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九五讲)  2002/5/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95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赞胜劝听第七句:

【令生陀罗尼力持一切法轮故。】

这一句对凡是修学佛法的同修来讲都很重要,尤其是对发心要弘法利生、弘护正法的人,你要不能掌握,你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要占住弘护这个位子,你就免不了要造业。在家同学修学佛法的,如果掌握这个原则,他的修行一定成就。『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用我们中国人通俗的说法,就是大纲领、总纲领。如果能把佛法的总纲领掌握住,那你全部佛法都贯通了。佛法的总纲领是什么?不能不知道,在《华严经》里面就是文殊、普贤。佛是代表理体,我们一般人所谓真理,真理是没有形相的,真理是没有言语的。真理用什么方式向一切众生表达?它没有相它能现相,它现文殊、普贤,文殊、普贤就是毗卢遮那的化身,化作菩萨。菩萨就有形相,就有言说、有作为,所以华严会上这两大菩萨代表法身如来主持这个大法会。文殊是什么?他代表的是十波罗蜜,普贤代表的是十大愿王。这个我们就知道了,十愿、十波罗蜜就是一切佛法的总持法门,陀罗尼。用这个陀罗尼『持一切法轮』,通常解释的是总一切义、持一切法,或者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都可以!都能够讲得通。

世出世间求学你要懂得抓住纲领,我们的思想、言行紧紧的靠拢这个标准;纵然有些距离,距离不太远,很贴近,那就不会有大差错了。儒家讲的纲领,《大学》第一章所说「大学之道」,那就是儒家的陀罗尼。它说的是什么?「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三大纲领。诸位要记住,明明德是根,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佛家讲的明心见性。明德就是心性,心性本来具足圆满的智慧,所以称为明;德,就是德能、相好。佛法讲得细,讲德相,如果这个明德再加个相,那就跟佛法讲的完全一样。佛家讲的德跟相,都包括在德这个字里头。明明德这个意思要懂,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明德已经不明,儒家的教学那个明就是恢复你的明德。

你这是觉悟的人,这是善根深厚的人。迷惑的人贪图世间声色货利,迷在里头,我们一般人讲年轻人玩心太重,喜欢玩。这种人在觉悟人心目当中他很可怜,佛经上「可怜悯者」,自暴自弃,不知道自爱,愚痴、冥顽不灵。没有能力辨别,真妄就不谈了,邪正都不能辨别,没有能力,没有能力辨别是非,没有能力辨别利害,佛经上才说之为「可怜悯者」,真的可怜。他在贪玩当中,细细的去想想他得到什么?他那种贪玩,我常常在讲席做比喻,就好像世间人吸毒、打吗啡,那是刺激。这个刺激好像很快乐,那是一阵子,很短暂的,过去之后痛苦就来了。谚语里头常讲「得不偿失」,你所得到的非常有限,你所失去的太多太多。我们是凡夫,我们业障确实是非常深重,我跟大家没有两样;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就是古大德所讲「遇缘不同」,我遇到好老师。遇到好老师的人很多,问题你听不听话?你对老师有没有信心?你能不能依教奉行?关键在此地。

遇到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对他有怀疑,轻易的听信谣言;谣言到你耳边了,那是什么?是你的冤亲债主,怕有你成就,他来诱惑你、来破坏你。破坏你的道心,破坏你的道业,破坏你的道行,他来报复,拖你下地狱。你把他当作好人,你把他当作善知识,你没有慧眼。我亲近方老师、章嘉大师、李老师,在我面前造谣生事的人很多,我清楚、我明白。他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教我离开老师。我的头脑还算冷静,我会想:我离开老师之后怎么办?到什么地方再找到这样一个老师?也许这样的老师世间很多,但是真正肯教我,那样热心对待我,恐怕很难遇得到。慈悲、爱护、苦口婆心的教诲,这就是可遇不可求,总在缘分。想了一想,我要是离开恐怕再也找不到了。所以什么样的闲言闲语你给我说,我不会放在心上,我也不说你一句,若无其事,我还是全心全力跟老师好好的学习。五十年如一日,我有今天这一点成就。

