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三六讲)  2004/11/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36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觉首菩萨偈颂第六首,清凉大师《疏》里面的第二段,「别对诸不相知,及通前难者」。这里面有几个小段,第一小段流水比喻,第二小段大火比喻,第三小段长风比喻,我们今天从第三小段看起。「次以长风喻前因缘,答前好丑,遇物鼓扇,现诸相故」。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这个比喻只说一对,这个一对就是「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来答前面问到种种差别里面有好丑,就是心性是一,为什么见有好丑?

这也是属於正报,正报里面有善、有恶,三善道是善,三恶道是恶,各有好丑不同。在这个比喻里面答覆的是现前众生所受的报,有这种差别是由於业缘不同,所以他得的满业不一样。就如同风,长风一样,风鼓动这些物相,风向东吹,树木花草都偏在东面,风向西吹,树木花草就偏在西面,用这个比喻来比喻受报业缘不相同。前面有说过,譬如我们以善心、以善行对待一切众生,果报就是善的。前面给我们举例子,一个人的心善、行善、持戒、积德,他的相貌就好,身体就健康。如果这个人平素恶习气很重,贪瞋痴很重,常常发脾气,他的相貌愈来就愈差。这是中国人常讲「相随心转」,心就是念头,相跟著念头转。你的心清净、行清净,你相貌就清净,身体就清净;心地慈悲,行慈悲,相貌就慈悲,真的相随心转。

於是世出世间法,在从前,现在的情形我不太知道,我读这些古书,古人对这个很重视,特别是做主管官,多少他对於人相都有一点研究。为什么?他要用人。从相貌、从言语、从行动的态度,能够辨别一个人的清、浊、善、恶,能辨别得出来!对於他用人是很重要的参考,特别是做主官的。中国从前这些帝王大臣对这个都有研究,不但命相,阴阳五行都研究,这里头确实有学问。我们虽然不居领导人的地位,我们今天要修养自己,知道净,清净、善良对自己的品德修养很重要,对自己一生的幸福更是关键的所在。

一个人在世间不怕吃亏,也不怕上当,古人所说的吃亏是福,这个话有道理。我们学了佛之后,对这句话更有深刻的体会,福在哪里?业障消了就是福!世间人这个概念很淡薄,可是修行人要谈到消业障,比一般世间人要深刻得多。都知道业障很重,天天在这里读经、念佛,求忏悔,消业障,业障有没有消了?好像没有什么效果。虽没有效果还是做,自己总是觉得什么?做比不做好!形式上还是要做。业障要真正有效的消除,是你要知道什么是业障,然后努力去学习,后不再造,业障就消了。所谓是改往修来,过去这些不善的习气毛病要改。

佛在经教里面教导我们的标准,我们不必多,抓到几条,你要认真去做,一生受用不尽!最基本的教条,十善。第一个不杀生。没有学佛之前不懂这个道理,看到别人杀生,很平常的现象,为什么不能杀生?学佛之后明白了。世间天灾人祸的根源在哪里?佛给我们讲,根源在杀生吃肉。初学佛的时候听到,纵然不否定,依旧不重视,认为这只是佛劝人行善的一句话,哪有什么果报?你看天天吃肉的人,他也没有得什么恶报,天天杀生的人,好像他还发财了。这都是我们一时粗心大意,你没看得出来。如果你要是细心微密观察,你会看到果报真的就在现前,正是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杀生吃肉,所以说他正在行好运的时候,这些冤亲债主没离开他,在他四周围不碰他,等待机缘,等待你的好运享尽,他就来找麻烦。在什么时候?你特别留意,他在临命终之前,你看他现的果报,杀猪的,他的动作、声音就像猪,杀鸡的,动作、音声就像鸡,这个时候你看到了。

