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七六讲)  2003/8/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076

诸位同学,请看《四谛品》,娑婆谛名,苦谛第六句看起:

【或名刺。】

这『刺』也是苦谛的别名,我们听到这句话就能感触到它是从比喻上立名的。在我们自己本身,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经验,在不小心的时候被针刺刺伤了,尤其是这刺在肉里面没有拔出来,别看很小,非常痛苦。我自己这经验就有很多次,小时候我们生长在农村,农村的小朋友都是在野外游玩,野外里面一些植物,带刺的植物很多,所以常常被这刺刺伤。回来之后,母亲用针把这刺挑出来,总得要一两天才能够恢复。如果被蜜蜂的针刺蜇了,那就更麻烦,它带的有毒,还要去找医生,多半是用蜂蜜来解毒,这刺一定要挑出来。这是从比喻,刺未拔出来之前,苦!这属於苦谛,比喻好懂。

更严重的「刺」是我们的言语、表态,古人常说「说的人无心,听的人有意」,所以口为祸福之门。我们的处事待人接物,态度言语比什么都重要!古时候读书人好一点,读书人,君子!他读圣贤书,有包容心,有意无意得罪他,他不会报复,不会跟你计较。如果是小人,那个麻烦就大了,小人记仇记恨,他一定要找机会来报复,这麻烦就大了。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事很多很多!世尊在经典里面教训我们,第一个是言语,儒家教人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其他都放在后面,可见得言语是非常非常重要!言语态度,在世间法里面你的事业有没有成就,这是关键的问题;在出世间法里头道业有没有成就,关键也在这地方。无意,这刺是伤人,刺伤,无意伤人都不可以有,何况有意?

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劝导大众,既然学佛了,诸位在经典上常常念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想作佛,就是想成佛。什么叫成佛?成佛就是完全恢复性德,这是佛。菩萨呢?菩萨是随顺性德,从初发心到等觉随顺性德。如来果地上那是究竟圆满性德的流露。学佛从哪里学起?这不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佛教导我们这基础,根本的根本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通一切佛法,通大小乘、通宗通教、通显通密,都是在这上奠下根基的。我们要真正学习,希望这一生当中能有一点成就,不能不在这上下功夫,尤其是真正修道的人。

你看看世尊给我们表演的,菩萨为我们表演的,祖师大德为我们表演的,功勋是别人,过失是自己。这是真正他在佛法上得了一点受用,他开了窍。罪过都是别人,功德都是自己,这是烦恼!这是自己有过失,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烦恼习气怎么能断得了?所以修道之前要见道。道没有见到,你怎么个修法?为什么说功勋都给别人,过失都是自己?只有自己知过才能改过,才能真正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功勋事业是大家靠群众力量来成就的,这事情做好当然是大家的功劳;你是领导人,你领导有方。如果样样功劳据为己有,过失统统都是别人,你就会变成孤家寡人,谁也不愿意帮你。

古德说得好,无论世出世法「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真正有德行、有能力、有才干的人不会为你服务,气量太小了。时时刻刻能够推己及人,你能够得人心,天下有德行、有智慧、有才干的人都愿意为你服务,你怎么会不成就?古人讲得很好,「凡事之本在修身」。儒家常常教人,我自己身修了,一切大众都修了,表率,模范;我自己德行成立,你看你周边这些人的德行也成立了。「一成一切成」,那个一是什么?一是自己。所以古人「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今天讲世界和平,这我也讲了不少,这些年来在国际上帮助一些善心人士来祈求世界和平,世界和平从哪里学?从自己内心里头学。我内心摆不平,你怎么能帮助世界走向和平?内心平了,你的家一定和睦,家和万事兴。自己内心不平,就是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著,这个没有把它摆平,不但伤心也伤身。伤心伤身就是这里讲的苦圣谛,这就是「刺」。你忧虑的事情多,牵挂的事情多,烦恼的事情多,这对於身心健康是极大的破坏。学道人,道业的成绩在哪里?心平气和。处事用智慧不是用感情,要处大事,世出世间办大事,大公无私,哪一个不服你?你里面夹杂著私心就没有人服你了。古今中外同一个道理。

