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二0讲)  2002/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20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慧灯菩萨赞颂第六首:

【十方广大刹,亿劫勤修行,能游正遍智,一切诸法海。】

上来这四首颂,都是赞叹菩萨悟入甚深的法海。第一首(也就是经文的顺序第三首)是赞叹菩萨证得甚深的理法,随愿现身与众生感应道交。第二首就是顺序的第四首,「悟多行法」,福慧双修。第三首是讲证果,修行证果,「体无不遍」。这一首是讲悟入甚深的教法,「深广难知」

赞颂赞叹的是十方来到华藏海会的这些菩萨们,赞菩萨就是赞老师。老师是毗卢遮那如来,如来善教,菩萨善学,所以有这样殊胜圆满的成绩。我们读这些经文,不仅是向往赞叹,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怎样学习效法菩萨,能与菩萨修行有少分相应就好。菩萨得大自在,在九法界里面随众生心现身说法。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怎么学习?至少我们要能够观机,一般人讲察言观色,懂得机会教育,也要学习以一切善巧方便,把佛陀这样殊胜圆满的教学介绍给大众。

现前社会大众对佛法误会的人太多太多,不仅是社会大众,学佛的出家人都有严重的误会。这是什么原因?虽然身出家,没有深入经藏,没有常常读诵大乘。净业三福第三条讲「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没有做到,这是真的。我们决定不能够怕难为情,隐藏自己的过失,那个过失就重了。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发露忏悔。发露是什么?我们自己有过失,知道过失应该说出来,要改过自新。有些出家人门户成见很深,不愿意去读不同宗派的经典,於是造成门户之见,养成狭小的心量,与佛陀教诲完全相违背,确确实实形成孤陋寡闻、嫉妒障碍,不但不能弘扬佛法,实在讲障碍佛法的流通。

学佛,只有教初学的人不准他听别人讲经,不是对普通人;老师看准了,这个学生可以传法,才用这个方法来限制他。如果他不是一个传法的材料,佛门里面讲的法器,他不是法器,你限制他干什么,没有必要。如果这人是个法器,你当然要爱护他,要防止他受不善的影响,不得已才这个作法。而这种作法决定是有期限的,期限长短没有一定,要看学生修学的勤惰。他要是很勤奋、勇猛精进,他的时间就缩短。以什么为标准?以他智慧开了,不是开很大的智慧,足以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善恶、利害。他有这个能力,老师就不限制,就开放了。不管什么人讲经说法,统统可以听;世出世间不管什么样的文字,你都可以看,只有利没有害,你有能力辨别。早年那样限制防范,是因为你还没有能力辨别,怕的是看了一些似是而非,听了一些似正而邪,你受了他的影响,把你的善根毁掉了,那真可惜!所以只有对传法的人才加这样的限制,不是传法的人没有限制,我们要懂得。看看这个人有条件,能够承传大法,要特别爱护。那种爱护往往不露痕迹,老师真的爱护这个学生、照顾这个学生,学生自己不知道。真照顾,表面上不露痕迹。古今中外,好老师对他的传人无不如是。

传人的条件是什么?跟诸位说,非常简单,尊师重道、孝顺父母,这就是条件。老师看这个学生,如果天性纯孝,他的善根深厚,尊师重道,他有资格接受大法。为什么?老师说的他相信,这个相信不是说信了就算了,他能奉行。你对老师尊不尊重、有没有信心,就看老师的教诲你能不能落实。老师教诲不能落实,你对这个老师不尊重。如果尊重,不敢不做,不能不做;我要是不做,对不起老师,他有这么个心态。老师一生教学当中,他对学生很留意,要是遇到这样的学生,他就发现了宝藏,真的是宝。

