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六讲)  2002/1/1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6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光召有缘偈颂第七首:

【十方佛子等刹尘,悉共欢喜而来集,已雨诸云为供养,今在佛前专觐仰。】

这首偈是说明十方菩萨已经集合到道场,这是「引例劝归」。『十方佛子』就是菩萨,他们代表的人物,紧接著后面的经文就会说到,数量太多太多了。『等刹尘』这是讲佛刹微尘数,佛刹不是一个佛刹,是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刹土,每一个佛刹把它磨成微尘,这个数量没有办法想像,只有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数量是这么多。见到佛光,佛是从口中放光,口代表说法,代表言教,为一切众生说五乘法,所以尽虚空遍法界都在这一会,这一会是究竟圆满的大法会。

『悉共欢喜而来集』,今天毗卢遮那佛召集,各个都非常欢喜来参加这个集会。『已雨诸云为供养』,这一句就是世尊十号里面的应供,佛为人天九法界真正的福田,所以供佛的福报最大,功德不可思议。这个经里面常常讲的这些供养具都是表法的,总而言之最重要的供养是如教修行供养,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依教修行供养。『今在佛前专觐仰』,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这是大众已经集合,「引例劝归」,就像古佛、过去诸佛一样的仪式,确实显示出佛佛道同。由此可知,这个仪规是性德,唯有性德的流露才会完全相同;如果是意识心里面,个人有个人的分别执著,不会相同的。随顺性德当然就没有例外,这一点意思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性德无为而为,为而无为。经上讲的「诸云」「诸」是诸多的供养,「云」是比喻三轮体空。供养的人、接受供养的人都不生执著,没有分别,所以用「云」来表法。这首偈表佛十号当中的「应供」。第八首:

【如来一音无有量,能演契经深大海,普雨妙法应群心,彼两足尊宜往见。】

偈颂末后一句很明显,结的是十号里面「世尊」。『如来一音无有量』,无量无边一音而演,「一音」我们现代人所谓是母音,也称为圆音,佛法里面称为一音,经上常讲「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能演契经深大海』,佛经称为「契经」,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理是一个:性体、性德,机是讲众生无量无边。众生根机不一样,理是一个,佛教化无量无边不同根机的众生,一定是应机说法。这个众生的根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的程度,佛经里面常讲五种根性:菩萨根性,声闻根性,人天根性,他是哪一种根性,给他说什么法。还要观察他的程度,观察他过去生生世世的善根,过去生中有没有学过?修学哪些法门?佛有能力观察,所以佛说法契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够在一般观察大概估计来衡量,没有法子确定。我们是推测,佛是定中现量境界,任何一个众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佛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法契机。随顺众生过去的修学,我们讲说话投缘,听的人生欢喜心。

佛无有定法可说,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甚至於说佛无有法可说,这都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佛的法是怎么说出来的?因为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违背性德,佛给他讲这些是错误,把这些错误改正过来,回归到自性,这就叫说法。所以佛哪里有法可说?真的是无法可说。如果众生没有过失,佛就没有法说了,这是一点都不错,众生没有过失,佛就无法可说。所以没有过失这个人就叫做佛,佛跟佛见面一句话都没有,没有过失。九法界众生跟佛见面,佛有法可说,为什么?九法界众生即使是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佛还可以教他,有法可说。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自性圆满的显露,一分一毫的过失都找不到,还有什么话可讲?这是到了究竟圆满的境界。由此可知,众生迷得愈深,业障愈重,佛说法就愈多。所以在人间说得最多,人的毛病习气太重,道理就在此地。

『普雨妙法应群心』,「普雨」是形容世尊为一切众生平等说法。「妙」,妙的意思很深,一般讲「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个法就妙。六道众生的言说没有妙的意思,为什么?著相。换句话说,离妄想分别执著这就妙,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就不妙。妙与性德相应,不妙与性德相背,与性德相背的与烦恼相应。

