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八二讲)  2003/4/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82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名号品第七,前面清凉大师的五门分别,第三宗趣,宗趣里面有三段,有「分宗」「会宗」「品宗」。我们现在看第二段会宗,我们把这个文念一遍:

「会宗者,若就总望,信解行德摄位为宗,通成佛果为趣,信能必到如来地故,近望唯信为宗,成位为趣,若以此下三品以为一分」。这个三品就是「名号品」「四谛品」「光明觉品」,这三品都是讲毗卢遮那佛的果德。这是「果用应机,周遍法界,以为其宗,依此起信为趣,故此亦名正报因果」。我们知道前面六品经是讲「依报因果」,前五品是讲依报之果,毗卢遮那这一品是讲依报之因,这个地方三品经讲「正报因果」「亦是所信,信何法门,信佛身名,等於众生,则知我名如佛名也」。我们前面讲到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还有一点意思要补充,补充就是末后这句,「则知我名如佛名也」。这句话怎么个说法?后面有很长的经文,为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虽然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实在说这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去体会、去契入,自己才能得真实受用?真实受用就是建立信心,清净的信心、不坏的信心,以这个信心做为我们修学的基础,不断向上提升。

一切诸佛都是这样修行成就的,所以这个经文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尤其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我们今天应该怎么修,怎样成就自己,关系太大了。所以晓得「我名如佛名」,我名怎么跟佛名一样?如果我们想到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的,我们就会有一点点明白了。马鸣菩萨教导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何以故?名字性空,佛名性空,我的名也性空;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那个空就是法界性体。所以佛菩萨的名号从法界性体生的,一切凡夫名号也是法界性体生的;相不一样,性没有两样。这个理很深,我们到后面再说。

现在接著看下面这一段,前面是「信佛身名」,我们在前面说了很多。以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佛当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一生示现的行业,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名号里面的意思更是教导我们修学的重要纲领,那就是待人要仁慈,对自己要清净。

这第二个小节「信佛法门」。信佛身名,信佛法门,法门就是佛的教学,「随宜而立」。你看跟《般若经》上讲的一样,佛教化众生没有一定的法门,法门一定是随机,宜就是便宜;换句话说,是随顺众生的需要。什么时候的需要?当前的需要,建立法门。释迦牟尼佛当年出世在世间,我们都晓得他老人家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是「随宜而立」!随顺我们地球上这些众生,南阎浮提众生,他有地区性的,他有阶段性的。这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多久?一万两千年。

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时期,再往后一万年是末法时期,所以这是有阶段性的!一万两千年,我们看起来很长,但是在整个地球历史上来说,很短!真的是一弹指、一刹那。契此时此处众生机宜。

在这个经里面,最重要的是教导我们「知我妄念苦集,亦全法门」。这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也是法门!法门,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教材。

世尊教学,教材随手拈来。你看看他说我们的妄念,给我们分析,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是妄念,妄念有粗有细。妄念是怎么来的?都离不开因果。妄念起些什么作用?变现成九法界,变现出三途六道,让这些妄想苦集,苦是果,集是在造业,惑业苦!你看佛都拿这个当教材,让我们了解三途六道的性相、理事、因果。佛说法哪个不是法门?法法皆是。蕅益大师说过,说「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於心」

我离开新加坡到澳洲来,也写了几句话给我们同学们共同勉励。我这个几句话跟蕅益大师说的意思是一样的,我说的浅显大家好懂。「处逆境,随恶缘」,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好,处处都有障碍;人事环境也不好,障碍很多,我们在这里面要受折磨。在这种处境之下「无瞋恚」,处逆缘决定没有一丝毫瞋恚心,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受苦受难,受很多冤屈,常作消除业障想。真的,业障就这样消了。所以我们对於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人事,依然常存感恩之心。为什么?他替我消灾。不是这样的,我的业障消不了。

这都是事实真相,一般人不懂得,一般人处在这个境界里头怨天尤人。怨天尤人,不但是消不了业障,你在增长业障,那个麻烦就大了。这是我们学佛这么多年,对於事实真相稍稍明了,自己一生的所受,都是过去生中所造业的报应。佛经上常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受的,是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今生所作所为,来生就有果报。

