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七七讲) 2003/12/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77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邻次十界,第九段关钥世界,苦灭道圣谛第七句看起:
【或名摄念。】
大乘教里面,我们也常常看到「摄心、一心」,这些词句很多。念是念头,凡夫妄念太多了,多到无法想像,应当是宇宙有多么复杂,我们的妄念亦复如是。怎么知道?我们可以从推理上来体会,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想就是念头,心想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世间无量无边不可说微尘数世界,每个世界里面都有十法界。世界无边,众生无边,三途六道无边,从哪里来的?念头生的,你这才知道念头是多么复杂!念头有多少,没有人能知道。起念是因,因必定感果,所以,佛教我们『摄念』。摄念,跟孟夫子所说的「放心」,义趣完全相同。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都摄六根」,他的都摄六根,跟这个地方「摄念」是一个意思。念有分别,所以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收回来。
这里是讲的道谛,这个法门当然也是大总持法门,我们想一想,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不是摄念?我们今天学习净宗,采取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的目的,《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就是摄念。禅宗用观心的方法,用参究的方法,参话头的方法,也是摄念。密宗里面,所要求的三密相应,又何尝不是摄念的方法?由此可知,无量法门只是方式不一样,无有一门不是摄念。这是从横的说。从纵的讲,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亦无非是摄念而已。念有粗细,我们今天摄念,是摄粗念,能不能摄得住?你能够摄住了,你就有效果,你就有成就。许许多多人没有办法,持名念佛,念著念著里面还夹杂著妄念,这就是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得念佛三昧,道理在此地。
妄想分别执著实在是太多!这个事情佛菩萨非常清楚,他是过来人!无量劫薰修成的,妄想、分别、烦恼、习气,在阿赖耶识里面是种子。《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给我们归类,善心所十一个,善念种子;恶心所二十六个,烦恼心所。根本烦恼六个,随烦恼分大随、中随、小随,二十个。这就是明显的给我们说明,无始劫以来,我们接受善恶的薰染,恶多善少,恶习气的力用远远超过善习气。所以人学坏很容易,学好很难,道理就在此地。人在六道,往上升少数,往下堕落的占多数。
恶道众生,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地狱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这个非常非常希有。那是什么因?他在过去生中曾经学过大乘,曾经学过《华严》、《法华》,阿赖耶识里头有这样的种子。为什么会堕地狱?这个道理善导大师讲得好,「总在遇缘不同」,他在这一生当中,遇的缘不善;换句话说,他出生的环境不善,长大之后,周边这些人不是善人,大概都是追求名闻利养,享受五欲六尘,不知道这个世间有佛法!习气太重了,偶然遇到,不能接受,沦落到地狱。地狱苦吃尽了,忽然遇到佛菩萨,佛菩萨是众生机缘成熟,他就会去示现,「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地狱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菩萨现地狱身,给他做增上缘,为他说法,促成他觉悟,豁然大彻大悟。这个超升是我们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他这一超升,超升到佛道,什么地位?法身菩萨,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我们细心去思惟、观察,佛说的确实有道理,既然有理,我们就应当相信。