『彼两足尊宜往见』,这一首说的是佛,「两足」必须要清楚,不能够看到这个字面,看字面那就错了。很多年前,我还没有到台中之前一两年,有一位美国的佛学家到台中去访问李老师,跟李老师谈佛法。这美国人谈的佛法,李老师摇头不能接受,李老师讲的佛法通过翻译,这美国人也不以为然,这个局面很尴尬。於是李老师看到他带的一本书就问他:「你带的是什么书?」他说:「这是佛学字典」,英语翻译的佛学字典。李老师灵机一动,他说:「两足尊是什么意思?」这个外国人就把两足尊查出来,告诉李老师:「两条腿里面最尊贵的」,李老师听了笑笑,又问了一个问题,结果搞清楚之后,李师说不必谈了,就送客了。望文生义,完全搞错了,但是字面上他翻的没错,足是脚,两足不是两只脚吗?两只脚有什么好尊贵的?两是两桩事,一个是福一个是慧;足是满足,你的智慧满足,你的福德满足,这两种满足那就是世出世间最值得尊敬的人。李老师说这个编字典的人怎么翻的!古德常讲,「望文生义,三世佛怨」,三世佛都喊冤枉。「宜往见」「宜」是应该,应该去见佛,应该向佛请教。这样一个大智慧大福德的人,有缘遇到不能空过,意思在此地。第九首:

【三世诸佛所有愿,菩提树下皆宣说,一刹那中悉现前,汝可速诣如来所。】

每一首偈都劝我们亲近佛陀。这一首,清凉大师注解,「义海顿演,宜速及时」,这两句话我们要记住,确确实实是勉励我们,劝导我们。「义海」是比喻世尊,义是义理,深广像大海一样,是说佛的智慧德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称为义海。「顿演」不是渐说,是在这一会当中教学就圆满,这个难得!相当不容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速成班」,你要有机会遇到,赶快去,不能把这个时节因缘贻误,那就可惜。

『三世诸佛所有愿』,虽然说一个字,我们要明了,佛的心、佛的愿、佛的行、佛的证,如果细说,就像前面所讲的如来果地上的十种境界。在本经有二十句问,诸菩萨众念请的前二十句,这一个愿字全都包括了。『菩提树下皆宣说』,什么经是菩提树下宣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世尊示现成道,在菩提树下入定,定中宣说的。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有两个说法,两个说法都有依据,一种说法是世尊二七日中宣讲这部大经;另一个说法,三七日中。二七是十四天,三七是二十一天,这两种说法都不能说有错,这是讲顿说、顿演,这里头真的是表演。华严法会真的是在表演、演说,演跟说大概是平均的,一半是演一半是说。这是对法身菩萨所讲的,不是法身菩萨你没有能力入佛境界、佛的三昧境界,你怎么能参加这个法会?由此可知,华严会上所列的一切大众,异生众里面人天众、杂神众,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应化的。形象上示现的是一个神众、天众、天神,实际上都是诸佛菩萨,那是示现的,做为九界众生的代表。我们凡夫烦恼没有断,没有明心见性,这一会虽然在眼前,我们有目不睹、有耳不闻,不见不闻。再跟诸位说,这个会散了没有?没散。什么时候我们能把见思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个几品,就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华严法会。

『一刹那中悉现前』,「一刹那」是讲时间的短促,清凉大师讲的「义海顿演」,顿就是一刹那。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了时间不是真的,时间的长短是从凡夫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的,实际上没有。自性里头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性体是一,性相还是一,就是唯心所现的相分,相也是一,所以叫一真法界。性体叫一心,一心跟一真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能所不二。能现的是一心,所现的是一真法界,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是唯识所变。识是什么?识是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佛在大经上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是识。不明白的人他以为真的有无量无边法界,明白的人、觉悟的人他晓得,无量无边法界原来就是一真法界。所以,刹那现前。

『汝可速诣如来所』,「诣」是到达,你赶快去见佛,见佛闻法。见佛供养是修福,闻法是开慧,福慧双修。「速诣如来所」,如来是佛十号之一,《金刚经》上有解释:「如来者,诸法如义」,这个解释得好。如是什么?如是真如自性。无量无边的诸法,那是相、法相,法相无量无边,法性是一个,诸法如义。无量无边的法相是一个法性,能变能现是一,所现所变无量无边。隋唐时代贤首国师,清凉大师的老师,用金狮子来做比喻,说明这个事实真相。「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他把金比作法性,把器比作法相,这个我们好懂。我们今天到银楼去参观,黄金制造的器皿也有几千种、上万种,你去看他的展览琳琅满目,真的是美不胜收。你是看相,看它的相,如果看它的质料,一个!全是黄金,除黄金之外什么也没有。

