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四二讲)  2004/11/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42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觉首菩萨偈颂第八首看起:

【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

这首偈也答三个问题,我们看清凉大师的《疏钞》「第二偈亦答三问」。这十一首偈分两段,一到六是前半段,七到十一是后半段,所以他这儿用第二偈,第二偈就是第八偈。「初明真如随缘,故成种种者,答所以也」,这是第一个答问。为什么会有种种,也就是讲,宇宙之间这一切森罗万象,佛法里头常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究竟是怎么回事情?真如随缘。真如就是法性,就是自性,随缘它才成种种;随净缘,现一真法界,随染缘现十法界。染缘里头也有染净,染缘里面的净,这是现四圣法界,十法界里头的四圣法界;完全是染,那是六道法界,六道。六道里头又有善恶,三善道跟三恶道,这是我们在大乘经教里面常常讲的。这是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这个说出来了。

我们看大师下面的开示。「初句」,就是法性本无生,「印上心性是一,是不变义」,印是印证,证明前面所说的心性是一;上就是前面讲的,文殊菩萨所问的心性是一。『法性本无生』,法性不变,法性常住,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常住真心」,那才是我们自己,才是本人。儒家所讲的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是本性,本性本善;《起信论》里面讲的「本觉」,觉就是善,迷就不善。一切众生自性本觉,所以菩萨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首偈里头要跟我们说到,不觉本无,第二句就是讲『示现而有生』,法性本无生!

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我们学佛的人常说,某人是菩萨再来示现的,中国传闻尤其是多。连韩国、日本都承认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示现的,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来示现的,他们也承认。我在讲经的时候也讲过,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示现的?他们示现跟我们示现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我们示现这里头带著烦恼、带著习气,不自在!所谓是业报身。

今天还有人问我,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事情做错了,有没有因果?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读了这么多,应该明白了。无论事情做错做对,总而言之,起心动念都有因果,世出世间法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华严》五重因果,《法华》一乘因果。在大乘教里面,你看清凉大师判这部大经,有差别因果,有平等因果,等觉菩萨、如来果地,平等因果;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差别因果。世出世法离不开因果!起心动念是因,起心动念就是迷惑,迷惑你就造业,业就感得果报。

你要问你怎么会迷惑?上一堂课,我们引用《楞严经》上世尊说的话,「知见立知」,知见从哪里来的?知见从境界来的。六根对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六根对六尘境界,「境界为缘长六粗」,根尘一接触的时候,六粗相就现前了。六粗第一个是智相,智是什么?分别,起心动念,分别了。分别是迷惑,迷惑就是不觉,念念不觉就变成相续相。第一念迷,第二念觉,那就是菩萨。我们不是的,我们第一念迷,第二念还迷,一直迷到底,不觉!不觉怎么样?在境界里头误以为真,不知道是示现的。

底下两句讲得好,所有一切示现都不是真的。所以《般若经》,不少同学也常念,《金刚经》,尤其是《心经》,把它列入早晚课诵。天天都在念,念了怎么样?就像现在一般人讲的,那是佛对别人说的,不是对我说的,佛叫著舍利子,是对他讲的,不是对我讲的,念了也是白念!为什么?起不了观照的作用,这就错了。菩萨念这个经,他起观照作用,以观世音菩萨做例子、做代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是什么?落实了,甚深般若波罗蜜落实,就是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日常工作当中,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之中,这叫行,现在人叫落实。由此可知,他是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一切境缘当中,他都提得起般若观照,「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示现,不是真的,『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这一点都不假。所以他自在,他真的是「远离颠倒梦想」,这颠倒梦想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度一切苦厄」,他没苦。

