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六七讲) 2004/5/2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67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十方百万世界偈颂第六首。第六首大意已经跟诸位介绍过,清凉举的《瑜伽师地论》里面六种戏论。「永绝诸戏论」。后面两句:
【不生分别心。是念佛菩提。】
这《疏》里面跟我们讲,跟我们平常在讲席里面常常提到的,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念佛菩提』。怎么知道?你看於法没有疑惑,世出世间一切法,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永绝诸戏论」,这《瑜伽》讲的六种戏论,他总结结得很好,「动摇尚无,斯六岂有」,哪里会有这六种戏论!没起心,没动念。所以这第三句『不生分别心』,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都不起,这是什么境界?法身菩萨。这叫念佛菩提。把「菩提」两个字要是舍掉,就是念佛。所以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在念佛里头叫实相念佛。
净宗讲四种念佛,第一个是实相,第二个是观想念佛,《十六观经》。第三种叫观像念佛,十六观里面的一种,就是塑造佛菩萨形像,天天去看,看佛像,把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在自己阿赖耶识里面。看得时间长,看得次数多,就是长时薰修,让阿赖耶这个佛种子有力量,它就起现行,观像念佛。最后一种叫持名念佛,持名在十六观是第十六观,最后一观是持名。所以十六观里面有观想、观像、持名。此地讲的实相念佛。
实相念佛就是一心正念真如。我们从这首偈子里面明白。於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达晓了,但是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叫念佛菩提。法身菩萨的境界。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修、怎么个学法?要把一切世缘看淡,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能入境界。你要不知这个事实真相,那你要想入佛境界没指望。古大德说:那他等到驴年。你们想想十二生肖里头哪个是属驴的?说驴年你才有希望,就是说你根本就没有希望,十二生肖里头没有驴年。
由此可知,这个事情放下就在面前,所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只要你放下就是。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老老实实讲,就是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一切法法尔如是,千变万化,有顺境,有逆境,有善缘,有恶缘,因果法尔如是,理事法尔如是,这哪有不通!虽然没有起心动念,人家要来问你,随问随答,就像诸佛、法身菩萨说法一样,他那个说法没有通过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有分别执著。为什么他答得那么好、答得那么完美?他从哪里学来的?他怎么学得来的?给诸位说,法尔如是。性相法尔如是,就是性相、理事、因果法尔如是,就全都托出来,和盘托出。会的人明白了,不会的人永远不明白,怎么讲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不明白?他不能离相。他不了解诸法实相,这就难了。
实在不行,换方法,换观想也行,观像也行。观想心要很细,粗心大意的人想不出来。譬如说十六观里面最容易的观法,观落日悬鼓,下午太阳下山,接近那个山的边缘,这个时候太阳是红的,红太阳,像一个鼓一样圆圆的,你就看这个太阳。睁著眼睛这个境界现前,闭著眼睛这个境界还现前,这你观成了。睁著眼睛看到,看得很清楚,闭著眼睛就没有了,这个不行,你观没有成功。从这种观法得定,就是叫你精神意志集中,所以要心很细的人。粗心大意没有耐心,这观想不契机,他观不出来。观像,像我们佛堂,佛堂有佛像,你要有福报!人家每天上班工作八个小时,你有人供养你,你不必去工作,每天看佛像看八个钟点。像在,你的功夫也是绵绵密密不间断,离开佛堂你的功夫就断了;在佛堂像有,离开佛堂像无。这两种都不容易。最后这一种就方便,持名,专念阿弥陀佛圣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方便,为什么?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统统可以念。人多的地方,我念佛怕吵到到别人、怕干扰别人,默念,不出声,佛号真的可以不断。所以四种念佛,持名最方便。
