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0六讲) 2002/1/2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06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香焰菩萨赞颂第六首:
【已证如来智,等照於法界,普入佛毛孔,一切诸刹海。】
向下一直到第九首,清凉大师给我们说的是「明微细入於毛孔刹中而作用」,这是说明后面总共有十六句,都是说不思议解脱境界。『已证如来智』,说明与会的这些大菩萨不是普通人,各个都是证入佛的境界,换句话说,都是等觉菩萨位,已证如来智。『等照於法界』,证得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当然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照见。「等」是平等,与佛平等,称之为等觉;照尽虚空遍法界,有这样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我们大家的本能,可惜的是我们现前迷失了,并不是真的失掉。真的失掉就不容易得到,是迷失。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觉悟就得到了。一切众生最可贵的是觉悟,圆满的觉悟我们就称他作佛陀。佛在大经上说得好,「一切皆成佛」,哪个不成佛?所以佛佛平等。
昨天我们念的一句「一切皆平等」,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的,「一切皆成佛」,你们想想这两句经文的味道!成佛就是平等,平等就是成佛。平等的德性、德行就是戒定慧三学,所以三学也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佛说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真话,他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句法,谁要是说佛说法,这个人叫谤佛。《金刚般若经》上就是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假。我们是不是在谤佛?我们都以为佛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错,确实是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但是要晓得,没有一句话是他自己的意思,所以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平常大家来向他请教、来问他,他有没有说法?也没有说,那就是说决定不是自己意思来答覆。怎么答覆的?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不是自己创造的,不是自己心里头所想的。心里所想的会现相,那个相变质了,那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佛要答覆这一方面也不是自己意思,「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是这个答覆。佛对於法身菩萨,几乎没有言说,全部都是现相。现相答覆依旧是自然的现相,自然而然,确实没有加丝毫意思在里头。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我们对佛、对佛法就会产生信心,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来学习。
佛法没有别的,除妄念而已矣。有念皆妄,无念亦妄,这你去参去,到底是有念还是无念?有念是妄,无念也是妄,为什么?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全是妄的;如果你要是离妄想分别执著,那就告诉你,有念是正,无念也是正。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不管是有念无念,都是自性起用。这个道理佛在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很多很多,为什么看不懂?为什么不能体会?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掉。当然,断妄想分别执著确实不是容易事,但是你懂得这个道理,听说这个事实真相,总得要把这个东西淡化,不能完全断掉,一定要做到一年比一年淡薄就好了。你能够淡薄一分,你的性德就会透一分;淡薄两分,就会透两分,大乘菩萨用功是在这里下手。我们要问,戒律我们还要不要学?要学。你要不学,你想把这些烦恼习气淡化一点,你淡不了,你做不到。理不能离开事,事不能离开理,理事是一不是二。理上我明白了,事上我做不到,这算不算觉悟?不算。算什么?世智辩聪。世智辩聪是修行人八难之一,这种聪明智慧为什么说它是八难之一?它虽然不是属於烦恼障,它是所知障,它不是真智慧。我们不能够不明了。
所以大乘经天天要读诵,有机会要多听闻。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严持戒律,你的学问是真的实学,实实在在的学问,你不落空。如果你学的东西做不到,这有什么用?这个对你没有利益。如果说利益,只能够说阿赖耶里面种一个善根,你只能得这个利益,其他的利益你得不到。这一生当中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不可能,修行证果当然更没有指望了。中国自古以来不论是哪个宗派,真正善知识没有不教你严持戒律的。禅宗虚云老和尚、密宗我所遇到的章嘉大师,这是真善知识,对於戒律、规矩非常重视。为什么?你所有的智慧、学问、德能,统统都要落实在你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你要不能落实,全是假的。纵然是你真的证得,你所学非所用,不能利益众生,不能成就自己的功德。总得要想想,你才知道真正的学问是在生活里头,人情事理念念都周到。那是什么?那是世出世间的大圣大贤,我们要看清楚,要能够体会得。不是在文字经本上用功夫,不是的,经本里面没有佛法,佛法在生活里头。经本文字是符号、是记载,它告诉我们全是日常生活。偈颂这两句是智照,第一句是讲智,第二句是讲照。
『普入佛毛孔』,这入正报。前面讲的入依报,入刹尘、入微尘,这个地方入毛孔。『一切诸刹海』,「一切诸刹海」在哪里?在佛毛孔里面。一毛孔如是,一切毛孔无不如是,就像前面讲的一微尘如是,一切微尘皆如是。这是事事无碍的境界,这是究竟圆满的境界。所以我们能够肯定这些菩萨是等觉菩萨,不是普通菩萨,什么时候我们自己证得等觉位,这个境界都现前、都证实了。没有证得等觉位,我们在此地听说,我们听到这种境界非常希有、非常羡慕,我也希望证得。怎么证得?前面菩萨把纲领说出来了,「一切皆平等」,你就能证入。大乘经论里头佛常常说十法界的因果,因缘大经上常讲很复杂,无量因缘。世出世法随便拈一法都是无量因缘,跟这个地方讲的微尘、毛孔一样,你说毛孔里面有「一切诸刹海」,微尘里面是「一切刹微尘,见身在彼中」。你想想这个境界,这个境界难思,不思议的境界!