我们一生做的这事业,你说大它不大,你说小也不小,我们就是到处讲经教学,也得要大公无私。我常说自私自利完全放下,名闻利养放下,物质享受放下,这就是六和敬里头「利和同均」。自己有福报的时候,这福报要让大家共享,要懂得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众生,这很快乐。到我们老了,身体衰弱了,自然有一些年轻人来帮助我们,那是因果报应。我愿意帮助老人,帮助残障人士,帮助穷苦的人们,这是种因,善因一定感召善果,这是一定的道理。种善因必得善果,一心一意就去种好因,不要去想果报。如果种的善因天天在计较著果报,那怎么?那就变成有漏的福报,这收获不大,是有限的。如果把你所修所作所为都忘掉了,没有放在心上,你所得的福就跟虚空法界一样大。

我在讲经,以前我记得也说过好多次,我讲修布施,我们拿一块钱去布施这穷苦人,那个人是阿罗汉,他也拿一块钱去布施穷人,另外一个人是菩萨也拿一块钱去布施穷人。我们三个做的事情一样的,从拿出这布施的钱、财物也是平等的,福报不等。为什么不等?这心量不一样。菩萨所得的福,我们就没有办法想像,叫不可思议;阿罗汉所得的福,我们凡夫怎么比都比不上。所以事虽小得大福,特别是菩萨,菩萨明心见性了,一丝毫的善事他都称性,称性就遍虚空法界,称性就说不上大小,他不一样。凡夫修怎么修?他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换句话说,他得的福报都被这妄想、分别、执著范围住,他出不了这范围,所以他就很有限。这就是中国谚语里面所谓是「量大福大」,这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的意思,懂得的人不多。心量大修小福,他得的福报也大,为什么?跟他心量平等。心量要是小,你修再大的福报,你得的果报还是小。你要明白这道理,你对於世间一切人事物的观察,你的心就平了,你不会起心动念,你也不会有分别执著了。真正把三世因果,四谛法就是讲因果,苦集,世间因果;灭道,出世间因果,这因果是通三世十方,你没有一样不清楚。

我们读到这字,「刺」,我们把这意思引申,对於人的身心决定不可以伤害,自己时时刻刻小心谨慎。劝告,从前李老师告诉我,顶多两次,两次劝告他不能接受,你决定不要讲第三次。为什么?你讲第三次,你是刺他,他产生怨恨心,他将来要报复,那又何必?所以劝导的时候,再好的朋友,现在讲的是你自己至亲的兄弟姊妹,你看他的过失也只能两次,不可以多说!至亲好友看到你犯过失的时候才劝告你,一般人是决定不说,为什么?交情不够。你有过失谁来帮你纠正?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父母,他可以无限次数的来责备你,来教导你;另外一个是老师。但是今天孝道没有了,师道也没有了。我们在资讯里面看到,父母教训儿女,儿女不服,回过头来拿枪把父母杀掉,我们在外国资讯里头看到。

现在在中国伦理道德的教育没有了,年轻人都向往西方,学习西方人。学习西方学习什么?就学习这些东西。儿子向父母要钱,在外面花天酒地;不给钱?不给钱把父母杀掉。他认为什么?父母杀掉了,父母财产那就他继承了,他没有想到他犯罪。这种判刑判得重的是死刑,可是现在这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国家废除了死刑,就是杀父杀母最高的刑罚是终身监禁。终身监禁多少年,有的时候遇到大赦,他还能出来,难!这叫乱世,大乱之世!做人不容易,做人就苦!所以祖师大德,连李老师都常常劝我们,赶紧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话是真实慈悲的教诲。