你再想想看,观想,那观成功可真不容易。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你所观成功的也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必须把那个虚妄相要把它清扫除,恢复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观很不容易观成就,你要把它去掉也很不容易去掉,为什么?去掉之后,那实相就现前了。观像念佛亦复如是,像观成了不容易,将来把像拿掉也不容易。所以这个持名的方法,持名跟实相相应。实相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持名这个方法它是一句名号,名字性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一句名号拿掉容易。所以持名这个方法是暗通,经论上讲潜通、深妙,这个深妙就是实相,潜通实相。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实相念佛,持名念佛跟实相念佛当中有密切关连,只要把这名字放下就实相现前。
所以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持名排在最后。最后是特别法门,像《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殿后。诸佛如来所赞叹的、诸佛如来所劝导的第一法门放在最后。我们世间也有这个做法,这文艺表演,最殊胜的一出一定放在最后,压轴戏。十六观里头的压轴戏是持名念佛,二十五圆通章里面压轴戏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还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两出压轴戏。为什么?不按次第排列的。
念佛虽然容易,成功高。这持名念佛容易,比观想、观像都容易,成就比它高,比观想、观像都高,它跟实相相应,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那你懂得这个道理,总希望能跟它相应。怎样才能相应?你一定要懂得就是对於世缘要看淡,愈淡薄愈好,看淡,障碍就少,言语也少,念头也少,你的心就清净,清净心生福生慧,清净心健康长寿。在这个社会,如果我们过团体生活,总是免不了会受一些杂务的干扰,一切人、一切事干扰。那要怎么样?要学不放在心上。你说我听,听了我点头,不放在心上,听完之后,没了,什么都没了。说老实话,你跟我讲了一大堆,叫白讲,我一句也没放在心上,这是功夫。为什么不放在心上?虚妄。你觉得好就好,你觉得不好就不好。学佛的人要学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下面一首偈就是讲随顺。我们看第七首:
【了知差别法。不著於言说。无有一与多。是名随佛教。】
清凉大师在这注解里面注得不多。「次偈随教」,这就是后面五首的第二首,所以叫次偈。这个五首从第六首起都是讲入方便,佛家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你怎样入方便?这五首都是教你入方便的。实在讲是教法身菩萨的,我们今天也旁听、也随学,虽然学不到,我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学到了好,学到了受用无穷,要努力一点,能学多少学多少,这就好。绝对不要存一个错误念头:这法身菩萨境界,我们哪里学到?念念就好。那你就错了。为什么?你永远学不到。法身菩萨他学的是圆满的,百分之百的;我们能够学个百分之二、三也不错。比那个不学的就强多,这是真的。
所以要放下,什么都放得下,不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可怜,你就苦了。经上常讲可怜悯者,就是把这些拉拉杂杂东西,全是虚妄的、根本就没有的这些东西,抽象概念、这些垃圾放在心上,错了,自己受害就深了。你看看方便门里头头一首偈讲念佛。六首偈里面第一首令念菩提,叫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意思好深!所以《华严经》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最上乘的实相念佛。
第二首随顺,你要不随顺,你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怎么能不起心不动念?唯有随顺就可以不起心不动念。所以第二首一定讲随顺。随顺这四句『了知差别法,不著於言说』。注解里头这第一句、第二句「了法亡言」。这个亡也可以念成无,了是明了,了法无言。第三句「次句得旨」,旨就是事实真相明白了。『无有一与多』,一跟多是代表字,代表什么?代表相对,一多是相对的。你从这一个例子就要通达一切的相对,大小是相对的,长短是相对的,生灭是相对的,善恶是相对的;再用我们佛法来讲,性相是相对的,理事是相对的,因果是相对的,没有一法不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都不是真实的,真实法无有一与多,无有生与死,无有善与恶,无有长与短。你什么时候能看出一切法都不相对,自然随顺。
这里头很不好懂,我们要举比喻来说。古大德常常用金跟器来做比喻,金是能作,器是所作,能所相对。黄金是能作,做一个手镯,黄金做个手镯,镯子是所作。我们讲金是讲这个镯子的质料,它的体质是黄金,讲镯子是讲它的形相。金是性,镯是相,性相是一对,可是你要懂得这性相是一不是二。金,镯子就是金,金就是镯子;说镯子,我们只说镯就不说金,只说金则不说镯。说镯、说金这两种说法,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你才能得知无有一与多、无有性与相、无有金与器。下一首偈要把这些现象详细来说,你才真正能够明了。
