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一六讲)  2002/2/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16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法海菩萨赞颂第七首:

【诸佛广大音,法界靡不闻,菩萨能了知,善入音声海。】

向下这三首偈,都是讲「善入音声」。第七首是「入大音」,第八首「入妙音」,第九首「入一切音」「善入音声」,用十二句来说明,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在楞严会上,文殊菩萨为我们选择法门,菩萨讲「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换句话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六根比较起来,耳根最利。你现相,实在讲现相已经把事实真相都显示出来了,可是众生看不出来,不如跟他详细解说,他一听就明白了。如果我们这个地方的众生要是眼根最利,佛不必说法,这「现相品」就具足了,《华严经》到这个地方可以圆满,后面不必说了。由此可知,相还是要现。哪些人得利益?上根人得利益,上根人一看、一接触就明白。但是中下根性的人多,至少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世尊当年示现在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契这个地方众生根机。孔老夫子出现在中国,他有弟子三千,也是以言说、音声为教体。再看看这个世界其他的宗教,宗教最初的创始人,没有一个不是以言语、音声来传播神圣的教学。

所以这个地方讲「善入音声」,用了这么长的文字,他有道理。哪些人听经闻法能悟入?我们在这里看到「善入」,用现在的话讲是「会听」。佛菩萨会说,还得要听的人会听。祖师大德曾经有这个说法,「善说不如善听」,这个话是有道理。自古以来真的有不少例子,老师并不是十分高明,学生会听,往往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所以好学、会听,这是世出世间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不会听的人不得受用。以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这是中国世俗的一个口语,含义很深,所以我们要学著会听。

「好学」这两个字也有讲究,现代人学东西跟古时候人不一样,如果讲到专精,古今实在讲没有两样,都是从专精入。入进去之后,中国古人跟现在人又不一样,他精,精到后面他通,所以精通。现在人是精到极处,他不通;确确实实他是一门,一门很精,其他的他不懂。中国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学说,我们讲儒、释、道三家,这三家东西的入门是精,专精,到最后他贯通,一切法都通,这是我们常讲:开悟了。东方的教学重视悟性,这跟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确实没有突破心意识,东方会突破,所以西方人著重在研究,研究是用心意识;东方人讲参究,儒家都讲参究,参究是不用心意识。看起来方法好像是一样,他的用心不同,所以效果完全不一样。

再说到东西方教学,基础不相同。东方教学的基础是德行,这是学问的根本。西方人教学把这个疏忽了,西方人重知识;东方人重智慧。这些我们要了解,东方人教学的效果跟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童年生活是天堂,我们常常听到人讲,在西方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这个形容得不错,确实是事实。在东方就不一样,东方的儿童时代不是天堂,在儿童这个时代勤学,培养德行的基础,所以一举一动严加管教。儿童没有自由,父母教你,老师教你,尊长教你,培养德行的基础;踏入社会之后,修福,你懂得为社会服务;老年享福。跟西方不一样,西方人在儿童这个时代享福,东方人是老年享福。老年退休之后,受到社会,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尊重。虽然退休没有工作,实际上他变成大众的顾问,年轻人常常来向老人请教。老人经验丰富,广学多闻,不仅是知识,他有经历。他这一生做过多少事,他有经验,他的学问是真实学问,是年轻人的导师。所以中国老人是享福,而不是坟墓。好像我们种树一样,从树苗辛辛苦苦、好好去照顾它,慢慢这棵树长大开花结果,最后果实收成,中国人生的路是这个走法。

这个时代很不幸,这个时代要说起来就是最近一个世纪,这一百年,满清亡了,民国兴起来,把老祖宗教育的方法抛弃,一味去学习西方的。实在说西方好的东西没有学到,西方不好的东西学回来了。学回来之后变本加厉,造成这一百年来中国人的苦难。我们眼看中国苦难并没有告一个段落,真正的大苦大难还在后头,我们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从哪里看起?看看现在底下这一代。中国现在推行一胎化的政策,后果很难想像。一家一个孩子,父母疼爱他,祖父母疼爱他,外祖父母疼爱他,六个人宠爱一个小孩。将来这六个人老了,这一个小孩养六个老人,他要是养不起他就会丢掉,这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是不是要学西方,将来由国家来养老?美国二次大战之后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采取由国家来照顾老人,这个制度建立起来,美国几乎被这个制度拖垮了。为什么?年轻人不积蓄了。积蓄是美德,中国人几千年来知道积蓄。外国人没有这个观念,为什么?老了没有工作没有关系,国家每个月给你生活费用。国家穷的时候怎么办?没有钱的时候怎么办?严重的社会问题。

