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二四讲)  2004/1/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24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百界,偈颂第七首,第七首看起:

【或见坐道场。觉知一切法。到功德彼岸。痴暗烦恼尽。】

这一首是『坐道场』。清凉大师教我们学习这一首偈,一定要参考「离世间品」第五十九卷讲的「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很长,一共有三十句,前面十句是说自分的庄严,我们一般讲庄严道场。第二段是讲感应,内有庄严,外面一定感得诸佛、龙天的护持。这两段我们都介绍过了,后面还有十句,「坐道场」「正觉将显」,先要摧邪,所谓摧邪显正。都是为转法轮做前方便,做预备的工作,所以他教学才会一帆风顺,让学习的大众断疑生信,才能得到真实利益。像这些我们不但在经上读,实际上要认真学习。三十句决定不能够疏忽,特别是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们,发心护持道场的同学们,不能不知道。现在我们看这第三段,末后的这十句。

「佛子,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观十种义故,示现降魔」。这个地方特别要注意的是「示现降魔」,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这个话很重要,我们念一念,「降魔者,正觉将显,先摧邪故」,正觉将显就是如来要讲经说法,讲经说法之前先要把障碍排除。所以,这个地方讲的有哪些障碍,在讲经说法之前你应该知道。我记得在讲席当中给诸位曾经做过报告,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也是我头一次到香港。住在倓虚老法师建的「中华佛教图书馆」,场所不大,当时住持馆务的是畅怀法师。我到香港,我们也第一次见面,我们年龄大致上差不多。到这个地方来人地生疏,当天晚上畅怀法师接待我,把香港这边佛教界的状况,给我做了个简单的说明。

告诉我,香港这边的佛教徒对於讲经、听法并不踊跃,他告诉我,心理上先要有准备。他说香港人的习惯,有法师来讲经会来捧场,所以第一天人会很多,来捧场的。到最后一天圆满,人很多,大家也都来,当中不见得来。法师说,你很年轻(那个时候我们才四十多岁),同时香港人对你并不认识,知名度不高。他说有很多老法师,像道源法师,这些老法师大家知道的,到香港来讲经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但是听众都不多,有时候就只有十几二十多人。他说,法师,你在此地没有人认识,人家不知道你,可能你在当中讲经一个听众都没有。我跟他讲,没有关系,不要紧,没有听众,有桌椅板凳就好。他说那行,你能有这个想法就没有问题。

还有,他说香港还有些居士专门找麻烦的,他们来听经,听经来问些难题,让法师没有办法答覆,下不了台。他说这种情形在香港发生很多次,你心里得要有准备。我说这也没有问题,我又不是佛菩萨再来的,我是在学习。我说学生在讲台上,在台下的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我很乐意接受大家批评指教。确确实实是这样的,我们上台讲经,老师就曾经交代过,是学习!确实所有的听众都是我的监学,来监督我学习的,我向他们把我所学习的,向这些监学们报告,我不敢把他们看做听众,我是学生。这些听经的人,他们学佛的时间都比我久,亲近许多善知识,当然他们都有长处,我比不上的。

我跟畅怀法师交谈,谈的时候他听了也很满意。第二天我就开始讲经了。头一天,捧场的人不少,他那个小图书馆人坐满了。以后这样子继续在那里讲了两个月,天天人数都那么多。过了一个多星期之后,畅怀法师他说,净空法师,你的法缘不错,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来听,他说这好像是从前都没有过的。专门找麻烦的那些人也都来听,问问题的,但是他们对我很客气,从来没有问过一个问题,我们非常的安慰。以后有一天,这批人还特别请我吃饭,在九龙一个餐厅,请我,请畅怀法师,我们也谈得非常愉快,这些都是港九佛教界的名人。两个月之后,我们换个地方,换到香港「光明讲堂」,继续讲两个月。所以那一次我在香港讲了四个月,讲《大佛顶首楞严经》

