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0一讲) 2002/5/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701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赞胜劝听偈颂最后两首,第九、第十:
【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
清凉大师给我们讲这十首偈,前面八首都是赞叹法门无比的殊胜,后面这两首才是劝听。普贤菩萨大慈大悲,劝我们要好好的来听教。诸佛如来境界不可思议,我们从经论当中细心去体会,在这首偈里面得到了证明,真正是无比殊胜希有。第一句说『一切刹土入我身』,虚空法界,正如本经所说,一切世界海微尘数的刹土众生,这是一切刹土。「入我身」,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字眼「入」。这个话普贤菩萨说的。「入我身」,入哪里?可以说入全身。全身里面每一个毛端、每一个毛孔,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全身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原子、每一个电子、每一个粒子。我们常常这样的观想,对於这世间的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自然就减少。
人在一生当中,一天到晚都在想,想些什么?说老实一句话:胡思乱想,没有一念是正经的想法。这就讲你一念想正经的叫正念,一念不是正念叫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叫妄念。妄念纷飞,这是凡夫;正念分明,那是佛菩萨。《华严经》上教导我们,这是正念,这才是事实真相。「一切刹土入我身」,我身上每个细胞,细胞你再去分析,把它分成原子、电子、粒子,每个粒子里面都是一切刹土。不要说别的,就是这个身体,你就晓得多么复杂。每一个毛端、每一个粒子里面都是虚空法界,无量无数无边的刹土众生都在其中。我们的肉眼很糟糕,你看到毛孔你注意看,怎么看也看不出来!跟诸位同学说,佛如是,菩萨如是,我们如不如是?你细心去想想,亦如是!生佛不二,生佛平等。不一样的在什么地方?一个觉、一个迷,我们跟佛菩萨不同就是这么一点。我们如果一觉,凡夫成佛;如果不觉,那就六道轮回。
由此可知,世出世间什么是最珍贵的?或者什么是最宝贵的?觉。觉这个字是真正宝贵,究竟圆满无上的珍宝。觉,要自觉。话是这么说,我们能觉得了吗?有把握吗?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给我们透了一个讯息,他老人家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迷,觉是我们本有的,迷是我们本来没有的。我们今天的麻烦在哪里?本来没有的现在有了,本来有的这个心里真的连痕迹都找不到;本来没有的,完全代替了本来有的,这是凡夫最悲哀的事情。佛经里面我们常常读到,佛很感叹的讲「可怜悯者」,可怜悯者是什么人?就是这一类众生。可怜悯者是什么事?把迷认作觉,把觉忘得干干净净。我们要问,这个觉还在不在?在。大乘经上常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那就是你的觉性;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能嗅,在舌能尝,这是本觉,这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说迷了之后你的本觉真的不见了、真的不起作用了,哪有这回事情?照样起作用,而且这个作用从来没有间断过,与生死不相关。你活著它起作用,你死了以后它还起作用。
如果它要不起作用,那就不会有来世,那就变成断灭,它依旧起作用。它起作用是它再去轮回、再去投胎,再去继续不断的干,永远没有休止,这是佛在经上所说的「生死疲劳」。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它的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晚上睡觉它作梦,它也没有间断过,不分昼夜、不分年节,它是永恒的。可惜的是他在迷,他没有觉悟;他要一觉,就回归到正知正见,就回归到一如诸佛如来的正受,我们讲正常的享受。迷的人,九法界众生特别是六道凡夫,他们日常的受用不正常。无论是哪一类的享受,总离不开苦乐忧喜舍这五大类,佛经上讲的五种受,六道凡夫离不开。这五种受是不正常的,不叫做正受。离开这五种受,那个享受就叫做正受,佛经梵语的名词,称之为三昧。三昧翻成中文是正受,你的享受恢复正常了。这是什么人?最低的地位,法身菩萨其中的十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初住菩萨,他得华严三昧,他证得清净法身,所以他的享受是正常的。这个地方我们自己一定要认知,要承认、要知道,我们凡夫的受用不正常;知道不正常,你才会发心,发什么心?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觉心是我要恢复正常,我要过一个正常生活,我想做一个正常人,正常的人、正常的生活就是佛菩萨。