贤首大师用这个比喻给我们说明,这个金器就像是宇宙万法,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依正庄严无量无边,共同一法性。从这个比喻我们能体会得到,「如来」是从法性上说的,诸法如义。如来还有一个意思:今佛如古佛之再来,为什么?佛佛道同,佛跟佛没有两样。给诸位说,等觉菩萨跟等觉菩萨还有不相同。文殊是等觉菩萨,普贤是等觉菩萨,观音是等觉菩萨,地藏是等觉菩萨,弥勒也是等觉菩萨,确实他们各个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说大同小异;到了佛这个地位,一丝毫差别都没有,今佛跟古佛一样,没有两样。如果有两样,那是菩萨不是佛,如果是佛决定相同。清凉大师讲,如来有仿同先迹这个德号。这是将佛的十种德号说出来。末后这首偈:

【毗卢遮那大智海,面门舒光无不见,今待众集将演音,汝可往观闻所说。】

大会的主席是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是梵语,翻译成华文的意思是遍一切处、遍一切时,用现代的话来说,遍一切时空。诸位要记住「一切时空」,时空里面为什么有一切?有不同维次空间的时空,所有一切不同维次的时空全都包括了,一样不漏,所以在佛法里面称他为法身佛。近代天主教、基督教讲他们的上帝,也说这个意思,上帝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有形的东西,他是遍虚空的,无所不在。这个说法很像佛经里面讲的法身,如果他们肯定这是上帝,这个宗教可以统一了。为什么?确实是一桩事,不过就是名称不同而已,在佛教里面称为法身佛,在他那个地方称为上帝。原来上帝就是法身佛,法身佛就是上帝,宗教之间的冲突应当没有了。基督教不可以称佛教是魔鬼,称魔鬼那不是变成上帝是魔鬼了?那讲不通;佛教也不能把基督教看成外道,他们所追求最高的是法身,跟佛法所求的没有两样。只可以说形式不一样,方法不一样,方向、目标都是相同的,最后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这个事情是好事,我们举双手赞成。法身如来圆满的大智,能现虚空法界,能现刹土众生,这不是『大智海』吗?大智、大德、大能。

『面门舒光无不见』,「光」是从毗卢遮那佛口齿之中放出来的,这是放光。『今待众集将演音』,今天佛在那里等待,等待大众统统集会,将要为大家演说妙法。演说什么妙法?说明宇宙人生真相。这一桩事情只有他能说,为什么?他是能现,他也是所现,他是能变,他也是所变,所以到他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究竟圆满。世尊在此地劝大众,『汝可往观』,你可以去参观、可以去听教,你去看看。「往观」是示相、现相,根性利的一看就明白、就觉悟了;中下根性看不出来,没有关系你再听讲,佛会有详细的说明,这就是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向下的经文,就要为我们介绍新集的大众,前面在第一品里面那是当会的大众,华藏世界里面的大众,同生众、异生众,这个地方是讲十方世界,不是华藏世界,十方世界的新集众。

佛放光,这些菩萨有缘看到这光明,知道佛要说法,说究竟圆满的大法,光召集他们。这一个殊胜的机缘不能错过,真是希有的因缘。我们是凡夫,没有这个机缘参与盛会,但是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得到这个下本《华严》,下本实在讲是《华严经》的提要,流传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中文译本。经文虽然不足,这个缘分也是希有难逢,我们从这个本子里面得到一些讯息,欢喜赞叹。这一段经文我们就讲到此地,偈颂这是光中的赞颂,这十首偈赞叹如来十号,十号将如来大智、大德、大能完全表示出来了。

如来现相品,第三段「所召云奔」

【尔时十方世界海一切众会,蒙佛光明所开觉已,各共来诣毗卢遮那如来所,亲近供养。】

这一段是总说。『尔时』,赞颂结束之后。『十方世界海一切众会』,见到毗卢遮那如来放光,光中赞叹佛的十种德号,十首偈赞颂佛的十种德号。有缘的菩萨见到光明,听到赞颂的劝请,於是都来到毗卢遮那如来所,亲近供养,来听佛教诲。下面这是别说,「十方」就是十段,第一段是东方,每一方都有十桩事情,这个介绍是很有体系的。

【所谓此华藏庄严世界海东。】

这是把方向说出来了。这个地方我们要留意,前面「世主妙严品」里面所讲的,都是华藏世界里面这些菩萨们,无论是同生、异生都是菩萨,我们必须要晓得全都是菩萨。这个地方所讲的是华藏世界以外,我们讲的「他方世界」,这个他方不是娑婆世界的他方,是华藏世界的他方,在华藏世界海的东面。