在大屿山还有个老和尚,好像有九十多岁,海仁法师,一生专门学《楞严》,专门讲《楞严》,在香港称他为首楞严王。我去拜访他,这是老前辈,我们是学生,听听他老人家的指教,跟他有这个一面之缘,第二年他老人家就往生了。他在香港,听说有六个学生,大光法师也是其中之一。他的教学非常严格,跟他学《楞严》《楞严经》要能背,你不能背他不收你,这个不容易。不但要背经,还要背注解,太难了!他采取的注解是采取蕅益大师的《楞严文句》,这也很奇怪,因为一般学《楞严》的都是以《长水疏》跟交光大师的《正脉》为主。

近代,像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我们都用圆瑛法师的《讲义》,更浅显了。圆瑛法师一生在《楞严》上下功夫,他在序文里面说,他二十五岁就发心学《楞严》,专攻《楞严》,到七十多岁他才完成这个《讲义》。所以,《楞严经讲义》《圆觉经讲义》是圆瑛法师一生的代表著作,是他成熟的著作,最后的著作。他讲《楞严经》,可以说是古今这些研究《楞严》大德的资料他都看过、都收集过,所以这个《讲义》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学《楞严》,用他这个本子就很好了。我早年亲近李老师,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楞严》,主要的参考资料就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另外辅助有几种,有交光大师的《正脉》,有《长水疏》,有《楞严宝镜》《楞严宗通》,有孙仲霞的《楞严直解》,有个五、六种做为辅助,还是以圆瑛法师的为主。所以,这是讲经的经验,不能不学习。

那些障碍,最重要「谦虚」,特别是在外地讲经,决定不可以自以为是讲经的法师,你要是这样的姿态,那你的麻烦就来了,会有人来为难你。你谦虚就没事情,我是来做学生的,处处来请教的,大家彼此都很客气,不会来找麻烦,障碍要排除。法缘的殊胜,真诚心、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非常重要,才能除一切障碍。最忌讳的就是贡高我慢,自以为是,那你的麻烦就多了。我们看看世尊要示现坐道场,他预先怎样排除障碍?所以,这一段经文很重要。

清凉大师接著讲,他说「皆言示者」,这个「示」很重要,十句都讲示,「示现降魔」,句句他都讲示现。讲示现的意思,魔「久已降故」,不是现在,现在是来表演。诸位如果要多知道一些,清凉大师《疏》后面有《钞》《钞》里面讲得很详细,自己可以去看。魔早已经降伏了,「示现降魔」是佛把那个魔召来,佛要不召魔,真正的魔怎么敢进佛的道场?我们知道,不要说是佛了,菩萨,也不要说菩萨了,普通一般善知识,真正有善心、有诚意、有道心,你发心在那里讲经,不为自己名闻利养,只希望众生能够明了佛法,好好修学佛法,这样的心态就有护法神保护。魔怎么能进得来?等觉菩萨示现成佛,还有魔到道场来,哪有这种道理!所以这是来表演的,佛把魔王召来,来表演,来做样子给大家看,这里头有很深的用意。

用意在哪里?魔是欲界天里面最高的,这是我们在经典上读到的,魔天是欲界他化自在天的上面,他化自在天是第六层天,欲界六层天;第六层天上面,在初禅的下面,他没有到初禅。由此可知,魔天是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之上,魔王的福报比他化天要大一倍。所以,魔都降伏了,六欲天不就乖乖的听佛的话,用意在此地。这个诸位一定要晓得,这是一种教化众生,让欲界六层天的天人、天王对佛的教学都能产生信心,用这个来表现,目的在此地。你看看,魔王用种种手段来对菩萨,这是等觉菩萨示现成佛,菩萨不为所动,威胁利诱都不动摇,最后魔王投降,发心当护法。这样一表演,把欲界六层天都感动了,欲界六层天都不是魔王的对手,魔王伏了,那还有什么话说,大家对於菩萨、对於佛陀生起无上的尊敬心,尊师重道。所以他是来表演的,他是来帮助佛菩萨,令一切众生对佛菩萨生起坚定的信心,魔功德很大!