苦乐从哪里来的?苦乐从迷里头来的,迷了,里头就有苦,觉悟之后,没有苦乐。苦乐是五种受里面的两种,用它来代表,后面还有忧、喜、舍,那省掉了,苦乐里头包括忧喜舍。六道众生这五种受,苦乐忧喜舍,提得起般若观照功夫这种人,苦乐忧喜舍他没有。佛在大乘经教里头也常讲,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不是正受,正受里头没有这个东西。正受是什么?正是正常,正常的享受,决定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苦。苦是苦苦,乐是坏苦,没有苦乐的时候叫舍,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不错!舍。六道里头什么人?无色界天,最高的凡夫。无色界天他只有舍受,这个境界好,跟佛菩萨境界没有两样。佛菩萨这个境界叫三昧,他叫舍,为什么?三昧是证得之后永远不会失掉,叫三昧。无色界天得到的这是叫世间禅定,它有时间性的,时间到了,他这个定会失掉,所以叫舍受。如果永远不失,那就是出世间禅定,称为三昧。

所以六道凡夫,四禅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天是无想定,都是属於舍受。四禅里面虽然没有苦苦,有坏苦、有行苦。无色界天没有身体,没有这个色相,物质他摆脱了,他不要了,精神的世界,所以他没有坏苦,他有行苦。行苦就是他那个境界不能永远保持,会失掉。最高的一个层次,非想非非想天,佛说他的寿命八万大劫,这个数字都不得了!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世界成住坏空一次是一个大劫,八万大劫!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还在定中,你就想到这时间是多么长。我们感觉到,因为我们寿命太短,一百岁都很少见到,所以听到八万劫,不可思议。但是在他那个境界里面,八万劫不长。

我们用个比喻诸位就能知道了。我们看到水面上,水不干净的时候,水面上有小虫,我们叫蜉蝣,你看它在水面跑来跑去。这个小虫的寿命很短,只有几个小时,大概它的寿命只有十个小时。要用它来看我们人,它的寿命十个小时,看我们人的寿命可以活到一百岁,岂不是我们看非想非非想天吗?你就明白,我们人生百岁一刹那就过去了,在他们八万大劫也好像一刹那就过去了,这个道理要懂。所以,时间没有长短,八万劫不长,一百年不短,感受是相同的。

佛、菩萨真的是大慈大悲,把这些事实真相为我们说破。说破之后,目的在哪里?目的是要我们去证明,不是听了就算了,不是的,我们自己要证得,证得是入佛境界;明了而不能证得,这算是佛知佛见。真有正确的理解,你还愿意在这个六道轮回里面长住吗?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想每个人这一生当中,只有一个目标,只有一桩事,这一个是什么?脱离六道轮回,不能再干了,再干那你就错了。怎么个脱离法?有把握能脱离吗?有,净宗法门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要把这个当作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我们今天学教求解,有没有用?有用,什么用?坚定我们的信心,坚定我们的愿心,愈清楚,你的信愿愈坚固,这一生求出离就有把握了。

第二句,这是答上面所讲的「云何见有种种」,为什么看到十法界依正庄严?「是随缘义」,随缘现的,所以佛法讲缘生。缘,现在人讲条件,它必须具足许许多多的条件。《华严经》上讲,宇宙之间事事物物都具足无量的因缘,用现在话来讲,它不是单纯的,具足无量因缘它现这个现象,真如随缘。真如是性,随缘现相这是相、这是事。「唯心变现,全揽真性,生非实生,故云示现」,它不是真的生。既然不是真的生,诸位想想,哪来的灭?所以佛给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真相是不生不灭。我们这个人现在在这个世间,你说有没有生?我们凡夫执著相不见性,认为我们人有生有死,有生老病死;佛与大菩萨见性不著相,你没有生,也没有灭,无生,哪来的灭?这是真的。生灭是什么回事情?缘聚缘散。缘聚的时候这个相现前,相生了;缘散的时候,这个相就消失、就灭了,相是假的,没有生灭。

