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一0讲)  2004/10/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310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疏钞》里头的第四段,「释文,此下至菩萨住处」,这一段「明生解之因」。说明生解,我们对於诸法实相的了解,先把了解的因给我们说出来。「配十句问,如前问中,依文次第,且分为六」。说到这个地方,首先我们要记住,清凉大师将全经分为四大段,佛学的名称叫四分。

第一分叫初会,「举果劝乐生信分」,初会有六卷经,第一品「世主妙严品」,这一品经就有五卷,我们读过了,我们也读过「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这都是为我们说明大宇宙的状况,比我们今天讲的银河系大得太多太多了,跟现代科学里面的研究很接近。今天科学向两个方向去发展,一个是无穷大,太空物理,《华严》一开端就讲这个事情;第二个方向是反方向,研究最小的,现在讲量子力学、奈米,都是讲到最小的,物质里头最小的,殊不知佛在《华严经》里面已经讲得很透彻了。佛讲这个经在三千年前,我们这个世间还没有科学,你看看这个经里面所说的就是现代科学所研究的、所希望能够理解的,都在《华严》里头。所以,《华严》首先把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展现给我们看,目的是让我们从这个地方生起信心。所以清凉大师用的科判科题就是「举果」,如来依报、正报都是属於果,展示劝导我们生欢喜心,生起信心,所以说「劝乐生信」

现在我们讲的这段经文是第二会,第二会到第七会,这在大分里面、大段里面属於第二段,这一段是「修因契果生解分」。所以他老人家把《华严经》分做四段,我们通常简单的讲「信解行证」。解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解这一大段里面,从第二会,三、四、五、六、七,六会,这六会在此地会提到。第八会就是第三大分,第三大段「托法进修成行分」,讲修行,这是一般学大乘的同修都知道。在这一分里面佛讲了二千多个法门,记住《金刚经》上世尊讲过「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它的文说「是法平等」,我们用法门平等大家好懂。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平等的,为什么?都能成无上道,都不可以轻视,都应当要尊重。这品经叫「离世间品」,那个品题好,你怎样才能成无上道?你决定要放下,离就是放下,离世间就是你要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那就行了,有一桩放不下就是障碍,所以要彻底放下。觉悟愈深,放下愈多,你的智慧、你的德相与放下决定成正比例。

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妄想、分别、执著这是三大烦恼,大乘教里面说的名词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大类烦恼。无明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尘沙烦恼就是《华严》说的分别,见思烦恼是《华严》讲的执著,我们用《华严经》这个说法容易懂。虽然容易懂,真正透彻理解那可不容易。这三种烦恼要放下,你果然能把执著放下,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六道轮回就超越了。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不但不执著,分别的念头都没有了,你就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你就生到华藏世界,这是真的成就了。生到华藏世界,那你的身分就是法身大士,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还要放,还放的是什么?妄想。妄想无量无边,妄想有浅深层次不同,要不断的放,放一品你的地位就提升一层。你看看开始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生到华藏世界;你再能放下一分,那你的品位就又提升了,二住菩萨;你能放下十分,那你就是十住菩萨;再放下一分,你是初行位的菩萨,升级了。佛说这个妄想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全放下了,这才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

菩萨修学没有别的,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诸位要晓得,放下而已。你看看佛教菩萨,菩萨主修的功课六门,佛门里面称为六波罗蜜,那是菩萨主修的功课:头一个是布施,第二个是持戒,第三个忍辱,第四个精进,第五个禅定,第六个般若,六门功课。这六门功课要归纳起来,实在讲就是一个布施,就是放下,这道理不能不懂。布施里面,诸位都晓得,讲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用这三种布施,你来看六波罗蜜你就明白了。持戒、忍辱,无畏布施;精进、禅定、般若,法布施。你想想是不是这样的?然后你才晓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怎样教菩萨。

我学佛,我始终感激章嘉大师,他是我启蒙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是介绍的,把佛法介绍给我,真正指导我修学的,章嘉大师。他老人家真是难得,跟我讲第一句话就是教我布施。我提出问题,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法殊胜,知道佛法好,很想学,不晓得从哪里学起?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就能够契入。我那时候年轻,二十六岁,章嘉大师那个时候大概六十一、二岁的样子,他沈默了很久。这种沈默都是教学的手段,我问的这问题很重要,他老人家给我的答覆,我必须要相信,必须不怀疑,必须依教奉行,这堂课才叫没有白上,真正得利益。所以他沈默了差不多将近半个小时,我们坐在一起都像在定中一样,才说了一个字:有。