再看下面说「魔王多是大菩萨故,无有恶魔能恼害佛故」,这是真的!魔王不是别人,《钞》里面,大师引用《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维摩诘曾经跟大迦叶说,告诉大迦叶,「十方无量阿僧只世界中」,作魔王的那个人,「多是住不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如果我们懂得这个意思,用这种心态来观察这个世间的恶人、逆境,逆境、恶缘是佛菩萨示现的,来帮助我,来成就我,来帮助我消我的业障,成就我的福慧。真的那个人是不是魔?不是魔,那个人是菩萨示现魔王的样子。他是真的,是假的?真假在你的心,为什么?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无好丑就是境界没有真假;「好丑在於心」,你的心真是这样认为,它就是真的;你的心认为这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这样说起来,这个法不是没有一定吗?没错!确实没有定法,相随心转,境随心转,你怎么想它就怎么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你才能够契入境界,这才是真实法,这就是《楞严经》上佛所讲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所以境界现前,你要会转。佛菩萨的能力,他会转,我们六道凡夫可怜,我们不会转。不会转怎么样?不会转被境界转了,你说冤枉不冤枉!能现、能变的是自己的性识,现在能变的、能现的被所现、所变的转了,你说这糟糕不糟糕,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颠倒。你哪里颠倒?颠倒在这个地方。能现、能变的这是主,所现、所变的那是宾;宾随主转,那是正确的,现在主人被宾客所转,这颠倒了,怎么可以被境缘所转?

境界,境界是讲物质环境,缘是讲人事环境,环境现在面前怎么办?凡夫都被境界转,顺境、善缘,你生贪爱、起贪恋,你被它转了;逆境、恶缘,你生瞋恚,你六根对六尘境界你的心不清净,会生起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五欲,你会生这个东西;这个东西生起,你就被境界转了!佛菩萨明了,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佛菩萨一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他在顺境善缘不生贪恋,他在逆境恶缘不生瞋恚,他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清净平等生智慧,不生烦恼,不生七情五欲,高明在此地,我们学佛就得学这个本事。所以,晓得一切魔王来找麻烦、来伤害你,「大菩萨示现的」,恭恭敬敬逆来顺受,业障消了!

那这个人他不是菩萨示现的,不是菩萨示现的,他也在那里修积功德,他也做了好事。做了什么好事?帮助你消业障。你对於恶人、对於逆境不生瞋恚,没有报复,还知道感恩。恩在哪里?如果不是他来折磨我,自己的业障消不掉,正因为他的折磨,自己业障消了。如果遇不到这些折磨,譬如毁谤、侮辱,甚至於陷害,没有这些障难,这是《金刚经》上讲的,我自己的业障将来要在饿鬼、畜生、地狱里头去受,果报在那里。现在遇到这些事情,这事就报掉了,重罪轻报!业障就消了。这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业障消了。

所以那个人也许是菩萨示现的,帮助我消业障的,我要感恩他。如果他不是菩萨,真的是冤家债主的时候,那更要感谢他。我们谚语常讲「牺牲奉献,舍己为人」,他就是这两句话他做到了,他不怕造罪业,来成就我,来消我的业障。所以,我要将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他,希望减轻他的业报,彼此都厚道,这是佛在大经大论上教导我们的。这是示现降魔的大义,我们总要晓得。像我在前面讲的例子,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有些人常常是有意刁难找麻烦的人,这也在佛教界里当时都很有名的人。这些人天天来听经,不找麻烦,给一般听众对我讲经产生信心。他们这些人天天来听,做了影响众,别的一般人看到的时候:这些人天天在听,我也去听。他还会宣传:怎么样?你要不要去听?他帮你拉听众,法缘殊胜。障碍一化解,统统变成助缘了。

没有别的,那时候真的我是刚刚出来,就是真诚、谦虚,处处向人请教,不敢在人先,事事往后面退。有意来找麻烦的人,看到你这个样子,算了!不找麻烦了,这个缘就结好了。所以,以后差不多我每年都到香港去讲一个月,讲了不少年。前几年因缘成熟,我们在香港建个道场。缘,法缘,一定自己要懂得怎样去结法缘。我们这些都是李老师教导的,我们跟他老人家学讲经,他对我们这些学生常常叮咛嘱咐。学讲经一定要结法缘,你要不结法缘,将来你自己学成了,你讲得天花乱坠,没人来听,所以结法缘非常重要。