这个事还是不好懂,还是很难体会,我们举个例子,像这一本书。这本书我们把它看作一个物,这个书是个相,它生了。它怎么生的?这么多张纸把它装订在一起。这么多纸这是缘,众缘和合,我们把它装订在一起,这本书生了。现在我们把这本书拆掉,一张一张纸给它分开,这书的相就没有了,是不是就灭了?我们要是著这个相,就看到这个书生、书灭。你看书店、印刷厂,印出来之后,装订起来,书生了;拆掉之后,书灭了,这是见相不见性,这个看法看得太粗了。真正明白,这么多纸装订,这本书没有生,拆开之后,这本书没有灭,为什么?书不存在!什么东西存在?这一张一张纸存在,你们想对不对?书不过是这么多张纸聚集在一起,缘聚,这个书的相生了;缘散,散了就灭了。其实聚的时候并没有生,散的时候也没有灭。你们诸位从这个道理细细去揣摩、去思惟,然后你就晓得,我们人的身体没有生灭,就跟这本书一样,生即无生,灭亦不灭,这才是真相。生的时候你欢喜,灭的时候你痛苦,你完全著了相,你根本不了解事实真相。

所以诸位细细去观察十法界依正庄严,大到世界、星系、星球,小到微尘,都是众缘和合现的相。物质从哪里来的?现在科学家所说的我们也很欣赏,无中生有,科学家的解释是能量积聚。能,不是物质,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能量!能量遇到缘的时候,就变成物质,虽然变成物质,它很快就消失。就像水里面的水泡一样,我们在江河里头看到水的水泡,水泡存在的时间不长久,一会儿就灭掉了。一会儿一个浪花起来,它又冲击,又有很多水泡,潮水一落的时候它又没有了。你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经上所说的,水泡有没有生灭?没有。我们也可以说缘聚缘散,物质现象的形成也就是缘聚缘散,缘聚,起了物质现象;缘散,这个物质就没有了。宇宙这种现象非常奇妙,这个境界在《华严经》称之为「不思议解脱境界」

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这一句说得好,唯心变现,心现识变,识还是性。真心称为心,真心带著无明,跟无明和合,就称为识;识,我们一般讲是带著妄的真心。所以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从真的那方面来说,就是法性,从带一分妄来讲,那叫阿赖耶,所以阿赖耶是真妄和合。真的那边能现相,妄的那边能改变现相,特别是在十法界里面,十法界的种种从哪里来的?识变的。不带这个妄,纯粹是心所现的,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里面住的那些人他们都是用真心,都不带妄,唯心所现,它没有唯识所变,所以我们称它为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里面所现的相,那我们要问,它是真的,还是虚妄的?《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真性里头没有相,虽没有相它能现相,遇缘它能现相;这个现相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这些人在里面觉悟了,觉悟之后在境界相里面,就是根尘相接触,绝对不会迷惑。这怎么说?绝对不会起心动念,所以心现的相分它不会改变,叫一真法界。改变的是什么?实在讲,就是分别、执著。我们今天没有法子,我们今天六根起作用决定分别、决定执著,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见不到一真法界,原因在此地,坚固的分别、执著。

见色,你看看执著名字相,执著言说相,言说里面包括一切动相,动静都包括在其中,著相!迷在妄相里头,这个经讲妄法、妄相、妄境,讲境、讲法、讲相都是一个意思,都是虚妄,没有真实。把虚妄当作真实,这个亏吃大了,在这里头起无量的妄想,妄想不停。妄想,你看想叫妄想,想也不是真的。为什么?前一个念头灭了,后一个妄念又起来,念念不住,一个接著一个。好像是相续,其实不相续,前一个妄念跟后一个妄念绝对不一样,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也不是前念,念念不相至。看到好像是相续,我们一般也讲相续,实际上不相续。就像我们看电影的电影底片一样,一张一张的,张张都是独立的,没有连带关系;相续就有连带关系,前面跟后面有连带关系,没有。佛跟我们说明宇宙之间真相,统统是从妄想生。