你们的福报大了,可以出去玩玩,娱乐场所你们可以去。我没有你们的福报,我年轻的时候很可怜,一个人在台湾,人地生疏,无依无靠,我的前途是非常渺茫。完全要靠自己努力,自己不努力,将来怎样生存下去?我的忧患意识比你们高,哪有时间去玩?自己收入非常微薄,仅仅供一个人生活而已。娱乐场所去个两三次,我一个月收入就没有了,我凭什么跟一般人去这些场所玩?我没有能力。省吃俭用,节余一点钱买书读。我那一代在台湾的朋友、同事、以后学佛的这些道友们,对我一清二楚。我年轻的时候常常去的地方是哪里?两个地方:一个图书馆,一个书店,其他场所里面你找不到我,我不会涉足。所以我年轻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是书呆子,不知道去玩乐。朋友邀请我,我都是推辞,我没有时间,没有本钱。别人敢借钱,我不敢借钱,一生守本分。绝对不会伸手向人家要一分钱,我也绝对不会求人家帮助,我有这个骨气,才有今天这点成就。

儒、佛,世出世间法,成就得力在定。儒家的三纲,这是它的陀罗尼。三纲下面列的是八目,三纲底下头一句「知止而后有定」。知止是什么?知止是知足,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那个知是智慧。心是定的,不会受外面的诱惑,不会受境界的动摇。别人对我一点点的恩德,我一生念念不忘;别人对我什么样的怨恨,我一点都不放在心里。中国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知恩报恩,这是人。不知恩德,不晓得报恩,实在讲连有些畜生都不如,畜生当中有不少懂得知恩报恩的。一个人要成就不能靠别人,百分之八十要靠自己;别人给我们的增上缘,百分之二十而已。他指路,他指路路是自己走,别人没有办法代我们走。学要自己勤奋用功,最重要的是德行。「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这是真正的陀罗尼力,这个力量然后你才能够落实到修持功夫上。修持功夫儒家的纲领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这是儒家教育的陀罗陀,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佛法的教学,它的总纲领是发菩提心,这是总纲领。菩提心跟儒家讲的三纲没有两样,菩提心是真正觉悟了。《观无量寿佛经》上讲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深心是好德、好善,我们有没有这个心?

我从小多少有这么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好善好德,才没有被花花世界诱惑,才没有被这个环境动摇,我还能把握得住。回向发愿心,那完全是利益众生。一生从思想见解到言语造作,总是希望能帮助众生觉悟,能给众生做一个好的样子。孔孟如是,佛菩萨亦如是。我劝导同学们,你们自己起心动念一切行为要常常回光返照,「我这个样子,整个社会人都像这个样子,好不好?可不可以?」如果你有良心觉得这个不可以,不可以我们就不能想,我们就不能做;如果觉得可以,对整个社会这个样子是可以、是好的,我们应当想、应当做,这是良心。圣人教导我们,给了我们一个标准,儒家的标准:伦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另外一个说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两种讲法都行。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不能符合这个标准?佛法的标准是十善五戒,这是通世出世间法,佛法修学的大根大本:十善、三皈、五戒。

三皈依尤其是总的陀罗尼,皈依佛,佛是什么意思?法是什么意思?僧是什么意思?我们都讲解得很清楚、很明白。皈是回归,依是依靠,从迷惑颠倒回归,依靠觉悟。皈依佛,用现在话来讲,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从邪知邪见,什么叫邪知?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从这个回过头来,要依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正邪的标准在哪里?经典就是标准,一切总要依经典的教训,不能依人。释迦牟尼佛入灭的时候答覆弟子的疑问,这些学生们向佛说:「你老人家在世,我们依靠你;你不在世了,我们依靠谁?」佛给我们说出四依法。佛不在世了,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依教奉行。说法的人与经典相违背,我们不能听他的。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它是善导大师作的,「上品上生章」里面你们去念,这一章我特别讲过。全经我讲过,这一章特别详细的讲过,你们多听听。佛不在世我们依靠什么?「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教我们四依法。又特别叮咛嘱咐教导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你要怕吃苦,你要不守戒,你不能学佛。