【次有世界海,名清净光莲华庄严。】

这是介绍刹土,我们讲的刹海,那个范围跟我们这个华藏世界海同样的,这是讲的大世界。现代天文学家还没有这些说法,换句话说,今天科技的发明,科学工具依旧没有办法突破华藏世界。这是华藏世界之外,『有世界海,名清净光莲华庄严』,世尊为我们介绍,这是讲的刹海。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摩尼璎珞金刚藏。】

名词都有表法的意思,从这些名词当中我们能够概略的了解那个世界的状况。我们这个世界叫华藏世界,他们那个世界叫「清净光莲华庄严」世界,跟我们这个华藏世界不一样。那个世界里头有国土,佛住的地方『名摩尼璎珞金刚藏』,这些名词都不必细说,表法的意义前面都说得很多,摩尼代表什么,璎珞表什么,金刚藏表什么,我们都有了概念。这是佛国土,一尊佛的刹土。

【佛号法水觉虚空无边王。】

这是佛的名号。诸佛菩萨名号都是为了教化一切众生而建立的,一定要晓得,诸佛菩萨没有名号,名号是随众生的需要而建立的,所以顾名思义就晓得那个世界众生的状况。有佛,一定有帮助佛教化众生的菩萨,「主菩萨」。像我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也有两位尊者传法的、帮助他的,一位是迦叶、一位是阿难。迦叶传禅宗,阿难传教下。在娑婆世界这个大世界,释迦牟尼佛的两位助手是文殊、普贤,文殊菩萨表慧,代表解门,普贤菩萨代表行门,一佛二菩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主佛,两位主菩萨,一位是观音、一位是大势至,观音表行门,大势至表解门,这是佛法里头一般的表法。换句话说,一位菩萨代表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一位菩萨代自性本具的德能,所以他不需要第三位。自性本具的相好,佛跟菩萨的色相就代表了。摩尼璎珞金刚藏世界,也有一位主菩萨:

【於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察胜法莲华幢。】

经文为了简略,诸菩萨只介绍一位,其他的菩萨都在底下「眷属数」里面。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这是东方清净光莲华庄严刹土,这是一个大世界。观察胜法莲华幢菩萨与他们国土里面有缘的菩萨,这个一定要记住,光召有缘。

【来诣佛所。】

都到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法会的场所,到这边来集会。下面是他们携带的礼物,我们这样讲法大家好懂,就是供品,供养的物品。当然菩萨多,这么多的菩萨,每一位菩萨所带的礼品说不尽。经文里面把它总归纳为十大类,这个说话就方便了。经文有十句:

【各现十种菩萨身相云,遍满虚空而不散灭。】

这一句是总说,『各现十种菩萨身相云』。第一种是以身相供养,普贤菩萨讲广修供养里头最重要的一条,是如教修行供养。「十种」是表圆满,就菩萨来说是十波罗蜜,是修德。十种波罗蜜圆满的身相,『遍满虚空而不散灭』。有缘的人没有一位不是如教修行的,阳奉阴违与佛无缘,依教奉行与佛有缘,希望我们同修们要明了,学佛一定要跟佛菩萨做个有缘人,这就对了。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一定要奉行,这就是以「身相云」供养。「而不散灭」,永恒不变。

【复现十种雨一切宝莲华光明云。】

这里面表法的意思,说十种都是讲的圆满。『雨』是从上面落下来,散华供养。菩萨飞行在道场上空,散『宝莲华光明云』。「莲华」表法的意思前面说过,清净无染。

【复现十种须弥宝峰云。】

「须弥」是山的名字,意思是妙高。这是以大地来供养,须弥表大地,表妙高,也是表法。今天毗卢遮那如来要给我们说究竟大圆满的法,用『须弥宝峰』来表示。

【复现十种日轮光云。】

在我们这个世间最明亮的发光体就是太阳,它表智慧,十种圆满的智慧,表圆满。

【复现十种宝华璎珞云。】

『宝华璎珞』,在古时候印度无论是男子女人,都欢喜用花来庄严自身。花环戴在头上叫鬘,穿成一串放在颈子上面就叫璎,我们叫璎珞,花环璎珞,「宝华璎珞云」。身上的装饰,都是表福慧庄严。