古书上有记载,现前我们在环境里面,我们周边这些认识的人,或者不认识的人,你只稍为留意你就能看到。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常常存心害人的人,到最后不免被别人陷害,果报恒如是。善行的人,吃亏、上当不计较,当时好像真的是吃亏、上当,后果都是好的。在中国从前人常讲,我也听到耳熟,四十岁之前,你的面貌好丑是过去生中的业报有影响;四十岁之后,你的容貌,你的身体,我们讲身体的强弱、健康状况要自己负责。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没学佛之前听到的时候不深刻,学佛之后是愈想愈有道理。

四十岁之前,我们中国一般人讲先天,四十岁之后是后天,先天受前生业力影响,大概到四十岁,那影响力已经没有了。四十岁以后,就是你这一生当中,你从出生到四十岁,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你所造的业,在你后半生当中,果报就现前。这个果报在佛法里面讲,叫花报,好像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报。果报?果报在来世。如果这一生当中花报好,那肯定果报殊胜;这一生当中花报不好,肯定果报也不好。所以从四十岁以后,看到你的容貌,看到你的举止,看到你的健康跟生活状况,断定你来生在哪一道,善道跟恶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德行的,有福报的,肯定人天福报;没有德行、没有福报的,很多!

我们看到许多人,我在年轻的时候,看到我们长一辈、老一辈的,在少壮的时候飞黄腾达,做大官,发大财,享受人间富贵,我们见了很多。可是到晚年,年岁大了,退休了,退休之后没有几年,退休当然他还有些积蓄,他不在位了,这个钱或者是投资,或者做生意买卖,没有几年全赔掉,过穷苦的日子。当年有权有势的时候,家里佣人五、六个,一呼百应,出门前呼后拥;到晚年的时候,家里一个佣人都用不起,自己要上街提个篮子去买菜,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上门来的。我们看到这个现象我们就晓得,晚年没有福报。年轻时候没有修,得志的时候没有好好去照顾别人、去帮助别人、去方便别人,到你的权势失掉之后,没有人理你!这种事情只要我们稍为冷静细心观察,时时刻刻你都见到。

所以,我们在历史上,读历史,你看明理的人,懂得积德修善的人,他退休了,地位、权势都没有了,所谓告老还乡,回到故乡去养老,还受到地方人的尊敬,大家把他看成长者来看待。这就是他在有权有势的时候,他知道帮助别人,他知道方便别人,知道行善积德,晚年退休之后果报现前。虽然没有权势,依旧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接近他,向他老人家请教,义务的来照顾他,现在我们讲义工。我们知道这种人他的来生果报一定好,决定不失人身;如果他要是念佛,要求生净土往生极乐世界,不难。

昨天东天目山齐居士打个电话给我,告诉我,前天他们山上有位老人往生,预知时至,瑞相很好,大家都受了感动。前两、三天,这个老人跟她聊天,说这个世间太苦,他想走了。齐居士还告诉他,假如这世间没有什么缘分,早点走是好,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这个老人就向齐居士要一个房间,打扫干净,他在那里往生。齐居士真的就替他准备了,人一点病都没有。房间跟他准备好了,他搬到里面去住,上午搬进去,下午两点钟,他就走了,还留了遗嘱。山上大众念佛送他,两天之后,身上完全是软的,坐著走的,预知时至。他们山上这些年来有十几位往生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生病。

他打电话告诉我,好事情,这是证明这个道场的成就。道场的兴旺、成就,不是说你香火盛,你这个地方人众多,不在此地。在你这个地方,真正修行人有多少?如理如法!开悟的有多少?证果的有多少?往生净土是证果。这也是在大众当中,给大家现身说法,告诉大家这个法门是真的,不是假的。齐居士告诉我,这么多年来,过去还有一位是站著走的。

我们学佛,目的在哪里?不是在这一生求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那就错了,这个罪过非常严重。你出家,你的生活起居接受的是十方供养,这十方大众供养你,凭什么?希望你修行真有成就,他们得福。我们自己修行没有成就,那就是古人讲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我在年轻的时候,跟李老师学佛,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尤其是出家之后,老师多次提醒我。说古大德说的,「只怕没有道,不怕没有庙」,老师这个话提醒我很多次,告诉我出家修道要紧,要有道。出家不要天天想庙,如果你的念头想建个道场,经营一个道场,错了。那怎么样?那就变成佛店,这个话很难听,你开佛店!开佛店,违背了道,哪有不堕三途的?不要以为这是无本的生意,好做,又不要纳税,经营这个生意,作威作福,不得了,罪过不得了。你要知道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过庙,我们学佛,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榜样。