我们在这世间既然不为自己的名闻利养,也不为自己这些五欲六尘的享受,你在这世间干什么?换句话说,没有理由生活在这世间。我们学佛的人真正懂得圣贤教诲,能济世!我们今天委曲求全为的是什么?为的把圣贤教诲介绍给有缘人,这是佛家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是有缘人?他相信,他能听懂,他肯依教奉行,这是有缘人。他不相信,读了经论、听了经论,半信半疑,不能够认真依教奉行,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我们活在世间还不就为了这事情,除这桩事情之外,没有第二个理由。这地球不大,我们差不多也走了一半以上,就好像观光旅游,我们到这地方来已经游遍,够了,不想再住了,可以走了。所以现在社会一定要晓得跟过去不一样,过去你有过错,别人来劝告你,你会感恩、会感谢他,谢谢他的指教;现在人不是的,现在人不肯认错,更不能够接受别人的指责。我们在经典上讲到的时候,经上这么说的,我们跟佛门的朋友们互相的勉励、互相的警惕;对不学佛的人,我们不是这个说法,我们会说得很圆融。下面一句:

【或名依根。】

这也从比喻上说的,像植物,植物有根,它慢慢就会生长,开花结果。苦圣谛这个根不好,这根是什么?根是贪瞋痴。贪瞋痴生长一切不善的业,感召一切不善的苦报,这我们不能不知道。清凉大师在疏里头讲「由苦能生一切恶也」,为什么?一般人不甘心受苦报,所以他肯去做亡命之徒。什么原因?看到这社会上一般大众都能够过高水平的生活、富裕的生活,这就是现在社会上严重的问题,贫富不均。贫人看到富贵人他起怨恨,这在中国古圣先贤都说过,「一家饱暖千家怨」。别人生嫉妒怨恨,他不晓得因果的道理。他的富贵是他前世累劫修善因感得的福报,我过去没有修这因,怎么可能有这果报?不可能。你懂得这道理,我们就不会有怨恨了。自己认真努力修福,我不会怨恨他。我修福,认真努力修福,我将来的福报肯定不在他之下,这是正路正理。

看到别人收获了,那我赶快去耕耘,我不能去夺他的收获,那是造罪,这就是属於教育问题。圣贤的教育没有别的,就是把事实真相跟我们讲清楚讲明白。富贵人过去生中积善修德,今天得的富贵果报。你要晓得,你居住在这环境里面的穷人多,苦人多,那怎么样?应当把自己的福报给一切大众分享,这些人都快乐,都欢喜你,都赞叹你,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大家都来了。这是什么?这是真正有智慧。所以我从前常说「有钱是福」,你拥有财富,你怎样运用你的财富?那是智,那是高度的智慧。没有高度智慧,过去生中修的这财富很多,往往用财富去造极重的罪业,这一生福报享完了,来生是三途地狱,那叫大错特错!这事情是真理,是事实的真相。

从前古圣先王教化众生,采用的儒释道三家的教诲,这教育的理念、方针、纲领,从尧舜一直到前清都不曾改变过,要从中国历史上来讲,至少是四千五百年。儒释道三家都讲因果报应,所以中国人受这三家教育的薰陶,人能安於本分,素贫贱,他能安於贫贱,素富贵,他安於富贵。社会贫富不均,这是自然的道理,五个指头伸出来不一样长!怎么能做到均?做不到。每个人造的业不一样,果报怎么会相同?哪有这种道理?古圣先王教化众生,教那些什么?贫贱人,你要知道过去生中没修福,你能安於贫贱;富贵人过去生中修的大福报,你看到穷困的人要常常帮助他,你的福报不至於在一生当中就享尽了。所以现在的人不懂这道理,古人懂得。财富从哪里来的?财布施来的,聪明智慧法布施来的,健康长寿无畏布施来的。你修这三种施,这三种因,你一定得三种果报,你只要认真努力去修,肯定得到。袁了凡先生是很好的模范,俞净意公他那个感应实在讲超过了凡先生,你看看《俞净意遇灶神记》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我这一生当中也是跟大家现身说法,我命里头没有财富,一生注定要过贫穷下贱的生活,而且短命。今天到这年岁了,看起来好像有那么一点福报,这是这一生修的。我二十六岁遇到佛法,就是二十六岁开始修,我也没有求富贵,也没有求长寿,只希望说这圣贤教诲实在太好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依教奉行,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我要把这种好的教诲介绍给社会大众。到处哪个地方邀请我就到哪里去,因为我自己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我没有道场,哪里请哪里去。晚年我一些老朋友,出家的老朋友,看到我说:净空法师,没想到你有老福,老年福报现前了。这老福是这一生当中修的。老同学们,我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在台湾跟著我的老同学也还有几个。这几十年当中,你们亲眼看到的,日子不好过,受过很多折磨,受过很多侮辱,也受过很多伤害。怎么过来的?都没有放在心上。所以我写了六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我知道毁谤、侮辱、伤害就是佛门里面讲的重罪轻报;如果没有这些挫折,将来这果报是在三途。我今天遇到了,我乐意接受,决定没有一丝毫怨恨心,决定没有一丝毫报复心,我过去生中造的那些业、罪业报掉了。

