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七五讲)  2003/1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75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邻次十界,第九段下方关钥世界,最后一段看起,苦灭道圣谛。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彼关錀世界中。或名安隐行。或名离欲。或名究竟实。或名入义。或名性究竟。或名净现。或名摄念。或名趣解脱。或名救济。或名胜行。】

到这里是一段。『苦灭道圣谛』,这是讲出世间的因;灭是出世间的果,道则是因。佛在此地也为我们举了十个名称,第一个名称叫『安隐行』,这个「行」,要念去声,它是行动,作为动词来讲,不是名词,古时候的念法念「安隐行(ㄏㄣˋ)」。说明这些名称都是通达无上道的,如来果地上的大菩提、大涅盘。这个话当然是对法身菩萨讲的,不是对我们说的,我们听到,要能够解其义,即使是少分的解义,对我们的修学都会产生很大的信心、愿力。知道我们今天走的这个路正确,决定不是邪曲,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说到道谛,小乘经以「八正道」做代表,而八正道圆满的包括了「三十七道品」,也可以说是三十七门功课,分为七大类,七科三十七道品。但是在大乘,尤其是圆教,它的科目就多了,大乘经上常讲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成佛之道。四弘誓愿里面,我们每天念到的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止八万四千,真的无量法门。无量法门,门门都通无上道,门门都是安稳行。世尊告诉我们,「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都通无上道。尤其是在《华严经》上所说的,《华严经》真的是圆融无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往后我们还要读到。

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学佛的起步,尤其我们都没有入门。大乘之门是「初信位」的菩萨,初信位菩萨的断德(这个断就是放下),世尊在经论上给我们讲得很明白,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放下了,就是断了,证初信位的菩萨,这是刚刚入门,好像小学一年级。你不要看轻一年级,这一年级就是圣人,不是凡夫。虽然他还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大乘要七信位才脱离六道轮回,也就是说他才一年级,到七年级脱离六道轮回了。这个断德相当於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须陀洹只断见惑,思惑没有断,所以不能出六道,思惑断了,出六道。出六道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去了,看看你的缘是在声闻,还是在缘觉,还是在菩萨。像修学大乘的,肯定四圣法界里是菩萨;修小乘的,就是声闻、缘觉。再进一步,把尘沙烦恼断了,尘沙是分别,再破一品无明,就出了十法界了,安稳行!

这些原理、原则我们都懂!从哪里下手?果然常常读经,你自然有个下手处。下手处是什么?把「我执」淡化,我们今天讲我执要是断掉,不容易,看淡。记住,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不要太认真,别人赞叹你也不必认真,想想我真有这个德能,值得人赞叹吗?果然真有这个德能,还在这个世界做凡夫吗?学佛这么多年,连功夫成片都没有做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消息渺茫。问你有没有把握,说老实话没把握,有什么值得赞叹的?所以别人赞叹我们,生惭愧心,他的赞叹太过分,不敢承当!别人毁谤我们、侮辱我们、陷害我们,也不必放在心上。不要跟人生气,心平气和,安稳的接受,为什么?这消业障。

过去今生,我们天天在造业,起心动念无不是业。这些业障累积到今天,佛在经上有个比喻,假如你的业习种子要是有形相,形相多大?像微尘一样,我们无量劫来累积的业习种子,佛说尽虚空都容纳不下,吓死人了!佛这个话不是假话。好在这些业障种子它不是物质,现在科学里面讲的非物质。业习种子分为三大类,有善的,有恶的,有非善非恶的,佛经里称为无记,非善非恶,这三大类。三大类它统统要报掉,就是你要把它消掉,消掉就是在受报,善业,六道里面三善道,把这个善业消掉;恶业,有三恶道。所以,果报是消业障的。果然明白了,聪明人,佛法里面常讲,「随缘消旧业」,这是真修行。后头有一句话,「莫更造新殃」,这句话重要!六道凡夫修行,为什么出不了三界六道?原因就是他一面消一面又造,造的比消的还要多,这个事情麻烦!所以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如果只消不造,那就快了。

所以古德有言,顺境、善缘,你要没有智慧,往往增长业障,帮助你造业。翻过来,逆境、恶缘,你要应付得适当,不但没有害,反而帮助你消业障,帮助你提升境界。所以,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於心」。换句话说,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来面对六尘境界,如果你用的是觉悟的心,觉心,顺逆境缘无一不好,统统好;如果你迷了,顺逆境缘统统是增长罪业。《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那是什么?你不会用心,所以才造成这个样子。会用心的人,三途地狱一样修行。地狱众生念佛能往生,能在那里修行成无上道,什么原因?如果他过去生中,曾经学习过大乘法,一乘佛法,他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个种子。没有种子不行,有这个种子,诸佛菩萨看到他的缘成熟,那就是他感,冥感,佛有显应;佛就到地狱道现身,为他说法,帮助他,不但离开地狱,成无上道!