所以大乘,尤其是像《华严》、《法华》这样的大经的薰习,我们知道在这个世间,从古到今,读《法华》的人很多,读《华严》的有,不是没有,少就是了,什么原因?经太大。《法华经》只有七卷,《华严经》,《八十》跟《四十》合起来,除掉重复的部分,有九十九卷,读诵受持确实有困难。往年我们在台北,台北有个「华严莲舍」,那时候南亭老法师主持,老和尚对我非常好,所以华严莲舍是我常去的地方。每年他有定期的诵《华严经》,法师带著大众一起来念,从头到尾念一遍要两个星期。那时候念的是八十卷的本子,八十卷念两个星期念完,念《四十》的很少,我还没有听说过。实在讲,诵《华严经》应当接受弘一大师的教诲,八十卷念到「离世间品」,就是第五十九卷念完,接著念《四十华严》。这是我们中文译本最完整的《华严经》。
早年我在台湾,读到弘一大师的教诲,我觉得很有道理,那时候我在台北讲《华严经》。我们《八十》、《四十》一起讲,一个星期讲三天,两天讲《八十》,一天讲《四十》,当然我们需要经本。非常难得,会性法师他收藏有一套木刻版本的《四十华严》,他听说我印《华严经》找不到底本,他就送来了,我非常欢喜。李老师特别赞叹,给我们写了个序文,告诉我《八十华严》要印完整的。因为我那时候只想《八十华严》印到「离世间品」,然后接著《四十华严》。老师告诉我,印要印完整,读应当这样读法。所以我们当时印精装五册,现在这个本子我们这边大概还有,诸位可以看到,一共五册。五册前面三本,就是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正好是《八十华严》从「世主妙严品」到「离世间品」。第四册就是「入法界品」,我们可以不读,读第五册,第五册就是《四十华严》,所以第五册特别厚。这是接受李老师的教诲,《八十》跟《四十》经文都是完整的,读要这样读法。
常常读,纵然在这一生当中没有成就,念摄不住,妄念没有能力把它伏住,实在说,会读经的人读经也是摄念。我们的妄想真难断,真不容易,前念灭了,后念它就生,一丝毫空档都没有。它接著就来,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速度之快,不但我们凡夫不能够觉察,经上讲,一直到七地菩萨都无法明了这桩事情的真相。再进一步到八地菩萨,八地不动地才看到这个事实真相,念头起灭的真相,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的。所以,摄念谈何容易!我们今天讲的念头,是很粗的念头,微细的念头,极微细的念头,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以为我现在没有什么妄念了,其实妄念就像江河里面的暗流一样,表面上看到是平静的,里面流的速度很快!
所以,要晓得所有一切法门都是摄念,能摄念这个法门才叫有功夫,有效果。摄念就是禅定,名字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也叫三昧(梵语叫三昧)。我们用念佛的方法得到,叫念佛三昧;我们用读经、读诵的方法得到,我读《华严经》得到三昧,称华严三昧;我读「般若经」得到,称般若三昧;我念《法华经》得到,称法华三昧;我们读《无量寿经》得到,也叫念佛三昧。净土宗里面有它的专有名词,叫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乱的初步,一心不乱有分上中下,下品的叫功夫成片,中品的叫事一心不乱,上品的叫理一心不乱,统称为摄念。所以我们念佛也好,诵经也好,你要知道目的何在?目的就是在摄念。
如果妄念降伏不住,这个事情很普遍,许多人来问我,要不要换个方法?我劝他不要换。为什么你的妄念伏不住?你的功力不够,不可以换方法,一个方法你一直用下去,不要著急,不要天天想著「怎么我功夫成片还得不到」?你要常常这样想法,你这一生都得不到。什么原因?大势至菩萨教我们摄心的原则,「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一心不乱,用什么方法成就一心不乱?后面这句净念相继。净是清净,标准,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不怀疑、不夹杂,这叫净念。你执持名号,名号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你一直念下去。如果念佛还夹杂「我怎么还没有得一心」,这是个杂念,这就是夹杂,夹杂把你的功夫破坏,你才得不到。什么念头都不能夹杂,你的功夫纯。
