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六五讲) 2002/07/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65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第九段「劫转变差别」,偈颂第九首:
【若有佛兴世。一切悉珍好。随其心清净。庄严皆具足。】
这首偈前面读过,但是没讲解。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长行的注解,像弥勒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一样。这里面最重要的,我们要了解:佛菩萨为什么要出现在这个世间?他出现在这个世间是做什么的?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世间一切凡夫无不是迷惑颠倒,这桩事情我们要承认。为什么说我们迷惑颠倒?我们有念头、有妄想,只要从这上面微细的去观察,就知道佛所说的话绝对不过分。如果心地清净的人,没有妄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的心是净的,他睡觉决定不会作梦,而且睡眠一定很少。在我们这个人间世尊为我们所示现的,睡眠多久?四个小时。中夜睡眠,中夜就是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两点钟就起来了。为什么?睡眠多了是昏沈,不是好事情,昏沈是无明所生的现象。我们凡夫不是在昏沈就是在掉举,掉举就是妄念很多,这个念头生灭不息。晚上睡觉作梦,那是妄念在起作用,没有妄念的人就没有梦。
从前出家修行人、世尊的僧团,他们都是晚上十点钟养息,两点钟就起来了,起来做早课。所以要知道,僧团里面的早晚课是八个小时。他们做早晚课,不是像现在有课本、有仪规,不是的。他们的早晚课是怎么作法?完全是思惟白天佛所讲的这些道理,我们今天讲的经论。佛是每天上课,跟大家上课八个小时,我们在经上看到二时讲经。古印度他们把一昼夜分为六个时辰,昼三时、夜三时,白天三个时辰、晚上三个时辰。白天叫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晚上是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所以分六个时辰。在我们中国古代把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中国人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用这个来算,所以我们中国的时辰比印度的时辰就小,印度的一个时辰是我们的两个时辰。现在我们所采取的是西洋的,西洋人把昼夜分成二十四个时辰,所以我们称为小时。小怎么来的?它比中国小,比印度更小。印度一个时辰,等於中国从前两个时辰,等於现在四个时辰,四小时。所以佛讲经,每天跟大家上课八个小时。
学生听了之后,他们要消化、他们要吸收,吸收、消化每天也用八个小时。所以早晨他要思惟世尊的教诲,要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言行。佛天天教,学生天天改。佛的言行就是戒律,戒律记载的是什么?就是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那是个彻底觉悟的人。你看看,他怎么生活?他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真的是活学活用。佛是以身作则,我们中国人讲的身教,他做出榜样给我们看。绝对不是说佛只是教我们怎样做,他自己不那么做,不是的,佛是先做到,然后再教你。三转法轮最后是作证转,自己现身来做证明。我教你这么作法,我做到了,你也应该做到。佛的物质生活非常简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所以早课是思惟经义,晚课是反省、改过自新,这个早晚课的功德很大。而早晚课不是大家在一起有仪规,不是的,各人做各人的。为什么?每个人的毛病习气不相同。所以上课、听讲大家在一起,修行、修正自己思想见解言行,各人搞各人的。
集体生活它有规律,没有规律就乱了,它有秩序,这就是戒律,团体生活要有规矩。处众根本的原则就是六和敬,六和敬里的头一条「见和同解」,我们现在人讲建立共识。我们大家有共同的想法、有共同的看法,这是和合的基础,和合僧团的基础。如果大家的想法、看法都不一样,那一定起争执,这个团体就会被破坏了。共识怎样建立?佛最高的境界是要求大家明心见性,见性了,你的思想、见解、言行自然就一致。为什么?见性成佛,佛佛道同,那还有什么话讲?但是见性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不是多数,那怎么办?佛就示现榜样,以佛为标准,大家向佛学习,模仿世尊。这个好!从这个地方建立共识。因为大家都肯定、都认同佛是一个究竟圆满智慧道德的长者,他没有过失,凡夫有过失,佛没有过失,以他为标准。现在佛陀不在世了,我们这个道场也要建立共识、六和敬,我们依靠什么?依靠经典。佛教有许多宗派,每个宗派依据的经典都不相同,因此总的方向、目标是没有问题,那是共同的,但是小的作法各个宗派就不一样;虽然不一样,都是正确的,只要是依经典里面所说的。