另外一个是不讲道德、不讲仁义了,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利害关系。有利彼此往来,没有利的时候不再往来,亲人也视同陌生人一样,这还得了!政策的制定不是简单事情,要想到以后的结果,以后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今天实在讲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中国人口这么多,苦难在所不免,这种苦难我这个年龄见不到了,现代这些年轻人长大的时候,我们已经离开这个世间了。所以综观整个世界前途,普遍把道德扬弃,圣贤人的教诲不再受到重视。今天社会不安、动乱的原因是什么?研究的人很多,真正把病源诊断出来的不多。有心人不是没有,能不能看问题看到这样的深度,看得这么广。能够看到往后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三个世纪的,只有世出世间的大圣,所谓「百世可知也」,他们的眼光远大。就以中国人普通所讲的,三十年为一世,百世是三千年,有这种智慧能够看到三千年以后的事情,这是学问,这是智慧。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就知道「好学、会听」重要!我们才能做佛的好学生。

现在请看经文,『诸佛广大音,法界靡不闻,菩萨能了知,善入音声海』,这首是赞佛说法,赞佛的善说。从什么地方赞叹?从学生,也就是从菩萨赞叹。因为菩萨听佛说法他就开悟了,「能了知」是开悟。赞学生就是赞老师,菩萨是学生,菩萨个个都开悟了,个个都善入如来音声海,你想想这个味道!为什么菩萨会听,我们不会听?原因就是我们不是菩萨。我们跟菩萨差别到底在哪里?用心不一样!我们起心动念只知道有自己,这是凡夫,不知道还有别人。我喝一杯水,我有没有想到别人要不要喝?我们讲经讲台上都会放一杯水,有很多同修跟我说:法师,你讲了两个小时,一口水都没有喝。是的。为什么?大家没有水喝,我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喝一口。如果每个听众面前都有一杯水,我就会喝了,这是普通礼节,人情世故。我怎么会懂得这个?老师教的,一切时、一切处要照顾大众。

你看看这些经上,我们不晓得念多少遍了,每位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承佛神力是求佛加持,观察十方是照顾大众,心都在大众那边,不在自己。我要吃饭,我想到大众有没有得吃;我要穿衣服,有没有想到大众有没有衣服穿;我们要住个房子,想想大众有没有房子住。我有能力,我一定会帮助大众。现在在澳洲可能有这个机缘,我们想建个「弥陀村」,照顾低收入、贫苦的大众,我们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只要他乐意跟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接受我们的照顾,我们都欢迎。

这些年来,我每次到澳洲,都很留意去参观考察老人福利事业,我看澳洲做的我很欢喜,他们做的比美国做得好,比加拿大做得好,其他地区那就更不必说了,其他地区比不上美国、加拿大。他们的退休村,居住的环境确实非常好,里面有等级,看你的财力。如果你有钱,你可以居住独栋的房屋,三房两厅,跟住家一样,车库可以停两部车,但是那个房子需要三十万澳币。次一等的双拼,一栋房子两户人家,大概要十几二十万澳币。第三种就像旅馆里面的套房一样,那就像美国的老人公寓,有个小客厅,有个套房,有个小阳台,这样的房子大概需要十万澳币,那是一个单位,不是一栋房子。每个星期你要交伙食费,还要交服务费,大概是两百块钱,生活都有人照顾你。我心目当中是不分等级,我们的退休村一律平等,居住的房舍是平等的,伙食也是平等的,特别著重提供精神生活。宗教信仰不同,这里面可以有念佛堂、禅堂,有基督教的教堂、回教的教堂。我们不同宗教信仰,大家在一起生活,彼此互相照顾。这个退休村也收钱,但是收的费用很低,完全是以服务为目的。