万法归一,一不可得。《般若经》上讲的,讲得好,「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世出世间一切法,这是讲诸法实相,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的真相。相有理无,理既然无,相岂真有?所以两边都不可得。佛不得已说一个相是幻相,梦幻泡影。梦幻泡影你说它有还是没有?有,相有。但是怎么样?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试问问在这个境界里头,你还起心动念、你还分别执著吗?了凡先生那个命被人家算定了,他在一切法里头不再起心动念、不再分别执著,为什么?通达自己这一生的命运,所以就随顺命运。这一生就随顺,於一切法里头,真的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但是什么?他堕在无明里头,他没有开智慧。什么叫无明?认命,认命是无明。没有办法改变命运,那只有认命,这我们现在讲消极。所以二十多年他一丝毫都不能转动。凡夫尚且如是,法身菩萨通达明了诸法实相,当然更不会起心动念。认命的人他都不会起心动念,何况是真正通达明了。
我们要想真正通达明了,先要学什么?学不著相。就是在一切相里头去学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当然很难,难也要学,慢慢的学,希望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样样放得下。我们念佛人往生才没有障碍,为什么?放得下。如果说这个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这个我也要,那个我也要,你心里头牵挂东西太多,妄念太多,这些拉杂的妄念决定障碍你往生。临命终时,牵肠挂肚的事情一起现前,这时候你怎么办?样样都贪著,样样都不肯放下,阿弥陀佛看这个样子,掉头就走了,你这一生当中往生的机会就失掉了。所以学佛的人应当知道样样都是众生的,样样都是别人的,看到别人受用不缺乏,心里很快乐。绝对没有这个是我的,不能有这个念头,有这个念头就麻烦,有这个念头就走不了。
所以十大愿王普贤教导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首偈里面教我们『随佛教』。随是随顺,这注解里头注得很清楚,随顺佛陀的教诲,这个意思深广无限。这真正随顺佛陀教诲,要具足前面三句所说的。第一你要了知。要明了、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差别法,世间的差别法,我们知道千差万别太多太多,没有数量。出世间的差别法,净土经里面讲的「四土三辈九品」,那是出世间的差别法;《华严》里面所讲的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是出世间的差别法。你要明了,你要知道。怎样明了?怎样知道?不著,你就明了。不著,我们一般讲不放在心上。一切法不放在心上,你的心清净,换句话说,你的心没有被外面境界干扰,你的心没有被外面境界影响;也没有言说,岂不是大乘经上常常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那我们要问,佛跟菩萨(这个菩萨都是法身菩萨)与九法界众生有缘,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该给他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那我们要问他有没有著相?他有没有言说?我们想想这个问题要怎么答法?给你讲真的,佛没有执著,佛没有分别,佛没有起心、没有动念,那为什么他会现相?会现身?为什么他会说法?给你说这法尔如是。性德作用,法尔如是。所以佛示现身,现而无现,无现而现;佛为众生说法,无说而说,说而无说,这就是此地讲「不著於言说」。跟凡夫不一样,凡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著了、著相。
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的本事不著。你要问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著?因为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知道「万法皆空,了不可得」,他怎么会著。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所以在《金刚经》上,世尊否定了,谁要是讲他说法,叫谤佛。这个意思我们懂吗?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怎么说没说?我们凡夫说法,谁说的?我说的。佛怎么说无说?佛无我,不但无我相,还无我见。这个见是什么?见解、念头,根本就没有我这个念头。我没有,谁说法?那到底现身说法是怎么回事情?感应。众生有感,法性性德自然有应。这个应就会现身、就会说法。法性来应,性体上没有形相、没有言说,这是事实的真相。所以他叫永恒、真常。我们凡夫叫无常,他是真常。
