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四八讲) 2005/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48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觉首菩萨「缘起甚深」这一段经文我们读完了,可是末后李长者的《合论》也值得我们做参考。他说,「此十一行颂中」,古时候的本子一行正好是一首颂,它一共十一首,所以这个经本子有十一行。他解释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科颂意」,我们先看这一段。「科颂意者,此十一行,一行是一颂,初行叹能问及劝听」,这就是第一首颂。往后的十行,「文各自具,明初一行颂,颂法无作无性」,开宗明义就把缘起真相为我们说出来。一切法无作无性,这个意思深,真的是甚深,上上根人懂,一提起他就明了了。
「次一行(就是第三首颂)举喻,水流不相知」,举比喻。往下比喻很多,所以不再多说了,这是说明段落。到最后一首偈,我们昨天读的「拂迹入玄」,你看跟第一首所说的完全相应。一切诸法不但相不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不可得,即使说到十信,十信也不可得。所以,菩萨最后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但有假言说」,这个假言说就是方便,显示出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个我们要明了。明了之后,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不但贪瞋痴慢烦恼不起,疑惑也断了。
遍法界虚空界,性相、理事、因果是一回什么事情?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样的,不用疑惑,不用去研究。古大德讲得不错,起心动念所谓「起心便错,动念皆乖」,你的心是定的,心是寂静的,寂静就是入玄;这个玄是《华严经》上讲的玄门,十玄门,法身菩萨所证的。所以问题就是你能不能看破?你能不能放下?果然看破、放下,看破就是明白了,放下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起心动念,你就入境界,境界在哪里?当下便是!宗门大德常讲「踏破铁鞋无觅处」,那是讲参学,一旦觉悟了,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哪一法不是?真的所谓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总得要明了。
他第二段「释菩萨名者,为明觉此随流生死业体,本性恒真,而无流转」,这是为明觉这一个随流生死的业体,有没有这个东西?有,这个东西不是实在的,体就是本性,体就是法性,这在前面说得很多。譬如古人所讲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器可以随著我们意念变化,我们想做什么就把它做个什么。用什么东西做?用黄金做,黄金永远不变,无论你做什么它都是黄金。用黄金来比喻法性,用器(器皿)来比喻法相,法相随著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幻化不住。你要懂得,它为什么幻化不住?是因为你念念不住,它随著你念头变化,法性随缘;虽然随缘,永恒不变。相好像有流转,性绝对不随相流转,所以「眼耳鼻舌身意,恒如法知,非流转生死性故,亦无虚妄,亦无真实」,这个要知道。你不能说它真实,也不能说它虚妄,说真实虚妄,前面说过了,这是二法,你不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一就没得说,一就不能起心动念。所以,不起心动念你就能够证得,亲证诸法实相;才动念,那就落在二三,总在虚妄里头打转,这个道理要晓得。
李长者他的注解文字不多,所以他的注解是属於宗经论,清凉大师的注解是属於释经论,一句一句来跟你解释。李长者不是的,李长者是一个大段一个大段落,这个一大段讲些什么,点到为止,所以宗门很喜欢读他的东西,言简意赅。后面这句话说得好,「但为无贪瞋痴爱真智慧故」,这是凡夫,没有真智慧,凡夫没有真智慧,「名之为真。说如斯法利众生故,名为自觉觉他大道心众生」。这不容易,大道心众生他的知见同佛,真的是佛知佛见。为什么说他是众生?他烦恼习气没有断尽,对於诸佛如来所说,他能接受,他不怀疑,他完全肯定。由此可知,他的功夫向这个方向、向这个目标努力去迈进,觉后起修,先解后行,这一类根性的人很多很多。
所以,清凉判这个大经四分,信、解、行、证,解在行之前,先解后行,这就是我们佛门里面常讲善根深厚,福德差一点。善根深厚,能信、能解,解的没错,佛菩萨所讲的他能听得懂,他能够体会得到。为什么说福德差一点?他行还有障碍,什么障碍?业障!这个业障就是他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会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著;不过他的分别执著很轻,不会产生严重的障碍,起心动念伏不住,知道这个是虚妄,伏不住。为什么伏不住?无始劫来的习气。那么他用功,我们就明了了,他用的什么功?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锻炼不起心、不动念,用这个功夫!至於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这个不一定,有用参究,有用持咒,有用观行,方法太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菩萨在世间和光同尘,历事炼心,这正是《华严》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出的榜样。
