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四九讲)  2004/4/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49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十千世界偈颂第四首看起:

【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作。】

这是「修智上攀业」里面第三首。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无间修,不暂断故」。经文里面明显的教导我们『常念佛功德』。这四首偈,第一首讲信,第二首讲乐,这一首讲念,都是讲的佛功德。佛功德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善行善法与性德相应的就叫佛功德,与性德相违背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就称之为烦恼魔事;与法性相应的,这叫功德,这叫佛事。由此可知,佛事跟魔事,功德跟烦恼,是相对的,觉了就是功德、就是佛事,迷了就是烦恼、就是魔事,就在觉迷!就自己性体现相上来说,无佛亦无魔,无烦恼也无菩提;换句话说,也无功德。这都是从相对上来建立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才能悟入究竟真实。这个真实就是性德,性德空寂!空寂后面还有两个字,灵明。所以这空寂不是死的,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有灵,它有明,古人简称为空灵、寂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那才是究竟真实,法身菩萨所契入的境界。

这个地方第一句『一切威仪中』。一切威仪归纳不外乎四大类,行、住、坐、卧,我们的威德仪表,表现在外面不外乎这四大类。行是你在行动,你走路,走路有走路的样子,这是威仪。第二站立,站有站的样子,坐有坐的样子,睡觉有睡觉的样子。古时候行住坐卧四威仪是从小就养成,大概在什么时候?三、四岁的时候就教了。这正是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长大了,一生一举一动自然合规矩。这些规矩都是童蒙教学当中学习的。

前清干隆皇帝时候,两广总督陈弘谋先生,很难得,在做官的时候他编了一套书,叫《五种遗规》,遗就是威仪,规是规矩,五种。第一种童蒙遗规,集古圣先贤教童蒙的这些资料搜集起来,我们不能不学,不能不讲究。现在我们出门,真的是走没走的样子,站没有站的样子,坐也不像坐的样子,睡也没有睡的样子。《五种遗规》里面是以世间的仪礼。我们佛门的威仪在《沙弥律仪》里头,沙弥戒,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这二十四门归纳起来也是行住坐卧,待人接物,你不学就是你不懂规矩,人家一看,你没有学过。现在真的没地方学了,没有人教了,那怎么办?我们自己要自修,自己要知道用功去读诵。《沙弥律仪》我们学院每个星期都在学习,有讲解,有研究讨论,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威仪里面所定的字字句句都是佛功德。出家人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标准,出家人的威仪就是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当中四威仪记录下来的,这就成为出家人的戒律跟威仪。由此可知,佛门里面的戒律、威仪,世尊当年在世是完全做到了。我们学戒,要常念佛功德,常念佛的行谊,这很重要。

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乱世,世间动乱到极处,中国历史上过去没有前例,外国历史也没有前例。伦理道德因著科学的进步,每一个人都以科学为标准,把古圣先贤的,都看作那是旧的东西,不适合现代的时代。虽然不适合现在的时代,李老师以前跟我们讲,很感叹的说,现在人不讲礼,不学礼,也不要礼,可是怎么样?一个懂得礼的人,人人喜欢他,这是什么原因?看到这个人有规矩,有模有样,看得很舒服。由此可知,天良还没有昧,就是说他还是有良心,看到好人一举一动,他也肃然起敬。

早年我在台中求学,我请李老师讲《礼记》,我请了五、六次他才答应。他告诉我:现在人不学礼了,你要我讲这个干什么?《礼记》好像只给我们讲了三篇,曲礼上、下。讲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自己要记住,我们这堂课不是在学礼,为什么?与礼那个水平相差太大了,现在这个社会的确不作兴。那老师教,教的时候告诉我们,你们好好的学,目的在什么?目的是将来你处事待人接物,不会叫人讨厌你。我们跟李老师学礼目的就在此地,希望走到任何场合里,人家看到我们不讨厌我们。对的,这真是正确。那我们是出家身分,出家身分走到任何地方,也不要叫人家毁谤佛法。一切人因我而毁谤佛法,我的罪过就重了,这是出家人为什么要学《沙弥律仪》

无论是在家、是出家,刚才我说过了,「礼」是从童蒙教起,三、四岁就开始学。那学什么课本?《弟子规》。由此可知,《弟子规》是世出世间唯一的大根大本,你说我们要不要学?古人不讲这个东西,为什么?他从小都学过,不管你有没有读过书,你的老人都教过你,世世代代相传,你的父母教过你,你的长辈教过你。我们住在乡村,乡村里面这些老人跟我们非亲非故,我们要是在一个场合,或者在路上遇到了,走路不像走路的样子,站不像站的样子,他就说:小孩,过来过来,他就教你。我们做小孩的人,不管这是生人或不认识的人,人家教给我,我们都接受,都规规矩矩站在那听。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淳朴善良,你看看现在,时间并不算太长,半个世纪,我十岁离开家乡,将近六十年,一甲子,六十年社会风气变成这个样子,当时那些大人作梦都想不到,怎么不叫人感慨!