所以我们要学习,从哪里学起?就是《金刚经》上讲的破四相,就是从这下手。「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无不是假无。不是我天天在这作意在想著无,想著无已有了,已经不是无。无就是无有想,这很难,不容易!是的,所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把念头转一转。你看我们起心动念不都想到我吗?所以造业。《地藏经》上所讲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句话我们念得很多,我们印象深刻都能记住,随时随处都能说得出来,可是还是在造业,还是在造罪,没转过来。可是念熟了有好处,有时候会提醒。实在讲我们还是不够纯熟,为什么?当念头起来的时候这个觉不现行,古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这个觉性起不来,念头起来,第一念起来迷了,第二念又迷了,第三念还是迷了,他不能转成觉。
这修行功夫得力的人,得力的就是在这个地方看,念头才起,第二个念头他就觉了,他就把它换掉。念佛人这是最方便,第二个念头换成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前面这个妄念打掉了。念佛法门殊胜在这个地方,所以你要会念,念头不管是善念、是恶念,只要念头起来,第二念就换成阿弥陀佛,你就没有错,这叫会念佛,叫持名念佛,会念了。念久,功夫得力,妄念就不起来,妄念真的被伏住。这《金刚经》上讲「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就用这一句六字洪名降伏其心,那个其心就是起心动念,让我们这个心就安住在「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上。所以《金刚经》上这两大问题,在念佛法门是一句阿弥陀佛就解决了,然后你才晓得这个六字洪名的殊胜,六字洪名的不可思议。问题在我们会用。
会用,要平常养成习惯,要认真努力去薰习。搞了这么多年来习惯还没有养成,什么原因?薰习的时间不够。境界现前立刻就迷了,把所学的这一点佛法忘得干干净净,依旧是随顺烦恼习气,毛病改不过来。所以念佛人决定不能为自己想,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好处,这糟透了。但又没有办法不想,妄想它一个接一个,它不间断。所以祖师大德有个巧妙方法告诉我们,想什么?想正法、想众生。众生受苦受难,我怎样帮助他消灾免难,怎样帮助他离苦得乐,怎样帮助他破迷开悟。想这个好,不想自己。常常想到佛陀的教诲,续佛慧命,大乘经上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持读诵就是演、就是说,演是表演,把佛菩萨的教诲做出来,完全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当中,那叫做演。别人看到了、听到了、体会到了,向你请教,你就为他说。这个说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这个演是无演而演,演而无演,你慢慢才能契入实相。
这个人会学,能契入佛境界,於一切法根本就不起心、不动念。现在为了我个人的利益,为了我道场的利益,只要与我这个利益有违背的,我总想办法来障碍他,起心动念。这起心动念是你造业、造罪业。不起心,不动念,一切是为佛法,为正法久住。做一切众生听闻佛法的增上缘,得度的增上缘,那是无量功德,不能著相。著相就变成有漏福报,不著相是真实功德;不著相叫随顺,著相就不叫随顺,不是随顺佛陀教诲,是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所以这个随顺是有善、有不善,是两种,我们要认清楚,我们要随顺佛陀教诲,不随顺自己烦恼习气,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下面第八首:
【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
这首偈是「入佛功德」。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上二句双存,一多相别故」。多不是一,一不是多,一跟多并存,双存。第三句「双泯,相形夺故」。他底下就有说明,一因多才有一,因於多有一,所以「多中应有一。多因於一有,一中应有多」。现在是「多中无一,一无从矣」,一就不存在了。「一中无多」,那多也不存在了。「故二俱舍也」,这就第三句『如是二俱舍』。「而性相融通,入一即是入多,名普入也」。
清凉大师在《钞》里面有详细的说明,《钞》「入佛功德等者,文有三段」。第一段「略释经文」。在《疏钞》里面这段文详细,《纂要》里面节录得太简单了,不太容易懂。他这三段文,《纂要》只节录了第一段,我们刚才念的这是第一段。第一段不难懂,念念就明了了。可是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如果清凉大师要不给我们做深入的分析,我们粗心大意往往就读过了、就看过了,体会不够深刻。