我们在《地藏经》里面,看到婆罗门女她的母亲堕地狱,她以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她的母亲。她念佛,她不是念阿弥陀佛,她念觉华定如来。你看她母亲离开地狱,生忉利天,这桩事情很值得我们留意。为什么?她不是离开地狱,生饿鬼道,不是畜生道,也不是到人道,她到忉利天去了。如果这个堕地狱的人过去生中曾经听过大乘,听过一乘,一乘是像《华严》《法华》《无量寿经》,曾经听过这个经,学过这个经,修学过这个法门。纵然是一时迷惑(一时是一生一世)没有遇到善缘,造作恶业,堕地狱了。可是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个种子,在地狱里面消业,业消得差不多了,佛菩萨知道什么时候该来,来现身为他说法,帮助他,成就他。他离开地狱,可能就生到一真法界,生到华藏,生到极乐,立刻就变成了法身菩萨。这都是不思议的境界,这是事实,佛在经论上决定没有假话。

尤其是生西方净土,特别多,地狱、饿鬼、畜生生净土的很多!这一类是什么人?念佛人。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我在台中的时候,老师讲现在的念佛人,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三、五个,大多数念佛不能往生。什么原因?迷惑颠倒!他将来如果造极重的罪,可能堕阿鼻地狱,但是堕阿鼻地狱,还是很有希望。堕阿鼻地狱是消他的罪业,罪业消了之后,他肯定往生;缘要是殊胜,离开地狱,他就往生。所以,我们对於犯过失的人,造极重罪业的人,绝不能轻视他,你要是轻视他,你错了。说不定他将来往生在你之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比你高,怎么敢轻视!现在他妄想分别执著很严重,叫一时糊涂。他每天在读诵大乘,在念佛、在薰修,这个功德决不唐捐,唐捐是古时候的话,意思就是决不空过,决定不会落空,真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果。

我今天下午,听到悟全法师念一封信给我听,马来西亚寄来的,有位同修被鬼附身,八个鬼。几百年前,这八个人被他害死了,他们现在附身来讨命。当然,他的气一定很弱,鬼才能附身,你的气盛的时候,鬼也怕你,鬼也让你三分。等到你气衰了,你的好运走完了,他就来了,他来找你。好在这是净宗学会的同学,学会里面会长,跟许许多多同修了解,帮助调解,劝这些鬼不要害他,不要冤冤相报,我们给你立牌位,念佛超度你,希望你能够接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果然成功了!好像这八个鬼跟著一起念阿弥陀佛,听《无量寿经》,一个星期就往生了。一个人过去生生世世,结的怨太多!这八个往生了,听说又有一个鬼来了,这个鬼跟他过去也结过怨,看到他们往生了,他在旁边看到不服气。「他们往生了,我怎么办?」这样子接二连三,好几批。但是都不错,这些灵鬼都能够接受调解,都能够跟著大家一起念佛,求生净土,都成功了。

他们来问我,这个鬼神念佛往生,是不是真的?我告诉他是真的。这些鬼神过去生中,曾经学过这个法门,修过这个法门。如果没有修过这个法门,就难了,那这个法门超度的力量,多半都是超度到四王天、忉利天,没有学过这个法门的;如果是学过这个法门,而且生生世世都曾经学过,那是决定往生。后面他问,后续的事情怎么办?后续的事情,应当把这个事实真相做个详细的报告,把这个报告做成光碟。这决定不是迷信,让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勉励同学们要认真念佛,要放下万缘,尤其重要的,决定不能跟一切众生结冤仇。甚至於跟一切众生,心里头不能有敌意,我常讲,不可以有对立,不可以有敌意,因为对立、敌意造成你自己往生的障碍。实在讲没有障碍到对方,先把自己障碍住了,这真正是愚痴!

