;虽然答应,他还是没有醒过来,那就叫感动。所以我们虽然在迷,人家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时候,我们自然起感动,道理就在此地。你听了会流泪,听了会生惭愧心,那就是你被感动了。
有人说经也说得很好,天花乱坠,但是就是不能感动人,有人说经能感动人;不要说说经,连讲故事都如此。譬如学讲《弟子规》的,现在学讲《弟子规》的人很多,大家都赞叹蔡礼旭老师讲得好,都赞叹他。为什么他能够讲到都叫人流眼泪?都叫人自动的忏悔?我也讲了很多遍,跟大家说,他做到了。自己没做到,你的材料再丰富都不行,蔡老师的讲稿交给你,你完全照这个去讲,就是不能感动人。什么原因?你不是自性流露的,他是自性流露。不是自性流露,你用别人的材料,还是「如人数他宝」,讲得再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由此可知,道与学,自己不去做,是决定不能成就的。
佛法亦如是。真正弘法的人才绝对不是讲古大德的注解,注解是只可以提供做参考,你要照注解讲也是数他宝。经典是佛说的,佛不是数他宝,佛佛道同,所以经典是自性的流露。谁的自性?是自己自性的流露,这个你要懂,经典里面字字句句都是真如本性。我们尊重、礼敬、受持就是遵循性德,不是被释迦佛牵著鼻子走,那你就错了。这个道理许多人不懂,你为什么要信佛教?问这个话很奇怪。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以后再碰到人问,你为什么要信佛教?我是信自性。
什么叫佛?佛是自性觉,佛的意思是觉的意思。佛是已经觉悟的了,我还没有觉悟,我们的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性没有迷悟,人有迷悟,自性没有迷悟。这个人已经觉悟了,他可以帮助我觉悟,我相信我一定能觉悟,为什么?我的自性跟他的自性无二无别,没有两样。所以,信佛教是信自己。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就讲得好,你看净宗讲的往生净土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信,第二条件是愿,第三个条件是行,信愿行三资粮。
头一个是信,信是怎么讲法?你看看他说了六个,头一个「信自」,太重要了。如果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你怎么会有成就?这就晓得,经典里面所说的(我们不讲注解,讲经典)是自性流露。信经典就是信自性,自性有无量智慧,自性有无量的德相。我相信有华藏世界,我相信有极乐世界,为什么?自性变现的,自性在纯净纯善所现的境界。就跟我们相信现前我们生活环境一样,现前环境是我们染污的自性变现出来的。染污的愈严重,那就每况愈下,就变成畜生境界、饿鬼境界,地狱境界那是染污到最严重了;往上去,天人,天界、声闻、缘觉,染污轻。十法界就是自性随著染污程度不同,而现出来的境界。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有没有信心?有!
第二,这才讲「信佛」。佛是什么?佛是过来人,他已经把所有一切染污都放下,真正达到纯净纯善,我们今天的目标是纯净纯善,向这个目标去迈进。所以佛是我们的善友,他是个过来人,他是我们的好样子,我们跟著他学习。你看释迦牟尼佛在世示现那个样子,自私自利放下了,名闻利养放下了,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了,贪瞋痴慢疑放下了。我跟诸位常常讲的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就是我从释迦牟尼佛那里看来的,不是我发明的。我细心观察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世那个样子,我们就明白,这些东西我们不能不放下。现在我们有这个肉身在,这些东西与生活都密切相关,佛教我们放下是心里没有丝毫执著,也不分别,是心里放下;事上,事上随缘就好,不要攀缘。
事上,你想求名闻利养,你没有放下;「我名闻利养不要了」,你也没放下,取舍都没有放下。怎样才放下?随缘才是真放下,有很好,没有也好,没有一样不好,有无心上都没有,这才叫清净心。无也不行,也是染污,有无都是染污,所以大乘法讲到最后,空有两边都不著,这叫中道。中道有没有?著个中道又错了,两边不著,中道不存,这是什么境界?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这才叫纯净纯善,起心动念就错了。可是这个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不起心动念我们做不到,这是什么?上上乘法。我们现在不得已,我们求中下,下不执著,中不分别了,我们从这儿下手。能够做到不分别、不执著,再向上提升就不难了。