第二段里面「然一多相依互为本末,通有四义」,这个意思就深。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讲一跟多互为本末,这一多相依互为本末有四个意思。第一个「相成义,一多俱立」,从一显示多,从多显出一,这就是偈颂里面的前两句「一多俱存」。第二「相害义,形夺两亡,以相依故」,就没有自性。一,依多才显出一,所以一没有自性;多,依一才显出多,多没有自性。都没有自性,这就俱舍了。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互存」,就是互相依赖,这我们常讲相对,相对必须互相两个依靠。甲这边没有了,乙那边也不存在,必须两边都有,他才能够互相依赖、互相存在,这个意思并不难懂,互相依赖。我们也是从这个道理来消业障、来化解冲突。因为冲突一定是双方的,对立的,如果有一边不存在,那一边同样也不存在,这才叫解决问题。这个道理很深,你要不真正通达这个道理,不是真正通达晓了,你会怀疑,你不能接受,你不相信,你永远还是保持对立的状况。这个对立就是谚语常讲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世世代代。这个人家出了败家子,小孩长大违背父母的教诲,在外面胡作妄为、作奸犯科,搞得自己家破人亡,什么原因?前世来报怨的。前世你害他家破人亡,今天他生到你家里来做你的儿孙,也要把你搞得家破人亡。怨怼不能化解。真要有聪明、有智慧。
读中国历史,一般同学们都晓得历史上有几个故事,很明显的,大家都知道的,像唐朝的武则天。武则天初进宫的时候是宫女,在那个时候就有人警告唐太宗:皇帝,你宫廷里头有个姓武的女子,将来会把你的王朝灭掉,她是你的冤家。唐太宗听了这个话:那容易,我把我宫廷里头姓武的这个女孩子,我不知道是哪一个?你说她是姓武的,我把所有姓武的抓来杀掉不就没事。这人告诉他:不行,前世的冤家你要把她杀掉了,她还会来,她来的时候更厉害,为什么?怨恨更深,一定会把你搞得国破家亡。他说那怎么办?这个人向唐太宗建议,你要是遇到了要善待她,以恩惠给她,她将来纵然报复,她会感你的恩,她不会把你的子孙斩尽杀绝,还会给你留几个。
唐太宗聪明!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所以以后遇到武则天真的是优待她,也果然应验,她真的把唐朝灭掉了,她自己做皇帝,国号为大周。你要知道我们《华严经》是在武则天那个时代翻译成功的、翻译圆满的,所以开经偈是武则天题的,这个经在历史上也称为《大周经》。为什么称为《大周经》?她那个时候国号叫周。武则天死了之后,这个位子还是给她儿子继承,那她儿子姓李,所以恢复到唐朝。她做皇帝的时候确实是把唐灭掉了,用周取而代之。这就是唐太宗能够用恩惠对待冤亲债主,而不会被灭亡,有这么一个劫难,平平安安度过。这事是真的不是假的。
第二个例子也是众所周知的,叶赫那拉氏,就是慈禧太后。满清在早年崛起的时候把这个族灭掉了,这个族的酋长对天发誓:我这个族里头,纵然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也要把清灭掉。所以清入关之后,统一了中国,宫廷里面就有一条法律,严禁叶赫那拉氏的人进宫,不管是男的、是女的,只要是叶赫那拉氏这一族的决定不准进入宫廷。你看看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干隆,这下面,干隆下面是嘉庆、道光,一直到咸丰,过了两百年了。两百年都没有事,把这个事情疏忽掉,所以咸丰就收了叶赫那拉氏就是慈禧,她就入宫了。来报仇的,不是来报恩的。政权转移变在她手上,就把清灭掉了。
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要看看历史上这些因果报应的事情,你才晓得人与人之间相处,不能有丝毫怨恨,有怨恨,没完没了。那么要怎样化解怨恨?化解怨恨从本身化解起。就像唐太宗那个样子,唐太宗本身化解掉了,对方虽有怨恨,他的怨恨发泄很有限度,为什么?这边没有抗拒的,没有反弹力量,他这个力量发泄出来,后头是落空。所以打架,一个人出手,一个人还手就打起来;一个人出手,一个人不还手,打不起来。相骂,一个人开口,一个人不开口,骂不起来。问题真的能化解。所以孟子讲得好,「反求诸己」。我们自己明白这个道理,自己从内心,我常讲把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对立的念头化解掉,绝对不跟世间一切人对立、一切事对立、一切物对立,都没有对立。要「如是二俱舍」,恢复到自己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现前了。慈悲自然能布施恩德。有智慧,处顺境善缘不生贪恋,处逆境恶缘不生瞋恚,这个问题化解了。
我们今天讲化解冲突,促进和平,大家能和睦相处,从自己内心做起。经典里面像这种道理,讲得很多,常常看到。由此可知,这些道理世尊常常讲,为什么?众生无始劫以来,怨结总是化不开。能把佛所讲的听懂了,听明白了,觉悟了,你就能化开。总是从自己这边化,而不是从别人;你要是从别人,希望别人能化解,那是永远没指望。从自己,就是对立的时候,我这边不对立,他那边也不会存在。这个道理很深。
经里面讲的「一中解无量」;宗门里头常说「识得一,万事毕」。这个话的意思很深。一心是真心,一心里头没有妄念,起心动念就不是一、就对立了,分别执著是严重的对立,要知道起心动念是微弱的对立,那个对立慢慢就形成。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对立?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就是那个圆,圆心,圆心不动。但是偏离圆心一点点,它就动了,你就看到它在动,那个微微的那个,那就是起心动念。愈到那个圆周的地方,那就是分别执著,大动!