用敌意、怨恨对别人,别人伤害充其量只有两、三分,而自己受害却有七、八分,你说你冤不冤枉!你恨一个人,盛怒,或者骂一个人,处罚一个人,他是受了害,他受害轻。所以,你要细心去思惟观察,他受害顶多十分之二、三;自己受害,十分之七、八,你知不知道?你要是了解事实真相,再不干这个傻事了。有很多人真的是愚痴,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自己一个人生闷气,你看到充满了怨恨,没有一点欢喜相,他在生闷气。他在自己伤害自己,自己在摧残自己,自己在跟自己过不去。世间这种人不少!很多!我们得细细想想,我是不是这类人?这个重要,看别人要回过头来想自己,回光返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既然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通大道,我们对於一切法门都要尊重,都要礼敬,决定不能有轻慢心。「那个法门不如这个法门」,错了,你这个话完全违背了佛陀的教诲。佛陀教诲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怎么在里面分高下,哪有这种道理!选择法门,标准是契机,这么多法门,我喜欢哪个法门;你所喜欢的,你所爱好的,就是契机。你学起来容易,不会感觉到困难,学起来能生欢喜心,能得法喜,这就契机了。遇到契机的法门,你可不能常常换,常常改换,亏吃大了!你浪费了精力,浪费了时间。人这一生寿命很有限,把一生的寿命学一个法门,成功率很高;常常换法门,成功率就很低。

所以,古人教人,连释迦牟尼佛都不例外,《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示现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选定这一门决定不改变。那我选择这一门不是净土,听说净土好,怎么办?我想往生!要不要改成净土法门?给诸位说,不要!不用改,你还是修那一门,一门深入,把你修学的功德回向净土就行了。《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最后一段,慈舟大师在科判里头判的「一心三辈」,那一段讲的是修学大乘的,不是讲修学净土的。大乘法里头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把你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就行了。弥陀法门实在讲太广大了,并不限定一定要依照「净土三经」「五经一论」修行才能往生。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只要是大乘(因为它是大乘法,跟小乘不相应),回向统统得生,这才叫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如果修学其他法门不能往生,这个法门就不平等了。

所以,有同学来问我,他一生受持《法华经》的,很好!回向往生净土;有一生受持《金刚经》的,很好!你就天天读诵《金刚经》,依照《金刚经》的方法修学,把这个功德回向,往生净土,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安稳行。华严跟净土不二,极乐无异於华藏,文殊、普贤是华严会上大菩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想,弥陀跟毗卢遮那肯定是不二。又何况世尊为我们介绍,说得很明白,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阿弥陀佛是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佛,三身一体,一体三身。我们明了,不要分别,不要执著;离妄想分别执著,我们跟诸佛如来就相应了。

学净土,印光大师「敦伦尽分」十六个字,安稳行!我们这么多年来,接受净宗大乘的薰修,也总结了行门的纲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二十个字,安稳行!「净宗学会」修行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安稳行!能够遵守这个标准,修正我们的行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成就,真的是万修万人去。第二个名称:

【或名离欲。】

这个名称是在出世法因行里面说的,这个名称不难懂,我们一看都能理解,可是往往我们疏忽了。我们确实被五欲六尘迷惑,被名闻利养迷惑,总是贪恋,不能舍离,亏吃大了。你要问,吃什么亏?无量劫来六道生死流转,受尽了苦头。过去生中的事情不记得了,这一生中大概还都能记得,想想从小到现在,这数十年寒暑,我们造的是什么?受的是什么?果然能够冷静思惟,答案就在现前!我相信你会说,苦!无论贫富贵贱,你都会叫苦。如同古代,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苦不苦?他也苦。物质生活虽然很富有,没有什么问题,精神背负著重担,这个重担怎么造成的?欲造成的,欲海难填!欲望没有止尽,那就是你受苦没有止尽;什么时候『离欲』,什么时候你就离苦得乐了。

所以,修道人常常说的,清心寡欲,从哪里做起?从物质生活做起,生活愈简单愈好,饮食起居尤其不能够贪,总要有节制,适可而止。真正修道人,用世间话来说,没有一个不懂养生之道,身体健康长寿,健康长寿不麻烦别人。你要是不健康,常常有很多人来照顾你、侍候你,你背的人情债你将来要不要还?这里头的因果很复杂、很微细,我们要明了。所以,人一生在这个世间,尽量少麻烦别人。年岁虽然大了,自己能照顾自己,这并不是没有福报,这叫真正有福报。为什么?他身体健康,有能力照顾自己。