这个文里面讲,「为以此当体无明,诸业因果上,自觉觉他,令知法界自性真理,真妄两亡,名为觉首」,这把菩萨的名字点出来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性相、理事、因果,但有名言,没有实体,所以佛在《金刚经》上举的比喻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在哪里?觅心了不可得,所以佛再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妄两亡。你想想看对立没有了,这是我们常常强调的,这才是事实真相。我们从什么地方学起?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万物,对立的念头要把它消掉,这就是我们修真妄两亡最初方便。真妄两亡从什么地方修起?就从这里修起,把我跟人的对立,在这下功夫,忘我,我不可得,人怎么有可得?常作如是观,常在这上面下功夫,一旦功夫成熟,恍然大悟,我法二空,这个境界就现前了,这就真正入玄,知道都是有言说,没有实体。名为觉首,这就是开始觉悟了。
《华严经》里面,这是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觉了,这个觉就是三皈依里头的皈依佛,你看《坛经》里面能大师的说法,「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他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佛法僧的意思是觉正净,皈依佛是皈依觉,觉而不迷,必须是真妄两亡,才是真正皈依觉,觉而不迷。那我们受这个三皈依,真的叫有名无实,觉首菩萨他的三皈依,他是名副其实,他真的皈依。
称为觉首,「以信此法初,名之为首」,这是刚刚开始信这个法。这个法是什么?这个法就是对立没有了。我们想想,佛在经教里头常说,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他所断的跟小乘须陀洹相等,小乘须陀洹断八十八品见惑。真妄就是见惑里面的边见,真是一边,妄是一边,我们现在讲相对的世间,这两边都没有,不可以说它真,也不可以说它妄。这就是觉首菩萨最后这一首偈里面所说的,「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这两边都没有了。换句话说,无实无不实,无妄无非妄,无世间亦无出世间,都是言说而已;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就入了,这个入得虽然不深,确实是圣人的境界。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他对於这桩事情他相信,一点怀疑都没有,所以称之为觉首。
你看,「此明十信初心(十信位,初信位初心),全信自身眼耳鼻舌身意,及以一切众生,全体真妄两亡,唯佛智海故」。这个佛是自性佛,是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德相,出现品里面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宇宙之间一切万事万物是什么?原来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所以下面,这个前面我们都读过,可不要忘记,「故以不动智佛十智如来,为十信位中自己果故」。不动智佛是根本,不动智佛就是自己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十智如来是从体起用,也就是你每个阶段所证的,根本就是不动智佛。如果我们用般若的话来说,不动智佛是根本智,十智如来是后得智,根本跟后得是一不是二,这是佛法。根本跟后得要对立,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哲学,不是佛法。哲学里面讲相对的,讲有能、有所,能所对立;佛法里头有能、有所,能所是一,不对立,所以这不是佛学。
又讲到「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莲华色世界」,这十个世界,「十色世界,是十信之中所信之理」。从这里入门,往后不断向上提升,有十信,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到最后圆满。所证的果,所信的理,说得再多,要知道全是方便,这就是佛家里常讲的佛法因缘生,方便为门;方便就不能执著,方便就不能分别,藉著方便你能够悟入。为什么不能悟入?你止在方便那个地方,你不能悟入;换句话说,误以为方便是真实,这就错了。所以,佛法修学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看破、放下,决定不可以执著。
你看这十信位,十信菩萨,你能放下初信,你就证到二信,你能放下二信,你就证得三信,放下连痕迹都不留。正像我们上高楼一样,你上到第一层,你把第一层放下,你才能上第二层,二层放下,上第三层;《华严经》讲五十一个阶位,就像五十一层高楼一样,你不能放下下面的,你就得不到上面的。所以,佛法自始至终讲功夫,放下而已!看破是明了,古诗里头有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用这个两句来比喻看破放下,欲穷千里目是看破,更上一层楼是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又帮助你放下,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还是一桩事情,贵在会用。
