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二四讲) 2002/2/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24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华焰髻菩萨偈第五首:
【以佛威神力,观察一切法,入住及出时,所见皆明了。】
这一首偈很明显的,给我们说的是摄受地上菩萨。清凉大师注解,「了见何法,谓一切法,地地三心」。地地三心,明显说出这是地上菩萨,偈文很明显是「入、住、出」这个三心。经文一开端还是要得佛力加持,『以佛威神力,观察一切法』,这两句我们如果认真努力一点,虽然不能像地上菩萨那样『所见皆明了』,也能做到相似。由此可知,佛力加持的重要。这两句要怎样落实?「观察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六道凡夫迷於世法之中,确实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这个原因并不难懂,无始劫来都是随顺烦恼习气,因此见不到一切法的真相。佛在大乘经教里面所说的,我们虽然读了,不容易理解。
前天有一位法师问我,对《心经》怎么看法?他以为我们修净土宗,大概对於「般若」就疏忽了,这是对我们的修学不了解。佛法的修学,无论修哪一个宗派,无论修哪一个法门,有主修的课程,有助修的课程。我们净土宗主修的课程有「五经一论」,这五种是主修的;助修的课程,大小乘各个宗派主要的典籍,我们都要学。为什么?你要是不学,你对於你主修的这一门经论,你不能深入;换句话说,你了解的有限,你不能够「皆明了」。
「佛法」,就这两个字的名词,意思确实已经是说圆满了。「佛」是觉的意思,「法」就是一切法,观察一切法,你就能够觉了,你能觉悟,你能够明了,这叫佛法。对於一切法能觉悟、能明了,所以佛是觉了的意思。你对於一切法如果不涉猎,怎么能觉了?祖师大德为我们讲解诸佛如来的通愿,共同的大愿,四弘誓愿,四弘誓愿第三句「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不能疏忽;但是学无量法门,必须先把你根本所依靠的法门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古大德修学过程当中,一般是十年,根利的五年。在从前一般来讲五年,前五年著重在德行、在戒律,著重在律仪;第二个五年,著重在本宗的典籍。实际上本宗的典籍,在头一个五年就要背诵,没有讲解,头一个五年学戒律,学本宗经典的读诵。对著本子,这叫读;不对本子叫诵,诵是背诵。你必须有能力,本宗经典要背过。
古大德是真下功夫,跟我们现在人不一样。你说学《华严经》的,这八十卷华严你要能背;你背不过,你学什么《华严》?学天台的,你要背《法华经》,要背诵法华三大部,三大部合起来的分量不亚於《八十华严》;这三大部是天台智者大师的《法华经文句》、《法华经玄义》、《摩诃止观》,这三大部是天台家主修的课程,五年要完成。第二个五年在讲堂里面听讲。所以本宗的东西一般讲是十年,十年之后就广学多闻,「法门无量誓愿学」,至少与本宗有关系的大经大论都需要涉猎,你涉猎要愈多愈广,何况佛还教导我们要深解义趣。我们在今天,为什么我不教大家涉猎这一切经论?因为我们没有古人这十年的基础,自己本宗主修的这一部经论还不通,你没有能力涉猎,道理在此地。
我学经教,前面五年是老师指定的经本,不是老师指定的经本不可以看。我也是半路出家,那个时候我三十一岁,古人学经教都是十几岁二十岁。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古大德许多都是十几岁出家的,这个时候的身分是沙弥,学律仪、为常住服务;我们今天讲作义工修福,学规矩、学习本宗的经论。本宗经论的学习就是背诵,请年龄比自己大的老修,请他们教读。古时候的经本没有句读、没有段落,要找老修行的人教你,读经的时候把句子圈出来、段落分出来,教你们句读。你把它念熟,你把它背过,这是初学,五年初学。初学的成绩经过老师认定可以了,你才有资格进讲堂听讲;没有前面这个基础,没有资格进讲堂。不像现在,现在什么条件都没有,就可以进讲堂听经。
所以今天的佛法比起古时候,我们讲文化水平一落千丈,真的是落到谷底。这个过失是我们前一代的,甚至於前两代、三代的这些老师们疏忽了教学,没有坚持祖师大德的成法,造成今天的现象。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对於这些事情感慨万千。印光大师不原谅顺治皇帝,我们在《文钞》里多次的看到,因顺治皇帝把出家考试的制度废除。这个事情三百多年了,这个制度废除,出家人素质就低落。
从前出家是需要考试的,像我们这些程度可能都考不取。为什么要这么严格的考试?因为出家人是代表佛的,人天师!你看你的身分多么高贵。这个考试是帝王亲自担任主考官。为什么?你要有能力、有资格做他的老师。你一出家,皇上就称你老师,所以他要严格考一考,你够不够资格做他的老师。对於世间法、佛法统统要考试,考试及格他发给你证书,这个证书叫「度牒」。你拿到这个度牒,你就有资格出家。到哪里出家?那是你的缘分,这个皇上不加干涉。你到哪个道场,哪个法师有缘,你去拜他作师父,跟他出家剃度。你的师父首先要看你的度牒;你要是没有度牒,他收你作徒弟,他犯国法。《璎珞经》讲「不犯国制」;国制就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出家人一定要遵守。你有度牒,这就没有问题,收你出家,正式接受佛陀的教育。
