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九二讲)  2002/1/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92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第五大段,称扬佛德:

前面现相,菩萨都到齐了,我们看到无比殊胜庄严的场面,这个时候菩萨尽兴的申说自己对佛的称赞,赞佛的大德大能无有边际。这个颂文分两大段,第一大段就是眉间光中的菩萨,他首先来赞颂佛德,后面是十方菩萨。清凉大师说「新众才集」,从十方来这么多菩萨,佛就现瑞,从眉间放光,光中化菩萨。这种现象在本经里面次数很多,说明诸佛如来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不失时节因缘,那个时间配得恰到好处,这个意思我们要懂,我们要学习,那就是弘法利生一定要认识时节因缘。这桩事情本来很难,这是真的,因为我们是凡夫,没有佛那么大的智慧,也没有佛那么大的能力,只要我们有心学,初学总是试探,就像婴儿才会走路、才会说话,他一举一动都在模仿、都在试探。

我们今天在佛门就像初生的小孩一样,试探觉得有问题了,转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再试探,缘决定是多方面的。这一方面没有成熟,那一方面成熟了,等到那一方面成熟之后,再回过头来,这一方面也成熟了。缘熟的地方先去,做出一个好的形象,好的形象把没有成熟的地区也都带上来、都成熟,这是正确的。由此可知,佛法不仅在修学上是活活泼泼的,在弘传上,弘法、传法,在利益众生方面,没有一样不是活活泼泼的,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懂得如是的学习。第一首是眉间胜音菩萨的赞颂,总共有十首:

【即於众中,承佛威神,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这一段是说偈仪,下面是正说。十首偈内容总的来说是赞佛,里面所含的深义也显示前面四十句的大问。四十句问实际上可以归纳成十海,十海里面就包含这四十句的大问。第一首偈是「佛海」,清凉大师在注子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第二首「演说海」,第三首偈是「变化海」,一毛示现故。第四首偈是「众生海」,第五首偈是「世界海」,第六首是「法界安立海」,第七是「波罗蜜海」,第八是「佛寿量海」,第九是「解脱海」,以普贤菩萨做代表,得到真实的大自在。第十,是「名号海」。我们看它十首的排列,这个意思很明显,最后总结到持名念佛,第九是普贤菩萨,第十是名号,这里面都含著很深的意思。

名号海里面为我们说明一个事实,净业三福里头讲的「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怎么成佛?这个地方为我们显示的是念佛成佛的,这是事实,因果法尔如是。它有理论的依据,理论是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心里面想佛,哪有不作佛的道理?这是理。心想菩萨,他就作菩萨;如果心想贪瞋痴,他所现的境界就是三恶道。十法界依正庄严,不是佛菩萨建立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阎罗王安排的,从心想生。诸佛菩萨、上帝、阎罗王可以给我们做助缘,主要的是从心想生,道理要懂!然后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是多么重要。第一首颂:

【佛身充满於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这一首偈是赞颂佛海,总说。『佛身充满於法界』,这是讲的体遍虚空法界,在本经就是法身佛,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名号的意思,要是翻成华语就是「遍一切处」。我们要问,他有没有相?我们今天在一些大的道场里面,看到有毗卢殿,这个大殿里面供奉著一尊毗卢遮那佛,坐在一个大莲华上面。毗卢遮那佛是不是真的有这个相?给诸位说,没有相,虽没有相他能现一切相,他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是能现能变,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诸位一定要明了,我们的真心比宇宙还要大,宇宙是真心变现出来的。宇宙就是我们佛经里头常讲的虚空法界,虚空法界是心性变现出来的,说真话是「心包太虚」,量是「量周沙界」,量跟心一样大,所以虚空法界比心量小。

这个心量要是现前,修学大乘就方便,许许多多的障碍自自然然的消失、没有了。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要知道,无量无边的障碍是从心量狭小里头生出来的,所以学大乘,心量不能不大,什么都能够包容。佛在经教里面常常教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叫包容,特别提醒你,是因为你心量太小,你不能包容。我们想把自己心量拓开,从哪里做?就从这里下手,进一步学普贤菩萨礼敬诸佛。诸佛,过去佛、现在佛这不必说,未来佛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所以说一切恭敬。我们不能做,行吗?不能不知道学佛的终极目标是明心见性而已,所以首先要肯定,我们的法身跟佛的法身是一不是二,充满法界。

