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一三讲)  2003/4/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13

诸位同学,我们继续看李长者的开示,前面我们读到他说「随位第八住」

「以随位第八住,第八行,第八回向,第八地,智增滞寂,障真无作大悲故,以一百四十大愿防之」,我们读到这一段。佛在一切经教里面教导我们,定慧一定要均等,不能够偏在一边,偏在一边都要出麻烦。尤其是初学的人,初学的人总免不了出这些事情,慧多定少就发生掉举的毛病,如果是定多慧少就会产生昏沈,这个是初学佛的人非常明显。你看有些人,以我们念佛堂做例子,特别是在止静的时候,这个时候要静下来,有些人心里面妄念纷飞。样子是坐在那个地方,盘腿坐在那里,妄念太多,这种现象佛法里称为掉举。还有一种现象,这一坐下来,没有几分钟他就睡著了,打瞌睡。这个打瞌睡,昏沈,定多慧少;掉举是慧多定少,这是很粗很粗的相,我们初学的人知道,功夫没有办法得力。

修行,特别是到地上菩萨,难道还有这个毛病吗?是的,他们这个毛病没有我们这么粗,非常微细,但是它会障碍无作的大悲心,长者在此地提醒我们,这要以大愿来预防。所以,我们特别在这里介绍《华严经》上讲的十种清净大愿,前面跟诸位说到,「度生」「行善」「学佛」「护法」。要有大愿,你的慈悲心永远不会失掉。到无作的境界,这是法身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虽然他已经纯乎自然了,可是我们在形相上来看,他非常积极,救护众生,护持正法。可是在菩萨心里面,真诚清净平等,他那个积极已经跟自然融合成一,所以法尔如是,性德本来就是这样的。

净愿第五叫「入土」。土是国土,诸佛刹土,特别是凡圣同居土,六道三途这个里面众生最苦,你要去帮助他。只要众生有感,菩萨无不现身。现身,除现同类身之外,依正都现,真正是为一个众生现无量无边身,慈悲到极处。佛菩萨的恩德没有人知道,父母恩德不能比,到什么时候你知道?哪一天你入了法界,你就知道了。这个时候才真正明了,诸佛菩萨无量劫来是怎么样照顾我们,真的明白了。怎么样报佛恩?如佛所行,那就是报佛恩。佛要普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到那个时候,你自自然然加入这个行列了,「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个愿落实了。所以众生有感,立刻就要有应。

现前我们怎么学法?现在这个世间的社会开放,不像从前保守,彼此不相往来。现在资讯发达,交通便捷,度假常常出国去旅游,环游世界,现在已经很平常了。这样我们经常会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接触频繁。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怎样能够融入他的社会,这就是这一愿。换句话说,怎么样跟他们打成一片,无分彼此,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就这一愿的意思,没有彼此。我们在《华严经》上学会这个本事,那你在这个世间自然而然的你就成为和平使者。你不知不觉的、自自然然的化解族与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冲突,把冲突化解了,误会化解了,所有的争端自自然然就消弭了。世界和平,共存共荣,这一个理想就能落实。中国古人讲的大同之治,世界和平会落实。这是第五种的净愿。

第六个愿是「同体」。我们上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同体,同一个真如本性;下与一切众生,情与无情,也是同一个心性。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我们常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识是共同的,根本上相同。今天在形相上,我们的愿望也相同。愿望,人都希求和平,都不希望有冲突,都希望大家和睦相处,都希望彼此互相尊重,从我自己本身做出来。这是佛法里面所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第七愿「了法」,了是明了。入圣者之门就应当了达一切法。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不通达明了的,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善巧方便,现在人讲高度的艺术。

第八愿「生信」。我有这个愿望,希望一切众生见到我都能生起信心,对我没有疑虑,一切众生都能得真实利益。这个愿了不起,怎么样兑现?你要不具足实德能,做不到。实,真实!真实、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要是不具足,你怎么能够叫一切众生见到你生清净的信心?你真有这个愿,你自己当然认真努力求学。