「文殊师利、觉首、财首等十菩萨众,是十信之行,以行立名,得名知行」。在大乘佛法里面,佛的名号很多,无量无边,表性德。你自性本具无量德能,一个名字没有法子表示,用许许多多的名称来显示出自性本具无量德能。菩萨名号代表修德,修行的方法也是无量无边,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菩萨名号代表这个。文殊师利菩萨、觉首菩萨、财首菩萨,这个十首菩萨是十信之行,你看看十信第一个,觉,不觉不能入门,觉就是皈依佛。三皈依要是真的,真的你得三皈依了,在三皈授受的时候你真的得了,那恭喜你,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萨,皈依觉,你真的觉悟了。
这个觉悟的境界,用《金刚经》上的话来讲,你知道四相,明白了四相,把四相放下,「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觉了。你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试问你在一切法里头,你还有执著吗?没有了。你还有分别吗?没有了。起心动念还会有,为什么?那是无始劫来的习气,不容易断掉。可是你分别执著不要说断,真正淡化了几分,你的一生生活就快乐无比,那正是佛法里头所说的烦恼轻、智慧长。烦恼从哪来的?烦恼从分别执著来的,你分别执著轻了,不说断,轻了,智慧就增长。你对於看一切法,就一切诸法里头,性相、理事、因果,你就看得比别人深刻,看得比别人深广,这肯定的。一切经教在你面前,你就能圆解,古人所说「大开圆解」,你不会有困难,不会有障碍,为什么?执著、分别放下了,所以是觉。
财首,我们底下一章就要讲到财首菩萨。世间人都爱财,觉了之后,觉了之后发大财,这个财在佛法叫功德法财,不是世间这些物质的财宝,但是世间这些物质财宝决定不会缺乏。人入这个境界,他所得到的是什么?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整个宇宙得到了,哪里还斤斤计较这些数目字的财富,哪有这种道理?没这个道理。这个里头,十首菩萨名号都是行法,就是修行的方法。你从财首那里得到了,你就会学会了我们世俗人讲发财的方法,真的佛法里头圆满具足,一法都不缺。非常可惜,世间人迷而不觉,不肯在这里头学。这个里头古人讲的话一点都不错,「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没有一样你求不到的。这些话,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讲给我听的。
他老人家又说了,当你有求而没有感应,得不到的时候,不是佛说的话不灵,是你自己本身有业障,障碍了你的所求,所以你所求不应。那怎么办?要把业障消除,业障只要消除了,有求必应。业障,会学的人要找业障的根本,业障的根本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业障数不尽,太多太多了,把它归纳起来,总不外乎这三大类,佛法讲三种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起心动念是妄想,是无明烦恼,这个三障,三大类的障碍,障碍我们自性无量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
所以,你要真正懂得消业障,从根本下手,不要从枝叶,枝叶太麻烦了,那修到哪一年!从根本上,好像砍树一样,连根拔掉,干净俐落。那就是於一切诸法真妄两亡,不再分别,不再执著。执著的心一断,你的清净心就现前,执著是染污,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执著是意根,第七识,先从这儿下手。我跟众生平等,我跟众生一体,我跟诸佛菩萨也平等,我跟诸佛菩萨一体,平等性智现前。再能够於一切法当中不分别了,不分别是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因为你有分别心,你见不到事实真相。离一切分别,真相大白,你所见的,六根接触你能够体会到的,跟法身菩萨、诸佛如来无二无别。
所以我们常常讲,修行从哪里修起?要把自己内心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冲突、误会要化解掉,我常常这么个说法;那依照佛经里的说法,对一切人事物的执著分别妄想断掉,断掉就成佛了。佛法讲得圆满,讲得究竟,我讲的话是眼前我们最初方便,就是现在我在境界上应该怎么下手,从这儿下手。心清净,心平等,永远没有一个怨恨的人。这个人毁谤我,这个人侮辱我,这个人伤害我,甚至於他把我杀掉,我有没有怨恨?没有,一丝毫都没有。这个好难做到!你们看看经上,忍辱仙人做到了。《金刚经》举的这个例子,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做到了。那我们要想想,他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他了解事实真相,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斤斤计较的时候,过失在哪里?外面没有过失,人没有过失,过失在自己,你怎么可以怨天尤人?