澳洲退休村也是对老人服务,服务得相当周到,但是收的费用比较高。政府也是学美国,政府要负担老人的生活。听说现在政府穷了、收入少了,大概以后对於老人,政府可能没有力量再照顾了,这个问题严重。新加坡政府聪明,知道外国老人福利的弊端严重,所以新加坡政府采取强迫储蓄,这个很聪明,这是解决社会真正的问题。在新加坡,每个人的收入,政府强迫你一定要拿百分之几来储蓄,他们叫「公积金」。到你年老退休,你储蓄的这笔钱就可以养老;如果不够,国家补贴。那个数目不多,国家可以负担得起,这是很好的一个方法。

我们希望借重佛弟子布施供养这个善心,我们来照顾这个世间苦难的众生,做一点真实的好事。这是物质方面的照顾,只是手段不是目标,目标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弥陀村实际上是老人学校,你进入这个退休村,这里面有很多班级,你喜欢什么,你可以学习什么;你爱好什么,我们一定想方法找到跟你同爱好的人,来跟你一起修学,来教导你,充实你的晚年精神生活。这里面的佛堂、教堂天天上课,有法师、有牧师、有神父天天在那里教学,这个很有味道,可以互相参学。每个教室都是开放的,你可以在这里面学习你过去从来没有学到的东西。老人学校、社会大学,这很有意义。

我们要把在经典上所学的,要落实「众生无边誓愿度」,在这个大愿、大题目之下,做不尽的事业!这是菩萨行。念念为众生,这个人会开悟,你就「会听」了。为什么?佛念念为众生,诸佛如来没有一念为自己。经上常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没有私心,一点自私自利的念头都没有。活到这个世间来,是来干什么的?是来为社会服务的,是来照顾苦难众生的,不是来享福的。来享福的是哪些人?是六道里面有福报的,过去生中修福,这一生得人身来享福报,这是佛经上常说的「人生酬业」。凡是业报来投生的,为什么来投生?他酬偿他的业报,过去生中造善,他来享福;造作不善,他来受苦。

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他不是业力来的,他是愿力来的。他发什么愿?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他是这个愿力来的。哪个佛菩萨是享福的?我们没有看到过,在经上都没有,都是为众生服务的,种种示现,目的都是教化众生、启发众生。菩萨无量劫来,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在经里面看到,一切时、一切处,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学得多,什么都学,真正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什么?你要帮助无量无边不同根性的众生,那你什么都得会,你不会怎么行!多一个能力,你就多一个服务的项目;你少学一样东西,在对众生服务里头,你就少一个项目。所以菩萨不但德大、能大,他什么都会,样样都学。

什么是第一优先?第一优先准是生活方面。佛在经上常说「法轮未转食轮先」,生活不安定,还有什么心情来学道!所以要学道,基本的条件是生活要安定,生活清苦一点没有关系,要过得去。所以现在学佛难!难在哪里?现在出家人的生活不稳定。你看看现在一般寺庙经济来源靠什么?靠经忏佛事,靠做法会,这个不能修道,心是浮动的。从前寺庙经济来源有一定的,寺庙道场一年到头没有经忏佛事,没有法会。它的经济靠寺庙的田产,他有不动产。从前施主布施给寺庙,不是布施钱财,是买田地送给寺庙,买山林送给寺庙。寺庙把他的田地、山林租给农夫去耕种,农夫有收成之后,分一部分供养寺庙,就跟纳税一样。这些农夫不必向国家纳税,因为这是寺庙的。他向寺庙纳租,寺庙收租,所以他的生活安定。他不靠信徒,他也不需要化缘,住在道场里面的人心是定的。生活清苦一点,绝对不会饿著、冻著,一心办道。所以没有一定的经济来源,那怎么行!今天中国大陆的寺庙恢复了,但是寺庙的经济制度没有恢复,而不知道经济制度是寺庙的命脉。经济制度不恢复,单单恢复寺庙,那是恢复了躯壳,生活的来源你自己去想办法。这对出家人是沉重的负担,身心有很大的压力,怎么能够安心办道!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最近这一个世纪,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真正有成就的都是在家居士。你要问什么原因?在家居士没有这么大的压力,特别是中国的老人,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一点储蓄。他老了退休之后,这一点储蓄让他能够安度晚年。我们这一代的人都有这个想法,都是这个作法,现代年轻人跟我们的想法、作法不一样了。身心安稳,无忧无虑,一心向佛学习。诸位要记住,向佛学习就是要学习帮助一切苦难众生。