今天我们要学佛,我们要成就,所以我非常非常重视《弟子规》,因为《弟子规》做不到,《沙弥律仪》也是假的,念念而已。念这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做不到,不能落实。陈弘谋先生的《五种遗规》,那当然更不能落实。真的这些东西,要想国家强大,社会安定和平,每个人都像个人样子,这些课程比什么都重要!

我在印度尼西亚去了两趟,我就很有意思来推动这个伦理教学,伊斯兰的伦理跟我们儒佛很接近。第二次到印尼正好遇到他们大选,所以我只访问印度尼西亚的五个宗教,跟国家领导人就少见面了,他们忙这件事情。等到他们大选选定了,社会安定下来,再有机会去访问,我还是继续想劝导,希望印尼这个国家首先做、首先提倡,给全世界做一个最好的榜样。第一次访问的时候,我曾经跟副总统,跟他们国会的议长、人协的主席、宗教的领袖们,我都谈过,都欢喜,都能接受。这是全民教育,全民教育课怎么上?每一天用电视,国家的电视台,每天做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天天上课,天天讲解。这样你只要选十个、八个老师就行,组成这个小组来担任,向全民教导伦理道德,教人怎么做人。课程完全选择圣贤人的教诲,我们今天说之为宗教教育。印尼有佛教、有儒教,他们叫孔教,好!可以用儒家的东西,佛家的东西,《古兰经》《新旧约》,从这里面去取教材,选择精华,针对现在社会的弊病。

今天社会,无论是以哪个宗教,就是以儒家来讲,功德都没有了。功德是正面的,现在我们看到全是反面的。家庭,你看看现在家庭做父母教儿女,从小就教他们竞争,「你在学校念书,一定要给我拿前三名」,提出这竞争。我们从前在学校念书,家长没有这样要求,我的父母对我的要求,年年能及格、能升级,就行了。不竞争,没有竞争这个观念,从小都学著忍让。所以我念书,大概从来没有拿过前十名,我是可以拿,没有必要!我跟同学们说过,我的老师也非常喜欢我,聪明、有悟性。我考试决定是第一个缴卷,速度非常快,这我是在同学前面。我答题目,答完之后算一算够六十分了,我就缴卷了,后面会做,不做了,去玩去,及格就行了。不是不能做,不想做,绝对没有争前几名的念头。我家里的父母也不管我,家里头只要年年升级就好了,成绩单寄回去,没有红的字就行了。所以我跟同学们说过,我喜欢的科目分数就很高,喜欢学,不喜欢这个东西,敷衍敷衍就行,决定会及格。这都是与过去教育有关系。

中国传统教育没有教人竞争的。现在家庭教竞争,这个竞争,从小四、五岁上幼稚园他就有压力,还有什么?家长要儿女多才多艺,学的东西太多。我们在美国住的时间很长,你看家长要求小孩,要学跳舞、要学弹琴、要学体育,总要学好多项目,这叫课外的这些活动,都给小孩增加压力。这些都是什么?都竞争,学会什么?比赛,参加比赛,从小他头脑里头就是竞争,竞争提升,到他将来,不要说到社会,大概到了初中、高中,升级了,从竞争慢慢升到斗争,将来踏进社会,从斗争就晋升到战争,永远生活在争的世界里头,这怎么得了!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社会变成了畸形。正常社会里面都说礼让、互助,德行修养稍为高一点的人都知道损己利人,不是损人利己,现在一般讲的话,牺牲奉献。自己再有能力,事业做得再好,收入再丰富,日常生活也是清茶淡饭,为什么?最健康。收入有多余的,多帮助一些苦难贫穷的人,这是中国人。

在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人物,范仲淹,我们印光大师最佩服的;苏州人,他真正是儒佛都通。范仲淹是佛教徒,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诲,他都做到,他都落实了。他得到功名富贵,但是他远离名闻利养,自己过很清淡的生活,周济贫苦的人,办义学,替国家培养人材,所做的这些慈善事业都不是为自己,为社会、为乡里、为国家。印光大师那个时代,在民国初年,从宋朝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他的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贤人。所以印祖说,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子,孔家之外,范仲淹是第二家,祖宗积德积得厚!范仲淹先生以身作则,这都是我们应当要学的。今天我们念这一句经文,「常念佛功德」,范仲淹先生当之无愧,常念、常行。

