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一八讲) 2004/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18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百界偈颂第四首看起:
【或见绀青目。观察於十方。有时现戏笑。为顺众生欲。】
这首偈观方现笑,清凉大师教导我们参考「离世间品」以十事现微笑心自誓,参考这段经文。这一段经文有十句,我们读了前面八句,现在从第九句看起。「菩萨观见过去世中,同共集会,诸天人等,至今犹在凡夫之地,不能舍离,亦不疲厌,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这一小节经文我们看到之后,确实引起无限的感慨。他说的是哪些人?菩萨见到过去世中,过去世这一句里面包含的很深很广,过去无量劫。我们这些与佛有缘的人,听了佛法会生欢喜心,不排斥能接受,不管是真能是假能,总之你表示可以接受。从前李老师讲的话,都是过去生中跟菩萨、跟佛在一起修行,他们是真干,所以成就了,成佛的成佛,成菩萨的成菩萨。我们不认真,阳奉阴违,表面上看起来是学佛,实际上自己的毛病习气一分一毫都没有改过来。所以这是当时的同学,他成了菩萨,法身大士,他成了佛,我们依旧在六道里头做凡夫。
共同一会,这是讲共同集会,同在一个道场同在一起学习,确实成就的人少,不能成就的人多,多到你无法想像。所以佛度有缘人,哪些是有缘人?过去生中曾经同会,在一起修行的老朋友。你说这个关系多么密切!为什么不成就?同学、同参当中不能包容,彼此对立,互相矛盾。这个事情就在现前,我喜欢这个,我讨厌那个,这一种心态要不能改过来,还要继续搞轮回,这一生当中还是不能成就,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你不能不搞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过去生中恩恩怨怨,这是因,现前的分别执著是缘。过去生中纵然有因,现在我能够遵守经教的教诲,放下分别执著,缘没有了,缘没有了,果就没有了。果是什么?对立矛盾,这个永远叫自己的心得不到清净,得不到安宁。
中国人讲平安,现在全世界人都希求和平,心平就安了。心不平,你怎么会安定?安就是定,在佛法讲是三昧。念佛得不到念佛三昧,功夫成片就是念佛三昧,为什么得不到?心不平。为什么不平?分别执著放不下。放下分别执著,你就看到一真法界了,你就入佛知见了,不是凡夫知见。所以分别执著对我们的伤害有多大。我们的老朋友、老同参他久远劫成佛了,过去我们在一起学习,他成佛了,他成了法身菩萨,我今天还在六道搞轮回,原因就是这桩事情。他在那个时候把分别执著放下了,他成功了,他的清净心现前了,平等心现前了,不分别就平等,不执著就清净。清净平等现前,他的真诚现前了,正觉现前了,慈悲现前了。这是我们讲了这么多年,五种菩提心,这是我讲的,净空法师讲的五种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五种菩提心从哪里来的?从经论里头三种菩提心而来的。《观无量寿经》,佛讲三种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讲这三种;《大乘起信论》里面也讲三种,直心、深心、大悲心。我讲五种是根据经论讲的,直心就是真诚心,就是至诚心,我把这一条用现代的话大家好懂,真诚心。所以真诚心就是至诚心、就是直心。深心不好讲,不好懂,我把它讲成三个,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这个大家好懂,所以把深心变成三个。把大悲心跟回向发愿心这两个合起来,慈悲心。我讲五种菩提心,五就是三,三就是五,佛法讲开合不同,归纳起来是三,展开来是五。方便初学,让我们好有下手之处。
所以这些老朋友们,诸位要晓得我说老朋友就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在当时把这个心转过来了,所以他成就了;我们没转过来,我们所用的心跟这个完全相反。你看他用真诚心,我们用虚伪心,骗自己、骗别人、骗佛菩萨、骗鬼神,反正总是不老实。用种种方法掩饰自己的过失,炫耀自己的长处,我们干这个,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搞六道轮回。他们当时用清净心,我们今天的心染污,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一接触就起贪瞋痴慢,就生起好恶,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喜欢不喜欢把你的自性染污了。清净心里头是没有这个染污的,清净心里头没有喜欢,没有不喜欢,没有贪瞋痴慢,那是清净。清净心是智慧,染污心是烦恼。
老朋友他们能够用平等心,没有分别就平等了,没有执著就清净;我们是坚固的执著,严重的分别,成见很深。本来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我们本来的心,现在变得很小,两个人都不能相容。所以晓得人家为什么成法身菩萨?为什么成佛?我们为什么今天搞到这里?当年我们在一个教室、一个聚会里面在一起学习,现在他成佛了,法身菩萨就是成佛了,我们还搞六道、还搞三途,一点惭愧心都没有,还自以为是,还自以为荣,还自以为了不起。你的前途当然有不是没有,前途在哪里?前途在地狱、饿鬼、畜生,那是你的前途。我跟大家句句讲真话,我到这个世间来是业力来的,跟诸位完全一样。只是通过这半个世纪的学习,天天在学习,明白了。明白之后,我这一生是为大家来服务的。我这个服务的项目是什么?把事实真相讲清楚、讲明白。为什么我选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没人做。如果有人做的话,我会选另外一个项目。这项目很重要,没有人做怎么办?那只好自己做。这是早年我常讲求人不如求自己。希望大家要细心体会到这个意思。