我们相信这一生对我们很多不能谅解的人,我们能够谅解他。他加给我们的苦难,我们承受,一点瞋恚报复的念头都没有,我们这个结化解了,来生后世都是好朋友。冤结解开了。如果我们还是怨天尤人的话,这个结不但不解开,结上还要加结。谚语常讲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觉悟的人不干这个事情。

「处顺境,随善缘」,这个好!环境很顺利,遇到都是好人,这个时候要有高度的警觉,决不能有贪、痴。顺境容易起贪心,很容易迷在这个境界里头,迷就是愚痴。一定没有贪痴,「福德全现」,真正的福报才会现前。如果这里面有贪痴,麻烦就大了,把福德转变成灾祸。

老子所说的「福者祸所倚」,为什么福德会变成灾祸?因为你里头夹杂著贪、痴。由此可知,我这个话里头所讲的就是贪瞋痴三毒。顺逆境界当中能够不起贪瞋痴三毒,离贪瞋痴三毒,你就生智慧。智慧不但能解决问题,能生福德。所以,只要有理智、不迷惑、有智慧,什么境界都是好境界。逆境顺境、恶缘善缘都能够帮助我提升境界,帮助我契入境界。所以,善人恶人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我的恩人。不学佛不懂得,学佛之后真正是恍然大悟。今天我们读这段经文,就更清楚、更明白了。

再看底下一节文,底下这一小节,「信佛意业,光明遍照,则知自心,无不知觉」。这一段前面八个字好懂,后面这八个字不好懂。对於佛的意业我们当然没有问题,佛是真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我的心性跟佛的心性是一不是二,佛的心性起作用光明遍照。我的心性今天起作用是什么?是知觉。知觉就是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讲的灵知心。

你们常常做三时系念的佛事,我这样提起你们大家就很亲切。灵知心是我们的真心,缘虑心是妄心。妄心从哪里来的,妄心从真心来的,没有真心哪来的妄心。妄心到底是什么?真心上面带了迷惑起作用。带得什么迷惑?这是讲席里常讲,你真心上面带了妄想分别执著。法相宗里面所说的真妄和合,这叫做阿赖耶,阿赖耶就是一个缘虑心。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真心现前,跟十方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是一个心性,这个心性也是周遍法界的。

遍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唯心所现,这个心就是灵知心,灵知心所现的。唯识所变,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不管怎么样变,中峰禅师跟我们说得好,灵知不变的;灵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灵知心所变现一切的现象,所变现一切万物,能变是灵知,所变当然还是有灵知。这个道理真的难懂!

所以,日本科学家对於水的观察,观察的结果(他们搞了、研究了八、九年)觉得非常不思议。水不但能看、能听,而且懂得人的意思。证明出来了,这是说什么?水有灵知。水从哪里来的?还不是唯心所现,心是什么?心是灵知心。这个实验的报告,使我想到世尊在《楞严经》上讲的「诸法所生」,这个诸法就是万法,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这是诸法,唯心所现。这跟《华严经》讲的完全一样,后面他说得很详细,「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不就是他从水这一桩事情里面,看到事实真相了。

水有灵知,所以它能看、能听、能懂得人的意思。不仅水如此,所有一切万事万物无不知觉!知觉是自心,这个自心不是肉团心,不是分别妄想心,是大乘经里面常常讲的真心、本性。所以,佛的意业光明遍照,我们的意识是不是遍照?是的。我们起心动念,不要以为起心动念别人不知道,你这个想法就错了。

中国谚语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起心动念神明知道;大乘经上讲的是万物都知道。念头才一生,我们现在讲的思想波,就像电波一样,念头才动,极其微细的这个波,心的波,心的波比任何物体的波都来得快。我们现在科学的研究,知道光波、电磁波速度非常快,一秒钟三十万公里,绕地球绕很多圈。但是不知道思想波的速度之快,不是光波、电磁波能够相比的。为什么?心一动遍法界虚空界,周遍了。我们知道光没有办法周遍法界,电磁波也没有办法快速的周遍法界,只有心波、思想波太快太快了。所以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那一边的众生。从各个不同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大众,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们都是「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六通里头其他不说了,就讲这三种,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一举一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看得很清楚!如同目前。我们说话他听得清楚,我们起心动念他都知道,他有他心通。你能瞒过谁?你如果是真心想出离生死轮回,他马上就真的帮你忙!你为什么遇不到佛菩萨?因为你没有真的出离心,你那个出离是嘴里头常常挂在嘴里,不是真心。