这确实要深入经藏,你才真正了解这道理。否则的话,你接受不甘心,你有怨恨,你有报复,那个麻烦大了,那就招来生生世世冤冤相报,那就苦了,苦上再加苦。所以佛教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息灭贪瞋痴就是把这「依根」拔掉,这是苦的依根。受苦报,物质生活再苦,比做畜生、做饿鬼、下地狱那好得太多太多了。如果你要是在这一方面细心来观察,你就不会有苦了,你就会很快乐,幸免三途苦报,我跟诸位说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话。我们每天从早到晚,一切时一切处六度齐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叫修菩萨道。我们净土同学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四摄六度统统在里头,普贤十愿也在里头,无量法门也在里头,佛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也讲了很多很多,所以不能不学。学了之后,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工作之中,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就得大自在,得大安乐。再看下面这一句:

【或名虚诳。】

『虚诳』不太好懂,清凉大师注解里头讲得好,「於下苦中能生乐想也」,这实在讲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说的苦中作乐,不是真的乐。乐是坏苦,不是真的,这才叫「虚诳」「虚」就不实,「诳」则是狂妄。但是这现象在我们现前社会多,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你可以说在今天社会每个角落就看到,但是最重要的回光返照。我们自己有没有?我常讲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那是虚诳,那不是真的。世间不知道事实真相的人拼命在争,时时刻刻都想自己拥有。念不善,言不善,行不善,确确实实是所谓的损人利己,哪有善的果报?哪有真实的果报?

古圣先贤教我们,佛菩萨教我们,「知足常乐」《华严经》,前面我们曾经讲了一个小单元,「知足天王」。兜率天,梵语「兜率」意思就是知足,知足就成佛了,知足才是最乐,才是真乐。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你看世界今天的人要争名争利、要争权争地位,释迦牟尼佛是现成的王子,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名闻利养是现成的,不要!为什么?虚诳。他真的知道了,要这干什么?物质的享受,财色名食睡,他统统都具足,最丰足的,他也舍弃掉了。一生过著「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过这生活,他过得大自在!他那个乐在中国大概只有颜回知道,孔老夫子知道。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人,真正能够体会到佛快乐的境界没有几个人;颜回过的生活接近释迦牟尼佛,他知道,孔老夫子知道,乐道!随顺性德,随顺大自然的法则,这是得到真乐。我们一般人没有法子体会,没有法子理解,这是真正修行的功夫。我们要晓得,这些事、理、名都是属於苦谛里头的。怎样离苦?这是我们现前学习这科目最重要的旨趣。我们如何能够离苦得乐?那就是说一定要学著看破放下。看破就是对於事实真相明白了,放下,从今之后不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你就得大自在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苦谛下面还有两句,第九句:

【或名痈疮处。】

这苦我想也有不少人自己经历过,特别是毒疮,毒疮很痛苦。我在小时候,腿上就长了个疮,好像是两年多的时间才治好,很痛苦。在抗战时期,中国大陆卫生条件很差,我这疮是跌倒跌伤的,跌伤之后伤口处理不好,用现在的话讲,这里面进去细菌了。也没有好的医疗,用中国的膏药,贴的膏药,用了许许多多的方法一直都是治不好。这疮以后常常流脓,这也是受苦、受罪,走路很不方便,但是又不能不走路,每天要上学。那是念小学的时候,很小的时候跌伤,到现在这疤都还在。如果在现在跌伤,治疗的的时间我相信顶多半个月就可以复原,不至於受那么多的苦难。这就是说卫生条件差,不懂得医疗的方法。

从这比喻,我们凡夫身心里面的脓疮很多,有这个身,身为苦本,但是身是受报,它也造业,真正主宰业报是阿赖耶识,法相宗里面讲得好,「来先去后作主公」。苦本是什么?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不善的种子习气,这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苦难。起惑,起惑是起心动念这念头不善,不善的念头就造不善的业,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感召的苦报。这苦报,佛在经上跟我们说有两大类:现前叫「花报」,来生「果报」。佛用这来形容,像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报不好,果报就可想而知。所以,我们通达三世因果的道理,明了三世因果事实真相,聪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修来生。当然修来生,他也决定不会忽略这一生,这现在人常讲现实,不会忽略现实!现实的生活,我们一般世间人确实眼光短浅,真正幸福美满,他看不到,他想不到。现在社会所谓的是已开发的国家,或者是开发中的地区,物质生活一般都大幅度的提升,好像这些地区人民都拥有相当的财富,我们所看到的。可是他的生活快乐不快乐?一点都不快乐。心目当中只有一个追求:财富,真的钻到钱眼里面去,出不来了。

我们中国古人所有的作为都是高度智慧,古时候做的钱,钱币,铜钱,这铜钱是圆形的,当中是个方孔,当中有个孔是方的。诸位现在再去卖旧货摊里面,有时候我也能看见,铜钱,还能看到汉朝时候的,这钱的形状就是这样的。从汉朝差不多两千年,这样子没有改变,这种钱里面就含著有智慧,所以我们讲「钱眼」。钱眼就是钱有个洞,当中那个洞,那个形相像什么?像古时候的刑具。古时候犯罪的刑具里头有「枷」,披枷带锁,那个枷是方方的,当中是一个孔,把人头夹在那个里头,就是那个样子。那就是告诉你,钱不是好东西,钱就是个枷锁,苦本!让你拥有钱的时候,时时刻刻提高警觉,不能迷在这里头,迷在里面就错了。

现在人真的是钻到钱眼里面出不来了,过的是什么日子?披枷带锁是犯罪的日子,受刑的日子。我们细心观察现前社会,有几个人没有披枷带锁过自由自在幸福的生活?太少太少了,几乎找不到。所以我刚到澳洲的时候,我的确很欣赏那个社会,欢喜这地方,什么原因?澳洲人不懂得赚钱,他不愿意赚钱,为什么?赚钱很辛苦。他不要赚钱,只要自己生活能过得去,真的是知足常乐。他们思想生活状况,大概跟我们中国古代差不多,人人都安分守己。我住在这小城,晚上大概五点钟店门就关起来,打烊了,不做生意了,早晨大概是九点钟、十点钟才开门,他做生意的时间很短,他只要赚一点点够生活,他就很满足了。所以他休息的时间长,他并不懒,跟家庭团聚的时间多。

尤其是澳洲的土著对於家族生活教育非常重视,他讲伦理,讲尊卑,老少尊卑,他讲这个,很难得!他能够随顺大自然,早晨他们起来得很早,都到外面去运动、去散步,公园多。我听说,这当地人告诉我的,布里斯本这城市有一千多个公园,所以每天我们去逛一个公园,要把所有公园都逛完的时候,要三年多的时间。从这地方,你就知道他们多么著重户外休闲生活,所以那个地方人长寿,八十、九十很健康,你看他的精神很好,你看他的皮肤很粗糙,但是他很结实。现在有不少人都跟著我们一起学佛,我们在一起念佛,讲经这有专门翻译翻给他们听,欢喜!有九十多岁的参加我们的活动,温馨晚会的时候,有些老人还来表演,表演唱歌,演奏乐器,懂得人生的享受。现在其他许许多多地区忙著赚钱,把怎样过幸福的日子忘掉了,一直忙到死,从来没有过一天真正人的生活,你说这多可怜!这是我们身心『痈疮』。我们要如何把它舍弃?怎样恢复到正常?所以没有别的。