本经「入法界品」,五十三位善知识表演给我们看。这五十三个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出家的只有六位,其余统统是在家。无论在家、出家,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是诸佛如来,都是法身大士。佛法教学的目标、教学的结果,都在这个地方。这一品经是佛法修学成绩展览馆,你到那里一看,修学成绩,你就看到了。回头想想自己是不是?自己与这个展览的统统都相应,各个项目都相应,你自己入境界了;如果不相应,那还是凡夫,依旧在搞六道生死轮回。「一切刹土入我身」,你再看底下:
『所住诸佛亦复然』,每一个刹土里面都有佛,有佛在那边教化众生,都有无量无边菩萨海会围绕,那是佛的学生。菩萨如是,我亦如是。菩萨明白,我糊涂,我不知道。明白的人知道,一粒微尘、一毛孔、一毛端都是究竟圆满的法界,明白的人知道,糊涂的人是永远不知道。你要跟他说这些事情,他会骂你,「你头脑有问题,你思想有问题,你神经有问题,你怎么胡说八道?这毛端里什么东西?什么也没有。」拔一根汗毛下来化验化验看,世间人搞这个,他相信他化验的结果。用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用这些科学的仪器来化验,化验到最后什么也没有,这里头哪有虚空法界?哪有刹土众生?这不思议解脱境界。不但凡夫跟他讲他不相信,前面第三首里头讲的,小乘人不相信,阿罗汉、辟支佛不相信;「著诸有」的,权教菩萨也不相信;修学的大乘的菩萨,你跟他讲这个话他半信半疑,为什么?不是他的境界。
哪一种人能相信?前面不晓得说了多少遍,修普贤行的人他相信。什么叫普贤行?全部的「大方广佛华严」就是普贤行。我们一般人不明了,一般人充其量讲普贤行,他就会想到《四十华严》最后的这一卷经,里面讲的十大愿王,以为这个就是普贤行。没错,那是普贤行的纲领,普贤行的细则你不知道。好像看书一样,你只看到这个书名,「礼敬诸佛」是书名,「称赞如来」是第二本的书名,「广修供养」是第三本的书名,一直到「普皆回向」,你看到这十部书的书名。书里头讲什么你不知道,书里面所说的就是这部经。这部经说老实话,字字句句还是这个书名下面的小标题,内容没有接触到。内容是什么?内容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器世间、有情世间、智正觉世间的全体。所以二乘权小不知道,不是他的境界,又何况六道凡夫?
我们今天读《华严经》,能够体会到经里面一点意思,是什么原因?前面说了,我们有清净信心,我们有坚定信心,我们天天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经本,是《大藏经》。我今天有多少时间,我就读多少经典。把我的工作做好了,剩下来多余的时间,我要读经,读经是亲近毗卢遮那如来,亲近阿弥陀如来,亲近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一切法身大士,真善知识!我天天亲近他们,一时一刻都不离开他们,我怎么会不成就?哪些人不成就?远离善知识。什么是远离善知识?不肯读经,不肯深入经藏,不肯深解义趣。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随顺烦恼习气,增长自私自利,增长名闻利养,增长贪瞋痴慢,搞三途六道的事业。我们没有觉悟之前,又何尝不是?所以见到这些人我们不能够讥笑他,不能够轻慢他,为什么?我过去跟他一样嘛!只是我很幸运,我终於能够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是什么样子?把这个东西摆脱掉了,心里头再没有世间事。佛法里头讲还不是世间事,我这是方便说,佛经里面讲的是:再没有世间意。世间事还是照做,没有世间意。
六祖惠能大师问永嘉,永嘉大彻大悟之后,转八识成四智。六祖问他,「你还有没有分别?」他回答一句:「分别亦非意」。分别是世间事,世间事上我分别,确实心里头没有分别的念头。事上为什么分别?事上不分别就把世间的秩序破坏了,这是大慈大悲。怎么个分别?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你说这是水壶,我也说这是水壶;绝对不是我有这种分别执著,是你们有分别执著,我没有。我随顺你们的分别而分别,随顺你们的执著而执著,我自己没有分别的意思,也没有执著的意思,这叫放下。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放下世间意,不是叫你放下世间事。放下世间事,我也不要到此地来讲经了,每天到这里来讲四个小时干什么?这世间事。讲完,讲完就算了,心里头痕迹都不著;如果著一点痕迹,「我今天讲了四个钟点,我很有功德。」好了,「很有功德」,那叫世间意。说老实话,并无功德。你心里想这个念头是什么?你有福德,落在世间意里面都是福德,没有世间意才是功德。功德是没有痕迹的,功德是清净的;福德是有迹象的,这里头有妄想分别执著,事是一样。