我问他有没有方法让我很快就契入?我在那里聚精会神的等著听他老人家开示,说个有。这他开了口,我们的精神就集中在那个地方,听他下面的话,他讲的话不多,只讲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听了之后好像是懂得,这两句话不难懂。我接著就问从哪里下手?看得破、放得下从哪里下手?他教我从布施。所以我在第一天第一次接受老师的教导,就把诸佛如来教菩萨法总纲领、总原则传给我。

以后我明白了,学佛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这两个方法辗转相辅相成,从初心到极果没有别的方法,千经万论、无量法门都离不开这个总原则,所以肯定就是放下、就是布施。放下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六波罗蜜统统是布施。真正布施到古德常讲「一丝不挂」,这是形容词,就是布施干净了,统统布施完了。这个意思之深不是我们初学人能体会得到的,实在讲太深太深了。这里面的义趣你要不认真的修学,你体会不到。可以说你学一分,你能体会到一分,学两分你能体会到两分;你不入境界,给你讲了都没用,你听了之后似懂非懂。为什么?真的听懂了,你就做到了,真的听懂了,智慧开了。

菩萨教初学,教三学戒定慧,戒定慧是有次第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开了之后,再教你大乘法。大乘法的修学,三慧,三慧是闻思修,闻思修没有次第,戒定慧有次第,闻思修没有次第。什么叫闻思修?闻是接触,用这个字来做代表,眼见、耳听、鼻嗅、舌尝、身触都叫做闻,用这一个字做代表,就是六根跟六尘境界接触,这叫闻。一接触就明了,明了用思做代表,不是接触之后,我再去研究研究想一想,那就错了,那不叫三慧。一接触就明了,明了当然你就不迷惑,不迷叫做修,用这个修做代表。所以闻思修是一次完成的。闻里面就有思修,思里面就有闻修,修里面一定有闻思,一而三,三而一,分不开的。它不跟小乘三学一样,小乘三学戒定慧可以分开,它这个分不开,而这里面全是究竟圆满自性本具的戒定慧,真是妙不可言。

可是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从哪里学起?要从戒定慧学起。所以《戒经》里面世尊说得很好,学佛修行如果不从小乘,就修学大乘,佛说这是错误的,这是不能成就的。学习的程序一定是先小乘,再学大乘,它有次第的。这个话我们在讲席里面也说过几次,可是在中国没有学小乘的,都是学大乘的,这是什么原因不可以不知道。佛法传到中国来的时候,这些传法的祖师大德,翻经的大德,都是依照佛的这个教诲,没有违背。所以在南北朝、隋唐那个时候,小乘经翻译得非常完整,我们现在《大藏经》里面的《四阿含》就是小乘经。跟现在南传,像泰国、缅甸巴利文的经典,诸位仔细去看看比较一下,你就晓得,中国小乘经翻译得非常完备。

我过去听老法师告诉我,巴利文的藏经小乘经比我们中文翻译的《四阿含》,大概只多五十部。《四阿含》里面一共有多少部经?大概有三千部。诸位想想三千部经,它只多了五十部,很少!可见得我们的小乘经是相当相当的完整。在隋末唐初,小乘有两个宗派,俱舍宗、成实宗,这两个宗派是小乘,大乘有八个宗,所以中国佛教是十个宗派,十宗。可是小乘这两宗到唐朝中叶就衰了,没有人再学了,这是什么原因?不学小乘就学大乘,这佛不承认。可是中国人确实不学小乘他就学大乘,而且大乘在中国成就非凡,比印度还殊胜,这什么原因?有原因。中国从前学佛的这些人,无论在家出家没有不读孔子书的,没有不读老庄的,道理就在此地。孔孟、老庄代替了小乘,这中国东西。你仔细要来细心看看,真的,小乘里面讲的教义,孔孟、老庄里面都有,而且孔孟、老庄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思想是非常接近大乘,这是儒跟道取而代之。