结法缘,怎么个结法?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你要懂得,你得要学会。这四句是纲领、是原则,应用的时候活活泼泼。我们那时候初学经,确确实实是非常的贫困,拿什么来布施?自己生活都非常艰难了,怎么布施?李老师告诉我们,你见到人笑一笑,不会吗?这可以!这就是布施,布施欢喜;人家来的时候,亲切招待,看看哪个地方有空位,带他去坐,这都是属於布施。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布施,布施不是一定要拿钱出来。从前我们根本就不懂,以为布施一定是拿钱来,或者拿物品赠送给别人,叫布施。原来在见到人,对人点点头笑一笑,一种亲切的招呼是布施。你对人很亲切,你讲经人家一定喜欢来听,听到觉得有道理,听到能生欢喜心,天天来听。

这是把降魔的义趣解说出来了,下面有十句,这十句是举例,其实每桩事情含义深广没有边际,无量无边。举十个例子,希望你在这十个例子里面,你就学会了,知道自己怎样去用法。第一句。

「所谓为浊世众生乐於斗战,欲显菩萨威德力故,示现降魔」。你看后头都用「示现」,示现就是表演,不是真的。这第一条讲得没错,世间人、六道众生都喜欢斗争。你看看现在,从前古老的中国,不教人斗争,从小都教儿童礼让,小朋友从《弟子规》里面就学礼、就学让。《弟子规》是启蒙的课程,对象是五、六岁的小朋友。根利的,很聪明、很伶俐的、很活泼的,三、四岁就开始教;一般中下根性的人,大概是五、六岁,六、七岁,教这个,这里头是礼、是让。可是现代的教育,中国也被传染了,被西方教育的理念传染了,从幼稚园教什么?竞争。这个太可怕了!佛在此地说的浊世,五浊恶世众生乐於斗战,斗就是斗争,战就是战争,喜欢这个,你说这麻烦大了。那就是什么?好胜,不让人。

今天整个社会动乱,住在这个地球上的人,各个人惶惶不安,一生生活在恐怖当中,还有不少人感觉得世界末日快到了。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就是这种教育理念造成的,竞争,从小就教你竞争,就教你要赢,不可以输。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再提升就是战争,所以这个理念,这种思想、行为,就是走向世界末日。人人都在竞争,都在斗争,社会怎么会安宁,怎么会有和平,怎么会有幸福!全都没有了。古今中外凡是圣贤的教育,绝对没有教你斗争的。儒家讲斗争场面是什么场面?那是比赛,比赛的时候有胜负,除了比赛,没有。我们知道比赛的时候叫竞争,平常的时候决定是礼让。人人懂得礼让,社会就安定,世界就和平,安定、和平是繁荣幸福的基础。今天大家不晓得这个道理,求安定、求和平而求不到,他不晓得自己把这个基础毁掉了,安定和平的果报怎么会现前?

菩萨坐道场,第一桩就是要化解争端。就像现在许许多多人都在研究讨论怎样化解冲突?怎样促进和平?你看看大乘佛法,这个事情找佛就对了,佛坐道场把这个事情摆做第一桩大事。我们看看佛怎样化解争端?佛用「威德力」,用德行来感化。所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第一句他只用了四个字来注解第一句的意思,「示以德诤」,你看看这个意思多好!以德,不以力。现在人争的名堂真多,千奇百怪,佛一概不用,佛只用德。那魔王显示的?显示有力,他有些魔王的军队来威胁你,又以五欲六尘来诱惑你,也用许许多多的手段。世尊用三昧、用智慧,用慈悲。三昧、慈悲、智慧都是德。

到最后,魔王那一套没有办法胜过菩萨之德。魔难得!所以实在讲,魔是菩萨示现的,都不是普通菩萨,都是地上大菩萨,示现投降发愿做佛的弟子,接受佛的教诲。因为他有福报,他有势力,他用他的福报、势力来护持佛法。一般八相成道里面,小乘有降魔,大乘没有,你看大乘降魔的这一段,附属在坐道场里面,没有单独列成一段。为什么?魔也是佛!所以降魔是示现,不是真的魔来找麻烦,是同样来演这台戏;演这个戏是给六道众生看的,让六道众生在这里面学习。你要学习,首先就是要尊师重道,印光大师讲得很多,「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对老师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得不到。