所以自古以来,多少念佛人不能成就念佛三昧,最重要的原因是夹杂,夹杂著妄想。你看看,佛法尚且不能夹杂,那夹杂著世间法怎么会有成就?真正做到不夹杂、不怀疑,这是净念。相继就是不间断,你的功夫才能保得住,念念不怀疑,念念不夹杂,诵经亦复如是。诵经也要遵守这个原理原则,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要是用这个原则去诵经,你真的会了。对於经教不怀疑,展开经卷,如同佛菩萨在我的面前,诚诚恳恳,恭恭敬敬。印祖常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念佛、诵经能得多少利益,完全在你的用心,跟你的用心决定成正比例。
诚敬,表现在不夹杂,这一点世尊教人非常强调。在《十善业道经》里头,他老人家讲,「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教你起心动念,思想言行,都跟十善相应,不能夹杂丝毫不善,你才能得三昧。净宗所说的,你才能够得功夫成片,才能够得一心不乱,先成片而后才不乱。不乱功夫深,事一心不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真功夫。事一心,见思烦恼断了;理一心,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了几分,生实报土,这是得一心。没得一心,只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乱的下品,也行!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可见得,大乘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无论你用什么功夫,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要把你的妄念给舍掉。
换句话说,要把你的清净心念出来。净宗法门,古德、经典上都讲,「心净则佛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就是心净,你就感应得佛土净,这是净土的原理。所以,净宗修学的法门很多,无论哪个法门,你都要记住,要把清净心修成。一切时一切处,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不夹杂妄想,你就得三昧,三昧也叫正念。你要是明了,你就会用功,你会用功你一定得到很好的成就,你要不会用功,必然夹杂妄想。你要知道,妄想破坏了你的功夫,破坏了你的三昧,破坏了你的一心不乱,你这一生当中跟净土只是结个法缘而已,临命终时能不能往生,没有把握。如果念到功夫成片,你就有把握了,功夫成片好的,功夫成片也有九品,上三品我常常讲自在往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所以,不要小看功夫成片,成就实实在在不可思议。再看下面这一句,第八句:
【或名趣解脱。】
『趣』是趣向,『解脱』是目标、是方向,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要懂。解念去声,当动词讲,我们现在讲把它解开,解是解开,这从比喻上说。解开什么?解开束缚。六道里面的众生被烦恼束缚,烦恼像绳索一样,八万四千烦恼就是八万四千条绳索,把你捆绑起来,你苦了。六道里面的众生,谁不是这样的?只是这个八万四千条绳索,有的人束得、捆得很紧,有的人稍微松一点。紧的时候觉得很痛苦,稍微松一点觉得舒服多了,没有解开,没有把它丢掉。虽然松一点,它还是缠著你,所以你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脱就是脱离。甚至於你脱离不了欲界,欲界还有六层天,你生到人天,就是说这些绳索松了一下,感觉到很舒服了。造作罪业造得多,就束紧了,绳索收紧了,收得你苦不堪言,动弹不得,那是什么?三恶道。特别是地狱,一丝毫自由都没有。
要晓得,业是自己造的,报是业力变现出来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制造一个地狱让你去受罪,没有这个道理。所有一切境界没有人能制造,境界怎么变现的?业力变现的,你个人业力,叫别业,大家一起,叫共业。共中有别,别中有共,很复杂,很不容易脱离。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六道轮回最重要的是见思烦恼。佛为了讲经说法方便起见,不得不用归纳的方法,见烦恼(就是你见解的错误),把它分为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统统都有,你要了解这个事实,你的惭愧心才能生得起来,你就不会贡高我慢,你傲慢不起来!起心动念都是邪知邪见,都是错误。