就以我们每天四小时讲经来说,讲经到底是功德、是福德?稍稍有执著,就是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念头没有断,讲经说法是福德,这个果报是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福德;如果每天讲经说法,心地清净痕迹都不著,真正做到「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是功德。功德的果报是什么?功德果报把你的境界往上提升了。从人法界升到天法界,天法界升到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法身菩萨法界,不断向上提升,所以不能有痕迹。在这个世间,世间很复杂,什么样复杂的环境我在这里头修行,修什么?修不著。这个不著是心里头不著,清清净净,净宗常讲「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修这个。别人跟我争,我要笑面给他磕头,把他那个争的意思化解掉,清净心!你争、你夺,我统统让你,你看看我的表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学佛就是学这个。学了要管用,用在生活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对於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刹土众生,不要说没有恶意,一点意思都没有。
善恶两边都坐断,那叫真善!你落在善的这边,善对面有恶,你是相对的,相对没有解脱。相对的最高的境界是九法界,你没有办法入一真法界。为什么?一真法界里头没有相对的。没有相对是没有佛、没有众生,众生跟佛是相对的,大乘经上你也曾经听过,「无佛无众生」。性相是相对的,是非是相对的,善恶是相对的,苦乐是相对的,离开一切相对,你才契入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是心里头一念不生。但是这里头又要有智慧拣别,果然「好,我什么念头都没有了」,你入无想定。无想跟有想还是对立的,说老实话你没有离开对立。离开相对,谈何容易!什么人离开相对?「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人永远脱离相对了。
外国科学家讲「相对论」,宇宙是相对的,能够发现这一点很了不起。但是他知道宇宙是相对的,他没有能够超越相对,差这么一点功夫。佛法知道宇宙是相对的,相对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开这个相对的,这讲放下,放下这个相对的,真相就现前。你要能真正懂得这一句话的意思,真正明白了,心里有所体会,这个经至少要听三十年,天天不间断。这是什么?薰习。长时薰习,你阿赖耶识里《华严》种子它才产生力量,这个力量超过一切烦恼习气,烦恼习气不能当家作主,《华严》种子可以做得了主,你才能成就。你要没有三十年以上日夜不断的薰习,你哪里能够入得了这个境界?我自己是个过来人,我清楚、我明白。我有没有事?跟诸位说,什么事都没有了。每天讲经说法是不是事?没事。跟大家见见面,结个欢喜缘,「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我虽然没有入这个境界,靠到边了。古人有个比喻,好像那边烧火,我还没有达到烧火的地方,但是现在接近,感觉到有暖气了。我感觉得有暖气,一般人讲热气,感到这个热气。自己明了距离火的地方不远了,还要努力,勇猛精进,自己有信心,一定会见到火的。
在佛法里面称之为见道,佛法里面见道位是华严圆教初住菩萨。初住菩萨叫发心住,见道了;见道发心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真正现前了。菩提心就是我常常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心现前了。一切时、一切处都是用这个心,不夹杂丝毫虚伪。不夹杂丝毫染污,就是清净;不夹杂虚伪是真诚,不夹杂丝毫贡高我慢(就是丝毫自己的念头),那就平等;不夹杂一丝毫的迷惑,正觉;不夹杂丝毫自私自利,是慈悲。所以菩提心最重要就是丝毫不善不净都不可以夹杂,我在这上用真功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这里头去历练、锻炼。在色相里头锻炼「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音声里头锻炼,香气里头锻炼,饮食五味里头锻炼。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天天在锻炼,刹那刹那在锻炼;没有一刹那的时间,我们讲一分一秒,那时间都太长了。《仁王经》上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一秒钟二百四十刹那,一秒钟二百四十分之一。你们现在用照相机,照相机的快门,快门里头有两百五十秒之一的,那就是一秒钟里面所说的刹那的数字。如果要讲生灭,那还要乘九百,那个数字是两个十万八千。我们讲一刹那都不空过,这才叫勇猛精进,你行菩萨道。
