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二八讲) 2003/4/2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28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经文,亲慧世界佛的十个名称,最后一个:
【或名善住。】
前面我们学习到「所作已办」,这都是如来果地上才能够做到,菩萨都没有能做到圆满。最后这第十个名号叫『善住』,住是安住,安住最重要的是讲心。身能不能安住?说实在的话,身不可以安住。为什么?就自分来说,我们要学习,学习是永远没有中断的。世出世间圣人都教给我们,学,要求学,不是把老师请到我这儿来,我要亲近老师,要亲近善知识。《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怎么能住?他要到哪里一安住他还能参学吗?所以为自己求真善知识,身不能长住一个地方,这要学佛。佛没有说住,佛怎么说?佛说「在」。
我们展开佛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没有说佛住什么地方。「善住」就是在的意思,住而无住,无住而住,这叫善住。所以为自分我们要求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最好的老师,善教,但是他老人家还是教你到十方诸佛刹土去参学。世尊在《弥陀经》上跟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好学,所以这地方我们要注意,不好学的人恐怕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那地方的人都是好学的。他们每天用衣裓盛华,天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古来祖师大德跟我们讲「十万亿」是表法,表什么?娑婆世界的人情执很重,我们这世界距离西方极乐世界十万亿佛国土,这意思就是说,你要生到极乐世界之后,你要想娑婆世界天天都可以回来,是这么个意思。实际上他供养的不止十万亿,十万亿这太小了,他所供养诸佛如来肯定是《华严》上所说的遍法界虚空界。如果没有这能力,十方一切诸佛怎么会赞叹阿弥陀佛,说他老人家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不可能这样赞叹,所以肯定有能力每天供养他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供养修福,得福报!你供养当然闻法,纵然你自己不主动向佛请法,肯定在大会当中有很多菩萨请法,你在旁边听就不得了,就听会了。每天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每一尊佛跟你说一句,你每天就学无量无边句,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快!什么道理?道理就在此地,修福修慧非常容易,这缘太殊胜了,真的善导大师所讲的「总在遇缘不同」。所以我们今天最重要的,是要往生净土,要把这桩事情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
怎么样往生?你一定要了解现在社会状况,不能生病。这一生病自己做不了主,要受别人摆布,医生、护士、冤亲债主,非常麻烦。所以在这时候你要有很好的同参道友,他来保护你,来照顾你。万一到临命终时没有这种人,你怎么办?你的家亲眷属不信佛,不相信这一套,你的麻烦就大了。在近代,最近半个世纪之内,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有许多在家出家念佛往生,预知时至没有病苦,说走就走了,这是我们的榜样。这些人是来教导我们的,给我们做示范,我们要有决心、要有信心跟他们一样,什么障碍都没有了。
早年我在三藩市,甘老太太给我说一个故事,是她的亲戚,也就在那几年念佛往生。她念佛家里没有人知道,儿子媳妇把老太太接到美国,去干什么?管家,照顾小孩,每天烧饭洗衣服,整理家里环境,这是她的家事。白天她的家事忙完了,时间都是自己的,儿子媳妇上班去了,孙子上学去了,早出晚归。她家事做完了,念佛,一个人在家里。走的这一天,因为早晨老太太起来得早,总是把家里搞干净,早餐准备好了,儿子、孙子起来之后吃早饭,吃了早饭他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这一天儿子媳妇起来之后,看到没有动静,早饭没有准备,就感觉得很讶异,老太太今天怎么睡得没醒,现在还没起床?把她的门打开,在美国老人的房间门都没有锁的,要有什么事情便利照顾。门打开之后,看到老太太盘腿坐在床上,叫她,她不应,仔细一看她已经走了,什么时候走的不晓得,你看看多自在!她不告诉她家人,告诉她家人吵吵闹闹的就发生障碍了,不说,这是预知时至,坐在那里走了。