家里面子弟有真正孝顺父母的,孝顺父母是对於父母的教诲百分之百的顺从,这个儿女可以传家接代,他可以继承上一辈的家业,能担当得起来。最明显的,古时候帝王立太子传授政权;继承人,做学问的人、修道的人,佛门里面讲法子,这个关系最亲密的,法子是传人,不是普通弟子。说剃度的弟子,受戒的弟子,这个无足轻重,最重要的是传法的弟子。这个弟子,自古以来不容易遇到。常言说得好,「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去找!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到哪里去找一个学生真正能听老师话的,老师的教导他认真去做的,找不到。所以佛家常讲缘分,总在缘分,没有缘就没有法子。

诸佛如来,他们跟虚空法界刹土众生结的缘深,所以他的弟子多,弟子多,传人就多。在中国历史上,一个老师的传人很多的,我们只看到一个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生有四十三个传人;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最多我们看到有五、六个传人,一、两个传人的很多。有一个传人、两个传人,四十个以上的没有过,你才晓得这个事情多难。我们看看近代,夏莲居老居士、梅光羲老居士一生弘法利生教学,传人只有黄念祖一个,你才晓得不容易。李炳南老居士在大陆上弘法利生那段时间,我们不要提了,到台湾讲经说法三十八年,跟他学的人多,我估计不会少过五十万人。传人有几个?这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在现代这个时代,真正传他法的只有几个人而已,这才知道真正不容易。不是老师不教,老师非常热心教导,而是做学生的人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关键在这里,不能认真努力学习。

我在早年,三十岁的时候,把工作辞掉跟忏云法师住茅篷。忏云法师教我看经,他不讲,他只叫我看,首先看《印光法师文钞》正编、续编。每天在茅篷里面做义工,这个茅篷就是一个家,所有一切事务由我一个人做。茅篷住五个人,三个法师,一个朱镜宙老居士有七十岁了,总不能叫他们做事,我一个人最年轻,承担全部的工作,洗衣服、烧饭。那个时候不要砍柴,捡柴火。住在山上,山上的树枝落叶很多,我们带著畚箕去捡,那时候烧土灶,这是燃料。水不要挑,山上有个水源。我们把竹子砍下来,竹节打通就变成管子,一根接一根把泉水接来,也像自来水一样接到茅篷里来。那个路差不多有一公里,竹竿一根一根接过来,常常会水断了,没有水了。那是什么原因?山上有野兽把我们的管子弄断了,所以循著这个管子去找,再把它接起来,它是泉水。自己种一点菜,那个时候没有化学肥料,我们还要挑粪,都得自己干。一个星期到埔里去买一次菜,要挑个担子去,走路,没有交通工具。从茅篷走到埔里,走路要走两个小时,来回四个小时。在埔里耽误的时间大概两个小时,买东西,挑一个担子,我能够挑三十几斤,一个星期去一次。我在山上住了五个半月,修福。

忏云法师教给我拜佛,规定我一天拜八百拜,我老老实实一天都不缺,每天拜八百拜,消业障!为大众服务,修那么一点福报。回想当年六祖惠能法师在黄梅,那是修福,八个月,我在埔里是五个半月。离开埔里到台中,李老师在那里创办「慈光图书馆」,我去的时候还在筹备期间,我在图书馆服务。那个时候我就不做这些粗重工作了,管理图书,在图书馆里面担任管理员。人手少,图书馆只住了三个人,图书馆里面所有一切工作我们三个人分担,不需要下厨房;除了不要下厨房之外,其他的什么工作都要做,年轻的时候有体力。在慈光图书馆工作之余,学讲经,所以修福修慧自己要抓住机会,要真干!老师在旁边虽然一句话不说,他很清楚、很明白。尤其我们初到台中的,我们的工作、言行、学习他暗中注意,发现我们还能学、还可以学,他可以教,他就认真的指导。

我去亲近他,两个介绍人,第一个介绍人是朱镜宙老居士,第二个介绍人是忏云法师。这两个人李老师都很尊敬,我们自己若是不认真努力,对不起介绍人。老师善教,学生要会学;会学没有别的,就是依教奉行,老师教的对自己肯定有利益。什么时候你才知道利益?你依教奉行一段时期之后,你就明了。不能依教奉行,这个利益你自己永远不能觉察到。夏莲居老居士常讲的,真干!不真干不行,真干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就的。