我们要想做佛弟子,要想学习佛功德,你一定要知道从《弟子规》下手。我介绍这几门功课,《弟子规》,陈弘谋的童蒙遗规,《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道教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都不长;《太上感应篇》一千三百多个字,《阴骘文》只有七百多个字;《沙弥律仪》,这几样东西是我们的基本课程。如果不认真的学,这些在佛法讲属於行经,经典有教、理、行、果,这是属於「行」,就是你要做到。不是讲你念得很熟,你都能够记得,这没用处,你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上,一定要落实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你要做到。这像一个中国人,像一个接受圣贤教诲的人。即使在今天乱世,大家把圣贤教诲都抛弃掉了,你真能做到,你无论在哪个地方,肯定受人欢迎。人人看到你,好人,在这个社会里头难得,对你有信心。表里一如!这是什么?这都叫佛功德,自性本有的功德。

我们从这个基础向上提升,提升到成就诸佛如来圆满功德,这了不起。可是你要记住,如果你没有这个基础,我跟你讲的这点东西,你没有这个基础,诸佛如来的圆满功德,你连边都沾不上,你要有这个基础。诸佛如来圆满的功德怎么个修法?念佛。我们今天念佛堂不是天天念佛吗?没有办法成就圆满功德。为什么?你底下没有根,这句佛号你也不会念。人家念佛,你看古大德常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是一切诸佛圆满功德就在这一句佛号里头,它相应。我们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古大德讲你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不能不知道。

何以说念这六字洪名有这么大的功德?梅光羲老居士在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前面的序文,他那个序文写得很长,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话说。隋唐的高僧大德,那个时候是佛教黄金时代,日本、高丽(就是现在的韩国)都派许多留学生到中国来学,还有越南。这些中国、外国的高僧大德可能也是偶尔的机缘,一个动机,大家来探讨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讲的这么多经。这么多经典,哪一部经能够代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那就是找个第一。於是乎,几乎这些高僧大德公认,能代表整个佛法的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华严》称为根本法轮,称为经中之王,一切经称为《华严》眷属,《华严》称为经中之王。《无量寿经》也是早期翻译的,也是最早到中国来的。《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才圆满。所以这一句话让人家马上就想到《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净宗的根本经,那他们就做比较,比较到最后这是非常明显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就是《华严》到最后是归《无量寿》《无量寿》《华严经》的总结,这样一来《无量寿经》就变成第一。《华严》是第一,《无量寿》是第一里面的第一。

隋唐大德有一句话说得好:《华严》《法华》只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这个话说得好,《华严》《法华》这是我们佛法里面著名的,叫一乘大经。佛法分大乘、小乘,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这一乘。《法华》《华严》是一乘,一乘是佛乘,成佛的经,在大乘之上。古大德公认一乘经只有三部:《华严》《法华》《梵网经》《梵网经》没有完全到中国来,到中国来只是其中的一品,「菩萨心地品」。现在出家人受的菩萨戒,就是这一品里面「菩萨戒品」。这样把《无量寿经》真的是抬起来了,这不是一般人随便说的,这也不是净土宗祖师说的,是那个时代大家公认的。我们今天既了解这个事实,我们再深入去探索,现在夏莲居的会集本,是仅存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真正是希有难逢,我们遇到了。

早年李老师在台中,把他自己宣讲的经本;他自己这个经本他注解就注在经上,眉注,李老师讲这个经是六十多岁,这个本子给我了。夏老这个本子将全经分为四十八品,他这部经会集的时候,从会集到定本,十年。十年当中经过很多次的删改,最初会集的是三十七品,我想大概是用三十七道品,三十七品。最后在定本的时候,分为四十八品,应当是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现在我们的本子是四十八品,这四十八品哪一品最重要?我们再找,当然这是第六品最重要,第六品就是四十八愿,所以四十八愿这是净宗的核心。这四十八愿里面,哪一愿最重要?我们再找,这也是隋唐时代古大德都公认的,第十八愿第一。第十八愿是讲的什么?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念佛!你想想看,这一句六字洪名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议。这就是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搞到最后归到一句。