早年贤首国师很聪明,皇帝礼请他在宫廷里面讲经,讲到这个境界大家听不懂,他请皇帝建一个八角亭。亭子每一个角放一面大的镜子,请皇帝走到这个亭子当中站站、看看,皇帝明白、觉悟了,他在那个亭子当中一站,八面镜子互相照到,看到自己的影像,每一个镜子里头重重无尽。我们现在不要做亭子,做像天文太空馆里面半圆形的,就像天空一样半圆形的,我们在这个建筑里面放很多圆的镜子,可以放几百个、几千个。人往当中一站,每一个镜子里头都有你,而且这个镜子互相的在照。要是做一个圆球,那就更圆满了。做一个圆球,里面全部镶成小的圆镜子,镜子照镜子,人要是到这个圆球中心去站一下,这个境界就现前了。
一个镜子就像一个毛孔,一个镜子里面所有镜子都照在里面,你在一个镜子里面现身,每个镜子统统现身,而且每个镜子里面你去看,无尽的身,可以体会到一些。要知道像是什么?影像,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影像。毛孔、微尘是心现识变的,心性没有大小,而且没有生灭、没有来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现这个境界。我们虽然没有入这个境界,如果我们想一个圆球,圆球里面统统都安上镜子,人站在当中,光光互照,这个境界能现前。你能看到自己是无量无边身,不是千百亿化身,千百亿它还有数字,这个没有数字。最简单的你是用两面镜子,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你就看到你自己镜子里头的影像,你去数,你能数出多少?数不出来,无有穷尽。佛菩萨现身,现应身、现化身无量无边,就像这个道理,现无量无边身。第七首:
【一切佛国土,皆现神通力,示现种种身,及种种名号。】
这是起作用,我们读了这个经文,自己要想想,要记住佛的教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我们想佛就作佛,我们想魔就作魔,这是我们修行证果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我们得究竟圆满福慧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有同学来问我,烦恼习气很重,很想转,转不过来怎么办?这个问题实在讲是你知之不真,你每天也读经也听经,你没有真正懂得,没有真正明了。要是真正明了、真正透彻理解「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自己就可以反省一下,我是想作佛,还是想作鬼?还是想下地狱?一念!现在大家都知道世间有灾难,怎么来的?你应当比什么人都清楚、都明白,「从心想生」。
我今天到这个世间来,我常讲我们来是业力来的,这个没有关系,不管什么身分,无论什么因缘,来了就好。学佛之后觉悟了,会转了,这一般人讲会改造命运,那就很自在了。所以学了佛,你就有本事改造你的命运,决定不受业力主宰,我们这个佛就没有白学,我们得感谢世尊,感谢诸佛菩萨对我们的辅导。我不再受命运主宰了,我可以创造命运,所以都在一念之间。如果学佛菩萨,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来救苦救难的。有能力吗?有,有能力、有智慧。释迦牟尼佛留下的经论就给你做后台,就在你背后支持你,只要你能够信受奉行,你有智慧抓住重点,改变自己就是造福众生,自己是大家一个最好的形象。
我常常说,世间妖魔鬼怪再多,他能害哪些人?妖魔鬼怪能够控制、能够掌握自私自利的人,你有嗜好、你有欲望,你就被他控制了。《西游记》里头有个孙悟空,神通广大,他有个小辫子被观世音菩萨抓到,永远受观世音菩萨控制。他什么毛病?喜欢戴高帽子,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喜欢别人恭维他、赞叹他。观世音菩萨送一顶高帽子给他,他欢欢喜喜接受戴在头上。一戴下去之后,哪里晓得是个紧箍咒,高帽子就是紧箍咒。人家抓住你的缺点,投汝所好,他就利用你,你就落入魔掌。如果孙悟空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观世音菩萨对他无可奈何,你们想想这个味道!《西游记》虽然是个小说,里面有很深的哲理,每一个节目里面都有很深的智慧,都在引导我们开智慧。一般人不懂,把它当小说看,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佛门里面常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顿根性的人看《西游记》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中国过去这些小说,你说哪一样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你不会很可惜。要怎样才会?一切皆平等,离妄想分别执著你就会了。世出世法点点滴滴无一不具足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贵的是你要能入。