『十方广大刹,亿劫勤修行』,我们看菩萨,这个不是普通菩萨,是地上菩萨摩诃萨。他们活动的空间大,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是他们活动的空间。上求下化,到一切刹土去拜佛、供养佛,听佛讲经说法,这是上求;学到之后,他会落实在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之中,那是下化。他所接触的是十方世界有缘的众生。「亿劫」是时间长,长时间从来没有中断过,勇猛精进在修行。我们阿赖耶里面的烦恼习气太多太多了,过去无始劫来我们就迷惑颠倒,生生世世在搞六道轮回,这些烦恼习气统统要把它修正过来,短时间哪里能办到!

菩萨粗重的习气没有了,肯定没有了,还有极其微细的。经教里头告诉我们,八地菩萨他见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的习气种子,我们只是听说,阿赖耶识在哪里都不知道,找也找不到。八地菩萨才发现!发现了,当然他就能够把它修正,这是八地以上菩萨修行的境界。他修什么?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七地以前,大概我们一般讲初地到七地,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在这上面用功夫。到八地才发现阿赖耶,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之后,成所作智渐渐就趋於圆满。

转八识成四智是地上菩萨的事。我们如何学?我们学习的办法仅仅是少分,实在讲这个少分连边也沾不上,但是总是一个方向。方向没错,那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放下分别执著,我们从这里下手。从什么地方看成绩?一年一年来做个比较。今年跟去年相比,我们见色闻声,我们的执著、我们的分别是不是比去年轻了。如果比去年轻,我们的修行就有进步。如果仔细去想一想,跟去年还差不多;换句话说,没进步。如果说我今年对这一切事情的分别执著比去年严重,那退步了。从这个地方反省检点,真做功夫。功夫得力,然后把时间缩短,半年半年比较,我今年上半年跟去年下半年做个比较。功夫若是得力,一个月一个月做比较,我这个月跟上一个月做一个比较看怎样。诸位同学,这叫做勇猛精进。如果你能够比较,一个星期做一个星期比较,我承认你是菩萨,你不是凡人,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不一样。如果能做到月月不一样,你这一生如果是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问题!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签证,你已经拿到手上了;月月不一样。如果你每个星期不一样,你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你生死自在。你想在这个世间多住若干年,一点妨碍都没有,你就得大自在了。

我们今天谁来教我?老师、善友没有别的,是你心目当中最尊敬的人。为什么?他说话你听,这就是你的真善知识、你的老师。这个人道德再高、学问再大,你对他没信心,他讲话你不会听的、不能依教奉行的,这个人不是你的善知识。我们在中国佛教,古来祖师大德接引学人,我们看到这种例子太多了。年轻的学人、修道人去参访一位善知识,见面之后,这位大德跟他讲:你的缘不在我这里,你到某个地方去参见某个法师,你的缘在他那里。这个年轻人到那边参学,果然成就了。什么原因?是不是这个人有神通?不见得。见面总是谈谈话,尤其是初见面,总会问长问短。一定会问,在当代这些大德当中,你最景仰的是哪一个?你想学的是哪个法门?都会问。问完之后,这个善知识就介绍你最景仰的那个善知识,你的缘在他那里,你应当跟他学。他自己有能力教,甚至於自己的德行成就高过那个人,但是你这个学生对他没有信心,你在他这个地方,你的光阴浪费了,你学不到东西。古今中外,一个道理。他到那边去修学果然成就,那就是他心目当中最仰慕的人,依教奉行!

可是还有一桩事情,你不能不提防。那是什么事情?好事多磨,中国外国、古往今来没有例外的,会有人从中破坏。你仰慕那个善知识,他会告诉你那个善知识有什么缺点、有些什么毛病,他有些什么过失、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他来跟你讲,破坏你的信心,这个例子太多太多。问题就看你有没有智慧?你的信心会不会动摇?这些人来说话的,两舌、绮语、造谣生事,信心动摇你就完了。这个我们一般讲要看你的运气,佛法里面讲看你的善根够不够深厚。一念疑惑,你的道心就退转,你的信心降温,造成道业上的严重障碍。谚语常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古往今来,哪个修行人没有遇到过!