先圣告诉我们,「养五德,修六和」。五德就是中国圣人的标准:温、良、恭、俭、让,以孔老夫子为标准。「温厚」,没有一丝毫暴戾,我们常讲温和厚道。「善良」,心行温厚善良。「恭慎」,恭敬对人、对事、对物,你看《礼记》上说的「毋不敬」,恭敬谨慎。「节俭」,节俭是美德,不可以浪费。常常想到天下苦人多,我们能够省一分,就能帮助他一分,我们多浪费一分,他们就少了一分,常常想到这世间苦人多。末后一条「忍让」,事事处处要学忍、要学让。忍让是菩萨的大宝,在菩提道上许许多多障碍,忍让能化解。

在佛门里面,佛教导我们修六和: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个大家都很熟。你真正能够做到五德六和,我们相信一切众生看到你生信心,一切众生遇到你都能够得利益,不要说听你说法,见你形象他就有感动。由此可知,要使别人对我们有信心,我们自己要具备德行。为什么要众生对我具备信心?如果对我没有信心,就不能得度,你那个大愿里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对你没信心,你怎么度得了他?跟我们一样,我们年轻的时候亲近老师,对老师要没有信心,你有什么成就?

信心从什么地方看?老师教导你的,你有没有做到?果然欢欢喜喜不是勉强的,你统统做到了,你对老师有信心;对老师没有信心,你不会依教奉行。凡是能依教奉行,对老师有信心,有尊重的心。尊师重道,你尊敬他,所以你相信他,你才肯跟他学,他教导你的你不怀疑,你会很认真努力去学习。由此可知,你看这诸佛菩萨五位修行,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法身菩萨尚且如是,何况我们凡夫初学。你要不认真不努力,你哪一天你才能出人头地,你才能够脱离轮回?

第九要发心、发愿「住世」。大乘教里面讲的无住涅盘,不住涅盘就是住世,虽住世不住生死,为什么不住生死?不造生死业,就没有生死果报。生死业是什么?迷惑、造业、受报,这是六道轮回。你不迷,你不造业,虽然在六道,没有生死。你对於六道里面的状况了如指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众生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什么因,什么缘,你统统清楚。清楚就是不迷,不造业就不受果报,所以你到这个世间来现身教导大众,乘愿再来。你是怎么来的?感应来的,众生有感你有应,应化来的。六道里面的众生,他是业力受报,他一点都不自由。菩萨在这个里面现身,愿力,所以他是随著感应来的,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众生感没有了,他在这个世间就消失了,所以叫你发愿要住世。这个感消失了,还有别的感,现另外的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这是佛法里面讲的神力住世尽未来劫。

末后要发愿「修普贤行」。这一条佛在大经上常常讲「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这是真的。普贤行的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普贤菩萨!所以他的心遍虚空法界,他的德遍虚空法界,他的智遍虚空法界,他的行也是遍虚空法界,确确实实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所以能够尽知一切。这是说明在定慧不均的时候,大愿能防,佛弟子不能没有大愿。

下面长者开示,「以乐生死障真知故」,这个「乐」念去声,爱好。确实有些人不想离开六道轮回,他觉得六道轮回不错,舍不得离开。舍不得离开六道轮回,确实有这些人。我出家之后,就遇到有好几位法师,他们不想离开六道,不想往生净土。他告诉我,他发愿生生世世要做大法师,要度众生。这个愿也很难得,也不容易,但是能不能如愿以偿?那就难了。为什么?你的愿力不能超过业力,你还是受业力的支配,你怎么能够如愿以偿?我很细心的观察,这几位法师前几年都过世了,年岁比我还小一点。看他过世那个情形,他很难如愿以偿。为什么?来生能不能得人身成问题,所以这桩事情不容易。