最近日本江本胜博士做水的实验,给我们透了这点讯息,什么讯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讯息非常可贵,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佛在经上讲的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要善於利用,我们可以把这个地球转变成极乐世界,你懂得用这个理论就能转。怎么转法?地球上所有一切众生,心都是善的,都是清净的,这世界就变成极乐世界。这还是不出佛经的范围,佛经怎么说?「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讲,心清净则身清净,肯定的!从这个水实验当中你就证明了。心清净,身,现在科学家知道,人的身体百分之九十五是水分,你的心清净,你水分里头的,要在显微镜底下看那个结晶是最美的。

水是矿物,能随著心念转变,其他矿物也不例外,你全身每个细胞、每个器官,都随著你的念头在变化。你是烦恼、忧虑很多,就变得很不好,你的身体就不好;你的心要是很清净、很善良、很快乐,你的身体哪有不好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得这个,我们这个大环境,整个宇宙都改变了,确实境界是从心想生,大道理!三千年前佛就给我们这么样详细的说明,可惜就是真正听懂的人太少了,懂得的人能够应用在生活上就更少。听懂了叫开悟,能应用到生活上叫证果,他入佛境界,变成自己的生活。所以这个几句,文很简单,意思深广没有边际。

这句话我们要常念,「见有种种」,古时候「见」「现」(示现的现、现在的现)同一个音,也同样一个意思,意思也相同,所以我们可以把见念成现。现有种种就是现在,现在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种种是无量无边,这是真如随缘,「唯心变现,全揽真性,生非实生,故云示现」。这个话每天多念几句,会开悟,虽不能入佛境界,能入佛知见,这几句话太好了!

「下二句,印上业不知心等」,上面一共讲了十句,这个我们在前面统统都读过,「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一直到「智不知境,境不知智」,十事五对,说明什么?各各不相知。为什么各各不相知?缘生的,缘生无自性,所以各各不相知。清凉大师在这里说得好,「以是随缘,不失自性义故,是以诸趣种种,了不可得」。诸趣就是讲的六道,六道也叫做六趣,所以诸趣就是说明我们六道。因为它是缘生的,缘生是全揽真性,真性是空寂的。我们在前面用什么?用我们这个萤光幕来比喻自性,用种种来比喻萤光幕上所现的色相。这个比喻非常亲切,现在人都很容易体会到。

种种不失自性,在萤光幕上现前,没有离开萤光幕;离开萤光幕,这个影像就显不出来。萤光幕代表自性,自性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它不是物质,科学家称为这是能量。用能量来说自性行不行?很难。我们的体会,物质跟能量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自性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能量到底是什么?从法相唯识里面讲,我这样说法,你们去想想看有没有道理?能量是阿赖耶的见分,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自性是阿赖耶的自证分。所以,能量不是自性,能量是自性的见分,科学家没有找到自性,但是不错了,能够找到阿赖耶的见分。

三细相里面,业相、转相、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质,所以业相、转相应该是科学家所说的能量。佛法里头有科学,不但有科学,是高等科学。因为物质(境界相)是转相变现出来的,这个大乘经上说的,要用三分来说,见分变现出相分,见分是缘,自证分是因。自证分是什么?自证分就是真性,全揽真性。真性为什么会变成物质?里头有缘,那个缘就是转相、就是见分,也很复杂。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再看第八首清凉大师的注疏,接著往下看。

「下二句(就是『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印上业不知心等。以是随缘,不失自性义故。是以诸趣种种,了不可得,生即无生。无能现者,性不动故。无所现者,妄法虚故」。清凉大师说得不多,可是这个里头意思不简单,不过他老人家《钞》里头有解释,《钞》是注解《疏》的,我们讲注解的注解。这是大师慈悲,怕《疏》讲得简略,我们不能够领会,所以他自己,《钞》是自己做的,自己再给自己的解释做注解,称为《钞》。钞文希望同学们自己去看,《纂要》是节录的,最好能看《疏钞》原文,细心的去体会,这样子才真正能得受用。