早年,我们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在九十五岁都还不要人照顾,自己烧饭,自己洗衣服,九十五岁的老人!证明什么?他真有福报,他有那么好的身体。到最后两年,才接受同学们照顾他。这桩事情,我们这边同学都亲眼看到,新加坡许哲居士,她到我们这里来住了三个月,你们大家看到,她今年一百零五岁。到我们这边来有位老居士陪她,她不需要人照顾,身体非常好。陪她的人年岁比她小多了,但是满头是白发。她不但不要人照顾她,她在新加坡还照顾二、三十位老人,其实那个老人比她小得很多,那些老人都是七、八十岁,她一百零五岁。你要问她,为什么身体这么好、这么健康?没有别的,「离欲」。她没有欲望,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念念都是照顾穷苦的人。「我虽然苦,世间还有比我更苦的人,我要照顾比我更苦的人。」

所以,她一生做的是无畏布施,你看看佛经上所讲的,无畏布施的果报健康长寿。佛法里面所说的,许哲居士给我们做了证明。佛说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要这三种福,你要不修三种因,你怎么能得到!但是你要晓得这是世间果报,不能离苦得乐。为什么?三界统苦。你有财富,你有聪明智慧,你有健康长寿,你脱离不了六道轮回,这是事实。脱离六道轮回,说老实话,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真实的果报,真正离苦得乐!不但脱离六道,永远脱离十法界了,这才叫究竟的圆满,究竟的果报,我们要知道、要努力。

《华严》,古德说得好,大本《无量寿经》,它跟净土是一不是二;《无量寿经》,中本《华严》《佛说阿弥陀经》,小本《华严》。莲池大师著的《阿弥陀经疏钞》就是用《华严》教义,你看他在「玄义」里头一开端,十门开启,完全是《华严》的架势。我们要懂得,要认真努力修学,这一生不要空过。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灭道圣谛,第三句:

【或名究竟实。】

「实」是真实。道谛这里头许许多多的名称,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无量法门,每个名称是一个法门,门门都与性体、性德相应,所以佛才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如果违背了性德,就错了,那就不是佛法了。世间人也称为法门,这个法门是邪法,不是正法,为什么?不能成无上道,不能明心见性,你的方法跟性德不相应。我们今天看这一句『究竟实』,我们的感触很深,尤其是「净宗学院」的四众同学。

前几个月从新加坡来了一位居士,特地传递一个讯息给我们,他只住一天,第二天就走了,我没有在澳洲,你们都曾经见过。传一个什么讯息?就是这个名称。我看到你们的报告,只传达了一句话,「真诚心能救世间劫难」。这个名号叫「究竟实」,究竟真实,真诚心是菩提心之体。确实现代佛门里面的修行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是不是用真诚心?别人不远千里而来!现在是交通方便,新加坡到此地,飞机要飞七个多小时,六千多公里,特地来传达一句话,我们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回过头来要问自己,我们有没有真诚心?只可以说跟一般修行人比较一下,我们的心也许比人家真诚。可是有没有达到真诚的标准?恐怕是很远很远!

真诚的标准是什么?看它的作用,真诚心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我们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清净?我们对待一切人事物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平等?是不是真正觉而不迷?所以,从它的作用上看,我们的真诚究竟能打几分?我不敢讲几十分,我只能说几分,几分已经很难得、已经很可贵,为什么?你没有打零分!「究竟实」是圆满,那是一百分,一百分超过它加分,究竟真实。对人,真诚心对人是大慈大悲,我们有没有?自己要好好问问自己,要认真反省,要认真努力。人家传递这个讯息,就是说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目标没错。带给我们的信心,加深我们的愿力,从今而后,要认真努力,精进不懈,修无上菩提心。

净业三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一条要从狭义来说,完全依靠净宗。发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起心动念都能与这个相应,这叫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就是真正相信念佛成佛;念佛是因,往生不退成佛是果!「读诵大乘」,这一部大乘就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就是这部经,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会集的。「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果报,如来所证究竟的果德,「清净平等觉」是能证的因行;修「清净平等觉」,就能证得「大乘无量寿庄严」,那个庄严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读诵大乘」就锁定在这一部,一门深入。末后一句,「劝进行者」,自行化他,末后一句是教我们要劝导一切众生修学这个法门,这是狭义的说法;广义的说法,就是包括了一切大乘法。