『一切佛国土,皆现神通力』。「一切」指的是什么?毛孔里面的一切诸国土、诸佛刹土。「皆现神通力」,一点都不错,一微尘一切微尘,一毛孔一切毛孔,都显示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虚空法界没有缩小,微尘、毛孔没有放大。就像镜子一样,明镜镜子不大,看到山河大地的景象都在里面,山河大地没有缩小,镜子没有放大,都在里面。我们细细在这里头去思惟,没有大小。我们的思惟只能思惟个彷佛,真相想不到。为什么?真相是不思议,真相才能现前。我们现在用思议,只能够见到真相的影像,不能见到真相。影像尚且如是,何况真相?
这里面起了神通妙用,哪些神通妙用?『示现种种身,及种种名号』。举两个例子,「种种」表无量无边的色相、无量无边的德能,用意在哪里?无一不是帮助众生觉悟的。这个境界确确实实是永恒的,虽然它是个生灭相,它生灭相续,它不会断。所以这个现象不常不断,虽然它不常,但是它不断,换句话说,永远在我们面前。可是我们被烦恼习气、利欲薰心,这个心薰黑了、不明了,这些垢秽把我们的心性遮盖了,严重的遮盖,心性里面的般若智慧一点都透不出来。透出来的一点点变成了烦恼习气,於是造成起惑、造业、受报,变现出轮回的影像。六道轮回还是影像,迷在这里头出不去,就好像睡觉做恶梦醒不过来。在梦中受苦受难,惊慌失措他醒不过来,所以诸佛菩萨说他为「可怜悯者」,真正可怜可悯。
佛菩萨来帮助他,「示现种种身,及种种名号」,「种种身」是给他做榜样,身教;「种种名号」,言教。教化众生这两个是重要的手段,做样子给他看,教导他,这就对了。名号都是表法的,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见到形象、听到名号,就要觉悟。懂得它所表之法,这个样子学习,你就真正得受用,这个样子学习活活泼泼。听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诸位在法会里常常听到的,你有没有醒过来?「南无」是皈依,皈是回头、回归,依是依靠。我的老师是大圣人,圣人就是对於宇宙人生诸法实相通达明了,我现在糊涂,什么都不知道,我要依靠他,我要跟他学习,我要听他教诲,「南无本师」是这个意思。名号就是他教学的总纲领,「释迦」中国的意思是能仁,能以仁慈的心、仁慈的行处事待人接物。「牟尼」是清净寂灭,是对自己,寂灭就是「一切皆平等」,寂灭是心里头一念不生,那就平等。起一个念头,就不平等。
一切皆平等,一切皆成佛,本来就是的。你的真心是平等的,你的真性本来是佛。佛是什么意思?佛是圆满的觉悟,本觉、大觉、究竟觉、无所不觉,这叫佛,这是你自性本来具足的。具足这三大类:智慧、能力、相好,所以叫本善;缺少一样就不善,你的善就不圆满。「人之初,性本善」,本善里头具足这三个圆满:智慧圆满、能力圆满、相好圆满,你的能力没有一样不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是智慧圆满,无所不能是你能力的圆满,没有一样你不会的。智跟能圆满了,相就圆满,相是果报。我们想想,我们自己的身相不圆满、有欠缺,身体不好、相貌不庄严、身体不健康,你有没有想到那是什么原因?也有不少同学来问过我,业障!能不能转?能!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如果我们把凡夫的心转变成佛心,相就好了,你的相就跟佛的相一样;能把我们的心变成菩萨的心,我们的相就是菩萨的相,身就是菩萨的身,它怎么会不圆满?今天有些人相貌不好去整容,我曾经见过也听说过,整得一身的毛病。佛法叫你整心,心改变你容貌,看相的人常讲「相随心转」。你要找整容师错了,愈整愈糟糕,愈整愈丑陋,一点都不错,他不晓得事实真相。
西方香焰菩萨偈颂第八首:
【能於一念顷,普现诸神变,道场成正觉,及转妙法轮。】
前面一首偈是讲现身,这一首偈里面就很具体为我们说出来究竟是哪些神变。从这一首偈我们就能够联想到八相成道,诸佛菩萨展现的是八相成道。『能於一念顷』,「一念顷」是讲时间之短。『普现诸神变,道场成正觉』,这是举一个例子,我们一定要晓得,意思是说可以在无量无边微尘刹中、无量无边毛孔刹中,「一念顷」就能示现八相成道。八相成道能现,其余的无一不能现。《普门品》里面讲三十二应,《华严经》讲五十三参,三十二、五十三不是数目字,表法的。为什么?一一法中都包含著无量无边,重重无尽。就跟我们在上面经文里看到的一样,重重无尽显示出本善,显示出大圆满,智圆满、德圆满、相圆满。德是能力。
