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三二讲)  2003/4/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32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喜乐世界名号的第六句:

【或名性安住。】

僧肇大师在《肇论》里面说了几句话,他说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个意思,这五个名相一个意思。「若色若心,因缘会集,而后生起」,所以佛在经上讲「佛法因缘生」;清凉大师在《疏钞》里头也说「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些开示非常重要,是佛法里面最高的纲领,总持法门。

『性安住』,安住是不动的意思,所以性安住,真性是不动的。什么东西动?情动,识动。诸位要知道,智不动,性不动,真心不动。佛在讲经说法,所用的这些名词,真的是随手拈来,佛这种教学他用意很深,目的教我们「依义不依语」,教这个。你要懂得佛所说的意思,不要执著佛的言说,不要执著佛讲的这些名词术语;名词术语它是表法的,它是工具,它不是目的。所以佛不是常常说一样的,让你不执著,让你不分别,那个真正的意思你就懂了,你就体会到了,叫「愿解如来真实义」

不动是真的,所以有时候叫实相,凡是动的,那是妄相,妄才会动,妄动,真不动。我们起心动念,起的是妄心,妄动,正知不动。正知在不动的时候,你看看佛法又称它为根本智,称它为实智,就是真实的智慧,它不动。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佛用这个名号,我们想想,这个名号是对哪一类众生说的?大概是我们一般讲,心不能够定下来,妄想妄念太多了,这个名号对他就会起作用。想想性安住佛,性安住如来,我们要学性安住,知道自性真智如如不动,动是错了。

起心动念为众生想,为正法想,对不对?没有为自己想,在三乘法里面,勉强说你做得不错,你做得很如法;在一乘法里面,你还是错了。为什么?一乘法里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一切事情会做得很圆满,何以见得?释迦牟尼佛不就是的吗?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八相成道,性安住,没动!所以显示出那么大的智慧能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性安住的作用。我们今天没有这个智慧,没有这个能力,是我们的心,它是动的,它不是静的,它不安,它也不住,不安就没得住了。所以安住这个意思就是大定,就是我们在前面讲的不动智佛,性安住就是不动智佛。

遍一切处,遍一切时,这是法性,与法性相应就如如不动了,起作用的时候那是应,外面有感立刻就有应,所以没有想。我们现在想替社会做好事,想怎么样来帮助正法,你还是动心,起心动念。法身菩萨、诸佛如来从来没有起心动念,做得真的是究竟圆满。我们起心动念怎么做都做不圆满,这个里头确实还是有障碍,自他都不能做到圆满。这个意思很深很深,我们要细心思惟观察,要学大乘的人,或者是我们希望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提高自己的品位,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不能不认真学习。智慧开了之后,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这个认知是真实智慧,那就不是凡夫。再看第七句名号:

【或名如法行。】

『法』是法性,『如』是与法性相应的。与法性相应的行为是诸佛如来、是法身大士,九法界的有情众生做不到。虽然做不到可以学,我们常说学多少算多少,肯定有好处。没有见性怎么个学法?经教就是。只要随顺经教,随顺诸佛菩萨就是『如法』,就是随顺法性,菩萨是这样修成的。凡夫如法行成菩萨,菩萨如法成就佛果。我们今天学佛,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没有如法。我们把经教跟实际的生活完全脱节了。纵然学习,很认真的学习,也不如法。为什么?心量太小,自己跟自己画小圈圈,小圈圈永远不能突破。

佛在经上教导我们,这是基本的教学,「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这个圈圈就局限在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局限在这里。这是不是佛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什么?孝亲尊师,世间人都懂得,这现在人不懂得。现在人为什么不懂?佛在《无量寿经》上讲得很好,现在你不懂得是因为你的「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没教你,「殊无怪也」,佛不会责怪你。你从小就没有受过这个教育,没有受过这个教育要责怪你,那是太过分了,不可以。没有受过教育,你不懂得这个,佛怜悯你,可怜你,经上常讲「可怜悯者」!你不懂事,你没有智慧,你这样下去,如果说是遇不到佛法教诲,哪有不堕三途的道理!