今天我们的真实心、真诚心才有几分,所以,要把自己自行化他的面扩大是不太可能。尽量我们把圈子缩小,先成就自己,一定要记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长时不是讲多年多月多日,那个长你会懈怠懒散,这个长是什么?分秒必争!这是现在商场上的话,我们要拿它用在佛法修学上,一分一秒都不空过。念念相应,古人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都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行行都能与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相应,心行都相应,没有不相应的时候。果然这样做法,根利的人、善根深厚的人,三年到五年就成功!这就是长时薰修,三年到五年不间断,不空过。

我说的话有根据,不是随便说的,根据什么?根据《净土圣贤录》,根据《往生传》,根据这几十年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念佛往生的这些人,确确实实,三年到五年的时间,他成功了。过去曾经有人问我,是出家人问我,也是跟我年龄差不多,同辈分的这些法师,有些是同参,有些是同戒,问我什么?《净土圣贤录》《往生传》上写的这些人,是不是他们发心学佛,三年五年寿命就到了,这样子往生的?问我这个问题。我听了之后,想了一想,哪有那么巧?说是有几个,偶尔的,也许可能,那么多那就不是了。总不能那么巧,那么多人他的寿命只有三年五年就到了,这个不太可能。那是什么原因?他功夫到了。你要问什么功夫?最低的功夫,我们常讲功夫成片。

这是我们凡夫都能做得到,你说一心不乱,难,那实实在在的不容易。功夫成片,只要你这一句佛号能把烦恼控制住,所谓说伏住,现在人讲控制,不让它发作,这样就能带业往生。要想很容易的控制,这就是我常常劝导大家的,我们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都有控制的意念,这个意念要放下;对於一切人事物,占有念头要放下。你能把这两个念头放下,控制你的烦恼就容易了,不难!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学习随缘而不攀缘。随缘是随著大家,我没有意思,你们说什么都好,决定没有坚持。少烦、少恼、少操心,把你的精神、意志、时间统统集中在念佛上,这一句万德洪名,希望我早一天成就,确实三年到五年成功了。

功夫好的预知时至,我在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我见到过,功夫好的,什么时候知道他往生?两年前,你看厉害不厉害?功夫差一点的,三个月前、两个月前、一个月前、一个星期前,那就太多太多了,这个例子不胜枚举。从这些地方,我们也就能够体会到他往生净土品位的高下。愈是知道得很早的,一、两年前就知道,我们晓得他的品位一定很高;一个星期之前晓得,三天之前晓得,大概品位不算太高。但是我们决定不要计较品位,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这是难信之法。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得好,既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也要去,为什么?下下品往生的人,他跟实报庄严土的等觉菩萨天天在一起,这是他方世界没有的。

所以,四十八愿里头说,世尊为我们介绍的也说得很多,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萨;换句话说,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是阿惟越致的菩萨。阿惟越致是什么意思?圆证三不退!我们知道证三不退的,是圆教初住菩萨,他不圆。圆证三不退最低的是那个地位?七地菩萨,这还得了吗?下下品往生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七地菩萨,难信,真难信!这是什么原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所以,一到极乐世界就把你提升了。不是什么十信、十住、十回向,不是!一下就把你提升到七地。这个法门不可思议,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究竟真实。

我们修这个法门,最好是能够跟法门相应,相应是什么?我们用真诚心,待人接物,日常生活工作,统统用真诚心。跟我们希求的极乐世界,希求的上品上生,它相应。如果我们依旧用妄想分别执著,这不相应。不相应,纵然你念佛功夫还不错,能把烦恼伏住,带业往生,品位就不高了。如果相应,是决定增高品位,何乐而不为之!世间一切法,随缘,不要执著。有缘,有缘利益众生,像今天我们这几年所做的。因为世间太乱了,众生太苦了,所以我们拨出一部分的时间,如果是对於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有益处,我们决定不辞辛劳,我会参与;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我不求。