经文第三句,『汝应观我诸毛孔』,人看自己很困难,看别人容易。人为什么不能改过自新?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别人的过失看得很清楚。这不是坏事,你要会学。怎么学法?别人的缺点就是我的缺点,别人的不善就是我的不善,这叫修行,这才真正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找出来了。看看别人善不善的行为,回过头来想想,「他的善行我有没有?他的不善我有没有?」要很认真、很仔细的检点、观察,观察的结果,「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是对於不善的。看到人家不善的,我想想我要是没有,我要勉励自己,要知道防止,不犯这个过失;如果有,看到别人过失,他有我也有,我要痛改前非。这里面最细微、最明显、最难断的是嫉妒,不容易断。看到别人比我好的,虽然鼓掌,心里不舒服。这个事情我从前有,「怎么好事都让别人做了?」我学佛差不多三十年之后,见到别人好事,嫉妒的念头才没有了。真正发欢喜心,真正能够随喜,能够全心全力成就他、帮助他,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我很认真努力干,三十年功夫这个念头才没有了。见到别人有殊胜的事情生欢喜心,一丝毫嫉妒都没有。
你们诸位想想,你有没有?有,要用功夫,功夫绝对不是短时间。我一生不离开经典,天天读经,天天讲经,讲经天天提醒自己还要三十年这么长的功夫,这个意念才没有,心地清净,清凉自在。《般若心经》讲的,远离颠倒妄想,远离一切恐怖,无论在什么惊险的环境之下、大灾难的环境之下,不惊不怖,心是定的,没有恐怖,没有惊慌。所以我才敢讲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把握,为什么?人要遇到灾难,一惊慌,三途去了。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处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不惊不怖,绝对不惊慌,绝对没有恐怖,若无其事!你才能生智慧,智慧才能够解决问题,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聪明不能解决问题,聪明解决问题往往留有后遗症;智慧解决问题,干净俐落,决定没有后遗症。经文末后这一句:
『我今示汝佛境界』,普贤菩萨以身作则来劝勉我们,普贤菩萨在这个地方开示,这个地方的「汝」是华严会上的众菩萨。我们今天能展开这个经卷,我们是这个法会里面的有缘人、旁听者;从旁听要变成正式参加,可不可能?可能。你真听懂了,依教奉行,你就入了这个法会,你就成了他们的会员。华藏海会的会员,真的超凡入圣,哪有不法喜充满的道理?可是你要能够保任,现在人讲的话,你要能保持,保持得住。这里头有一个秘诀,「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能保住了。你能保持,你的境界会不断向上提升;有一桩放不下,你就又被拉下来,你还是凡夫俗子。什么都不能放在心上,不能够贪著,要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丝毫的染著,一切都完了。《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许许多多人一生不能成就,就是这个功夫上差了一点,他不能成就。菩萨在此地为我们开示,为我们说明。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最后这一首偈:
【普贤行愿无边际,我已修行得具足,普眼境界广大身,是佛所行应谛听。】