更妙的是老人已经写好遗嘱,遗嘱放在她旁边,告诉她家人怎么样给她办后事。更妙的儿子、媳妇、孙子孝服她都做好了,这老人真是有心。她这预知时至最少最少三个月之前晓得,就跟新加坡的陈光别居士一样,三个月之前晓得往生确切的日期。所以她趁她家人不在的时候,她在家里做衣服做孝服,统统都准备好了,念佛的同修到她家一看,佩服得五体投地。佩服那是当然的,但是自己不得利益,看到她那个样子,自己要有高度警觉心;我也像她这样走,什么障碍都没有了。
四十多年前我已经学佛了,台南将军乡有个老太太,我提到这事情,现在高雄还有人知道。我在高雄讲经提到这事情,讲完之后就有几个同修来告诉我,他说:法师,你说的我们完全晓得。他们的邻居,老太太站著往生,这是一家都信佛。一家信佛,老太太也没告诉他们。为什么?怕障碍。家人总是希望老太太多住几年,多活几年,总是要拦阻,不说。她往生这是吃晚饭的时候,老太太交代儿子媳妇:你们先吃饭,不要等我,我要洗个澡。她想洗个澡,真的她去洗澡了。可是儿子、媳妇很孝顺,一定等老母亲一起吃饭,等了很久,她没出来。再去看看浴室里头,确确实实她是洗好澡了,叫也不答应,找找看。
她家里有个佛堂,老太太穿了海青,衣服整整齐齐,手上拿著念珠,站在佛堂,面对著佛像,叫她也不应,仔细一看她往生了,站著往生的。她念佛念了多久?三年。这老太太心地非常厚道善良,没有学佛之前拜神,什么神都拜。三年前儿子娶了媳妇,媳妇学佛,劝她婆婆不要到处乱拜,家里设一个佛堂,天天在家里念佛,求生净土。这老太太有善根,听媳妇的话,真的每天在家里念佛拜佛,就不去赶庙会了,三年她成功了。这肯定也是预知时至,她不说。她的邻居亲眼看到的。
那个时候我在佛光山教书,亲眼看到的这邻居在佛光山上做工。晚上月光很好的时候,我们在外面跟几个学生在讨论佛法,他走进来了,告诉我们这桩事情。我们把讨论停下来,听他讲开示,他告诉我们:念佛往生是真的,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这是我们的好榜样,三年就成功了,站著走的,没有生病,你看看走之前洗个澡,换上衣服干干净净,家人还等她吃晚饭。至少我们要这样走法,站著走也好,坐著走也好,不生病,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白来。否则的话,一生病一进医院那个麻烦可就大了,不能做这种示现,这样才真正是不求人。一入医院那一定要有妥当的人照顾,真正内行的人照顾,现在真正内行的人不多。
学佛的同学遇到亲戚朋友或者同参道友往生住在医院里,临终关怀一定要懂得方法。古人很慈悲,把必须要守的这些规矩都写出来,《饬终津梁》,但是这书文言文写的。民国初年有一些善心的居士,怕我们看不懂文言文,所以把这书用白话文又写了一本叫《饬终须知》,那白话文就好看多了。什么叫「饬终」,现在人很难懂,我把这书改了个名字,加了个名字,我叫《怎样往生不退成佛》,这说法大家好懂。《怎样往生不退成佛》,我用这几个字做这书的名字,韩馆长往生的时候,这书好像印了一万册,重要的部分我都用红笔划起来了。现在这书是套色影印,那个红线我划的,要遵守这书里面讲的这些规矩,你只要照做,你就会做得很如法。
我的老母亲往生前一个月,我在美国,大概是前一个半月,我在美国的时候把这书重要地方统统划好,我寄给我弟弟。他收到之后,一个月后我母亲往生,他完全照这个去做,做得很如法。这是对什么?对念佛人,对有心求往生的人。所以临终关怀不是一桩容易事。有些家庭他不是全家学佛,家里面一、两个人学佛,甚至於还有学其他宗教的。
我以前好像在讲席里也曾经跟诸位同学说过。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念书,我住在一个同学家里头,他们一家人三个宗教,老太太念佛,他的父亲是伊斯兰教,他的母亲是基督教,小孩子跟母亲,一家三个宗教。这老人走了之后怎么办?到底依哪个教?很难!彼此对於不同宗教信仰又没有深入的研究,执著自己的成见,麻烦可大了,这一个家里有三个教。现在我们知道,现在许许多多人不信教,家里一个老人信教,家人不信教,临命终时毕竟是他家里亲人。我们跟这佛门弟子有同参道友之谊,临终我们应当去帮助,但是不能不顾及他的家亲眷属,这是什么?这是尊重。