今天佛法衰了,衰在什么地方?衰在我们跟儒、跟道,我们不学了,不学儒也不学道,又不肯学小乘,直接就想学大乘,难在这里。所以现在学佛,学佛的人很多,成就的人不多。绝对不是说我们现在人聪明智慧比不上古人,那就错了;我感觉得现在人的聪明智慧超过古人,照理说成就也应该要超过古人,为什么不能成就?方法错误了。我们没有依照这个正规的途径去学习,我们疏忽了,把基础疏忽。早年,我们在台中学佛,跟著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每个星期给我们上一堂古文课,内容就是孔孟、老庄。我在台中十年,十年没有间断,每个星期五三个小时,十年如一日,补习,用这个来代替小乘。

最近国内、海外儿童学习《弟子规》的风气很盛,这好事情。我不但极力赞叹,我还把《弟子规》编入我们净宗学院的课程,我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弟子规》是世出世法的根基。何以从前无论在家出家持戒不难?佛法的三学,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持戒不难。为什么现在人持戒那么难?喜欢研究教理,不愿意持戒。这原因在哪里?原因没有《弟子规》的基础。中国古时候即使在农村,即使老人不认识字,他懂规矩,他从小学过,代代相传,他有根,他能守规矩。能守规矩,尊重这个规律,持戒就不难,所以他有成就。这就是说《弟子规》是根本的根本。

世法我们不谈,你要想学佛,你不从这个地方奠定根基;换句话说,你持戒很辛苦,你持戒很困难。你没有戒哪来的定?没有定你怎么会开慧?你没有慧你怎么能契入大乘?大乘不说别的,初信位的菩萨,《华严经》里讲十信,初信位的菩萨都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你不能入门。因此,印光大师提倡的这三本书,真正是救末法时期苦难众生,我跟诸位介绍过了,《安士全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这是印祖一生极力提倡的。他老人家有四句偈传给后世,「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守住这首偈,依照这三本书去修行,真干,求生净土决定有分。可是你很想干,做不到,这什么原因?你没有根底。所以我再加一样《弟子规》,拿这个来做基础,基础的基础。一定要学、一定要老老实实去做,我们这一生才能得度,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第二分里面有六会,从第二会到第七会这是解门,它占《华严经》差不多将近是三分之二,四分里面这一分的经文占一大半。这段经文里面从二会到七会,这有六会,六会讲什么?这个地方把内容给我们说出来了,「依文次第,且分为六」,这就是六会。「初此下三品,明未信令信」,这是讲二会,这第二会。第二会有六品经,前面三品我们念过了,现在这是后三品。前面三品要记住,它所讲的是身语意三业,如来的身语意。「名号品」是讲身,讲名;「四谛品」是讲语,讲说法;「光明觉品」是讲意业,佛是怎样存心。等於说是前面三品经是介绍毗卢遮那佛的身语意,我们读了之后,生起无限的向往、羡慕。所以接著就有这后三品,这是后三品的第一品「问明品」,问明品是智慧,前面跟诸位介绍过。接著「净行品」,净行品是修行,把智慧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末后一品「贤首品」成德,你在这个地方开解修行,最后说你的成就,成就是果德。这是第二大分里面的初会。

第二,二会总的来讲就是「第三会」,第三会说十住,「已信令解」。你已经相信了,那个信就是五根五力,你有信根,你有信力,道品里面的,你已经具足了,再重要的学习那就是开解,就开悟,令解就是开悟。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十住位,十住菩萨已信令解。第三就是「第四会,已解令行」,这是十行位的菩萨。第四是「第五会,已行令起愿」,我们讲发愿,这是十回向的菩萨,把自己所修学的功德,绝对不自己享受,自己所修学的功德给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去享受。

所以回向,佛常讲回向三处。三处,「回向众生」这一处最重要,其他的两处,「回向菩提,回向实际」。回向菩提、实际都是为自己的,菩提是智慧,是正觉,是大觉;实际是法身、是理体。这里头具体的事相是众生,回向众生。利人才是真正利己,度人是真正度己,这个道理跟事实我们都要透彻的了解,所以要发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实际上,普贤菩萨的愿只有七条,前面七个是愿,后面三个是回向。「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后面三愿是回向,不能没有。

