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五七讲)  2002/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57

诸位同学,昨天我们介绍到「如来现相品第二」的经文。

经文一开端,菩萨以及一切世间主心里面在默想。向下的经文就是他们默想当中的一些疑问,总共有二十句。第一句,「云何是诸佛地」。经文我们必须要注意到,「诸佛」,不是单指某一尊佛,换句话说,他们所希望明了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境界。第二个问题:

【云何是诸佛境界。】

我们把「境界」这两个字跟诸位同学介绍过,而什么是佛境界,也只是略说了一点。这些问题,在《华严经》上是重要的大问,菩萨尤其是法身菩萨们,乃至於一切众生,都希望明了,所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确实为我们介绍得相当的详细。道霈禅师《疏论纂要》里节录是简单扼要,他的目的是接引初学。也就是祖师大德们编纂经论,他有他的目的,他有他心目当中的对象。我们今天学经教,不但我们对於这些问题要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最重要的,我们怎样学习,也就是说怎样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是我一生学佛最关心的,如果这门东西学了不起作用,我在生活上用不上它,我的学习兴趣就没有了。所以我可以说从小就重视学以致用,因为我知道,我们人生在世的时间很短促,光阴很宝贵,世出世间典籍数量太多,哪里是一个人能学得尽?正如从前李老师跟我们谈,不说别的,单单讲干隆年间编的这一套《四库全书》,就这一部丛书,我们一生用一百年的时间都念不完,怎么学法!这正如一个完具的大学里面各种科系都具足,我们学什么?我们只能够在这个学校里选择一个学系,或者是你有过人的聪明精力,你可以选两个学系、三个学系,再多就不行了。佛法亦复如是,我们学的东西得管用。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得上,对我们真正有帮助,这是我非常乐意学的。学的那个东西我做不到,或者与我的生活脱节,这是我决定不能学的,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所以,这是选择对象不一样。

对於诸佛境界,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就比较清楚,他说要是依《瑜伽师地论》讲如来境界,有五种差别。第一个,「有情界」。我们知道如来的境界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有情世界,他的智慧能缘得到、能了解,他的德能、他的相好统统都可以缘得到。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为什么?是他境界范围;不是他境界范围,他就缘不到。我们凡夫境界很小,别的同学心里有感,我们不能应,为什么?我境界缘不到。佛菩萨的智慧神通能够缘得到,这是讲有情世界。第二个,「世界」。世界是器世界,佛也能缘得到。佛为了度化众生能够变现化土,我们在古人注疏记载里面看到,法照禅师朝五台山,文殊菩萨示现大圣竹林寺。那是文殊菩萨的境界,他可以变现一个世界来给你看。法照禅师他是学禅的,朝五台山之后,他向文殊菩萨请教(那个时候已经入末法,末法的开端):「末法时期,众生修哪一个法门最为契机,容易成就?」文殊菩萨告诉他:「无过於念佛法门。」他向他请教:佛怎么念?文殊菩萨就念了几句,法照菩萨就照学。离开大圣竹林寺还一路做记号,怕迷失道路,下一次好再来访问,哪里知道回头一看,这个境界没有了,一片荒山。於是他就知道,菩萨示现的,示现化土。不但示现身相,能示现山河大地之相。法照离开大圣竹林寺,回去之后开念佛堂,提倡念佛,他念佛的方法是五会念佛。

现在也有人提倡这个方法,实在讲这个方法跟我也有关系。我在一九七七年到香港讲经,在九龙中华佛教图书馆看到这个五会念佛的本子,我看了之后也非常欢喜,它用简谱谱出来的。我带了一本到台湾翻印,印了好像有几千本,以后这个本子陆陆续续好像翻印过好几次,现在流通的至少有几万本。有一位法师,在家的时候大概是喜欢唱歌,他对音乐很有造诣,听说在圆光寺领导那边佛学院的同学,依照这个谱子来学习,以后把它录音,录成录音带流通,「五会念佛」。有同学送来给我,我听了之后,这个带子在国外流通得很广,很好,确实是很好听的音乐,接引大众念佛,行!真正念佛不行,为什么?好听,不能摄心。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真正念佛功夫得力要摄心,愈念心愈清净,这才是唯一的一个标准,能把我的烦恼念掉,能把我的忧虑牵挂念掉,於是功夫才得力。这种五会念佛,我想是民国初年一些法师凭自己想像编出来的,法照禅师传下来的大概早已经失传,决定不是那个音。但是接引初机是好事情,是可以用的,它配上了音乐。这是讲到世界。