在这个地方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我们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三个圆满。我们现在这三样都欠缺,欠缺得太多,佛告诉我们不必害怕,为什么?三个圆满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问题是如何恢复自己的性德。九界众生、六道凡夫迷失了自性本善,迷失不是真的失掉,就像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两句话给我们很大的信心。本觉本有,本有当然可以恢复;不觉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不觉本无,本无当然可以断掉。问题就是我们觉不觉悟,我们肯不肯发心把它断掉?果然觉悟,真肯发心断掉,就断掉了。你断不掉,断不掉怎么回事情?你没放下。心想在作祟,依旧随顺烦恼习气,你的心不清净,你妄念很多,自私自利的念头太重,你被这些东西控制,所以你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整个僧团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经上讲一千二百五十人,还有五的零头省略了,实际上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大家在一起生活都能够遵守六和敬,世尊威神的加持。他们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要常常想,世尊是怎么教的?用什么方法教?这些人是怎么学的?都证阿罗汉果、都证菩萨果位,没有教科书、没有讲义,没有什么参考资料。我们今天搞这么一大堆,愈搞愈糊涂,愈迷愈深,堕落在文字障里面。现在我们再问,这些经文还要不要?又不能不要,不要就没有依靠了。经典上讲得很好,佛陀在世,佛是依靠,无需要经论;佛不在世,经典是依靠。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一万二千年法运之中,一切众生要想学佛,唯一的依靠是法宝,三宝里头法宝第一。
什么是僧宝?依教修行的是僧宝。诸位要把这句话听清楚,要把这几个字看清楚:「依教修行」。依教起解而不修行,他不是僧宝。清凉大师讲得很好,「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你只有言教能教人,你的行不行。你的言教没有错误,完全依照经典怎么说,你就怎么说,字字句句没有违背经论,这算是好老师,不误人。「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所以三宝是要能行的。能解又能行,这才叫宝。能解不能行,我们通常讲,可以担得起法师这个称呼;能说又能行,这才是阿闍黎,这才是和尚,这是僧宝。在家居士能说又能行,他也是僧宝。僧宝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一样,出家在家男女老少,只要你能解又能行,你就是三宝之中的。所以要能行,特别是普贤大行,普贤法门最重视的是行。行不离开智,智是辅助。《华严经》上就显示这个意思,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庶男,你就晓得这部经重点在哪里?重点在行门。
我们看看造像的表法,毗卢殿供养毗卢遮那佛的,毗卢遮那佛没有形像也给他造个形像。他的右手是普贤菩萨,他的左手是文殊菩萨。佛法尚右,右面最大,站在这面大,你就晓得哪一个是尊、它著重在什么地方。解行并重,特别著重在行门,我们不能不晓得。唯有示现种种神力,才能帮助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才能应付种种不同的环境。目标只有一个,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主目的,其他的全都是附带的。主一个,附带的很多。我们讲主从,这一个团体里面,一个僧团,主是释迦牟尼佛,随从他的那是附属的,比丘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还有菩萨众,还有优婆塞众,还有优婆夷众,所以主是一个,从是很多。