不能不做,要不做全是别人的,你就是从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你都是讲的别人的。有些初学的同学,学我的东西,那还不是数他宝吗?纵然学得很像,在外面人家说,「某人上台讲经很像你」,我笑笑,数他宝。一定要解义,你学习要解义,解义是智慧开了,转境界,转境界就入了,在我们《华严》里面讲证,行、证;你只有信解,没有行证,这是数他宝。一定要自己有修行,修行就是转自己的境界,真正是转恶为善,转迷为悟,你要真的转!转恶为善是功夫,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放下;转迷为悟是看破,是智慧。你放下一分,你智慧就长一分,放下两分,智慧就长两分;智慧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智慧增长,相辅相成。菩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别的办法,就是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我算是非常幸运,刚刚入佛门,头一天遇到章嘉大师,他就把这个方法教给我,而且勉励我要真干,这才能契入。
老师不欺骗我,我对老师相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我真的是依教奉行,真干!学布施,从这个地方入门,学放下。顺境、善缘,放下欢喜心,放下贪恋的心;逆境、恶缘,放下瞋恚心,放下报复心。总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一切境界现前,都要把心放在心平气和,这真的健康。慢慢养成习惯,就不会受外面环境影响,无论什么境界现前,泰然处之。处到最后是什么境界,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谚语里面所说的「天下本无事」。那个境界很深,跟《坛经》上讲「本来无一物」非常接近;换句话说,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就像光影一样,像水上的波纹一样,你真看清楚,真看明白了,你还会起心动念吗?不会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佛在《金刚经》上教菩萨,因为你已经做到无住了,无住之后最可贵的是「而生其心」。如果不生其心的话,做到无住不起心的话,你就变成阿罗汉,叫自了汉。能不能证到究竟果位?不能证得,为什么?你智慧没有,不知道宇宙是一体,不知道众生是一体,你光顾到自己,众生就没顾。所以说你没有智慧,你也没有法身,阿罗汉只证到所谓是半个解脱。法身、般若、解脱叫三德密藏,他只有半个解脱,不是究竟解脱,法身、般若完全没有。菩萨可贵,在这个时候而生其心。虽然在境界里头心如止水,不起波浪,照得清清楚楚,但是还肯为一切迷惑颠倒在那里受苦受难的众生,为他们示现。为这些众生做种种示现,像《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那你要说,这现身与自己修行有没有妨碍?没有妨碍。如果还有妨碍的话,你的烦恼习气没断;不但是没断,你还没有能力控制住。烦恼习气不断,有能力控制住,都没有问题。
初学,这个东西当然不去练习是不会成功的,但是练习,身边真的要有善知识。李老师帮助我二十多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圆寂,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在台中教学十年,算起来他帮助我二十八年。常常有这么一个老师做靠山,发现问题,遭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真正遭遇到困难,老师帮我解决。这是真正善友,没有这样一个人那就难了,真的是难了。我遵守他的教诲,就是见面的时候约法三章,我遵守十年。十年之后,我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所以讲东西的时候我就展开了,没有像以前那么拘束。知道佛法里头这些原理原则,能够契机契理。