真正劝请是最后这三个字,应该要『谛听』,「谛听」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要老实听、要仔细的去听。第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很清晰的理解,『普贤行愿无边际』,普贤的行就是文殊菩萨所说的十波罗蜜,普贤之所行;愿,则是讲十大愿王,这从总纲领上讲,细说是全部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全部的」诸位要听清楚,不是这八十卷,也不是四十卷,也不是《八十》跟《四十》合起来,到底无边际的普贤行愿是什么?实在讲是包括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刹土众生,一切点点滴滴,没有一样漏掉的,它哪里有边际?我们要问,我们今天日常生活、每天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是不是普贤行?给你讲真话,不能说不是,也不能说是。怎么说不能说不是?普贤菩萨的行跟我们一样,穿衣吃饭、工作应酬。为什么说不是?普贤菩萨在生活中、工作中、应酬中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那叫普贤行。我们凡夫在生活里头、工作里头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差在这里。
普贤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眼很小,只有自己不能容人,处处嫉妒别人、障碍别人,这不一样。普贤菩萨无论在生活、在应酬上点点滴滴与法性相应,与性德相应,总的来说,就是与十波罗蜜、十愿圆满的相应,百分之百的相应,一丝毫的欠缺没有。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与自性、与性德可以说完全相违背,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不同在此地。由此可知,什么叫《大方广佛华严经》?尽虚空遍法界,佛经里面讲的,这前头说得很清楚,器世间、有情世间、智正觉世间,一切世间性相、理事、因果,全部合起来就叫《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活的,不是文字。文字是简介,你要认为这种文字就叫《大方广佛华严经》,那你完全看错了。
好像你到新加坡来,这里有个小册子,《新加坡观光游览指南》,你拿到这个小册子,「这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什么样子,你见都没有见过。你不要以为这个本子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错了!它是指南,它是说明书,真正《大方广佛华严经》不在这里。在哪里?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之中,生活里头点点滴滴。这个生活不是一生,包括你的过去,包括你的未来,生生世世,那这个行愿真的是没有边际了。又何况前面一再说明的,无数重叠的世界,毛孔里头有世界,世界里头有众生,众生还有毛孔,毛孔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到哪里去找边际?下面一句,普贤菩萨给我们做了示范:
『我已修行得具足』,我们为什么称他为普贤菩萨?他修普贤行愿。於是我们明白了,凡是修普贤行愿的人就叫做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不是一个人,普贤菩萨无量无边,你的功夫、你的成绩到某一个等级,没有差别的。这么多修普贤行愿的人,有的人修得很好,我们常讲「他修行的功夫到家了」,他是什么地位?等觉菩萨,等觉的普贤菩萨。比等觉差一等,功夫跟他比不上,差一等的,法云地的普贤菩萨。再差,那就是九地、八地,七地、六地、五地,一直降下来到最差的,最起码、最低的,这个地位是什么?初住普贤菩萨,圆教初住。给诸位说,是真普贤菩萨,这是算分证位的普贤菩萨。分证位我们都没有学到,还不及格,那就落在相似位。相似位里面,十法界里头四圣法界是相似位的普贤菩萨,他都是修普贤行。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都不及格。我们修普贤行是属於什么样的普贤菩萨?观行位的普贤菩萨。六道凡夫,没有出六道轮回,你修普贤行,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理论、方法、境界来学习,认真学习锲而不舍,你的功夫得力,观行即。
功夫得力,何以说你观行即?你的见思烦恼没断,但是你的见思烦恼被你修行的功夫控制住,不起作用了。哪些东西不起作用?自私自利这个念头伏住了。根没有断,怎么知道根没有断?自性本具的能力没有恢复。如果这个根断了,见思烦恼的根断了,能力恢复了。什么能力?天眼。我们现在睁开眼睛,墙壁那边我们看不到,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见思烦恼断了,这个能力恢复。不要说隔著墙壁你能看得见,我们在地球这一边,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底下那一面是美国,我们往地下一看,美国那边能看到,地球也能看穿。我们不必借任何科学工具,我们能看到其他星球里面的活动情形,不需要用望远镜,天眼开了。而且还能够突破空间维次,你有能力看到六道里面的状况。耳朵灵了,天耳通了,他方世界六道里面众生说话的音声我听见了;宿命能力恢复了,我知道我过去生生世世一切状况;他心这个能力恢复了,别人起心动念我都知道。你见思烦恼断了,就是说你的贪瞋痴慢断掉了,自私自利的念头断掉了,你能力就恢复了。