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佛陀教化众生,主是破迷开悟,由此可知,八万四千法门是从。用什么方法达到破迷开悟?方法很多,那个方法是灵活的,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我们自己修学就明了了,智慧是第一,有智慧就有能力,聪明人学东西一看就会,一听就会,一接触就会。智很重要,人有智慧,反应灵敏、反应快速,察言观色,人家一点点暗示,就晓得什么样的用意。思想敏捷,动作也敏捷,这样才能为众生服务,一看众生需要什么,不要等他说。
我们学会建立在此地,我们常常在街道上行走,看到这边的居民都是老人。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一看就晓得,需要人照顾、需要人安慰。照顾什么?当然最重要的是饮食起居,生活上的照顾。我们常常请他们吃饭,做他喜欢吃的东西,我们还打听他们喜欢吃什么。我们家里人无论是男众女众,各个都要会做;你不会做,你就不能照顾这些老人,你就不能为他们服务。遇到的时候,亲切的问候,他心里得安慰。这些老人我们想像当中知道,他们的儿女大了,离开此地在外面工作。外国人的教育跟中国不一样,年轻人能够自立了,很少回来看父母。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寄一张卡片,老人心里感觉很温馨,「这个儿女没有把我忘掉,还想到我的生日。」我们应当怎么做?我们应当代替他的儿女,尽一分孝心。我们现在能力很有限,现在我们请他吃饭,一个星期一次,星期六的晚餐;到我们真正有能力的时候,我们每天供应。
外国人饮食习惯,晚餐是一天的主餐,不像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中午是主要的一餐;尤其是学佛,日中一食,我们中午是最重要的一餐,早晨、晚上都没有中午这么重视。外国人是晚餐最重视,他们工作上班,中午吃一点面包、三明治,喝一杯牛奶、咖啡,晚餐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将来有能力提供晚餐,照顾附近的老人,好!年岁太大了,他每天主要的一餐我们提供给他,素食。我相信我们能做到,不能够三餐供应,我们供一餐,每天供应一餐肯定可以做得到。所以我们家的人各个都是厨房的高手,每一位都要学,住在这个地方的居士也要学,我们在这里利用这个机会,在这个地方修布施。
诸位要晓得,我们这一餐饭,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统统具足。我们下厨房做几个菜,是我们内财布施;老人在吃饭的时候我们陪他一起,一面吃饭,一面话家常聊天,这是温馨,温馨对他是很大的安慰,这是法布施。让他感觉到年老了,他有依靠,净宗学院可以依靠,他没有忧虑、没有恐怖了,无畏布施。诸位要晓得,这就是大乘佛法,我们在这里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真诚心。你怎么培养?就在这个环境里培养,就在这里头去练。我们这样真诚热心照顾人,人家会想到「这佛教是不错,这些学佛的人真的都是好人,都很善良,都没有恶意。」这就是弘法利生。不是天天口里讲,是要做到。我们对人要有礼貌,走路有走的样子,坐有坐的样子,站有站的样子,言语有分寸。这些客人来看到心里生欢喜心,他到别的地方看看,「你们跟别人不一样,每一个人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学佛我们真正的成绩都在形象上,你到底学了多少、你得了多少受用,全在你身上,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这是我劝导大家的,希望大家在此地做真正的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要像佛,心要像佛,像佛心,思想要像佛,行为要像佛,言语要像佛,我们现在要认真落实。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如何能做得好、做得有效果?互相勉励、互相警策。自己一定要知道,要肯定毛病习气很重,无量劫来的毛病习气不说了,这一生你从小到现在,三、四十岁,三、四十年的恶习气,一下要把它改掉,谈何容易?古人修行比我们容易,为什么?他从小就受过好教育,《弟子规》在中国流行一千多年,哪个人家家长不用这个教儿女?最近这一百年才把它丢掉,学西方人。现在知道问题出来了,西方本身问题也出来了。西方人过去的道德教育是宗教,现在科技发达,信科学不信宗教了。宗教是神圣的教育,大家把神圣的教育都丢掉了,伦理道德完全没有了,造成社会的动乱,造成世间天灾人祸。