第二句是讲作用,『普现一切众生前』。法身在哪里?本性在哪里?真如在哪里?你是迷了,你不知道。《华严经》上讲得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两句话讲什么?讲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现象。说得近一点,十法界依正庄严;再说得近一点,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尝、身之所触,无一不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什么?性德,性德自然的流露。这个现象就是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可惜世间人迷而不觉。

『随缘赴感靡不周』,这一句就是我们平常赞叹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楞严经》上所讲的随心应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缘是众生,众生有感,佛就有应,哪个地方有感,哪里就有应,随时随处无不现身。十方世界,众生同时感,佛同时应,这个事情很难懂。我们举个例子来说,今天我们在此地一起学习《华严经》,通过网际网路的传播,这个电波周遍这个世界,这就是应。诸位同学不管你们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你打开网路,这个影像就现了,你打开网路是感。我们晓得许许多多地方的同修,你们现在都打开你们的电脑,打开我们的网址,你都能收看到。毗卢遮那如来,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全是毗卢遮那如来的变化所作,毗卢遮那是能变、能现。我们这个身、这边的华、这边的树,是不是毗卢遮那变的?是!一点都不错。毗卢遮那在哪里?你指著这个华,是的没错,你指著这个树,没错!能变所变,能所不二。所以禅宗大彻大悟之后,老师就问:「会么?」你是不是真的体会到?体会到了,在哪里?随拈一法。老师这个时候注意他的心、注意他的态度,心真的真诚清净,态度诚诚恳恳,点头肯定,给他印证,确实入这个境界。

入这个境界之后,那个人是什么样子?给诸位说,一片慈悲,冤亲平等,万法一如。众生要他的身体、老虎想吃他,欢欢喜喜供养。到这个时候,一切为众生,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众生。真的觉悟了,妄想分别执著一扫而空,他那个时候的心情就跟《六祖坛经》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般若经》所说的「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他圆满的契入。一切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立刻就应,众生有心生感,如来无心而应。就像我们现在打开电脑频道一样,我到时间我想看,你是有心;频道整个播出去,哪个地方打开这个频道都能看到,不限於一个地方。但是我们这个频道确实有限,只限於这个地球,而且在地球上还得要有卫星通讯在它范围之内你才能收得到,不在它范围之内收不到。一颗卫星它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要许多个卫星连起来,全球才能看得见。法性不然,法性是自自然然的充满法界,无需要像卫星一个一个传播,不需要!法界是它变现出来的,它当然周遍法界。这个波,在佛法里面不叫波叫光,它的光当然是周遍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这是自然的现象,当然之理。

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虽然有应,『而恒处此菩提座』。《纂要》的本子是「处北菩提座」,这个北是个错字,是「此」。这一句话是「不动本」,心性如如不动,自自然然的周遍法界。就像我们今天讲的电波,或者我们用太阳来做比喻,阳光遍照大地。现在有科学的技术把阳光变成能源,这就好像「随缘赴感靡不周」,科学技术如果更上一层楼、更进一步,也许可以把阳光转变成动力。科学家已经在做,许许多多太空中的卫星利用阳光的能源来发电。我们也看到太阳能电灯,我们看到有些路灯是利用太阳能。现在有许许多多家庭,我们看到屋顶上有一个装置,那是吸收太阳能,把家里的用水温度提高,热水浴用太阳能,这有点像第三句「随缘赴感靡不周」。太阳能动了没有?没有动。由此可知,「菩提座」是比喻、是表法,不是真的那个地方有个座位。「座」在佛法里面都是表不动,你看人坐在那个地方很稳重。走著是动的,站著不稳定,随时他会动,坐在那里很稳重。所以座表不动,真心没有动过,本性没有动过,它是体,它是理。