佛陀在世当年的生活很简单,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不求人!心地清净,没有名闻利养的念头,没有是非人我的念头,没有贪图享受五欲六尘的念头,身心清净。所以每天吃饭,一餐饭就够了,到外面去托钵。晚上休息,找棵大树底下盘腿打坐,就休息了。这是世尊当年在世的生活。后来,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讲,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名气愈来愈大,得利益的人多,对释迦牟尼佛产生了崇拜、尊敬,乐意接受他的教诲。这个传开出去之后,居然那些国王大臣也来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佛是慈悲,心地慈悲平等,一视同仁的教诲。这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纷纷的邀请释迦牟尼佛到他们居住的城市,或者是乡镇,去讲经说法。他们自己有花园、有别墅,把这些地方提出来供养释迦牟尼佛。

你们看《弥陀经》,只树给孤独园,那是个很好的环境。给孤独长者的花园,本来是只陀太子的,给孤独长者向太子把这个花园买下来。太子跟他开玩笑,因为他有钱,他说你要买我这个花园,行,你用黄金铺地,你铺多少我卖多少给你。给孤独长者真的把黄金搬出来铺地,感动只陀太子。所以才问他,你要我这个地方干什么?想礼请释迦牟尼佛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他说他是什么人,你能够这样子来对待他!他把释迦牟尼佛介绍给只陀太子,只陀太子就提出条件,我们两个人请。给孤独长者不干,我要功德我一个人做。只陀太子就说,那好,你黄金可以铺地,地是你的,地上树木花草还是我的,那我把这些树木花草统统砍光。那就没有意思了,所以这是两个人合伙。你要晓得这个庭院、场所,主权是给孤独长者的(我们今天讲所有权)。请释迦牟尼佛到这个地方来弘法利生,佛住在这个地方,佛有使用权,给佛使用,佛没有所有权,所有权是给孤独长者的。这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给我们做出的示范。

我们出了家,如果道场所有权还是自己的名字,你没有出家,你还是有个家,你出了那个小家,换了个大家,那哪里叫出家?所以,真正如法的道场叫十方道场。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一般道场多半是国家建的,地方政府建的,地方仕绅建的,用来供养出家人清修,叫十方道场,不是供养某个人的。经营管理这个道场,到后来是出家人自己来管理。最早期,出家人自己不管理道场,只是在这边讲经教学、指导修行,这点我们要懂。所以我在这一生当中常常提到,希望我们佛门四众弟子要知道过去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们为我们示现的规范太好了,断我们的贪心,除去我们的烦恼习气。

在今天这个社会,建道场,我是希望在家同修,你有力量一个人建,可以,你邀集几个人一起建,也可以。你们组织一个董事会来管理,来管理这个道场,道场的所有权属於董事会的,礼请出家人来主持这个道场,在这个道场教学,这是很如法的,出家人接受你的礼请。譬如说礼请,中国古时候丛林的规矩任期是一年,现在我们可以任期聘请三年,一般都是这样的。三年你做得很好,我们再继续请你住持道场,做得很如法,我们就三年一届、三年一届来请你,你在这里教化众生!如果教得不如法,期满之后我们就聘请别人,这个好。使什么?出家人念念在道上,对於控制这些财产、这些事务、占有的念头都没有了。住在这个道场期间,认真办道,这个好。