如果你要是真心,诸佛菩萨威神加持你的力量不可思议。你为什么没有真心?因为你还有自私自利,你还有名闻利养,你还有贪瞋痴慢。这个东西夹杂在一起,把真心变成妄心。佛菩萨看得很清楚,你不是真心想成就,他不来。凡是真心祈求的,经论当中常讲「千处祈求千处应」「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话都是真话。佛菩萨跟我们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我们这些经常读、也常听,但是怎么样?没有记在心上,左耳听进去,右耳就出去了。记都不能够记住,你怎么能够落实到生活上?你怎么能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对於一切事实真相,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茫然无知。那个无知是你自己,不是事实。事实,你的灵知心并没有失掉,遍虚空法界,遍刹土众生。不知道利用。要会用的话,成就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成无上道。《华严经》就是教我们这个法门。

下面说「故先古诸德,亦将上三品举果分收」。先古诸德是清凉大师说在他以前的这些古大德们。我们知道《华严经》第一次在中国翻译的是晋朝时候,我们称《晋经》六十卷。像贤首国师他们这些人,他们没有见过《八十华严》,他们所见到的是《六十华严》。把上面这个三品经,「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跟前面初会的六品经合在一起,「举果分收」。为什么?这三品经里讲的是毗卢遮那佛正报之果。

「毗卢遮那品」多半是讲依报之因,从「世主妙严品」一直到「华藏世界品」,是讲依报之果,讲依果。这都是举果,前面第一分是举依报的因果,这个第二分开头是举正报之果,清凉把它分在第二分,古大德有这么一个分法。怎么个分法,段落从哪里起止,古来大德各人并不完全相同,见仁见智,都有道理。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我们看第三品宗者,「三品宗者,显佛名号周遍为宗,随机调化利益为趣」。佛教化众生,我们晓得名号是教化最重要的纲领,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的宗旨是什么?就在名号里头。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向同学们报告,佛示现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华严经》上说的。《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心应量,不是随自己,随众生心。所以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门得度,就说什么法门。佛没有一定的形相,没有一定的说法,佛无有定法可说。

就跟大夫治病一样,大夫治病他有没有处方?跟诸位说没有!处方怎么来的?应病与药;看你得的是什么病,给你开处方。他一天看一、二十个病人,那一、二十个处方都不一样。为什么?病人得的病不相同,但是每个人拿到处方,照这个处方吃药,病都好了,药到病除。绝对不是先把处方处好了再看病,哪有这种道理!所以,我们懂得佛出现说法教化众生的义趣,我们就服!完全是以众生利益为主,与自己丝毫不相干,没有自己只有众生。不但这是佛的意业,佛的身语意三业无不如是。

我们凡夫不一样,凡夫执著这个身是我,到这个世间来一切为我,样样都为我。为我就麻烦大了,大在哪里?出不了六道轮回。什么时候你真的觉悟,把「我」放下了,那就恭喜你,你就出了六道轮回。阿罗汉把我执放下了,我们常讲破了我执;我执虽然断掉了,法执犹存。法执是什么?法执是分别。法执没放下,我执放下了,所以他虽脱离六道,他出不了十法界,因为有法执。到什么时候他觉悟,法执也放下了,那就恭喜他,他出了十法界。出十法界就证一真法界,就入佛法界,诸佛如来所亲证的,他也参与了。当然也是从少分、多分到满分。

这里头有渐修、有顿超,实在上说渐修、顿超都是我们心性里本来具足的,为什么我们顿超不了?我们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我们看不破。果然看破放下,那个时候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这样我们就懂得,所有的麻烦就是放不下。放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但是要晓得,不能放下是真正的障碍,不但障碍你契入如来境界,障碍悟门。看经看不懂,听经听不懂,这就是障碍。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肯放下!我们一般讲成见,不能够放下成见,成见太深,自以为是。