佛帮助众生三桩事:第一个是帮助众生「深信因果,断恶修善」。这一条就是《了凡四训》里面所讲的改造命运,这个非常现实,这是最浅显的第一个科目。第二个科目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才真正是佛学。第三个目标是帮助他「转凡成圣」,帮助他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帮助他证得佛菩萨的果位。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教化的是不是这个样子;我们今天的修学,与世尊当年所教、所学的相应不相应!这不能不懂。

请看法海菩萨偈颂第八首:

【劫海演妙音,其音等无别,智周三世者,入彼音声地。】

这一首偈是「入妙音」,第一句『劫海』是讲时间之长。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前面跟我们讲三轮教化,这三首偈特别强调语音,它的意义前面跟诸位说过了。『妙音』,包括一切诸佛菩萨为众生所宣说的无量法门。贴切一点讲,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所说之法,字字句句都是妙音。「妙」的含义很深很广,到底妙在哪里,我们要知道。妙在这个音声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那怎么不妙!会听的人听佛说法会开悟、会证果,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在楞严会上,连摩登伽女听佛讲《楞严经》,才讲了一半就证三果,会听!开悟的就更多,如非妙音,如何能令听众开悟、证果!

既然如来所说全是「妙音」,佛灭度之后,这些弟子们把佛所讲的这些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变成经典,经典变成了「妙法」。诸位听这两个字,不要就联想到《妙法莲华经》。其实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妙法,要懂得没有一部经不妙、没有一句法不妙,就是因为它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凡夫做不到,不要说六道凡夫,九法界的凡夫也做不到。为什么?没有见性。没有见性,他的思想、他的言语从哪里流出来的?从「识」流出来的,我们讲识心,就是「意识、末那、阿赖耶」,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就不妙,这个地方流出来的不是纯真、不是纯善。

世间修行人,我们常讲世间的圣人、贤人、君子,他们所说的话是善,善言善行不能叫妙。为什么?不能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只能够帮助你不堕恶道,生生世世可以享受人天福报。世间善人他们讲的是善言善法,不能称妙法,道理在此地。但是你要晓得,善言善法好懂。为什么?我们是凡夫,我们起心动念也是从心意识流出来的,容易了解。佛的言语不容易了解,他是从心性里流出来的,我们是用意识来应,因此往往错会了意思。我过去讲经的时候,曾经跟大家报告过,佛有没有意思?佛没有。佛要是有意思,那佛是凡夫,决定没有见性。见性永远离心意识,他还有什么意思!所以经典里头字字句句没有意思,称性而说,自然的流露。什么意思,听的人自己去会,听的人自己要不用心意识,就入进去、完全明了了;自己还有心意识那就难了。

马鸣菩萨教我们听经的方法,离言说相,离就是不要执著,不要执著佛的言说相;不要执著佛所讲的名字相,名字是术语,你要懂得,不能执著;不能够执著心缘相,心缘相是「我想它是什么意思」,一想就错了。会听的人「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会听!这样的人听经会开悟、会证果。我们为什么听了这么多年,愈听愈麻烦?著了相,著了言说相。佛不在世了,现在佛的言语写成文字,你著了文字相。著了名字相,里面一些名词术语,名词术语是佛为说法方便假设的。佛说一个「佛」,你执著真的有个佛,错了。「佛」这个名相怎么建立的?是跟众生对立建立的。没有众生这一边,佛那一边也没有了,假名建立的。佛教化众生确实用心良苦,其实佛并没有什么用心,我们凡夫看到的时候,那真的是叫用心良苦。以种种方式,佛经里面讲善巧方便来诱导众生,真的有缘得度;没有缘愈听愈迷惑,不是堕落在烦恼障,就是堕落在所知障。