如果真明白了,无论是处顺境,是处逆境,是随善缘,还是随恶缘,没有一样不自在,为什么?不起分别,不生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是法身菩萨,这真功夫,这是真实受用,这里头有妙乐,真正大乘教里面讲的「法喜充满」,中国人谚语所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才晓得,原来真正有修行的人,真正有功夫的人,他生活在哪里?生活在法喜之中,这个法喜是永恒不断,那个快乐!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稍稍体会到,极乐世界他乐的是什么?不是外面的刺激,与外头境界不相干,他的喜悦是从内心的,这个法喜是性德;换句话说,你的自性、你的本性里面本来是快乐无比,你现在活得怎么这么可怜!什么原因?迷失了自性。你的自性一点一点的开发,你的欢喜一点一点的扩大,这真的,不是假的。
怎么样开发我们自性里面的欢喜、喜悦?障碍去掉就是,这个障碍就是对一切人事物的执著分别妄想。就这个东西它障碍了,你把这个东西去掉,它就现前。所以,过去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最高的享受就是你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只要你把自己障碍自性德能的烦恼习气,你把它除掉,你把它离开,你的性德是圆满的,这个经论上常讲「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诸佛菩萨,那成佛了,成菩萨了,他的性德没有多加一分,我们是凡夫,纵然堕在阿鼻地狱,我们的性德也没有减一分,一样的。就是一个烦恼习气淘汰掉了,它统统现出来,他受用了;我们六道凡夫迷而不觉,迷就是迷在妄想分别执著上,我们迷在这上。有了这个东西,把自性的智慧德能完全障碍住,这个要知道,障碍,并没有失掉。像云彩障碍了太阳一样,阴天,这两天阴天看不到太阳,云彩,不是没有太阳。太阳一点缺陷都没有,圆圆满满,云彩盖住了。妄想分别执著是浓云密布,去掉,阳光普照大地,就这么回事情。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再接著看李长者的《合论》。「无碍智佛,即是觉首当位所修佛果」,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初信位,觉首菩萨是初信位,在这个阶段,初信位的这个阶段,所修所证的无碍智佛。无碍,清凉大师在《华严经》里面给我们讲了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么我们要问,初信位的菩萨,不但是初信位,总说十信菩萨,因为十信没见性,无明没破。贤首大师在五教里面给我们说断证的次第,初信位菩萨断八十八品见惑,在断证跟小乘须陀洹相等,都是断见惑,思惑没断。思惑没断,在一般讲没有出六道,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断尽才超越六道轮回,往生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没有破无明。
见惑跟思惑都是属於执著,换句话说,初信位的菩萨粗的执著没有了,细的执著还在,那么妄想、分别当然具足,可以说比一般人轻,这是肯定的,没断尽。他能够修成无碍智佛,这个不容易,大心凡夫所证的,我们不能怀疑;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难了,那是真的不容易。一般讲到四无碍之圆满,到事事无碍了,一般说都是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事事无碍。四圣法界里面,还不能说事事无碍,理事无碍那没有话说,事事无碍做不到。所以佛的位次,当然随著修行功夫来证,这是第一个,第一个阶位,无碍智现前!
放下执著,你的智慧才能现前,这个智慧我们可以肯定,在修学佛法里头没有障碍;也就说是一切大乘甚深的教诲,你能信,你能解,你能接受,你能够依教修行,这个难得。具足这些条件,他在学习过程当中,那我们现在一般人所讲的,一帆风顺,没障碍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么我们想想现前我们自己,经本打开看不懂!第一个障碍,文字障,实在讲,祖师们翻经已经大开方便之门。怎么说?用当时最浅显的文字,像我们今天讲的白话文,诸位只要把佛经,不要说别的,现在最流行的《古文观止》,你把《古文观止》的文章跟佛经一对照,你就晓得佛经文字很浅,《古文观止》里面的文字比佛经深得太多了。翻经法师慈悲,希望佛的教诲能够普遍的流通,尽量减少文字的障碍。虽然浅,还是文化,是浅的文言文,不是很深的;现在人不读文言文,因此佛经看不懂。
从前李老师教我们,教我们不是学古文,不是研究中国的古籍,是读经,是入佛门三藏的一把钥匙,这个钥匙还是文言文,不多。李老师给我们讲,你能熟读五十篇古文,他老人家所讲的这个标准,就是《古文观止》。你能够熟读五十篇,读得滚瓜烂熟,纵然不能背诵,也有很熟的程度,你看经书没有问题,你能够阅读。如果你能够熟读一百篇文言文,你就能够写文言文。李老师鼓励我们,一定要用个一年、两年的时间专攻,一个星期学一篇,一年五十个星期,用一年的工夫,你就能阅读,用两年的工夫,你就能写文言文。但是这两年一定要专攻,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才能成功。许多人不能成功是什么?他不能专心,他附带的学,同时学很多东西,这就不行,那钥匙没拿到。为什么不用两年时间专攻,把其他东西统统放下?把这钥匙拿到,然后无论你学世法、学佛法,都没有障碍。这是在文字上,属於工具。