譬如贤首宗它依《华严》,天台宗它依《法华》,我们净土宗依净土三经一论,现在是五经;法相宗它依据的经典有六部经、十一部论;在中国律宗(戒律)是依《四分律藏》,所以都有经典的依据。这些经教都是佛说的、都是佛传下来的,宗派虽然不一样,我在讲席里面告诉过大家,都是佛传下来的,都是正法,所以不同的宗派我们是亲兄弟。如果宗派与宗派之间出现矛盾,菩萨戒里面讲的「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去毁谤别的宗派,这个犯的过失很重。犯什么过失?你们自己想想,破和合僧!破坏僧团。为什么?他们所依靠的经论是佛讲的,你毁谤,你谤佛、你谤法;你也毁谤依照那个经典修学的在家、出家大德,你谤僧。毁谤三宝的罪过在阿鼻地狱,佛不能救你。以世间观念来说,宗派不同互相毁谤,怎么能对得起释迦牟尼佛?在世间法讲大不孝!好像父母生了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彼此互相不往来,互相在斗争,做父母的人多难过!所以古人讲:「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僧彼此互相赞叹,那不就是和睦相处了吗?家和万事兴!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於不同宗派、不同法门,我们要恭敬,我们要赞叹,不能毁谤。真正通达经教、通达佛理的人,他明白。我早年在香港讲经,第一次到香港一九七七年,二十多年前。大屿山圣一法师,他来听过几次,听得很欢喜,邀请我到大屿山去访问。那个时候他是宝林寺的住持,他的道场是禅宗道场,当时我还记得有四十多位出家人,在禅堂里面坐香、参禅。我去拜访,圣一法师请我对大众讲开示,我赞叹禅宗、赞叹这个法门,赞叹圣一法师,赞叹所有在那里参禅的大德们。这是应当的,一定要赞叹。我离开的时候,陪我去的同修问我:「法师,你这么赞叹禅宗,你为什么不学禅?」我老老实实跟大家讲:「我的根机不够。」禅在所有宗派里面,《六祖坛经》里面讲得好,什么样条件才能参禅?上上根人。我不是上上根人,我妄想杂念很多,我用经教来修正我自己的习气毛病,收到相当的效果,我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各人根性不相同,那一类根性的人值得我们赞叹,值得我们敬仰。
我到新加坡,演培法师跟我是老朋友,也请我到他讲堂去讲开示。我那一天去,一看讲堂差不多将近有六百多人,法缘很殊胜,而且年轻人很多,我赞叹道场、赞叹弥勒净土,因为演培法师修弥勒净土。我还特别劝导年轻有志的学人应当要向演公求法,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传法相宗的几乎已经没有人了,我所认识的演培法师是法相宗最后的传人。我们佛弟子有责任帮助每一个宗派都能够兴旺起来,为什么?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绝对不是说一个法门能普度众生,没这个道理!一个法门能普度,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那么多法门?你就明白了,众生根性不相同,爱好不一样,他不喜欢这个法门,你勉强叫他修学,他很困难,很不容易成就。所以诸佛如来、祖师大德常常做榜样、做典型给我们看,互相尊重、互相赞叹、互相协助。最后的目标是相同的:帮助众生觉悟。所以说法门平等,殊途同归。到最后都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净宗也不例外。
佛菩萨出现在世间,没有别的,就一桩事情:教化众生。众生根性不一样,所以法门就不相同。如果是区别很大的,譬如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佛菩萨往往示现不同的身分,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普门品》里面讲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什么身。日本的高僧中村康隆跟我说:「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听了非常欢喜。那我们就晓得,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基督身得度,观音菩萨就示现为耶稣基督;应以中国儒家得度的,观音菩萨就示现为孔子;应以道教得度的,观音菩萨就示现为老子,中村康隆老法师讲的话正确!一点错误都没有。所以全世界不同的宗教,如果说我们同一个佛教不同的法门,我们是亲兄弟,那不同的宗教是我们的堂兄弟、表兄弟。全世界信仰宗教的宗教信徒,我们都是一家人,怎么可以毁谤?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应当互相尊重、互相赞叹、互相信赖、互相敬爱、互助合作,把神圣的教诲在这个世间发扬光大,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福祉。这真正是佛家教学的宗旨: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我们要有这个认知,不可以说「那个宗教不好,那个宗教不如我们」,那你是没有认清楚;你认清楚之后,你会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只是诸佛如来在不同的国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他现不同的身,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导。他的中心决定是仁慈、博爱,佛法里面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决定是大慈大悲。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认知佛法住在世间是教学,是帮助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气,帮助他开智慧,帮助他恢复自性本具的德能相好。因此,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绝大多数都是从事於社会教学的工作,我们得认清楚。我们学佛,这个道场就是学校,我们到这个地方来,来上课、来学习。如果这个道场没有上课,我们学什么?古时候的道场殿堂很多,它是学校,很多个教室,你喜欢学哪个经论你就进哪一个教室,首座和尚分座讲经。首座和尚不只一个,方丈住持是一个,那是什么?那是校长,那是护法、总护法。首座和尚是教员,是讲经的。