诸佛如来,老朋友、老同参、老同学,我们有关系、有缘!所以他成就了,看看我们现在有意思想回头,他来了。如果过去没这个关系,没有这个缘,你讲得再好,没兴趣不愿意接触,没缘。缘没成熟亦复如是。心里头迷惑颠倒,没智慧,正觉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方法当然是多,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中下根性的人大多数从经教开悟。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娑婆世界,文殊菩萨替我们选择法门,他讲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是指娑婆世界,就是指我们地球上,地球上这些众生根性,六根哪个根性最利?耳根。看未必看懂,听懂了。当然这个世间也有眼根利的,他一看就明白,但是是少数;大多数一听明白,看不明白,听明白。所以这个世界跟观音菩萨有缘,观音菩萨用耳根不是没有道理。观音菩萨,注意听,他修的方法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没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你决定没有慈悲心,你没有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有慈悲心。所以你要是问,觉悟的人是什么样子?觉悟的人是大慈大悲。你就从这五种菩提心去观察有没有觉悟?你去看人,这个人对人有没有真诚?会不会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欺骗自己是真正的根本烦恼。你想想看他连自己都欺骗,他怎么会不欺骗别人?不自欺的人决定不欺人,这是真理。
所以修行往生,这是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易行道。易行道也不是你想像那么容易,李老师往年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两三个。这什么道理?能够依教奉行的人他才能往生,不能依教奉行的人不能往生,念佛也不能往生。什么教?《无量寿经》一翻开第一句话「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总纲领,净宗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要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是什么?总纲领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诸位要知道,这十大愿王里面每一条都圆满具足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条条都具足。你懂吗?你能做到了吗?从哪里下手?就在这一品经里面。佛非常慈悲教我们行门的下手之处善护三业,头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三句讲的是什么?十善业道,身口意三业,从这里下手。普贤大士之德从这里落实。你看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你要是果然依教奉行,你肯定往生,真的是祖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你不懂,你根本就没有把这段经文放在心上,你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是祖师大德讲的,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二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你的心行不相应。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诸佛菩萨,看到佛像、看到菩萨,我们恭敬顶礼,老朋友、老同学你成就了,我还是沦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原因我知道了。这个原因怎么知道?这是感谢老同学、老朋友教诲。这些经论老朋友讲的,老同学讲的。释迦牟尼佛是老朋友老同学,阿弥陀佛、毗卢遮那都是老同学老朋友,当年同在一会。诸佛如来都是老同参、老朋友,那诸菩萨还用得著说吗?我们还是不愿意回头,还是倔强,还是自以为是,不要紧慢慢来,在三途地狱慢慢去滚去。再过上无量劫,也许你头脑清醒一点了,没有关系,我们的老朋友老同学非常慈悲,他可以等。什么时候你真的想回头了,他就来帮助你,真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慈悲到极处。