隋唐时候这些大德是回归到一部经,哪一部经?从《华严》《法华》归宿把《无量寿经》找出来了。我们再深入再去找,《无量寿经》里面把这个名号找出来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今天再回过头来观察你就很清楚,四十八愿就是这六字洪名的注解,你才晓得名号功德。而整部的《无量寿经》就是四十八愿的注解,你们想想对不对?《大方广佛华严经》那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这话不是我说,也是干隆时代彭际清居士说的,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换句话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的《无量寿经》。他把这三个经看成一部经。《华严》细说,《无量寿经》略说,只有广略之不同,其他没有两样,一个说得详细,一个说得简单。

所以《华严经》《无量寿经》的注解。这是我在教学讲经常常劝勉同学,你们学讲《无量寿经》,要能把《无量寿经》讲得精采,你一定要读《华严》。为什么?注解。你不读《华严》,你《无量寿经》怎么会讲得好?《华严经》的修学,真的最简单、最扼要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你要真正学《大方广佛华严经》,落实在修行上,《弥陀经》就是。我们这样反反覆覆的找出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就是现在的《大藏经》,全部的《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这样才显示出那一句名号是尖端,总纲领、总原则。

《华严》《大藏经》的纲领,《无量寿经》《华严》的纲领,四十八愿是《无量寿经》的纲领,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四十八愿的纲领。你这么才把尖端找出来了。这样搞清楚,你才晓得古人讲「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话我们常听,谁知道它有什么功德?它怎么不可思议?你说不出来,你也不懂。反正是听到这么一句话,也会说,真正里面的意思不明了。实在讲,自己半信半疑。你要把这个搞清楚了,那这一句佛号你会死心塌地念到底。知道什么?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四十八愿,念这一句佛号就是《无量寿经》,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全部《华严经》,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全部《大藏经》;再一推广,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遍法界虚空界为一切众生所讲的一切经,这一句名号。功德怎么能思?怎么能议?你还能说得出来吗?

所以世尊在无量寿会里面,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个赞叹,你觉得恰当不恰当?有没有过分?这是我们讲到「常念佛功德」,你要不认识佛功德,什么是佛功德,你从哪里念起。《华严》里面我们见到,「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你想想这一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十地菩萨,始是初地,终是等觉。始、终这十一个位次,十地加等觉,他们用什么功夫?就是一句佛号。所以真正「常念佛功德」做到圆满。『昼夜无暂断』,无断,暂时间断、刹那间断都没有,法身菩萨才做到。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末后这一句劝导我们,『如是业应作』。经教不明,不知道什么叫功德;经教不通,不晓得怎么样念佛功德,所以不听经不行。经真的要常听,要认真的听,听个一次、两次,不行。为什么?你的烦恼习气没转过来。换句话说,有些时候烦恼起现行,疑障起来,你会退转。现在这个时代,现在人的根机学佛,每天听经念佛,当然最理想的是能有四个小时听经,八个小时念佛,这是最理想的,真正专修。上午听经两个小时,念佛四个小时,下午听经两个小时,念佛四个小时。天天不间断,三年一定有成就。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偈颂第五首:

【观无边三世。学彼佛功德。常无厌倦心。如是业应作。】

这一首偈,在第二句里头,『学彼佛功德』。第一句很重要,『观无边三世』,这是个前提,无边是讲空间,三世是讲时间,无量无边的空间跟无穷无尽的三世,那么「彼佛」你就晓得,那不是一尊佛,这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一切诸佛要是广义的来讲,就包含了一切法身菩萨,你看这个境界多么深多么广,他显示的就是究竟圆满的性德。大经里面佛常讲,自性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你要常作如是观,你要认真学习,终极的目标是要证得。

我们真的是无始劫以来就迷失了自性,迷得很深,迷的时间很长,所以现在遇到诸佛菩萨怎样劝导我们,我们都没办法开悟。何以不能开悟?就是障碍不能放下,想不想放下?真想放下,偏偏就是放不下。从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够明了这业障是多么深重。我想放下放不下,想离开离不开,业障深重从这个地方就显示出来了。怎么办?慢慢来,不著急,决定要把它放下,决定要把它抛弃。用什么方法?学!这个字的学问就大了。「学」这个字,它的本义是效法,我们今天讲学习、仿效,效法谁?效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他们已经超越十法界了,不仅仅是六道,超越十法界。这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模范、典型,我们要向他学习,现在人讲要向他看齐,那你就对了,你的标准找对了。

你怎么样在这一生能成就?关键就在这个「学」字,你学习的心、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这个重要。中国古老的谚语里头有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这个话我们要记住,不要认为我年岁大了,学东西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你把「好学」舍弃了,这太可惜了。在佛法里面的学习,这后头『常无厌倦心』,佛法修学,佛菩萨都知道,不是一生成就的,生生世世累劫修行,经上常讲「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是什么?是法身菩萨。你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一天起,三大阿僧只劫成就圆满的佛果。那是什么?那就是断最后四十一品无明要这么长的时间。以前?以前没有算进去,以前算进去是无量劫。这哪里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一生一世,你已经觉得年岁大了,不要再学了,你怎么能有成就?