那个时候出家人的水平高,帝王对你尊敬,称你为老师,所以你居住在这个地区,这个地区的地方官员没有不尊敬的。社会风气所谓「上行下效」,上面对出家人这么尊重,这样重视,人民对於法师具足了信心。所有一切疑难之事到哪里去请教?向法师请教。法师在社会上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现在我们很清楚、很明白,社会教育,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世出世间法都通达了,确实还要肩负起国家的正规教育。那个时候国家正规教育学校不多,正规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寺庙就分担了,这在中国典籍记载里面就太多太多了。
古时候中国读书人到哪里去读书?寺庙,别的地方没有这个机缘。第一个是书本得来不容易,你想读书,到哪里去找书?不像现在书店很多,古时候没有,而且古时候这个书的价值太高了。为什么?木刻版本,人工一张一张的去印刷。不要说很远,我这个年龄小时候所见到的,抗战之前,民国二十几年,我已经记事了,书是很昂贵的贵重物品。民国二十几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精装本上下两册,卖大洋五块,五块钱大洋是普通四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那个时候打工工作,一个月赚五块钱不容易,你可以养家活口了。从这个地方去想,你就晓得那个时候的书籍多贵!哪有现在印刷术这么方便,照相影印,成本大幅度的降低,这是印刷术不断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以前这《大藏经》,哪一个人敢想自己能收藏一部,不敢想像。要很大的寺庙,里面住众几千人这样大的道场,才可能有一套《大藏经》。这《大藏经》是皇帝给的,一般人想读经,到藏经楼去借藏经来抄,《大藏经》是不会离开藏经楼的。藏经楼就像图书馆一样,你想学哪一部经,你要抄;你要学《华严》,你就要抄《华严》。抄的时候,写的字还要规规矩矩,字不一定要求好,因为你不是书法家。但是要工整,一笔一画要写得规规矩矩的,不可以潦草,潦草是大不敬。从前学东西多么艰难,佛法如此,世法也一样,典籍流通量太少了。
干隆时候编《四库全书》,总共只有七套,分在全国七个地方保存,供养全中国的人。你们要想读书,最完整的图书是《四库》,也是借出来抄,原本决定不能丝毫损坏,保存代代相传。哪有现在这么方便?这是干隆时代的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居然今天有这么便利的印刷术。《四库全书》在中国大陆影印流通了,它影印的数量我不知道;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三百套。干隆皇帝那个时候只有七套,现在是印了三百套,全世界许多大图书馆都收藏。我算是相当幸运,我也买了一套,现在收藏在图文巴我们学院的图书馆。
《四库荟要》知道的人不多,当年干隆皇帝的时候只有两套,一套收藏在干隆自己的书房,一套收藏在圆明园。圆明园有一套《全书》,一套《荟要》,八国联军的时候全部烧掉了,所以《荟要》只剩下一套,孤本。这一套非常难得,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世界书局把它印出来,这一套是希世之珍,珍宝。我买了三十三套,送给中国每一个省、特别市、自治区,一个单位送一套,总共好像是二十多个单位。另外北京市图书馆问我要,我送他一套,上海市图书馆也送了一套,我自己还剩两套,现在放在澳洲。这都是从前没有法子想像的,现在我们读书居然这样方便。但是怎么样?不肯读,不用功。
从前人想读找不到书,现在书摆在你面前不想读。我们应当要多想想,不读书你不开智慧。你观察一切法,我们一般讲俗眼观察;经上讲智眼、慧眼。智眼、慧眼,你不读圣贤书哪来的智慧!你不认真学习,你怎么能得到智眼跟慧眼!古人确实有求学之心、好学之心,真肯干。现在见不到了,很少见。纵然遇到一两个好像是好学,结果怎么?不得法。法是有,典籍里头把学习的方法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不能落实。为什么不能落实?读书很辛苦,懈怠懒散放逸惯了,现在叫你收心,叫你去学习,你受不了,所以你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所以现在人学习的精神毅力跟古人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别,没有法子比。还贡高我慢、自以为是,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怎么能帮助别人!