我在澳洲净宗学院对出家同学的要求,决定要落实「沙弥律仪」。我们把持戒降到最低的限度,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做不到,你自动离开。为什么?我们要是迁你单,面子不好看,自动离开好。不能破坏道场,「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破坏道场是破和合僧,戒经上结罪是阿鼻地狱。你破和合僧,那个罪不得了!如果不在戒律上重新振作起来,佛法会灭亡,佛法不可能再兴旺起来。今天谁愿意受苦?谁愿意持戒?人不要多,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五个人,一个老师带五个学生能够建立佛法。今天如果有五个人,就能够复兴佛法。这五个人是能吃苦、肯受戒,这个受戒不是形式,决定遵守,丝毫不犯。我澳洲这个小道场,提供干这个。我们不求人,没有收入,饿死个个会生天,会到极乐世界。如果众生有福,我非常相信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生活苦不怕,不会饿死。所以,多少人能够把佛法兴旺起来?五个人就够,哪里要那么多人?所以,总纲领一定要抓到。

三皈第三条「皈依僧」,僧是和合、清净,每个人能够遵守六和敬。六和敬里面最重要的,「见和同解,戒和同修」。人人能修六和敬,这是如法的僧团,人人能够修学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要求身心纯净纯善,我们天天礼佛、拜佛,希求佛菩萨保佑,希求佛菩萨派遣同参道友、真善知识,我们在一起共修。那个心地有邪思、邪念,自自然然有护法神迁单。上个星期我在香港,天目山有个居士打电话给我,常常在天目山找麻烦的有两个人,突然之间这两个人死了,有人说被韦驮菩萨打死了。这个道场真有道,真正有学有道,妖魔鬼怪进不来。妖魔鬼怪进来了,是你这个道场道也没有、学也没有了,妖魔鬼怪才进来。所以一定要坚持自己心行不离大道,不离佛陀的教诲。不能离开觉正净,不能离开十善、五戒;再进一步,不能离开经教。只要心天天都在经教上,我从前讲过,三个月效果就看到了。为什么?你人面貌不一样,气质不一样,风度不一样,它会变。六个月就有很大的转变,二、三年那你跟你从前完全不相同,你逐渐远离凡夫,靠近圣人。只要你能够继续不断的勇猛精进、奋发努力,愿意吃苦,愿意守戒,你这一生可以达到转凡成圣。

善财童子给我们做的榜样,给我们做的模范,学圣贤大道。现在修行的环境非常艰难,找不到,但是它难不倒你的毅力,它障碍不了你的决心。你要有毅力、有决心,哪个地方不是道场?哪个地方不是用功的所在?我们看看古往今来祖师大德,有几个人有很好的修学环境?几乎找不到。大多数都是一个人在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自己搭个小茅篷,靠近一个寺庙,为什么?有机会去听经、去闻法,有机会去请教,这个道场里头有高人。他搭个茅篷,茅篷距离不太远,中国的里一般讲三里路到五里路,现在用公里来算,大概最远不超过两公里,他很方便。一个人住一个小茅篷苦修,他修成功了。到他自己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他就毕业了。毕业之后往往住在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在那里养道,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

净土宗中兴的大师莲池、蕅益,他们都是这样修行的。莲池大师在云栖山,在浙江杭州。一个人住在深山里面,以后被游客偶然之间碰到,跟法师谈谈,觉得这法师很有道行、很有学问。声名传出去,以后来依止的人多了,来跟他一起参学。莲池大师说:这个空地很大,你在那旁边盖个小茅篷,自己动手自己盖。以后人愈聚愈多,就有长者居士来盖殿堂,就成一个丛林。所以云栖寺的大殿不叫大雄宝殿,叫神运殿,说明什么?这个道场是护法神建的。莲池大师没有意思建道场,也没有向人化一分钱的缘,也没有给信徒说:我这里少个大殿,你帮忙建一个,没有!都是自动的,自动自发建成这个道场。这是仰慕大师的德行,在家、出家这么多人来亲近他,把这个山变成佛教圣地,变成修行的道场。这是我们后人的榜样,是我们后人的模范。我们应当常常记在心里,要知道效法,要知道向莲池、蕅益大师学习。

