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八四讲) 2003/8/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084
诸位同学,请看《华严经・四圣谛品》,娑婆世界「苦灭道谛」末后这一句:
【或名十藏。】
『十藏』,前面将信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介绍过了,今天我们看第六「施藏」,施是布施。菩萨秉性仁慈常行布施,看到众生有需要,尤其是迫切需要,无论是财还是法,一定会尽心尽力的欢喜布施;布施之后,决定没有一丝毫后悔的念头。这个事情我们常常会遇到,有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初学佛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要学布施,也认真学了,可是布施之后确实有后悔,无论财施、法施都常常有这个现象。慢慢学久了,自自然然培养成习惯,这个念头才逐渐消失。到最后,布施只有欢喜心,而且布施出去之后,决定不要问他做些什么。如果我们布施,譬如最常见的财布施,布施财物,总是常常念著:他拿这些钱去做些什么用处去了,用得恰当不恰当?这样的布施心,心不清净,这不是菩萨。
布施心不清净,他得福报,但是得福报也很辛苦;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有许多人赚钱,无论经营什么样的行业,钱确实是赚了,赚得很辛苦。这是什么原因?就是过去修因的时候,是布施了,布施得不痛快,布施得很勉强,布施之后又有后悔,所以果报还是会得到,就是很辛苦。如果是欢欢喜喜布施,施了之后,根本就不问他是怎么做法,心地完全清净,将来得果报,你说施财,你得财的时候很容易;你经营一个事业,赚的钱自自然然而来的,不操一点心,不费一点力气,他就得来了。这是什么?所以说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佛经这个说法,基督教《新旧约》也是这个说法。
佛经传了三千年,好在古人非常慎重,决定不能改动经文,这是世世代代高僧大德们都遵守的。如果怀疑这个经文哪个地方有错误,字错了,这一句有问题,只能够注解在旁边,你怀疑,用注解,原文不可以更动,这是做学问正确的态度。但是西方人就没有中国人这样的严谨,他们经典确确实实世世代代都有人在那里改,改得大概原本的面目我们都看不到了,最后变成以讹传讹。有很多人提出很有力的证据,《新旧约》在这么长的时间,这两千年的时间,很多人把它改了,所以它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通过翻译之后,翻译的人有的时候也用自己的意思把原文改了,这个都是很常见的。因此我们在经典里面有看到很矛盾的话,这是决定不应该的,这是最明显的,原文被改动,要不然耶稣说的话,前后不可能矛盾。
无论哪个宗教,创教的圣人都教导我们要仁慈、博爱,要常常帮助苦难的人,帮助那些需求的人,决不求果报,只为利益众生,这就是布施。布施是菩萨行第一个重要的科目,菩萨修十波罗蜜,布施是第一。十波罗蜜要是把它归纳起来,总不外布施,因为布施的内容有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里头又有内财布施,又有外财布施,把十波罗蜜全都包括了。我们这才明了,诸佛如来、菩萨、声闻教化众生,教什么?这些人学习、修行成无上道,他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说穿了,布施而已!就是修布施。
《华严经》上讲十种施,我们在此地也略略的为诸位做个介绍,因为这是我们现前就应当学习的。第一个叫「分减施」,这是我自己能够节俭一点,我把我节俭的来做布施,我想有这种心的人不少。我早年初学佛的时候,最初印经,我第一部印的经是《安士全书》,台北志莲精舍,以后这个机构没有了,那个时候是曹居士发心,他建的精舍,请我去讲经。我那时候提倡印《安士全书》,精装一册,印得确实很庄严,让人看到这个书能生欢喜心。当时印这个书一册是台币二十块钱,民国六十年,三十多年前了,现在民国是九十多年,三十多年前。我民国六十年在这个地方开始讲《华严经》,讲《华严经》当然要印经本。当时我找了一家印刷厂给我估价,印《华严经》一千套,每套十二册,完全照台中李老师所用的经本。但是李老师用的经本是线装十二册,字很大,是十六开的,我把它缩小印成袖珍本,平装,也是十二册。十二册合起来大概有这么厚的样子,一册两块钱,所以一套《华严经》的成本是二十四块。