你要想真正希望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都有大法师身分来教化众生,那我劝你,你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趟。见到阿弥陀佛,你把你这个愿望向阿弥陀佛报告,求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使你在这个世间三途六道不迷惑、不造业,你才能够如愿以偿,要不然生死肯定障碍菩提。长者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我们要有对治法,「以四念处观等三十七助道品」来预防。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一个科目。

下面说,「及十四谛观,及十十二缘生观防之」。此地念的时候要注意,不是十四谛观,是十个,十种四谛观,十种十二因缘观,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观。你有正确的观念,佛给你讲这个是正确观念,能够防止你这个过失。一般讲,你要想你的慈悲心很重,不舍三途六道苦难众生,但是你要有能力,你才帮得上忙。你要没有能力,就像看到一个人不小心掉在水里面去,眼看就要淹死,你赶快跳下水去救他,你自己要有游泳的能力,你才能救得了;你自己不会游泳,跳下去不是白丢一条命,有什么意思?

三途六道是苦海,你在苦海里面会不会沈下去?有没有把握在苦海里面能保住自己又能救别人?所以你得有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最快速、最稳当、最方便,无过於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对阿弥陀佛要有信心,释迦牟尼佛在无量会里面赞叹阿弥陀佛,说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要明了释迦牟尼佛对他的赞叹,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赞叹,佛佛道同。阿弥陀佛确确实实这是以希有难得的因缘,建立极乐世界,成就一切众生,可以不断烦恼,带业往生。这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找不到的,只有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

这桩事情也有少数人怀疑,哪些人?通宗通教。他在经论里面真的是下了不少功夫,认为《弥陀经》上所讲的不合乎逻辑,不合理。一切众生成佛都要断惑,你看看断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断尘沙无明,才能证菩萨果位;根本无明断尽了,才能证得究竟佛果。现在是你可以带业,可以都不要断就能成就,哪有这种道理?查遍《大藏经》,佛也没有这个说法,除了净土经。净土经太少了,实在讲只有三经,除这三部经之外,都没这个说法。所以有人就说了,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无非是教你们念一点佛号,种一点善根而已,真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消业,不能带业。他这个说法乍听起来也满有道理,所以搞到许多老修行人、老念佛人都产生了怀疑,确实在前些年震动了整个净宗。

我有一次从台湾到美国洛杉矶,下飞机的时候,周宣德老居士在机场接我,那是个真正有修有学的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是老朋友。我们从机场开车到那边的道场要一个多小时,在车上他就问我,他说:净空法师,现在有人说念佛带业不能往生,要消业才能往生,这怎么办?因为他自己很清楚,他见思烦恼没断,这样一来的话,他念了一辈子佛不能往生。这样的人都受了影响,何况一般的念佛人。我当时回答他,我笑笑:带业不能往生,就算了,就不要去了!他听了我这个话,他一点都不懂,眼睛瞪得很大看著我,他看我的态度很轻松。然后我就告诉他,我说:老居士,如果不带业,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去有什么意思?不必去了。他还是听不懂,最后我问他:观音势至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那个叫不叫带业?我这个话说的时候,他听懂了,他笑起来了。哪个不带业?只有佛不带业,等觉菩萨都带业。这个疑惑他才断了。

然后我就告诉他,(他问了:他们查这个经,查很多经,没有讲带业往生的。)佛没有说的事太多了,没有说,你要从意思上能会通!他说:什么意思?我说:经上有没有讲三辈九品?他说:这个有!要是不带业的话,哪来的三辈九品?这他明白了,三辈九品是带业多少!你带的业多,你品位就低,带业少品位就高,不就是这么回事情!我们在车上一个多钟点,把他的疑惑解除了,他生了欢喜心。我说:我们还是好好念佛,决定往生。至於那些人他说他的,我们不要理会,我们明了,他们一定要在经典上找根据;他在文字上找,我们在义理上通了。佛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这是佛教我们的!佛没说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以真实智慧解决问题。