如果你的见解不错,对一切问题、一切人事物的看法不错,你就不是凡夫,是什么?你学小乘,就证须陀洹果;你学大乘,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萨。有人说,现在人确实佛法里面讲的「增上慢」,我见过,我见了很多。什么叫增上慢?自以为是,他确实不是骗人的,他不是真心骗人,他自己误会以为他证果了。他说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什么罗汉再来的,甚至於还有什么佛再来的,胡造谣言!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但是确实有个规矩,佛菩萨应化到世间跟一切众和光同尘,你看不出来!他身分一旦暴露,立刻就走了,这是真的。身分暴露他还不走,你要晓得那决定是假的,冒充的。
近代,我们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永思集》里面有一篇报导,有个女孩子,过去世必然是善根深厚,她完全不相信佛,没有接触过佛法,梦到观世音菩萨。虽然不信佛,观音菩萨的像常常看,白衣观音,晚上作梦梦到白衣观音。告诉她,大势至菩萨在这个地方弘法,你要去亲近他。她说:我怎么认识?印光法师就是。到第二天醒来,觉得很奇怪,跟家里人讲,一家人都不相信佛,都知道佛门有个观世音,有个阿弥陀佛,不晓得有个大势至。这样子偶尔问问亲戚朋友里头有学佛的,问他:你们佛教是不是有个大势至菩萨?有,有大势至菩萨。她就把这个梦中的境界说出来了,正好印光法师在上海弘法,就带她去见老法师。她把这个梦说给他听,老法师呵斥一顿:你在胡造谣言,你以后再说这个话,永远不准来见我。你看祖师什么态度?观世音菩萨告诉她,他四年往生,果然第四年往生,往生之后,她才把这个事情说出来。这是真的!身分暴露不走,是假的。现在社会妖言惑众太多,不能不知道。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灭道圣谛第八句:
【或名趣解脱。】
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增上慢」,因为这个误会在现代很普遍。对於一个有智慧的人、有定功的人没有问题,邪师说法,他有能力辨别,不会受害。对愚痴的人就很麻烦,愚痴的人没有智慧、没有能力,尤其什么?喜欢神通,喜欢感应,很容易著魔。我们这么多年来,在国内国外看到太多了,这些人真正是佛法里头所讲的可怜悯者。我们在美国、加拿大常常遇到,同学来跟我说,或是他自己的家人,或是他的亲戚朋友,年纪轻轻的二十几岁,学佛了,不到一年著魔了。来问我怎么办?我头一句话就问他,他是不是喜欢神通感应?没错,就是!那就难怪了。
喜欢神通感应,这个念头就是个邪念,魔用这个东西来作佛事欺骗人,佛不用这个。如果佛也用神通感应,那佛跟魔你就没有办法辨别了,佛用什么?佛用教学,魔没有能力教学。魔有神通,佛也有神通,佛的神通比魔还广大,为什么不用神通?要用神通,混淆不清,我们就没有办法辨别了。印光大师,真的是西方大势至等觉菩萨再来的,你看他一生,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用经教教化众生,还特别著重在因果教育,在伦理道德。他老人家的传心法要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真是大势至菩萨!我们到处看到假的太多了,假的到最后是什么?到最后他到哪里去?神经病院,神经分裂,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真可怜。这些他的亲戚、朋友、眷属来问我,我说没有办法,这是他自己的业障,他的业感召的,没有遇到善知识。
世出世间教学最忌讳的是邪思,邪思就是邪见、邪思惟,邪思、邪见,现前叫你进神经病院,死后堕三途,你看看,你冤枉不冤枉!来人给我讲,这些孩子都非常聪明,学校书念得很好,朋友介绍他学佛去了,学佛是个好事情,没有想到他还真用功,如果不用功不会著魔,他真用功,他真相信,真干!好了,这个麻烦来了,魔附身缠身了。到神经分裂回头就很难,什么时候能救?看他刚刚有这个迹象,如果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叫他对那种修行的方法完全放弃,学经教,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还能转得过来,病发作之后就难了,真可惜!我们看到不少年轻人走向这个道路,今天社会很普遍,你说多可怕!