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明了这个理体,是要把这个理体抓到。佛法里面讲证得,怎么证得?如果我们自己的心不动,就证得。不动是什么?不动就是理体。可是我们现在的心动,起心动念,前念灭后念生,相续不断,佛讲这是妄心,这不是真心,真心是不动的。所以佛法的修学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所有一切方法门道修什么?修不动心。我们念佛的目的在哪里?一心不乱。一心就不动,二心就动了。阿赖耶二心,一心里头又变出一个心来,阿赖耶是心,动了,妄动,末那、意识、前五识,愈动愈多,出的状况愈多。动的相叫做无明,不明真相、不明体性。诸位要晓得,无明的相是动的,自性的相是静的。真如本性的相是不动的,没有现象、没有形相,它不是色,它也不是身,它也不是气,我们六根接触不到,但是它就在我们面前。我们这个根身、我们的器界,器界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大到虚空法界,都是它变现的。它怎么变现的?动了就变现,不动不变现。像水一样,水不动,水平像一面镜子一样,水一动就有纹,就起波浪,虚空法界是波浪。

现在西方科学家有很聪明的,我们听说了,不能不佩服他。他说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物质存在,物质就是讲依正庄严,依正庄严都是物质,根本没有物质存在。物质现象是什么东西?波动的现象,这个话说得高明,一点都不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现象,无量无边的佛刹、无量无边的众生,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动物是众生,植物是众生,矿物是众生,所有一切自然现象都叫众生,是波动的现象。他这个说法,跟佛经上讲的完全一样。佛经上讲,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万物从哪里来的?说「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两句话就是波动。无明,无明就是波动,这一动,相现出来了。不动的时候没有相,像水,水平如镜没有相;稍稍一动,波就起来,微波,从微波愈变愈大,变成惊涛骇浪。所以,真相确确实实是波动的。波不管它怎么动,水不动,「而恒处此菩提座」。不动是真的,动是假的,真跟假要搞清楚。真假是一不是二,假的不动了,那就是真的,真的动了,就是假的。所以,真假是一不是二。我们也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执著,执著错了。真很好,假也很好,说真是体,说假是相。

譬如我们用黄金做一个狮子,你说这是狮子,没错很好,你说它是黄金,也没错也很好。你说黄金是从体上说的、是从不变上说的,你讲狮子是从相上说的,相会变。我不想要这个狮子,我把它做成一个小猫、小狗,相是从心想生;可是,体不是从心想生,心想是识,唯识所变。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的本事是什么?就是平常说的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佛菩萨。我们凡夫是以变应变,这就糟糕,永远纠缠不清,永远没有办法把问题解决清楚。佛菩萨高明的地方是他以不变应万变,什么问题到他那里全摆平、全解决,这个道理很深。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这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不动本而周遍,则十身圆融,遍四法界」,四法界就是本经所讲的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华严经》上讲十身、十种身,十身圆融,一即是十,十即是一,周遍四法界。偈文里面「佛身」,佛身就含著有佛的十身,圆融周遍四法界,周遍一切法界。所以这个佛身是理、是体,法界是事、是相,但是它可以互用;也可以说佛身是事是相,法界是理是体,它是一不是二。大乘经上常说「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你观看的角度不一样,说它是体,行!说它是相也行,说它是作用也没错。最重要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能够证得理体?你才能圆满的通达,才真正能做到事事无碍。

大师《钞》里面,「应用之中,自有本末,菩提座身是本,周遍十方是末」,本末也是一不是二,这是《华严》教义。「菩提座身」,身是法身,座是法界,它表的意思一定要懂得,法身跟法界是本,为什么?不动。周遍十方是它起的作用,作用随缘,我们在这个经上念得太多了,随顺众生的欲乐,欲是欲望,乐是爱好,也就是说随顺众生的希求、随顺众生的爱好,统统现,没有不现的。众生好善好德,自性就现清净庄严的法界,现这个好的环境;众生心恶毒,就现三途地狱的法界,统统现,平等的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第二首偈:

【如来一一毛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坐,菩萨众会共围绕,演说普贤之胜行。】

这是第二首,清凉大师把它配十海的「演说海」,这一首偈子里头「演说普贤之胜行」,这个意思很明显。十首偈里头有些地方我们要用意思去体会,文字没有提到,如果不是大师给我们提醒,我们往往粗心大意,没有看出它的义趣。这一首跟底下一首,都是以最小的相,毛孔是正报最小的,微尘是依报最小的,以最小的相能够「广容」,这是事事无碍的境界。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常识,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的境界里,大容小没有问题,小容大不可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佛法当中常说「芥子纳须弥」,芥菜子很小,像芝麻一样,纳是容纳,能够容纳须弥山。须弥山没有缩小,芥菜子没有放大,怎么能容纳?佛说这个话,众生听了总感觉到大惑不解,这是个疑惑,是不是佛说这些是比喻不是事实?我们初学的人总是这样想法、总是这个看法。要用自己的知见来解释佛所说的经法,这样往往就解错了,不解如来真实义,不知道如来所说的都是事实真相。为什么?如来看到事实真相,我们看到是假相,假的心看假的相,永远不得其真。真心看假相,哪有不透彻明了的道理?芥子称性,它是自性变现的,须弥山也是自性变现的,性没有大小。有大小,小就不能容大;没有大小,就能互融互遍。

理说出来了,我们听了之后,感觉得是有一点点对,但是又不敢接受。为什么?这个理我们不能证明,所以总是半信半疑。我们这样的心态学佛,亏就吃大了。怎么办?证理,我们求证。用什么来证实?还是用心。把我们的妄念逐渐逐渐放下,恢复我们不动心,於是你就能证得。一切菩萨证无上菩提,没有别的方法,怎么样把妄念放下。你说怎么样放下?那个方法多了,八万四千方法、无量无边的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一桩事情: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对这么一桩事情!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佛所说的这个境界,你就都明了,为什么?你证得了,亲证的境界。你虽然亲证,你的说法跟佛一定是一样的;没有亲证的人听到,还是怀疑,还是打很多问号,必然的。於是我们就明白,修行必须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修什么?修不动心,修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真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在你一天到晚工作里面,在你的交际应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记住一句话,我们净土宗的人修什么?一心不乱,真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如来一一毛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坐』,毛孔很小,佛刹很大,不是一个佛刹,是一切佛刹。一切刹尘,诸佛有多少?一切刹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坐在里头。我们常讲一毛端里头转大法轮,一尊佛在那里说法,无量菩萨围绕,那跟这个比,不能比!这个意思实际上说什么?一毛孔里面含摄著尽虚空遍法界,一法都不漏。『菩萨众会共围绕』,菩萨比佛更多,佛是一切刹尘数的诸佛,菩萨的数量不晓得超过这个多少倍。『演说普贤之胜行』,《华严经》上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首偈是事事无碍不思议的境界。我们在《四十经》里面读到,《四十华严》经题上「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这个境界。普贤行愿,清凉大师给我们讲普贤行愿是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没有普贤行,你就入不了这个法界,你就对佛这些话会感到莫名奇妙;具足普贤行,你就能契入。我们要问,什么是普贤行?现在你懂了,《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普贤行,十大愿是普贤行的纲领。《华严经》是普贤行的细说,是不是我们这部《华严经》?不是的,这部《华严经》是略说。细说在哪里?细说,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理事、性相、因果。所以龙树菩萨讲,上本《华严经》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道的是什么?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圆满的含摄在其中。