下面长者又跟我们说,「以十波罗蜜利益众生恐不弘广故」,这都是事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应当都要落实。我是劝我们净宗的同学,务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修行,修什么行?我提出了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第二个是六和敬,第三个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是六度,第五个是普贤十愿,五个科目。用什么样的心来修?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来修这五个科目,自利利他。要是恐怕我们的利益还不够普遍,这个地方弘广就是现在讲的普遍。还不够普遍,长者教我们很好,教我们用「四摄、四无量心」来预防。真的,四摄法决定不能忘记,要常常用,时时刻刻用,善巧方便。四摄法里面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你就能把利益众生的事扩大了,效果扩大了。在现前,尤其是我们要懂得利用机会教育,才能做得圆满。你要认识机会,机会时时刻刻就在你眼前,你要认识,你要把它抓住。机会真的是一纵即逝,你要抓不住,以后能不能再遇到?很难讲。每一个机会都不要放过,都要掌握到。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李长者底下的《论》文:

「以求自乐果,教化众生不周广故,起十回向,加以大愿大慈大悲,不舍一切恶道地狱人天,遍生其处,以防自乐,违菩提心,有所得故」。这也是事实,也是很容易犯的。学佛修道之人,我们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常常听说禅悦最乐,因此就有许多人贪图禅悦之乐,不愿意教化众生,这是真有成就的;小乘四果贪著偏真涅盘之乐,不出来教化众生。我们还没有成就的人,如果我们修学的环境在山林当中,环境非常幽雅,贪著这个环境不肯下山,常有的事情。

你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到哪里去?一定要到都市。所以古时候,你看清修的道场建在山林里头,人迹罕至之处,但是他还是要教化众生。教化众生都在市区城市里面建下院,建讲堂,经常不断的派遣法师到城市里面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两边兼顾到。修行在山里头,教化在聚落,人口集聚之所在。但是有人贪图清净之乐,不愿意到都市去教化众生,这个时候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来防范?「起十回向」

十回向是把自己的心量扩大,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给一切众生,不是天天念回向偈就行,要有行为,有行动,没有行动你空口说白话,众生实在讲怎么样?得不到利益。你要叫众生得真正殊胜的利益,那你自己要拿出行动出来,光是靠意念这个力量太薄弱。如果意念里面还夹著自私自利,夹著遇到事情会退缩,真正不愿意,你这个意愿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诚意,距离太远,实在我没有办法,不便到那里帮你忙,你在这个地方诵经念佛修持,以你真实的功德回向,行,你确实有诚意。你要没有诚意的话,你这个回向等於自欺欺人,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个要知道。

你看长者这个话说得好,「起十回向,加以大愿大慈大悲」,还要加上「不舍一切恶道地狱人天,遍生其处」。这里面一切苦难众生,他有求,有求愿,菩萨要去,应化在其中。所以世尊呵斥小乘阿罗汉,焦芽败种,为什么?他们自己已经证得圣果,不愿意度众生,度众生很辛苦,麻烦。用这个来防止自己贪图乐受,贪图乐受怎么?你「违菩提心」,与菩提心不相应。这个地方「有所得故」,是你得禅定,你得法喜,自己得受用。贪著这个受用,不肯主动的去帮助一切苦难众生。

「以是义故,十信之心,总通五位,悉皆成信」。上面举出这么多例子,这个「义」就是道理,因为这么一个道理。「十信之心,总通五位」,这个总通五位就是彻始彻终,十信并不是局限在十信位,这个信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彻始彻终。从前章嘉大师这桩事情他举了个比喻跟我说,我那时初学,他讲三皈戒,三皈五戒坚定信心来受持。他说这个就好像我们从台北到高雄,那个时候交通工具是火车,你上车之前要买一张车票,这张车票在整个旅途当中你要保持不能失掉。每一个大站都要检查一下,一直到达,你才把这个票缴回。这个比喻我们很好懂,就是此地讲的,初信菩萨好比你上车,到如来果位的时候,这下车、到目的地了,这个「信」就像车票,时时刻刻不能失掉。「悉皆成信」,成信是成就你的信心,位次愈高,信心愈清净,信心愈坚定,信心愈增长,不可思议。