从那个时候以后,我用钱就很自然的会想到:我要能省两块钱,这世间就多一本《华严经》,我能够省二十四块钱,这世间就可以多一套《华严经》,这样叫做分减施。自己在生活上尽量节省,把钱用来修福。印经真是福慧双修,印经需要钱,财布施;但是你所印的经书是法,你把这个法供养给别人是法布施。所以印经是财布施、法布施一举两得。我做印经这个事情,实实在在讲,是受印光大师的启示。印祖一生几乎没有做别的事情,他真的是专,教我们修行,「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教我们用钱也是一门深入,他老人家不做第二桩事情。
祖师七十岁才被人发现,换句话说,七十岁之前没有人知道他,默默无闻。他在普陀山,这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普陀山藏经楼担任一个执事,就是管藏经楼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图书馆,我们图书馆的馆长,就是这样的职务。他管藏经楼三十年,所以这三十年他没有离开藏经楼,天天在读经、在阅藏、在念佛。这么长的时间,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厚积薄发,他的道德、他的道行、他的学问成就了。
七十岁那年,上海有些学者,学佛的居士们,那是民国初年我们佛门里面的大德,真正有学问、有道心、有修行的在家居士,他们到普陀山去拜佛,旅游、拜佛,无意的在藏经楼遇到印光法师。看到这个老人道貌岸然,威仪跟一般出家人不一样,叫这些人一接触生起恭敬心;跟他谈吐,才发现是佛门真正一个大德,这被他们发现了,没有想到普陀山真的有一位高僧大德。以后,离开之后,常常写信提出佛法一些问题向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都很详细给他答覆,这些往来的信件就是现在《印光大师文钞》。这些大德很难得,他们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地位,将这些信件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於是许许多多人都知道普陀山有这么一位高僧大德,他的名就出去了,以后去访问、去请教的人愈来愈多。
他离开普陀到苏州,晚年就住在灵岩山寺。灵岩山寺这个道场,当时人家请他去住持,这个道场送给他,他老人家也很欢喜接受了,不做住持,他请一个法师来做住持,妙真法师。他自己任何执事不担任,在灵岩山寺辟了一个关房,在那边闭关,在那边清修。老法师的声名远播,求皈依的是愈来愈多,有些远地的,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老和尚大开方便之门,用什么?通信皈依。把皈依证寄给你,给你起个法名,写一些文字开导你,教你怎么样修行。十方供养多了,他老人家收到这些供养就做一桩事情,印经。
所以在苏州报国寺成立一个弘化社,弘化社就相当於我们现在所讲的佛经流通处,拿这个钱做基金,专门印经布施。所印的这些经论、善书都是他老人家选定的,校对很仔细,很少有错字。所以我们在台湾看到弘化社的本子,我们都把它看作善本,善本就是很少有错字,是个很可靠的版本,它的排版、纸张、装订都相当考究,让人看到这个本子就生欢喜心,无论分量是大小,就是小册子也让你看到生欢喜心。这就是十方供养做一桩事,我怎么知道这老人家只做一桩事情?我看到,也是弘化社出版的小册子,在上海仁王护国息灾法会开示,这印光法师讲的,他一生没有讲过经,就讲这么一次。仁王法会七天,每天有一场开示,讲了七天,最后一天举行一个三皈五戒传授。这个三皈五戒的开示也附在后面,所以总共是八天的开示。第一天的开示里面就提到,当时北方有灾难,老法师听到了,他就从弘化社印经的款项里面,提拨三千元大洋去救灾。我看到这一条,我才晓得,他老人家一生一切供养都印经,都做法布施,没有做其他用途,救灾是拿印经钱里头拨一部分出来。
我从这个地方学到了,所以我这一生所有大家给我的供养,我也统统都拿去印经。早年华藏图书馆成立,我们图书馆印送经论、善书。以后有缘分,我们在台北成立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不是一般佛教道场,这里面真的像印光大师所说的,我们没有法会,没有经忏佛事,没有一切佛事的活动,专门印经布施,而印经的范围不限於净宗;佛门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我们统统都要尽心尽力来服务。当时我们财力还很有限,我告诉总干事简丰文居士、告诉大众,我们印经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孤本,我们要印。为什么?希望能保存,使这个经本不要断绝,印孤本。第二个方向,是现前各宗各派所需要的,现在他们需要这些典籍来修行的,这个我们要优先印。有这两个目标,我们认真努力。到以后,外国,像小乘国家巴利文的经典、越南文的经典、暹罗文的经典,他们也来找我们。行,我们发心赠送给他们,只要他把经本送来,我们一看确确实实是佛经,不是伪造的,我们都欢喜筹款来帮助他印,印了赠送给他们。