我们接著看,「是以诸趣种种,了不可得」,为什么了不可得?这就是真如随缘,前面讲的「真如随缘,故成种种」,真如不是物质,真如是法性。僧肇大师讲得很好,他集大乘经里面几个术语,本无、法性、性空、自性、缘会,一义!佛说这许许多多的名相,其实是一桩事情,是说的一桩事。真如就是本无,这个本无,我们想想前面所说的,物质本无,能量也本无。现在科学家认为无中生有,那个无是能量,还不是本无,本无连能量也没有。所以用佛法三细相来说,说得比科学家讲的更深一层。科学里面讲的物质,是三细相里面境界相;讲的能量,是三细相里面的转相。为什么会有转?还有一个无明业相,这三种细相都是无中生有,那个无是真如。所以此地讲真如随缘,就是无中生有,这个无中生有不是科学家讲的无中生有,比科学家那个无中生有的意思还要深。科学家讲无中生有,跟这个已经很接近,已经沾到边缘,并没有真正找到,这个我们要知道。

本无是我们的自性、真如,真如本无,所以诸趣种种了不可得。为什么?这一切种种是唯心变现,全揽真性。我们还是用电视萤幕来做比喻,因为这是大家最容易懂,你每天都接触到的。本无是什么?就是电视的萤幕,它是不是本无?什么都没有,它能现种种相,虽现种种相,那种种相还是本无,你们想想对不对?现那个相,萤幕上没有落痕迹,所以种种不碍真如。萤幕一天放到晚,放的境界相千变万化,萤幕始终没有一丝毫障碍,没有一丝毫染著。佛就是教导我们,我们的用心要像萤幕一样,这就是诸佛菩萨,染而不染;境界相天天在那里播放,这是染,实际上它不染,染而不染。可以跟种种交涉往来,没有染著!为什么没有染著?因为你知道它是空的,真如是空的,那个相是幻相,也是空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人为什么会染著?染著是他有分别、执著,这就染了。分别染得轻,执著染得重,这一染决定造业!顺著你的意思就起贪心,烦恼起来了,不合你的意思就起瞋恚心,你要晓得,贪瞋痴慢不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贪瞋痴慢在哪里?第七识里头有,第六识里头有,六识、七识是妄心,不是真心。第七识末那,四大烦恼常相随,我见、我贪、我爱、我慢,上面都加个「我」,恒审思量,坚固执著,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

执著阿赖耶的见分一分认为是我,那就是我们世俗里面所讲的灵魂,佛法里面叫做神识。不知道阿赖耶的见分全体是自己,他只执著一分是自己,其他的都不要了。就像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举的比喻,释迦牟尼佛把自性比喻作大海,把末那识比喻作大海里头起个水泡。这个水泡迷了,以为这个水泡就是自己、就是大海,执著这个水泡是自己,这就一错到底,不能回头,要受无量无边的罪报。到什么时候遇到个明白人、遇到佛菩萨,来教导你、来帮助你,你真听懂了,依教奉行,你就回头了,不容易。

我们学佛,这桩事情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应该怎么学法?放下!从哪里放起?我常常劝勉同学,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念头放下,占有的念头放下,从这里下手。只要你放下,你就自在了,你就会很快乐。现在人常讲压力很重,精神的压力,身体上的压力。身体的压力,身体是生理,外面环境的压力,包括工作、生活。那个根本,根本就是你不晓得事实真相,对一切人事物起了虚妄的分别,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以为自己可以占有,其实全是假的。所以有人听到这个话生恐惧,害怕了,「我统统都放下,我明天生活怎么办」?想到明天,想到还有明年,那什么都放不下,还是想尽方法去争取,错了。你所有东西一切放下,你命里头有的丢不掉,明天还是生活得快快乐乐的。