原本我们早年学《楞严》,念到经文上这些经句,我们也没有很重视,也不知道它有这么样严重的后果,没想到。「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也是念念就过去了,各个地方讲经弘法的时候遇到了,才知道这个话的严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要记住一个原则,最简单的一个原则,那就是佛法终极的目标是离苦得乐。如果我们学了,果然快乐了,那你的路子没有走错;如果你学了之后,果报是相反的,是离乐得苦,你就要赶快回头,你的路走错了,你走了个反方向。还要注意到,佛法是正法,决定是正教,规规矩矩,佛法决定没有投机取巧,佛法绝不重视神通感应,这个要知道,神通感应确实有,佛法并不重视。
现在这些神通感应很多,我们常常接触到,常常看到、听到,要有智慧判断,不能上他的当。他说的话所谓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可不能当真,你当真就错了。他讲得很合理、很如法,想想,对社会有好处,这个事情可以做。但是决定不能够附带条件,附带条件我们就要拒绝,这才是真的。只要有附带条件,讲得再好,只要有附带条件,那个条件就是绳索,把你捆绑起来了,你就被他牵著鼻子走,走向魔道,你就苦了,那不是解脱道。解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在,随缘自在。只要你有成见、你有妄想、你有执著,我们常说,你细心观察:这个人他念念想控制别人,念念想占有一切,这是魔,绝对不是佛。佛菩萨教人,一定是舍弃对一切人事物的控制,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占有,清净心!清净心才能解脱。心不清净,你怎么能够解脱?不能脱离欲界,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不能脱离十法界。这都是标准,你会了就不上当,你不会的时候,你是有亏吃的,有当上的。再看底下第九句:
【或名救济。】
这一个名称我们也很熟悉,世间许许多多宗教都很重视慈善救济事业,其实慈济功德做得最圆满、最彻底的是诸佛如来。诸佛如来要救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要度众生入如来究竟果地,大菩提、大涅盘。佛用什么『救济』?佛用的是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也许大家听到觉得奇怪,释迦牟尼佛每天到外面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哪有财?佛菩萨的财,你没见到,他用的是什么?内财。你们讲的金银财宝是外财,身外之物叫外财,外财施得再多,得的福不大,内财得的福大。内财是什么?身体。我们今天讲的,我们用智慧、用体力、用精神、用时间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服务就是布施,这比金钱还可贵。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义工,我来替你服务是义务的,不求报酬,这叫内财布施。内财布施得的福,比一般烧香供养那个福报,不知道要增长多少倍。愈是不求果报,果报愈殊胜,希求果报的反而少。希求果报是你自己画个圈圈,「我就要这么多」,他就得这么多;你自己不画这个圈圈,那个果报不得了,不可思议,这要懂得。所以,释迦牟尼佛是内财布施。
第二,天天为大家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转恶为善,教化众生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是法布施。法布施的果报是开智慧,增长智慧。世尊教学真正是有教无类,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平等待遇。尤其看到贫穷下贱,佛对他格外慈悲,格外照顾,无畏布施,这是圆满的救济。到了如来果地,佛证得究竟果位,圆满的自性,自性本具无量智慧,本具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所以他有能力随类化身,有能力分身。分多少身?跟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相等,真叫神通广大。中国人看小说,看《西游记》,孙悟空比如来佛差远了,真的差远了。七十二变算什么?身上的毫毛统统都能够变小孙悟空,身上一身毫毛有数量,佛的化身、分身没有数量的,而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不但现有情身,而且现无情身。所以,到这个地步,救济一切众生才叫圆满,不到这个程度,不能叫圆满。这是大菩萨的修行法,修因证果。
我们今天在此地学经教,当然最重要的是我现前生活环境,修学环境,现前这个程度,我读了这个经应该怎样学习,经没有白读,我们现前要得受用。所以首先第一个要救自己,自己一身都是病,最严重的三毒烦恼,贪、瞋、痴。尤其是愚痴,愚痴是没有能力辨别真假,在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没有能力辨别真假。你不读佛经怎么会知道?读了佛经还是没有能力辨别,那是你不用心,你诚敬不够,实在讲,讲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性是真,相是假,你有能力辨别吗?诚敬是真,虚伪是假;清净是真,染污是假;平等是真,傲慢是假。
你看看世出世间圣人,连谚语都常常说,谦虚的人有福,没有听说傲慢的人有福。傲慢的人也有,跟福差不多很像,「祸」,傲慢的人有祸。你看祸跟福中国文字很像,这就是教你祸、福在一念间,你一念正,祸变成福,一念邪,福变成祸。你懂吗?觉悟是真的,迷惑是假的;慈悲是真的,自私自利是假的。你要有能力辨别真假,要有能力辨别邪正,要有能力辨别是非,要有能力辨别利害,这叫有一点小智慧,你不愚痴。愚痴就是没有能力辨别,往往把是看作非,把非看作是,颠倒!这一颠倒,祸害就临头,自己完全不知不觉,真正可怜。所以,今天最要紧的,第一个是救自己,自己没有得救,你怎么能救别人,哪有这个道理!