开经偈上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谈何容易!我们不能不细心去观察。怎样去学?你说现在叫我们离「言说、名字、心缘」,我们做不到,那得要功夫。我们是凡夫,因此佛教凡夫有教凡夫的一套方法。佛在戒律,「律藏」里头讲过很多次,「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佛为什么要说这个话?佛这个话对我们来讲是真实语,大乘佛法摆在此地,我们没有小乘的根基,听是听得很欢喜,不得受用,入不了境界。原因在哪里?没有能够离心意识。所以大乘法听了之后空欢喜一场,你的烦恼习气放不下。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纵然你会讲经,讲得天花乱坠,你的烦恼习气没断,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讲经是什么?讲经是属於福德。你来生还不一定到哪一道去受生,但是你这一生能够讲经说法,无论在哪一道,你都有智慧。

我们同学,你们都知道安世高朋友的故事。安世高那个同学到[共+阝]亭湖去作龙王去了,畜生道,他投生作一条大蛇,他去作神道。它为什么那么灵验?过去生中明经,他讲经说法。他福报很大,信徒很多,供养非常丰富,他前生喜欢布施。这个同学过去是个出家人,明经好施,得这个果报,这些都是事实。李老师当年告诉我,如果不开悟,不能够契入,就变成六道里面的有漏福报,享这种福容易造业。你就想想安世高这个同学,他做了龙王,水神。凡是经过[共+阝]亭湖,这是它的地盘、它的势力范围,你不去祭拜它,你这条路就不平安,常常刮一阵风,你的船翻掉了,你的财物损失了,甚至於连命都保不住,它有这个能力。如果得罪它,它就给你发一场大水,人跟畜生多少人受灾难。这是它造业,逞一时之快,福报享尽了,死了之后堕地狱。[共+阝]亭湖这个龙王自己也很清楚,知道自己一生造的罪业很重,还好前生的善根深厚,同学成就了,求同学来帮助它、来超度它。同学劝它断恶修善,劝它回头是岸,把它把所有的财物统统捐献出来,建一座佛寺,以这个福德,它脱离畜生道,生忉利天。这个事情是安世高替他办的。我们读了这段公案,要知道警惕。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讲佛门里头一乘圆教的大法,我并不劝你们学习,你们可以听。为什么?我所讲的,把这个大法完全迁就於我们现前的境界,完全落实在自己生活范围。可是你怎样才得利益?这就是我特别劝勉同学的,你一定要学《弟子规》,要学《了凡四训》,要学《太上感应篇》,要学《沙弥律仪》,要学《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你才能得受用。还是世尊一句话,「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还是这句话。前面所说这几桩都是要点,必须落实小乘,听大乘法才有受用。没有小乘的基础,大乘法没有用处,你听了之后增长记问之学;换句话说,增长聪明,但是不是智慧。你听得多、记得多,你会说,不是自己的境界。

「妙音」真的是妙不可言,不可思议。『其音等无别』,大乘经上佛常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一点都不错。佛的经展开,每个人的解释不一样,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就妙,不是一个讲法。这里头最重要的是怎样落实到我们现前的利益,这个法对我们就有意义、有利益。如果讲经与我们现实的利益脱了节,这个佛法对我们就没有作用。这个意思经里面讲得太多了,要懂得观机。

《内典讲座研究》里面,我跟同学说到观机,讲到三点:第一个是「人」,我们为哪些人讲。第二个是「时」,我们在什么时候讲。今天从大的方面来说,五浊恶世,时节因缘要搞清楚,是什么时代。第三个是「处所」,我们在什么处所讲。你都搞清楚、搞明白,才能契机。面对这些听众,在此时此处最得利益,那你的讲经就成功。所以古大德的这些注疏,我们要知道,他注解的是当时,是对那个时候的人、时、处,我们只能够参考,不能完全依靠。完全依靠是要把现实的环境否定掉,把这些人当作唐朝时候人,把现代这个时代看作唐朝的时代,那你岂不是错了!那个时候的人读这个有受用。现在读的时候,你要懂得他的精神、义趣所在,所谓是通权达变,我们才能得受用。如果你要是不通,完全守住他的规矩就错了,你全错了。那就是古人常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你会被人误导。别人并没有意思误导你,是你自己误了自己。所以取注也不是个容易事情。