现在道场大了,里面都是斗诤坚固,他到这里来出家,为什么?他不是来学道的,他看到这里产业很多,目的是来继承这个产业的,来享受的,哪里是修道?所以世尊一生不建一个道场,那个用意很深很深。自己真的跟众生没有缘分,纵然有道,没人知道,这时候怎么办?古时候一般都到深山人迹罕至的地方,搭个小茅蓬,修行!很多是一个人,有的时候有两、三个志同道合的。小茅蓬是自己动手建,山上砍几棵树,架子搭起来,上面盖茅草,旁边有些用篱笆做墙。有这些工具的时候做土墙,找几块板子可以做土墙,自己动手!搭个小茅蓬,两、三天的时间就搭起来了,安心办道。生活,就地种点番薯、地瓜之类,种点青菜,他就够了,於人无争、於世无求。

像这样的修行人,祖师大德里头很多,德行真的年年月月向上提升。被这些人发现,这真的是大德,於是来请教的人愈来愈多,自自然然有这些信众帮他建道场。为什么建道场?方便信徒来请法!信徒多了,多半是利用假期,想到山上来住几天,有的住两、三个月,到这边来听经、闻法,到这个地方来参禅、念佛。这个寺院庵堂不是自己去化缘来建的,自自然然形成的,绝不妨碍道心,不妨碍道行。

我们讲到这个地方,满业的果报总要晓得。起心动念要知道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务要使这个利益要扩大、要久远。利益里头什么最重要?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个最重要。在从前古人常讲,「一世劝人以口」,每天讲经说法,来听经的人,你天天劝他,这是当时。「百世劝人以书」,著作、写书可以流传给后世,可以流传给远方,这用书。现在科学工具发达了,有比书更方便的,现在的网路、电视、卫星电视,现在所讲求的是远程教学,这么好的工具,我们要利用。所以在今天你要行善,你要积德,真正能够落实,小小的摄影棚就够了。

当然网际网路现在方便,卫星电视还是不容易,但是,我们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自己修行心得,利用录音、录相把它录下来。现在做光碟,光碟能够保持长久,只要不碰坏,因为它不怕热,也不怕冷,不像从前录音带、录影带,温度高了或者潮湿了,它会变形,它的音声、影像会失掉;现在光碟不会,只要不要碰到、不要把它破坏掉就行了。价格低廉,流通这些东西比书便宜,比印书便宜,大量从这上流通,你就能帮助许许多多人。所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最重要的是帮助他觉悟,帮助他明了。

在这品经里头,「菩萨问明品」,前面跟诸位提到过,无论是哪个宗派,只要是学佛的人,一切大乘教初发心的菩萨,信心从哪里建立?就从这品所说的「十甚深」建立。这十甚深你都明白了,搞清楚了,你的信心不但能生起来,坚定,坚定的信心,你就生起愿心。所以,这品经在十信位开始讲,很有道理。我们今天常说信心生不起来,愿心发不起来,甚至於我们常常讲,我们要爱人,爱一切众生,可是爱心生不起来!明白宇宙万有的真相,你的信心就生起来,你的愿心也就会生起来。现在时间到了,这段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我们再看最后的这段,「次以地界亦喻因缘,答前苦乐,展转因依,似轻重故,又喻前境智,答前诸根随种所生,根等异故」。地界,第四个比喻,这是地的比喻,这里头答两桩事情,一个是答苦乐,一个是答覆境智。缘起甚深里面十事五对,我们必须要记住,然后才知道它前后所讲的,讲得很多,而且彼此有很多都关联的,知道他是在讲什么。

苦乐跟境智也都是正报,前面第四对所说的「因不知缘,缘不知因」,第五对所讲的「智不知境,境不知智」。智就是八识每个识里面所讲的见分,境是八识的相分,这里面先答的是苦乐,后答的是诸根,就是受生有同异种种差别。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善因乐果,恶业苦报,苦乐多种,如地轻重」,这是第一个比喻。第二个答前诸根,诸根有两个意思,有两种不同的根,一种是物质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前面火喻已经答覆了。此地讲的是另外一种根,佛法里面讲五根,信、进、念、定、慧,在这个地方是用地喻来答。「地虽是一,随种生芽,心性虽一,随报成异,故信进等,各各不同」「等」就是底下的念定慧,各各不同,我们讲的五根。根是讲两种,一种是身体的根,一种是佛法里头所说的五根五力,说的是这个根。这是用地,地前面比喻里头说过,它有任持的意思,妄为真所持。