契入是要靠智慧,真实智慧,真实智慧里头,你要把障碍真实智慧的那个东西把它去掉,这个东西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完全除掉当然不能,完全除掉你成佛了,总要认真努力的把它断除。你能断一分,你的自性本具的智慧就透一分,德能也显示出一分;你能去两分,你的智慧德能就能透两分。所以佛法修学没有别的,第一是你要发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从哪里下手?「烦恼无尽誓愿断」,从这里下手,你有这样的条件你才能入门。
我们这些年来提倡《弟子规》,提倡德行,基础的教育,也就是怎样把烦恼习气放下。《弟子规》里面所讲的,一点都不希奇,那是什么?那是圣人,真正觉悟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是自自然然的,他就是这个样子。你把那些觉悟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天天去记,你记下来之后,把它归纳一下,整理一下,就叫《弟子规》,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正常的行为。我们今天很多行为跟它是相反的,这什么原因?我们迷失了自性,我们不觉,因此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不正常;觉悟就正常了。所以讲戒律,戒律好难!戒律是什么?戒律是觉悟人正常的行为,就是日常生活行为,它本来就是这样的,不是学来的,一点勉强做作都没有,自然,就是这样。所以,戒定慧是性德,性德不是修来的,我们今天只要除掉自性真心的障碍、烦恼、习气就行,性德就透出来。
在迷而不觉这个地位上,看看诸佛如来、菩萨、善友他们的言语行为,那是觉悟的,我们是不觉的,很有启发的功能。我们常常看,常常听,用这个来薰习,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放下。所有一切不善,从迷来的,从妄心里面生的,所有一切真善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头来的。佛法的教学,终极的目标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而已。所以,《楞严经》上讲「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一切是你自己本来具足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从自性之外你所得来的,没有,一样都没有。纯净纯善,是自己自性本来具足的,这个道理要懂,要肯定,一点怀疑都没有。我们修行证果的信心从这个地方建立,这就是自心不动智佛。所以他下面又说,「以此信心,明诸业因果,真妄两亡,即智用无碍」。宗门常说「坐断两头」,真是一头,妄是一头,真妄是一不是二,你的疑惑、分别、执著、统统没有了,无碍智就现前。无碍智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头得来的,只要把障碍拔除,性德就恢复,性德本具的光明遍照法界。
末后这一段,「配随位因果」,这一段很重要。「常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本信心之因」,这一句话非常重要。自心本定,自心本来没有念头,所以念是虚妄的,有念皆妄。我们念阿弥陀佛是不是妄念?给诸位说,还是妄念。那妄念我们还要不要念?要念!你要是不念你永远没有办法觉悟,用这个妄念把所有一切妄念打掉,这就叫一心不乱。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一念要是放下,你就圆满菩提,你就证得究竟果位。所以,古大德常说,持名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十六观经》里面,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以前李老师跟我讲过,《般若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观想那个观想观成,好不容易!譬如十六观第一观「落日悬鼓」,你看傍晚太阳下山,你看落日,那个红太阳像个鼓一样,怎样叫观成?无论在什么时候,你睁开眼睛,这个红太阳在你面前,闭著眼睛,这个红太阳也在面前,这叫观成了。可见得你的心专注,这个心求往生能往生,这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是你造作的佛像,你每天看佛像,把这个佛像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面,一切时一切处,你的心一专注,佛像就在面前。你要知道这像是妄相,到西方极乐世界还要把这个像除掉,你才能契入真实。老师说:你想想看,这个像观成不容易,去掉也不容易,你何必找这个麻烦?念佛就好了嘛!念佛这句佛号也是妄相,佛号念容易成就,佛号把它丢掉也容易,放下这句佛号,比放下那个妄相容易多了。我们想想是有道理。