我亲近三个老师,你们同学们都知道,都有许多人在我面前说他们的过失。我是什么态度?从小受一点家教,儒家的教育,听老师之过就像听父母之过,「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而且我听了赶快回避,我就离开,我不再听了。这个态度有效,因为他们讲我不听,以后人家就不在我面前讲了。他讲你喜欢听,那好了,你不可能不受影响。你受影响,谁吃亏?你自己吃亏,善知识不吃亏。

这些话没人教了,这些事任何一个真正发心修行人不可能遭遇不到的,肯定遭遇。为什么?你生生世世这些冤亲债主多,他们不会让你成就。为什么?他要报复。你成就了,他报复不了。你出了三界,他找不到你了。总得想尽方法,把你留在三界六道,总有一天因缘成熟了,你要受果报;欠命的要还命,欠钱的要还钱,世出世间事情没有什么便宜好占的,这是真理。所以修行,微细的这些烦恼习气,等觉菩萨还在勤修行,我们不修行的人,那烦恼习气太重了,压得气都透不出来,而不知道自己有过失。

『能游正遍智,一切诸法海』,这两句菩萨能做到。对我们来讲,如果你这一生当中,也一生抓住大好的时光,勇猛精进、依教奉行,能够有个三、五十年,也会有一点成就。真正有成就了,别人会找你、会邀请你。在今天这个世界交通便捷、资讯发达,如果你真是出了名,全世界许许多多地方邀请你,你「能游正遍智,一切诸法海」,你可以在这一个世间、在这个地球上到处弘扬佛法,有一点点相似。菩萨他们游历的是十方广大刹,我们可以游历这个小地球。这里头最重要的是不能著相,决定不能著名闻利养,不能够贪著五欲六尘;名利有丝毫贪著,决定堕落。唐朝悟达国师是典型的例子,我们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事情要做,名闻利养丝毫不可以沾染,不能够受诱惑。心心都在道上,念念帮助别人破迷开悟,转恶为善,那就对了。

请看慧灯菩萨赞颂第七首:

【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见,无生亦无相,普现於诸国。】

第七、第八这两首是赞叹「身业普应」,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千处祈求千处应,显示出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第七首,清凉大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字「深」,第八首是「广」。经文里面讲的「坚密」,清凉大师说菩萨的身「齐佛体用」「齐」就是等齐。这个地方的菩萨都是等觉菩萨,他们所证得的身跟如来果地上的已经没有差别,等齐诸佛所证之体、所证得的相好作用。换句话说,自心本具的圆满的般若智慧、本具的万德万能、本具的圆满的相好,这些菩萨摩诃萨们都证得了。「坚」,大乘经上常常赞叹如来的身是「金刚不坏身」,这是坚;这是显教里面讲的。密教里面讲三密相应,身密、语密、意密,这个「密」就是密教里面讲的身密,都是赞叹到极处了。

『一切尘中见』,意思就是说明唯一坚密身,身遍一切处,遍一切微尘当中。清凉注解里面讲「即一而多」,一多不二,所以「遍一切」「即大而小」,所以「尘中见」「一切」是讲一多不二,「尘中」是讲大小不二。换句话说,他超过一多,超过大小。你们诸位想想,这两句话什么意思?近代的西方大科学家,说我们生活在相对的世界,这话真的说得不错,这种发现算得上是聪明绝顶。他还没有能想到,还有超越相对的。一多相对,大小相对。超越相对的,那在哪里?一真法界。给诸位说,九法界都是属於相对的,超越相对叫做一真。

清凉说:「无功之应,故无相而现。」这底下讲『无生亦无相,普现於诸国』,这个意思深,佛菩萨哪个地方不现身!为什么?众生有感。要是众生没有感?不可能没有感,一切众生统统都有感。你要问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本是同根生。根是什么?心性,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想想看,彼此哪能没有感应道交!但是这个感有很明显,有不明显,这是真的。有的感很强烈,有的感非常微弱;极其微弱的感,真心本性都能够接收得到,再微细都能够收得到。