韩馆长往生,她的儿子很孝顺,高贵民真的一步不离,每个进入病房要得他同意,得到他的同意,预先要跟他讲。什么人来看馆长,这个人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就辞谢了,门口就辞谢了,不让他进来。很熟的同参道友,这时可以请他进来。我在台湾我每天要到医院去看两次,至少去看两次,有的时候去三次,做得很如法。我也听说许许多多地方不如法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这要知道。这不是对病人,对他的家属,而是对整个社会的形象。如果我们不尊重人家家里面的传统,不尊重他家里面的亲属,传出去之后,对佛教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就是佛菩萨的罪人,我们好心做了错事。
所以,从前李老师常讲,学佛世出世间法都要通达,佛在经典上常常教导我们,「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能破坏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碍世间法」,不能障碍世间法。做的又要如法,又要得到他家亲眷属的欢喜,这样在社会上就产生一个好的形象,大家对佛法尊重,对出家人尊重。不要认为我们自己粗心大意,好心犯过,结果产生是负面的影响,这就错了。所以学佛点点滴滴,总要想著这是社会教育,我怎样把这社会教育的工作做好,存亡两利。
首先要尊重,我们关怀这往生的人,要问问他的家亲眷属,他平常他想些什么,愿望是什么,通常的生活习惯是些什么。你统统都晓得了,你就晓得「我在他病房里面,我应该用什么态度,我应该说些什么话,我应该做些什么事」。你就做得很得体,做得很如法,让大家尊敬。不能随著自己意思去做,你觉得是好意,旁边家亲眷属他认为你是恶意,他认为你不应该这样作法,这不叫吃力不讨好吗?不容易。尤其是对於他的子女一、两个信佛,病人本身也不信佛,这一家人都不信佛,这最不容易度的,那是要真智慧,要真正善巧方便。
更要懂得这个人生前的爱好,生前的愿望,随著他的爱好,随著他的愿望来开导。开导的话简单明了,言语愈短愈好,理论东西不能讲,这时候不能讲理论,来不及了。这时候一定是随著他自己的爱好来诱导他,「你喜欢的东西,你希求的东西,见到阿弥陀佛什么愿望都满了,佛会帮助你」。因为,如果他不学佛的话,你说加持他不懂,不要有解释,「佛会帮助你」,「佛,你对他真的是有求必应」,这几句话他能听得懂。投其所好,让他听到很欢喜、很安慰,感觉得什么?前途很有希望,「到极乐世界,你生生世世那些好朋友家亲眷属,你都会遇到,佛帮助你,这里面也有不少很可能他们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安居乐业了」,这些话去诱导他。他本身信佛,全家信佛,这好办,《饬终须知》,依照那个人人都能配合,好办。最难办的就是家亲眷属不懂佛法,不信佛法,很难跟你合作,这时候要展现你真实智慧,展现你的善巧方便,真正的帮助。
鬼神这桩事情,世间人有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确实是有,所以临终最重要的是一句佛号,不夹杂任何东西在里头。而这句佛号不仅是提醒个人,深深为这病院、为这地区所有的亡灵回向,精神要贯注,希望所有亡灵跟佛有缘,都能够发愿往生净土,这功德非常殊胜。你有这样的愿心,有这样的慈悲、这样的心量,你会感觉。感觉什么?这医院的磁场不一样,进入这磁场里头,人有安全感,决定没有恐惧,这是我们亲身体会到的。
韩馆长住在这医院里面的时候,整个医院磁场好,进入医院住院的病人、医生、护士、家亲眷属往来的亲戚朋友,每个病房都那样的安详,没有一丝毫感到恐怖,它磁场不一样。那是什么?这一个病房佛号二十四小时日夜不间断,我们图书馆的这些出家的同学们,四个人一班轮流在念佛。馆长往生了,到殡仪馆,殡仪馆磁场好,火化的时候到火化场,无论走哪个地方,那个磁场都非常好。我们感觉得还不深,里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说:法师,从来我们没有看到这样安详,这么好的一个气氛;一般总是有一点好像寒毛直竖,有一些害怕,这完全没有。心量要大,要普施功德,遍施功德,这对於病人,对往生的人,有大利益。
所以,这里我们讲到善住,善住是真不容易。有自利,有利他的,住而不住,不住而住,这才叫真正善住。最重要的心,《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就这两个大问题。心里面妄念烦恼太多了,要怎样把这妄念烦恼降伏住?第二个问题是心要安住在哪里?释迦牟尼佛答覆的很妙,「应如是降伏其心,应如是住」,什么叫如是?释迦牟尼佛做个样子,你就像我这样,像我这样降伏妄心、杂念,像我这样住。这话须菩提尊者懂得了,别人不懂。