我在这一生经验当中,我有很深刻的体验。我们现代人的善根智慧绝不输於古人,我感觉到确实比古人聪明,而我们一生的成就远远的比不上古人,原因在哪里?失学。从小没有能好好的教学,我们失掉了教学;父母疏忽没教导我们,老师也疏忽没有好好教我们。什么原因?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他就没有受过好教育,上一代对他们就疏忽了,他对我们的疏忽加一倍,我们对下一代的疏忽又加一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如何挽救?真的要有大誓愿、大的毅力、大的决心,从头做起。
这个从头做起,今天学校不跟你合作,我们怎么办?唯一能做的,就像古时候私人建立书院,聚集少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努力来干,做出成效出来,社会大众就注意到了,然后我相信学校他会考虑要接受了。为什么?我们的成绩超过他了。你要是没有实际的成就拿出来,社会大众谁相信你。我们依照古人的这个教学的理念、原理原则、精神方法,我们来做试验,从德行奠定基础。
这个经上讲的「以佛威神力」,佛的威神力在哪里?要晓得就是经典。你每天读诵、每天研究,天天有悟处,这个悟处就是佛威神力加持你,你对於宇宙人生一切的看法、想法,自自然然就不一样了。我常常提醒同学们,要放弃自己的成见,要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要随顺经典的教诲。经典里面所说的是佛菩萨对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我们要肯定他是正确的,要承认我是错误的;我要把错误放下,我要采取佛菩萨纯正的想法、看法,他们的宇宙观、人生观是正确的,这个转变就是佛的威神加持。读孔子的书是孔子威神加持,读菩萨的经论是菩萨威神加持,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行为,要肯定自私自利的行为是错误的,大公无私的行为是正确的。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宗派,他们古圣先贤留下来的教训,绝对不是自私自利(如果是自私自利,他不是圣贤),都是大公无私,都是教我们爱护自己,也要爱护别人;爱护自己的国家,也要爱护别人的国家。在中国典籍里面,圣贤人所教的,这个国家的后人腐败,不遵守祖宗的教诲,把祖宗立的规矩都废弃了。邻国用什么态度来对它?要想方法帮助它恢复,绝对不是乘这个机会把它灭掉,不是!存绝国,那是无量的功德,他们这个国家的祖宗永远感激你。这个话是圣人的话,这个心是神圣的心。
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人家也如此。每一个家族的祖宗都有智慧,都有家法,一套治家的方法,有规矩。我们在古人典籍里面看得很多,陈弘谋先生收集的《五种遗规》里面就收了不少。你看看古人治家的家法,那就是他家里面的法律;如果他的后世、他的子孙代代都能够遵守,他的家不衰,他们的家庭代代都会兴旺。为什么衰了?不遵守祖宗的这些方法、教训,随顺自己烦恼习气,那就完了,这家就衰了。仁人、长者看到人家家道衰,应当帮助他后世的子孙,劝导他、教导他,「你们的祖宗过去的德行事业功勋都值得人赞叹,你们要好好的继承」,帮助他恢复家道,这种人叫志士仁人,我们佛门叫佛菩萨。只有佛菩萨能帮助一切众生起死回生,但是在今天难。难在哪里?难在今天的人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你好心对待他,他还怀疑。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有什么企图?你有什么目的?不但不接受,还对你产生严重的疑惑,处处提防你。这是世界末日的现象,是全世界恐怕要整个毁灭重新再来的现象。人不知道好歹,你说怎么得了!