第五是「第六会」,说十地,「已起愿令证入」。已经发愿的时候这证入,证入这是十地品。你看看佛法里,同学常常念「菩萨摩诃萨」,菩萨就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菩萨;摩诃萨是地上菩萨,摩诃是大,大菩萨!这些菩萨的智慧德相跟究竟佛果非常接近,那是真正的正等正觉。由此可知,前面我们所讲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也是正等正觉,但跟十地菩萨比,那他差很远了。如果说十地是正式的正等正觉,那他们是相似位,这都必须要清楚。

到第六会,这是第二分里面的第六会,总的来说它就是说第七会,「十定品,至住处品」,说因圆果满,「已证入令等佛」,这个等佛,等觉菩萨。这段文把第二大分里面内容都介绍出来了,这属於解分。你看看这里面的文多长,这里面内容是讲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有理论、有方法、有境界,逐步逐步把自己向上提升。华藏如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我们生到极乐世界,以我们现前这种根性、能力,大概只能修得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里面也有三辈九品。

到极乐世界的成就,那些往生的人也不相同,你说为什么?这里头有勤、有惰,这是免不了的。但是西方世界有最大的好处,不退转,那是修行的环境好,所以他不会退转,只有往前进。这个进有人进得快,有人进得慢;勤奋的人进得快,懈怠一点进得慢,他不会退转,这是其他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我们这个世界就不行,勇猛精进真的进步很快,比在西方极乐世界还快;可是如果禁不起诱惑,退转也退得厉害。所以娑婆世界这个修行,勇猛精进的人大起,懈怠懒散的人大落,是大起大落,这很可怕。大落会落到谷底,谷底是阿鼻地狱,落到那个谷底再想升起来,好困难好困难,不知道是用多少劫,不能用年月来算,千百亿劫。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警觉的心自然就生起来了,怎么样咬紧牙根要奋发、要精进,在这一生当中决定要超越。

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你必须要记住,记住一个总的原则:要放下。我这么多年来常常勉励同学,第一个放下自私自利,这是障碍的根,你只要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你这一生很难往生。这个习气太深了,到临命终时你还是放不下,纵然有人给你助念,你也去不了。为什么?放不下!放下在什么时候做?就在现在做,就在今天做,不可以有丝毫留恋,这才真的能解决问题。与三学、三慧相应。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有,绝没有贪恋;没有,绝对没有瞋恚。在顺境逆境里头修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就对了。《无量寿经》经题上就把修行总的纲领给我们说出来,「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戒定慧三学;佛法僧三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你看《无量寿经》的经题,经题里面具足了三学、三宝,有能力、有时间要认真以这部经做为自己一生主修的课程,这就对了。

这是我们现在讲的第二分,第二分的内容。《华严》总共有九会,这是清凉大师判的七处九会。第三分就是第八会,第八会叫「托法进修成行分」,这个解明白了,明白了要干,所以要真正修行。这一品经就是「离世间品」,我们特别要著重品题给我们的启示,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离了。不但世间不执著、不分别,出世间法也不执著、也不分别,世出世间法统统都放下了。我们要问,这样说起来我们还要不要求生净土?求生净土是佛法,要,要求生净土。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求生净土,那个生净土品位高,生实报庄严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你说这个多殊胜,跟同居土、方便土不一样。同居土里面下品下生,《观无量寿佛经》讲得很清楚,要在西方极乐世界经历十二劫才花开见佛。你们诸位想想十二劫,它所讲的时间都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时间,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时间的观念。方便有余土,时间短的半劫,时间长的二劫、三劫,花开见佛。为什么我们不在这个世间彻底放下?学习这些觉悟的菩萨彻底放下,念头都不生,这就成就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家请坐。大分最后的一分就是第九会,「依人证入成德分」,这就是证,所以我们简单讲「信解行证」。这第九会的经文特别长,它只有一品「普贤行愿品」。我们知道唐朝德宗贞元年间,这是乌荼国的国王对唐朝送的礼物,这个礼物在从前叫进贡,贡品里面有《普贤行愿品》,有这部经。这部经就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很难得它是完整的没有欠缺。当时在中国把它完全翻译出来,我们称它作《四十华严》