永远保持在中心,中心是空,中心是无。无不是没有,所以佛家常常用空来讲,这个空是有,虽有,六根接触不到,不但眼见不到、耳听不到,连意都缘不到,意是我们心里想,想不到,所以说它空。但是它存在,它能够现有,现在科学家也证实,有从哪里来?无中生有。物质是从无中变现出来的,最后它还归到无。所以这就像现在科学里面讲的,能量跟质量,质是从能量变现出来的,同样这个质量又可以回归为能量,能与质的互相转变。佛经里面关於这些道理说得很多。所以像《华严经》里面所讲一中才能解无量,这是互存的意思。
第四个意思「互泯,以此持彼,彼相尽而唯此,以彼持此,此相尽而唯彼故。下文云,知一即多,多复即一是也,诸文各据一义」,所以他并不相违背。这就是我们常说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你所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你看这个现象就有差别。无论怎么样差别,它还是一桩事情,里面没有矛盾、没有冲突,这个道理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会用,知道这些原理原则,我们今天看这个复杂的社会,我们的心就平了,见到一切众生作恶,造作种种不善,我们不会生愤恨的念头,我们不会生责备他的念头,会永远保持清净平等。
清净平等生智慧,智慧现前知道要怎样帮助他解决现前的问题;如果感情冲动的话,怎么都解决不了。你这才晓得心地清净的作用多大。愈是大的冲突、大的怨恨,愈是要用清净心来面对,用真实智慧来处理,才能化解问题。古德常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就对了。能不能真的把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真的。你要说为什么?因为本来无事。无事是本有的,有事这是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当然可以化开,本来有的当然可以现前,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你要知道一切万事万物本来无,那个「本」是讲自性。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本」就是能量,「有」这是物质,物质是能量变现的,你要晓得它是能量变现的,它的自体就是能量,决定能够恢复成能量,能量是无,无事。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里头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本来无事。六祖在《坛经》里面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句话,我们要用他的道理、用他的精神来调解今天社会的纠纷,会很有效。
冲突的起因是什么?还不是对立、误会。误会才对立,不误会怎么可能对立。误会是彼此不了解,所以发生疑虑,这里头产生了妄想分别执著,怀疑猜忌,愈猜愈讹,都是从这个地方产生的。还有一些真的叫冤亲债主,从中作祟,挑拨离间,无中生有,这造谣生事,你就听信了。就这么一点小小的缘,慢慢演成重大冲突。所以古人常讲「谣言止於智者」。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会轻易听信你的。如果这个事情关系很大,这个智者他可以调查,把事实真相查明白查清楚,然后才知道你造谣生事动机之所在。为达到你个人的目的,这个谣言就会拆穿了,真的是谣言止於智者。
听信谣言是愚痴的。小事情、无关紧要的,一笑了之;大事情、关系重大的我调查,我要把它查清楚、查明白你说的是不是事实。这些事情自古至今到处都有,我们要学。关於我们本身有害的,别人造谣生事,现在人讲人身攻击,对我个人这没关系,需不需要调查?不需要。我们听了之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对造谣的人还感谢,为什么感谢?他替我消业障,业障消除,福慧就现前了,这一定的道理。可是如果说是为社会、为大众、为佛法,那就要辨别、就要调查,为什么?受害的人多,不是我!我无所谓,我个人,你就是把我杀了,我也很感谢你。你说你把我杀了,我为什么感谢你?你把我杀了,我肯定生天。这就是纵然我不念佛,不往生极乐世界,我肯定生天。所以我感谢你,你把我生天的时间提前了,我在这个世间少受几天苦难,我怎么不感激你?我决不堕三途,为什么?我这一生没有造三途业,我这一生造的是人天道的福。
尤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有没有死?没有,换个境界而已,从人道转换到天道。造作一切不善的,从人道转换到三恶道,那就错了。天有二十八层天,一层比一层殊胜,一层业因比一层殊胜,果报也殊胜。我们如果对於五欲六尘不贪恋,不起心动念,你就生色界天。情爱没有断,你离不开欲界,欲界有六层天,愈往上,虽有情爱很淡薄,不严重。所以这些道理不可以不懂。这第二段。