唐朝庞居士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佛法里面讲示现。他明白了,他觉悟了,把他家里的财物装在一条船上,船划到江中心,把船底打个洞,整个沉下去。有人看到这个,就问他:庞先生,你既然这些东西都不要了,为什么不拿去做做慈善事业,帮助那些苦难的人?他说了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明天生活怎么办?现在人讲,打零工,他那个零工不是帮助人打工,他编草鞋。在那种生活环境当中,草随地可以拿得到,茅草,割一点茅草编草鞋。在从前,农夫、做苦工的人都是穿草鞋,一双草鞋一个铜板、两个铜板。他每天编几双草鞋,卖了他就可以过生活,自在!舍干净了。

你看他走的时候多潇洒,他有个女儿,都是得道的人,都不是简单人。那时候没有时钟,他叫他女儿:你出去看看,太阳到什么地方了?什么时候了?女儿知道他要走,在外面喊著:早得很!时间还没到!说完之后又没有声音了,久久不回来,庞居士出去看看,他女儿在那里往生了。他笑起来,为什么?叫老头子给她办后事。他办了后事之后,他走了。你看,那么潇洒,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你要问,为什么他有这么自在?没有别的,他放下;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自在?放不下,牵肠挂肚的事情一大堆,你怎么能走得了?庞居士为我们示现,人人做得到,你不肯做!

在这个世间,不要说身外之物没放在心上,身体都不放在心上,彻底觉悟的人。一定要晓得,整个宇宙,依正庄严,森罗万象,了不可得,《般若经》上讲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生即无生。这个道理跟事实真相,在电影银幕上,电视的萤幕上,跟现在诸位在电脑的萤幕上,最容易体会到;整个宇宙的现象,亦复如是,《金刚经》上讲「梦幻泡影」。电影、电视、电脑萤光幕上,虽然不是梦,它是幻,它是影,没离开这一句「梦幻泡影」。它是幻,它是影,不是真的,所以生即无生,这个相现即无现。「无能现者」,怎么说无能现者?「性不动故」,我们把性比作萤光幕,萤光幕有没有现这个?没有,它不动。

所以我们用比喻,这个要知道,比喻只能比喻个彷佛,没有办法比到恰到好处,这做不到的。用梦幻泡影,是个比喻,你从这个比喻你细心去体会。梦幻泡影的因跟缘,像现在电影银幕上为什么会有影像,我们容易懂,放映机就像投影机一样,把画面送在银幕上,这我们知道。现在这个森罗万象,这是真如本性现的相分,它是怎么投影在上面,我们就不知道了,这个意思就深了。电视的原理现在我们懂得,电脑的原理我们也懂得,它为什么会有画面出现,我们知道,容易懂;自性里面随缘现的相分,这个就难懂了。

性确实不动,它怎么会现?前面说了,真如随缘,这个比喻用电视萤光幕上比喻能体会得出来。萤幕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有的,它为什么能现?真如随缘。真如随缘,真如有没有现相?没有,这个意思能比。随缘现相,现即无现,所以相叫妄相,它不是真相。「无所现者,妄法虚故」,这一句说得好,法是法相,妄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妄相,不是真的;虚是虚而不实,决定不是实有,不是实在。我们现在起心动念,常常为这个担心、为那个牵挂,佛菩萨看到之后:可怜悯者!为什么?正是中国谚语里所说的一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虚空法界本无事,是你自己看错、想错、做错了,惹了一身麻烦,不管惹的什么麻烦,统统是妄法虚故。六道轮回是梦幻泡影,永嘉大师讲得太好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为什么?妄法虚故。清凉注解注得很多,也注得很详细。

我们看底下一段,遣疑。「次遣疑者,常生常无生,上半即无生之生,业果宛然,故胜鬘云,不染而染,难可了知」。上半就是前面两句,「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这个两句无生而生。你得要记住,生而无生,业果宛然,特别在六道里头,起惑、造业、受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电影、电视一样。本性里头虽然没有,可是这个影像清清楚楚,在自性里面显示出来了。你永远想著,自性、法性、真性就是萤光幕,干干净净,一无所有;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萤幕上的现相,现相也清清楚楚,业果宛然,那是现相。