所以《华严》在中国有三次翻译,第一次是东晋时代,晋译的六十卷;第二次是武则天的时代,唐朝时候,唐译的八十卷;最后一次就是贞元年间,这是四十卷《华严》。所以有这三种版本。我们学习最好三种版本都读,各有长处。晋译的本子虽然欠缺的经文很多,它的长处是翻译得好,在文学上来说那是第一流的作品,翻得好,文字好。唐译本,这是比较完整,它总共有四万五千颂,比晋译的本子多出九千颂,晋译《六十华严》只有三万六千颂的样子。所以现在读《华严》,大家都读《八十华严》

在民国初年,弘一大师教人读《华严》应当读八十卷。八十卷念到第三分,也就是第八会「离世间品」,念完之后「入法界品」就不要念了,就接念《四十华严》《四十华严》的品题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你就念这一品,这一品有四十卷。这样八十卷跟四十合起来,除掉重复的二十一卷,总共是九十九卷。我早年讲经就称它为「九九华严」,这样子读非常好。我们中文译本是比较完全的。《华严经》的梵文原本已经失传,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大概最完整的本子就是中文的译本。所以是非常非常的宝贵。这是希有难逢,我们能够遇到这部大经。

这是把「生解之因」,解门做了个总的介绍。现在再看末后「今初三品」,这就是我们现在读的第二会的后三品,「今初三品,即为三别,此品明正解理观」,这就是「菩萨问明品」。它里头讲什么?正解理观,这里头重要的这个字,「观」。佛法修行功夫得力叫观照,功夫得力;再往上提升,照住,照住是禅定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照见。《般若心经》大家很熟,一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最高的功夫,这是功夫得力的三个层次。这个地方是观照,功夫刚刚得力。

读经念诵,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随文入观」,随著经文提起观照的功夫,这个时候心无二用,很得利益,得佛法真实的利益。他用观,他不用想,他不用思,所以佛法不讲研究,为什么?研究都是用思惟、用想像,思惟想像是第六识。所以世间用的方法,世间人总得研究研究,我想一想,落在第六意识。落在第六意识就不是真正的智慧,在佛法讲世智辩聪,不是智慧,佛法里面讲聪明,世间的聪明不是智慧。智慧的根源跟它不一样,智慧的根源是用观,观怎么样?不用心意识叫观。这个东西很不好懂,因为我们一般用心意识用成习惯,什么事情都是想一想、研究研究,这都是六道凡夫的习气。佛菩萨不是这样的,佛菩萨是,我们现在有个术语叫直觉,诸位也许听说过这个名词,直觉。就是这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也就是说绝对没有思惟想像,直截的,直截这叫观。自然他能体会,一看就明了,一听就明了,没有通过思惟想像,这叫观。

所以读经能不能去研究?不能。但是我们初学,初学一定要研究,初学你就想用观照,不行,你从来没用过,你用这个东西,这你一无所知。初学必须还用世间人的方法,可是你要知道,世间人这个方法我们运用是有限度的。譬如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我用世间人这种方法用多久?五年。五年以后我渐渐改变,改变成直觉,这样你才能契入。你如果是一辈子都离不开分别研究,那你就没法子。那变成什么?你一辈子搞佛学不是学佛,把佛经当作世间书籍一样来学习,像现在学校里面开课,他都是用研究、用分析、用批评,用这些方法。高级的佛法完全用直觉,绝对不通过思惟。第六意识是思惟,第七识是执著,第八识是落印象。你看佛门里面讲参学,参,参是什么意思?离心意识参,不用心意识叫参,现在人叫直觉。绝对不用心意识,就是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决定不起心、不动念,你所体会的是佛的意思。你要是用心意识,你所体会到的是你自己的意思,绝对不是佛的意思,这里面差别很大。这就是佛法、世法,经论文字一样,用心不一样,这才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道理在此地。