在那个时候我们就事相上来观察,须菩提尊者追随释迦牟尼佛已经有二十多年,常常在佛身边。但是须菩提尊者很慈悲,别的人不晓得,还得要代问,佛很具体的说出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在哪里?住在无所住,这才叫真正善住。要有所住就错了,有所住,你有了妄想分别执著;无所住,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要生心,生什么心?度众生的心,成佛道的心,学法门的心,断烦恼的心,四弘誓愿全都包括了,这就懂得了,住四弘誓愿这是善住。菩萨住六波罗蜜,普贤菩萨住十大愿王,不是住在某个地方、某个城市、某一条街、门牌几号,不是这个住,这种住出不了轮回,出不了三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菩萨。佛教菩萨,佛如是,菩萨亦如是,这就对了。我们听到之后,这境界还是太高,能不能做到?做不到,这是什么人?法身菩萨,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到底怎么办?世尊教导我们,我们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上就对了,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念念不舍,对於这世界万缘放下,不能有丝毫挂碍。人家走得那么自在,走得那么潇洒,可以站著走,坐著走,完全没有一点病苦,什么原因?舍得干净,就这么个道理。什么时候舍?当下就舍。不是说等我那一天快走的时候我再舍,来不及了。你怎么可能预知时至?你怎么可能站著、坐著自在的走?现在就要舍得干净。
现在一切有,有即非有,非有即有,有是什么?这肉身在,日常生活需要,心里头丝毫不牵挂,有很好,没有也好,我们才能够在生死关头潇洒自在。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走都可以。佛法里面讲总在一个缘字,机缘成熟,到了就走。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不要选择,选择就走不了。大乘经教里头,佛常常跟我们讲宇宙人生真相,我们要通达、要明了,一点都不迷惑,世间所有一切的相,幻相。要常常记住,《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决定不能执著,执著你就犯了大错特错了。这是人生第一桩大事,这是人生最真实的成就。
你在世间不管搞什么,我们中国人讲的立功立德立言,你要晓得世界还有毁灭的一天,你那个功德言全落空。要常常记住佛说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不要造业了。起心动念跟如来的教诲相应,特别是与净宗往生的经论「五经一论」相应,你这一生大功告成。末后这一段的总结:
【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每一段都是这结语,结语提醒我们,『令诸众生』,包括我们在里头。我们能够理解多少,能够体会多少,自己清楚,自己明了。一定要把自己理解的、体会的,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就得受用了。从这地方建立信解行证,这经教没有白学,这一天没有空过,天天在学。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成佛之后还要做出学习的样子教化众生,这叫大慈大悲。我总是希望我们同学能认真努力,不要辜负这一生。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打滚,最后都是迷惑颠倒,西方极乐世界没去得成,临命终时还生病,许多人关怀助念也没用处,依旧是随业流转,还在搞六道轮回。希望一这生当中要有高度的警觉,不再干这傻事。不再干这傻事,现在就要放下,现在就要学老实念,把老实念当作我们日常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其他的鸡毛蒜皮小事不值得一提,这就对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接著看第四段,有师子世界:
【诸佛子,此四天下北,次有世界,名有师子。如来於彼,或名大牟尼,或名苦行,或名世所尊,或名最胜田,或名一切智,或名善意,或名清净,或名瑿罗跋那,或名最上施,或名苦行得。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到这地方是一段,这是四天下北方,在各个段落里头,我们看到的文字是名为「难忍」、名为「亲慧」,这地方是『名有师子』,看下面它有三个字的「名妙观察」、「名甚坚牢」。由此可知,「有师子」是名号,这「有」是名号,有师子世界,我们要这样的来称它。换句话说,这「有」在此地用得很好,说明什么?说明这世界并不是全都是师子,这世界里头有师子,这说得确实比较合情合理。「师子」代表威猛,所谓是百兽之王,这世界里头有。换句话说,它在此地代表大智慧、大德、大能、大福,智慧福德都具足,这称为「师子」,这世界里头有。