所以「佛陀教育基金会」是全世界佛教的一个后勤单位、补给单位,做了很多的好事,印送经书、佛像,我们做这个服务工作。实际上基金会性质跟印祖的弘化社没有两样,只是名称不相同,我们的业务是相同的。我们印送的范围非常广大,遍及全世界,决定不是专弘一宗,不是的,我们为全世界佛教来服务,这个缘就结得广了。所以,以后我到世界各地去参学、去讲经,法缘非常殊胜,这殊胜是什么原因?就是我们基金会对全世界结的缘,所以不结缘不行。这就是我们做布施的工作,我们这是财、法、无畏三种布施用一次完成。我们大家(里面所有工作人员)真的是志同道合,欢欢喜喜做这个工作。做了这么多年,将近三十年,原来都是年轻小伙子,现在差不多都将近花甲之年,我们非常感动,真的,工作人员把一生都奉献了。所以,简居士打电话给我,这些人在我们这里做了二十多年,拿最低的薪资,仅仅能够养家,晚年怎么办?晚年我们要全心全力照顾他们。所以最近在乡下找一块地,我去看了,风水还不错,风景很好,树木、小溪,尤其小溪里面的水非常干净,一点染污都没有。在山谷里头,大概合中国亩差不多有十亩地,买下来准备在那个地方建一个小型的念佛堂,建几间宿舍,我们的员工将来老了,有养老的地方。衣食住行,我们基金会要负责、要照顾他们,这是道义,应该这样做法。这就叫「分减施」,从我自己这一分里面减损、节俭下来布施给一切需要的众生。
第二种,「竭尽施」,这就难了,真正是牺牲奉献,舍己为人。我自己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穿衣服,我统统布施给你,这是讲外财。像刚才我举的例子,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里面这些工作人员,在这里面做了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这是内财布施。把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精神、自己的体力全部奉献,这一生虽然很苦,一生做布施,内财、外财布施,来世的果报不可思议,我们世间人常常讲修来生福。大家这么多年做得很起劲,做得很辛苦,别人不知道,我很清楚、很明了。
第三「内施」,第四「外施」,这个内外施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外财,身外之物能够尽心尽力做布施;内财是以自己的体力,为一切众生服务。而服务的对象是全世界的佛教徒、佛教机构,实在说这种缘分,就是我们讲的机会,这个机会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经典上、古来祖师大德也常常告诉我们,世间大富大贵之人、帝王将相,今天工商业的巨子,他们那么大的福报从哪来的?从三宝里面种的福,所以得这么大的福报。早年,黄念祖老居士跟他的学生们说,这是以后我到北京,遇到他的那些学生,学生告诉我的。他说黄老那个时候常常讲法师,他说净空法师如果要是不往生极乐世界,来生的福报不得了!把这个话传给我。这是什么?一生都在修布施,财、法、无畏,内施、外施,我们基金会这些同仁,我们可以说(也能讲真的是一生,他们二十几岁就跟我在一起,现在都是五十多岁了),我也能学黄老居士这个话,他们要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生的福报不得了;这一生虽然好像很艰苦,但是来生的福报不可思议,这是肯定的。
但是我们学佛的人知道福不能享,享福没有意思。你看看多生多劫的修福,你做到帝王、做到宰相、做到元帅,譬如将相,或者是你发了大财,你能享受几天,福就享完了。享福,自己在高位享福,就很少想到修福,福报享完之后,你这一生所做的行业要是有了过失,麻烦大了,享福很容易造罪业!福享完了,业报现前了,来世要堕落。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警惕我们的「三世怨」,就是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堕落,享福忘了修福。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要细心的去思惟观察,然后才晓得,决定不能贪图人天福报。贪图人天福报,不堕落的人太少太少了,何必去想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去?那真叫一了百了,作佛的富贵,这是一般人没有法子想像的。中国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常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你要读《华严经》你才晓得毗卢遮那、法身菩萨的富贵,你读净土经典,你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富贵,人间天上没有法子去比。为什么不去享那种福,何必到人间来享福!这个要觉悟,你到极乐世界享福是永恒的,那是真的福报,在这个世间享福昙花一现,不是很久的。