早年在新加坡,我们这个机缘真的是不多,范围不大,做宗教团结,族群团结,只限於新加坡地区。二00一年元旦,我们温馨晚宴来了一些贵宾,从越南来的,菲律宾来的,马来西亚来的,日本来的,印度尼西亚来的,才扩大了那么一点点,他们来参加我们的温馨晚会。二00一年十月我就离开新加坡,我们移民到澳洲来。没想到,到澳洲来,这个机缘扩大了,这都是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自己没有想!这是碰上了。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学校主动来找我,不是我去找学校。跟校长见了面,跟一些从事於和平工作的教授们见面,大家谈得很投缘,拉我入伙,我也没法子。好!只好迁就、随缘!学校给我荣誉教授,正式给我聘书,要我参加国际的和平活动,这个国际是代表学校参加,这是想不到的事情。新加坡是一个地区,现在扩展到国际的活动。为什么?无非是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安定、和平是世出世间法的基础,社会不安定,世界不和平,世出世间法都不能建立。学佛的同修都知道,佛法在现前,衰退到谷底了,对佛法能不能再兴旺起来,都怀疑,没有信心,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所以到这个地方来,真是佛菩萨安排,我们能建立一个学院,我们要求学院的同学们要建立德行。世出世间法的成就,如果没有道德,全部都落空。所以,我们学院定的学习期限是九年,前面两年重视在道德的学习。我们的课程偏重在戒律,戒律这个课程,我们选的是《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这是遵从印光大师的教诲。佛经这个部门,我们主修的有「净业三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这些年来,我们在三皈五戒传授的时候,讲过几次,同学们编了一个小册子,《三皈传授》,这都是这两年当中我们所学习的科目。

这些科目不是要求你背诵,不是要求你会讲,而是要求你落实,你统统能做到!这是学佛最低的标准,低到不能再低了。佛教要兴起来,得从这个地方起来,如果舍弃了这个标准,佛教没有了。没有,大家天天在学是什么?叫佛学。这从前李老师讲的,把佛法当作世间一门学术来研究,与生活、与实际不发生关系,变成玄学了,落空了。古德以前常说,礼没有了,儒就没有了;戒没有了,佛就没有了,这两句话真实不虚。

儒在哪里?儒的底限是「礼」,佛的底限是「戒」,没有戒,哪来的定?没有定,哪来的慧?万万不可以把记问之学当作智慧,你就错了。你看得多,你记得多,这是属於常识,与你的悟性一点关系都没有。儒、佛的教学,它的目标是教你开悟,开悟一定要靠定,你心不清净,你怎么能开悟?你要想修清净心,你不能不学戒律,戒律是帮助你得定的,定才能开慧。所以,佛法称为三无漏学。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教人用这个方法,世尊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九法界众生,没有例外的,统统是戒定慧三学。我们如果说是背弃戒定慧三学,另外想一套方法来成就,你就试试看!古往今来,无量劫来,佛佛道同,你要去当新佛,用一套新的方法,你试著办!我们在旁边观看,看你能不能成就!今天我们读这一句,我们的感触很深,一切应当「从真实心中作」,这是善导大师的话。再看下面一句:

【或名入义。】

『入义』,清凉大师有注解,「道名入义者,能入灭谛第一义故」,注解只有八个字,八个字说得很清楚、很透彻。入什么义?入「第一义」,第一义就是灭谛,就是如来果地上所证的大般涅盘。谁能入?我们先要来问一问,什么叫第一义?佛法里面常讲第一义谛,或者称第一义,第一义跟第一义谛是一句话,一个意思,这是讲的真如、本性,它是第一。为什么?它能生万法。万法是所生,所生是第二义,能生的是第一义。《华严经》讲的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这个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就是第一义,它能生,「现」就是生的意思;唯心所现就是真如本性所生,这是第一义。入第一义,就是回归自性,契入自性!这是什么人?是究竟佛果。谁能入?等觉菩萨能入;法云地的菩萨,还隔一层。我们知道,这个意思有这么深,其他所有名号跟这个名号是平等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门门都通究竟般涅盘。

「入义」尤其是说得明显,自性真的是万德万能,本来具足圆满的智慧,一丝毫欠缺都没有;本来具足圆满的德能,我们现在讲,人很能干多才多艺,自性本来具足;圆满具足无量的相好,相好是福报,「净土经」里面讲的无量寿,般若是智慧,就是无量光,光寿起作用就是无量德。《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德是德能,相是相好,一切众生跟如来平等平等,没有丝毫差别。可是现在好像不平等,好像是有很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原因?佛说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句话说破了;换句话说,我们能够把妄想执著统统放下,就跟诸佛一样,就入义了;现在入不了,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这桩事情诸佛如来大慈大悲也帮不上忙,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是你自己生的,必须你自己把它舍掉,中国谚语所谓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别人帮不上忙。