你说文字,通达中文的人他都会读,他去查一点资料他也能讲,他讲是他自己意思,自己以为是这个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他解的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如来真实义。他看注解也是自己以为懂得祖师的意思,其实也不是祖师意思。中国古时候祖师大德讲经说法注疏都契入境界,换句话说,他都能够不用心意识,所以他的注解能够发明如来真实义。这是佛法里头最困难的,尤其是大乘佛法,离心意识。参禅要离心意识参,学教也要离心意识学,乃至於念佛,念佛也要离心意识念。离心意识念,四种念佛里头第一种,第一种叫什么?实相念佛,没有人会,因为什么?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断不掉。妄想分别执著断掉了,念这个阿弥陀佛是理念,往生决定是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净土,不是方便土,也不是同居土。

这个经教学的对象是法身菩萨,在这一会里面,第二会还不到法身,但是他已经走这条路子;十信位的菩萨,圆教十信,不是别教,圆教十信,已经能够离执著,至少自私自利他离了,他没有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都非常淡薄,并没有断,淡薄,自私自利是没有了,圆教初信位,最低的这个阶级。所以他们可以修观了。读经随文入观,听教,听教是听讲经,随著音声入观,这是用直觉来体会。这是说我们现在念的这卷经这个部分。

「次品」,这下一品,「明随缘愿行」,这就是净行品。「净行品」里面,清凉大师这个提示太好了,怎样才能真正到我们的心行,这是这两年来我们提出纯净纯善,就是《华严.净行品》里面所说的、所教导的纯净纯善,随缘,这里头有愿有行。愿纯善,行就纯净;愿纯净,行就纯善,真的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随缘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这品经在从前老法师当中,修行人包括修净土的,也非常重视净行品。我知道弘一大师他所受持的《华严经》里头两部,一部是「普贤行愿品」最后一卷,他能背诵;另外《华严经》一部就是「净行品」。净行品是属於戒律,《华严经》上有两部,还有一个「梵行品」,到下一会我们会看到。

第三,再往后就贤首品,「贤首品,明德用该收」,成就自己的德行,菩萨的名号贤首。这下面愈讲愈微细,完全讲到我们现前学习的这品经,「菩萨问明品」,这是初。「就初分二」,这品经里面分为两个大段,「先问答显理,后示相结通」。示相结通的文字不多,问答显理里面就有十段。前面曾经提过,这部经总共有十一段,最后那一段就是示相结通,前面这十段就是问答显理,我们听听这些菩萨互相的问答。「前中以十菩萨各主一门,显十甚深,即为十段」,这十段的大意,我们在此地看看它的科题大致上也就能够理解,是以十个菩萨,这十位菩萨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从初信位到十信位,十位菩萨他们主修的课程,这十甚深就是他们主修的课程。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大乘确实不容易。

初信位的菩萨修的是什么法门?「缘起甚深」。不看后面两个字不知道,看到后面两个字才晓得真不容易,在小乘之上。虽然讲断证的功夫比不上阿罗汉,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古大德告诉我们,他那个断证相当於七信位的菩萨。七信位在此地是「正行甚深」,断证功夫等於阿罗汉,可是智慧阿罗汉比不上初信位的菩萨。这桩事情世尊在《楞严经》上说得好,这是以阿难跟富楼那尊者两个人做比较,阿难是初果须陀洹,世尊讲《楞严》讲到三分之一,《楞严经》十卷讲到第三卷,阿难开悟了,说偈赞佛,佛给他印证。富楼那是四果阿罗汉,比他高多了,但是富楼那没听懂。

阿难开悟了,富楼那没听懂,这什么原因?佛就说一切众生障碍有两种,一种叫烦恼障,一种叫所知障,差别不同。富楼那尊者烦恼障轻,他证四果罗汉,所知障重,他听不懂,佛说法他听不懂。阿难跟他正相反,阿难是烦恼障重,情执很深,所以只能证得初果,他所知障轻,所以佛说法他能听懂。楞严会上,难得世尊把这桩事情这样明白的为我们开示。我们想一想,我们这两种烦恼哪一种轻?哪一种重?自己要知道。两种都轻,好,难得!断分别执著容易,就是放下很容易,觉悟也很容易,两种障都轻。两种障都重是比较麻烦,有没有办法?有办法,真正忏悔,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议。