有,可能人数也相当多。像我们这世间有智慧,有德能,有财富。我们常常看到新闻里头报导,全世界排名第一到第十,世界的豪富拥有亿万财产,也能称为有师子。这世间也有一些,在这世间聪明智慧是顶端的人才,学术界里头有奖赏,就是诺贝尔奖金,有奖赏,这些得奖赏的人这也是师子。所以这世间有,我们这世间也有,但是数量可能没有这有师子世界人数那么多,它可能人数比我们多。佛陀示现在这世界,我们看他用的名号,就知道这世间,这世界众生一般生活修学的状况,从名号里面就可以能看到。
『或名大牟尼』,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在那个地方示现的只用牟尼而没有释迦,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由此可知,那个世界的人,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一般讲很有爱心,很有同情心,所以释迦这两个字不要用。但是心地跟我们一样不清净,对待别人是很有同情心,但是自己情执很深,心不清净!佛用的名号「大牟尼」,牟尼是清净寂灭的意思,特别提醒他们要修清净心,要修寂灭忍。《仁王经》上讲五忍菩萨,最高的是寂灭忍,寂灭忍下来一等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我们很熟悉,差不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能够得无生法忍,那个地位不得了。无生法忍什么样的菩萨才能证得?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经论上跟我们讲的七地以上,以上就是八地、九地、十地。对,没错!无生法忍确确实实是七地、八地、九地证得的;七地是下品无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是寂灭忍,就是此地的大牟尼,十地菩萨下品,等觉菩萨中品,妙觉位就是如来果位上品。教化众生不管他能不能达到,要给他最高的标准,希望他向著这目标,向著这方向勇猛精进,努力学习,这是教学的方便。
第二『或名苦行』,这行应当念去声,念苦行(ㄏㄥˋ)。修苦行,不但是在佛门,我们细细去观察,这世间几乎每个宗教都提倡苦行,在中国就是儒家跟道家都不例外,为什么?寡欲清心。把这欲望降低,得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由此可知,苦行帮助生智慧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怕苦,人不能吃苦,人要求享受,肯定他不生智慧,不生智慧那就决定生烦恼。众生追求享受,欲望没有止境,所以到天上做到天王了,他还是苦。为什么?他的欲望不能满足,所以佛才讲知足常乐。
世间乞丐,他要是知足,他很快乐。我初出家的时候,在受戒戒坛,道源老和尚给我们讲了个故事,这故事是真的。民国初年,在江苏有一个商人发了财,但是他的父亲在外面讨饭做乞丐,所以他就受很多人的责备:你看你发了财,你们家的生活多好、多享受,你知不知道你的父亲在外面讨饭要饭?他也觉得面子很难看!就派很多人到外面去找,找他的父亲,找了一个多月,找到了,把父亲接回来了。那个破烂衣服把它换下来,洗澡给他换上新衣服,也派了几个人去伺候他,让他好好的在家里养老,也让人尊敬。可是这老先生很奇怪,他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把他那个乞丐的衣服又换上,偷偷的又走了,又出去讨饭去了。很多人问他:你怎么有福不晓得享?他告诉人:那哪里是享福,那是受罪!我这讨饭真正是享受。就像出家人讲的「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没有事情天天游山玩水,晚上天晚了,无论在哪个地方躺著睡一觉就好了。他快乐,他无求,完全回归到大自然,与大自然合而为一体。