佛法传到今天,这个风气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经忏佛事、是做法会的。佛法变质了,我们今天要清楚、要明了,我们学佛有义务、有责任,恢复世尊当年的道风、学风。我们一定帮助自己觉悟,帮助众生觉悟。要帮助自己,不能不学教;要帮助众生,不能不上课。尤其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我们要善於利用高科技、利用网际网路、利用卫星电视,把我们讲经教学的效果扩大。我们对什么人讲?对 萤幕面前所有同学们来讲,我们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这是我们凡夫能够体会得到的。至於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我们体会不到,但是他们也在听,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在一起共同学习。也是借重电磁波,我们没有能力,九法界众生他们有能力,他们能够把电磁波变成他们的波段,他收听得到。至於像普贤菩萨所说的,一一微尘里面无量无边的刹土,这个我们就不敢说了,是不是也能够遍入?这个我们很难讲,也许要靠普贤菩萨威神加持;如果得不到诸佛菩萨、普贤菩萨威神加持,我想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学佛至少要有这样的认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义务弘法利生,弘法利生那就是教学。怎么教?不拘形式,一切时、一切处,我遇到人,我知道多少我就教多少,我要劝他。所以经要多听,为什么?你才有材料,你才能到处讲给别人听。不但要多听,一部经还要重复的多听,要熟!熟透了我们境界就转,我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不知不觉就产生变化了。所谓是读书在变化气质,我们读佛书不知不觉吸收佛菩萨的气质,与佛菩萨相应。我们知道佛菩萨是天上人间的大善人,没有比他更善良的,没有比他更殊胜的,我们要好好的跟他学习,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心净则佛土净」,庄严净土。
经文里面告诉我们,『若有佛兴世,一切悉珍好』。释迦牟尼佛虽然灭度了,好在时间还不太长,以我们中国古人的记载也不过是三千年,外国人记载是二千五百多年。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还算是相当幸运,能够接触到经教。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总共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所以我们是在末法的第一个一千年;即使是说佛灭度到今天三千年,我们今天是末法一万年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有机缘接触到正法。只要自己具足善根福德因缘,我们的修学就没有困难。什么是善根?善根是能信、能解,我对於佛法相信,没有疑惑,对於经教能懂,这是善根。福德是什么?福德是我能行,我能够依教奉行,佛在经上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给别人看。你能说,你做不到,没用处,自己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佛法真实的利益是什么?第一个大利益,烦恼一年比一年少;第二个利益,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第三个利益,健康长寿。「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三种利益,我相信都是我们梦寐希求的,哪里知道都在佛法当中!只要你能够信受奉行,为人演说,你统统得到。我这一生给同学们做证明,我学佛五十年,讲经四十四年,我所讲的三种利益我都得到。所以今天展开这个大经,我不敢讲我有怎样的契入,但是少分的契入有!《华严》的气氛确确实实沾到了,所以展开经卷欢喜无量。纯净纯善,一天一天的接近,所以感应也是不可思议。感应的境界,一般人不知道,只有自己晓得;一般人只看到一个很粗显的外表,实际上的境界一般人看不出来。
这个经上讲,『随其心清净,庄严皆具足』,这把因跟果都说出来了。我们修学最重要的是清净心,所以在一切境缘当中保持清净心比什么都重要。境是物质环境,决定不被境界干扰、不被境界影响,这两句话很重要。顺境、善缘决定没有丝毫贪恋的心,逆境、恶缘没有一丝毫瞋恚的心,心永远住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无论在什么境界,这个心不变,这个心是菩提心,这个心是真心,一切诸佛、法身菩萨就是用这个心。经上讲菩提心、大菩提心,大家不好懂,我用这十个字,意思很明显,你容易懂,这十个字就是菩提心。诸位在《起信论》、在《观无量寿佛经》,看到佛在经上讲的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个名词不好解释。至诚心就是真诚心,深心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我这么一解释就好懂;回向发愿心,就是慈悲心。