心性是能持,信进等根是所持,所以用地来做比喻。两重比喻,前面是比喻苦乐,这讲得很多,善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前面说得很多。佛法确实是大慈大悲,总是不厌其烦,一遍一遍给我们说。像这段经文,在《六十华严》《六十华严》有注解,贤首国师的,清凉大师的师父、老师。贤首国师有注解,叫《探玄记》,贤首国师注得简单,李长者在《合论》里头就更简单。清凉大师注了这么多,为什么?他注得是有道理的,知道一切众生根性利的少,根性不利的人多。根性愚劣还是有救,用什么方法?长时薰修,不断的跟他讲,时时刻刻提起,於是他才有印象,印象不深。要有深刻的印象,要提多少遍?古人的标准是千遍,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清凉大师还没有到千遍。

我们初学的人,中下根性的人,不要怕麻烦,怕麻烦怎么样?不能成就,决定退转,决定堕落。虽然一般人常常讲,老生常谈,是的,老生常谈用意可是挺深的,不能不知道!像我们前面所说的,无论出家、在家都要把修道道业放在第一。四众弟子要晓得,为什么从前的人成就多?现在的人,学佛的多,成就的不多,原因在哪里?不能不知道,原因在放不下!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名闻利养,放不下贪瞋痴慢,放不下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所以不要说别的,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这就不能说是学佛。学佛最低的限度,三皈、五戒、十善要做到,这才算是个佛门弟子,刚刚入门的弟子。这要是做不到的话,门都没入!

所以我们到佛门里面来,无论在家、出家,你是来干什么的?你的目的何在?有人清楚,有人糊涂,你问他,他什么都答不上来。有人明了,明了是明知故犯,罪业不轻。在一个道场共修、共住,你多念念《地藏菩萨本愿经》你就明白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果与道不相应,那就是恶业;恶业一定感恶报,而且这些恶报报得还挺快,不多时日你就看到了。只是不少的人,虽然看到,依旧麻木不仁;有的人看到之后,豁然惊觉一下,可是过几分钟,或者过几个小时,忘掉了,这个情形你就能体会到业障深重,唤不醒!

我自己不是上根人,中下根人,千遍万遍才唤醒,不能像古大德闻一知十,一闻千悟,那是上根人。我们总是要千锤百炼,天天读经,天天跟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五十三年没有中断。而且还真正遵守老师的教诲,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做到,真正落实做到也有百分之六、七十,才有这么一个样子。愈清楚,愈明白,放下就愈多!妄想、分别、执著这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少,心地一年比一年清净,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尤其功夫得力之后,这种境界非常明显!身住在这个世间,为众生不是为自己,两桩事情住世,第一个是为苦难众生,第二个是为正法久住。如果没有缘分,这两桩事情都无能为力,那就要早日求生净土,对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留恋。这才算觉悟!有丝毫留恋,就是造业,就是造罪,怎么能不堕落?这种警惕,高度的警觉,得来不容易,我自己经验当中长时薰修而得来的。

最近这几年深深体会到,儒家讲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佛家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深深体会到!为什么本善变成不善?为什么佛性完全迷失掉?迷惑颠倒。佛性是觉性,不觉了,迷而不觉,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古时候人觉悟的人多,现在的人,找觉悟的几乎找不到?这桩事情不能不细心观察,探究根源。读了《童蒙养正》,多少有点启发,知道什么?这一个世纪,在这个世间教育上疏忽了。古代最重视的童蒙教育,小孩会走路、会说话这一天就开始教,认真要教他。他还不会走路,他还不会说话,他耳朵也会听,眼睛也会看,用暗示的。就是说凡是不善的、凡是不如法的,不要让婴儿看到,不要让他听到。所以古人这个教育从胎教开始,这叫什么?这叫扎根。