魔是欲界里头最高的,欲界的天人以他为首,他对於佛菩萨服了,你就想想看,六欲天的天主对佛菩萨哪有不服的道理!这是要想接受教学头一门功课。中国古时候有,现在没有了,所以我说我很幸运沾到一点边缘,我以后可能也没有了。就是我这个年龄还上过私塾,那时候民国二十几年,我们是生长在农村,农村有个私塾在祠堂里面,我们亲戚的祠堂。我那个时候大概是六、七岁,父亲带著我去上学,学校里面大概有三十多个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有六、七岁的,小的,大的有十三、四岁,每个人上的课也都不一样,在一个教室,就一个老师。上学按照规矩先去拜老师。时间到了,好,我们下一个小时再讲。

诸位同学,接著把这个故事跟大家重新叙说一遍,这就是教育。

进学校首先要到殿堂,现在人称为礼堂,礼堂里面供奉著大成至圣先师的牌位。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先向孔子的神位行礼,行最敬礼,三跪九叩首;虽然是民国二十多年,还是用清朝的礼节,行三跪九叩首礼。拜完孔老夫子之后,请老师上座,其实老师年龄比我父亲还小,请老师上座,我父亲带著我也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你想想,我们做小孩的,看到自己的爸爸向老师跪在那里三跪九叩首,老师的话还能不听吗?不敢不听!这就是父母教儿女「尊师重道」,用这个方法来教。这个方法教你,你一生都不会忘记,你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我还受过这个教育,以后像我弟弟,他小我六岁,他就没有这种教育,他就上小学了。

所以想一想,中国古时候这种教育方法真的重要。老师教学生孝顺父母,父母教儿女尊敬老师,他们两个互相在演戏,我们做小孩的当做观众跟著学,给你这么深的印象。你一生对老师不敢轻慢,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是从这个地方学来的。现在菩萨在此地,也是做这个表演示现,给六道众生看的。魔王,魔王是菩萨示现的,他是不是真正是魔王?他真的是魔王,菩萨示现在魔道当魔王,他干的是魔事。但是你看他的样子是很恶,不善,其实都是在教化众生。佛这边教人用慈悲,他那边教人是用威势,你看两方面配合得非常好,把人真的导向了正轨,导向了成佛之道。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善巧方便,真实智慧落实在教学这桩事情上。所以,第一句,清凉大师教给我们,佛是以德,绝不是以力、以其他的手段来跟人相争。我们再看第二句。

「为诸天世人有怀疑者,断彼疑故,示现降魔」。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有五个字,「破魔佛谁愈」。这个「愈」就是赢了的意思,让这些六道众生来看,你看看魔跟佛斗,到最后看是谁胜了,谁败了,他们两个来比试一下。实际上,「示现降魔」,那就是舞台上的表演,六道众生是观众,给他们看。看到最后还是佛赢了,魔输了,这是让六道众生对於佛菩萨生起信心。否则魔有势力,魔也有智慧,欲界天人都不如,都比不上,都跟魔去学去了。这个事情在世间很多,我们不能不知道。魔里面,虽然魔王是菩萨示现的,可是魔天里面的众魔,并不都是菩萨。为什么他会变成魔王?他有那么大的福报?魔王的徒众也是算不清楚的,太多太多了,但是他是局限在欲界。佛菩萨的弟子是遍法界虚空界,如果单就欲界来讲,可能佛的弟子没有魔众多。这是我们想像当中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佛法里头常说法弱魔强。

你要问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六道众生迷的人多,觉悟的人少。觉悟的人一定站在佛这边,迷惑的人决定站在魔这边。即使我们从历史上来观察,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教化众生,当年在世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四十九年。就以当时来说,印度的人口有多少?有多少人能够亲近释迦牟尼佛,听他老人家讲经说法?还有多少人没有这个机缘,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能够亲近接受他教诲的人少数。像现在一个城市一样,法师在这边讲经,几个人来听?图文巴这个小城八万人,就算今天你这个讲经道场很兴旺,来个三千人、五千人来听。八万人,就是来一万人来听,才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没有到这个道场来听过经的。