只是我们凡夫,特别是六道凡夫,我们这个迟钝,迟钝到了极处。不要说微细的感我们一丝毫都不能够觉察,很明显的感在面前,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这就是佛法当中常说的业障太重,重到几乎真正所谓是麻木不仁,好像没有知觉了,我们严重到这个程度。这个毛病如果不断,再发展下去,我们来生投胎投什么?说老实话,动物都没分,投胎作植物、作矿物。你说为什么?这个头脑反应冥顽不灵,还坚固执著,就变成石头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草木有灵性,石头也有灵性,它的那个灵性比起动物微弱很多。

我自己亲身遇到过,树木花草之灵来求受三皈,我们中国人常讲的树神、花神、草木的神灵。还有什么?石头来求皈依,石头年代久了,几千年几万年,石头也成精了,它有灵性也来求受三皈,这个决不是假的。从这些现象当中、讯息里面,我们了解有超越相对的境界。诸佛与大菩萨们,九法界里面的菩萨不行,至少「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超越十法界,住在一真法界里面,行。所以我们不能不知道学习。

这个学习的方法,是大乘佛法里面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修行方法:作观,观是观想。观想不容易,观想不会用就变成胡思乱想。因为观想跟胡思乱想很相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观想是不用心意识,这个话我们不好懂。怎样不用心意识?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识是第六意识,离心意识才叫做观。由此可知,观想里头有没有想?没有想。你有想,落在意识里头,你就有了分别执著。这是大乘法,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个法门,我们常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而作观是所有一切法门修学的总原则、总纲领。你要是会用,你的功夫进步就会很快。你不会用,你想你的功夫得力,难!就是念佛都难。

这个方法在大乘法里头重视,古来大德没有一个不重视的。现在人不懂得,所以现在修行,我们很少看到修行功夫得力的人。为什么?这个方法失传,没人教了。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看到的,总的来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不要去分别,不分别是不用第六意识,不执著不用第七识,只要用这两个功夫就好了,我们的功夫就能得力,眼见色不要去分别它、不要去执著它,耳闻声也不要分别它、也不要执著它。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样?决定随缘。

我每一次往来这条路上,都会经过薝葡院广洽法师的道场,早年弘一法师到新加坡就住在这个地方。我从那里经过,我就会想起弘一大师,弘一大师晚年修行功夫得力。我怎么知道得力?我听这边同修们告诉我,弘一大师在这边居住,跟大家接触很随缘,平易近人,供养的饮食没有一样不好。菜烧得太咸,人家尝太咸了,问:「法师,是不是太咸?」「好,很好,咸一点很好。」那个人送菜来,没有味道,搞得太淡了。法师说:「好,淡有淡的味道。」这是说的什么?他分别执著没有了,这就叫观照,这就叫离心意识。

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你要是不离心意识,什么样的法门你都不会得力;你要是离心意识,任何法门功夫都会得力。不分别、不执著,一切随缘,随缘就自在,你就会快乐法喜。你不肯随缘,坚持自己的成见,我想怎样怎样,那就麻烦多了。我想这样,他想那样,我们两个想法怎么能不冲突!冲突摆不平,到最后怎么样?争执。争执互相不肯让步,最后就是斗争、战争、打架造业。古大德懂得防微杜渐,严重冲突的根源非常微细,在这微细地方你就把它堵住,大的冲突、大的恶业就化解了。