在中国,童蒙教学的教材很多,《礼记》里面有「曲礼」、有「内则」、有「少仪」。可是在最近,大概在一千年期间之内,中国教童蒙流行最广、最普遍的,要算是《弟子规》《三字经》,这两种流通的最为普遍,儿童没有不学的,没有不读的。《弟子规》是德行,《三字经》是常识,用佛法来讲,一个行门,一个解门;《三字经》是解门,《弟子规》是行门,解行并进,从小扎根。所以长大了,无论是世法、是佛法,他很容易做到。像佛门讲的三皈、五戒、十善,很容易落实,一点都不困难,他有根。

现在我们修学会这么样的困难,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原因在哪里?我们从小没有扎这个根;换句话说,从小就养成了不善的习气。现在已经长大了,坏习惯养成了,要想把这个习惯改掉,太难太难!可是从小养成的这些习惯,就是我们这一生当中苦乐果报的根源。这是我们讲到这段经上,诸根缺满、同异的根源,关系太密切了。我们学佛,很多人志向并不高,并不想作佛。学佛的目的何在?希望改造自己的命运,像了凡先生一样,好事,是值得赞叹的。你要想真正改造命运,也要懂得这个道理,你还是要断恶修善,不从这个地方下功夫,你的命运改不了。所以,改造命运从哪里开始?从《弟子规》开始。这几年来我们特别提倡,常常在说,希望大家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小时候疏忽了,现在亡羊补牢还不算晚。

不能说这是儿童读的,我们现在这么大的年岁,我们还学这个?我快八十岁了,我还是要学这个。为什么?小时候没有好好的学,没有认真的学,这是我们环境的关系。我十岁的时候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爆发,十四岁就逃难,就离开家庭,自己要照顾自己。这就是小时候学的东西没有扎根,天天在战争过著流亡逃难的生活,一生没有过过安定的生活。学佛,出来讲经弘法,也有四十多年,我想了一想,每个地方我居住能超过三个月的不多,不到三个月又要换个地方,这个对我来讲有好处。为什么?家的念头没有。哪里是家?我们过的是游牧生活,没有家,没有道场。每年,现在还是这样的,哪个地方邀请就要到哪里去,并没有固定在一个地方。

这个道场的建立,我讲得很清楚,是韩馆长往生之后,我们离开华藏图书馆。有很多人自己已经有安身立命修道的处所了,很好,我们欢喜赞叹。还有没有的,跟著我在一起流浪的,这才建这么一个道场,让你们能够把心安定下来,在这里办道,修行。道场虽然不大,一切设备齐全,这是你们大家的福报。这种机缘真的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不容易。我当年学佛的时候,没有这么好的缘分,想得到一本经书不是那么容易事情。哪里像现在设备这么齐全,图书室里有十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我学佛的时候到寺庙里头抄经。我们虽然是不多,但是也有十种不同版本。世间法里面,我们有《四库全书》,有《四库荟要》,有《图书集成》,这是大部的。中文的图书也相当齐全,你们要好好在这利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福报自己要能够认识,自己要能够抓住,决定不能空过。你们想想看,离开这个地方,到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样完备的设备提供给你使用。

清凉大师讲到这个地方是一个段落,为我们解答了文殊菩萨在前面所问的问题。问题有十事五对,就是问心性是一,为什么会有种种差别?种种差别里面,善趣恶趣是一对,这说的是依报;诸根,这是讲的正报,有满有缺,不论是三善道、是三恶道都有;第三个问题,受生同异,这是讲的是依报;第四个问题,讲的是端正丑陋;第五个是讲苦乐,这也是属於正报,总不外依报跟正报,引业跟满业。提出这个问题。

又怕一般一些错误的见解,乃至於引经据典把这个问题圆融的解答,文殊菩萨又说出十事五对,那就是「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一直到第五对「智不知境,境不知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人常讲尖锐,最尖锐的问题。觉首菩萨答覆是先答覆十事五对,就是答覆「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到「智不知境,境不知智」,前面这个五首偈,从第二首到第六首,我们读完了,答覆这个问题。前面所说的种种差别?里面有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后面第七首到第十一首再答覆这个问题。清凉大师注得很详细,这是讲的缘起甚深。