佛菩萨看得清楚,你现在是个人的样子,一转眼你就换了身体了,不是人的样子了。佛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佛的意思是教我们把孝养父母的心扩大,孝养一切众生,是这个意思。特别《菩萨戒经》,佛讲得很清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想想他孝养父母那个心量多大;又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个范围更大了,因为前面讲男子、女人是讲人道,讲一切众生那十法界统统包括了。蚊虫蚂蚁是众生,他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饿鬼地狱是众生,他也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诸佛是老师。你就想想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个范围多大,境界是遍法界虚空界,这才叫大乘佛法。

小乘佛法说实在讲也了不起,小乘的境界是三千大千世界,不是这一个地区,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一个太阳系,不是。小乘的境界是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小乘人,佛只有释迦牟尼佛一尊佛,他只有这一个世界;大乘法里面境界就大了,他的境界是遍法界虚空界,在《华严经》上看到重重无尽的法界,不思议的境界,这是大乘。所以孝敬你要懂得,什么时候你能够把一切众生真的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未来诸佛,恭喜你,你成佛了,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要想成佛,要想早一天成佛,佛真的一点都不吝啬,都教我们。古人讲的,他丝毫没有保留,和盘托出,真的是究竟圆满的供养,我们能不能体会到?

世间迷惑的人多,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多,包括我们自己在里面,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在一切众生分彼分此,还有严重的执著,这都是业障,非常严重的业障。这个业障你要不把它消除掉,这一生能不能往生?不能。它障碍你往生,它障碍你见佛,所以心量不能不拓展。在大乘教里面心量不能不恢复,因为你的心量本来是包太虚周沙界的,这本来是!现在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搞得多可怜,我们应当要知道。

尤其是对冤亲债主,怨结,我们在六道里头,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跟多少人结过怨,这些怨结在菩提道上就变成魔障了。所以魔障从哪里来的?无缘无故人家不会来障碍你,总是什么?我过去障碍他,他这一世来障碍我;我过去是毁谤陷害他,他今天毁谤陷害我;我过去占他的便宜,他今生来占有我,总是这些,冤冤相报,生生世世,遇到了,麻烦就来了。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只是这个原因我们自己不知道,觉悟的人晓得。就如同百丈大师讲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清楚,他明白,他知道这个果报来了,这是哪一笔帐?什么时候结的?现在果报现前了,这个帐消了。怎么消了?他接受,没有瞋恚心、没有报复心,帐了了,消了,业障是这么消的。如果我们在受到这个果报的时候,起怨恨心、起报复心,这个帐不但没有消,又添上一笔,这个麻烦大了。

这一些理事,我们在这么多年,从经教里头,一切经论里面我们重复多少遍,不断在重复。有没有必要重复?有。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不是说这些经文意思我懂,我也会讲,是不是真正醒过来还靠不住。什么时候真正醒过来?报应临头,你用什么心态来处理,这个时候才真正看到你,你有没有醒过来?别人毁谤我的时候,侮辱我的时候,陷害我的时候,我是什么样的反应?从这个地方检点就晓得自己到什么境界。古人所谓「无故加之而不怒」,中国古德,这个读书人讲这是人的修养,在佛法上说这是觉悟,你修行的功夫。你真的觉悟了,智慧开了,你如法行。没有瞋恚,没有报复,心里头永远保持著清净智慧。