当时道源老和尚跟我们讲,佩服到极处。没错,是佩服,我们自己做不到。从这人你看他的思想、他的行持,这就是证明佛经上讲的知足常乐,别人看他是苦,你不知道他的乐趣。然后你回头想一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那么大一个僧团,托钵,也是到外面去讨饭,一天出去托一钵饭,一天就吃一餐,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快乐。苦行是世间人说那很苦,殊不知道在佛菩萨眼光里面,世间人才叫苦行,真苦!佛菩萨这种行,修行人是乐行!已经离苦得乐了。苦是什么?欲望。你有欲望你苦,这些真正修行人没有欲望。所以苦乐没有标准。实在讲,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标准,绝对的标准:离妄想分别执著,随顺法性,大乐!这是个绝对标准。只要有妄想分别执著,你怎么会不苦?有妄想分别执著,你离不了六道轮回,永远在六道里头打滚,生死疲劳,可怜的是你自己不知道苦,真苦!我们底下一品讲到《四谛品》,就要说这桩事情。
六道凡夫在苦不知道苦,那叫真苦。知道苦的人觉悟了,他一定要离苦。离苦不是改变生活,今天讲的是提高生活水平,不是这个,这不重要;离苦是靠觉悟,觉了之后你就不苦,你就得自在。觉了有智慧,智慧才能真正改善生活品质,品质不是在物质,在精神。物质生活随缘,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地藏经》上赞叹如来「知苦乐法」,这一句了不起!为什么?六道里面的人不知道苦乐,彻底究竟知道苦乐法那就是佛陀。
苦行对於修行人决定有利,所以佛陀在世教导我们「以苦为师」,入灭之前跟我们讲了两句话非常重要,「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相辅相成。你要不知道苦行,你的戒行就不清净,你就很难持。如果你要知道苦行的功德利益,你的戒行一定清净,古人为什么持戒谨严,令人赞叹?现在人为什么不能持戒?没有别的,怕吃苦,所以没法子持戒。古人为什么能做到?古人是苦乐已经平等了,没有分别了,没有执著了,而且心地清净。
心地愈清净,需要的饮食就愈少。达到相当清净的程度,分别、执著少了,这身体需要少了,一点点饮食就足够了。一天吃一餐正常,两天吃一餐也正常,阿罗汉七天吃一餐,辟支佛半个月吃一餐。你要问他为什么?为了需要。世间人一天吃三餐,还不够,还吃几道点心,他需要,消耗量大,他需要的多,心地清净的人需要量少,太多了没有用处,还是排泄掉。像现在大家开的车,有省油的车,有耗油的车,凡夫是耗油的车,修行人是省油的车,不一样!所以能量的消耗,这我也常讲,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就是消耗在妄想分别执著,消耗在这上面。所以,你能够把分别执著降低,你的消耗量就少了,消耗量少,补充就不需要那么多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苦行我们要懂得它真正的义趣,真实的功德利益,要学习。我们学习随缘就好,不要攀缘,在这社会上,一切都好,不要分别,不要执著,要修清净心,修慈悲心,心地愈清净,你摄取的饮食自然就少了。
第三个名号『或名世所尊』。世是世间,世间是人间天上,「世所尊」省略一点就是世尊,所以世所尊跟世尊的意思相同。这世间为什么要尊重你?你具备圆满的德能、智慧,所以世人才尊重你。在佛经里面常讲的,诸佛有十个共同的德号,像如来、正遍知、应供等等,这是一切诸佛如来性德,随顺自己性德而说的。性德无量无边,略说十种。菩萨成佛统统具足十号,这十号不是别号,共有的德号。我们看了佛的名号,应当要知道,佛弟子在世间,我们要做的两桩事情,第一桩是自学,自己要勇猛精进不断的学习,向佛学习,学习佛的身语意三业。第二桩事情,化他。
自学跟教化别人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不能不知道。我们自己学得好,学得像,这形相就是教化众生。经上不是常讲吗?示相,现相,我们要示现佛菩萨的形相给社会大众看。佛菩萨在哪里?我们这身相代表佛菩萨。你时时刻刻要想到,你走到大众面前,像不像个佛菩萨?我们常常有这念头,常常提醒自己,道业会有进步。哪个地方不像赶紧改过来,赶紧把它修正,这修行!要修理修正,修得很像,得到世间人的尊重。不是佛菩萨好名好胜,不是的。众生尊重你,他就会听你的教诲,目的在此地。你帮助他的,他才能完全接受,他才能得到圆满的利益。
由此可知,尊师重道,不是老师要求你一定要尊重他,那就错了。老师不是这意思,老师看你尊师就晓得你对道看得很重,你会很认真、很诚恳的学习,老师也要特别拿出精神、时间来帮助你,来成就你,是这么个道理。你对老师不尊重,就是对於你所学的不尊重,那老师用不著多费心来帮助你。为什么?没有用,你不能接受,帮助你也是白费心机,他就没有这必要了。由此可知,尊重老师实际上是什么?尊重自己的好学,这才是真实的道理。