一个人要想真正救自己,不能不认真反省,改过自新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功过格」。你看看,古人用这个方法的很多很多,民国初年还有不少大德还用这个方法。最近这半个世纪没有了,我没有听说哪个人用这个方法,可是真有效。往年我们在台湾提倡,好像还有少数道场,发起用这个方法来修行,这是好的,这真干。「功过格」的标准,多半都是依《太上感应篇》,在我们佛门,莲池大师就是最好的典型,好模范。莲池大师用功过格,他的功过格叫《自知录》,这是出家人。《全集》里面收著有,过去我们还特别把它抽出来,印成单行本,分量不多,薄薄的一小册,出家人确实可以参考。在家同修希望能够遵守印祖的教诲,用《感应篇》、用《安士全书》,那叫真正修行。
尤其是印祖对《安士全书》赞叹备至。他讲自古以来,讲因果,无论在理、在事、在举例、在文字,《安士全书》都是第一等的。所以《安士全书》真的可以把它当作国文来读,文以载道,那里头载的是正道、正法。在家同学依这一部书,就能往生净土,持戒念佛。这部书里头一共有四种东西,第一篇「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也是道教的,「阴骘文」的分量只有《感应篇》的一半,七百多个字,过去我们讲过,很多年前!我那时候初出家,我还记得在桃园大溪关帝庙,在那边讲。第二个部分「万善先资」,讲杀业的果报。第三个部分「欲海回狂」,讲淫业的果报。这两种业最重,特别提出来详细讲解。「阴骘文」就是讲的因果报应。最后一篇「西归直指」,劝你念佛求生净土。这本书真好!末法时期有这本书就行了。
印光大师极力提倡,在一生当中,把这个书印了一百多万册,真正不得了,在那个时代我们不能不佩服。从这里也能看到印光大师的悲心,看到这个世界,劫难马上就要来了,只有这个办法能救济。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在香港住了四个月,讲《楞严经》。住在倓虚老法师办的中华佛教图书馆,看到弘化社流通的这些法宝,我很喜欢看版权页,这也是我看书的一种习惯。新书送到我这个地方来,或者我们要买,我就翻开版权页,如果后头印的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个书我不看。为什么?浪费时间。我觉得写书的这个人心量太小,自私自利的心太重,大概写不出什么好东西出来,不要浪费我的时间。所以佛书、善书,后面印「欢迎翻印,功德无量」,这个书我会看。为什么?他心量大,他就有一个救济众生的心,他出版这些书就是救济众生的行为,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尊敬了。
尤其《安士全书》,这是印光大师推荐的,决定没有错误,真正是传家之宝。往年在台湾,这个书我们印过好几版,但是流通的分量还是比不上印祖,这是我们惭愧之处。可是最重要的是要依教奉行,试问问,我们自己书架上有没有这本书?这本书有没有常常去看它?果然你要常常去看它,你就有救了。你要是大意,疏忽了,固然看别的经书、善书都好,怕的是救济来不及,这本书是救急难的,救眼前的,不能不知道。《了凡四训》也是印光大师极力提倡的,提倡《了凡四训》的目的只是教你深信因果。净业三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了凡四训》能帮助你深信因果,信因果的人能得救,不信因果的人没救,这个道理要懂。你真的懂,你才晓得祖师的苦心。末后一句:
【或名胜行。】
「胜」是殊胜,菩萨行,这个「行」也应该念去声,念行(ㄏㄣˋ),这是动词,这是行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菩萨行是高行,是『胜行』,是净行,是大行,能成无上道。这里面我们初学的人,实在讲也很难体会里面的义趣。但是有方法,只要你自己细心,你去思惟,你去观察,这种行为能够帮助你得真诚心,得清净心,得平等心,得觉悟心,得慈悲心,就对了。