无知迷惑的人,他造罪业,造罪业一定感受果报,他的苦报现前了,你听到了作何感想?某人这是现世报。没错,这是事实,这个时候考验自己的功行,你学佛是不是真正得受用?真得受用,你一定有行动表现,我们在讲经时候常常讲,化敌为友,化怨为亲。真修行人,在这个世间,永远不会跟任何一个人为敌,就是对立,没有了。你起心动念,你要去救他,要去帮助他。他是你的冤家对头,过去陷害你,现在他有难的时候,你会去帮助他,你会去救他。真正落实到「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上讲的。你把佛陀这些教诲,学了之后变成你自己内在的营养、养分,你全消化掉了,所以你表现出来的就跟诸佛菩萨一样,那么样的自然,一丝毫勉强都没有。这是什么?这真学佛,真得佛法受用。不但你的智慧现前,你不生烦恼,福报不可思议,这是如法行。

那没有学佛的人看到这个,纵然没有怨恨,心里面也会很欢喜:他遭报应了,他过去害我害人,害了不少人,现在遭报应了。怜悯心生不起来,救护的心更生不起来,那就是什么?学佛没有得到受用。你所学的没消化,像吃东西一样囫囵吞枣,吃下去了依然排泄掉,没有吸收到营养,白学了。如法行的人,他得到这个养分,真的消化掉了,在他心理上、身体上,它真起作用了。这个作用教化众生,帮助世间,大的来讲,这随你的心量,你的心量要大,跟法身菩萨一样,那个心量境界都是遍法界虚空界的,你这种教诲是对法界一切众生,产生的功德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都说之不尽。

我们回过头来,从最小处来讲,小处便是大处,为什么?随著你的心量扩大了。小处什么?《弟子规》,最小的了。《弟子规》里面所教的,儿童学习怎样对父母,怎样对兄弟姐妹,怎样对长辈,怎样对宾客,基本的做人道理一些礼节。从思想观念到言行,从小要学,这是你日常生活这个小圈圈小。你要能把《弟子规》扩大,我在家里面所学的,对父母,《礼记》里面讲得很清楚,你遇到这个人,这个人年岁大过你二十岁以上,就要用什么态度对他?对你父母的态度对他,他跟你父母是一样的。大你十岁,你要以对待你长兄的心态看待他,他是我的长兄。儒家也推广,也把这小学教育推广到大社会,国家天下。佛法推得更广,推到法界虚空界,无尽无边重复的世界,不思议的境界。你要不能够拓广,拓得这么大,你就不能超越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是个界限,怎么突破?这个我在讲席里说过很多次,如果我们心量大就把它突破。心量一定要大,一定要知道救苦救难。冤家敌人,人不能有怨恨心。喜怒哀乐爱恶欲,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五欲造成六道轮回。所以七情五欲要断,实在它不是真的断,大乘法里面讲转变,把它转变成智慧,这个智慧是后得智,无所不知。转烦恼为菩提,七情五欲是烦恼,你怎么样把它转过来变成菩提。菩提是觉知,你用这个觉知去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转恶为善,积功累德,离苦得乐。

修行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处,你要细心观察,细心去体会。大方广佛华严就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那是真的大方广佛华严,这个经本是说明书;千万不要死在经本里头,那你就错了,大方广佛华严你永远连边都摸不到。天天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完全迷失了,那不是大笑话!在《华严经》里面,佛教导我们生活的方法,工作的心态,处事待人接物,真的是说尽了。但是总的纲要你要把它抓到,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待人接物也好,掌握到《华严》的纲领,就是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总纲领。用这个总纲领去落实如来所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最初方便(最初也是终极)是佛讲的四摄法,四悉檀、四摄法是方法是手段,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真正的大圆满,如法行的大圆满。

我学佛这么多年来,总结修学的纲领二十个字,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存心,用这个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行事。前面十个字是心,后面十个字是行,这是我们自己的心行。活在这个世间,像佛菩萨一样为一切众生做个好样子,所以要常常想到「我这样做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只要提醒这一句,你就知道该怎样去做。如果说这个做法不能做社会大众的好样子,就不能做。