澳洲人一般比较起来,贪瞋痴比较淡薄,所以人忠厚老成。我在三年前到那个地方买了一栋房子,在山上居住的房子。这房子我很喜欢,看了就喜欢,跟中国建筑的方式一样,方方正正。因为外国人房子那个尖尖角角很多,我们不太喜欢,这栋没有,在乡下而且很便宜买下来。买下来之后,他的房子里面我几乎没有更动,就是重新油漆粉刷了一下,他这地下铺的是地毯。澳洲是农业社会,农牧很发达,羊毛地毯,很好的地毯,很便宜,所以铺地毯是很不错。但是,我们觉得地毯很不容易清理,所以我就不要了,铺木板,这样子清洁很方便。我就找当地的工人来给我做,这地毯拿掉不要了,工人就告诉我,他说:法师,你这地毯不要了,可不可以送给我?我说:可以,你拿去好了。工人很欢喜,立刻就告诉我,他说:法师,我给你做的这工程,不收你的费用,只要买材料。现在在这社会上,这么忠厚老成的人几乎见不到了。他给我工程做得很细,做的我很满意,不收工钱。换句话说,他们确实对於财看得很淡薄。所以人厚道心平气和,这样的邻居好,这社会好。这地区有没有犯罪的行为?有。犯罪从哪来的?吸毒,多半是青少年。而且真正犯罪的大概都不是当地人,从外面来的。当地人确实很厚道,也有一些生活很穷苦,这我们都见到了。我们住在那个地方,常常帮助这些穷人,所以跟这地方这小城里面相处非常融洽。

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来总想有个弥陀村,我到那里一看,我们可以把那个地方将来慢慢变成弥陀城,多元文化城。这里头有不同的族群,不同国家移民到这来的居民,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怎样我们和睦相处变成一家人?年岁大的我们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年龄跟我们相彷佛的都是兄弟姊妹,年幼的都等於是自己的子女一样,亲切关怀照顾。我们的目标只有八个字「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我们真正把这和平的榜样在这地方落实,这是很有意义的一桩好事情。大家天天讲怎么样消除冲突?怎么样促进和平?我们先从一个小地方做一个榜样,做个好样子。口里说,说了多少年无济於事,世界还是这么乱,这动乱频率不断的向上提升,灾难一次比一次扩大,不是好预兆!所以真正修行人要想帮助这世界,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用行动真正去做到、去落实,决不是在空口说白话,那个没有人能相信。所以现在我们居住这小城,这些人都能安分守己,好做。

香港这地区就难了,你叫人家不赚钱,这做不到。你要求大家把工作少一些,让自己身心轻松,回归到大自然,过大自然的生活,这也是现在都市人不能接受。所以都市人既然天天想赚钱,我们就在佛经里面教给他赚钱的方法。他不相信,佛教给我们财布施,他不肯布施,好不容易赚来的,怎么能轻易就给别人?所以他财也发不了。这不是对一般人,对学佛人讲的,虽然学佛,好像每天念佛也很认真,听经也听得不少,可是在事实上面讲,他放不下。这放不下,就是对於佛法半信半疑,没有真正懂得;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他没有怀疑了,他会依教奉行,那个果报逐渐逐渐就现前了。

所以,我们要晓得自己身心痈疮很多。总而言之,就是执著,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最严重的。能把分别执著放下,你就得自在,你的智慧就开了。智慧为什么开不了?执著放不下,分别放不下。执著是烦恼障,分别是所知障,这两种障碍,障碍了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也障碍了自性本具的福德。佛在《华严经・出现品》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佛看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佛菩萨能普度众生,能够永远不退心,什么道理?就是他了解事实真相。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是相同的,智慧相同、能力相同、福报相同。只是众生在迷,把自己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是迷失。哪一天他能够觉悟过来,他就恢复了。所以「众生即佛,佛即众生」,这才是事实真相。