两种障碍都重,烦恼障重,放不下;所知障重,听不懂,要发真正勇猛心、恳切心,在佛菩萨面前求忏悔。所以普贤十愿里头第四愿「忏除业障」比什么都重要。你要不真正忏悔,这个业障除不掉,永远是障碍,在这一生虽然很辛苦,学佛没成就。如果说成就,只能说阿赖耶识里面种佛的善根,这一生当中不起作用,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觉。所以印光大师教我们念《了凡四训》有道理,尤其是念《俞净意遇灶神记》,看看他们是怎样忏除业障的。我们有业障为什么忏除不掉?多看看别人,多向他学习。

所以这十段就是十首菩萨代表。第一位觉首,觉首菩萨跟普贤菩萨两个问答,「缘起甚深」。第二「教化甚深」,说完缘起马上就讲教化,教化就是教育。如果用教育,都从因上说的,那个化是果,教是教育或者是教学。人接受这个教育,学习这种教学,就能够变化气质,变化气质是果。所以教化这两个字因果都具足了,教是因,化是果。佛法的教学目的在化凡为圣,我们一般讲超凡成圣,这是佛法教学的目的,真的,这个教学有了成就。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净宗法门念佛真正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圆满的成就,为什么?化凡成圣,他到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在极乐世界可不简单,为什么?都是阿惟越致菩萨,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的。《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也有这一句,这可不是假的。阿惟越致是不是你修来的?不是的,你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所谓带业往生,可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居然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

阿惟越致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不退转。一般注解里面讲圆证三不退,这三不退第一个是位不退,第二个是行不退,第三个是念不退。圆证三不退在一般经论上讲七地以上,你看看你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但是你的智慧功德居然跟七地菩萨相等,这还得了!所以念佛人就怕不往生,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往生就是化凡成圣,这不可思议的法门,我们要珍惜。你真的明白、真的懂得了,你还会不放下吗?什么都放下了,为什么?不放下是自己的累赘,是给自己找麻烦,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障碍。障碍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造作的,所以觉悟的人决定放下,没有觉悟的人放不下。只要是放不下,你自己一定晓得没觉悟。纵然你有觉,还有点智慧,不够,你的程度、层次很低;真正觉悟、真正有智慧,他会彻底放下,我们不能不知道。

在这个排列的顺序上来说,我们也就能够体会到,真的是教学为先。特别给现代学佛的同学说清楚、说明白,学佛可不能迷信,学佛要天天上课。佛是天天在教学,在教化我们,我们有没有天天在学习?你一定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当中四十九年教学没中断,教得很勤奋,我们现代人讲敬业。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业,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所教的对象,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只要肯来学,他就肯认真的教导,又不收学费。学生无论什么样身分,进入他的教学范围都一律平等,不分贵贱贫富,平等的教学,得平等的利益。学佛绝对不是天天拜佛,拜佛不行,佛不需要你去拜,佛希望你好好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就是经典,经典就是教科书,天天要读诵,把你所知道的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这叫行门,你懂多少,你一定做多少。

你懂得这是解门,你落实是行门,解行相应,解帮助你行,行帮助你解。解就是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看破是解,行门就是放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么个办法。这个办法好极了,你真的肯去做,你会法喜充满,不但是年年进步,月月进步,再加一把劲,每个星期都在进步,他怎么不欢喜!正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悦是快乐,这个快乐不是外面的刺激,内心里面生出来的。愈放下愈快乐,愈看破愈快乐,你生活在法喜充满之中。这也就是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这句话打动的,方老师没有骗我,我这一生把方老师这句话证实了,真的是快乐无比。

这些年来,二千年的下半年,二千零一年、二千零二年,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将近三年,我受到许许多多的毁谤、侮辱,有口头上的,有文字上的,批评、毁谤、侮辱很多!有些同学们他们看到了很不服气,也想组织一个班子来对抗、来回应,把这个事情告诉我。我就告诉他决定不可以,我们是佛弟子,佛弟子修忍辱波罗蜜,这点小小的事情都不能忍,你还有什么成就?所以我是绝对禁止。而且告诉大家,他毁谤我,我赞叹他,他侮辱我,我恭敬他、感恩他。为什么?你要是把佛法念通了,你就明白了,他的毁谤、侮辱,甚至於陷害加给我,我一定有罪业、有业障!他为什么不加给别人?我有业障,这些到我面前来是替我消业障,我要欢喜接受,我业障就消除了。如果我心里面还有瞋恚、还有报复,那个麻烦大了,不但业障消不了,业障增长,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这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学佛的人要懂这个道理。