第三个,「法界」。确实法界是佛力变现出来的,我们常讲,经上常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特别是菩萨所问的诸佛境界,并没有说毗卢遮那佛,也不是说阿弥陀佛,也不是说释迦牟尼佛,诸佛。诸佛整个,说实在话,整个是说心性,宗门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由此可知,什么是佛?佛就是心性,特别是心性里面的智德,佛的意思是觉悟的意思,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称之为佛。但是我们前面讲过三德:智德、恩德、断德,法界是恩德,是一而三、三而一,不能分。这些名相是世尊教学方便起见而建立的,决定不能执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执著名字相,那你就错误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法界是佛的境界。

第四个,「所调伏界」。那就是教化众生的对象。佛的四众弟子,在家出家这些学生,佛是老师,老师的境界是学生,这个不难懂,学生分布在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一个地区。现在科学技术发达,讲求远程教学,我们利用卫星电视,利用网际网路,把画面跟音声送到远处,全世界都能收看得到,这也就变成境界;境界现在随著科学技术,我们境界扩大了。但是诸佛教化众生的境界,是遍布虚空法界,遍布一切诸佛刹土,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清楚,不清楚会产生许许多多的误会,会产生矛盾,甚至产生灾难。哪些是灾难?宗教的战争是灾难。什么原因起来的?误会起来的,他不知道都是诸佛教化众生的境界。佛经里面讲得透彻,应以什么身教导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法教导就用什么方法,没有一定的身相,也没有一定的方法,活的。我们要问,应以基督身教化的,佛就现基督身,基督是佛;应以安拉身得度的,佛就现安拉身,安拉是佛。所以我在讲席一再的告诉大家,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有情无情全是佛菩萨示现的,示现的目的何在?目的教我觉悟。一切是为我示现的,这个恩德就大了。他觉悟不觉悟与我不相干,问题是我要觉悟,我觉悟之后,我再帮助别人。这里面的意义无尽的深广,如何能体会得?这个是问题,如何去学习?这些问题里面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印光大师所讲的「诚敬」,真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就不行。我们再看看现前我们修学的境界,首先看自己,自己有没有诚敬之心?鬼神都瞧不起我们,为什么?对於佛法修学毫无诚意。我们自己要反省,我们在佛堂里面,我们在听讲经上课,是什么样一个心态?躺在沙发上跷著脚,还在那里胡思乱想,还在那里翻阅其他的书籍,这在殿堂上是对佛菩萨的侮辱。古大德看到佛像是站著的,自己不敢坐下,看著佛像是坐在那里,自己决定不敢躺下,那是什么样的心态?从中国大陆传给我的讯息,我们的录相带、录音带、VCD,有同修们带到大陆,大陆同修们在寺院殿堂里面播放,告诉我,大家都是跪在那里合掌,恭恭敬敬的听,我听了这些话很感动,他们能得利益。我讲得虽然不好,他们有十分恭敬心,他得十分利益。我们这些人福报是不小,没有恭敬心,把这个大好机缘当面错过,真的像鬼神所说的阳奉阴违,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我点点头,我知道。我为什么还讲得这么起劲,一丝毫也没有在意?我知道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许许多多鬼神,他们是真诚恭敬在听、在学习,我给他们讲的。我给远方同学,他们在电视机面前,头顶著经典,跪在那里恭恭敬敬听,我对他们讲的。真正用功学习的人并不在眼前,我很清楚很明白。所以,这是诸佛教化众生的境界。

第五个,「调伏加行界」。这句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调伏加行界?佛的学生,代佛接引大众的人不少,包括我们现前发心要学讲经、学弘法,都是代佛接引众生。我们需要佛加持,佛要不加持我们,我们哪有这个能力?无论是大菩萨小菩萨,真正发心,一定要得到佛的加持,我们世俗人讲,得到佛的保佑,保佑你开智慧,保佑你增长福德。为什么?接引大众、教化众生要福慧具足,我们不敢讲圆满,总得要有福有慧,你有慧没有福,没有机缘教学,有福没有慧,不知道教学,所以一定要福慧统统都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要福慧双修,修福修慧。譬如我们在此地,如果没有福,你就没有能力在这里建道场。单单有福,道场建得很大,不能够教学。可见得这个事情要做得好,一定要福慧具足,这个事情没有佛力加持办不到。