我们处在今天这个时代,遭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可以说这是历史上古圣先贤,我们的祖师大德,都没有遭遇过这么样大的困难。我们遇到了,我们的前途这条路怎么走法?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唯一的一条生路是要百分之百的依从圣贤教诲;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我们今天选择的是大乘佛教,怎样能走得通,能够突破现前重重的障难?天天读经,天天讲学,一天都不可以空过。这个样子能够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成绩就出来了,这是我自己一生的经验。我从接触佛法五十年当中,没有离过经本,一天都没有离过。出家之后,在讲台上讲经四十四年没有空过,我有这么一点成绩。这个要毅力、要决心,要远离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我们才能有成就。如果不能离五欲六尘,那你准定被诱惑,你准定被他们推下水,你堕落了!这一点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谨慎,要避免这些诱惑,要真正能够「以苦为师,以戒为师」,我们才能够成就。
『以佛威神力』,这句话一定要明了,不能够误会。学佛决定不能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要知道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果报是在三途。佛在经论里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句句都是真话,「贪心跟饿鬼道相应,瞋恚跟地狱道相应,愚痴跟畜生道相应,傲慢跟修罗、罗刹相应」,所以佛在在处处都劝导我们要断贪瞋痴。用什么方法断贪瞋痴?用戒定慧;用戒断贪,用定断瞋恚,用智慧断愚痴。如果我们没有贪瞋痴慢,给诸位说,佛就无法可说了。所以佛法是因缘生,因为我们有病,佛这才有药、有处方;如果我们没有病,医生对我们什么法子也不能够施设,这个道理总得要懂。佛法不能够错会,所以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有疑,你要请教明师、请教善知识。世间确实有邪师说法,你要是跟错了,那你的麻烦就多了。学佛这是难处,自己有业障,不但有业障,怕的还有魔障。
我们做错事情要忏悔。什么叫忏悔?你要懂得,佛经上讲的「发露忏悔」,那是对真正善知识,真正是有修、有证果的大德,不是对一般普通人;一般普通人,他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他怎么能帮助你?所以记住,「后不再造,是真忏悔」。这是当年章嘉大师教我的,自己知道错了,后不再造,真忏悔!我们对谁发露?对佛菩萨发露,佛菩萨为我作证明,后不再造,这是正确的,这些都是属於佛威神力的加持。所以佛威神力的加持,最重要的读经、听经。
现在确实每个人都有这个机缘,我们讲经流通的这些录相带、录音带、VCD数量很多,你只要选个一两种,一遍又一遍的去听、去学,一门深入,一直到你心定了。这个「一门深入」,它的目的是教你得三昧,就是教你得定;心定,你的智慧就开。所以用这种读诵、听经的方法,把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里面的烦恼习气降伏住。《金刚经》上讲:「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用这套方法来降伏心。经念多、听多,理逐渐明白了;这个理明白,并不是因为你读得多、念得多你明白,是你心定了,不想再去搞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你在佛法里面得到法乐、得到法喜。换句话说,外缘能放得下,内里面烦恼能够不起现行,这个时候三昧现前,你的智慧就开了,经里头的意思逐渐你真的懂得、真的明白了。如果你还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诱惑,财色名食睡还能够动你的心,里面贪瞋痴慢还会起现行,你没有智慧,这个要知道。为什么?你没有三昧,你没有定力,你哪来的智慧!这个时候你所学的佛法,说老实话,不管用。
智慧开了,你所学的统统都有用处,你才能够真正很灵活的善巧应用在你的生活当中,应用在你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大开圆解。三昧没有现前,你不可能有圆解,你学的佛法是很生硬的,像煮饭没有煮熟,半生不熟很难吃,吃了不容易消化;三昧现前,那你就煮熟了。煮熟,你的生活行为一定跟戒律讲的一样,戒虽然没有学过,做的跟戒律讲的相同,这叫「定共戒」,你心定了。到你开悟之后叫「道共戒」,自自然然就如法,不学也如法,展开《律仪》一看,我平常做的就是这样的,不需要刻意去学!我们既没有三昧,又没有开悟,小时候又没有学过,这亡羊补牢是要受一点辛苦。为什么?帮助你得三昧,帮助你开悟。所以学戒是手段,成就定慧的,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经上讲『观察一切法,入住及出时,所见皆明了』,这就是清凉大师讲的「地地三心」,他入初住,住初住,出初住,清清楚楚。这个「入、住、出」,你要是还听不懂的话,我们举个例子。譬如你上学,你今年上大学一年级,你进入讲堂的那一天,一年级的教室,这是入;你在这个教室里头学了一年,那是住;一年学分学满你离开这个教室,那是出。出了之后,你得升到二年级,你到二年级的教室上课,到二年级你就是入;二年级又要学一年,那一年是你住;学分修满升到三年级,你二年级出来了,你就入三年级。我这个说法你就懂了。