每天只晓得贪图吃喝玩乐,这种作为如果是穿著出家人的衣服,你造的罪业深重!你可以欺骗别人,欺骗你的同参道友、欺骗你的师父、欺骗你的信徒,你欺骗不了佛菩萨,你欺骗不了护法神。到你恶贯满盈的时候,你的报应就现前。到那个时候,你后悔莫及,迟了!我们见面总算是有缘,我说的话不好听,但是句句都是好话,为你好。要不为你好,我见了面都恭维你、客气你、赞叹你就好了,我何必说这些话?可是你要晓得,我要一恭维你、一赞叹你,就把你送到阿鼻地狱了,将来你堕地狱你会恨我,你说我害你的。我今天说的这些话不好听,你将来堕地狱你会反省,「当时没有听净空法师的劝导,现在落到这个地步!」我对得起你,我都讲清楚、讲明白了。

要怎样克服自己严重的烦恼习气?这是我们当前真正的课题。我提出一个办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谁是你的善知识?你最尊敬的那个人,那个人就是你的善知识。我听说我们第六届,第六届里面有一位老师,你们学生百分之九十讲经的讲稿都是抄她的,她在这里有大威德,你们对她没有不害怕的。这个人就是你们的善知识,你们跟她学。所以毕业证书上要用她的名字,不能用我的名字,用我的名字错误了。她教的,用我的名字,我冒取她的功德,我有过失。名实要相副,她是你们真正指导的老师,你们是她的学生。我知道这个老师是个女众,没有一个人不听她的话。我没有嫉妒心,只要跟定一个人学,这个老师对你负完全责任。你们将来各个成就道业了,她的功德不可思议;你们将来如果堕落了,她头一个堕地狱,为什么?她是你们的带路人。她所教的如不如法,我就不知道了,你们同学比我清楚。第六届明天毕业,毕业典礼我会来参加,我参加一半我就会离开。希望同学们多想想,你们在新加坡六个月学到些什么?

我早年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参加他的经学班,我在他经学班每个月学一部经。那个时候我没有出家,是居士的身分。我在台中住一年三个月,就是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三部经。我这十三部经都能讲得不错,所以我出家之后我教佛学院。我一个学期教一部经,佛学院三年毕业,我才教六部经;我学了十三部,还有七部派不上用场。你们在此地六个月,学些什么东西?光阴宝贵不能空过,「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经通一切经通。这个通就是真正得「陀罗尼力」,你真正得到了,然后你才有能力「持一切法轮」。这一切法轮,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你全贯通,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说无量无边的佛法,你全部都通达了,你是天人师。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你要找出这个原因,把自己这个原因消除,菩提道上就一帆风顺。

做不到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贪图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昨天下午我跟大家讲的,你们没有放下自私自利,你们没有放下名闻利养,贪图享受五欲六尘的念头太浓太厚,贪瞋痴慢的烦恼念念在增长,这怎么得了?排斥善言的劝导,喜欢财色名食睡的诱惑。一定要想想,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自己扪心冷静的、细心的去思惟去观察,不难发现,不用别人讲。修行一定把纲领掌握到,三皈、五戒、十善。实际上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我在缘起上写了五个修学的科目,那就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这五个科目,第一个净业三福,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波罗蜜,第五个十大愿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念念都不离开这个原则,不离开这个纲领,这叫真正修净业。执持名号求生净土,我们这一生肯定有分。要是把这些东西都忘掉、丢掉了,那是自己毁弃自己的前途,自己疏忽这一生当中遇到佛法的大好因缘,自己错过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第八句:

【令於一切道场中尽佛境界悉开示故。】

这一句跟前面第七句是一对,前面这一句讲的是「持法」,总持如来一代时教的大法。这一句是讲「示佛」,示是示现,要把佛的境界展示给一切大众,令一切大众生欢喜心,欢喜修学佛法,欢喜入佛菩萨的境界。经文里面我们要注意,『於一切道场中』,首先你要懂得「道场」这个名词的含义,场是场所,道是佛道。这个场所具足佛道,佛是梵语,意思是觉悟。我们从意思上来说,这个场所具足觉道,换句话说,这个场所的人不会迷惑,不迷,这个场所的人没有邪知邪见,这个场所的人身心没有染污。换句话说,具足觉正净,这个场所就叫道场。不一定是什么样的建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教导五比丘,那是道场,在旷野里面树林底下、草地上,六个人围在一起坐,讲经说法、研究讨论。你们想一想。

这一次我们有这么一个机会访问韩国、日本,我带去两个理念,第一个: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在日、韩这个地区从来没有人这个说法,我们这样给他介绍,非常难得与会大众都能接受。第二个理念就是:佛教一切机构,寺院、庵堂我们中国人讲的,大大小小的场所应当要讲经,要把经典明白的介绍给社会广大的群众。这一点他们也同意,能接受。当然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为什么?首先要培养弘法人才,弘法人才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我们参观比睿山,是他们的佛教圣地,在这里面我们看到、我们也听到,日本的高僧大德在这个山上修行,至少都是十六年不下山。诸位想想十六年不下山,他心是定的,定能生慧。

学生修学期间当中最怕的是接触都市,都市的诱惑力量太大。往年我在台中跟随李炳南老居士,他在台中办大专佛学讲座,我参加了,我从第一届到十一届没有中断过,参加了十一届,第十二届以后我没参加了。期限最长的是四个星期,暑假结业的时候,李老师很沉痛说了一段话,「诸位同学,你们到慈光图书馆来接受佛法的薰习,这四个星期下来确确实实你们的气质不一样,有所改变。这个讲座担任授课的老师有五位,辛勤的教诲,你们能欢喜接受。但是今天结业,如果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两个小时,你们又恢复原状了。这四个星期所学的变成留在你脑海里的一个印象,那个印象愈来淡薄,恐怕一个星期之后就没有了。」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事实。

我们在此地这个培训班六个月,六个月学生如果不出门,日夜心都在经论上,那你们的气质不一样。六个月之前我看到你是那个样子,六个月之后看到你还是那个样子,我就感觉到奇怪了。所以修学的成绩在哪里?都在你面孔上、都在你表情上,都在你一举一动上,这是你真正的成绩。毕业了,回到自己地方,自己家里人看到你跟以前去的还一样,那你就完了!一定要人家见到你,「六个月你变了样子,你从凡夫变成圣人」,这成就了。那是培训班的荣耀、培训班的荣誉。把佛的境界表示出来,经文,『尽佛境界悉开示』,「开」是开启、显示,我做出来给大家看,跟从前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心不一样,以前妄想分别执著非常严重,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嫉妒障碍、贪瞋痴慢非常强烈,现在没有了,现在起心动念为正法久住、为众生安乐。心不一样,相就不一样了,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六个月下来学了一点嘴皮上的技巧,何况这个技巧并没有学到,心理上一丝毫的改变都没有,这怎么行?德行的教育一定要占二分之一,才能够培育人才。古人讲「教不严,师之惰」,教学有没有成绩,老师要负责任。话再说回来,我们学佛,这一段经文是对所有学佛同修们说的。

「一切道场」,实在讲就是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头有道,你走到哪里就是道场。不一定要什么建筑,野外草地上一坐下来,那就是道场,一坐下来就讲经说法,就解答一般人的疑难杂症。《维摩诘经》讲得好,你们大家去读读,道场在哪里?道场在自己心里。直心是道场,直心是真心,直心是菩提心的本体。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讲菩提心,第一个直心,第二个深心,第三个大悲心。什么叫直心?如果我们把论跟经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显。经上讲菩提心,第一个至诚心,《论》里面讲直心,我们就晓得,直心就是至诚心,至诚心才叫直心。至诚,真诚到极处,这个心一丝毫虚伪都没有,真诚到极处,这个心叫直心。直心就是道场,直心所在之处无处不是道场。