所以他看到,「过去世中,同共集会,诸天人等」。那时候我们大家的身分都相同,人间天上常常在一起聚会。他们成佛成菩萨,而我们今天犹在凡夫之地不能舍离,在六道里头搞生死轮回不知道疲劳。人生在这一世有几个觉悟?我觉悟了,我明白了。我怎么觉悟、怎么明白?这一生的经过,从出生,上学,读书,工作,以后出家修行弘法。这几十年当中走过多少地方,住过多少地方,住得短的一天,第二天就离开了,住得长的几年、几十年。住得长的,实在讲不长,居住短的太多,一个月、两三个月,从这些地方省悟过来了,知道什么?知道没有自己,无我无我所。
什么是自己的?什么都不是。我常常讲,你每天晚上睡觉睡著了,这个世间哪一样东西是你的?包括身体都不知道是自己。另外一个空间维次出现了,梦境,梦境是不同维次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去了。人哪一天死了,死了,身有生灭,灵性也是转到另外一个空间,灵性不生不灭;身有生灭,身不是自己。凡是有生灭的都不是自己,不生不灭的是自己。佛给我们讲智慧是自己,德行是自己,这都没有形相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自己,既然那个是自己,你要好好的修你自己。这个身跟现在所有这一切环境不是自己,不是自己关心它干什么?不是自己决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的心就病了,你的心就染污了,你的心就不平了,你的心就迷惑了,你的心就虚妄了,不可以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你的真心、菩提心就现前了。你看说起来多简单,再给你说做起来也是很简单,问题是你不肯做!这事情不能怪别人,自己的事情,与别人不相干。
所以,蕅益大师说的话我们要常常记住,「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於心」。这是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现在人讲真理,这句话是真理。你果然通达明了,你不会怨天尤人,知道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我不喜欢这个人,我讨厌这个人,这个人真的是值得人不喜欢讨厌吗?可是世间有人喜欢他,有人不讨厌他。那是我看错了,还是他看错了?其实所有境界都没有一丝毫意思在,是我们自己生起虚妄的妄想分别执著,自己完全不知道。
譬如现在大家看电视的机会多,一般人每个人每天都看电视。我们把这个现实的社会,宇宙之间森罗万象比喻作电视的画面,电视画面天天在播演。这个画面里面什么都没有,你稍微懂得一点科学常识你就晓得,这个画面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你想想《楞严经》上那两句话,是不是这样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所说的,这个画面是不是虚妄?是不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以它没有善恶,它没有真妄,它没有是非,它什么都没有。这个画面缘生缘灭,《般若经》上这才把真相说出来,「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有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我们自己,自己接触这个画面生起妄想分别执著。你要不起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是诸佛如来,你就是法身菩萨。你接触这个画面,你生起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是凡夫。是佛、是菩萨、是凡夫,自己做的,与外头境界不相干。觉悟的人一丝毫染著都没有。我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深深感触到的就是菩萨跟我们过去世中共同集会,真的是老同参、老朋友、老同学。现在我们两个一比,差太远了,他接近圆满的觉悟,我们今天是深重的迷惑颠倒,不知道惭愧,不知道回头;换句话说,还有罪受,还有很长的罪要受。
菩萨示现在七步当中看到微笑,这些老朋友当中有几个可以回头了,菩萨这一次出现在世间帮助这几个人。世尊的遗教,在这个世间要住一万二千年,这叫法运。在这一段期间当中,老朋友根熟的,就是说能信、能解、能行、能证,全都帮上忙。还有没成熟的,不要紧,没成熟的交给地藏菩萨、交给阿弥陀佛,等待下一尊佛出世,下一尊是第五尊佛,弥勒佛。所以你什么时候觉悟,你什么时候得度,这个里头总的一句话就是真诚。你看看连鬼神到我们这个地方来都透讯息给我们,真诚心能救世间。现在我告诉你,真诚心能救自己,真诚一定具足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这五个菩提心,一个就是五,五就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是圆满的,少一个统统都没有,一有一切有,一个没有统统没有,你要明了这个道理。要认真修学,修学真诚,真诚一定有清净,要学清净,要学平等,要学正觉,要学慈悲。以这个心落实在普贤十愿,文殊十度,最初方便落实在善护三业,就是十善业道,这叫真修行。换句话说,用十善业道来实现文殊十波罗蜜、普贤十大愿,用十善业道来实现;用文殊十波罗蜜、普贤十愿成就自己的圆满菩提心,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发出来了。这一发出来,恭喜你,你是法身菩萨,你成佛了。