所以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句话是真理,我们要记住,要认真努力去干。不但这一生,从真正懂事,我要学到老,一口气没断,我的学习不间断,给一般学人做个好榜样,天天在学,学不厌,教不倦。孔子,中国人称为圣人,他的大德就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好学的榜样,我们要知道。在《论语》里面我们读到,他老人家求学的一个心得说出来跟弟子们分享,他说「吾尝终日不食」,就是我曾经一天不吃饭;「终夜不寝」,一夜不睡觉;「以思」,我在那里想,不食不眠,一天一夜认真在思考。想什么?想世间一切事,想来想去「无益」。最后他得来一个结论,「不如学也」。有了这一句,我们就知道,他想的是世间各行各业,想什么?我们要选择哪一行,我们要从事哪一个行业,想来想去都不是真实的,没有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是什么?学。学什么?学古人、学圣人,现在我们讲古人、圣人,没有人懂这个意思。我们换句话说,学做一个明白人。

宇宙之间一切事实真相,在佛法里面讲,性(体性)、现相、理、事、因、果,大概这六个字,把整个宇宙一切万法都包括尽了,任何一法总出不了这六个字,你统统清楚,你统统明白,你做一个明白人。明白人,古时候称为圣人,称为神人、神圣,神圣就是对於宇宙人生事实真相通达明了。孔老夫子一生在学,他通达明了,所以我们称他为圣人。这是夫子自己说的,最后的结论,不如学也。

古德又说「学」所以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教」能成就别人,教学,我们佛法里面讲「自行化他」,这里头最乐。所以,《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句话怎么讲?我把我所学的,都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了,习就是落实在生活当中,你学了如果跟我们的生活脱节了,你学的东西没有用,所学非所用。你学的东西要用得上,你真正能享受得到,那这个就有用。就是我们讲的实学,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学了有管用。用在日常生活,用在治家,用在工作办事,用在处事待人接物,用在治国平天下,他学了管用。决不是学一些没用的东西,所学非所用,聪明人决定不干,为什么?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学了没用。

儒、释、道这三教或者称三家,都是讲实学,不是谈玄说妙。谈玄说妙不切实际,那不是大乘佛法。夫子说「不亦说乎」,那是真的心得,你所学的统统都用在生活上,你真正得到了幸福美满。从前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个最高的享受,岂不就是夫子所讲的不亦说乎。不亦说乎就是,那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佛法里面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的喜悦从哪来的?喜悦是你所明了的东西落实在生活上,所学跟实际生活融成一体,这里头其乐无穷。

「说」,这种喜乐是从内心里面生的,跟乐不一样。乐是外面境界刺激的,这是没有外头境界,从内心生的,悦。外面的?外面是乐,「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这些朋友是什么?学生。你的德行学问成就了,有很多年轻人来向你请教,来跟你学习,朋友。朋是同学,老师是非常谦虚,决定不敢以「师」自称,愈是德行高的、学问深的,愈谦虚,我怎么能做你的老师?我们同学,欢迎你来一起学习。

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就是这么谦虚。我们对他尊敬,真的是以他为老师,而他把我们看作同学,非常谦虚。跟我讲:你到我这里来,我只能教你五年。这样的谦虚!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教我跟谁学?教我跟他老师学,他的老师是印光大师,给我讲过几次,以印光大师为老师。印光大师不在了,《文钞》在,他把印光法师的《文钞》送给我,那个时候只有两集,就是正编跟续编,一共四册,我还记得瑞成书局出版的。他把这套书送给我,要我好好的去读,认真学习,依印光大师为老师。你看看人家的德行,一生决不以老师的身分自居,他是真正好老师,不以老师身分自居。实在讲,这些都是教我们后学,不至於起贡高我慢,不敢瞧不起人,现在学了一点点,就自以为了不起,目空一切,错了,这样的心态,没有不堕落的。所以好老师不仅是言教,身教。身教比言教还要重要,做榜样给你看。