或者是说,就简单扼要来讲,说诸佛境界,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归纳为四点。第一点「所缘真俗」,这是佛境界,这个把有情世间全部都包括了。「真」是小乘证得初果以上的圣人,也就是说见思烦恼里头已经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真的觉悟了。一品烦恼没断,是俗人、凡夫。「真俗」也可以讲世出世间这一切有情众生,这是佛境界,佛的境界太大了,不可思议。第二个是「所住刹海」。佛有没有住处?没有。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没有说佛「住」什么地方,这个字用意很深。佛住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佛住的地方,所以不能问佛住,要问佛在哪里。譬如我们这些同学们,我们今天住在净宗学院,净宗学院很大,房舍很多,我们住净宗学院。净宗学院,到哪里去找我们?一定要问:某某法师他在哪里?他在哪个房间?净宗学院是我们住的境界。尽虚空遍法界是诸佛住的境界,我们要找佛,还是没地方找,一定要问他在哪里。佛所住的是刹海,这个名词要记住,不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佛的教化区,可以说佛在。释迦牟尼佛在哪里?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他现在在娑婆世界作教主、作导师。他住哪里?尽虚空遍法界。第三个是「所起业用」,也是佛的境界,他的业用太大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是他的业用。第四个「所应摄化」,这是讲他教学的对象,摄受众生、教化众生的对象,这都是佛境界。换句话说,深广无际,克实而论,无有一境非佛境界。所以,佛证得的才真正叫究竟圆满,不同於菩萨、声闻、缘觉,他们的境界是有限量的,佛的境界没有限量。

「出现品」,本经第五十二卷有一段经文,我们念一念,如果要解释费的时间太长,以后到后面会讲到,但是要隔相当长的时间。经上说,「复次菩萨以无障无碍智慧,知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知一切三世境界是如来境界」。是如来境界,经上没有,我加上去的,因为前面「是如来境界」,它每一句都贯上,这在文字上省略了。「一切刹境界是如来境界,一切法境界是如来境界,一切众生境界是如来境界」「真如无差别境界、法界无障碍境界、实际无边际境界、虚空无分量境界、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下面接著说,「佛子,如一切世间境界无量,如来境界亦无量,如一切三世境界无量,如来境界亦无量」。我们细细在这个地方观察思惟,才知道如来境界不可思议。但是这里头有个很深的意义,不能不知道。如来境界是自己的境界,是自己心性本来具足的境界,我们现在可怜,迷失了自性,把这样深广无际的境界失掉,佛在经上讲「可怜悯者」,我们真正是可怜悯者。为什么失掉?无端起这些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久了,心思暗冥,顽固不灵。李老师常讲,四方木头脑子,转不动,死的,不开窍。看,眼不明,你看不清楚,听,耳闭塞,听不懂,怎么教法?教的人辛苦,学的人不得利益。佛慈悲,对这样的学生,只要他还想学,佛都不舍弃,除佛之外,没有人做得到。声闻、缘觉不会教你,为什么?他嫌你麻烦。世间圣人也不教你,你看孔老夫子教学,他选学生什么条件?《论语》上讲得很好,「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者」,孔老夫子不愿意教你,为什么?你太笨,你已经麻木,没有反应了,夫子不教你;佛教你,这就是佛彻底悲心,不舍弃你。像周利盘陀伽这样的根性,孔老夫子一定不教他。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我相信都不愿意教他,佛教他。佛有耐心,佛有善巧方便,了不起,我们不能不感激。我们在这个地方,只有学习佛陀的那种耐心,佛陀那样的慈悲,不舍众生。学生学不好,不能怪他,怪我自己教不好,一切反求诸己,我自己教学的方法不善;我们自己才会有进步,不能把这个责任推到学生。学生业障重,阐提根性,不能教,这不是菩萨所说的,这不是菩萨所思的。我们看看如来,看看释迦牟尼佛,他是怎样待学生?摄受教化,我们知道唯一的法门:以身作则。