所以老师说:一切诸佛虽然讲四种念佛,但是特别赞叹持名念佛,道理在此地,持名容易成就,将来要舍也容易。名是假名,相是幻相,都不是真的。我们在《华严》读到这个地方,这些意思大致上我们都能够明了了。这是在四种念佛里面,我们取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也在《十六观经》里面,最后的一观,第十六,第十六观是讲持名。持名之殊胜,你要能体会得到。佛说法,最殊胜的法门是放在最后,你看看《楞严经》二十五圆通,「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在最后,最殊胜,「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文殊菩萨说的。最殊胜的在最后,那么持名在十六观里面放在最后,那就是持名是十六观里面最殊胜的,意思非常明显,我们要懂得取舍。
所以要晓得自性本定,自性本定就是不动智佛。心会动,为什么会动?因境界风动,古人把心比喻做水,水是不动的,是不起风浪的,是清净的。水为什么会动?风吹了它就动,佛把这个风比喻做境界,心在哪里?眼、耳、鼻、舌、身,真正起作用的都是心,眼见色,耳闻声,你只要见色闻声你起了念头,看到、听到生欢喜心,这个风动了;或者生厌恶心,你心也动了。只要你对境界上起分别是小动,执著是大动;执著是大风大浪,分别是小风小浪,都是错的,你的心都动了,定没有了。本来是定的,不动的,你禁不起外面的境界诱惑,你动了,你起心动念,错了!诸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他见色闻声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除此之外,在形相上跟我们没两样,和光同尘。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叫造业,他们示现在人间,跟我们生活也一样,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不造业。他来教化我们,帮助我们成就。
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大经上常讲「游戏神通」,他们种种示现就像舞台表演一样,不是真的,是假的,表演得非常逼真,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他是智,我们凡夫是情,迷情,他是正智,他用正智来表演给我们看。我们不懂,我们以为他也是凡夫,他跟我们没有两样,其实他是表演给我们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是在教化众生。我们读这个经,我们相信,不要说是深位的菩萨,就是初信位的菩萨,他跟我们在一起也都是在表演。我们怎么知道他表演?我们晓得他真妄两亡。他的清净心现前,他的平等性现前,他没有分别执著了;没有分别执著,他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随顺众生的执著而执著。所以我们跟他在一起,看到他也分别,他也执著。你要往深处去观察,原来他是表演,他确实没有分别,确实没有执著,他是在演戏,这叫游戏神通。我们修的,不是善业,就是恶业;他们修的叫净业,为什么?染净两边他都不执著,染净两亡。
所以你如果到了染净两忘,是非两忘,真妄两忘,这就是初信位菩萨的境界。你心里头还有这是真的,那是假的,这是善的,那是恶的,你没忘,你是凡夫,你没功夫,你还是在六道里打滚。也就是说,大乘圆教初信位,一年级,一年级就这样高的水平,心地真正清净平等。所以,他是常以自心本不动智佛为他修行的真因,他能够守住这个。守住这个,我们换一句好懂的话来说,他能够守住自己的清净心、真心,决定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顺境决不会生贪恋,逆境决定不会有瞋恚。这个我们也想想,这个功夫好难!初信位的菩萨。我们世间这些学术,什么博士、科学家,能不能跟他比?不能!世间地位再高的,学位再高的,他真的还会起心动念,他没有放下。初信位的菩萨,一年级的菩萨放下了,他为什么会放下?他看破了,他知道能现虚空法界的是法性,所现虚空法界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了不可得,能现的法性也不可得。两边都放下,不再分别执著,心定了,真心现前,就是不动智佛现前。不动智佛是什么?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本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他对这个丝毫没有疑惑,所以用这个做本修因。
「以进修得此无碍智佛」,进是精进,修是学习,进修没有别的,淘汰自己过去今生所薰染的这些不良的习气,把这个东西淘汰掉。我们没有学佛之前,真的,我们在境界里起大风大浪,人家赞叹我们几句,好欢喜!人家要是无缘无故骂我们几句,气好几天气都不平,这不行。学佛之后,慢慢才懂得,假的,全是假的。赞叹有什么好喜欢?即使那个赞叹句句都是实在的,本来就是这样的,有什么值得赞叹的!毁谤更不用介意,从这些地方去练,练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恢复到自己的清净心。所以在境界里头,天天在勘验自己的功夫,果然一年比一年轻,听到人家赞叹,几分钟就恢复正常,功夫不错了;听到人家毁谤,也有一点不高兴,但是两、三分钟就没事了,功夫不错了。功夫更好的,听到人家赞叹你的时候,欢喜心只有几秒钟,马上就平静;人家毁谤、侮辱你的时候,那有一点不高兴的心也只有几秒钟,几秒钟比几分钟那功夫高多了。到接触外面这些境界完全不动心,若无其事,完全是平常的,那大概就是初信位的菩萨,无碍智现前。