第五种「内外施」,这十种施里面,施的类别都是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每一种里头都包括这三大类。无畏布施是帮助人度过苦难,帮助人离开恐怖,这属於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内外施是内外一起施,这是圆满的布施。第七个是「过去施」,第八个是「未来施」。这个话怎么讲法?这很难懂!我们现在修布施怎么能叫过去的人得利益?有,特别是在佛门。我们的父母过世了,不在这个世间,我们每天诵经、礼佛,修积一切功德天天回向给他们,这是布施过去的,这是属於过去施;这里面也是有财、法、无畏,以法为主。未来施,未来施还没有到,这个好懂。我们想到将来,譬如我们想到明年、想到后年,应该给这个社会、给一切众生多做些什么样的好事,这是属於未来施。时节因缘还没有到,但是我们先要种善因,将来才能得善果,尤其我们生活在现前这个动乱的社会。
昨天有个同修剪了两张报纸给我看,什么新闻?火星。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两天是最接近地球,这次接近距离很近,听说是六万年才有这么一次。有些占星术的人说这不是个好预兆,会给这个地球带来灾难,他把这个报纸拿来给我看,我今天早晨把这篇报导看过了。是不是这个星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如果说这些天象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我觉得这是迷信,姑妄闻之,姑妄听之,不能当真。真正的吉凶祸福我们要看哪里?不要看那个,看人心。人心从哪里看起?从自己本身看起,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念念是善念、念念是善心,以慈悲喜舍对社会、对众生,这是我们意在布施,这个施心不能中断,念念相续。至於事相上,那是缘,我有这个意念,遇到有机缘自然就去做、欢喜去做。这两年确确实实有人来告诉我,说台湾有灾难,日本有灾难,美国有灾难,希望我能去帮助他们。我有什么力量帮助?实在说,善心、善意、善愿念念回向!现在晓得这真是有用处,不是没有用处,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结晶的实验,证明意念会起作用。而且意念超越空间、超越时间,有这个善念的人愈多力量就愈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
所以,我劝勉台湾同学印《大藏经》,向全世界布施,这个可以消灾免难。《大藏经》是诸佛如来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真言,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哪个地方有这个经典就有善神拥护。如果台湾发这个大心,能够向全世界印赠《大藏经》,好事。我这个提倡,台湾同修们接受了,我选的版本是《龙藏》。今年已经有五百套送出去了,另外还有五百套在印刷厂,大概还没有完工。所以,我们还有五百套《龙藏》,等全部印好之后,就可以送,这个对於台湾地区一切众生消灾免难,福慧增长,真的是有帮助的。日本方面,去年我去访问两次,我在那边讲了一部《八大人觉经》,讲过一次净业三福,给那边同修们结法缘。我们对日本大概也送了三十多套《大藏经》,送给他们寺院道场,跟他们交流。鼓励大家认真来学习,以修行的功德回向菩提、回向众生来化解,即使不能化解,也能减缓灾难。这是对将来就是属於未来施。
「现在施」,这是眼前迫切的,这个大家很容易懂得。哪个地方有需求,只要我们能力做到,我们要节俭自己。像在澳洲有很多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他们确实有需要,我们减损自己的需求,我们这个小道场勉强够用就行了,不要再求发展,把我们这些多余的钱财帮助别人。自己只要能够,一般讲维持最低的温饱,日子能够过得去就行了,要全心全力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之后,我们自己怎么办?不要考虑这个事情,考虑这个事情你的观念就错了。佛在经论上一再告诉我们,财富是财布施的果报,聪明智慧是法布施的果报,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的果报,我们天天在做这三种布施,欢欢喜喜尽心尽力在做,哪有不得福报的道理!所以这个用不著去想,我们需要的财富自然就有,聪明智慧天天增长,健康长寿也天天增长,好事情!