我们日常生活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都用这个心。接触一些善人,我们用这个心,接触一些恶人,还是用这个心。甚至於对一些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还是用这个心,这就不被境界干扰,不被外境影响,自己能做得了主。做得了主,这叫禅定。我用这个心永恒不变,对佛菩萨是这个心,对三恶道的众生还是这个心,学佛从这个地方学。这个色身在世间,我们要学释迦牟尼佛,做榜样给人看,做哪些榜样?看世间人有些什么毛病,世间人过分的分别执著、看不破,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我们要做看破的样子。我们对於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处事待人接物,做给人家看。世间人放不下,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我们要做出一切放下的样子给大家看。不是说尽管在说,我要做到,一切放下。
明了佛在经上讲的事实真相,《般若经》上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总结《大般若经》的结论,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真明白、真搞清楚,你能不放下吗?自自然然放下了,哪有放不下的道理?放不下的人那种执著、迷惑,他对於事实真相他真的没有搞清楚,没有彻底搞清楚,所以他放不下。真正看破放下,我们的生活自在,身心自在,一切随缘而不攀缘。功夫稍微深一点的人,过去未来都能够预知。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神通,不是的,这是本能,心地清净自自然然就有感应,就能够预知。所以我们对於现前社会的大众,他们迷得太深、迷得太久,我们教导他们的重点就是这个阶段,现前这个阶段,哪一个科目最重要?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因果教育最重要。因果教育的核心:吉凶祸福,利害得失。
我们跟一般人,特别是初学跟他讲这些事、这些理,先讲事,事是果报,他很喜欢听,听完之后再分析道理给他听。种善因得善果,造作不善,你没有办法逃过果报。钟茂森居士在美国寄来三本英文原本的,外国人这三、四十年研究人死了以后的状况,现在得到结论,肯定轮回真有。我请他搜集,搜集最精彩的,公信力最强的,大概有三十几本,我请他给我们买一份,将来放在我们这个道场图书室里,提供大家去做参考。中国人总是觉得外国东西都是好的、都是对的,都是有科学根据的,现在因果轮回外国人拿出证据出来了。我看过几篇翻译,欠命的,一定要偿命;欠债的,一定要还钱,丝毫不爽。他有一篇讲演,这是用中文讲的,现在也写成文字,将来我们贴在外面,大家都可以看看。原书来的时候,希望我们选择最精彩的把它译成中文,来供养大众,我们在这个地方奠定因果教育的基础。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第九段「劫转变差别」,偈颂最后一首:
【诸佛神通力,示现不思议,是时诸刹海,一切普清净。】
这首偈是重颂长行第十句,「如来神通变化故,世界海普清净劫转变」,这个意思很深,我们应该要知道。『诸佛神通力』,「诸佛」这两个字把性相全部都包括进去了。佛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自性本来具足圆满的智慧,经上讲无量,我们还是讲圆满的好,圆满是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又具足了圆满的德能,德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技术、能力,真的是多才多艺,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知道的、没有一样不懂得的、没有一样不会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特别是在小乘经里头,因为当时传说释迦牟尼佛有超过一般人的智慧,有超过一般人的技术、能力,於是有很多人见释迦牟尼佛就想考一考他,他是不是真的有这个能力。於是想到释迦牟尼佛王子出身,他没有放过牛,怎么样养牛、怎么样放牛,提出这个问题来问他。释迦牟尼佛为他解释,详详细细的来讲解《放牛经》。
这一类我相信同学们也看了很多,真的他没有一样不知道。你不问他,他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你问他,他无所不知。《般若经》上讲得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后得智。根本智也叫做实智,真实的实;后得智也叫做权智,权巧方便。佛有,我们也都有。自性又具足圆满的福德,我们世间人一般讲福报。其实讲福德比福报意思更圆满,福报里头要是没有德,这个福报享受是有问题,不圆满;享福里头有道德,这个福报是圆满的,所以佛的福德圆满。三种圆满,我们称之为大圆满。这三种圆满在此地就用「神通力」包括。因此,佛的『示现』不可思议。前面跟诸位谈到佛示现种种身,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三十二是讲类别、种类,每一类里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就是示现五十三类不同的形象。除此之外,自性里面的德能能够现九法界众生身,不可思议。能现一切植物身,示现花草树木,示现做什么?帮助众生觉悟,有,真有!