下面说,「此乃但依问答,及菩萨名号,佛名号,世界形色,取其意趣,理自分明,勿须疑也」,长者这几句话说得好。佛法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它表法的义趣,也就是它教学的这些方法手段,你不能把它当真,你要是把它坐实,那你完全错了。譬如善财童子的参访,百城烟水,五十三参你要认为真有这个人,你就错了,你要说没有这个人,你也错了,有无两亡,你才真是明了,你觉悟了,你才能得真受用。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说得好,善财是什么意思?善是讲有善根,财是比喻有福报,有善根,具足善根、福德就叫做善财。那问你是不是善财?《华严经》上讲的善财不重要,问题是自己是不是善财,这个才重要,所以他是表法的。
那么他参访都是向南方,善知识都在南方,北方没有善知识吗?凡是善知识所住的地方都叫南方,南方是表法的,不是东南西北。中国跟印度在古时候都讲五行,五行南方是火,我们中国跟印度都是在北半球,南面是赤道,是热带,所以南方是火,北方是水。火象徵著光明,所以善知识住在的那个地方,我们今天讲文化水平高,所以他住的地方就称南方,他住的城市叫福城,那个地方人有福,取这个意思,不是真的有个福城,你到哪里去找?全是表法。我们懂得这个意思,在哪里学?原来就是我,善财是自己,我们自己有善根、有福德。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讲我们现前这个社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全都是的。所以问题是你会不会?你要会,你从早到晚,你接触这些人事物,都开智慧;善的,跟他学习,不善的,反省我有没有。儒家所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善人、恶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我要向他学习;恶人是我一面镜子,我天天要依著他反省,我有没有他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有,赶快改,没有,要勉励自己,不可以犯他那样的过失。恶人也是老师,平等的,所以他的智慧成就一生圆满。
我们读《华严经》千万不要把意思错会了。善财运气好,你看遇到这么多善知识,我们遇不到,找一个都找不到。你不会!善知识从来没有离开你,从早到晚就在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有慧眼,你见不到,你要是有慧眼,你统统见到了,哪个不是?个个都是。他的长处我们要学他,他的缺点我们要改进,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有没有?有,赶快改,没有,要记住不要犯他这个过失。除自己一个之外,个个都是佛菩萨,个个都是善知识,礼敬诸佛的心就生起来。真诚的爱心,真诚的感恩心,从这里生起来,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决定没有分别执著,一味平等,成就自己的圆满智慧德能,《华严经》上所教的。所以,菩萨名号是修德,听到这个名字,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佛的名号是性德,我们从性德里头建立信心,深信不疑。
从菩萨名号里面我们发起履行,我们要一定把它做到。你看看自古以来世间灾难很多,许多经教都教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能够消灾免难,你能相信吗?你要问我相不相信?我相信,一点怀疑都没有。为什么?观音菩萨是慈悲,慈悲是观世音,慈悲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真诚爱心。诸位想想,我爱他我还会害他吗?绝对不会,我只有舍己为他,不会伤害他来保护我自己,没有这个道理。所以,真诚的爱心能救世间,念观世音菩萨就是把自己的真诚的慈悲、真诚的爱心念出来,能够化解一切劫难,是这么个道理。
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表法的,代表什么?眼到手到,看到众生有苦难,我们马上伸手去帮助他,尽心尽力,功德就圆满;我没有能力,没有能力我很关心,我为他祈祷,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今天全世界一切众生灾难太多太多,印光大师教我们在早晚课做完之后,特别加持一千声观世音菩萨圣号,这一千声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祈祷,为世间这些苦难众生,这是出家人能够做得到的都做到了,圆满功德。这就是我们要存善心,要说好话,要行好事,要做好人,那就是观世音菩萨。
总而言之,懂得佛法表法的义趣,你才真正懂得佛所说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一章我们就学到此地,明天就是第二章,第二章是教化甚深,缘起甚深我们就学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