学佛的同学,无论你是学大乘、是学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信心、愿心都从这个地方建立。我们现在在这里常常感慨的是道心,实在说,道心还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什么叫道心?佛教导我们,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也知道遵守佛的教诲决定有好处,违背佛的教诲没什么好处,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还是常常相违背?我们知解不透彻。这一品经文讲十种甚深,是属於解门,解而后起行,信是依解而生的,行也是依解而生的;解得不够透彻,信心生不起来,道行更谈不上!所以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依旧是随顺烦恼习气,麻烦在此地。

我们看文殊跟十首菩萨,他们在此地示现表演,我们看了之后,能体会到哪个层次的深度?能体会多少?这是我们学东西能不能得利益,得利益浅深差别也在此地。学东西不能不认真,不能不细心。明白之后,最重要的要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用上了,就没有白学。把过去所有一切错误改正过来了,真修行,真得利益。解帮助行,行又帮助解,解行相辅相成,这样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契入佛境界。末后有几句话是这段的总结,「上来总别,并答释成中,以何因缘各不相知竟」,这是总结。前面有总说、有别说,都是答覆十事五对为什么各各不相知。

往下这是第二大段,也有五首偈,从第七首到第十一首,我们把这个文念一遍。「第二五偈,答前设难」,这个要注意到,前面就是讲的「心性是一,云何种种差别」,这句是总说。下面也说出了五桩事情,这个在经文里面,这五桩事情我们念一念,「所谓往善趣恶趣」这一桩,「诸根满缺」这第二,「受生同异」这第三,「端正丑陋」这第四,「苦乐不同」这第五,前面「设难」就是这五桩事,现在后面这五首偈子答这五桩事情。「文分为三,初三偈正答前难」,就是第七首、第八首、第九首,这个三偈正答。「次一偈(就是第十),释成前义」,这再解释。最后一首偈,第十一首,「拂迹入玄」,这才真正圆满。

我们现在看这三段里面第一段,第一段有三首偈,「今初先明大意,次正释文」,这又分为两段。今初,这是跟我们讲段落,先说大意。「前问有三重,今此三偈,一一具答上之三问,谓第一直尔问云,既有种种,何缘不相知」,这个问题前面「五偈答竟」了,就是第二偈到第六偈答完了,我们也通过这个学习,告一个段落。

下面说「既不相知,何缘种种」,这进一步,既然一切诸法都各各不相知,为什么会有这些诸法生起?「答有四因」,这个四因我们要记住。第一个「妄分别故」,大乘经教里头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妄分别,妄想!妄想、分别这是第一个因。第二,「诸识熏习故」,诸识是讲的八识,八识我们也会略略的要谈到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八识统统有四分。第三,「由无性不相知故」,薰习一定是无自性,一定是不相知。如果它有自性,自性是自体,一切法没有自体,所以它不相知;它彼此互相能薰习,我们讲影响,佛法里讲薰习。最后「真如随缘故」,这个非常重要。一切法从哪里来的?平常拿《华严经》上讲的两句话,说这一切诸法从哪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真如随缘是唯心所现,前面三句都是唯识所变,后面这一句是唯心所现,心现识变。

我们看看后面觉首菩萨这五首偈,清凉大师还是有很详细的说明。清凉大师等於说是帮助我们导读,他要不是这样来指导我们、引导我们,这五首偈我们看了之后似懂非懂。似懂非懂很难得利益,真正得利益是真的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真清楚、真明白,跟诸位说是初信位的菩萨了。我们今天就像前面跟诸位说过的,不能证得初信,但要有初信的见解。就是像智者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信解同佛,烦恼习气没断,念佛求往生,五品位是决定有把握的,这就不错了,它确实能帮助我们。今天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