这是什么能力?阿罗汉的能力。能力不大,你的天眼能看到这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照黄念祖老居士那个话讲,你能够观察到多么大的空间?十亿个银河系,六根的能力是以这个为范围。你想看极乐世界还不行,看华藏世界还不行,你没有那么大的能力。除非特别入定,也许得佛神力加持,你能看见;靠自己能力不行,还要向上提升,再破尘沙烦恼,再破无明烦恼。所以我们今天是观行即的菩萨,我们什么功夫?我们今天功夫得力,能够把自己烦恼习气伏住,虽有它不起作用。我们就感觉到很轻松、很愉快,佛法讲这个境界叫「轻安」,一身轻松。过去好像有很沉重的压力,现在这个压力放下了,感到愉快。世间什么样的天灾人祸、什么样的灾难,这些理事、因果清清楚楚。灾难现前,不惊不怖,若无其事。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功夫成片。功夫得力,观行位,观行位我们只要肯努力是肯定得到。你能够证得观行位,观行位还是六道凡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把握。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什么样的品位,那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如果你遇的缘非常殊胜,你的品位会很高,上上品往生,不是没有可能,有可能。自己认真努力,依教奉行。
普贤菩萨「修行得具足」,具足就是圆满。圆满的相下面一句说出来了,『普眼境界广大身』,他的天眼现前了。不是阿罗汉的天眼,也不是辟支佛的天眼,也不是一般大乘菩萨的天眼,得的是如来果地上的天眼,叫「普眼」。就是前面说的世界海微尘数刹土众生,无量无边、无尽无数重叠的世界,他统统看到了,一点障碍都没有,这叫「普眼境界」。「广大身」是清净法身,菩萨现身说法,广大身是法身。中国禅宗过去大彻大悟的一些大德们,他们说他的境界:尽虚空遍法界是「沙门一只眼」。这个话什么意思?他证得「广大身」。这个境界至少「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分证菩萨的境界,分证菩萨就是法身大士,这是说位次最低的。在中国佛教历史里面,代代都有这样的成就,现在人讲学习的成绩,都能拿得出这么好的成绩来。但是最近这一百多年当中,没有了,没有听说了。
往年倓虚老法师在香港,你们看看他《念佛论》所说的,他在佛七开示里面所讲的。我过去曾经得到他老人家一个录音带,是美国旧金山甘贵穗居士送给我的。我们已经把它做成光碟流通很多了,非常难得!那是他晚年所讲的,他老人家往生九十多岁。他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在他一生当中,他看到学禅的人,他说学禅得禅定的他见过,也听说过,开悟的一个都没听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在近代一个都没有,得禅定的,虚云老和尚得禅定,有!得禅定的人将来果报在哪里?果报在四禅天。看他禅定功夫浅深,他生到四禅天、生到四空天,是这么个境界。虚云老和尚他上生兜率天兜率内院,亲近弥勒菩萨去了,这是天道里头最殊胜的地方。是老和尚的愿力,追随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来下生作佛,他们就是佛的大弟子,就像释迦牟尼佛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样。弥勒菩萨成佛也有常随弟子,老和尚发愿做弥勒菩萨的常随弟子,各人愿望不相同,我们的愿望是希望做弥陀如来的常随弟子,都好!
佛法是平等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法,法法都是平等的,这个话是真的。前面我跟诸位说过,生佛平等,性相平等,理事平等,无有一法不平等。你用平等心去看,诸法是平等的;你用清净心去看,诸法是清净的;你用真诚心去看,诸法是真诚的;你用慈悲心看,诸法是慈悲的。所以蕅益大师才说,「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真的来说它是平等的。不平等怎么产生的?不平等是我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里面产生的。与外头境界有没有相干?不相干。不相干要硬说它有关系,你这不叫冤枉人吗?自己冤枉人,自己是一丝毫都不觉得,这叫凡夫,这叫可怜悯者;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跟我们真的不一样,我们要知道。所以,学佛!