我们学佛学了不少年了,为什么做不到?这个情有可原,小时候没人教,你的烦恼习气太深了。佛法在这里薰修,天天薰习还是不够,敌不过烦恼,境界一现前,佛法忘掉了,烦恼起现行了。烦恼里面头一个观念,不管是有形无形有意无意,自私自利,这是第一个起现行的。唯恐什么?对自己有伤害,尽一切力量避免伤害。殊不知你是凡夫,你避免伤害就造成更大的伤害。

所以古人有说,怕死的人一定死,特别是什么?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怕死的一定死,不怕死的一定不会死。这话说得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什么道理?佛法里头说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他怕死常常想著那个死,心想生;不怕死的人,这个心里头没有那个死字,所以往往这种人,他真的不死,他脑子里头没有死字。怕死的人时时刻刻担心,所以怎么担心也死到临头,这是讲一般人。

在古时候读过书的人,那又不一样,读书的人明理,他知道有道义,为了道义可以以身殉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什么?把道义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这是教化社会,教化众生,用身来教化。人死了,实在讲,我们现在晓得,他身死了,他并没有死,他生天了。为什么生天?他教化众生这个功德大,这个善行高,善有善报,他当然生天了。自私自利这是私心,这是恶,这不是善,这个对社会、对众生没有一丝毫贡献,所做的是负面的。负面的果报他往下降,他堕三途,他不如法。「如法行」这个名号意思深广无尽,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第八句:

【或名净眼王。】

这个名号的意思好懂,清净眼,『王』是比喻自在的意思,自主、自在,在佛法里头都用王来比喻。『净眼王』就是清净眼第一,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才称之为王,当然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德号。这个名号提醒我们,我们要用清净眼来看世间,能得无量智慧,无量福德。如果我们用染污的眼来看世间,我们所得到的是造作无量的罪业。

世间人愚痴,无论是什么人、什么事,他总是向不善的地方去想,这也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跟西方文化不一样地方。早年我到美国弘法,美国那边同修们告诉我,任何一个人进入海关,海关对你是什么概念?你不是一个善人,你必须要拿出种种证明,证明你是善人,证明你是好人,这是他们办事的态度。可是在中国,现在的社会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人人都是好人。你看看童蒙课本,学习的课本《三字经》,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东方圣贤,诸佛菩萨也在里头,无不是肯定一切众生性本善,一切众生都是善人。即使他造了极大的罪恶,五逆十恶,这些圣哲们说他是什么?一时迷惑颠倒,他的性本善。这就是东西方教育从根本上的差异,文化不相同。

永远是用个怀疑的人来看别人,会不会冤枉人?肯定有!佛法、宗教都讲因果报应,你会常常冤枉别人,你生生世世也会受别人冤枉。别人为什么会冤枉你?因为你常常冤枉人,你看看这不是因果报应吗?诚信之人对人没有二心,二心就是疑心,没有疑心。即使你是个恶人,对你也没有疑心,一味真诚相待。即使是恶人,你精诚所至,这个恶人在你面前不起恶念。为什么?你的真诚感召他。他在别人面前会起恶念,别的地方会起恶念,在你面前、在你家里,他不起恶念。这不就是古德所谓的善因善果,恶因就有恶报。又何况清净心、清净眼看世间,成就自己的清净平等觉,你想这个功德多殊胜!

常常以疑心、不善的心对一切人、一切物,自己在造业,起心动念都在那里造业!这个造业有三大类:身业、口业、意业。你造业,你肯定感得的恶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细心观察这个世间,因果报应就在眼前,只要你稍稍留意,你会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真正觉悟了,自然改过自新,从今而后,把这个毛病习气改掉。这个毛病习气对别人不利事小,说实在讲对别人不利那个不利是有限的,不太大,对自己的不利不得了!对别人不利,顶多你破坏他、伤害他,就是名闻利养,顶多如此。或者这个人是个凡人,没有智慧、没有修行,他怨恨在心,跟你结了冤仇了。现在他的势力不如你,你可以压住他,可以欺负他,将来你的势力消了,他的势力增长了,他来报复你,冤冤相报,双方都痛苦,这有什么意思?何况这种恶心、恶念、恶言、恶行对别人,自己造这个罪业是三途罪业,这麻烦大!纵然你加害的那个人,他不报复你,你还是要受三途苦报。所以我们对这个事情很清楚、很明白,伤害别人有限,伤害自己不得了,太严重了,得不偿失。