末后是「究竟施」,究竟施是法身菩萨才能做到,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是施藏。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接著我们看「十藏」里面,第七:
「慧藏」,这是说菩萨智慧具足,了知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实相。这一切诸法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这些现象最后又归到哪里,对於这些通达明了,这叫智慧。圣贤的教诲不仅是佛教,可以说是世间所有的宗教,世出世间所有的大圣大贤,他们能被人尊称为圣贤,没有别的,就是有真实智慧,我们一般说超人的智慧。其实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绝对不是说佛菩萨、这些大圣大贤他们独有,不是的。《华严经・出现品》里头,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不但有,如来,如来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还有究竟圆满的德能、能力,还有究竟圆满的相好,相好是福报,没有一样不圆满,没有一样有缺陷,没有!诸佛如来他们的智慧德相现前了,换句话说,统统都展现出来,我们大家都看到、都听到、都接触到。法身菩萨他们的智慧、德能、相好展现出来的,好像跟诸佛如来差不多。九法界的众生就不能比!在九法界,每个法界都不一样。人法界里头算是相当贫乏的,智慧有那么一点,不高,也有一点能力、也有一点相好。
而智慧、能力、相好,西方人,像美国凯西的书里面所说的,统统与前世有关系,这种说法我们佛法承认。佛法讲什么?阿赖耶识里头有含藏著这一类的种子。你前世是研究科学的,这一世你遇到那个科学的东西就很有兴趣,这个很有兴趣是你有业习种子,那是因;现在接触到是缘;因缘一接触,你会有新的发明,有新的进展,那是果报。如果是文学,亦复如是,艺术也如是,你喜欢唱歌,你是个音乐家,过去生中曾经学习过,有相当的成就,阿赖耶里头有种子。现在一般人讲,你有艺术细胞,实在是阿赖耶里的种子,这一世遇到这个缘的时候,你就特别兴奋,你学起来特别容易。在佛法修学,众多的法门,无量无边法门,有些法门你很欢喜,修学很容易就有成就;换另外一个法门的时候,你就觉得很困难,怎么样用功夫也很难有成就。什么原因?前世有因,这一世是缘。
这一世缘,跟前世的因,要能够相结合,你的成就非凡,你就有成就了。因此,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在这个世间想读书,我们要选哪个科系?一定要选自己有兴趣的,这才是真有道理;如果这个东西没有兴趣,但是为什么想去,「它能赚钱」,那你就错了。你能不能赚钱不在这个缘,在因,就是说你命里头有没有财富,命里有财富,无论干哪一行都赚钱。所以,要想有成就,要想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你一定要懂得,各个行业里头、各个科系里头,我最喜欢的是哪一样,你就在这里下手,你会成就。至於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都与过去生中的因有密切关联,不能看眼前的利害,违背了自己的爱好,违背了自己的兴趣,你就错了,你这一生有苦受了。所以现在失去智慧的人很多,他迷惑了,他读书选择科系,将来选择行业,他总认为哪一个是很热门的,哪个容易赚钱的,违背自己前世所修学的因,好因。这一生当中无论在哪个行业,凡是我们今天讲,有杰出成就的,那是什么原因?过去的因跟这一生的缘相结合,他选对了,所以他才有杰出成就。
我们学佛也不例外,佛法经论很多、宗派很多,究竟学哪一门好?佛法里面讲契机。这个契机就是跟前世的因有关系,前世曾经学过这个法门、这部经典,这一生当中接著再干,当然有进步,当然有成就。你的成就愈大,就证明你在这部经典、这个法门绝对不是一世所修的,过去生中,大概累积好多世,你都在搞这一门,所以这一门你今天有辉煌的成就不是没有原因。过去没有因,这一生怎么样努力、怎么样用功,成就还是有限,你的成就在哪里?你的成就在来生,你的成就在后生。绝对不是一生一世的成绩,所以,世出世间法无一不是多生多劫累积的成绩,才有那么样的辉煌,那么样的殊胜!
你能够通达明了这是真实智慧,经上也是这么说,「了知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皆从业报诸行因缘所造」,但是这些诸法有没有?有。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真有。你说真有,你违背了诸法实相,一切诸法的实相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怎么说?相有性无,真如本性里头没有,相有;事有理无,理就是自性。所以,大乘经教里常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现相,千变万化那是识,识是什么?心想,所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心想所生的法不是真的。
《般若经》上告诉我们的真相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要真正能够参透,你的般若智慧现前了,般若智慧的功德不可思议,就像《心经》上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换句话说,世出世间十法界里头所有一切苦统统没有了,离苦得乐。真正离苦得乐要靠智慧,所以禅定不行,禅定是伏,伏烦恼,不能断。定能开慧,慧开了之后,就把烦恼转变,转烦恼为菩提;烦恼没有了,智慧增长,菩提就是智慧。所以我们晓得,智慧跟烦恼是一桩事情,迷的时候叫烦恼,觉的时候叫智慧。所以,烦恼不能断,烦恼断了,智慧不就断掉了吗?转变,把它统统转变成智慧,烦恼就没有了,断是这个意思,不是真的断,转变了,统统转变成智慧。所以烦恼多不怕,一转过来的时候,智慧多!