我今天讲的,讲得很清楚、很简单、很扼要,把凡夫怎样修行证果的诀窍说出来了,我们不能辜负老朋友、老同学。老朋友老同学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肯定的,不是我们高攀,你看那个经文他自己说的。我们在这一生听到这个话,肯定,确实我们是有这个关系,你现在要不承认,也许来生后世或者再过无量劫之后,你听到这一段话点头,是,没错!确确实实我们是同在一会,同在一个老师会下学道,离开老师之后分道扬镳。分道扬镳里头只有一种人,永远随顺老师教诲,他成就了。如果对老师教诲打折扣,或者是阳奉阴违,或者是完全违背,这个道就是下面的十法界了。十法界的境界都不是真实的,梦幻泡影。梦幻泡影从哪里来的?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自作自受。我们再看末后一句。
「菩萨尔时,为一切如来光明所触,倍加欣慰,熙怡微笑心自誓」。这首好懂,这首是菩萨得十方一切诸佛威神的加持,你只要真正发愿。出现在世间这十句前面三句,清凉大师说是自己庆幸自己,自己没有堕落,自己修学如法有了成就。第四句是看到世间众生没有智慧,傲慢,菩萨出世示现成佛,有能力帮助他改过自新,摧伏他的烦恼习气。第五句看到从前行善,现在退心了,菩萨有能力把他过去的善根发觉出,让他跟前世的善行接轨。第六句菩萨出现在世间能为一切众生做真正的福田。第七句看到众生听闻佛菩萨教诲,得真实利益。第八句这是我们今天说的,怜悯感叹那些同学同修的人,没有能够证得圆满的佛果。这第九句是怜悯过去生中我们在一起学习的这些同学们,今天还在六道还在搞轮回。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在这一段文里面都给诸位做出了报告。
我们不可以不觉悟,不觉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诸佛菩萨。现在我们可以肯定,诸佛菩萨都是我们自己过去生中的老朋友、老同参、老同学。你能够发这个心,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我们是来受果报的。佛在经上讲得好,六道里头一切众生轮回,受这个果报,佛只讲一句话「人生酬业」。你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酬偿你的业报。你过去生中造的善,你在这里享福,你过去生中造的恶,你在这里受罪,人生酬业。这句话我们要是把人生换一换,六道众生无一不是酬业,一点都不错。觉悟了之后,觉悟了要学佛菩萨,我不再受这个业力来支配,我要学佛菩萨,我要发愿,愿力超过业力,你现在就是乘愿再来,不必要到西方去之后再来,现在就乘愿再来。这个心一发,诸佛菩萨就加持你,一点都不假。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偈颂第五首:
【或见师子吼。殊胜无比身。示现最后生。所说无非实。】
这一首偈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的,「师子吼时,说我独尊」。这是用的比喻说的,狮子,兽中之王,所谓狮子一吼,百兽脑裂。狮子大声一吼,许多小动物腿都发软,都跑不动了,说明它有这么大的威力。所以佛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比喻诸佛菩萨说法能伏一切外道。把佛菩萨的说法比喻狮子,把外道比喻作一般这些小动物,用这个做比喻。这里面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清凉大师要我们参考《疏钞》六十一卷,这有十首偈颂,「摧邪导迷行,师子吼义」。我们细细来学习这段经文,就懂得这一首偈的真实义。
首先来说明『师子』比喻什么?这一定要知道。第一首偈里头讲「菩萨师子王,白净法为身,四谛为其足,正念以为颈」。我们一看就很明白,世尊用这个做比喻,比喻得很好。狮子非常威猛,身是什么?身是体。白净法,白在古印度是表善。佛法里面讲白法、黑法,白法是善法,黑法就是恶法,我们中国人讲善恶,古印度讲黑白,这是他们的习惯。净是清净,你看看我们这些年来提倡的纯净纯善,这就是师子身。白是纯善,净是纯净,我们常常勉励同学们,心要纯净,行要纯善。我说这四个字是从讲《十善业道经》的时候提出来的。《十善业道经》里面最精彩的一段开示,就是佛对龙王讲的这一段话,叫著「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我看到这一句确实寒毛直竖,太希有、太难得了,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这一切世间里面包括三种世间,有情世间、智正觉世间、器世间,也包括一真法界,九法界,这常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包括在里头,这是一切法,一切世间。这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这个不可思议,我们真的要竖起耳朵来听,希有难逢!