许许多多同修,几乎已经感触到灾难在眉睫之间,马上就要来了,我们怎么办?唯一的一条道路是学佛,认真学佛。我们要想度自己、度众生,除这一条路之外,没有更好的路可走。我们不能辜负诸佛菩萨对我们的爱护,诸佛菩萨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通过《华严经》的学习,我们现在有了一点消息,知道诸佛菩萨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周围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全是诸佛菩萨不思议的神通变化,只要细心观察,你知道周边所有的一切,充满了真实智慧,充满了无量的德能,我们学之不尽,无边的相好。所以,我们要真学。真学,古来祖师大德常常讲从根本修,根本是存心。
现在第一堂课,我劝同学们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把第一堂学好《弟子规》。《弟子规》的学习方法,跟《沙弥律仪》、《太上感应篇》这些学习的方法,一天学一条,两天就学两条,我想三个月九十天大概都学完了。沙弥律仪的十条戒跟《十善业道经》上大同小异,一天学一条,十条戒十天就学完了。学完之后,这一生当中永远保持,尽形寿受持。我们的受,受就是学,一天学一条,不要学多。二十四门威仪,每一个星期学一门,二十四个星期毕业了,半年就完成。所以在二00二年这一年当中,你们想想看这三个课程,这三个课程都是属於行经,要落实的,变成自己生活行为,我们的重点放在这里。我讲经,你们随著听,这个听有好处,帮助你开智慧,帮助你拓开心量。但是如果不能够落实在生活行为当中,听这个东西是狂慧,没有用处。人一定要有实学,别人怎么作法与我不相干,我绝不受外面环境影响。自己胸有主宰,有智慧、有禅定,不被环境动摇,不会被外面言论干扰,有定有慧。一天学一条,学好之后保持、受持,我一天受一条,要永远的保持,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学有方法,不能贪多,你们《了凡四训》好像也学了很久,到这个山上来常常讲,都在那里读,都在那里学习,自己也都讲给别人听,做不到,有什么用处?今天我教给大家学一条,这个方法是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他教给我学戒律,学一条,这一条学到了,做到了,你就得戒,你就得一条;两条学会了,你就得两条。你要不落实,你没有得到。形式没有用处的,拿著本子天天在读诵、在研究、在讲解,是形式,你有没有做到?经论也是如此,佛经典上讲的境界,有没有契入?换句话说,有没有变成自己的境界?契入就是自己的境界。看看经上讲的佛菩萨那么大的心量,我们自己心量有没有拓开?如果真的拓开了,受用无穷。真解脱,大自在,虽然不能像佛,比起一般世间人,那人家不能跟你相比。起心动念照顾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从哪里照顾起?从周边照顾起,靠近的。周边照顾起,这佛法讲「缘」,近周边这些人缘成熟了,慢慢扩大影响,影响到尽虚空遍法界。
事我们现在做不到,心、愿圆满的。我们这样的修行方法,不断加速度的提升自己境界,可不可能在我们一生当中契入等觉菩萨境界?在理论上讲肯定的、可能的。真能做到吗?要看你自己,这不能问别人,这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帮不上忙。能不能入等觉菩萨的境界,就看你是不是把经典上所讲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经典上所说的处事待人的这些原理原则,这些细微的细行,你是不是统统落实了?你接触一切众生,开口说话是不是经典,没有一句废话?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一句废话,无论跟什么人接触,他所说的话记录下来是经典。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一切人,一开口你把它写下来那就是经典,你要能够这样子学习,真正做到了,你这一生就能证得等觉菩萨的境界。这个事情问自己,不能问别人。佛用三藏经论来帮助我们,我在此地跟诸位同学一起学习,我用这个来帮助你,我们今天在一起学习经典,是我们这一生唯一的一桩大事。其他的是小事,微不足道!