了解事实真相,对於九法界依正庄严你就不会有攀缘;我们常讲,你不会有占有的念头,你不会有控制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你得大自在。我们今天一切身心都不自在,好像是束缚,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没有放下控制的念头,控制的念头就是造成一切不自在、一切拘束的第一个因素。有因、有果!八苦里面,前面跟诸位说过,有爱别离苦,有求不得苦,这两种苦的第一个因素是什么?是占有。我样样都想据为己有,要想占有,果报就是求不得、就是爱别离。我们要想一切都能够称心如意,你就把这个念头放下;放下占有,一切现前。你想什么,这个东西就现前,我们现在还不能够像他化自在天,不能够像西方极乐世界,我想什么,东西就现前了,但是有类似。譬如我想要读个什么书,不知不觉过几天就有人把这个东西送来给你;或者是你无意当中就遇到,你就能够买到了。这是古德常讲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自己学佛经验当中屡试不爽。
所以我感谢老师,因为这是最初学佛老师教我的,真的放下。为什么?我现在要的,是需要;需要,要不要保存?不要。譬如我们今天讲《华严》,我需要参考的是《华严经疏钞》、《华严经合论》、《华严经纂要》、《华严义海》,这些东西我需要的,它居然就在我面前,我用完之后我就不要了。不要放哪里去?如果有人想学就送给他,没有人想学我送给图书馆。我们自己有个图书馆,放在图书馆给大家做为学习的参考资料,我要用的时候它又来了。不可思议!
所以用不著累积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面,那是很苦恼的事情,那是错误的。一定要相信佛菩萨所讲的话,一点都不错,你能够舍,就能得,你不舍你就不得。样样想据为己有,你就有求不得苦,你想要的参考书你要不到、找不到。不要,它就现前,怪事!其实这里头的道理很深,我们一般讲感应,这感应两个字范围很大,可以跟诸佛菩萨感应,可以跟一切众生感应,可以跟所有一切物质感应。连山河大地、树木花草统统都感应,书本也是物质,哪有不感应的道理?只要是物质,再小,哪怕是一粒微尘,我们现在明白了,这是什么东西?法性!法性是圆满的,它具足圆满的德能,所以它跟我起感应道交。
所以,用不著放在心上,心要什么?心要真诚、心要清净、心要平等、心要慈悲,而且心量要遍虚空法界;我的真诚遍虚空法界,诚意!清净遍虚空法界,平等遍虚空法界,慈悲遍虚空法界。这个样子你好好的去修学,念念不忘,慢慢自己就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了。这个境界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不知不觉,你就证得法身,自自然然的契入。所以,连凯西他都说了,罪恶的根源是自私,他的书上讲的。
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常常劝勉同学们,菩提道上你们为什么不能契入,我说你们有十六个字的障碍。这十六个字的障碍,你要不能把它放下,你这一生的修学,真的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契入,你所学习的都是佛法的皮毛。换句话说,都是佛法的常识,实质上的佛法,你是一点都得不到。为什么?你有障碍。障碍头一个就是自私自利,再就是名闻利养,再就是五欲六尘,再就是贪瞋痴慢,我讲了十六个字。你们要问我,我对佛法好像很自在。展开经卷我懂得它的意思,字字句句无量义。经典展在面前,长说短说,深说浅说,很自在、很欢喜,好像智慧开了一点。怎么开的?没有别的,就是我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比你们淡一些。淡一分就比你们高明一分,淡两分就比你们高明两分,就这么个道理。你们要想契入,不难!放下!