佛说的这个法是什么?首先教导我们「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这个善法就是十善业道。「昼夜」是不间断,「常念」是心善,心里头有十善;思惟,你思想里面有十善;观察,你的行为里头有十善。又说「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你能修这个,离一切世间苦。所以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十善业道。我跟诸位讲过,第一福,净业三福第一福落实在十善业道;第二福落实在《沙弥律仪》,这是我教大家的;第三福落实在《无量寿经》。你们诸位细心想一想我这个讲法有没有道理?当然不是尽善尽美,但是非常适合於我们现前的需要。我们现前就这么个程度,除这个之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我提出这个说法,就是帮助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成就你求生西方净土,亲近阿弥陀佛,其他的向上一著,到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教你。我现在就是教你怎样到极乐世界去,怎样去拜阿弥陀佛,你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然会把你提升。所以现在我们注重的就是三部经,《十善业道》、《沙弥律仪》、《无量寿经》。用什么心去学?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要懂。用什么态度去学?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所以师子身原来是纯净纯善,我们修到纯净纯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不容毫分不净夹杂」,那你就是师子身。师子身是什么身?菩萨身。什么菩萨?法身菩萨,不是普通菩萨。这不在十法界里头,在一真法界,我们努力这样的修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给诸位说生实报庄严土,不是在同居土,不是在方便土,为什么不干?自己认真学,不需要人家知道,人家知道是宣扬自己,那是与你的德行相违背。佛菩萨知道,护法神知道,要人知道干什么?人家对我毁谤也好,侮辱也好,什么都好,我都很欢喜,为什么?消自己无始劫来的业障。所以这些都是善知识不是恶知识。你念《华严经》五十三参就晓得了,胜热婆罗门,甘露火王,善知识!这些从反面来教我的是消业障,从正面教我的是增福慧。
业障不消除,福慧怎么会增长?有严重业障,纵然遇到真正正面的善知识,也没有办法把你福慧提升。为什么?你业障太重。所以业障要先消,就跟大夫治病一样,先把你病治好,然后才能进补。增福慧是进补,消业障是除病,你说哪个在先?你要真正把这些道理都搞通达了,事相都搞明白了,你生活得很快乐,天天都在快乐当中,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为什么?业障天天消,福慧天天长,怎么不快乐。这首偈内容非常丰富,现在晓得什么是身,这叫法身,就是纯净纯善,这个带得走的,这个肉身带不走。
「四谛为其足」,狮子四个脚,四个脚是什么?苦、集、灭、道。我们前面刚刚念过,无量四谛,这一品我们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讲得很详细。足是什么意思?立足之处。你立足在哪里?四谛。哪一种四谛?《华严》跟净土关系非常密切,自始自终都是导归极乐,这个四谛就很清楚了,《华严》讲的无量四谛。这是我们根本,足是根本,身总要有个立足处,四谛是足。「正念以为颈」,这个颈是可以转动的。正念,为什么正念把它比作颈?不管你往哪一方向,不管向什么地方转,统统是正念。我教杨老师刻一个印章「纯净纯善」,现在做了很多大家都看到,圆的。你看那个「纯」字,一个是正面写的,一个是反面写的,这正跟反就是颈,转。我右面是正,左面就是反,取什么意思?反、正都是净善,都是纯净纯善,取这个意思。纯净纯善是正念,没有一丝毫邪念,没有一丝毫恶念。这就是我们对诸佛菩萨正念,对地狱众生也是正念,对善人是正念,对恶人还是正念,永远以正念对待一切众生。这个要学。
「慈眼智慧首」。眼睛慈悲,慈眼看众生。首是头,头表智慧。所以你在那里表法的意思就很清楚了,纯净纯善是身,无量四谛是足,正念是颈,慈悲是眼,智慧是头,这一身统统具足。「顶系解脱缯」。头顶系的有丝带,有个丝带。这个丝带表什么?表解脱。解脱是大自在!解是解开,它当动词讲解开。解开什么?烦恼解开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都解开了。脱,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脱离生死,脱离一切苦恼。成为王,王就是自在的意思,你看一个国家,他能发号施令,一切人都要听他的,所以他自在。所有这一国里头的人,人民大臣都要听命於王,所以王是比喻自在。