没有来听过经的都算是魔道,这个话怎么说?魔是烦恼,你想想看,你有没有烦恼?《八大人觉经》上讲的四种魔,所以你自己想想,你就晓得是不是魔?第一个「五阴」,我们是五阴身,换句话说,你生来就是魔。第二个是「烦恼」,第三个是「死魔」,第四个是「天魔」。天魔是什么?是外面的诱惑,你还受不受外面的诱惑?眼见色、耳闻声你还会受外面的干扰,受外面的影响,受外面的诱惑,你就是魔。你再想想,哪个不是魔!魔是折磨的意思。

凡夫修福修善,没有离开欲望,最高的就是升到魔天,其次的才是他化自在天,再其次的化乐天。所以,魔天是第七层天,没有断欲,修行一切善法能到魔天,欲没有断;换句话说,贪瞋痴没有断,嫉妒没有断,但是愈往上去他愈淡薄。魔是欲界最高的一层天,可见得魔王欲望是最淡薄的,但是他执著,他不希望人修行成佛。为什么?成佛脱离六道轮回,脱离三界,这是佛在经上常常介绍给我们,魔怕他的徒众统统都离他而去,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魔喜欢热闹,喜欢徒众多,所以哪个发心修行想出家,将来要超越六道轮回,他就头痛。经上讲的这些事情当然是真的,佛决定没有妄语,我们对於佛要有信心。

由此可知,在三界之内,魔的徒众超过佛不晓得多少倍?现在佛跟魔两个在争徒众,佛是想让魔都来学佛,魔是想把学佛的人统统都拉到他那边去,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学佛的这些人,到底要靠魔这边,还是靠佛那边?靠魔这边,有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有这个乐,这是魔这边;佛那边没有五欲,远离五欲六尘,他有法乐。但是你要晓得,六道凡夫在轮回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世、两世,无量劫来在六道流转,舍身受生,习气太深了。佛在经上讲得好,「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六道凡夫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爱欲太重。谁能把爱欲断掉?谁能够真正享受到法乐?这不是桩容易事情。

凡夫要修行成佛,别说成佛了,成个罗汉超越六道轮回,都不是简单事情。这里面的因,我们不说远的因,说近因,远的因大家都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第一个因。放下佛性不谈,第二个因就是善根,阿赖耶里面佛的种子。这个种子是薰修成的,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在薰修,但是薰修的力量薄弱,很有限,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细心观察就明白了。不要说一生当中,说这一天当中,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多少时间受佛的薰习?多少时间受魔的薰习?这不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吗?

我们念佛的同修们,每天说老实话,你能够用功八个小时,这难能可贵,很不容易!你能说四个小时听经,四个小时念佛,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还有十六个小时你是被世俗烦恼习气在薰习,敌不过,八个小时敌不过十六个小时。所以佛少魔多,理所当然。如果不是祖师大德提出来一个方法,这方法妙极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习」,要不是这个方法,你这一生怎么可能有成就?长时,那真的你要有福报,你得要有寿命。你没有寿命,薰习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死魔来了,把你修学的功夫断掉了。来生虽然接著再修,因为你当中这一断至少要断个十几、二十几年,前面忘光了,再遇到要从头来起。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不一定你哪一世闻到佛法,说老实话,生生世世,闻佛法那一世不多,闻不到佛法的时间太多了,这都是事实真相。

所以才晓得,成功不是容易事情,我们这一生能够有这点成就,无量劫来累积的效果,这一生当中缘好。缘怎么说好?五十年来,每天读经、念佛、讲经没有中断,这才起了一点作用。经教展开真能看得懂,能懂得一点佛的意思,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不是偶然的。这一生当中明白了,觉悟了,加紧用功,这一生不空过,决定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一定要发这个心。为什么?如果说是再要投胎轮回,这一个隔阴之迷,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才再遇到佛法。所以,佛在经上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是第一大喜事,无比的殊胜因缘,怎么可以空过?你要问这什么道理?佛讲的是事实,这世间一切法都是虚妄的,唯有学佛是真实的。