放下是章嘉大师教我的,只有你真的放下了,你才能真正看破;看破是学问,放下是功夫,学问帮助功夫,功夫帮助学问,这学问是智慧!老师教导的句句是真实。我那个时候跟老师学习,我很贫穷。对老师,跟老师三年,实在讲,对老师没有一分钱的供养。为什么?没有钱。每个月收入非常微薄,仅够自己生活费用,哪有钱供养老师!常常在老师那里请教超过时间,到中午吃饭时间,老师还留我吃饭。所以我对老师感恩,真的爱护、真的关怀、真的教导。我对他的报答是在今天,老师已经不在世了,我今天的修学,我今天所作所为,老师看到了,老师知道了,一定生欢喜心,这就是我报答老师。如果我今天堕落了,我今天为非作歹,我对不起老师,那有罪过!老师如果在,那就太好了,能够看到我的成就,我能够奉养老师。
所以今天只有做个纪念的活动,我们在图文巴有三个主要的堂口,用老师的名字来命名,报恩!我们主要的一个大堂,我们命名为「嘉南堂」,嘉是章嘉大师,南是李炳南老居士。这个堂口里面有两张很大的照片,章嘉大师跟李炳南老居士,当中是供奉的阿弥陀佛,两边这两张大相片,是念念不忘师恩。第二个堂口是斋堂,我们叫「韩瑛堂」,报答护法之恩。斋堂用她的名字,她喜欢供斋,她对於厨艺非常内行,也欢喜常常用好斋来供养大众,所以把斋堂用她的名字来命名。另外就是我们新建的教室,这是个大型的建筑,我们命名为「东源堂」,东是方东美先生,我们也有很大的照片,源是李木源居士,护持。我们对於老师、对於护法念念不忘,教导大众知恩报恩。人,为什么不知道报恩?他不知恩。知恩自然就生报恩之心,我们这样做法,提醒大家人生在世不能忘恩负义,忘恩负义果报不善,多半在三恶道。
所以人要讲求道义,人要常常念别人的好处、念别人的善行,不可以记别人的过失,这是我常常提醒大众的,我们的心纯净纯善。心里面只存一切众生最善的,我们的心就善了;如果把别人的不善放在我们心上,那我们的心就变成垃圾桶,那就坏了,心坏了!心要坏了,你的行为、你的身体都坏了,所以决定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我心上。我这一生的修学,这是我修学几个重要的纲领、科目。修学有什么样的功夫,诸位都看到,这是决定不能隐瞒的。为什么?在你面孔上、在你体质上、在你生活环境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丝毫都不能够隐瞒。说是隐瞒、欺骗别人,那只能是欺骗愚痴的人,这世间聪明的人、道德之人,你是决定没有办法隐瞒他,他一眼就把你看穿了,你怎么能隐瞒?功夫更深一点的人,你来生什么样的果报,他也把你看穿了,这些都是事实。要晓得诸法因缘生,因果通三世,要懂这个道理。
菩萨清楚明了,常常为大家演说,演是表演,说是说明,劝导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也都了解世出世间诸法实相。然后不要劝,自自然然你效法佛菩萨,你在这一生一定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真正觉悟的人决定取净土。为什么?容易、简单、快速,成就特高!不是小成就,是大成就!在一生当中,稳稳当当可以能办到,知道这世间一切虚幻不实,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决定不放在心上。这一生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处事待人接物决定遵守佛菩萨教诲;对一切众生,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时时刻刻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在前面都跟诸位详细说过,方便两个字非常非常重要,能不能在这一生有成就,关键就在方便。
再看下面第八个「念藏」,注解里头说,「为菩萨舍离痴惑,得具足念,能忆知一生乃至无量百千生成住坏空,一劫乃至无数劫一切诸佛出世各说诸佛名号授记、修多罗等十二分经,及众会根性尽能记忆,是名念藏」。这个「念」就是我们世间人常讲的记忆力,「念藏」不是讲别的,跟我们念佛的念,意思完全不一样,这是讲记忆力。换句话说,也是修行的功夫突破空间维次,在六种神通里面讲,宿命通,能知道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在一般大小乘经论里头说的,这个能力在小乘大概是二果、三果,应该是二果。初果,这六种神通,初果须陀洹他就有天眼通、天耳通;二果斯陀含,他就有宿命通、他心通,这两种有,别人心里头起心动念他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自己知道。到三果就有神足通,神足通就是变化,我们常看《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那是属於神足通,他能分身,他能变化。所以这个「念藏」在小乘二果就有了。
但是二果虽有,突破空间层次有限,不能像此地这样,此地这个能力太大,「一生乃至无量百千生」,这个太大了。在经论里头佛告诉我们,阿罗汉(这是小乘最高的果位)他能够知道过去五百世,我们就晓得阿罗汉能够知道过去五百世,不是无量世。二果知道的那就有限,不可能是五百,充其量应该是五十世、一百世,那也就相当可观了。我们看到西方许多近代的催眠报告,我们看到有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不多,这个人在深度催眠之下,他能够知道八十世以前的事情,八十世一计算四千多年,一世一世的八十世。所以,深度催眠之下,能够突破空间维次,他能够回到他的过去。但是他醒来之后,不要说是八十世,过去一世他都不知道。催眠也是被一些科学家肯定,实验的次数太多太多了。在国外,许许多多人用这种方法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的一些状况,造作的这些因跟这一生当中的果报它相应,知道这一生苦乐之由来,这个有很大的好处。为什么?了解业因果报之后,这人心定了,不怨天不尤人了,绝对不会怪别人。知道什么?原来是自作自受!受了冤屈也不会喊冤。为什么?冤屈也是有业因的,不是没有原因的,没有一样事情是没有原因而起来的,没有,从来没有过。这个地方当然是指的法身菩萨,他才有这么大的能力。