一切时、一切处,念念都想帮助众生觉悟,念念都想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我们今天所说的机会教育,一有机会马上抓住要劝人,要勉励人。观察这个人现在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要帮助他。他如果说迫切需要的,他不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因果报应这个说法不是事实、不可靠,在科学里头没有依据,大多数人都有。我昨天晚上跟美国一个同学通一个电话,电话打得很长,我告诉他:现在在这个世间帮助一切众生,拿佛法、拿儒学都来不及,为什么?太深了,一般人很难接受。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一生所提倡的、所示现的是「因果教育」。於是我们就晓得,相信因果报应的人,这个人能学佛,能接受圣贤教诲;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佛法再好、孔孟之学再好,他不相信,他不会接受。所以祖师大德把因果教育拈出来,认为在这个大时代,帮助一切众生度过灾难,这是第一重要。但是因果要讲证据,我知道美国关於因果轮回出版的东西很多,都有证据。我说:你在美国尽量替我找。那都是英文版的,我们来翻译。

他替我搜集,打电话当中告诉我:哥伦比亚有个大学教授非常有名,他也是心理医生,用催眠的方式来给病人治病。发现有一个人在催眠当中,说出他八十多次轮回的状况。这个人现在还在,过去生中八十多次的生死,可以上溯到两三百年以前。所以我说那很难得,八十多次都不失人身,不容易!这是很难。他是一个平庸的人,多半投胎都是女身,只有两次是男身。职业都很卑贱,女身多半都是作帮佣,做苦力;男身,得两次男身,好像是作小兵,军队服役当小兵。这个都很卑贱,我就明了了,他地位很低,没有什么智慧、没有什么学识,所以他一生造的业是很平的。就是没有大的过失,也没有大的善行,所以生生世世得人身,是在这个层次里头。他说出他死的时候的经验,他说每一次死的时候他很清楚,感觉到自己身体飘起来,实际上那是灵魂,灵魂离开身体、脱离身体,他身体飘起来了。飘起来的时候还看到家亲眷属围绕著他,这跟佛法讲的一样。所以佛法讲人断气之后,八个小时不能动他。他飘在空中看,看到大家对他的状况。这个时候触动他的身体,他都会有感觉,最好不要动。我们现在知道,念佛送他那是无比的殊胜。身体飘上来之后,就有天神要来接引他,来引导他,他说那些神都是很有智慧,引导他带他到哪里再去投胎,找他那个有缘的人。

念佛的人,佛来接引。一生没有大恶也没有大善,可是「生死疲劳」,生生世世也很劳累,他不能解脱,不能出离,老是搞这一套东西。仔细去想想,这也是苦恼的事情。在美国像这些例子很多很多,确有其人,确有其事。他说现在,他说出一桩事情,也是在过去好多世之前,他当兵被敌人从他背后用手掐著他的脖子,把他勒死了。那个人她很清楚,现在又来了,跟她又见面了,是她的男朋友,所以常常跟她的男朋友吵嘴,过去生中有这么一段事情。我非常希望,他们从事於这个行业,亲身遇到这个事情,把这些东西给我们讲出来,我们把他录像,录下来流通,给大家看现代现实的轮回例证。