第四句『或名最胜田』。田,大家晓得福田,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福田。众生要求福到哪里去求?三宝门中种福田是真的。我们今天看到这世间大富大贵大智大德,无一不是过去生中在三宝门中所种的福。财供养得大富,法供养得大智,无畏供养这护持三宝得长寿,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过去生中肯修布施供养,这一生享福忘掉了,又没有机缘遇到三宝;或者遇到三宝,听信一些邪知邪见,对三宝产生误会。因为社会上说这是迷信,这是消极,这是完全脱离现实,我们对三宝接近的意愿大幅度降低,不愿意接触,於是这一生福田没有了。纵然做一些社会慈善事业,也是福田,没有三宝福田殊胜,三宝是最胜田。
回过头来我们要细细观察一下,现在这三宝是不是真的最胜田?它本来是最胜田,现在这田荒芜掉了,为什么?没有人耕种,杂草丛生。所以说实实在在讲,真的不如世间一些慈善福利事业。要再深入一层观察,这最胜田虽然败坏了,虽然是杂草丛生,依然有不思议的功德,那是什么功德?给一切众生阿赖耶识里面种三宝的种子,真是一历眼根永为道种,一历耳根也是永为道种,太可贵了。这一生虽然是不能结果,只要阿赖耶识有这种子,或是在来生,或是在后世,或在多生多劫之后,遇到缘这种子起现行,比什么都可贵,这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所以,虽然这田败坏了,它还有这功德在。这地方如来出世,或者他用这名字,用这名字我们就知道,这社会上大众,许许多多人都喜欢修福,如来慈悲,并不反对,投其所好,示现最殊胜的福田,真正帮助你获得大智慧、大福德。
第五个名号『或名一切智』,这是佛陀名字里面所含的三种智之一。佛陀这名字里面含的有三种智、三种觉,所以这字含多义不翻,在中国找不到一个字汇能有这么多意思,所以还是保持它的音译,然后再加以解释,这字意思很多。三种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种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这字的含义。
在此地这「一切智」是广义的;狭义的说法,这一切智是知一切万法之体性,「万法皆空」,这是一切智,完全是对万法体性上说的,不论现象。现象则是道种智,道,现象的道理。宇宙什么道理而出现的?什么道理形成的?什么道理演变的?目的又何在?这些属於道种智。但是这一切智里面可以包含道种智,所以此地的一切智,应当做圆满的智慧来看待,我们一般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应该这样看法。如果像一般佛门里面单单讲一切智,狭义的来讲,那这是阿罗汉的智慧。阿罗汉有一切智,没有道种智,菩萨有一切智,有道种智,没有一切种智,唯有如来果地上三种智具足。所以此地这一切智应该是圆满的智慧,这名号我们就懂得。
有师子世界,这里头一定有不少人修智慧,我们这世间一般人说求知欲很强。佛也要满足他,这「最胜田」是求福报,「一切智」是求智慧,真的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什么,佛都示现满你的愿。大福德、大智慧不是自己享受,自己享受就没意思了。你想想看,你一生能享受多少?你喜欢吃,你只有这么大的肚皮,你能吃多少?你喜欢穿,你只有这么一个身体,你能穿多少?太有限了!大智慧、大福德一定要有大心量,与一切众生共享,你这智慧福德无有穷尽。如果心量小,只知道有自己,没有别人,你的福报享不了几天就没有了,能享得尽。福报要是回向给一切众生享,你的福报智慧是享受不尽的。所以底下一个名号叫「善意」。
第六『或名善意』。善意、善心、善行,像诸佛菩萨一样,利益一切众生,特别是六道里头一切苦难众生,福田能够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智慧能令这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一开悟,问题才是真正解决。所以福田之所加,那是治标不治本,救急不救贫。智慧的加持,那才叫根本救治,智慧开了,你的德能现前了,福报也现前了。为什么?德能福报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是属於性德,不是修德。但是在没有觉悟之前,这觉悟是明心见性,没有达到这觉悟程度,福报智慧都是靠修德。
修德里头如果没有「善意」,永远障碍你见性;没有善意是你有私心,那个私心是烦恼、是分别、是执著,障碍了你的悟门,障碍你见性,善意太重要了。善意没有私心,没有自私自利,念念要把自己的福德,再小的福德都没有关系,把自己的福德智慧全心全力供养一切苦难众生,这是善意。你有善意你才会有善行,才有行动,善意最重要。善意就是善行,先要从这里培养,佛在此地为我们示现,佛纯善纯净,下面这一句就讲净,纯善纯净。现在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