我们要想证得清净法身(这是广大身)、证得普眼境界,当然要拓开心量,你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要能爱人,慈悲一切。你不从这个地方下手,你就不得其门而入。一定要用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对一切人、对一切物,物里面包括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小到微尘,大到虚空法界,一味真诚,自己没有一丝毫虚妄,没有丝毫杂念,你就能入普眼境界,你就能证清净法身。证清净法身是肯定、认知虚空法界是自己,一切众生是自己。像我这个身体一样,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我的身体,所有一切众生是我身上的细胞。细胞偶尔出了麻烦的时候,它生病了,某个地方有痛、有痒,麻木了,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冤亲债主。它不是我身外之物,它跟我有密切关系。所以你如果是真正明白、搞清楚,这些恶道地狱众生就是我身上麻木的这一部分。
我怎么对它?要帮助它恢复。不能用外科手术把它割除掉,这不可以的,你割不掉的。那就得做种种示现,教化是什么?教化就是治疗。示现无量无边身,演说无量无边法,这是法药,来治疗。帮助这一切众生觉悟,恢复正常,这身体健康。所以你要真正懂得这个道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要自己身体健康,我们要地球健康,我们要宇宙健康,到宇宙健康这是法身。我们要自己身心和谐,身体健康;我要社会和谐,我要与一切众生和谐,然后再推展我要做到宇宙和谐。能不能做到?能!从哪里做起?从自己心地上做起。你要问这是什么道理?佛在经上讲得很多,可惜你粗心大意,你没有留意。佛讲「境随心转」,虚空法界是境,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刹土众生,都是自己的境界。
诸佛菩萨、一切有情众生是我的人事环境境界,山河大地、虚空刹土是我自己的器世间环境。佛说「境随心转」,所以你在哪里修?在你自己心地上用功,不在外头。佛法称之为内学,你懂吗?什么叫内学?佛经称之为内典,佛法用功不在心外,完全在心地功夫。所以这些年来我归纳世尊教导我们的总纲领、总原则,这在一切经里面提炼出来的精髓: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修心,就修这个,简单明了。我们修行,行是外表,事相上的,六根跟六尘境界打交道的。我们也抓到了原则: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念佛做总归结,念佛就是「求生净土,亲近弥陀」。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化众生的能事,我们全部得到了,圆圆满满的得到了。得到之后你会不会用?用在哪里?用在起心动念之处,这叫修行,这叫功夫。心量确确实实拓开了,平等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恭敬我的、赞叹我的,平等心对他;毁谤我的、侮辱我的,平等心对待。一心,无二心,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你对我恭敬赞叹,我对你好一点,你对我毁谤侮辱,我对你差一点,你的心不平等,你的心不清净、不真诚,没有智慧、没有慈悲,你修什么?还是搞六道凡夫,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你没有学佛。
什么是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佛,你跟这个背道而驰你就不是佛,所以上联这十个字是佛心,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本性;下联「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自性的德用,是行门的纲领。普贤十愿是讲的心,文殊十波罗蜜是讲的行,总而言之不外乎存心、行为,总不外乎这两桩事。你存的是什么心?你行的是什么事?这是两个总纲领,世出世间法都不离开这两个总纲领。真正觉悟了,凡夫不就成佛了吗?没有觉悟,还当凡夫,继续不断的再搞六道轮回。觉悟的人时时刻刻在关照你、在照顾你,什么时候你可能觉悟了,觉悟的机缘到了,这佛菩萨都来了。机缘没有到他不来,什么叫机缘没有到?你不相信,你不能理解,你不能依教奉行。你的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佛菩萨不来,来了则什么?来了怕你造业。你毁谤佛菩萨,你造的业就重了,佛菩萨不来是大慈大悲。