像前天有位同修问我,儒家讲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对於无后为大的讲法,就跟儒家的注解不一样,可是我能讲得通,合情合理。儒家的注解,无后为大确实是不孝有三的第三条。第三条就是不娶妻,他就没有后代,没有儿子,绝了祖宗的继嗣,这是不孝三条里头这条最大。我不是这个讲法,我把「不孝有三」那个三条是儒家的讲法,「无后为大」是单独说一句,我不在那三条之内。我这个无后是没有继承人,他觉得有道理。你儿孙虽然多,你的前辈有道德、有学问,有功有业,没人继承,儿孙再多没人继承,这是大事;学派里面,道统没有人继承;佛法里面,每个宗派无有人继承,这是大事。要紧的是代代有传人,传人要教,所以教育重要,这是我的解释。
儒家,这我也常讲的,五伦里面「夫妇有别」,这个「别」的意思,我也不是跟儒家那些人的讲法。我讲「别」的意思,诸位都听得很多,是各有各的职责。古人讲男主外,女主内,我讲得更白,因为一个家庭建立有两桩大事情,一个是家庭的生计、生活,另外一个就是家教,教育儿女,这是两桩大事情。男主外,负责家庭经济;女主内,负责儿女教育。我这个说法,实在讲并不违背儒家,儒家确实是这样的,我没有说错。
所以,我看到这些文字,有时候我有我一套讲法,我能说出一套道理来,能讲得很圆,大家听了也很欢喜,也觉得很有道理。这就是应了大乘教里头常说的,「佛无有定法可说」,尤其是经典,活的,字字句句都是活的。在某个时代,在某个地区,在某个环境里面,有某种说法,这叫契机。绝对不违背原理原则,讲东西活活泼泼,不是死在古人注子底下。这个就要靠智慧,要靠老师相当一段长时期的辅导,我们自己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信心。
这首偈,也是自己的烦恼、习气太重,懂得教义,懂得方法,自己做不到。这是一般人常说的,「知易行难」,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不要说别的,不妄语,哪个不知道!学过佛的同学你们都受过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们都受过。为什么常常还欺骗别人?太明显了!「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为什么不能孝顺父母?为什么不能尊师重道?头两句!真的是没人教,多少人觉得自己很孝顺父母,很尊重老师了,自以为是。到听了蔡老师《弟子规》之后才知道,真的是不孝,真的是不敬老师,才知道。你不孝顺父母,父母不跟你说,为什么?说了你,你会反抗,你更不孝了;你不尊敬老师,老师也不会跟你说,吃亏的是自己。老师还是慈悲来指导,可是怎么样?你不会接受,你接受的只是皮毛。
老师那些话你听进去了,你也会讲,你也会教别人,自己做不到,我们的毛病都犯在这个地方。所以李老师才常说,讲我们念佛人,他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两、三个」。这个话是对台中莲社莲友们所说的,他说的次数太多了,我在台中住十年,听得耳熟。为什么?能说不能行。会讲《弥陀经》,会讲《无量寿经》,贪瞋痴慢、嫉妒、障碍放不下,还是有,所以到最后还是不能往生。道理在此地,我们要懂得。你不修怎么行?修什么?就是修这些习气、毛病。贪瞋痴慢是总纲,要在生活当中,我们怎样对父母,怎样对夫妇,怎样对儿女,怎样对兄弟,怎样对朋友,在这里面转贪瞋痴慢疑,这叫修行。
修行在哪里?修行在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与人交往当中,这是修行最得力的场所。你不在这些地方修正你自己的毛病习气,你到哪里去修去!一个人躲在深山里面,跟外界不接触,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李老师以前给我讲过,修行人喜欢清净,不愿意接触这个世界。深山里头住小茅蓬,住石洞,住了几十年,以为自己很清净了,到都市来走一趟,什么烦恼都起现行。那有什么用?李老师当年跟我说这些话,用意很深。我年轻看不惯的事情很多,我也想找个清净的环境,到深山里修行。他告诉我,没用!他说开在水里面的莲花不希奇,开在火里面的莲花可贵。那就是真正讲修行在哪里?红尘里面,去锻炼,把你的习气、毛病统统淘汰掉,这叫真修行。清净环境,善缘、逆缘都没有,你怎么晓得你自己烦恼习气断了?你没有经过磨炼。禁得起磨炼的人,这个人才是真有成就;样样躲避,他怎么会成就?就是禁不起考验的。老师的话,用意非常之深。