所以佛菩萨教导我们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什么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具体而言,就是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自己的习气烦恼,就如此而已。果然能放下,身体在这个世间就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众生就是随缘,随喜功德就是自在。坚持自己的想法看法,我执坚固,分别执著严重。那是什么东西?三途六道的根本。你要想脱离三途六道,你不把这个根除掉,修什么法门你都脱离不了三途六道。为什么?那根太深了。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跟大众相处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你们觉得好就很好,不必问我,我随顺你们,我没有意见,我没有分别,我没有执著。我能随顺,所以我得自在,我烦恼轻、智慧长。凡是不能随顺,坚持自己的成见,烦恼重、业障重、智慧不开。这些道理在大小乘经论,佛菩萨不知道讲多少遍,我们读经听教,怎么不觉悟?这世间人常讲怎么不开窍?话说回来,只好用佛经里头一句老话:业障太重!除这个之外,我们想不出哪个是真正的理由。

业障太重就是你的分别执著太坚固,你在一切场所跟大众相处,你不肯让一步。古大德常讲「让一步海阔天空」。彼此不相让,造成冲突,造成战争,造成天灾人祸、生命的伤亡、财产的损失,这个责任是推脱不掉的,果报你必须要承受,不是开玩笑的,不是儿戏的。发动一场战争,战争的责任有多大,如果当事的人要是真的懂得、明白了,他决定不干这个傻事。为什么?因果不得了。这些都是一些大福德人干的事情,没有福报的人,你杀一个人,警察抓去的时候,你都要判死刑抵命。有大福德的人发动一场战争,死伤千千万万人,他没有罪,他不要偿命。对的,世间法律上他没有罪不要偿命,因果跑不掉。世间法律你可以能够幸免,我们中国古人所讲阎罗王那一关过不去,那里没有人情讲,牛头阿傍、恶鬼都要治你的罪。你在地狱罪报受满之后,你还是要还债,欠命要还命,欠钱要还钱;你糟蹋多少人民的生命财产,你能够逍遥自在逃避,没有这个道理!那因果律不是被你推翻了吗?佛都不能够推翻因果律,菩萨在没有修行证果之前所造的恶业,到成佛的时候,因缘聚会时还要受报,释迦牟尼佛有三个月「马麦之报」。释迦这一族出了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出了一尊佛,你说这个族群的人福报多大,但是还是逃不过琉璃王这一个劫难。释迦牟尼佛晓得,头痛了三天,没有法子救。说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是相等的,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能敌须弥大海。谁知道?佛晓得、佛清楚、佛明白。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会的人没有一样不是在修行。会的人念念都在积功累德,不会的人念念都在造业,想起来是很可怕。

遇佛难!人身难得,佛法难逢。遇到佛法,那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了,要牢牢的把它抓住,我在这一生当中务必要入佛境界,这个就有意义、有价值,你没有空过了。总得要明了,要觉悟,不要把这一生大好的机缘空过,那是真正可惜!世间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佛说的话不错,常常提醒我们,「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这一生当中,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想做一点好事,想认真修行,都有许多障缘障碍你。这是什么原因?自己一定要晓得,不要怪别人,怪自己过去生中跟这些人没有结好缘。你要是怪别人,罪上又加罪。千万要记住,佛教导我们「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就是你修行环境。

我常常教大家,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根本在哪里?在家庭,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世界太平。我在讲经的时候跟大众相聚,我常常讲我要选择一个地方来修行,我选择的条件是什么?看这个地方的离婚率。这个地方离婚率太高,超过居住人口的半数,我不会在这个地方住。为什么?这个社会不会安定。社会好比我们一个人身,家庭好比身体上的细胞。这个地区的细胞一半都坏掉,这还能住吗?「家和万事兴」,为什么一家人不能和睦相处?

我教过大家,现在年轻人结婚,组成一个小家庭,已经不是从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了,都是你们自由恋爱。没有结婚的时候看对方,完全看对方的好处,没有看到对方的缺点,有人说对方的缺点,你都不会相信,对方是十全十美。结婚之后麻烦大了,天天看到对方的缺点,没有一个好的地方,这怎么能相处,非离婚不可。要怎样维系这个家庭?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好,只看对方的优点,决不去想对方的缺点。永远看对方的优点,永远记住对方的优点,把对方缺点忘得干干净净,决定不放在心上,这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幸福,这个家庭的前途无限的光明,这个家庭对於社会有真实的贡献,这是佛教给我们的。真正学佛的人,家庭一定是幸福美满的佛化家庭。家庭就是道场,在家庭里面就修四摄六波罗蜜,生活会过得非常幸福快乐,这个样子你修学,你这个家庭得三宝加持。我们学的东西,不能在家庭里落实,这个佛白学了。自己的业报都转不过来,怎么能帮助别人!