所以,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没有别的,放下,再放下!从凡夫地一直到成佛,修什么?放下,放而已!到什么都放下,最后放下也放下,入义了,成功了。为什么?第一义谛里头,无有一法可得,正是惠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第一义是本来无一物,你有一物,那是第二义,不是第一义,你入不了第一义。统统放下,本来无一物,入第一义了。你不能不懂这个道理,你不能不知道学习,学习没有别的,放!放而已。为什么放不下?放下就是如如佛,放下就是本来佛。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难在哪里?你为什么放不下?你的烦恼习气是无量劫养成的,已经根深蒂固了,哪有那么简单能拔除、废弃掉!病根就在这里,所以修行要无量劫,无量劫一点一点放,慢慢的放。

这是教下用的功夫,寻枝摘叶,像一棵大树一样,怎么个放法?我先放一片叶子,然后我再放一个小树梢,我再放的时候,放一个枝枒,慢慢慢慢的放到还有树根,连根都放掉,成功了,你就圆满了,这样才要无量劫。如果晓得从根本上一下就拔除,马上就成功了,哪里要无量劫,一下就成功了。这叫大乘顿教,《华严》是圆顿大法,从根一下就拔掉了。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你看到他现在好像很轻而易举从根拔掉了,你要晓得,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他都搞寻枝摘叶,已经摘得差不多光了,只剩根本了。你现在看到他好像是圆顿根性,一下成功,其实他在无量劫中生生世世,也是慢慢修成的!圆顿根性不是一生一世偶然这么得到的,没有。

连美国凯西都说,人生在世没有一桩事情是偶然的,没有一桩事情是突发的,跟前世都有因果连带关系,这个话说得非常正确。修行人圆根、顿根,你过去世所修成的;你现在的根性不圆、不顿,你修行的功夫不够,过去生中有修,但是不够。虽然不够,遇到好的缘一样成功,这就是善导所讲的,「三辈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这话说得好极了!过去世修行虽然还没有到家,没有成功,这一世缘太好了,一样带业往生。就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不得了,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缘不同。所以,这个殊胜之缘,我们决定不能放过。这一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世界一定要舍弃。

我曾经听说,古时候唐朝郭子仪封王,汾阳王。皇帝赐给他王府,就是他住的地方,国家替他建造的,现在称官邸。他跟那些工人讲,现在讲的工程师、工头,「给我造坚固一点」!这个工头笑笑跟他说:「不必了!世间哪有千年万世的恒产?」他马上听了就觉悟了,这个宅邸你能住几年?尤其是年岁那么大了,想想自己还能住几年,十年都不敢保证,何必要造那么坚固?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将来会不会住这个房子,不一定,他有他喜欢的去处,不要为后人操心。这些都是充满智慧的说法。修行人明了,搭个小茅蓬可以遮蔽风雨,足矣!快乐的不得了。

住茅蓬,我们从小住在农村,统统住的是茅蓬、茅屋。现在我到中国大陆去观光旅游,我们从前普遍看到的、住的茅蓬,现在很少了,偶尔看到一、两个。现在都是砖瓦建造的房子,钢筋水泥的房子,我们从前住的是土墙,上面盖的是茅草,普遍!家家户户都是这样,一个村庄,整个村落,可能住个一、两百人,家家户户统统都是茅蓬,建筑非常简陋。但是那个茅蓬住起来真的很舒服,冬暖夏凉。因为它是土墙,土墙厚,筑的墙筑得很厚,厚的时候,夏天外面热不能进来,冬天寒气不能进来,所以房间里面冬暖夏凉。穷人能够生活,他能活得下去,他也活得很快乐。修行人几乎也是自己建茅蓬,都是自己建筑。做土墙,我们那时候很小,七、八岁,也去当小工,好玩!那个建筑方法真是简单,几乎乡下人人人都会做,建个小茅蓬个个都会做。小茅蓬很小不大,三间,这是最小的,一个小户人家三间,一个卧房,一个客厅,一个厨房。所以,生活愈简单愈快乐,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牵挂。晚上不必关门,家里一无所有,没有人来偷东西。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