所以,我昨天跟行师、庄师几个人讲,希望我们这边修改重新建的房子赶快建起来。六十一号那个房子建起来之后,我会住到这个地方来,我的生活跟大家完全一起,晚上十点钟睡觉,早上三点钟起来,我一样到念佛堂来念佛。这个房子一盖好,我马上就搬过来住,我们生活作息完全在一起。讲经是为了录相,不能不在录相室。你们同学们听课的情形,我昨天想了,装几个闭路电视,我在摄影棚里面完全看得见大家。你规规矩矩,很认真来学习很好,你不来也好,我绝不过问。如来正法道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要不是认真在这里修行,护法神会迁你的单,我不会,护法神不留你。但是大家不能好好的学,是我没有带头来做。我不带头来做,你们今天也明白,我退居了,佛门里面所有一切事情我不闻不问,这个退居就是退休。我不休,我每天还是在读诵《华严》,因为现在讲《华严》。我也求三宝加持,希望自己能入华严境界,这是我初学佛的时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入华严境界。老师教我的,我要落实,我不辜负老师,我感谢老师。如果没有遇到这些真善知识,哪有今天?我要没有遇到这些老师,给诸位说,我早就不在这个世间了,到哪里去?很可能是三恶道。过去生中的行业我不知道,我没有宿命通,我这一生当中所造的业,我知道,要照佛经的标准来看,我所造的是鬼道跟畜生道,地狱那个罪业我没有,我没有造那么重的罪业,确确实实是畜生、饿鬼,早就不在人间了。得善知识的指引,这一生当中福慧双修,我知道怎么修法。

今年二00二年,我讲经四十四年了,四十四年没有休息,没有间断,每天至少是一个半小时,最多是九个小时,一天讲九个小时,所以平均起来这四十四年每天两个小时,那是肯定有的。纵然不能说契入华严境界,总得沾一点边,我们能对得起老师。如果边都沾不到,那真的是对不起老师。所以,诸佛境界,我还是简简单单跟诸位就报告到此地。如果以清凉大师开示来讲,再一个小时也讲不完,我们说到这个地方大致上就可以了。诸位如果读《华严经疏钞》,李长者《合论》,你有这个基础,我相信都不会困难。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第三句:

【云何是诸佛加持。】

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佛加持者,谓佛胜力任持,令有所作」。这是说诸佛殊胜的智力,像前面我们读过的十种智力,简单的称「佛十力」,佛的力量,这十种力量任运的加持,就是帮助你。任运是自自然然,不需要作意。「我来帮助你」,那你就有意思在里头。没有这个意思,自自然然得到佛力的加持,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感应道交。譬如我们击鼓,这个鼓槌击下去之后,鼓就有声音出来。声音是任运的,不是说鼓听到你击了,赶快来回应你,不是的。众生求佛的加持,就像击鼓一样,那样的自然,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用智慧帮助你,佛用能力帮助你,佛用神通帮助你。最明显的是讲经的同学,不论在家出家,你发心上讲台代表佛讲经说法,就很奇怪,只要你诚心诚意,绝不是为名闻利养,你讲经绝没有私人的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其中,就会有感应。你那个利益众生的心愈纯愈真,感应的力量就愈大,这个经文展开,不知道哪里来的智慧。平常不上讲台不讲经,这个经文你看不懂。上台讲经,怎么忽然智慧开了,讲得头头是道。讲完之后下台,人家问你,你自己也不晓得。讲经的法师常常有这种境界,这是什么?这是佛力加持。因为佛在九法界现种种身,他来做什么?就是弘法利生。你也很热忱来帮助佛弘法利生,跟佛自然就起感应道交。

所以我常常给我们发心讲经的同学们说,现在这个世间说法的人愈来愈少,求人不如求己,求别人发心来讲经,别人不答应你就生烦恼,或者别人讲经他别有企图,心不清净,意志不纯,会让我们失望,那怎么办?求自己,自己发心。「自己发心,我不行,我智慧也不行,我能力也不行,什么都不行」,不要紧,只要你肯发心,佛菩萨会加持你,我看到了。当年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开班教学,培养讲经弘法人才,我到台中是去听经的,哪里敢发心去讲经?没有这个胆子,从来没有起过这个念头。李老师找我,叫我到这个经学班,他们叫经学班,「经学班上课,你来听听」,老师要我去听听,好,我就跟他老人家一道去了。他在台上讲,我坐在最后一排听,教室也不大,没有我们摄影棚这么大,大概只有我们摄影棚的三分之二,同学也不多,二十几个人,两个人坐一张桌子,像学校课桌一样,只有十几张桌子。这一堂课听完之后,我的心就动了,为什么?我看看那些经学班的同学,他们的程度,他们学习的能力,我可以比得上。我这一听,我就跟老师说,我说我也可以学。老师说:你来,叫你来听就是叫你来学的。好,我就参加这个经学班。过了没多久,经学班就选我做班长,我们二十几个同学在一块学经。我看到佛菩萨神力加持。我们经学班的学生差不多有一半是小学毕业,一般讲文化水平很低。还有一位,那是我们的模范,对我影响最大的林看治居士,我们在一起学经,她那个时候六十岁,小学毕业,对我是很大鼓励。六十岁,小学毕业,经文里好多字都不认识,她有勇气学讲经,常常拿著经本,她真的好学,肯问,遇到哪一个同学她都问:「这个字怎么念法?你教我。」「这一句怎么讲法?」到处问,问的她记下来。学出来之后,她讲得很好,而且法缘殊胜,我们同学当中法缘哪一个人都比不上她,大家喜欢听她讲经,佛菩萨加持。你不肯发心,佛菩萨想加持你加不上。