因此,我们要帮助大家念佛。纵然我们念佛功夫不错,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且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这叫生死自在。我们还有一点慈悲心,想帮助有缘众生,还愿意在这世间多住几年,我到极乐世界去想多带一些人去,大家一起去,不更热闹,更好!这叫有缘人。我们帮助他们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心本善,我们要肯定这个。他今天这众生不善,不善是习性不是本性,本性是善的!儒家教童蒙的《三字经》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孔老夫子讲的。所以我们肯定一切众生性善,於是我们的心就很平静,看到一切众生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我们知道那是他的习性,不是他的本性。我们尊重本性,我们谅解习性,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他回头,回到本性,从习性回到本性,这就叫度到彼岸。苦圣谛这一段最后一句:

【或名愚夫行。】

『行』是行为,『愚夫行』就是愚痴的行为。愚痴的反面就是智慧,智慧是菩萨。由此可知,六道凡夫,「愚夫行」;四圣法界以上,超越六道轮回,菩萨行。什么人超越六道?这诸位同学都晓得,阿罗汉超越了。你看阿罗汉他所证得的是正觉,菩萨所证得的是正等正觉,这不是愚夫。正觉包括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上面这四法界都是正觉。到正等正觉那不在这十法界里头,超越十法界了,大乘经里面常常讲的一真法界,他不是十法界。一真法界里面的是正等正觉,不是愚夫。现在我们要怎样摆脱愚夫行,契入菩萨行?这是我们现前最重要的课题,也是我们讲席里头常常提到的「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是我们现前最重要的功课。怎么个转法?尤其是真正想转的人,我们还要希望能得到一个简单巧妙的方法,我们的修学不会感到困难,不能耽误很长的时间,为什么?我们在这世间寿命短促,如果要很长的时间,恐怕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寿命,那就不能成功了。

佛法里头真有,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就很著急,所以我头一天见章嘉大师,我就把这问题提出来:「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能够契入佛境界?我知道佛法好」。章嘉大师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这两句话我听起来好像很懂,他讲得很白,我能听得懂,当然这两句话的意义深广无尽,我只能够说是像饮大海水,只能够取一瓢而已。可是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看得破放得下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而且很具体的教导我,「你要认真修布施,修六年。」我这学生是个好学生,听话,我就真的修六年,这六年真就有感应了。第七年我出家了,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开始讲经,确确实实转了,真的转过来了。所以我对於老师恩德念念不忘。如果遇不到这三位老师,我没有办法离苦,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的思想、见解、行持都是在造业,完全迷惑颠倒,不觉悟。这也是过去生中结的善缘,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能帮助我、教导我,我把这路走出来了。

这里面特别是李老师,我亲近李老师的时候,对於净宗法门了解一些,不排斥了,但是没有意思学净土。我到台中亲近他主要的目的是听经学经教,因为我知道我不是禅宗的根机,也不是密宗的根机,但是对於经典有很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教下。经典里面特别是《华严经》,最欢喜的是这部经,所以我一出家,请经书头一部就是《华严经疏钞》,我们香港智开法师帮助我得到这部书,无量的欢喜。那个时候是线装本,四十册,这一套大书,自己看起来真的似懂非懂,但是很有兴趣,不能理解还有兴趣。对於一切大乘经典都爱好,也看了不少经典。以后遇到李老师,李老师说这不行,这不能成就,一定要按部就班,要完全接受他的指导。从小部经学起,由浅而深,由小而大,还是按照程序来做,这给我帮助就大,我才真正能够体会,真正能够契入。

年轻真的是无知、狂妄!仗著自己一点小聪明,一点小辩才,这是被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李老师降伏了。乖乖的遵守老师指导,十年不敢违背,佛法的根基才打下来。现在一般年轻人难,难在哪里?难在他不肯听。我能够有这么一点小成就,就是我听话,老师肯教。阳奉阴违是肯定不能成就的,你要想成就的话,那真的谚语里头讲的话绝对正确,「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师都是我自己父亲、祖父这辈分,像李老师我跟他,那他是祖父一辈的,他差不多大我三十多岁将近四十岁。中国《礼记》里面所说的,比我年龄大二十岁是我父亲这一辈,大四十岁祖父一辈人。所以这样的真正善知识可遇不可求,遇到之后不能舍弃!