他老人家谦虚,只教我五年,五年之后我去找他,我说:老师,你教我的这些原则,我都遵守,守了五年,我觉得还不够,我还要守五年。他笑笑,点点头说:好。为什么?五年的根没有扎稳!所以我遵守他的原则十年。什么原则?专听他老人家一个人讲经,除他老人家之外,什么人讲经都不能听,就听他一个人的。原来他给我限定的时间是五年,那我看的东西,无论是佛经或者是看一般的书籍,一定要向他禀告,他点头同意,我才可以看,他要不同意,我不能看,决定遵守他的指导、他的教诲。最后一条是,我以前所学的他统统不承认,一切跟他从头学起,完全接受他的教诲。这是什么?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师承。我还沾一点师承的边,大概从我以后,再也不可能有这种学生了。你到哪里找一个学生对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

古时候的师承,标准就是五年,五年这根扎稳了,你可以出师。出师就是什么?什么人东西都可以听,什么书都可以看,你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你有这个能力,老师开放。为什么前面五年要这么严格约束你?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听到别人的话,会跟别人跑;你看到别人的书,你心会动摇。你没有定力,你没有智慧,你没有能力辨别真假、没有能力辨别是非、没有能力辨别善恶,一学多了,乱了,一乱了之后,没有办法教,你已经乱掉了。所以真正善知识遇到一个好的学生,真肯教的时候,他全心全力教你,你传道!传道要什么人?要一张白纸。就跟人家画画一样、写字一样,他的作品能出来。如果你这张纸是一张很肮脏的纸,被人家涂了一塌糊涂的,再好的作品你都写不出来。

我跟他学的时候很幸运,我的佛法前面只有一个老师,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我们李老师对他很佩服,在所有出家人当中,他对章嘉大师最尊敬。他说他的境界我们是凡夫不知道,但是至少他得到清凉自在。这是李老师的观察。他心是清净的,言语很少,威仪具足,我们前面讲「常念佛功德」,一切威仪当中,他行住坐卧四威仪,从小养成的。一切时一切处,真的我们佛经里讲的,龙象。「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两句话我从章嘉大师身上看到的。一切时一切处,无论他行走、站在那里、坐在那里,都像在定中一样,叫人肃然起敬。我们坐在那里身会乱动,他从来不动,坐在那里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是两个小时,他不动!从小训练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受过严格的训练。这些活佛,从前的活佛,现在的活佛我就不知道,恐怕比不上上一代。上一代活佛是从小选灵童,选出来之后就受严格的训练,所以他受到人尊敬。章嘉是国师,我知道在清朝,过去几世的章嘉大师都是帝王的老师,那威仪要不重不行。

所以「学」这是比什么都重要。学要有缘分,师生是缘,不能强求,学生找一个老师也是缘分,宿世的缘分,不能强求。老师要找到一个真正能传道的学生,也是缘分,谚语常讲的「可遇不可求」。遇到什么?年轻人、学生真正想学,真正肯学,具足学的条件,这相当不容易。今天具足学习的条件,学习的条件是什么?一个是悟性,一个是记性;记性好,你能记得住,悟性好,一说你就通了,这是你学基本的两个条件。有这两个条件,那学习的态度,你对老师要尊重,对老师一定服从,百分之百服从,老师教你怎么做,你要真正做到。你有悟性、有记性,你对老师不尊重,不能百分之百的服从,老师对你无可奈何,没法子。想传给你,无缘,没有缘分。难!真正难。

所以你想想这几个条件,对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尊师重道,自己具足了悟性跟记性,很难找到这种人。一个好老师一生当中,难得遇到一个、两个,不是他不肯传,找不到,真想传。我们中国古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话很有道理,你自己这一生有再大的成就,再殊胜的成就,如果后继无人,你的成就等於零,你要有人接棒,要有传人。那么教学的就是要有学生,要有传人,你没有传人,到你这一代就完了。你自己教得怎么好,修得怎么好,你死了就完了。这是什么?这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但是这个传人可真的不容易,历代真正好的善知识,一生遇不到传人大有人在。这怎么办?有一个不得已补救的方法,著书,眼前我这一生找不到传人了,也许后来有传人,用这个方法传到后代。

譬如李老师介绍我,以印光大师为师。印光大师已经往生了,我们到哪里去找他?我们跟他书本上去学,对他书本的尊重就跟对老师一样的尊重,百分之百的依从,没有怀疑、没有犹豫,书上怎么讲我就怎么做。这个里头要有领悟,领悟就是什么?做的时候是活活泼泼的,懂得他的意思,懂得在什么状况之下怎样权变,善巧方便,不是死在句下。死在句下那就糟了,在事上行的时候很多地方行不通。通权达变,灵活运用,这对了!所以这要有悟性,没有悟性,他学的东西学死了。学死了之后,李老师常讲念书就变成书呆子,他记得很好,他讲得很好,他不能用,遇到事情他不会办事,不知道通权达变,就没有悟性。所以这三个条件统统都具足,很不容易找到。