所以我们在讲席里时时劝导同修,一定要懂得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随顺经论的教导,经论的教导是佛菩萨的想法、看法、做法;佛菩萨想法、看法、说法、做法是随顺自性。我们现在烦恼习气没断,自性没有现前,能随顺经教就是随顺自己的自性。你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那我请问你,佛要不要学?要学。不是跟著外面什么佛菩萨学,是随顺自性。随顺自己的真如本性,随顺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般若德能相好,这真得大自在。圆满的福慧,逐渐逐渐都恢复了,因为这是本有的。由此可知,我们真的无量劫来被烦恼习气害惨了,被自己主观观念害了。

所以末后这个品宗,「显佛名号周遍为宗,随机调化」,随顺一切众生不同的机宜。佛在经教里面一般讲众生有利根、有钝根,也有说上根、中根、下根,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因此佛在这个世间才说了许许多多法门,为什么说这么多法门?应不同的根机!令一切众生都得真实利益,以这个为趣。

「或上二皆宗,生信为趣」。这个也好,就是显佛名号周遍是宗,随机调化利益也是宗。什么是趣?「生信为趣」。在这里头真正建立了清净的信心,坚固的信心,永远不会改、不会变的信心。这个信心生起来叫真信。以这个信心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但是你要记住,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没有不成就的。所有一切修学不能成就的人,真正原因在哪里?不信!这是真正的第一个因素。他那个信心叫露水道心,或有或无,这不能成就。在这一会里头最重要的是要教我们生信!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清凉大师「五门分别」的第四门,第四问答。

「问,五周因果,差别平等不同,何以分名,合之为一」。在这一分里面说两种因果,五周因果这一分里头包括两种,一个是差别因果周,一个是平等因果周。从这一品「名号品」一直到「随好光明品」,一共有二十九品是说差别因果;末后「普贤行品」「如来出现品」这两品是说平等因果。提出问题的人说这两种不同因果,为什么「分名」?这个分是「修因契果生解分」,就是这一分,在这一分里头把它合成一个,都在这一分里头,这是问的意思。

清凉大师的答法,就是「通生差别平等解故,离於修生,说何修显故」,这是清凉大师答覆。这个答覆文里面,说明两种因果都是让我们学习的人明了、清楚,不是只知道差别,或者只知道是平等。差别是平等里面的差别,平等是差别里面的平等,所以说「离於修生」。修生跟修显也是有关联的,修生是讲差别,修显是讲平等。如果说是差别跟平等对立,那就变成二法了。

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我们要拿《坛经》上这两句话来说,就很容易体会,这个大乘经里头所说的不二法门。但是不二里面有分别、又有差别,但是差别不离无差别;差别就是无差别,无差别就是差别,无差别是平等。这个道理很深,这个道理才叫事实真相。

换句话说,在佛法里永远没有对立的,这才真正能解决问题。一有对立,现在人讲里面就产生矛盾。这个矛盾就会变成冲突,冲突的果报是灾难,是恶报不是善报!所以佛法里头永远没有矛盾,永远没有冲突,永远没有对立,千经万论都是密切相连的,这是原理原则,我们要懂得。你要是离开修生,离开了差别,哪来的平等,你平等怎么讲法?同样道理,离开平等,差别怎么讲法?所以它是密切相连的。

第二个问题「前会举果,本为生信」。前面是第一会,六品经,举的是依报之果,目的是让我们在这里对於佛的果报生起仰慕的心、生起求愿的心,我们也想学习。他说为什么现在这个地方又「重举名号等三」。因为「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这个三品都是讲毗卢遮那正报之果,为什么要又举这个三品?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解答,「答,凡约境生信,有其二义」「约」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就」。我们就境界上生起信心,这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标举境法,明有所在」。这是从事上讲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拿出事实证明」。你的信,「明有所在」的意思就是你的信是有依据的,不是盲从的、不是想像的,有事实根据!我相信。说明这不是迷信。