在这一句里面,境界不是我们境界。我们要学的,是普贤行。普贤行与大乘菩萨行有什么差别?就事相上来说是毫无差别,差别在心量。果然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你所有一切行都是普贤行,就差在这里。换句话说,离妄想分别执著就是普贤行,离执著没有离妄想、离分别也没有离妄想,不是普贤行。普贤行妄想也放下了,妄想是无明。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四十一品无明你放下一品,放下一品你就见到不动的性体;你还没有放下,不动的性体你没有见到,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没有见到。十法界的佛菩萨有很深的定功,能把妄心控制住,叫它不动,叫这个妄心不起作用,但是没有见到真体、真性,没有见到。他几时见到真性,就破一品无明。破一品无明是真不动,不是控制叫它不动;十法界里面是把它控制住,叫它不动,不是真不动。真不动,就是心性。我就是这么个境界,也只能说到此地,再往深处说我不会了,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学习的方法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从无始劫以来迷真逐妄,我们把真性、真相、真事、真理完全迷失掉了,随顺妄心、随顺烦恼习气,念念都在造业。业感得的果报在受报,我们无量劫来就沦落到这个境界里头,念念都造业。这个造业总而言之,不是落在妄想里面,就是落在无明里头,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佛菩萨在经论里面常常感叹的「可怜悯者」,我们是真正可怜悯者!

佛的教法无量无边,法门无量,但是要晓得,理只有一个:如何求不动心,就这一个道理。无量无边的方法,方向、目标是一个。我们净宗念佛,念佛目的在哪里?一心不乱。你要是果然求得一心,你就能见自性弥陀,你见到真佛,你见到佛的真身。我们用念佛这个方法明心见性,这个功夫在念佛法门讲是「理一心不乱」。要达到理一心不乱也有层次,先要成就「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功夫也有浅深不同,最浅的是功夫成片。我们现前现阶段把我们的功夫订在成片,到成片再提升一级,到事一心不乱,要晓得不断向上提升,这就对了,你的路完全走正确,其他的事情是附带的。我有能力、有缘分我就做,没有能力、没有缘分可以不做。这个缘分现在人讲机会,有这个机缘,你应该要做。为什么?帮助别人,这个法是大乘法,不是小乘法。所以念念念虚空法界一切刹尘众生,念念确实有这个心愿护持刹尘诸佛的正法,念念有这个心愿把如来正法介绍给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真有这个心、真有这个愿,所以有缘一定做,决定没有推诿,无缘不勉强。不管有缘还是没有缘,不管你做还是不做,你修的一定是清净心,一定是一心不乱。所以在生活里面修一心不乱,在工作里头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戒定慧三学具足,这个戒是定共戒、道共戒,换句话说,一切境缘当中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心。

但是你要记住,你要了解什么是清净心,清净心里面包含著真诚、平等、正觉、慈悲,少一个你的心不清净,清净心有欠缺。不但包括这四条,还要包括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一个清净心,要包括其余九个,理事完备,真清净!一念之中,一事之中,一尘之中,圆满具足!如果就《华严经》的教学科目来说,这一念清净心中具足十波罗蜜、具足十大愿王;缺少一条,你的心就不清净,不是纯净,不是纯善。一事一物如是,事事物物无不如是!第三首:

【如来安处菩提座,一毛示现多刹海,一一毛现悉亦然,如是普周於法界。】

这一首跟上一首可以合起来看,上一首事如其理,这一首事包含著理。两句合起来看,前面六句,一毛孔包含三世间,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三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这也是三世间,都包括在其中。最后这两句,『一一毛现悉亦然』,前面是一毛孔,现在讲一一毛孔,都是这样的出现。『如是普周於法界』,然后你才想到这个法界重重无尽。清凉大师这个开示非常非常好,我们要细心体会这个境界,「遍法界内,皆有佛身」。佛在哪里?我们要晓得,遍法界内不但是皆有佛身,可以说皆是佛身,毗卢遮那是法身佛。「无有一毛不含刹海」,一一毛孔都含刹海。「如来一一毛孔中」,他没有说「诸佛一一毛孔中」,要说诸佛一一毛孔中,我们就没有分;说如来一一毛孔中,我们有分,我们一一毛孔中也是「一切刹尘诸佛坐,菩萨众会共围绕」,我们哪里知道?为什么说如来我们有分?如来,是从性上说的;诸佛,是从相上说的。一切众生的自性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是一个性,我们相不同,性相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此「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成佛是从这个方面来看的、来说的。