尤其我们现在学大乘佛法,智慧确实开了一点了,对於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看法想法跟从前真的不一样。现在我们会想到,我们自己的言行,无论是善是不善,我们会想到它的影响。如果是不善的影响,对社会对大众不善的影响,影响的面很广,影响的时间很长,这个罪不得了,那是地狱果报,这个事情怎么能做?如果是一桩善事,这个影响的面很广,影响的时间很长,福报大!这个福报生天。

我们想想诸佛菩萨,他们在世间只做一桩事情,示范给我们看,他做的是什么事情?教学。一生以平民身分对广大的社会劝善规过,一生就做这个事情。口劝导大家,身做出样子给大家看也是劝导大家,全身说法,不仅仅是口。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现身说法,这一桩好事,这个功德就称说不尽,我们要看清楚,要看明白。这是出家人的事业,出家人的正业,八正道里头,正业。参与社会其他一切活动,你要懂得那是副业,那个业可以做可以不做,随缘,有缘就做,没缘不做,绝不强求。即使有缘做,无非是抓住这个机会,还是对社会大众劝善规过,真的是念兹在兹。

自己的表现,佛在经上讲「为人演说」,自己的表演,绝对是正面的,处处都是纠正现前大众那些错误的心行。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今天大众对待人总是怀疑,总是不相信这个人是善人、是好人,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我们看社会所有一切人、一切众生都是好人、都是善人。他骗我、坑我、害我,那个人还是好人、还是善人,我肯定他性本善。他有恶念,他有恶行,佛菩萨给我们讲过,一时迷惑,他不是永久的,他会回头的、他会觉悟的。我们要存这个心,时时刻刻等待机缘,有机缘帮助他觉悟,帮助他转恶为善,帮助他转凡为圣,这个心愿永远不舍。这样的心行与诸佛菩萨相应!做久了,慢慢也成习惯了,习惯成自然,这句话有意思。自然而然成了佛、成了菩萨,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自己没有意思作佛、作菩萨,自自然然就成了菩萨、成了佛了。所以要用清净眼看世间。

这两年我们特别提倡的纯净纯善,心要纯净纯善,行要纯净纯善,绝不夹杂丝毫不善,绝不夹杂丝毫不净。别人对我们的毁谤、诬蔑,他也是善人,他也是我的善知识,为什么?消我累劫的业障。我们听到了,要记住古圣先贤的教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反省他所说的指责我的,我有这个过失,我赶快改,我谢谢他;如果我没有,他是冤枉我的,不要计较,应当以此勉励,永远不犯这个过失。一定要做到尽形寿,在这一生当中,「於人无争,於世无求」,规规矩矩的做人,老老实实的做事。

我们的事业继承如来,如来的事业:一生教学。释迦牟尼佛没做其他的事业,每一天就是讲经说法,教导弟子。我们今天四众同学在这个学院里头,我决定不敢以老师的身分自称,我不敢,我跟你们的关系是同学。我年岁大一点,学的时间比你们长一点,可以辅导你们,可以帮助你们,你们乐意,我们非常欢喜在一起共同学习。我们利用这个小小的道场,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后,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哪个地方有缘,你可以到那个地方去教化一方。

虽然今天科技发达,远程教学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要晓得,电视机前面学习,跟现场还是不一样。为什么?现场一般人讲直接感受气氛,现在人讲磁场,这是不一样的。你要想给众生有最好的磁场,最殊胜的气氛,你今天涵养道德是最重要的课程。这个要靠德行,这个里面不能掺假,真诚修行的功夫,自成而后能成人,自治而后能治人。再看底下一个名号:

【或名大勇健。】

『勇』是勇猛,『健』是强健,这在一般大乘教里头就是勇猛精进,对治懈怠的。这个德号提出来,我们就知道这是针对一些学习懒散的同学们,给他们做一个榜样,做一个示现。希望他们见到『大勇健』如来,听到佛陀的德号能够振奋起来,能够警觉起来,自己不应该再懒惰了,要像如来一样勇猛精进,这个名号意思在此地。下面一个佛号:

【名精进力。】

你看这两个名号连起来看,连起来就是「勇猛精进」。佛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精进』是菩萨唯一善根。为什么说唯一?因为世间法里头,佛讲了三善根。根是比喻,像植物一样它有根,它就是活的,它会发芽,会成长,会开花,会结果。几千年的老树,我们知道它是它种子慢慢长成的。很小的一个种子,长成这么大的树,能够存在几千年,我们称它作神木。这个根能生,世间所有一切善法都是从这个根生出来的,称它作善根,这个善根有三个,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三善根的反面叫三毒。换句话说,世间所有一切不善,所有一切恶毒,都是从这三个三毒里头生出来的。

最近世界许多地方流行SARS的传染病,我也提过几次了,真正的病原是什么?三毒。世间人很少人知道,佛知道,所有一切的毒害、不善都是这三个根生的。所以你要问我怎样把这个SARS完全消灭?在我不难,把三毒转变成三善根,这个SARS的毒菌没有了。我说这个话,你要不相信,你们看看日本的科学家江本胜博士,他用水结晶来做实验,他做了八、九年了。从他这个实验你就能够得到证明,恶的念头,这个水的结晶很凶恶、很不好看;但是一个善的念头加给它,它就转变了,变成非常美的结晶给你看。

所以SARS这个病毒,我们要用真诚至善的心,把这个意念传达给它,它就产生变化了,变化成最美的,对人不是有害的,对人是最有利的,用念头来转。这个理论佛在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现在这个病毒是众生贪瞋痴三毒意念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能把三毒意念转变成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这个病毒就转变了,这个细菌就转变了,变成最好的细菌。《楞严经》上佛说得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这个病菌到我这个地方来了,它都转变了,所以你就不会得病。我的心行意念不善,很容易感染,心行意念纯净纯善,你就不会感染。

我上一次在新加坡,那时候新加坡还没有感染,香港有了,我的行程计划到香港去讲一个月经。北京有个名医刘大夫打电话给我,他说:法师,你到香港绝对没问题。他对我就很有信心,这个境界自己转不过来,我们佛法五十年不叫白学了吗?所以,念念我们都想到转境界,日本这些科学家给我们用科学来证明,我们对於佛法教理上的信念,全程肯定了,对於心念转境界,我们也有了把握了,转境界。

我在没有接触过他们这个东西以前,我讲经的时候常常说,清净心,心地真诚清净,就不会受外面的感染,这常常听我讲经的人,应该听到过。慈悲心能够解毒,现在用这个消毒,用那个消毒,用什么东西消毒,说老实话都有副作用。什么东西消毒没有副作用?大慈悲心,慈悲心解毒,现在人叫消毒,解毒。清净心不染污,果然你真正契入清净平等觉,你怎么会不能转境界?无论什么境界,到你这里来都转了。

所以,世间有一句谚语说「佛法无边」,就是这个意思,佛力无边,佛法无边。但是现在人怎么样?他不相信,那就没法子了。我们要做出来,做出这个样子给他看,他就相信了。讲,他不相信,我们做出来,他就会相信,真做!不是说为了这个灾难,我来做几天看看,那个没有用处。这个绝对不受外境干扰,永远做下去,生生世世做下去,自利利他是一不是二。为什么?自他不二,理事一如,这是看破,看破就是了解诸法实相。一切明了之后了,你才肯真正放下。放下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恢复到自性纯净纯善。要知道纯净纯善是本有的,不是外来的。