第二个意思,「摄以就心,令成信行」。这是从理上说的,也可以说前面的意思是从果上讲的,后面的意思是从因上讲的。我见到果了,我今天要修因,希望我也能够得到这个果报。「摄以就心」是让你真正发心,信了,信了不发心学,这个信等於没有信。我相信经上所讲的毗卢遮那依正庄严,我很仰慕、我很尊敬,我还没有发心学!我还不想这个依正庄严的果报,心没发!所以这第二个意思就是讲你要真正发心,真正发心,「行」是落实在行为上、行动上。

换句话说,你的信落实了,你的信真正在做了。所以,他后头有「前会约初义,此会约后义」。前会是讲果,果说得多,你看看六品经,果说了五品,因说一品。但是在这一会里面,果说得不多,因说得多。这一会一共三十一品,果只讲三品,后面全都是讲因,因说得多!为什么?你要发心学。怎么样修学,你才能够成就如来果地上依正庄严。所以这个就要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要给你讲怎么修才能成就。这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问,何不入定」。我们知道,大小乘佛法,世尊是做样子给我们看,菩萨也是做样子给我们看的,教我们先入定然后再讲经。早年佛门里面讲经的规矩,法师升座,升座有很多仪式,一定要唱香赞、钟声偈,还要诵经。大概要是依照这个规矩,这个仪式做下来,差不多要四十分钟。法师在讲台上闭目在入定,听经的人亦复如是。经过这个仪式之后心也定了,我们一般人讲收心,把妄想、杂念放下了。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也等那些后到的人。来听经毕竟不同上课,确实有少数人迟到,让迟到的人能够听到经。仪式或者做了一半了,或者快做完了,他来了,然后才开讲。我们一般人不懂得:这么长的时间,法师在讲台上闭目养神。这都是仪规,经讲完了之后,通常是念佛回向。所以大座讲经有规矩、有仪规,前面都要入定。

在这一会里面,「如来名号品」里头没有看到入定,所以提出:为什么不入定?大师在此地答覆,「以未入位,性不定故」。这个位是十住,十住才有位。换句话说,圆教初住菩萨的性定了,初住以前性不定。为什么?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华严经》上称为法身大士、法身菩萨,为什么说他性定了?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

法相宗里面所讲的转八识成四智。没有入位的人,权教菩萨,圆教里面十信位的菩萨也是的,没有入位,他还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能够转识成智,所以说他性不定。大师这个答,答得很好,但是人家接著问得也很好。「若尔,十定岂散善耶」,十定,本经「十定品」是第七会上接著讲的,第七会是等觉、妙觉。为什么?他们不入定。不入定那是散善吗?这问问得好!我们看大师的开示,给我们的解答。「然说法之仪,通有四句」,这就是讲诸佛菩萨说法的仪式,有四种不同。

第一种「定后说」,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先入定后说法。「如诸会」,许许多多的讲经的法会都是这样子的,先入定后说法。这是第一类的,很普遍。第二类「说后定」,先说,说完之后才入定。大师举了一个例子,「如无量义经等」,这是说后再入定。《钞》里面大师把经文引出来,《法华经》中,经上这么说,「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结跏趺坐,入於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这是先说法后入定。

这是什么意思?大师说(这也是引经上讲的)「无量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法华即是收入之义」。这个一法是无相,无相是实相。经上又说「究竟至於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所以《法华》是会权归实。《华严》是一乘大法,是讲的真实法,但是没有人懂,没有人能接受。当时讲这部经是在定中讲的,哪些人能听、有条件学习这个法门?法身菩萨。所以它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这个法门世间人不能接受,於是佛这才出定,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说小乘法。这个意思就是说,圆满的智慧要教化众生,众生没有这个能力接受。那怎么办?办学校来培养他。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慢慢的把他提升,於是他就能接受了。

所以佛第一个讲「阿含」「阿含」是佛教小学,现在我们讲小乘。讲了多少年?十二年。十二年之后大家有了底子,佛再讲「方等」「方等」八年,「方等」好比是中学。「方等」学完了之后,人逐渐智慧慢慢开了,可以接受大乘了,佛讲「般若」「般若」讲了二十二年。所以「般若」是世尊在我们这个世间,讲经说法最主要的课题,这个科目用的时间多!最后八年讲「法华、涅盘」,那好比是研究所,入《华严》境界,把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统统入真实法。