【复现十种一切音乐云。】

音乐是古圣先贤教化众生重要的方法,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所以文化从哪个地方发源的?从音乐、从歌唱,这是文化的根源。佛教化众生不离音乐,所以佛门非常重视梵呗。乐能调心,消除妄想分别执著,也就是消除烦恼习气。

【复现十种末香树云,复现十种涂香烧香众色相云。】

香跟香料都是日常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末香』是现在我们讲的香粉,香做成粉末,这一类的称为末香。『涂香』现在一般用液体,香水;还有做成浓一点的膏,像雪花膏,这是涂在身上的,叫涂香。第三种『烧香』,烧香现在在佛门里面用得最普遍。香表戒定,香赞里面有戒定真香,也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里面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所以我们见到香、闻到香,要想到五分法身是真香。

【复现十种一切香树云。】

「香树」是所有一切众香的来源,以这个为供养。香表善法,『一切香树』表一切善法。后面这一句总结:

【如是等世界海微尘数诸供养云,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东方供养云应有十种,但是这里只有九句,九句里头有一句涂香、烧香合在一句,所以还是十种,十代表圆满。经文上说「各现」,所有与会的这些菩萨,主菩萨带领众菩萨,各个都现供养,不是推一个代表,每一个人都现,重重无尽,各遍虚空而不散灭。我们看这个供养的庄严,供养完全是表法,显示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不思议的妙法。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现是云已』这一句是说他们携带的礼物,把这些礼物概略的做一个介绍,这些菩萨见到佛,向佛行礼。『以为供养』,把自己携带的供品呈献,献供。

【即於东方,各化作种种华光明藏师子之座,於其座上,结跏趺坐。】

向佛行礼,献上这个供品,然后就在东方化座而坐,化是变化。清凉大师在《疏》里告诉我们,十方这些菩萨他们化座,那个座的体相不一样,「而皆同名莲华藏师子之座」,这个座位的名字是一样。莲华藏表什么?表出污泥而不染,莲华的根长在泥里头,泥代表六道;莲华的茎在水里头,水代表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表一真法界。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的菩萨,这是《华严经》上说的法身大士。「藏」是含藏,华里面藏莲子,又表因果同时,「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表这个意思。「师子」比喻诸佛如来,狮子是兽中之王,如来是法中之王。佛的学生、佛的真子是菩萨,明心见性的菩萨是佛之真子、法王子,佛是法王,菩萨叫法王子。佛坐的座位叫师子座,菩萨座位也称为师子座。

清凉注解「莲华藏」有三个意思,第一个就菩萨来说,「表含藏开敷」,菩萨好比莲子,因果同时,莲子含藏在莲华里面。第二个「约所诠,将说依报故」,表这个法门。下面佛先说毗卢遮那佛的依报,依报好比是华,正报是莲子。第三个「约诸会,通显华严故」,就本经九会来讲,华是莲华藏,是通表全部的《华严》。这里讲的是十方,十方有上方、有下方,各坐於本方,他从哪个方向来的,坐在哪个方向。「佛圆回身,皆见面故」,佛的身跟我们凡夫身不一样,我们凡夫身,坐在我面前看见,坐在我背后看不见,坐在我上下也看不见。清凉说佛是圆回身,圆回身是什么意思?《楞严经》上讲的六根互用,那就无所不见。六根是什么?身是根,身能见,头顶也是身,脚下也是身,前面是身,后面也是身,每一个根都具足六根的德能。眼能见、能尝、能听,耳也能见、能听、能嗅,六根互用,通了!我们今天六根各个有自己的境界,彼此不通,眼只能见不能听,耳只能听不能嗅,所以说各有各的境界;到如来果地上完全圆通,圆满通达没有障碍,无论他在哪一方,佛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华严教跟其他大乘不相同。这个十方,东方详细的介绍出来了,后面我们就不必这么麻烦,略略的带一带就可以。现在看第二「南方」