你看看《涅盘经》里面所说的,歌利王割截身体,《金刚经》是引用这句,详细的故事在《大涅盘经》里面。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没有过失,他被误会、被陷害,凌迟处死,没有一点瞋恚心,不但没有报复心,而且还发愿,将来我成佛头一个来度你。你要问为什么?报恩。因为他这种侮辱、陷害,把无量劫以来的业障消得干干净净,他来替我消业障,是我的恩人,他不是我的敌人。他来毁谤我,替我消业障,他侮辱我,替我消业障,他想杀害我也是替我消业障,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不怕堕落、不怕造作罪业来替我消业障,我感恩都来不及,我怎么可以有怨恨心?我要有怨恨心,那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佛法白学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我这一生纵然没有过失,前生造的有业障,多生多劫以来不知道造多少罪业!这一生当中要想成就,无量劫的罪业都要在这一生当中消除,有这么好的机会来消业障,你要是不接受,你就是愚痴人,你没有开智慧。所以我们总是欢喜赞叹,感恩戴德。我这样详详细细的解释,他们才搞清楚、搞明白,停止了。我说随他骂,他骂累了他就不骂了。骂累了是什么?我们业障消了。他写文章毁谤我们,他写累了他就不写了。决定不能有瞋恚,决定不能有反抗,佛法里面找不到有反抗的。受侮辱,甚至於被人杀害,还有怨恨的心,还有抗拒的心,那不是佛弟子。你查遍《大藏经》,佛没这种教诲,佛教给我们忍辱波罗蜜。你要懂得,什么都要忍,再严重的灾难、沈痛的打击都要忍。

所以佛法,清凉大师科判里面科题说得好,「随缘愿行」,这是讲净行品,要懂得随缘。这个地方有障缘,我们要收敛,佛法虽然好也不要去讲,总是记住「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另外那个地方有缘,欢迎你去讲,可以到那边去。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这里有障碍,那里可以流,哪个地方可以流你就往哪里去,何必一定要死守在这个地方,那你错误。所以佛法教人随缘而不攀缘。今天我们做了一些事情,争议的人很多,都是这么一桩事情,所以你一了解这个,一笑了之。

我们印《大藏经》,有人提出意见,我们各人看法不一样。你说办学校,办学校我也办了不少,不是没有办,都在做,功德不相同。学佛的人懂得,三宝里面的事情那功德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古人所说的,这是传说,我们初出家老和尚讲这些故事给我们听,那个时候寺庙里面都藏著有藏经,藏经是线装本,不是像我们现在这种精装,中国古书每年都要晒,每年都要晒一次,藏经搬出去晒。有一头老牛从晒藏经这里走过,常常回过头来看看藏经,鼻子闻闻藏经,这种善根。到来生的时候,这个牛投胎到人间做大法师开智慧。它看看、闻闻,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佛种子,所以供养法宝跟供养佛宝功德都不可思议。

你造一尊佛像,你看人家花多少钱,现在尤其在露天造几十米的、九十几米的、一百多米的,这样大的佛菩萨像,那花钱多少?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叫人一看阿赖耶识里头种佛菩萨的种子。这个功德,现前、来世都不可思议,供养藏经亦复如是。尤其是藏经,今天我们希望送哪些地方为主要的赠送对象?学校、图书馆,以这个为主要赠送对象。为什么?要有人看。寺庙我们现在摆在第三位,这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过去我们对寺庙赠送藏经数量也相当可观,我自己买藏经、印藏经,在这次之前,大概是有一千七百多套。这一次,我们今年有一千套《龙藏》出来,现在马上就出来了,我们赠送对象,当然不是我们自己赠送,我们是要求,请求的是以学校跟图书馆摆在第一优先,剩下来的可以送给寺庙。这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人他不晓得。三宝利益是利益人天,是真正能够帮助化解冲突,化解灾难,促进安定和平。我学佛五十三年没有白学,你不了解你可以来问我。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