所以你真的要懂得这个道理,你看电视,看电视在学《华严经》。你在看电视里面,把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性(真性)、什么是妄相,你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你把这个看法用在你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大的好处。为什么?不计较了,假相!人家赞叹我一句,笑笑,人家毁谤我,我也笑笑,不是真的。赞叹我,没有欢喜心,心是平静的;毁谤我,没有瞋恚心,你得平等性了,得平等性是大菩萨了,不是普通人。功夫初成的时候,所谓是「八风吹不动」,这个意思是在境界里面,你能够随缘,你能够随喜,不被污染。可是凡夫怎么样?凡夫不行,人家赞叹你,高兴;人家毁谤你,生气生多少天都消不掉。那是什么?染了。那个染是什么?不染而染,六道凡夫!菩萨看到他真的是没有染,他自己染了。自己是不是真染?不是,这个事实真相难可了知。

「下半生即无生」,上半是讲无生之生,「生即无生,真性湛然」。所以同学们记住,真性、无生就是我们看电视的萤幕,这个「生」就是萤幕上所现的相,无生而生、生而无生,都是讲的现相;现相是幻相,染而不染,不染而染,幻中之幻。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形?大乘教里面讲得很清楚,我们可以慢慢去学,理很深。如果嫌太麻烦,古人讲学教是「入海算沙」,永远算不清。所以宗门直截了当,它不搞这个,它说这太麻烦,讲顿悟,彻悟顿超,这个快速。可是你得要有这个根性,不是这个根性做不到。上根利智可以不必从教下,中下根性的人顿悟顿不了,也悟不了,只好从教下,慢慢去悟,叫渐悟。

我们今天学教,连渐悟也渐不了。什么原因?我们不善学,就是不会学。为什么不会学?学的东西没落实,就是没学。没有把自己所学的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见解,变成自己的生活;甚至於我再说得白一点,变成自己的养分养你的身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养分是什么?欢喜心,佛家讲「法喜充满」。怎样才能得法喜?烦恼没有了,你有烦恼你哪里来的欢喜?你要能把烦恼、忧虑、牵挂淘汰尽了,统统放下了,法喜充满,法喜养身体!我们中国人,古人讲的人求福,求福要怎样求法?你要懂得养喜神,你要会养喜神,你就有福,这话说得有道理。养喜神是什么?天天养自己的欢喜心,这叫喜神,不是真的有个神叫你去养,不是的;养自己的清净心,养自己的慈悲心。慈悲心是爱心、欢喜心,你养这个,养这个你身体当然好。就像江本胜博士做实验一样,全身每个细胞显示出来都是最好的结晶、最美的图案,那身体健康。

身清净,心清净就身清净,身心清净,外面境界就清净,福报就现前。福报从哪儿来?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修的;六道里头,烦恼不断、习气不断,他还有福报,那个福报是修的,修得的。所以福报有两种。佛在这个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个相就是福报;德,我们今天讲能力。智慧、能力、相好,相好就是福报,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皆有。「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自性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现在统统都没有。什么原因?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把你的智慧、德能、相好全部障碍住了;没失掉,只是障碍而不能现前,你得不到受用。所以佛教我们没有别的,把妄想、分别、执著除掉就对了,千经万论就说这么一桩事情。

什么是佛法?一句话说完了,一大藏教,不就讲这么一桩事情吗?所以根利的,什么叫利?他一听之后,他就不搞枝枝叶叶,「其他的我不要去理了,我就在这个地方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利根,上上根人,心地清净。禅宗里头这些祖师大彻大悟,他怎么悟的?不过是放下而已。凡夫俗子学禅、学教,学了几十年都不开悟,什么原因?放不下。放不下里头最严重的,控制的念头没放下,占有的念头放不下,六道凡夫。你们诸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两桩事情?对人,家亲眷属,亲情放不下;另外还有一种,冤亲债主,他得罪了我,我要报复他,放不下。一个恩,一个怨,这都是属於叫亲情。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不下,这麻烦!