第三段「复总收之」有十个意思。这十个意思《疏》里面把名相都标显出来,《钞》里头有详细的注解。第一「孤标独立」,在《华严疏钞》里头就是前面经文里面所说的,『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就是这两句。这两法互无所以能独立,多可以独立,一也可以独立。一即是多,那只有多;多即是一,那就唯一。清凉大师讲得好,「废己同他,故云独立」,这第一个意思。这些都是教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观察有许许多多的方面,不可以站在一个死角,那就变成孤陋寡闻,变成了偏见;面面都观察到,你的见解是圆融的,圆融是真实智慧。我们现在社会冲突常讲偏激,偏激就容易引起冲突。偏激怎么形成的?知见不圆。他看问题只站在一个角度上看,他没有从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观察你的看法想法自然就不一样,圆融,面面看到了,彼此都没有障碍,更不可能有伤害。各人执著一端一定发生冲突,冲突决定相害。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懂得面面观察。
第二「双现同时」。底下经里头说「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无一即无多,无多即无一」,所以双现。特别是在一个团体,这个例子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譬如说,我们有一小队的人,学生也好、旅游也好,现在旅游常常组团,十个人、二十个人组团,团这是多,多怎么形成?多是以每一个一,是从「一」聚集起来这才变成多。这是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这个众就是多的意思。团体里面你是一分子,一分子组成这个团体,要没有这个一分子,这个团体就没有了;没有这个团体,那一分子也没有。所以这叫双现同时,一跟多你都见到,同时,同时存在。第三个意思叫「两相俱忘」,就是前面第八首偈子里面所讲的「如是二俱舍」,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个意思「自在无碍。欲一即一不坏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即如此多亦准之,常一常多常即常离,故云自在」。我们每个人都想得自在,总是得不到自在,是不是我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没错,这个道理很深。欲是想,我想一就是一,为什么?不坏相故。特别是在净宗法门里面,我们真的是想修一心不乱。我想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现前,不妨碍别人。那为什么我想一心不乱,我得不到一心不乱,常常受外面环境干扰?受环境干扰,换句话说,你还不是真正想一心不乱。你真正想一心不乱,外面境界不会干扰你,你也不不会干扰它。为什么?一心专注。你虽然想修一心不乱,你不是真心,你不是真的一心,你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所以外面境界稍稍动你就又分心了,你分心哪是一心?不是一心就不叫专注。
确实我们对这个道理没搞通、没搞清楚,所以修学错乱了。不是如理如法的修学,我们是什么?非理非法的修学,那当然得不到效果。总的来说,放不下,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功夫都不能成就,都不会得力,真正要想功夫得力、要想有成就,没有别的,放下。经上给你讲这么多,你要是不会,那么所讲的全都是戏论,我们前面说了六种戏论;你要会了,句句话都是真言,对你修学,对你提升境界,成就戒定慧大有帮助。所以在此地说欲多即多、欲一即一。
「常一常多,常即常离」。离是放下,即是提起,应当提起的时候要提起,应当放下要放下。你了解时节因缘。什么时候该提起、什么时候该放下?利益众生的时候要提起,利益自己的时候要放下。现在许许多多同学他搞颠倒了,他利益自己的时候提起,利益别人的时候,他放下,不肯利益别人,这就错了。利益自己,提起是烦恼,利益别人,放下是没有慈悲心;利益别人,提起是功德、是施舍,利益自己,放下这是功夫。这些话我们要多听听、反覆的听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讲天天都在学习,天天都在修行。
修行,佛门讲修行,世间人讲学习是一个意思。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学习,学习圣人的教诲。我们的学习,这是任何一个人生生世世学习永远没有中断,但是学习的内容有善有恶。我们搞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出不去原因在哪里?我们学习恶得多,善得少。那些菩萨们他们觉悟了,在这大乘教里面初信位以上的他们的学习善多恶少,所以他不断向上提升。提升的速度有快、有慢,这是每个人不相等的,那是什么原因?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善根不相同,第二个原因是勤惰不相同,所以成就有早晚。如果善根深厚又非常勤奋,勇猛精进,那很快。我们在《华严》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生成就。像这些我们都要明了,要认真的去学习,希望我们也能在一生成就。但是我们自己晓得我们的根性不是上根利智,恐怕很难;但是一心取凡圣同居土,那是决定有把握。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取凡圣同居土,古大德常讲「万修万人去」。机会难逢,遇到了要珍惜,不要让这生空过了,这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这一共有十条,我们讲了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