「胜义空谷中」。这个「胜义」就是讲的第一义。第一义是什么?第一义是空,第一义是真心,第一义是自性。我们在前面读过,法性无性,无性之性就是自性。所以性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心,心物都不是,但是心物都是它现出来的,唯心所现,心物都是它现的。换句话说,性是体,理体,色心是德,是性德。这个德它起用,它起作用这是德,性体性德。相,相就是一真法界、十法界,那是相,相是它的作用,不迷的时候是一真法界,带了迷情就变成十法界。从这个地方你就应当要体会到,原来一真法界、十法界,一切依正庄严同一个性,同一个体,同一个德,所以叫同心同德,这个话是有根据的,真的是同心同德。同心同德,清净平等觉、大慈大悲自然现前。你能说对哪个众生不慈悲、对哪个众生不爱护吗?没有。真诚的爱心自然现前。凡是生烦恼的是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性德,把自性变成了无明,把性德变成烦恼,把性的作用变成造业,你看一迷差别这么大。
这一句意思就殊胜了。胜义空谷中是讲体具德能,无量的智慧德能。因此「吼法怖众魔」。吼是它叫了,狮子叫了,这个狮子叫是比喻菩萨示现说法。菩萨说的法说什么法?纯净纯善,无量四谛,正念,慈悲,智慧,解脱。胜义是性体性德,菩萨说这个法,这是纯正之法。这个法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菩萨师子王就是这个真相的象徵,真相的模型,真相的代表,真相的表法。我们学佛能不能学成关键也在此地。想一想我们的身是不是纯净纯善?如果我们的心是纯净纯善,这个身就是法身。实在讲你的身也是法身,一切众生身都是法身,怎么样?你迷你没有证得。我今天纯净纯善我就证得了,我自己证明这个身真的是法身,你没有办法证明。
我们今天所立足的,步步所踏实的无量四谛,这就是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离四谛,步步踏著!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顺逆左右,无不是正念,对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自己住,心安住。《般若经》上讲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住处,我们住处在哪里?不动智佛。现在知道了。不动是真心,清净寂灭,智是根本智,般若无知,住在不动智里头,起作用无所不知。所以这一说法,魔王外道统统降伏了,他们听了不能不佩服,不能不皈依。知道什么?魔王外道没有接触到佛法以前,都以为自己了不起,都以为自己是无上道。中国谚语所谓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这一比才晓得真的是人上有人,天上有天。我以为很高了,我现在找到还有比我更高的。
大乘佛法里面魔也是佛,所以大乘法里头没有降魔。小乘法里头有降魔,大乘没有。魔不过就是迷惑颠倒,错认了,一接触佛法立刻就明白了,他很聪明,有福有慧。你看看魔天在欲界第七层,最高的,在他化自在天的上面,你就想到他的智慧福报多大,一接触佛法他就明了,魔也是佛。但是他一定要听佛教诲,一回头就变成佛了。这是两首偈把这个「师子」的表法说出来了,这是第一句里面讲的「或见师子吼」。下面还有八首,八首都是讲菩萨示现到世间来教化众生的义趣。我们看第三首。
「菩萨为商主,普见诸群生,在生死旷野,烦恼险恶处」。菩萨三十二应,像千手观音所示现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菩萨为商主,是非常适合於现代的社会,现在社会他不称商主,他称为企业家,他经营的企业是跨国公司,所以真的他也是个王,许许多多国家城市都有他的分公司,都有他的行号。他的标志,我们今天讲商标,也就是旗帜,也是插遍全世界。你能说他不是国王吗?他底下的人众很多,有组织。如果他是菩萨,他就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他以什么为目的?以教化为目的。菩萨跟凡夫不一样地方在此地。菩萨有大福报,所以经营得大财富。财富用来干什么?救济贫穷。
所以他「普见诸群生」,这是讲到一切众生。「在生死旷野」。旷野是比喻,比喻六道轮回,这个地区居住生活不安稳,在野外随时有失去生命的危险,没有人保护你。所以不像生活在城市,在城市有保护的。在古时候有城堡,要知道世尊讲经说法在三千年前,那个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什么真正的大国,还在上古部落的时代。中国在那个时候也是一样,中国并没有统一,黄河到长江这个地区,这个地区现在诸位在地图上看并不大,大概只是七、八个省分的样子,在当时八百多个国家,叫八百诸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大国它的疆域不过是一、二百里,小国二、三十里,二、三十里现在就是小村镇,当时它也是个国家。在商末年,周的开国初期,那时候社会是这种社会,释迦牟尼佛当年出世,也是这样的社会。居住在城市有城堡,都有城墙、有护城河,不但是防盗贼,也防猛兽。那个时候我们能想像得到地广人稀,豺狼猛兽经常出入,也容易伤人,所以有这个防御的工事,筑城。在中国、在外国都懂得筑城。