在过去,我们会躲避灾难,哪个地方有灾难,我们会躲避。以后晓得,大乘教里头说,不是躲避,要怎样去化解。你躲避就不能化解,化解就不能躲避,哪里有灾难就到哪里去,帮助它化解。现在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明白了,以前是老师教导,真的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对所以然道理,他也不是讲得很清楚,什么原因?叫你自己去悟。自己去悟的,那是你自己真正得来的;老师给你讲出来,悟门堵死了。所以老师不讲,那就是真实教诲,一定要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去领悟,那才是你自己东西。老师给你讲出来,是他的东西,你还是说食数宝,你数他宝;你自己所领悟的,那是你自己的东西,就不是数他宝了。所以老师教你、不教你,都是善巧方便,都是大慈大悲,学生真的真正能体会的太少了。
我跟老师,很多地方当时体会不到,过几天才明了,有的时候过几个月,有的时候过几年才恍然大悟。你自己要不认真用功修行,你一辈子都不能体会到善知识的用心,这是真的,只有自己真正用功的时候会体会到。快的几天,慢的几十天,几十个月,甚至於几十年,体会到了,体会到对老师格外的感激。所以我们要把世出世间法学好,没有别的,还是世尊那一句老话,「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八个字。这八个字妙绝了,老师教给我们的,接受、保持不能失掉,常常读诵,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心要定下来,不能够心浮气躁,心要平下来,不能够随著境界起伏。境界不要躲避,顺境、逆境随缘,所谓是随遇而安,在境界里面锻炼。总的纲领,这我们常讲,练什么?练不执著,不执著你的心就清净了。极不清净的环境里面修清净心,极不平等的环境里面修平等心,你真的修成了。
所以随缘不攀缘,我自己想去找个地方,是攀缘,那不是随缘。缘成熟的时候,自己有智慧去抉择,有能力判断,我应该怎么个做法,标准是自利利他。不能完全想著自利,自利跟利他是一桩事情,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原来就是自利。把自利利他分开来,错了,分开来是二法,大乘教是不二法,所以自利利他是一。要以这个标准为依据,决定利益众生。我们在这个道场决定利益这个道场,帮助这个道场所有的同学们,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帮助他断恶修善,这叫真修行。闻思修三学三慧都在其中,不是把它分开。
初学,真的,初学最困难的是找不到门路,从哪里学起?这个需要善友来帮助你。你对善友有没有信心,还有没有怀疑?如果信心不够,有怀疑,责任你自己要负,你不能怪人。初学决定是有期限的,不是永远的,像盖房子一样打地基,你不能说永远打地基,哪有这种道理?地基打好的时候一定往上盖,你这个高楼大厦才有落成的一天。所以我教人,《弟子规》期限一年,《十善业道经》的期限也是一年;换句话说,打基础的时间是两年,不是叫你永远搞下去。
第一年我们的要求、标准,《弟子规》统统要做到,三百六十句句句都做到,这才行。不是说你会背,你会讲,你会教人,你自己没做到,这个不可以;《十善业道经》也是一年。这两样东西统统都做到,以后不管你学哪个宗派,八万四千法门,不管你学哪个法门,你都会有成就。为什么?基础好。这两年基础打下去之后,往后随著你自己的修学,你的基础是一年比一年坚固。这个学习之后,生生世世都不会舍弃。为什么?你永远在这个基础上,永远不能离开这个基础。正如同盖大楼,盖得再高都在这个基础上,绝对没有有一层是这个基础之外的,没这个道理,所以基础是永恒的。两年一定要把它拿到,比喻里面的过失我们才能够避免。
所以,每首偈最后这一句,『於法不修行』,都是不修行的过,不是多闻的过,多闻没有过,要认真修行。不过这个东西,这个经不是对初学说的,这是对法身大士讲的,不是对初学讲的。所以初学一定要知道,这是我一再跟同学们说明,初学多闻,一部经反覆的去学习,这叫多闻。譬如说我们听《弟子规》,我常常讲,《弟子规》你从头到尾听三十遍。蔡老师一遍说四十个小时,你听三十遍差不多一年时间,听了之后懂得了,做。《十善业道经》,你也听上个三十遍,这叫多闻,遍数多,不是广学多闻。广学多闻是智慧开了之后,智慧没有开不可以。智慧开的时候,就是你的行也达到了,解行相应了,你才可以广学多闻。经藏可以涉猎,世间典籍也可以涉猎,没障碍;不到这个程度不行,一定走错路。所以,指导的老师非常重要,决定不能疏忽,尊师重道是一个学生成败的关键。这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