从催眠里面发现有很多人从畜生道来的,我过去看过不少这些资料。还有一些从外星球来的,不是我们这地球上的,言语文字、生活习惯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可见得人死了以后,再投胎不一定在这个地球,有的到别的星球去了。我们要往生到极乐世界,那就不属於这个太阳系,不属於这个银河系。阿弥陀佛那边它也是个大星系,到那边去了。灵魂的速度非常快,光速、电磁波的速度跟它相比,差太远了。十万亿个佛国土,他一念之间就能到达,光没有这么大的速度。要用光的速度通过十万亿佛国土,一个佛国土照黄念祖居士的讲法,是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乘十万亿,一百万亿亿银河系的那一方,光的速度那要多少年?太长了。但是灵一念就能到达,一念周遍法界。佛的境界是什么?我们就狭义的来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要把这个境界告诉一切众生,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像美国这一位教授医生为我们说的,他给那个治病的病人,就是刚才讲的,他曾经说出八十几次生死轮回的事情。他的水平很低,他说天神告诉他:人一定要宽恕,要原谅别人,仇恨不能记在心里头,记在心里头会带到来世;来世还不能宽恕别人,你永远带下去,而且愈累积愈严重。这位医生听了他说的这些话,他说这些话肯定是很高智慧的人说的,为什么?他这个水平决定说不出这些话来。这些话确确实实与佛法相应,与孔老夫子所说的相应、孟夫子所说的相应,这是圣贤的教诲。人如果能行忠恕,他们讲的宽恕,儒家讲的忠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人都能够忠恕存心,佛家讲慈悲存心,这个社会就安定,天下就太平,天灾人祸就减少。人人存心忠恕,这个世界上天灾人祸就消灭,不会再发生了。这是佛境界、华严的境界,我们从经文偈颂里面去看,太丰富了。

世间人心目当中常常想著的真善美慧,真善美慧在我们世间诸位冷静去观察,有名无实,而在佛境界里面它是真实的。佛境界里面给我们讲法身、般若、解脱,叫法身三德,三德秘藏,这是自性的性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事实真相,我们这部经上虽然读得还不多,这才是第四品,三十九品我们才念到第四品,但是大意我们逐渐明白了,虚空法界「唯心所现」,刹土众生「唯识所变」。这是佛境界里面的核心,佛境界里头最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是事实真相。如果我们明白、接受、肯定,你的心打开了,大乘法常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生出来的现象就是大慈大悲,你一定能够真诚清净平等的爱护一切众生,你一定能够尽心尽力的帮助一切众生,像佛菩萨一样。也许有人要问,「我现在很苦,佛菩萨为什么不帮助我?」你很苦,佛菩萨知道,佛菩萨看得很清楚。他现在不帮助你就是帮助你,为什么?你苦受尽了,业障消除了,这个时候教导你,你才能接受,你才能回头,你才能真正得利益。「我现在就想回头,我现在就能接受」,你可以这样说,佛菩萨看得清楚,你现在根本就不能接受。为什么?有口无心。真正到你能接受的时候,不要开口,佛菩萨就来了。

我们凡夫对自己确实掌控不了,佛菩萨清楚。我们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自己都不能主宰自己,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你看看社会年轻男女相爱,今天结婚了,过几天离婚了。从这些地方我们就明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自己不能主宰自己。所以佛说凡夫无我,「我」是什么意思?「我」是做得了主的意思。自己对自己做不了主,你的心是浮动的,你的心是随著外面境界转的。什么时候你真正做得了主,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楞严经》上讲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哪一天自己能做得了主,佛菩萨一定来帮助你。不管你信不信佛,你不信佛他也来帮助你,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实话!佛菩萨对众生慈悲到极处,我们凡夫哪里知道?怎么晓得佛对我们恩德之大,没有人知道。到你知道的时候,你那个感恩的心、报恩的心才真正生得起来。现在你生不起来,原因就是你不知道,迷惑颠倒,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还说什么?

古大德说一句话说得好,「随缘消旧业」,我们今天在世间做的是随缘消业;后头一句话重要,「莫更造新殃」,希望随缘消业,不要再造业了,那你得诸佛菩萨感应、得诸佛菩萨帮助,很快就现前。如果现在还在造业的话,那就没有法子,不但你的业没有消,你的业天天在增长。人一定要真修,真修成绩你自己照镜子,你能看得见。你这个相貌年年不一样,一年比一年好。我们赞佛「相好光明无等伦」,我们自己相貌愈变愈好,心地愈变愈清净、愈变愈善良,这是你在行菩萨道。这个经是普贤菩萨为大菩萨讲的,所以念念要契入佛的境界。我们是凡夫,我们一下达不到这么高的境界,但是总要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