佛菩萨不来是不是把我们遗弃掉呢?不是的,佛菩萨还是来,换个身分来,不用佛菩萨的身分来。用佛菩萨的身分来,那你造的业太重了,你谤佛、谤法、谤僧,你造阿鼻地狱罪业。用什么身分?用凡夫俗子的身分来。那你毁谤他、骂他没有那么重的罪,减轻你的过失,你才晓得佛菩萨是怎样的慈悲。这里面佛菩萨的用心,我们要很细心去体会。他真的是以佛菩萨身分出现了,你要是轻慢他、不恭敬他、侮辱他,就得罪,那个罪都很重。他要换个身分,你想想看,我们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头看到,老和尚朝五台山,中途在旷野之中都找不到人家的地方病倒了。他是三步一拜,很辛苦,昏过去了。这个时候文殊菩萨来了,菩萨一路关照他,在这个困难的时候菩萨化身,化一个乞丐,一个讨饭的叫化子。看到这个和尚很可怜倒在地上,把他扶起来,照顾他。他在外面讨的饭分一点给他吃,找一点药草帮他治疗,找个破庙给他安身住几天,把他身体养好。
他继续去朝五台山,路上两次生病,两次都遇到这个讨饭的叫化子。他向他请教,「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文吉。」「你家住在哪里?」「我家住在五台山。」他说:「你到五台山去打听,人家都知道我。」老和尚到五台山之后问人家,「我在路上遭两次难,幸亏这个叫化子救了我,他叫文吉,你们知道他是什么人?」人家告诉他,「那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菩萨示现这个身分的那就不要紧,你轻慢对他没有关系,你没有罪业,示现凡夫身分。可是另外一桩事情你要知道,如果他示现的是个在家居士、是个出家的法师,你毁谤他有没有罪?没罪,过失不大。但是这个法师、居士如果是做弘法利生的事情,你把弘法利生的事情破坏了,障碍他,你有没有罪?对他没有罪,就是跟他这方面没有罪,跟众生那方面有罪。这个罪是什么?众生闻法的机缘你把他断掉了,罪是从众生那里结的,跟法师不结罪。法师如果是菩萨身分,那就有罪了。慈悲,慈悲到极处!
这里头的密义,常常读佛经的人知道,不读佛经的人不知道。在现前的社会不肯读佛经的人多,《大藏经》印得是很多,许多居士家里头都有《大藏经》,不看。他摆在书架上放著,可能放一辈子,到老死都没有去翻过,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你要是真的多读、多看,你就明了,你才知道,佛门里头有一句话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慈悲到了极处!总是尽量减少让你堕落的机缘,希望帮助你、成就你,那个心多么的真诚!多么的恳切!凡夫无知,辜负佛菩萨,自造罪业,你自己要受果报。我们今天学佛,无论在家、出家,为什么你不能成就?为什么你烦恼习气这么重?顺你心意的你就起贪心,贪婪无厌;稍微有不顺心的事情马上就愤怒,得理不饶人,为什么有这样严重的习气?这个严重习气多生多劫带来的。这一生没有能好好的学习,没有善知识指导你,父母没有教你,长辈没有教你,老师没有教你,甚至教你也不听。
什么原因?我们生活环境不好,社会的诱惑力太大,社会的坏样子太多了。你学坏了,你以为那个样子都是好的,你被环境转了;你没转环境,你被环境转了,原因在此地。真正遇到诸佛菩萨、遇到真善知识,也只能够旁敲侧击来点你。你能省悟,很好;省悟不了,等来生来世吧!回不了头嘛!哪里知道诸佛菩萨的恩德,不知道!你知道你才有报恩的心,你才有报恩的行为;你不知道,所以你不可能生起报恩的念头。佛菩萨并不要你报恩,报恩是我们自己受人家的恩惠,自自然然从良心上生起的报答。但是今天这个社会,教导你什么?教你忘恩负义,告诉你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哪有什么恩德?「恩德是假的,仁义是古人骗人的」,教你这个。但是这种教学所造成的结果是社会动乱、天灾人祸,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世界毁灭。许许多多宗教里头最后讲到世界末日,末日从哪里来的?末日是从这里起来的。我们在此地念的,要明了、要能体会。『是佛所行』,全部《华严经》是佛所行,应谛听,你应该好好的来听,应该好好的来学习。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