「若自信彻趣求,无法不达」,这一句话重要。假如我们自己信心,这个「信彻」,彻是畅通而没有障碍,信心彻底。跟前面讲的意思一样,底就是究竟果位,从初发心就彻如来果位,趣求五十一个位次,无法不达。不但在佛法里头,世间法又何尝不如是。儒家讲「人无信则不立」,人生在世如果没有信用,他就没有办法立足於社会,为什么?大众对他不信任。你还能有什么作为?世法尚且如此,何况佛法。所以佛法讲「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底下一句从反面说,「若也疑心不除,岂成信也」,这是说明断疑生信。如果有疑心,不能说有信心,所以信心难,太难太难了。千万不要误会我们现在学佛,信了,你们也听说我过去的例子。我受了戒到台中再去拜老师,这谢师,老师一见面老远指著: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说了好几声,我走到他面前,我自己也愣住了。大声叫嚷著:要信佛。我学佛七年出家,九年受戒。我一出家教佛学院就开始讲经了,我已经教了两年,讲了两年经,现在受了三坛大戒,怎么还不信佛?李老师跟我讲信的标准,我这才恍然大悟,依照他这个标准,我们没有信。他的标准讲得好:你要信了,你一定会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不信。这个话讲得很中肯,很合乎逻辑。

我们受了三皈,相不相信三皈依?三皈依在义理上讲: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我们没做到,去搞一个形式。五戒信不信?受了好看,做不到。不杀生,杀害众生的心、念头有没有?不偷盗,想占人家一点便宜的念头有没有?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盗心,太难了,太不容易了。妄语就更不必说了,你对待一切人都是说真话吗?没有隐瞒,没有欺骗吗?所以从这个地方,你就能理解信佛是多么困难。为什么你做不到?因为你有很多疑惑。你的疑没有断,虽然学,学是半信半疑,所以没有办法彻底奉行。

下面长者说,「如此品」《如来名号品》「举佛果门」,这个讲佛果,如来果地。「至贤首品举佛神通」《贤首品》是我们这一会最后的一品,这一会有六品经。「及佛所行行业,使初信心者信彻故,始名信心」,这是世尊在这个经里面给我们说出初信的信心标准。我们自己读了,仔细的对照一下,我的信心跟这一会所讲的相不相应?如果相应,恭喜你,你已经入了十信位,你是十信位的菩萨,你不是凡夫,圣人了,转凡为圣。如果对比一下,不像,我还是凡夫。看看那个标准,我没办法,没有办法入位(契入十信位),你要聪明,赶快回头,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也给我们一个增上缘,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念佛了。为什么?自己知道了,除念佛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所以这《华严》不能契入,被他一鞭打回头,把我们打醒,下定决心再不怀疑了,求生净土,这一生当中成功了。《华严》对我们的净业是增上缘,能入这个境界,好;不能入境界,生净土,都好。

「今此一部之经,顿举五位因果,诸佛果门,总成信也」。这是讲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在第二大单元里头。「顿举」,顿不是次第;「五位」,信、住、行、向、地,五位因果。「诸佛果门」,这个五位都是诸佛。你看看江味农老居士注解《金刚经讲义》《金刚经》上所说的诸佛,他就是讲的圆教四十一个果位,诸佛。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天台大师讲的「分证即佛」,真佛不是假佛。所以诸佛是指这个说的,指四十一位说的,四十位加上等觉四十一位,诸佛。诸佛果门,人家怎么样修因?怎么样证果?这在《华严》里头详细的给我们说明。总成信也,你得搞清楚、搞明白,你才会相信。「从总信已,入位修行,方始不迷理智」。这个地方是讲「总信」,然后你「入位修行」,这个入位,初信位就是第一个位次,二信、三信一直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你具有信心,你明了,你在这五十一个位次里面修行,你不至於迷惑。迷有迷事,有迷理,信位菩萨理事都迷,入住以后,事不迷了,怕的是理,但是你有坚定信心,就没有问题了,你就不会迷了。