我们在《史传》里面看到,确确实实有修行人在将悟、未悟那个时刻,不一定看到花、看到草、看到风吹树叶,他豁然开悟了,那个境界是佛菩萨示现的。花草树木有灵性,示现山河大地,示现我们今天讲的所有的自然现象,示现不思议。每一种示现触动某一类众生的根性,他在加持,在帮助你、催化你觉悟,微妙不可思议。这种境界,有些人悟了之后知道,有些人悟了之后还不知道。哪些人知道?大彻大悟的人知道,小悟他就不知道了。无论小悟、大悟、大彻大悟,无不是「诸佛神通力」在示现加持。由此可知,虚空法界确确实实是自心相,刹土众生是自身相,都是自己身心幻化出来的。你要是从这个地方体会到,清楚、明白了,佛家的术语说:你悟得了,你在这一生当中很可能证得法身。为什么很可能?你这个领悟是自性一刹那的光明,放光。时间虽然很短,非常可贵!为什么?无量劫来你都在迷惑,在无明里头,从来没有放一次光,这一次放一次光,好!
要怎样才能够契入境界?这个光要常常放,就是说这个境界要常常有。什么时候这个境界保持,不再失去,你就证得清净身。自己肯定实实在在一点也不假,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融合成一体,这就是「诸佛神通力,示现不思议」;这是普贤菩萨的境界,我们在前面经上看到,大乘菩萨虽有,还不究竟。如果真的从这里面有稍稍的领悟,我们在这个世间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妄想分别执著都会化解;无明烦恼纵然不能说是断尽,一下淡薄了很多很多,心地自然得到清凉自在。而对一切众生心态完全改变了,不会讨厌众生,你会欢喜众生。所有一切众生,你真诚的爱护,也就是说你的慈悲心现前,大慈大悲!这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是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这里头不是情感,充满了智慧的爱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最明显的,你对於蜎飞蠕动的小动物,蚊虫、蚂蚁、树木花草,你能跟它沟通。这种沟通,现在人说的术语「心灵感应」,这是常常见到的,可以把我们的意思传达给蚂蚁、传达给蚊虫、苍蝇,传达给花草树木。没有一样不是佛菩萨的化身,佛菩萨的化身何其多,真的,多到不可思议!这是佛菩萨的自性。
世尊在「出现品」里给我们说,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我们自己的心识所现、所变的。心就是诸佛如来,识就是神通妙用。不但身外是诸佛神力化现的,我们这个身体又何尝不是?没有一事一物是例外的。这个境界就是底下最后一段「无差别」,前面讲的都是有差别,差别跟无差别是一不是二,这才真正到圆融,这才真正是华严境界。所以这个时候『诸刹海』,这个「诸刹海」范围就广了,包括一一微尘里面的刹海,每一粒微尘里面的刹海都是微尘数,一一微尘刹海里面都有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无量无边的九法界众生。这个境界何等的壮观,真正是不可思议,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个地方可以肯定,不读《华严》、不能够深入《华严》,怎么能看得破?不能看破,你怎么能放得下?不能看破能放下,那奇怪了,没这个道理!所以看破是有层次的,放下也有等级的,这是我们常常在讲席里讲,看破一分,你能放下一分;看破二分,你能够放下二分。真正看你修行的功夫在这个上面表现得清清楚楚,真的是一点都不含糊,你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你了解多少,你看破多少。
由此可知,我们是中等根性的人,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上智、下愚好度,上智之人、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他自然很容易放下;下愚之人老实、忠厚,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做,也容易得度。由此可知,世尊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是为谁?就是为当中中等根性的人,不上不下,很麻烦,很不好度!特别是我们地球上的人,就像《地藏经》上讲的:「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我们是属於这一类的,刚强难化这一类。由此能够领会得到,诸佛菩萨是何等的慈悲,真正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难度,他还是来帮助我们,还是来度我们,我们要知恩报恩。怎么报法?「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就能报佛恩、报老师的恩、报父母恩、报施主恩、报众生恩,就在这一句。受持,受是接受,佛陀教导我们,无条件的接受,百分之百的接受。接受过来之后要保持,这个持就是落实,接受过来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自己工作之中,落实在自己应酬之中、处事待人接物应酬之中。