前面也说得很好,他能够舍离痴惑,痴是愚痴,说痴惑就是见思烦恼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阿罗汉的境界,是小乘。如果大乘阿罗汉,大乘阿罗汉是法云地的菩萨,那还有什么话说?当然他能够修持,知道「无量百千生成住坏空」。无量!前面加无量,不是一百世、一千世,无量个百世、千世。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这不是一世、两世,不是一生、两生,一生、两生时间短。成住坏空是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
下面说得更多,「一劫乃至无数劫」。从这一句看起来,这个「念藏」至少应当是八地菩萨以上;正说,应该是法云地,否则的话,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力。真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一切世间、一切活动,他统统都知道、统统都明了。诸佛菩萨示现在一切世间,他所做的活动只有一个非常单纯的目标,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超凡入圣,绝对不会危害众生。这是大家必须要记住的,我们学佛就学这一点,决定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那个众生造作很重的罪业,对我有伤害,我不能有丝毫念头伤害他。为什么?他对我有伤害的时候,是他愚迷,他不觉,他才干这个事情;我今天明白、觉悟了,我不会再干这个事情!即使冤家、即使对头他真的想伤害我,我也不会有一丝毫念头去伤害他、去报复他,没有,绝对没有,这叫学佛。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在念佛人来说,就是将来往生提升自己的品位。
念佛同学要常常想到《弥陀经》、《无量寿经》,经上常讲「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念这一句话要想想自己善不善?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还有丝毫不善的意念,我们念这一句就要生惭愧心:我怎么还有这个不善的念头!实在说,一切众生造作不善,他有不善的果报,我何必去干涉他?他有不善的果报,我们都不应该有这个念头,为什么?伤害慈悲心。看到他将来堕三途受苦报,要生怜悯心,他可怜、无知、愚痴,现在他造罪业,将来他受果报。你的心地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会看得很清楚,你不会有一个不善的念头生起,这是你修行,说是功夫得力了;我们不敢说到家,功夫得力了。
功夫得力,那将来自己成就、自己境界向上提升有把握。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对自己希望自己提升得要快。为什么?灾难现前,这不是一个太平盛世,要快速的提升,要勇猛精进,势必要放下万缘,要放下身心世界,这个东西是累赘、是负担,要把它舍弃。让自己精神、身体轻松,佛法的名词叫轻安,身心健康,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决定不再找自己的麻烦,实在讲,别人不会找你麻烦,找麻烦的是自己!自己不能再跟自己找这些负担,要统统放下,一心一意专求净土、专修福慧。
处事待人接物,必须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不能随自己意思,随自己意思没有不造业的。应当怎么样?随顺经典教诲。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认真努力做,经上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违背,那你这一生得大自在!还没有到极乐世界之前,我们这个身体留在世间,随缘而不攀缘,游戏神通。再加一把劲,功夫成熟了,往生自在,想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能走得了。这个世间再大的灾难与我不相干,灾难临头,我到极乐世界去了,绝对不会受这个灾难。
所以这个地方所讲的是菩萨境界,这不是我们的境界,他能够忆持一切诸佛度化众生的种种活动;能忆持他当然就学到了,佛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对於佛的现身说法没有一样不清楚,佛对一切众生,种种不同的众生,他说出种种不同的法门,没有一桩不清楚的。教化众生还有困难吗?没有了,真的得大自在了。念藏。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