下面长者给我们举个比喻,使我们对於他讲的意思,从比喻里面我们更能够亲切的体会到。他说「如人造食」,这是我们天天不能少的,我们到斋堂吃饭,斋堂大厨房在烹调。「五味一时顿熟,方始食之」,这个五味酸甜苦辣咸,这叫五味,饭菜端上来的时候,五味调和,这个时候你吃了。「从初食时,五味同食」,你这个饭菜第一口你就尝到五味,一直到吃完还是五味,用这个来比喻信心。信心直贯五位,五位一分开、一展开,五十一个位次,总是信心彻始彻终决定不离。换句话说,菩萨在修行过程当中,五十一个位次决定没有疑惑,一有怀疑,不但不能进,立刻就退转了。所以大师在此地做了个总结,「明五味因果,十信总明,时亦不移本末,为信三世一际故,毕竟佛果不离初信之法」,这几句话里头意思很深,五位因果展开来就是五十一个位次,修因证果,十信总说了。时不移本末,本末就是先后,时间没有先后,所以前面比喻讲五味一时顿熟,没有时间。为什么?「为信三世一际故」,这个很难懂。

今天早晨钟教授给我打了个电话,他在网路上看到美国那边的科学家有一个最新的发现,科学上发现的报告。他星期二上山会带来,带来我想请他给我们大家讲讲。发现什么?科学现在用数学推断时间跟空间是一不是二,就是时间没有先后,空间没有远近,跟《华严经》上讲的一样,最近发现的。但是这个现在还没有办法证实,只是在理论上成立了。《华严经》上所讲的现量境界,他们现在从数理上等於说是探测到了,不是我们现前境界。《华严》是现前境界,现量境界,确实没有远近,没有三世。

所以,古佛与今佛,前面不是读过吗?都是初成正觉。佛说法当时没有这些科学仪器,也没有这么深的这些数学概念,佛只是用比喻,比喻江河之水。在江河里面流有没有先后?有,所谓中国人常讲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它真的有先后。这个浪流到大海里面去了,有没有先后?没有了,入了海之后,先后就没有了。为什么?一际。没有流入海,有三世;流入海的时候,一了,所以入海之后没有先后了。空间没有远近,时间没有前后,科学家证明,这是一个新的发现。

他说宇宙,宇宙从哪里来的?是很小很小的一点,这个点太小了,我们今天用最精确的显微镜也看不到,从那个地方忽然展开的。他也是讲同时显现的,这个虚空世界一切众生同时现出来的,没有先后,这跟佛法里讲的都是一样的。佛法讲是「一念不觉顿现」,这个世界是顿现的。所现的这些相,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是幻相。现在科学逐渐逐渐证明,这个现象是什么?是相续相,刹那生灭。我们说刹那,其实是一刹那的亿万分之一。刹那已经是相续相了,你怎么能晓得真相?所以人要真正了解到宇宙真相之后,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之后心定了,心定之后,定到一定的程度,这个现量境界就现前了。

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个境界什么时候现前?八地菩萨,不动地。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识,你要见不到阿赖耶,你就没有办法转阿赖耶。转识成智,「六七因地转,五八果上转」。所以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第七末那转成平等性,阿赖耶并没有跟著立刻就转,没有,还要一段修行功夫。六七转,在我们推想当中,应该是初住位就转了,三贤就转了。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也应该在这个时候转。阿赖耶转成大圆镜智,不简单,要到第八地才能转得过来。科学家发现这桩事情,实在讲这些事情大乘经典里面讲得很透彻。我们请他把这些资料带来,给我们做个报告,为我们印证《华严经》上所说的不思议境界。「毕竟佛果不离初信」,没有先后。