你看我讲经这么多年,四十多年常常讲,我哪里会讲经?我不过有一个胆量,敢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我上台所说的,不是我说的,佛菩萨加持的。我哪有智慧?我怎么会说?我肯把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你们吝啬,不肯把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你就得不到感应,就得不到加持。这个话,这四十多年来我讲过多少遍,有几个人听懂?有几个人跟著做?也许有,我没有见到。我们对佛法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要相信佛力,要相信佛的智慧德能,对於佛的境界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一切众生都蒙佛加持,而是自己业障在那里抗拒著,佛的力量加持不上。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一样大。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你的业力抗拒佛力,佛力还是加持,但是你自己不得受用。就好像阳光普照大地,你偏偏打一把伞不让它照,那就没有法子,那一把伞就是你的业障。

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说:「广亦无量,略有十种。」《华严》用十表法,要细说,细说说不尽,略说。略说还是有依据,依据本经第四十六卷「佛不思议法品」里面所说的,「十种为众生作佛事」。什么叫佛事,我们也必须搞清楚。现在人一般产生错误观念,听说佛事都是超度死人的,所以佛事在一般世间人耳边里面是非常不吉利的名词,世间人对这两个字产生很深很严重的误会。如果明理、懂得的人,「佛」这个字怎么讲法?「事」怎么讲法?他要真正懂得,就不会产生误会。佛是觉悟的意思,佛跟事连起来,是觉悟的事,凡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事业就叫做「佛事」。由此可知,给死人念经与佛事的本意毫不相关,这个误会太严重了。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佛事?佛事是教学、上课,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个事叫佛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那叫做佛事。所以我们要明白,佛事是教学。佛的教学,我们可以说是真实智慧的教学。

经上略举十种诸佛加持令一切众生去做觉悟大众的事业,哪十种?经上给我们说的,第一种,「一切诸佛示现色身为众生作佛事」。这句话非常重要,这句话是第一条:以身作则。什么是一个觉悟的形象?做出来。自私自利是迷惑的形象,是三途六道的形象,佛要示现一个觉悟的形象,恰恰跟它相反,一百八十度的相反,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大功无私。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出生富贵家庭,贵族出身,他要不出家,他可以继承王位,他能够舍弃。舍弃之后,干什么?干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工作,他干这个。这个工作是为一切大众服务,最圆满、最究竟的,一生所作所为、所说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干这个事情,这是佛事,一定先要自己做到。众生贪图富贵,想尽方法攀缘,在这个社会上怎样取得高的地位,怎样得到大的财富,如何享受五欲六尘,他搞这些,这些佛知道,这是什么业?三途六道之业,他错了。佛示现的是究竟圆满的觉悟,你们这个错误的,佛是统统都得到,舍掉了,不是没有得到,没有得到,你天天来劝的时候,人家会说,你根本没有能力得到,你说得好听。那个话从佛口里说出来,大家没话讲了,为什么?他全得到了,社会地位他得到,财富他得到,种种享受他都得到,比别人得到的多,比别人得到的圆满,他能放弃,他去过沿门托钵的生活,每天托个钵到外面去化一钵饭,「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还有什么话讲?这个,佛说这是觉悟。我相信初听的人一头雾水:这是觉悟?对,那是觉悟。上根利智的人一看明白了,中下根人不觉悟,为什么?贪心放不下,这个生活太苦。你不晓得,世尊过这个生活是大自在的生活、最快乐的生活。我们也是搞了好多年,真的搞了十几二十年才明了,才知道世间人生活在这个世间,求得一点名利,求得一点五欲六尘的享受,他付出了多少代价,所得到的利益真是古人讲的蝇头小利。苍蝇头,苍蝇头不大,你只得到蝇头那一点小利,你所付出的代价是迷失了本性,迷失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那个损失不得了!等於说,拿一万两黄金买一块糖吃,值得吗?但是世间人各个确实就干这个事情。我们在佛法里,天天在经藏上学习用功,累积十几二十年才发现,才明白过来,世间人种种这些享受得不偿失,不成比例,才知道世尊那种示现的伟大,真正体会到大恩大德,无与伦比。