我原本想著今年中国的农历年到香港跟大家会合,现在一想时间很匆促。三月底访问韩国,四月初访问日本,还有农历元宵节,马来西亚、麻六甲有一场讲演会,是我在一年前答应他的,这个一定要去的。所以我看看这个时间很匆忙,香港这一次我就取消了,我把这个时间放在新加坡继续讲《华严》,否则的话讲经停的时间太长。所以这一次打算到香港过年取消了,下一次到香港我们继续讲经,时间宝贵,一定要把它抓住,不能够空过。我们现在三个地方都有摄影棚,香港、新加坡、此地。现在古晋那边也要建一个摄影棚,我还要去劝导他们。古晋高山,怕的是湿气太重、湿度太大,这些器材保养比较困难,不能不考虑到。我们现在看看这些地方,图文巴这个地方气候不错,是属於大陆性气候,干燥,器材保养容易。
学习环境不能不考虑,我们是凡夫,从凡夫转变来学佛、学菩萨,总希望自己能学得像,不能完全像,至少有几分像。佛菩萨绝不浪费时间,佛菩萨绝不空过一日,念念行行利益众生,不为自己。不为自己跟诸位说是真正成就自己,念念都为自己的反而毁掉自己,诸位细心想想我这句话。起心动念都为自己,自私自利,毁掉了自己;念念为众生,我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众生学的,我要帮助众生,为众生服务。我懂得的愈多,我服务的项目就愈多;我珍惜我的时间、光阴,我为众生服务的时间就愈长久,没有一个念头不是为众生的。
我让大家学讲,你们来说「讲不好」,哪有一个人一发心出来讲就讲好的?没有这个道理。我初学讲经的时候,讲第一部经,讲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我要准备四十个小时,哪有那么容易?发心讲、肯讲,讲得不好才要出来讲,讲得好就不必了。我学成功是喜欢讲,我这个喜欢就是学习。讲经在哪里学?在讲台上学。离开讲台你要是讲好,不可能!我自己的经验当中,前面大概三部经,我的准备就是一个半小时需要四十个小时的时间,往后就有进步;讲第四部、第五部的时候,大概二十个小时就行了。讲上个两年、三年,就可以扯平了,我一个半小时的讲经,我只需要两三个小时的准备。十年之后,我用一天的时间准备,大概是八个小时,可以讲十次。我的时间就很多了,就可以出去玩了。愈讲愈熟,现在一天讲四个小时,一个月讲一百多个小时,我每天还是很认真去读,还是很细心的圈点,你们看起来很轻松不费力。四十四年了,年岁愈大,愈感觉得时间不够用。世间人为财为利分秒必争,我们今天为自己的道业,为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我们也要分秒必争。
所以看到佛,在此地讲的「道场成正觉,及转妙法轮」,转妙法轮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弘法利生,弘法利生要从讲台上落实到生活上。菩萨法就是六度、就是四摄,在《华严经》我们看得太清楚了,从初发心到等觉,他修什么?十波罗蜜。我们怎样把十波罗蜜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真正修行、真正修菩萨道。决不是展开经典空说而已,空说是没有用处,要做到。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