但是古今中外有一种不能避免的状况,这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读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离开老师(他老师是文殊菩萨)出去参学,文殊菩萨给他的开示,里头有非常重要的一段话,「尊师重道」!善知识,真正老师他还有不善的行为,或者是你看到了,或者是你听别人讲了,你对他的信心就动摇,你就把你自己的道业毁弃掉了。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至圣尧舜,这至圣是大圣人,在中国历史上孔老夫子是最尊崇、最崇拜的,他有没有过失?还是难免。所以清凉说「除如来一人,真的没有过失;等觉以下,还是有过失」。你要找一个完全没有过失的老师,那你就完了,你这一生找不到!所以决定不能够见善知识的过失,决定不能够听善知识的过失,保护你自己道业的成就。这里面有权有实,实是什么?这老师修行确实没到家,还是有烦恼习气,那就是真的,但是他所教导的决定没有违背经论。

智者大师说得好,这是天台宗的祖师,他老人家讲的是「能说不能行」,这句话我们要能够体会它真的意思。这老师他教导我们,他教的不错,确确实实没有把经典讲错。他能说,但是他自己没有完全做到,不是说他统统都做不到,不是的;他真的是努力在做,但是还有一些小地方没做到,智者大师说这人是「国之师也」。他是一个好老师,他在认真做,他做的不圆满,那一般人不能够跟他相比。如果说「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那种人就太少了,太希有了,说到做到。可是这里头还有权教,那真的是能说又能行,他在教学里头故意做不如法的事情,为什么?他有他特别用意,他要度某一类的众生。众生根性不相同,他有真实智慧,善巧方便不一样!譬如就以持戒来说,他开戒,我们认为他破戒,这就大错特错了!他开戒一定有开戒的原因,决定是利益当时有一类的众生,我们凡夫不认识,他明了!用这种方法让这些新学的人对佛法产生信心,生欢喜心,能接受,这就叫大权示现。这我们就不知道了。

文殊菩萨告诉善财「权实难知」。你怎么能知道他做的破戒、不如法的事情是他的善巧方便,度另外一类众生,你以为他有过失,其实他没有。所以劝导善财要有恭敬心,这是印光法师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跟随一个善知识学习,你能够得多少,不是善知识那边的事情,是你自己的诚敬心,随著你自己的真诚恭敬成正比例,这话是真的。我在台中,刚去的时候,李老师开班传授讲经的方法,就是培养弘法人才。同学二十多个人,老师在一个小讲堂里面上课,各人得的利益不一样。那什么原因?每一个人对老师那个诚敬心的程度不一样。里面确实还有一些同学对老师还有意见的,老师也是人!他又不是佛菩萨再来的,他又不是神仙,哪有没有过失的?这对於诚敬心就大幅度的打折扣,他在学习的所得的那就有限,我们明白这道理。

我这尊师重道是从小父亲教的,他不是言教,他是身教,他做出来给我看。就是上私塾念书的时候,大概是七岁,上私塾念书拜老师,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印象给我深了,一生都不会忘记。我父亲对老师那么恭敬,我哪有不听话的道理!这影响了一生。他不是教我要对老师恭敬,他是做出来给我看,先拜孔老夫子的牌位,拜完之后拜老师。

所以转迷为悟,转愚夫为菩萨行,这是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一门功课。我们今天一定要随顺佛陀教诲,谁是我们老师?佛是我们老师,经典是我们的老师。决定不能违背经典教训,依教奉行,我们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才能得真实受用。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