初地好像是一年级,二地是二年级,三地是三年级,四地是四年级,菩萨地一共有十地,有十年级。每一地入、住、出,每升一地都是佛威神力加持的,你懂得了吗?为什么?都是依照佛陀教诲来修行,你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个提升就是升级。境界提升立刻落实在生活,落实在日常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那叫住。清凉大师四分里面,这叫「行」。行里面证实我所学的、我所信的、我所理解的完全没有错误,我在行里头证实自己的所信、所解,不是别的证。行又帮助解,解又帮助行,相辅相成,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个修学过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见皆明了」,无一不是佛的威神力在加持。
这个话说得大家还是不容易懂,怕产生误会;我换句话说,无一不是随顺佛陀教诲,你这就懂了,佛的威神力加持全是经典。经典的意思我明白、我懂了,我知道怎样学,我对於经典具足深信喜,我把佛讲的这些道理,确确实实变成我自己的思想见解,佛讲的这些教训统统落实,变成我自己的生活行为,这就是佛力加持。所以离开经典,不读经典、不听经典、不学习经典,佛怎么加持你?没有办法。你千万不要误会,在佛菩萨面前磕几个头、烧几支香、供香花水果就得佛力加持,那是迷信,没有这回事。
你要肯定佛陀一生所从事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学,我们展开经卷就是接受佛菩萨威神加持,这才是正法。古时候读书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憎是讨厌,为什么人家讨厌你?你的毛病习气都起来了。古人还能够撑得住三天,现在人不行,现在人一天都撑不住,你不读圣贤书怎么行!你要不读圣贤书,你必定跟妖魔鬼怪走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那就是妖魔鬼怪,你已经被诱惑牵走了。
佛教导我们,每天早晚必定要做课诵。早课是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随顺佛陀教诲;晚课是反省、检点,我今天有没有过失,有没有违背佛陀的教诲?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是每天不能少的功课,两堂功课认真做,功德在其中。如果是敷衍,好像给佛菩萨一个交代,做完之后没事了,生活工作依旧随顺自己烦恼习气,这是罪过。这样做功课,我常讲,欺骗佛菩萨,每天早晨骗一次,晚上骗一次,你还想成就,哪有这个道理!佛菩萨并不在面前,泥塑木雕的形像,对泥塑木雕的形像你都忍心欺骗他,你还能称为佛弟子?从这些地方细心观察,然后你就晓得自己学佛应当怎样学法,决定不能够跟世俗同流合污,常常要想到超越世俗。
读经学教,亲近佛菩萨。真正学佛人,经典不离身。现在确实比从前方便,我们印的许多袖珍本可以带在书包、口袋里面,教你时时刻刻不要忘记。我们还特别为净宗同学选择经中最重要的开示,我们必须要做到的;选择《无量寿经》六十二句,选择《弥勒菩萨发起殊胜志乐经》四十四句,总共一百零六句,印成一个小册《净宗同学修行守则》,便利同学放在身上、带在身上,时时刻刻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有没有违背?佛在经上讲的、要求我们做的,我有没有做到?告诉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有没有违反?这才叫做真修行。你这个修法,以此功德回向净土,这是你往生的条件。你不具足这些条件,心里想往生,不行!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古大德这个警策慈悲到了极处。第六首:
【一切诸法中,法门无有边,成就一切智,入於深法海。】
这一首偈,佛在《金刚经》上教导我们「深入义趣」,这是说这个。任何一部经典,不在文字多寡,无一不通一切法,真正是《华严经》上讲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一」是任一,不是专一,任何一法都通一切法,所以佛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初学的人,一定要知道一门深入。要深到什么程度?深到通一切法。怎么会通一切法?见性就通一切法,一切法都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你把这个法的根、法的源头找到就通了,所以「一门深入」重要!一门深入完全是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慧一开一切法通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没有一法不贯通。所以在没有通达的时候,专注於禅定、三昧。我们一门深入,目的是求得三昧,三昧得到,慧一开了,一切法自然通达。对於一切法,你需不需要下什么功夫?不需要。所有一切古圣先贤的典籍,你一展开意思都通。你能够见到多少意思,见到多深、见到多广,那是你定慧的功力;你定慧功深,你见到的就深、见到的就广。