【此华藏世界海南。】

这一句是定方向。

【次有世界海,名一切宝月光明庄严藏。】

这一句是讲刹海。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无边光圆满庄严。】

这一句是介绍世界。

【佛号普智光明德须弥王。】

这是国土当中的佛名。

【於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普照法海慧。】

这一句是主菩萨。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这是眷属数。

【来诣佛所。】

这是到佛所。

【各现十种一切庄严光明藏摩尼王云,遍满虚空而不散灭。】

向下这十句是「兴云供」,这是清凉大师科判里的科题,用现在的话说,向下十句经文是说菩萨们带来的供养,供品或者是供具。携带来的供品,这是第一种。

【复现十种雨一切宝庄严具普照耀摩尼王云,复现十种宝焰炽然称扬佛名号摩尼王云,复现十种说一切佛法摩尼王云,复现十种众妙树庄严道场摩尼王云,复现十种宝光普照现众化佛摩尼王云,复现十种普现一切道场庄严像摩尼王云,复现十种密焰灯说诸佛境界摩尼王云,复现十种不思议佛刹宫殿像摩尼王云,复现十种普现三世佛身像摩尼王云。】

这是十句十种,后面是总结:

【如是等世界海微尘数摩尼王云,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到这个地方这是一大段,说明主菩萨率领众菩萨来到华藏世界,见毗卢遮那如来,他们携带的这些供品。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这是行礼献供。

【即於南方,各化作帝青宝阎浮檀金莲华藏师子之座,於其座上,结跏趺坐。】

这是「化座安坐」,这个大会非常殊胜庄严,菩萨这个数字不可思议。我们看看华严法会,菩萨来到道场,各人坐各人的师子座,确实如清凉大师所说的,他们的宝座体相不一样,但是都称为莲华藏,都称为师子座。在东方我们看到的,「种种华光明藏」,南方我们看到的,他们化作是「帝青宝阎浮檀金」,可是这个座都叫「莲华藏师子座」。毗卢遮那佛很省事,不必设这些座位,座位都是他们自己变化的,各自带来,变化所作。法会要结束,他们离开了,这个道场干干净净,一无所有、一尘不染,显示出清净的性德。学讲经的同学要留意,像这样的经文,你们在《内典讲座》里面学过,这叫流水文,流水文念念带过去就可以,不必细说,细说不但耽误时间,提不起听众的兴趣。再看西方:

【此华藏世界海西。】

这一句是定方向。

【次有世界海,名可爱乐宝光明。】

这是刹海。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出生上妙资身具。】

这一句是世界的名号。

【佛号香焰功德宝庄严。】

这是佛名。

【於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月光香焰普庄严。】

这是主菩萨。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这是说他的眷属。

【来诣佛所。】

这是到达毗卢遮那佛说经的场所。下面这十句就是他们带来的供养具、供品。

【各现十种一切宝香众妙华楼阁云,遍满虚空而不散灭。】

第一句都是总说。

【复现十种无边色相众宝王楼阁云,复现十种宝灯香焰楼阁云,复现十种一切真珠楼阁云,复现十种一切宝华楼阁云,复现十种宝璎珞庄严楼阁云,复现十种普现十方一切庄严光明藏楼阁云,复现十种众宝末间错庄严楼阁云,复现十种众宝周遍十方一切庄严楼阁云,复现十种华门铎网楼阁云。】

底下一句是总结:

【如是等世界海微尘数楼阁云,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西方菩萨供具里面是供养宫殿、楼阁。在这十方,我们看到诸菩萨所呈献的这些供具无所不有,也可以说无奇不有,变化所作。我们看到这种庄严的形相,很像娑婆世界里面的他化自在天,世间的大福报、圆满的福报,不需要自己操一点心、费一点神,所有一切我们今天讲的衣食住行乐欲,一切现成,这福报圆满。在欲界里面最高的一层天就得这个大福报,第五天叫化乐天,他们生活日常的用具是自己变化所作,确确实实称心如意。就像极乐世界里面所说的,我想吃东西东西立刻就在面前,自己变化的,叫化乐天。往上面去第六天叫他化自在天,自己不要变化,从哪里来的?第五天化乐天人变化的供养,就像此地十方菩萨变化供养毗卢遮那如来,很像欲界第六天那个样子。但是欲界第六天的福报不能跟华藏世界比,第六天的天王也不能跟毗卢遮那佛相比,他化自在天的天人也没有办法跟十方无量菩萨相比。我们读这个经文,自己一定要明了,不能不见性,换句话说,学佛不能不明心见性。要不能明心见性,这样究竟圆满的果报、不思议的境界,我们只有听听的分,不能契入。见性就入境界,全都是自分的,不是别人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