学古人,古时候就有例子。在中国史书上记载的,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个向古人学习的是孟子,学成功的。孟子学孔子,以孔子为老师,但是那时候孔子已经过世了。他是非常仰慕孔子,读孔子的书,真的是读一家之言,依一个老师;他不会学得很杂,不会学得很多,一家之言。遇到有疑难之处,就向孔子的学生请教,因为孟子跟孔子距离时间不太远,所以孔子的学生跟他的年龄都差不多,比他大一点,大概是大个十几岁、二十岁的样子,向孔子学生请教,非常虚心。学孔子,他学成功了,学像了。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他就是什么?就是这三个条件。记性、悟性、学习的态度认真,超过孔子的学生,连孔子当年在世所教的学生,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孟子,孟子变成亚圣。他老人家开这个例子,这个例子以后称为私淑弟子,就是你私自跟他学。

到以后用这个方法成就的,在历史上有名的人不少,最显著的汉朝的司马迁,做《史记》。他也是学古人,他学谁?学左丘明。我们知道左丘明跟孔子同时代的,做《左传》《春秋》是孔子做的,「传」就是注解,他给《春秋》做注解。注解称为传,称为传这个意思就是说,传是可以永远传下去,他注的一点没有错。所注的就是孔子的意思,任何人不用怀疑,你就依照这个学,一直可以传下去。后人做注解不敢用传,用「疏」,你看我们许多经都是用疏。疏是什么?是很谦虚、很客气,「我所注解的未必正确,请你们大家指教」,有这个意思。传,没有,「我这个注解决定正确,你们不用怀疑,照学」,这一个字关键在此地。所以后人不敢用传,用疏。现在人更谦虚了,用讲义,都不敢用疏。这也都是很老实,所解的意思未必是古人的原意。

我们今天自己写的东西不敢用疏,那个「讲记」的话,就是大家都可以批评,都可以指教,传是不可以的。在佛法里面有一个「论」,论跟儒家的传的意思是一样的,这里面决定没有客气,也请你指教,没有。论就是注解,这个注解绝对正确。凡是作「论」都不是凡夫,都是菩萨再来的;没有证果的人不敢用这个字。菩萨用这个字,《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注的,《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注的,决定正确,跟佛说的一样;绝对不许可你去什么指教、讨论,没这个话的,跟佛经是一样的。所以《左传》列在十三经,五经里头、十三经里头都有,这是常识,我们不能不晓得。

所以司马迁学左丘明,那这个时代相隔远了,左丘明春秋时代,司马迁汉朝。所以司马迁学《左传》,学得很成功,也学得很像,学古人学成功了。唐宋八大家,唐宋的文豪八大家,第一个韩愈,韩愈也是学古人,学司马迁,学《史记》,都成功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没有不成功的。在我们佛门里面,明朝时候蕅益大师,他是私淑莲池大师。他那个时候学佛,发愤用功的时候,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他对莲池大师非常仰慕,专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他也成功了,他也变成净土宗的祖师。这就是古人有这个例子。

我们在这一生中,没有这个缘分,找不到善知识,可是我们具足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记性,有悟性,真正能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跟一个人,或者学一部经、一部论,一遍一遍的学,一定要有悟处,没有悟处的时候决定不放下,这样就对了。你的时间,你的精力、精神,专注在这一样东西,人会开悟!凡是不能开悟的,他心是散乱的。你这个心是集中的,心集中,在佛法里面就叫禅定,就叫三昧,定能开慧,他怎么会不成就。现在人犯的过失在哪里?在广学多闻,他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知道,结果学了一辈子,一样也不行,一样也不通,跟古人修学的态度不一样。古人是专攻,《三字经》上讲「教之道,贵以专」,现在人不专。

古人教学,在中国的教学至少是五千年的经验,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这经验太宝贵了,你要是舍弃,自己来搞一套,你这一套东西能不能禁得起历史的考验,这就是个大问题。现在人,有人提倡读经,是好事情,教小朋友,可是他用的方法,他不是古人的方法。他教小朋友一下手就广学多闻,选了十几样、二十样,让小朋友一天读一样,这不能成功。我们很清楚、很明了,为什么?他的心思都是散乱的,他的精神、意志、思想都不能集中,一天换一样。