这一落实就是表演,我做到了,「为人演说」,我做到了。你真能做到,世间人见到你,对你一定生起恭敬心,一定生起仰慕的心,他看到你的形象这样的圆满。像释迦牟尼当年在世,形象很重要,形象不是有意去修的,只要你依教奉行,你的心改变了,你的行为变了,常言说得好:种善因得善果,你现在所修的因全是善的,不但是善,而且清净,纯净纯善的因,哪有不得好果报的道理?好果报,头一个显示在你的形象,这就教人跟你一接触就生起仰慕的心,就想跟你学习,他就来跟你请教,你就跟他解说。教化众生怎么样教化?你就明白了,一定是先做到然后再说到,绝对不是说先说再行,是先做到而后再说到。读诵是给一切众生做榜样,告诉大众念念不离开佛陀的教诲,佛陀的教诲在经论里头。天天读诵、时时读诵,非常重要。为什么?特别是初学功夫不深的人,你要不读经,你就胡思乱想。中等根性的人用读诵经典把妄念打掉,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说法,你想想他一定有个道理在。
他为什么不教人参禅打坐,天天为大家上课,不怕辛劳,每天讲八个钟点?这个方法对娑婆世界众生肯定有利,大利益!参禅打坐他不开悟,领导他来念佛他不能得一心,确实远远不如讲堂上课收的效果大。如果我们不肯多想想、细心观察观察世尊表演的那一套,我们在经上看到、听到,茫然不觉,你说这个多可惜!我们学到哪里学,什么也没学到。所以要细心去观察,多去想想,然后恍然觉悟:世尊这样做,原来是这么回事情!利益众生讲求的原理原则是契机、契理,这个作法契机;另外的方法契理不契机,这个方法契机契理。他老人家在这个阶段的示现,以这个为中心,文殊、菩萨拣选圆通,「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所以世尊以音声做佛事。佛事,佛是觉悟,佛事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事,叫做佛事。佛事真正的意思我们要知道,不要以为听说佛事就是经忏佛事,那个就不对了,佛事本来的意思就是帮助众生觉悟。以音声为佛事,就是教学上课,为大家说明,破除一切疑惑。一切众生听了佛的教诲,断疑生信。「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信心生智慧,智慧生了之后,那不就觉悟了吗?
觉悟的心行就跟佛没有两样,纵然没有佛菩萨那么圆满,至少也能做到相似,天台大师讲相似即佛。相似即佛是什么人?我们前面讲过,信解菩萨,信解菩萨是相似位。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世间杂染虽然严重,灾难虽然频繁,只要有人带头,为什么?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不迷、佛性不邪、佛性不染,他有佛性,现在是迷邪染障碍了佛性。所以中国圣人讲「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肯定一切众生的本性是善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至善,现在虽然在迷,迷没有人去帮助他、去诱导他,如果有人帮助、诱导,他会觉悟、他会回头。你帮助他,把佛法讲给他听,劝导他,他还是不觉悟,还是不回头,什么原因?帮助的人功力不到家。功力不到家是我们自己修行不够,也就是我们这个形象还不够好,这个道理不难懂,这个道理不深。
我们在初学的时候有了疑问,别人给我们解答,解答的跟老师说的一样,我们对他讲的不相信,我们相信老师的。什么原因?老师的形象好、威德好,心里头自然仰慕,对他生起信心。另外那个人呢?他形象不好,虽然说的话跟老师说的是一样,没错,但是引不起我们的信心。我相信这种经验很多人有,由此可知,形象,好的形象从哪里来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而来的;换句话说,真干才能得来。真的因才感到真实的果报,形象是属於果报。还是一句老话:种善因得善果,因真果就真,自自然然能够摄受众生。有许许多多真的像经上讲的刚强难化的众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帮助他回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比比皆是。所以帮助一个人,不能够说「三年五载这个人不行、不能回头,算了,不要管他了。」佛菩萨不会起这个念头。佛菩萨跟一切众生相聚时间的长短完全是缘分,绝对没有意思说「这个人不错,好,我们多多的接触;那个人不好,算了,以后不要往来。」这是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菩萨不如是,菩萨的心真诚清净平等,哪里会动这个念头?