佛法实实在在讲是了不起的大学问,对自己来讲,成就自己一生的道德学问,智慧功德圆满之身;在一个家庭,成就美满幸福的家庭;在一个道场,真正是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如法修学的庄严道场。现在我们看学佛同学的家庭、学佛的道场、学佛同修所做各种事业,为什么不像佛经上所说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名义上学佛,形式上学佛,没有去读经,没有去研教,没有把佛经典上那些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没有把佛的教诲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错在这里,没有落实。在家同修违背了三皈五戒十善,出家的同学舍弃了沙弥律仪,其他的更不必说了,比丘、菩萨律仪就不用谈了,最基本的沙弥律仪都丢掉了,学佛的四众同修,焉有不遭难的道理!只搞形式,没有实际,要知道佛菩萨、护法神走了,离开了,你们这一批人学佛是假的,不是真的,鬼神都瞧不起你。饿鬼道、畜生道里面有修行的,他们都瞧不起你,你不堕三途,谁堕三途!你不遭劫难,谁遭劫难!

无论是弘法、护法都要通宗通教,通人情达事理,你才有能力弘法,你才有能力护法。如果不能够通情达理、通宗通教,你要赶快认真努力学习,真正明了「无生无相」的道理。佛经里面讲的「无生无相」「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你这样解释,你完全搞错了。什么是无生?生而无生。什么是无相?相即无相,这个道理深。无生,释迦牟尼佛不是示现八相成道吗?兜率天宫降生,入胎出胎,那不是有生吗?世尊当年在世,世寿八十岁,八相成道。那个八相有相,你能懂得吗?相即无相,生即无生,我们不懂,这才是事实真相。我们为什么不懂?因为你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所以给你讲真话,你听不懂;给你讲假的,你懂。你把假的当作真的,对於事实真相一无所知。

《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八相成道之相,是不是也是虚妄的?对的,是虚妄的。为什么是虚妄的?《金刚经》末后那一首偈子讲得好、讲得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就对了。我们没有作如是观,我们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就是八相成道。实在讲,就是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包括我们的身体,事实真相是「无生无相」,我们不知道,怪我们自己太粗心、太大意了。有几位同修喜欢照相,你们看照片,有没有在照片上看出无生无相?聪明人看这个会开悟。你们听声音,你们有没有在声音里面听出无生无相?这真用功,这真叫会修,不会就没有办法了,关键在真的要会。祖师常讲:「会么?」这一句话的意味深长,真的只有会的人听得懂,不会的人听不懂,不晓得祖师问的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会的人听懂。

一切诸法,不生不灭;换句话说,你找生灭找不到,所以无生现生,无相现相。相是什么?相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大般若经》里头讲得太详细了,你以为是真的!所以只有彻底了解事实真相的人,他当然放下了。他何必执著,何必要争执,是不是?毫无意义!你们喜欢怎么搞就怎么搞,一丝毫分别执著都没有,应化在九法界里面,随心应量得大自在,就是这样的示相。上根利智的人,一接触他就开悟,三转法轮里面叫示相转、示转。世尊一生表演的、示现的八相成道,相即无相,生即无生。我们聪明人一看到,回头看看自己,自己跟他没有两样,他如是,我亦如是,就入境界了。看不出来的,中下根性的人,怎么办?言说,给你讲经说法,来帮助你。你还不能完全相信,到最后怎么办?作证明,作证转。这个时候你再不相信,那就没有法子,再等下一次,下一次来生后世,你这一生不能得度。看到念佛往生的人,那是作证明。你看人家念佛没有病,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这个再要不相信,那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你仔细看看,做善的人得福报,做不善的人得恶报,因缘果报都在面前,这叫什么?作证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