所以在中国古代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判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判一乘法,在大乘之上的(一乘是什么?成佛之法),三部经!第一个是《华严》,第二个是《法华》,第三个是《梵网》,这三部经是一乘法,会权归实。所以这个地方讲得好,「经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这就是久后入《法华》《法华》讲真实了。

「今欲收入先辨出生,若知三乘万化,从实相生,究竟还归一实相故」「三乘」是小乘、中乘、大乘,「阿含」里面讲的是小乘、中乘;「方等」「般若」讲的是大乘。都是从实相里面流露出来的,最后还要归实相,实相就是《法华》。所以《无量义经》等於说《法华》的序分,「说无量义」,说完之后他「便入此定」。这是「说后入定」,把原因说出来。

第三种「定中说,如第九会,无出言故」。第九会「普贤菩萨行愿品」「入法界品」,这一品经也很长。

第四种不入说,没有入定。我们在此地第二会没有入定,第七会也没有入定。他刚才问了,「十定岂散善耶」,十定是第七会,所以说「如此信中,及第七会,诸文非一」。为什么?第七会从「十定品」「十定品」以下总共有十一品经,说等觉跟妙觉。他为什么不入?证果了!「唯证能说」。所以「第九表证,唯证能说,一得永常,不碍起用故」,所以,在这一会里头我们没有看到入定。这是世尊说法的仪式大概有这四大类,有入定,有不入定。从这个四类你要是明了的时候,你就晓得佛示现统统有表法的意思在。

「第七为表常在定故」,因为第七是等觉跟妙觉。我们在大乘经上常讲「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所以他没有出入,他都在定中。「又入为受加」,入定是什么?入定是求佛力加持。等觉、妙觉不需要加!所以没有这种示现。这是为我们解说。「说后入者」,说了以后入,就像《无量义经》一样,「说在行故,将起后故」。说了他真做,引发后面「说真实法」《法华》讲的真实法。

后面总结,「是知动寂唯物,圣无常规」。这句话很重要,教导我们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我们一定(特别是在《华严经》里头)要懂得表法的意义,这点很重要。知道大圣不但是说法,连示现都没有一定;佛没有一定的形相,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也没有一定的形相。像《普门品》里面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你们说观世音菩萨的相是什么样子,你要说一定的样子,你执著了。我们中国人都把观音相看成是女的,白衣观音。如果我们在佛门里面看到「观世音菩萨变相图」,厚厚的一册,里面给我们画的五百张完全不同的身相,统统是观世音菩萨。是不是只有五百种?不止。无量无边,随心应量,他怎么会落到数量里头?落在数量里头就不自在了,不能叫「观自在」,观自在没有数量,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这个结得好,「动寂唯物」,物是众生,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动」是应,我们常讲的显应,很明显的应,这是动。「寂」是冥应,佛菩萨来应,你并不知道。众生有感佛菩萨就应,感应道交有四句,我们在讲席里也常常报告的。众生有显感,佛有显应,这都属於动。众生有显感,佛有冥应,那就是寂。佛总是恒顺众生,众生有的时候是冥感,佛有显应;也有冥感,佛有冥应,四类。

冥感多半是宿世的善根,自己不知道,阿赖耶识里的种子遇到缘了它起现行。自己没有想去求佛菩萨示现,佛菩萨居然示现,他看到了、接触到了,那是冥感显应;有心求佛菩萨这是显感。所以「动寂唯物,圣无常规」。圣是佛菩萨,佛菩萨没有说一定要怎样,没有!完全感应道交。实在就跟科学家对水的实验一样,水在高倍显微镜之下观察,它的结晶随著人的念头,结晶产生变化。那个变化每一秒钟都不一样,这个说明什么?说明人心不定。