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你就是做到帝王、将相,最后还是一场空。帝王、将相也是多生多劫累积的福报,福报现前,一生享尽了。好比一个人很辛苦、很节省去存一点钱,十几年存的这点钱,哪一天到银行去拿出来,一个观光旅游,几天花光了,就是这个现象。帝王、将相,在我们一般人讲做到部长以上的,至少十世,过去十世修福,修善积德。如果做到帝王的话,那是百世,不是十世,十世没有那么大的福报,百世以上积功累德,才能享受世间这样的福报。可是享福的时候忘掉了,不知道修福,所以短短的几年、几十年耗尽了。凡夫不知道前因后果,佛菩萨看在眼目当中很清楚,可怜悯者。他在攒钱、储蓄的时候很辛苦,他观光旅游用钱的时候,他很浪费。一生的积蓄,很短的时间用光了,用完之后没有了,又不知道要受多少长的苦难!

所以佛跟魔,我们首先要能够认识清楚,然后要用真实智慧去选择。要有决心,要有毅力,克服自己的障难,所以才有种种的示现,让我们看了之后,生起坚定的信心。现在世间风气改变了,古时候那些传统完全没有了。我在年轻记事的时候,小时候记事,民国二十几年。那个时候清朝亡了,进入民国二十多年,还能听到一些大人讲故事,讲从前清朝末年那些掌故,现在讲的人都没有了。小孩都喜欢听故事,故事就是教育,都是圣贤教育,现在听都听不到。从前小朋友喜欢看图画书,我念小学,图画故事书是我最重要的学习课本。我在五年当中,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把所有这些图画故事书看完了。好的,喜欢看的,还看了好几遍。我上初中的时候,不再看这些东西。实在上讲,对於国学的一点基础,是从这些地方得来的,课外读本。念中学的时候,对於科学技术有兴趣,留意这些东西,那时候的老师好,老师辅导,协助我。

佛在经教里头常常告诉我们,疑是菩萨第一障碍,这就是说明,疑是佛法修学最主要的障碍。你学佛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你有疑,所以首先要断疑生信,你障碍没有了,你的修学会有进步。我学佛进度比人快,原因在什么地方?对老师没有疑惑,对老师的教导没有疑惑,这就是从小父母教的,尊师重道。印光大师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我对老师不敢讲有十分诚敬,但是八分诚敬我敢讲;十分诚敬不敢讲,八分诚敬可以讲,我会有成就。但是现在人对老师,一分、两分的诚敬恐怕都有问题,他怎么会有成就?

所以虽然听经,天天听讲,他懂了没有?没听懂,甚至於很可能把意思听错了,误解了,曲解了,我知道,这种人不在少数。怎么发生的我都明白。能不能帮助你纠正过来?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你不相信,难在你不能接受。所以这一段经文,降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断疑生信,这是在教学首先把障碍排除,然后教学才会真正收到效果。再看第三句。

「为教化调伏诸魔军故,示现降魔」。你看佛所说的,这是示现成道,建道场,讲经教学,首先要「教化调伏诸魔军故」。军是比喻,比喻魔的势力很强大,像军队一样。你要能降伏他们不是个容易事情,这就像打仗一样,你要打赢。佛用的方法是教化、是调伏。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引用经典里面所讲的故事,这都是魔跟佛在演戏,我们把这段文念一念。「波旬兵众满三十六由旬」,这个人数太多了,「围菩提树」,菩萨坐在菩提树下,「欲作留难」,想要跟菩萨为难,就是用武力来威胁。「菩萨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一切散坏,八万四千八部大众皆发大菩提心,故云教化调伏,广如方便经,及本行集说」。广就是详细的,详细说明在《方便经》,这有两个地方说得很详细,及《本行集经》,有详细说明。