在旷野里面确实生命没有保障,所以拿旷野比喻六道,拿城市比喻四圣法界,比喻一真法界,比喻诸佛净土,那才叫真正安稳。现在诸佛菩萨都为我们介绍,我们这一生当中真正可以能够取得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真正安稳、真正安全!决定没有任何的灾害,没有天灾,没有人祸,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所以我们只要看到这一点,我就非常想去,希望早一点能够去,太不容易了。我们这个世间人,大家长年生活在一起,内心都是有矛盾,都勾心斗角,这个难过。这一种日子就是在生死旷野。我要做一个老实人,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的人,我一定喜欢跟那些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的人在一起。你有这个心,有这个愿,有这个行为,你自自然然感应道交感得。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以前没有闻到佛法,不知道!迷迷糊糊过了半辈子。现在真正闻到佛法,真正明白、懂得了,我就应该认真努力,应当向佛菩萨学习,这一生决定要争取到西方净土,那你一定要明了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疏》上品上生章里面所教导的。这一章经里头最重要的两句话,佛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能违犯。佛教我们做些什么?我们就抓住这三部经就行了,《无量寿经》、《沙弥律仪》、《十善业道经》。经论太多了,古人讲的浩如烟海,从哪里下手?从这三部经下手,决定得生净土。这三部经不能不熟读,不能不深解义趣。我都讲解得很清楚,明白了之后,依教奉行,我们就离开危险的旷野,我们找到安全的都市。这生死旷野是烦恼险恶处。上面这一句是比喻,这一句这落实。这个地方有烦恼,险是讲的天灾人祸,危险;恶是讲的造业。险是果,恶是因,或者把险恶连起来,烦恼是因,险恶是果,都能讲得通。十恶一定感得恶报,这个恶报在人间就是天灾人祸,佛讲这叫花报,果报一定在三途,三途地狱是果报。再看下面这一首,第五首。
「菩萨见众生,三毒烦恼病,种种诸苦恼,长夜所煎迫」。菩萨见到了,我们凡夫天天在其中,但是天天不觉悟,人家在旁边看到了,真正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在三界六道之外,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堕在三界六道里面看不出来。这里头三毒烦恼病,三毒是根,贪瞋痴,从贪瞋痴引发出来的烦恼无量无边。佛在四弘誓愿里面讲「烦恼无尽誓愿断」,佛法里面把这个比作叫枝叶烦恼,贪瞋痴叫根本烦恼。怎么个断法?上根人、聪明人从根本断起。中下根人不知道根本,从枝叶,枝叶上永远断不尽。你把这个枝叶摘掉了,过两天它又生了,永远断不了。什么原因?它有根。所以你能把根拔除,枝叶不要管它,自然就枯掉了,就没有了。这一首偈里面这一句是讲的因,后面两句是讲的果报。只要你贪瞋痴不断,你在六道里面就永远轮回,你就决定出不去,念佛也出不去。
所以你要知道,这祖师大德常常教给我们,我们学佛的人几乎都有这个常识。人在临命终时,一般讲八个小时他的灵性没有离开,所以八个小时不要去碰他的身体,甚至於不要去碰他的床铺。为什么?怕他起瞋恚心,他一起瞋恚心就堕恶道。不扰乱他,不干扰他,这个常识我们现在知道。你从这个常识,你就晓得贪瞋痴严重。所以人在临命终最好是给他念佛助念,让他听到的是佛号,不要听到家人悲痛哭泣,不要让他听到。为什么?听到怕他起感情,他那个贪爱生起来,好了,他又不能往生了。贪爱起来堕饿鬼道,瞋恚起来堕地狱道,愚痴堕畜生道,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最怕的是临命终的时候起贪瞋痴,纵然你一生修为不错,修得很好,临命终时贪瞋痴动一个到恶道去了。你一生修的是福报,你在恶道里还是能享福。这个问题真是切身利害问题,不能不知道。可是世间疏忽不知道的人真的是太多了。即使学佛的同修,学佛的人多,真正知道的人也不多。什么人真知道?真的做到了,真的时时刻刻有高度警觉心,那个人是真的知道了。
所以这三毒烦恼病感召种种诸苦恼,天灾人祸。长夜所煎迫。迫是压迫,逼迫,煎是煎熬,这两个字都是讲你在那里受苦受难,受煎熬、受逼迫。这是讲整个六道里面的状况。长夜,长时间不是短时间,李老师以前常讲是长劫。这个长夜是指地狱,地狱里头见不到日月星光,你看江老师画的地狱变相图,那里面是阴暗,看到所有的图全部都是阴暗,阴天一样,长夜所煎迫。现在时间到了,我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