在华严这个大会里面,从圆教初住菩萨到等觉有四十一个阶位。这个阶位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定慧功力不等。他能通一切法,通一切法的面广狭不一样、浅深不一样,都是见性的菩萨,所以分四十一个阶级。到第四十一位等觉菩萨,他深广几乎跟如来差不多,平等了,叫「等觉」,等於佛;他还没有成佛,差不多了。三贤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跟如来果地还差很多。由此可知,「三学」我们学佛怎么能够忽略?佛天天讲,时时处处都讲,当然重要。如果不重要,佛何必常说?说一遍、两遍就算了,常常在口中叮咛嘱咐,这个东西重要!
尤其在我们现前社会,这么大的灾难现前,要想消灾免难,什么最重要?戒律最重要。你说定慧重要,定慧是重要,你根本没有定,也没有慧;戒都没有,哪里来定慧!印光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老人家住世,一生所提倡的因果教育。他一生自行化他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是印祖传法的法印,针对现代人说的,也可以说针对世尊末法九千年的修行人所说的。末法九千年修行人,佛弟子应当遵守祖师的法印。这个法印是什么?「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十六个字,通世出世间法。「敦伦」,伦是伦常,世间有伦常,佛法里头还是有伦常。如果不知道敦睦伦常,你人法界都有欠缺,那还谈什么!换句话说,在十法界里面,你来生就不能得人身,不能得人身,三途去了;人法界下面是畜生、饿鬼、地狱,你才晓得敦伦重要。「敦」是尊重、尊敬的意思。「敦伦」是尊重伦理,尊重五伦。怎样才叫尊重?落实才叫尊重,要做到;做不到,你就不尊重它。
佛门的伦理是「佛、菩萨、声闻、出家、在家弟子」,佛教里面的伦常。我们有没有尊重?我们尊重佛,尊重菩萨。佛菩萨的教诲,我们做到没有?佛法里面也有五常,哪五常?根本戒,五戒。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五样东西失掉就不叫做人,古人说的话很不好听,叫衣冠禽兽。你不是人,是禽兽、畜生,你是人的样子,戴上人的帽子,穿上人的衣,你不是人;人一定具备五德。五德为什么叫常?必须具备的,一时一刻不能离开的,「仁、义、礼、智、信」。学佛一时一刻不能离开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的伦常。
祖师提出头一句话「敦伦尽分」,分是我的本分,这是我的义务,我一定要尽到。出家人是什么义务?释迦牟尼佛一生做给我们看,教学。所以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佛教变成宗教那真是大不幸。但是今天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不能不承认。为什么?教学没有了,真的变成神教,把佛菩萨当作神明去膜拜,佛的本来面目湮没不彰,没人认识。我们怎么认识的?从经典里头认识的,经典里不是这个意思。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之后,天天给大家讲经说法,每天上课八小时,四十多年没有休息过,逢年过节也没有放假。你看释迦牟尼佛哪一天去度假?经典上没有。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给人做过佛事?没有,也没有看到里面做个什么法会,统统没有。释迦牟尼佛干的是什么事情?教学、上课,佛的本分就是这样的。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唐代百丈、马祖这两位大师建「丛林」,丛林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学校,正式办学校。丛林的主席就是住持方丈、就是校长,监院是总务长,首座是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执事名称不一样,跟现在大学里面的分工执事完全相同。「分座讲经」就是开辟许许多多的教室,像现在学校里面开许多的科系,你愿意学哪一门经论,你就到哪个讲堂,有老师在那边教导。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的时候,常常跟我讲,丛林是中国佛教的特色,这在从前没有,从前佛教教学就好像办私塾,没有正式建立学校的制度。唐朝百丈、马祖是正式建学校,建立一个教学的制度。「百丈清规」,那就是学校的法规,我们今天讲的章程规则。方老师给我提过不少次,佛教要复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他跟我讲的遍数多,我印象很深刻,但是我没有这个福报,没有这个能力。现在到晚年,好像这个机缘有一点成熟,有这么一点影子了。
我们在澳洲办一个净宗学院,我都是遵从老师的教诲,我们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所以从小小的学院;这个学院,开头我把它当作书院来办。当地政府注册是个学院,实际上我把它当作书院来办,慢慢来扩展。希望在书院培养师资,有德行、有修行的这样的老师。你没有老师,你怎么能办学院?所以很多同学来问我:法师,你什么时候能办学院?我跟现在学院同学们讲得很清楚,你们什么时候有能力教学,我就招生,我就建学校。说老实话,今天建学校不难,硬体设备不难,师资没有!