我对於现在的教学有意见,这个意见不是现在,什么时候?三、四十年之前,我跟李老师学经的时候,我有心得。我跟他,拜他做老师的时候,我没有出家,我在家,我参加他的经学班。他的经学班里面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私塾教学方法。虽然有二十多个学生,实际上他是教两个人,这两个学生是坐在他面前,面对面,其他的同学围在周围,等於是旁听。轮流教,这两个学生教了一部经,这一部经教完了,这两个人等於说他的课程完了,第二个轮流过来。他学生的顺序是跟老师时间的先后,先来的先教,后来的后教,我排在最后。

老师选的经都不长,但是教了你,你要上台去讲,他在底下听,我们的同学都是要去听的;学习,大家在一块学习,学讲经。所以他老人家教的这些学生,我统统都听,大概是什么?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讲普通话,一个学生讲闽南话,两个人上台好像是翻译,实际上是用同一个教材,就是同一个讲义。这个讲义是学生自己写的,两份完全一样,上台的时候好像是翻译,其实是讲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一组。讲几次?最少不能少过三次,最多不可以超过十次,一个星期出去讲一次,真的叫现炒现卖。不是说我这部经讲完,你才出去讲,不是。今天讲这一段,过两天就上台去讲,人家问你后面?后面我还没学到。这个教法。讲,完全是覆讲,老师怎么讲的你要把它记下来,上台去跟老师一样讲法,可以漏掉,不能增加。同学们哪里能记得?但是老师讲得很慢,让你去写笔记,笔记就是你的讲记,这样学出来的。

我那时一看这个班,我说:没问题,老师,我可以参加。他本来要我学讲经,我害怕,恐怕不行,他说:来来,你看看我们上课。头一堂课上完之后,我就跟老师讲:行,这班我可以参加。我比他们强多了,他们记不住,我能记住。所以加入那个班之后,我就变成所有同学的顾问,他们记不住都来问我。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就晓得他怎么学的。所有听讲同学都写笔记,都写,你听到多少写多少,听完之后,笔记全部交给这两个学讲经的同学,给他做参考,他去整理去写讲记。他把讲记一定要在一天之内把它完成,完成之后要覆讲。就是正式上台讲一次,对内讲给我们同学听,我们同学批评,我们同学帮助他修正,这样子,第二次他再正式上台。这样搞出来的,学的是真辛苦,我看是很轻松、很简单,这个没有问题。所以学的人真的是被逼上台的。

这样在二年当中训练了二十多个人,二十多个人就讲十几部经,二个人学一部经。所以我在没有出家之前,一年三个月,我就学了十三部经。我在旁边听,我一听就会,虽然台中没有机会给我练讲,我到别的地方都会讲,讲的头头是道。所以我这旁听生,学了十三部经。一出家,我就教佛学院,教佛学院,我就把旁听学习的东西拿出来卖。一个学期才教一部经,佛学院三年毕业,才讲六部经,我学十三部经,一半还用不到。我那个教学轻松愉快,所以多余的时间,我就找地方去讲经,学习讲经这个要找。怎么找法?信徒当中有喜欢听经的,我到他家里去讲给他听,他家里的家人、亲戚、朋友,多十几个人,少五、六个人,我这样开始讲;这家这部经讲完了,到那一家去接头了,我在那一家去讲另外一部经。总而言之,讲的时候不能中断。最初开始学讲,一个星期不能少过两次,慢慢的增加,不能少过三次,最好的时候一个星期能讲五次。好学,要不厌,要不倦,「常无厌倦心」,你才能够学得成功。

现在学就方便多了,现在有录音机,老师讲的可以完全录下来。李老师讲经不准用录音机,你要带著录音机,「我不讲了」,一定要将录音机关掉,放在桌上他看到了,你里面的带子拿出来,他才讲。他是不许人录音的,为什么?录音你学不到东西,你根本不想学,为什么?我不注意听没有关系,我回家还可以再听,就不行了。他就教你全神贯注听他讲,当时就要消化掉,这是他对於学生的要求。你没有这个悟性的话,你写笔记可以,不许可你用录音,所以他老人家一生讲经,没有一套完整的录音留下来,我们感觉得非常遗憾!笔记写得最完整的是周家麟居士。我几乎是没有写笔记,这是老师不准,因为我听经,我坐的位子跟他就是面对面,我是坐第一个座位,这是他老人家指定的。所以我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眼睛底下,不准写笔记,要我真正记住,真正能够消化,就是你能够悟解,他知道我有这个能力。所以我讲的东西很活泼,写笔记就比较上呆板。

这是这一首偈子里面的大意,我也举了许多自己修学的经验,提供大家做参考。清凉大师注解里面「无余修,常遍学故」。无余是专,常遍是永恒,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才能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