学佛真的是,佛讲得没错,「富贵学道难」,你生活过得很富裕,你把学道这桩事忘掉了。眼前欢乐场所去玩玩,这个很高兴很快乐,修道疏忽、忘掉了。你不晓得到娱乐场所去玩玩,我们出家人是造业。为什么在家人他就不造业,出家人造业?在家人到那个场所去玩,社会上一般人看,正常的;出家人到那个场所去的时候,人家就会说:「出家人怎么到这里来?」看到你就骂佛教,就骂释迦牟尼佛,你把佛的形象破坏了,破坏佛教的形象罪过在阿鼻地狱。你如果实在放不下,这个世间种种娱乐场所实在放不下,还俗那是正确的。还俗你天天去玩,你没有破坏三宝,没有破坏佛菩萨形象,你不造地狱罪业。这个重要,所以这件衣服不容易搭。

五戒、十善你都做到,你还不够资格搭这个衣;「沙弥律仪」完全做到,还不够资格搭这个衣,「沙弥律仪」统统做到只能搭缦衣,这衣上不能有格子。搭这个衣,比丘戒、菩萨戒统统都要及格,一百分没有,至少要有七、八十分,这个衣搭在身上,你才感觉得很舒适。六十分都不行,那都很惭愧。如果一分都没有,你披上这个衣就是罪业。为什么?冒充佛教,毁坏佛教的形象。你们想想看现在的法律,商标是mark,你要模仿别人的商标你就犯罪,你要受到法律处分。佛家这一件衣是它的商标,你要是冒充佛菩萨的商标,尽干破坏佛菩萨的事业,那还得了!真正是胆大妄为。现在看到好像还是人的样子,真正觉悟的人、真正修道的人,看到你是地狱众生。你在地狱里头已经挂号、已经注册了,转眼之间你就要报到去了,这些都是事实真相。

我们今天要帮助别人示现佛境界,什么是佛境界?最简单的、最扼要的,就是这些年来我们总结佛法的陀罗尼、总纲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如果你不会,最简单又最正确、没有丝毫错误,就是合掌「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头一个杂念都没有,这是在一切场所示现佛境界。眼对著境界视而不见,耳对境界听而不闻,不是说你没有看见、你没有听见。也看见也听见,怎么样?决定不放在心上,佛法里面讲不落印象。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这是佛境界。所以我们决定不可以轻慢念佛的那些老太婆、老阿公,不可以瞧不起他,不可以认为他们愚痴,他们如果是一心念佛,他们也入境界了。我们还在造三途罪业,哪里比得上人?

现在说老实话,从前黄念祖老居士跟我讲,古时候出家人有道心,成就不可思议,所以佛教修行顺序第一个是出家男众,第二个是出家女众,第三个是在家男众,第四个在家女众。现在颠倒了,现在修行念佛往生,人数最多、成绩最好的是在家女众,其次是在家男众。出家人不修行,天天搞什么?搞名闻利养,念念都想对一切人事物控制、占有,起心动念都是搞这个。背师叛道,「师」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的本师。打著佛法的旗号,欺骗一切众生,求得自己名闻利养的享受,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是现前我们佛门的现象。如果我们发心出家,我们要怎样振作起来?决定不能够同流合污。他做得很如法,他是我的好同参道友;他做得不如法,我就要离开他。佛教导我们「默摈」,默摈是我们不理他,对他敬而远之。远,是决定不听他的、决定不学他的,见到他对他有礼貌、对他恭敬,决定不能跟他学。佛教导我们怎样应付恶比丘,佛经上讲「默摈」,默摈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中国人讲敬而远之,佛法说默摈。这个远,诸位要记住,就是决定不能跟他学,决定不能常常跟他在一起,保护自己觉正净。修净土的人特别重视清净心,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保护自己的善心。这个善心就是最少的五戒十善,真正要守得住,要做得到。切记,妄语、两舌,妄语是欺骗人,两舌是挑拨是非,这个罪过比什么都严重。在古时候果报是拔舌地狱,现在更重了,要知道。今天时间到,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