我今天在那边这样严格要求大家,用意何在?是希望你们将来都是佛教丛林里面的好老师,我对你们是这个期望,你们有道德、有学问、有能力教化众生。我年岁大了,虽然你看我的身体好像还不错,毕竟年岁大了,所以教学、讲经这个事情,你们应当承担起来,认真努力去学习。我会提供你们学习的机会,让你们每个人在讲台都能够做到不中断。当年韩馆长对我的护持,这一分恩德我怎么报答?我要建立讲堂,让你们每个人天天都有讲台练习,我用这个报恩。
我们预定建十个教室,这个图已经画好,现在等市政府批准就可以施工。建筑师告诉我,六月底可以完工。教室建好之后,我们有十个教室,每天至少可以有二十个同学来练习,上午一堂课,下午一堂课。讲台决定不能中断,每天上讲台,三年到五年你就成就了,这样训练就成功了。换句话说,你们三年成就,我三年之后建学校;你五年成就,我五年之后建学校。你们没有成就,我建学校又有什么用?学校校舍、讲堂建好了,没有人去上课,这个样子浪费信徒们的净施,罪过很重。
所以我现在在等著,等著你们有成就。我看看你们讲得不错了,我来听;我听得很满意了,你们教;教得不错,有方法、有规矩,我下一步就正式建校。建校的土地已经买好,我们有二十英亩,二十英亩建这个净宗学院够了。不是没有心,真正是有心有愿,预备的工作都做得很完备,就等著你们能讲能教。希望同学们不要辜负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祖师大德们的愿望,也是诸佛菩萨的愿望。你们想想对不对!
你们诸位的修学,根基要扎稳。学戒,一天学一条,真干!我不要求太多,只要求「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建立你德行的基础,你像个出家人;经教我只希望你们学一门,一门深入。『一切诸法中,法门无有边』,希望你们一门深入,你们学一门,将来在学院里头就教这一门。这一门课程,你要能够教十年,我相信你就有能力旁通其他法门;不能完全旁通,至少可以通一部分,肯定的!现在不能贪多,贪多你就一门都不通。
现在一定是专攻一门,一门深入。学什么?求三昧。你要是学净土,念佛三昧;你要是学天台,法华三昧;你要学《华严》,华严三昧;你要学《楞严》,楞严三昧;你要学《地藏经》,地藏三昧,目的在此地。三昧是定,定能开慧,慧开了之后,就许可你「法门无量誓愿学」,你可以能够涉猎其他法门,你可以学不同的经教;慧没有开,不可以。所以你们可以听我讲经,你们不能学,《华严》欢迎你们听,有好处,拓开你的心量,帮助你得三昧,帮助你开慧,你的功力还是用在你自己一门上。
我教你的不会错,我这几十年的经验;你要是不听,你要怀疑,你要另外搞你自己的,你就吃亏了,古德常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五十年的修学,这个经验可以提供大家作参考,我这个路怎么走过来的。你有更好的路,当然好;你要是没有更好的路,我这条路可以借给你走。这样才『成就一切智,入於深法海』,「入於深法海」就是深解义趣,一部经里头求深解,然后才能贯通一切法。好,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