要是讲植物跟矿物,「一切众生皆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些话在《华严经》不断重复,为什么?它不是我们的境界,希望在无数次重复当中,我们能够体认,体会、认识。这个体认就是体认自己,禅宗里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经上说的这个境界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要敬佛,礼敬诸佛,怎么礼敬法?诸佛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皆是诸佛。我们对於任何一物不敬,就是对诸佛的失敬。我们要敬佛才能作佛,我们对佛不敬,怎么能成佛?所以诚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够开发性德,开发性德是你开悟,你明心见性;不是性德,你就没有办法开发性德,这一定的道理。孝敬是性德,佛教导我们从这里下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中国人讲孝亲尊师,学佛从哪里学起?从这里学起。

孝亲尊师之行是儒家的《弟子规》,每一句、每一条都是性德的流露,我们要明了,我们要落实,要真的去做。佛门里面的戒律清规,是性德的流露、是天然的秩序,不是哪个人制作的,不是哪个人要求哪个人去做,不是的,佛法里面常讲「法尔如是」,自然而然!我们能够明了、能够落实,不但是世界和平,它的效果是宇宙和谐。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极力提倡,所以古代那些做帝王的,为什么称皇帝为圣人?这个话不仅是恭维,是事实。圣是什么意思?对於宇宙人生真相通达明了,称之为圣。他确实通达明了,所以他建立一个政权能够绵延几百年,能够传几十代,他要不是圣明,他做不到。他圣明在哪里?懂得这个事实真相,他能够和睦天下,与天下人和睦相处。

他住的地方、他每天办公坐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名称?诸位到北京故宫去游览就看到,「太和殿」。什么是太和?跟宇宙和平相处、和睦相处,太和!不仅是这一个国家、这一个世界,不是!要跟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太和!这就是圣人。太和殿后面是「中和」,中央,如果不中,那个太和有名无实。中就是没有一点私心,你那个心要放在当中,不能偏不能邪,大公中正你要永远保持。所以,中和后面是「保和」。你们看看皇宫里三个最重要的建筑物,它的命名。他要是能够永远遵从不违背太和、中和、保和,给诸位说,这个王朝千年万世,它不会被人取代、不会被人推翻。这种见解、这种作为是周礼的精神,周朝周公制作的这一套制度。《周礼》实在讲就是周朝的宪法、根本大法,它的精神就是太和、中和、保和。从前方东美先生给我讲过好多次,如果周朝后代的子孙永远遵守周公这个制度,到今天还是周朝。为什么?真正是得天顺人,哪一个老百姓不拥护、不爱戴?你大公无私,你起心动念都是为一切众生著想,圣王!要以佛法来说,是佛菩萨不是凡人,他的国家怎么会灭亡?没这个道理。怎么会灭亡?后世子孙迷失了方向,祖宗订的目标方向迷失了,背道而驰,那一定引起人民的不满,於是就有革命,就会把你的政权推翻。

中国古圣先王讲的三和,你们看看跟这个经文相应不相应?清凉大师说得好,「一毛表解脱门,诸佛菩萨,智所住故」。诸佛菩萨住在哪里?住在解脱,解是解开。把什么东西解开?执著解开,分别解开,妄想解开,解是解这个;脱是什么?脱了果报。执著解开了,就脱离六道轮回;分别解开了,就脱离十法界;妄想解开了,就证得究竟圆满的大觉果位。诸佛菩萨住的是解脱门,你们想想解脱门的意思跟太和、中和、保和相不相应?解脱里头因果具足,太和、中和、保和也是因果具足。大师后面说得好,「现多刹海者,门门皆是净土因故」,为什么?心净则佛土净。哪里是佛土?虚空法界无处不是佛土,换句话说,无处不是净土,所以才讲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因为没有办法达到纯净纯善,这才想换一个环境来学习,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一个最理想的修学环境,我们到那里是去求学,希望我们在那个环境里完成纯善纯净。然后你就会看到尽虚空、遍法界皆是净土,永远不再堕落,永远不再迷惑。

我们从这两首偈颂里面,虽然不能肯定,可是你要细心去体会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体会不了多念,念上个三百遍,常常念、常常想著,不要求答案,对我们的修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把我们从前错误的观念转变过来,转过来之后正知正见。修行头一个要知见正,然后再慢慢要求言行正。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