如何报答佛的恩德?唯有学习佛陀一样的示现,这才能报佛恩。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做法,就不能够报佛恩。所以我常常讲,我们的形象好重要,一切时一切处要注意我们的形象。你们在讲堂听经,或者在讲堂看经,坐要有个坐相,站要有个站相。这个道场是开放的,常常有人走进来看看,如果看到你站不像站相,坐不像坐相,你就把形象破坏了,人家瞧不起你。瞧不起你,小事,无所谓。因为你穿的是出家人衣服,你代表佛,瞧不起你,就瞧不起诸佛如来,瞧不起菩萨罗汉。人为什么瞧不起佛菩萨?是因为你,你的罪就重了。没人看见,鬼神看见,鬼神也瞧不起佛法,都是你引起的。所以,出家人为什么会堕地狱?你仔细观察就明白,有意无意之间随顺烦恼习气,自己不知不觉把佛法形象破坏了。佛法的形象,我们讲最低的,不讲太高的,最低的《沙弥律仪》,你要能把沙弥律仪做到,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你都能够遵守,都能够不违犯,天地鬼神、一切众生敬重你,那真的讲值得尊敬。尊敬你就是尊敬诸佛菩萨,你替诸佛菩萨争光!你示现的色相好,让众生尊敬佛菩萨,让众生尊敬佛教,让众生欢喜学习佛教。这是所有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不可以不懂得,你能这样做就得佛力加持。你自己按规矩做,佛力加持从哪里显现?第一个,你身体好,你没有病痛;第二个,你的色相好,我们一般人讲气色好,让大众跟你接触生欢喜心。这是佛力明显的加持,为什么?你业障消除了,把自己业力的身转变成愿力身,重要!我们要会转变。业力身不自在,是过去今生所造的业,被业力牵著走,自己做不了主。愿力超过业力,就是乘愿再来,那你就得佛菩萨神力加持,为什么?跟诸佛菩萨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自自然然感得,不要去求。不要天天跪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去祷告,那个没有用的,要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言同佛言,行同佛行。诸位要晓得,佛的言行就是戒律,我把它落实在沙弥律仪,落实在最低的,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得到。要是落实太高的,说的是好听,我们做不到,做不到不管用,一定要考虑我们现前的能力,现前能力能做得到,这个重要。十大愿王我很少说,为什么?做不到。沙弥律仪是起步,出家人必定要学,在家人也可以学习,在家人要能够把它做到,你是在家的圣人,你就不是凡夫。这是第一个加持,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好的形象。

第二句,「出妙音声」。特别是在讲经说法,在讲堂我们的音声不好,这个要求佛加持。这桩事情,从前李老师对我们学讲经的学生常常提示。《内典讲座之研究》里面,老师都提到,音声要求三宝加持。现在科技发达,有很好的扩音设备,方便多了。我们初学讲经的时候没有这些设备,讲堂不太大,挤一挤大概可以容纳三百人,你的音声要能贯注整个讲堂。我们学讲经,听众大概一百多人,有的时候几十个人,学生上台学习讲经,老师来听,老师会坐在最后一排,坐在角落上,就是说那个地方音声能够达到,全场都达到了。他坐在那个地方如果听不到,他就告诉你:你的声量太小。你说:我没有法子,我就这么大的声量。求佛菩萨加持。我在早年,我的声量不大,早期的同学都知道。我在佛学院上课,佛学院学生不多,我一出家在三藏学院教书,学生四十几个人,坐在后一半,常常写个条子给我:法师,请您声音大一点,我们后面听不见。我已经用尽力气,没有像现在这样,现在声音宏亮,而且讲的时间很长很久不累。初学讲经的时候不行,讲两个小时会累,需要休息,需要润喉,要用什么东西保养,现在什么都不需要了,什么原因?佛力加持。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前面与会这些菩萨、天神、大众,每一位代表出来赞颂,都是说得佛的加持,这个意思很深很深。