我们无量劫以来,迷失了自性,才生起不净不善。不净不善是缘生的,不是自性,缘生的。清凉说得好,「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你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不受染污了。这个染污是什么?染污是无明、是迷,迷了以后就生起妄想、执著。所以真正的关键是在觉,觉而不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佛法殊胜,无比的殊胜,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世出世间所有疑难杂症。现在难在哪里?难在大家把佛法套上一个迷信的帽子,对它不产生信心,它就是能救世,你也不相信,你还是愿意受苦受难。到什么时候你才相信?到苦头吃尽了,也许哪一天觉悟了,所有一切方法都行不通了,看看真正依照佛法修行的人,他没事,可能在这个时候他会省悟过来。所以学佛的同学要真干,不能干假的,你干假的,你自己害自己,你害别人。什么是害别人?让别人看了不相信。你们学佛的人还不是一样,跟我们一样,你有什么了不起?传染病来了,你还一样被传染!佛法形象被破坏了。那是什么?我们自己修行功夫不得力,境界转不过来,命运转不过来。

实在讲,转命运比转这个小境界还要困难,但是转命运这桩事情,一般人不知道,这个要不读书很难明了。袁了凡先生寿命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他转过来了。那个时候人相信,现在人不相信:哪里,他本来就活那么大的年岁!不承认。可是自己真正修的人,别人承认不承认与我不相干,我只要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我也不求长命富贵。真正修行人样样随缘,活一天为众生演说一天,这佛教给我「为人演说」,多活一年为人演说一年,如是而已。生自在,死也自在,无一而不自在。

我们要想入这个境界,靠什么?勇健精进力。这佛经上常讲的勇猛精进才行,但是这勇猛精进同学们千万不要错会意思,你听了之后,你真的想干了,不吃不眠的去干。大概干不了多久,你精疲力倦,你就倒下来了。所以你一定要懂得经教里头的义趣,不能错解意思。这个里头最重要的是精,精是什么?精纯,我们常讲一门深入,精纯。不夹杂,夹杂就不精了,进是进步,勇猛就是不懈怠。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休息,你休息不好,哪来的精神?该吃饭的时候好好去吃饭,你没有饮食调养,你哪里来的体力?

听到佛陀在世,佛陀一天吃一餐,我也想吃一餐。佛陀吃一餐没事,你吃一餐吃上一个星期、一个月你受不了了,你什么事别想干了。这些道理我跟诸位同学都说过,说得很多,千万不能误会,各人的体质不相同,这能够理解。多少年来我常常讲,身体是一部机器,饮食是能源燃料,这个机器它一天到晚在活动,它需要能量,能量补充不足,它就出问题了,就出毛病了。能量是饮食,你要给它足够的能量,每个人体质不相同,每个人消耗能量多少不一样。有人消耗能量少,他补充的少;有人消耗的多,消耗的多你补充的少,它受不了,你自己要知道。你要像佛陀一样日中一食,你可以试验几天,看看行不行?不行就不要干了。不要勉强,不要充好看,充面子,那个你吃亏太大了。

能量的消耗,我过去跟李老师谈过,我是这样想法,能量消耗应该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消耗在妄想杂念上。李老师给我肯定、给我证实:不错,是这样的,与劳心劳力不相干,消耗不多,妄念消耗太多。所以修行人心是定的,心是静的,妄念少,他消耗得少,一天一餐够了。我们现在一般世间人没有功夫,一天到晚妄念纷飞,三餐都不够,还要吃零食,你要没有零食补充,你受不了。所以勇猛精进要知道自己的体力,睡眠要够,饮食要好,这样你才能做到精进。下面:

【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我们这一段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