於是我们就懂得,佛菩萨跟众生的缘分是随缘,决定没有起心动念。缘聚缘散,缘在哪边?缘不在佛菩萨这边,佛菩萨这边如如不动,永恒的,不变的,所以缘都在众生那边。众生需要佛菩萨,需要不是嘴里说的,是要有表现的,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需要决定是信受奉行,决定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佛菩萨就住世了。请佛住世,怎么个请法?这样就请来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智慧、有能力,无需要佛菩萨帮助,佛菩萨就走了,入般涅盘了。由此可知,都在缘,缘不在佛菩萨这边,缘在众生那边。我们明白这些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众生不认识缘,这个缘就是我们今天一般世间人讲的机会,众生不认识机会,不知道抓住机会,觉悟的人、明白的人要帮他忙。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八相成道里面示现成道,我们这个世间人没有人认识,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大树底下打坐。肉眼凡夫不认识,没有人请佛住世;没人请,佛坐在那里就灭度了,我们一般讲坐化,那多可惜!
幸亏净居天人,净居天是四禅五不还天,这些天人看到了,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赶快下来,下来变化成一个凡人,向释迦牟尼佛请法,请佛住世。世尊一看到有人请了,他就不入般涅盘,留在世间。这个说明净居天人帮我们一个大忙,我们要感恩。用什么方法感恩?如果我们发现有这个机缘,大家都懂得,我们要代替大家请法,代替大家请佛住世。今天佛不在这个世间,如果遇到真正善知识,真正有修有学这样的大德,无论是在家、出家,我们知道也要像净居天人一样,代大家启请;决定不可以说,只有自己得利益,不顾大众,那就错误了。尤其是我们读《华严》之后,我们的心量拓开了,不仅是佛门里面的高僧大德我们要请他住世,请他弘法利生,也就是请他教学,其他任何宗教有修有学的大德们,我们都要请,不能说「那不是我们佛教,那是基督教、那是回教」。你要想想:在这个世界上,基督教徒有多少?回教徒有多少?他们跟我们学佛的人一样信仰宗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真正的大德,没有听闻到真正的大法,也跟我们佛教徒一样迷信,得不到神圣教诲的真实利益。你想想,要不要代他启请?当然要!
不属於宗教的,世间有道德、有学问的,我们遇到这些人,也要代替社会大众、一些不信仰宗教的社会人士,代他们启请。只要被我们发现这人真有道德、真有学问,他的见解、他的思想、他的行持跟诸佛菩萨一切神圣很接近,我们想那些人又何尝不是诸佛神通力变现的?我们遇到,那就是有缘,就像净居天人遇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有缘,立刻就要下来启请,毫不犹豫、毫不迟疑。我们这个道场建立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们的摄影棚要发挥最高的效果利益社会众生。我不在的时候,不在此地,希望凌会长多多留意,或者是国内、或者是本地、或者是台湾,真正大善知识请他们到这个地方来录相,我们把这些录相带广泛流通教化众生。讲《四书》也好,讲《五经》也好,只要所讲的符合道德的水平,真正能够帮助社会净化人心,那都是宝,跟佛家讲的法宝无二无别,我们要真诚恭敬代一切苦难众生启请。
像上一次我们请徐醒民老师跟我们讲儒学,我们又请江逸子老师为我们讲《论语》,都是真善知识。诸位长住在这里,这边法师当中畅怀法师他也能讲。只要能讲经的法师,我们都希望他能够到这个地方来讲几个单元,我们把它做成专集,帮他流通。他们讲的度他那一类有缘众生,我们不能够疏忽,不能够小心量,我们要把这个世间一切正法发扬光大。圣一法师现在身体不好,这是我们的缘不具足,以前身体好的时候,我们没有道场、没有设备,他可以用潮州话讲经,度那一批人。所以希望同学们多多留意,你们知道的给我提供意见,我来启请;约好时间,请他们到此地来录相。我们的网路也同时可以播出,我们的网路不是我一个人专用的,所有一切善知识共同的,这个功德才大!现在时间到了。到这个地方,第九段「劫转变差别」我们讲完了,明天我们讲最后一段「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