菩萨行是什么?《华严经》里面讲的,「十波罗蜜」,文殊菩萨所代表的,你能懂吗?这十波罗蜜怎么讲法?前面就是大乘经上常说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后面四条是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这四条从哪里来的?从般若波罗蜜来的,般若波罗蜜代表根本智,后面这四条属於后得智;根本智是实智,后面这四种叫权智,就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诸位常常听到,善巧方便就是方便、愿、力、智,是把般若波罗蜜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就叫做权智,就叫做善巧方便。菩萨行从初发心,信位的菩萨到等觉,他们的思想、言行总不出这个范围。普贤的大愿是把菩萨每一行,行行都把它扩充到遍法界虚空界,所以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成无上菩提,道理在此地。普贤的大愿,能把这十波罗蜜扩展到遍法界虚空界,这还得了!这个行真的是高,真的是大,真的是殊胜,没有能够跟它相比。落实在哪里?落实在「四摄法」。
四摄不是对自己,对人的!四摄头一个也是布施,这个布施的意思很狭窄,不像六度、十波罗蜜,那个意思太广太广。普贤跟文殊一结合,那个境界是不可思议,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所以称为高行,称为大行,称为「胜行」。四摄法范围小,我们今天讲六和敬,六和敬为什么不能落实?没有四摄法。没有四摄法,说老实话,所有一切佛法统统不能落实,落实的方法就是四摄。四摄的精神就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四摄法的精神。四摄法用在哪里?我讲得很多很多,用在家庭,用在夫妇,你要懂得用四摄法,你夫妇真正是白头偕老,夫妇和合,永远和合,你真正懂得的话。用在家庭,家庭兴旺,家庭快乐。用在你的公司行号,你生意兴隆,上下一心,从老板到员工,相敬相爱,互助合作,他怎么会不兴旺?问题就是你懂不懂四摄法,你会不会用四摄法?
前些年我在新加坡,跟九个宗教往来,有人问我:法师,你用什么方法跟这些不同的宗教,怎么搞得这么熟,这么好?我说,释迦牟尼佛教我的「四摄法」。四摄法在遍法界虚空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四摄法统统都能够做到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四摄法落实,菩萨胜行,把文殊的「十波罗蜜」,普贤的「十大愿王」统统落实。我今天能做的,实在是大菩萨所做的千万分之一而已,我们就做得很快乐,做得愈多愈快乐,学了要会用。好像是中国大陆邓小平有一句话说「活学活用」,我们学佛要懂得这个道理,活学活用。如果学的这个东西没有用处,你学它干什么?我们的寿量有限,寿量有限就是时间有限,学没有用的东西不就浪费时间吗?浪费时间,给你说,就是浪费生命;说浪费时间你没有什么感触,给你讲浪费生命,这个东西严重了。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一天的时光,就是一天命光,不可以浪费,不能浪费精神,不能浪费体力,我学的东西一定要有用处。
圣贤教诲有大用处,一生都在学习当中,古人讲的话没有错,「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学不了,来世,生生世世都在学习,这个话在大乘法里面非常明显。菩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要经无量劫,要经三大阿僧只劫,生生世世都在学习,学无止境。成了佛,还在学习,成佛还学什么?做出学习的样子给别人看,这叫慈悲,这叫倒驾慈航。学习永远没有间断,你才能普度众生,你要不学了,你拿什么普度众生?教众生学,自己要做一个学的样子给人看。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就成佛了,三千年前降生我们这个世间,还要搞八相成道,教我们学习!《梵网经》上说,他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成佛,这次是第八千次,这台戏常常重复在演唱,我们要知道胜行。后面这句我们念一念:
【诸佛子,关錀世界说四圣谛,有如是等四百亿十千名,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这个总结就不必说了,跟前面完全一样,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