这是用武力来威胁、来阻碍,菩萨应付的是慈悲、是智慧,慈能化解魔怨。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示现的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人到无争、无求,魔就不得其便;换句话说,魔对你也无可奈何。魔能够威胁你,能够诱惑你,你统统都不要,他就没有法子了。佛要的是什么?清净、平等,他修的是清净心,真诚、正觉、慈悲,佛要的是这个;换句话说,佛菩萨要的,是六道众生不要的,不想要的。六道众生想要的、希求的,佛一样都不要,所以彼此相处没有冲突,也就是彼此在一起没有利害。诸佛菩萨种种示现,一切作为,对於一切众生是有利的,没有害的,所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世间人如何跟佛抗争?佛不争,名闻利养什么都不要,你们要争土地、争田宅,佛统统放下,出家了。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你要不要?你不要!

所以,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称为「无诤道人」,我们要常常记住这句话。如果我们跟世间人还有争,这就错了,这不是学佛,学佛一定要学佛的无争。我们跟人不能相处,什么原因不能相处?利害冲突,有争论。如果说真的到没有利害,无争、无取,你就想想看,什么人不能相处!建道场,诸佛菩萨建道场,不是这种形式道场。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生没有建过形式的道场,为什么?这是争端。李老师以前我跟他学的时候,教学的时候他老人家常说,建道场各个都是菩萨,出钱出力建个道场。道场建好之后,这些人统统都变成罗刹,什么原因?争权夺利!道场建好之后,分赃,分赃不平,天天就要斗争。

佛知道,所以佛的僧团清净,就是没有道场,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没有争的,这个制度好。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请佛去讲经说法,住在他们供养的精舍,那个产权是别人的,产权没有给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住在别人那里作客,经讲完了,讲完了就走了,一生都是这样子。所以,可以接受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的供养,临时的,只是一个法会而已。他那个法会是讲经法会,讲一部经而已。有时候听众很多,欢喜,可以在一个地方讲个几部经,决定没有留恋,没有贪著。如果真的建了一个建筑物在此地,你就没有办法避免住众里面起贪心,肯定有,决定有。佛要避免这个过失,他不要。到中国来,中国自古以来圣贤教诲,尊师重道,怎么能叫老师出去托钵、去讨饭?这个学生不被人骂死!叫老师晚上树下一宿,这在中国是讲不通的,绝对不可以的。所以到中国,就完全变成是中国式的生活方式,所以老师接受供养,帝王大臣提供建筑。可是出家人确实是清白的,虽然有这些设施,没有贪心,没有留恋,做得真的是如理如法。

我初出家的时候在新竹,去访问无上法师,我去看他那个道场,还相当如法,我的印象很深刻。那个寺庙是日本式的,日式的,清众已经不是广单(广单,我们讲通铺),已经不是了,一个人有一个床位。有日本式的纸的屏风隔成的墙,纸的拉门,很简单,一个榻榻米。实际上是一个半榻榻米,另外半个榻榻米有个小桌子,他可以供佛像,可以放他的衣物。一个人一间,那一间多大?一个半榻榻米。我在那里住过几天,我很欣赏,在这个时代,真的那是出家人的生活。他的房间是长廊,寮房就是在长廊的一边,它不是两边,一边,这一边是长廊,通大殿,通斋堂。这都是依照古时候留下来的建筑,十方道场,不是属於私人的;私人的就变成子孙庙,子孙庙的弊病就很多。应该是十方常住,那功德无量,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

我们要学世尊,怎样教化调伏这些魔众?那你就一定要知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戏一个人唱不起来,你一个人唱主角,你要找一些配角,配角都是觉悟的人。不是觉悟的人,不能跟你共同唱这台戏;共同唱这台戏,都是觉悟的人。万一觉悟的人找不到,你要帮助他觉悟,要常常教导他。有几个觉悟的人在一起,这台戏就唱成功了,真正是自利利他,无量功德。所以「降魔」从哪里降起?不是降外面,降自己,降伏自己的烦恼魔,降伏自己的贪瞋痴,降伏自己的自私自利,降伏自己的名闻利养,降伏自己对五欲六尘的享受,从这做起才行!自己成功了,才能感化外面,就起感应。这个经文明明白白教导我们,我们应当认真努力来学习。好,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