同学们跟我这一段时间,你要细心观察我怎样利用注解,这很值得大家做参考。我并不是除了佛法之外,对於世法不闻不问了。如果对於世法一切放下,不闻不问,我们讲东西就不契机了,对於现实的社会毫无帮助,你所讲的是玄学,谈玄说妙与现实完全脱节了。你们听听我讲东西与现实不脱节,你就晓得我对於现实环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虽然不看报纸、不看电视、不听广播,可是我什么都知道。怎么知道?平常听听同学们说说就知道了。他们看报纸,他们听新闻广播,听到来跟我说说就行了,我就不必看,我就知道了。我知道之后,我就晓得这个经我应该怎么讲法。

世间事没有放下!放下是什么?心里头不执著。心里头没有事,可是外面环境这些事实它真的存在,我心里头没有事,心里才生智慧。你把这些拉拉杂杂事情统统放在心里头,就把你的智慧堵塞住了。要清楚、要明了,不能分别、不能执著,这是功夫。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而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我们才有方法帮助社会,帮助大众。中国谚语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在这个世间永远做一个旁观者。当局怎么迷?当局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他想到利害,什么於我有利,什么於我有害,他就迷了,事情就看不清楚了。旁观者是什么?事情清清楚楚,对我自己没有利害。

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讲的,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我们的心全是平等的。顺境善缘不起贪念,逆境恶缘不起瞋恨。尤其是佛在《八大人觉经》上讲的几句话,我们要把它当作座右铭。佛说了三句话,「怨亲平等」,怨是冤家对头,亲是你最亲爱的人,两个极端。我们讲善缘恶缘,缘是人事环境,亲是亲爱的、是善缘,冤家对头是恶缘,这两个拉平了,平等。我对最亲爱的人、对冤家对头是一个心,决定不是两个心,怨亲平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个人过去做了坏事,不要去记他;这个人是恶人,也不必去憎恨他,完全用平等心来对待,这是修行功夫,这是修平等心、修清净心、修慈悲心。

「清净平等慈悲」是菩萨必须具备的条件,从哪里修?就从这三句教诲中修,「怨亲平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你看这个心多舒服!多清净!多么自在!日常生活与大众相处,随缘而不攀缘,真的得大自在。别人对我有误会、对我毁谤,甚至於陷害我、欺骗我,一笑了之,没事!我们绝对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他骗了我的财物,我绝对不会有一个念头把财物讨回来,布施给他们,供养给他们,常行布施供养,何必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何必看到他是恶人,不用。我们学佛是学这些东西。我们是不是真的吃亏,是不是真的上当?告诉你,没有。为什么?因果通三世。

你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你才真正了解世间人绝对没有一个人可占别人便宜的,没这个事情!哪个人吃了亏、上了当,没这个事情,来世他还给你。我今天欢欢喜喜的布施,来生他欢欢喜喜的供养,一点也没吃亏,一丝毫也没上当。占便宜,到后来才知道一分一毫的便宜都没占到,「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你要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在这个世间不管什么环境,都能心平气和没有烦恼,你得自在!自在、随缘,那个心就跟六祖惠能一样,「常生智慧,不生烦恼」。所以「看破、放下」就重要了,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

『智周三世者』,智慧周遍三世者是佛菩萨。『入彼音声地』,这是真正把佛的说法听懂、听明白,得受用了。下面第九首是入一切音:

【众生所有音,及佛自在声,获得音声智,一切皆能了。】

前面两首是你会听佛法,佛的音声演说你会听,你讲经说法要契理,这一首是你会听众生的音声,也是大学问,不能疏忽。一切众生他的一言一笑,我们要懂;他的一个动作、一个言语,你要晓得他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了,说法就契机,所说的正好适合他的意思,他听了欢喜。不懂得众生,不了解众生,你的教学怎么样能够收到效果!众生,实在说,他的心情不定,诸位念《地藏经》就看得很清楚,「性识不定」。不像佛菩萨、修行人有禅定的功夫,他的心是定的,前面讲「入无量三昧」,这句话说明他心定。

凡夫性识不定,自己会生烦恼、会胡思乱想,外面又会受境界的诱惑。看到人家一个动作,听到人家一句话,他很在意,可能会想好几天。这些事实真相,学佛的人都要懂得。我们一般人讲察言观色,「察言」是听他的话,话里头含著什么意思你要能懂;「观色」是看他的表情,看他的动作,那里头含什么意思,都是属於学问。菩萨内行!所以他学得很快,轻轻一个暗示,会的人完全明白了,办事敏捷。这样的人往往会得到长官、主人的爱戴欢喜。如果不懂,像个木头人一样,暗示一点都不知道,言语教导你,你还错会意思,作主管的人不教你了。世法如是,佛法亦不例外。

老师,说实在话决定没有私心,决定没有偏心。但是你在事上看,为什么对这个同学教学的方法、态度跟对那个同学不一样,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我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对待同学的态度不相同,但心是平等的、是慈悲的。然后我们晓得为什么不相同,学生根性不相同。有很灵敏的,悟性高的,他是另外一个方法教他;有比较迟钝的,悟性很差的,另外一个方法教他。不一样!我在台中十年,李老师教我的方法,我就没有看到有第二个人。什么原因?我头脑灵活,我能察言观色,我有悟性。所以我拜他做老师,他开出三个条件。跟李老师那么多的学生,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我这三个条件。以前我跟过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他们虽然没有明说这三个条件,实际上暗中是有这三个条件。由此可知,这些善知识观机的本事高明。

『众生所有音』,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众生所有的音,你的说话,众生所有的色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及佛自在声』,上,知道佛讲经说法;下,了解众生的根器。『获得音声智』,他在这里面开智慧,根本智、后得智他都得到了。「后得智」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善巧方便,所以世出世间法都能通达,都能明了。『一切皆能了』,「一切」就是世出世间法都通达,这才叫真的开智慧。所以你通达佛法,不通达世间法,不能度众生;不但不能度众生,自己修行都有障碍。

从前李老师教我,跟我谈这个问题,佛法就暂时不说,就拿世间法来讲。世间法很复杂,我们在世间法里头说一桩事,中国有一套丛书《四库全书》,李老师举这个例子。你能不能在这一生把《四库全书》念完?不可能。《四库全书》的分量差不多是十倍的《大藏经》,现代人不可能一生把《四库全书》看一遍。何况除《四库全书》以外,这世间的典籍有多少,你要是不通,你怎么能够契机!佛法不说多,三藏十二分教,我们今天讲的《大藏经》。我们在台湾所看到的《大藏经》,有三十几种不同的版本,我收集的不多,我只收集了十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现在放在图文巴的图书馆里面。你能够遍读吗?如果不能,换句话说,世出世间法你都不通,你怎么能够教化众生!

最后老师跟我讲,实在不得已只有一个方法,「至诚感通」,我们只有求感应。像这部经上每位菩萨说法之前,要求诸佛如来威神加持,只有这个办法,这个办法还真有效。用什么方法来求?真诚心,真诚到极处。真诚,诸位一定要记住,不能有丝毫私心;夹杂丝毫私心,把你的真诚破坏掉了。念念为众生,念念为佛法,你才能得到如来威神加持。所以念念当中,要照顾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没有这个大的心量,跟佛的心不相应。念念要发心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服务,你就能得佛力加持;不是真心不行,有一点点夹杂名闻利养,感应就没有了。李老师传给我的方法,我也传给你们大家,我没有一点私心,希望诸位的成就都能够超过我。一定要超过我,为什么?底下一代众生比我这一代难度,至少要难十倍,你们要超过我十倍,你将来度众生才有能力应付。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