大师这还是引用《胜鬘经》上的一句话,「染而不染,难可了知」,不染而染是凡夫,染而不染是菩萨。菩萨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示现跟我们一样,表面上是一样,实际上不一样,表面上他染,实际上他不染。那就是什么?事相上有,心理上没有。譬如事相,人家赞叹你「菩萨」,菩萨也会点头谢谢,但是世间人对这个赞叹,他有欢喜心,他就染了,菩萨没有欢喜心。世人、凡夫,人家毁谤他,怀恨在心;菩萨、那些再来人,你毁谤他,他没有瞋恚心。所以,表面上看好像染,实际上他不染,这是举个例子,要说说不尽!总的一个原则,凡夫为自己,觉悟的人为众生,不为自己,没有自己。他来,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他不是为自己的,他没有自己。真正像《金刚经》上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不著相,念头都没有;念头都没有,就「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是示现,染而不染。凡夫难可了知,圣人也难可了知。

「又法性本无生,不空如来藏也,此中无能现,空如来藏也」。为什么说不空如来藏?法性本无生,它能现相,能现相你就不能说它空,空就不能现相了;它能现相,所以它不空。佛法里面讲空,空的意思很难懂,我们一般人讲空,空是什么都没有;佛法里讲空,空里头有,它能现相,所以空叫真空,大乘教里常讲「真空不空」。有叫妙有,「妙有非有」,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所以它没有矛盾,没有对立。此中无能现,空如来藏,有没有现?有现,现而无现,无现而现。所以,佛法不是哲学,这是欧阳竟无先生讲的。为什么?哲学里面讲能所,能现所现,能所是对立的。如果用哲学,这里就起了问题,能现的心性不是所现的万法,所现的万法不是能现的心性,就对立了,问题就发现了。文殊菩萨问意在此地,你看觉首菩萨答覆的,是从现相上来讲的。

无论是能现所现、能变所变都是幻有,不是真有,幻有不碍真空,真空不碍幻有,不但它们没有抵触,它们还相辅相成。所以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真空、妙有不二,这才是事实真相,这叫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事实,是诸法实相,你才真正了解真相。了解真相之后,你在六道里头,染而不染,现而无现。那要问你,你为什么还住在六道?大慈大悲,不违本愿。从前在迷的时候、初学的时候,曾经发过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现在我有这个能力,我不能说不度,不能说我说话不算话。诸佛菩萨因地里面发的愿都算话的,证果之后统统兑现。

那我们要问,他兑现,还起不起念头?我们应该怎么去体会?不能说他起念头,也不能说他不起念头。为什么?大乘教里头说得很清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起而无起,无起而起,这就靠近了。你说起,错了,你说不起,也错了,真的所谓是「开口便错,动念皆乖」。你真懂得它的意思,你说他起,没错,你说他不起,也没错,这是什么?他已经不二。我们从这个地方真正体会到,宇宙一体,宇宙祥和,所有一切冲突、矛盾,都是不知道宇宙的真相。我讲席当中常常用身体做比喻,因为身体小,你容易体会得到。身体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不二,我们跟自然界就没有冲突,我们跟不同维次空间就没有冲突,这才是事实真相。

小宇宙这个身体,身体里面许许多多的器官,每个器官跟另一个器官不生冲突,眼跟耳不冲突,耳跟鼻不冲突,鼻跟心脏、肺脏、肝脏不冲突,没有一样冲突的。这许许多多不同的器官都是在共同互助合作,配合得非常微妙,身体健康。如果哪一个跟哪一个发生冲突,这个人的身体马上就生病,严重就死亡。你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跟所有众生不可以冲突,跟大自然不能冲突,跟不同维次空间(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不能冲突。冲突就错了,外面没有错,自己错了。本来没有冲突,整个宇宙是和谐的。汤恩比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要大乘佛法,你说这个话讲得有没有道理?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