如果你心是定的,你每一秒钟每一分钟应该看的结晶是相同的。每一秒钟不一样,你才发现我们的妄心真的像经上所说的如瀑流,像瀑布一样,永远不停的在波动。既然波动,那个波的幅度不会相同,所以从外面接受我们波动影响而产生变化,能观察得到。前念后念念念不一样。稍稍有一点功夫的人,你的功夫,佛门里面讲功夫叫得三昧,得三昧也就是得定。得定的人,他心是不是还动的,还是动的,动的幅度不大。没有定的人动的幅度很大,像大海里头惊涛骇浪一样,大风大浪。得定的人是小风小浪,比起那个是平静多了,所以「定」层次很多,不相同。

在世法里面讲四禅八定,一层比一层功夫深!二禅比初禅深,三禅比二禅深,四禅比三禅深。世间定里头最深的是非想非非想定,那是四空天里头的。定力再要升等,就出了三界;阿罗汉所证得的九次第定。九定是从哪里来的?八定再上面就是九定了。所以九定超越六道轮回。

菩萨所入的定层次更多了,愈是高级甚深的禅定,他的波动愈小。法身菩萨破了几品无明,无明还没有破尽,他的波动非常微细。不是比他高境界的人看不出来,以为他很平静,实际上他还是一直在波动。到什么时候才真正不动?如来果地。换句话说,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试问他有没有波动?有,非常非常微弱。大概只有如来才能看得清楚、才知道,甚至於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了,把这个极其微弱的波动止住,他就证得圆满菩提了。

所以「圣无常规」。我们不要分别、不要执著,你要在这上面起分别、起执著,造成自己的障碍,绝对不会障碍别人,这要知道。换句话说,你没放下!妄想分别执著都不是真实的,但是凡夫无量劫来的习气,所谓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他要不搞清楚,他定不下来。到什么时候才能搞清楚?那真的像一般经上讲的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这就是佛家所谓的钝根,中下根性的人,不是利根。利根人没有念头、没有妄念,就是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佛教我怎么做,我就这么做。这种人厉害,很快他就成就了,他就入境界了。我们一般人讲真放得下!

有问题,问题很多的人放不下!但是诸位必须要记住,你真有问题又碍於面子,好像要问,问了这是我还没有放下,算了我就不问了。不问永远堕在无明里头,无明、妄想造成障碍。你不是上上根人,要问。所以释迦牟尼佛,说老实话都是为中下根性的人,才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要是为上上根人几分钟就解决了,哪有这么麻烦!

你看看谛闲老和尚度那个锅漏匠的徒弟,一句话就解决了,真不容易!那个人并不是上上根人,但是他有大福报,他是下愚,古人讲愚不可及,我们比不上他。他对於老师的信心,真正是清净的信心、坚固的信心,老师怎么教他就怎么做,一点怀疑都没有。

老师只教他六个字,给他剃度了:你这一生老老实实的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一直念下去,将来准有好处。你看看他多老实,他也不问什么好处,没有疑问,就听老师这句话,一句佛号老实念到底。一天到晚不间断,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再念,身心都没有压力。念了三年多,他预知时至站著往生,这种人好度!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

最麻烦、最难度的是中等根性的人,既不是上智,又不是下愚,问题一大堆,疑惑一大堆。要把这些疑惑、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真正不容易。所以佛说经三百余会,四十九年是为中根人讲的,上智下愚哪有这么罗嗦。我们比上不如,比下也不如。当年我在台中求学,李老师常常很感叹的给我说,他很想学「愚」,他说我学了多少年,不像!学不像。由此可知,学愚不是容易事情。因为在李老这个境界学愚,那就是古人讲的大智若愚,真正能学愚学到了,大智!表面上看到他跟愚人差不多,实际上真实智慧。

所以这个地方,这句话我们要能够体会,他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对於佛菩萨的应化、示现、说法都不可以执著。真的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所说的,我们要学怎么样?「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心缘是什么?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自己以为听懂了,那错了。

直接的,根本不要有任何分别、任何妄想,你才会听懂真正的意思。我们看经也是如此,不加自己丝毫意思在里面,懂就是懂,不懂就不懂,不懂不要去研究,古大德教给我们的方法。心定下来,听多了、遍数听多了,自然就懂,所谓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不要著急,不要急著求,急著求求不到的,欲速则不达。好,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