我们现代人,特别是现代,没有念过书,没有文化,很可怜,言语文字显得狂妄,意思是好意,表达不行。刚才同学送了个贺年卡给我看,我一看,狂妄无知。他们要寄给纽约净宗学会的,上面只写个「纽约净宗学会会鉴」。纽约净宗学会,那是个会,它没有人,你叫谁会鉴?你去看,那个会是一栋房子。不知道加几个字:「纽约净宗学会会长及全体同学菩萨大众」,那你不都说到了吗?都不会加。后面写个「澳洲净宗学院」,没有了。现代人真正可怜!澳洲净宗学会,也要具名「院长某某人」「率」或者是「及」「全体同学敬贺」。这几个字要不加上去,你那个贺年卡寄出去等於零,人家一看,这是什么东西?丢到字纸篓去了。我们刚才讲形象,你把形象完全破坏了,破坏整个净宗学院的形象。别人一看,净宗学院可怜,没有人才,连个写贺年卡的人才都没有。佛法里面讲贫穷,这就是文化的贫穷,贫穷到这种程度。在从前,写这些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学习?小学,小学生学写作文、学写信,小学生。换句话说,你们连小学生的程度都没有,对人一点礼貌都没有,狂妄自大,无知到极处。怎么办?我们曾经在台湾买《应用文》,精装本很厚,我们买了几十册,每一个道场里面都有不少本,你们去看,看人家怎么写法,再看看别人寄的贺年卡,寄给我们的打开来看看,看他们是怎么写法,我们好学习。这就是说,学习的意愿没有,学习的方法不懂。有很多人问我,学院什么时候招生?我看看这个样子,看看这张贺年卡,我们学院招生遥遥无期,很悲哀!什么时候你们学习得差不多,可以教了,我们才能招生,否则的话,你们想想,我们如果招生,还得要聘请老师。你们不能教,我们来安排课程,到全世界去聘请老师,这才能够招生开学。所以,不发愤、不用功怎么行?

第三,「有所受」,得佛力加持。第四,「无所受」,也得佛力加持。有所受,应当接受的;无所受,是应当远离的,都要如法。法的标准是什么?性德,也就是与性德相应的。受,佛经里面常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接受佛陀的教诲,佛力加持。到无所受,这个境界高了一层,完全会归到空性,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无所受,得佛力加持。这个时候契入法身菩萨的境界,从有入空,空有不二,形相上有,体性上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不碍有,有不碍空,得大自在。你不得佛力加持,你怎么能够入得了这个境界?第五句是「以地水火风」,这是佛以神力变现形相加持。地水火风,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物质。佛以神力变现物质来加持你、来帮助你,成就你教化众生的事业。第六种,「神力自在示现一切所缘境界」。这个范围非常广大,佛所缘的境界,我们如何能跟佛同所缘,那就得佛力加持。佛所缘的境界是什么?佛经上有一首偈子讲得很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句话,诸佛,不是哪一尊佛,一切诸佛示现在九法界就为这桩事情,没有别的事情,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

所以要想把这桩事情做好,第一个基础的工程是要叫一切众生深信因果,因果的教育重要。印光大师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为什么用《了凡四训》?他那样大力的来宣扬,没有别的,用这个课程让大家认识因果,深信因果,把基础打好。然后再进一步,教你认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用什么做标准?他选的是《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选《安士全书》《感应篇》《安士全书》,说实在话是善恶的标准,我们要认识,然后我们以这个标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照这个标准,这个标准上是恶的,我们要断掉,这个标准上是善的,那我们要好好学习。断恶修善依这个做标准,印光大师是普度社会广大的群众。出家人的标准,要加上《沙弥律仪》,出家人的善恶标准。出家人如果把《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都做到,不错,你是个善人,你不是个出家人。你要是在家,你是上善,你是出家人,你是下善,为什么?因为你的形象是出家,你不像是出家人,你像是个在家人,所以你穿上这个衣服你就变成下善,衣服脱掉你是上善,形象不一样。这个形象要比世间人好很多倍才行,你代表佛的。这是讲佛所缘境界。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