下面这句话很要紧,「於此神通示法门中,总有四十一行经,长科为十一段」,这个科判就是段落。段落,李长者跟清凉大师他们两个人分的不完全相同,大同小异,这是我们应当理解的。佛讲经说法并没有说分段落,这个分科判教是后人做的,佛讲经说法真的是一气呵成,后人为了学习便利起见,才把它分段落。长者分十一段,这个大段跟清凉大师大概分得差不多,大段。

第一「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已下一行半经」,这个就是这一分里面的序分。「明如来知众所念,以神通现法」,这我们前面读过了,清凉大师也给我们说得很明白了。这个下面说「第二东方过十佛刹已下三十九行半经,总明十方菩萨来集」,这先总说,这个十段,我们读过。「十方自有分剂,不烦更科」,这个十方就是十段。「於此十方菩萨来众之中,义分为十」,这个分法跟清凉分的不一样。清凉大师把每一段分成八个小段,我们在前面读过,每一段都分成八个小段,而李长者把每一段分成十段。

李长者总是与《华严》表法相应,我们看他所分的,他这个十段就是每一方来的这些菩萨们,他分的是:第一「举佛刹方面」。这个清凉大师没有,因为佛刹方面,清凉大师没有。就是东方来的,南方来的,西方来的,北方来的,就是前面讲的东方、南方,他把这个做一段。这是清凉没有,举佛刹方面。第二「举佛刹远近」,这个有,清凉有,十个佛刹微尘数世界,过,超过,过十个佛刹微尘数世界,这是远近,远近有。第三「世界名色」,有,世界的名、世界的色,这个有。第四个「举佛名号」,这个有。第五「举上首菩萨之名」,这个有。第六「明大众之数」,这个有,每一方来的多少人?也是十个佛刹微尘数。第七「明大众来已致敬」,这个有。第八「明随方化座」,这个有。第九「明座之名目」,这个没有,前面没有。第十「明大众升座而坐」,这个有。长者把它分作十个小段,清凉大师把它分作八段。八段没有错,十段也行。我们读经参考注解,最重要的不能执著,他们所分所判的,各有各的道理,都很好。所以最重要的,我们要记住佛的教诲,「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他头一句是「依法不依人」,四依法重要!我们能遵守四依法,纵然在末法时期跟在如来面前没有两样,这是佛灭度之后对后世弟子慈悲的教诲。

我们再看长者的开示,「言彼世界中有佛号不动智者」,这东方所说的,这什么意思?「为明不动智佛,是十方凡圣共有根本之智」,这句话重要,我们有分。「明於此智」,明是明了,你对於这个智真正明了。「能起信心,故号之为来」,来是什么?来诣佛所,这菩萨来。「此不动智佛,一切众生常自有之」。换句话说,一切众生从来没有离开过,纵然在阿鼻地狱也没有离开。这个不动智佛是什么?就是《楞严经》上所讲的「常住真心」。我们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妄是依真起的,没有妄哪来的真?

大经里面佛举比喻,举这个人跟影子,我们人在日光之下他有个影子,人就比真心,影子就比妄心。影子从哪儿来的?没有人哪来的影子?佛用这个方法让我们去体会,妄依真起,妄在真也在,妄不在了,真还在;妄有生灭,真没有生灭。就像人影子一样,他在光下面就有影子,不在光下,在阴暗地方就没有影子,所以影子有生灭,这个身没有生灭,从这个意思上你好好去体会。「真」永远存在,所以楞严会上佛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那个就是,换句话说,就是六根的根性。六根的根性永远不动。动是什么?动是识、是妄心。眼识会动,见性不动;耳识会动,闻性不动。哪是真?哪是妄?不能不清楚。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