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五四讲)  2001/12/3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54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最后一段,结通无尽: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欢喜如是供养。其华藏庄严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所有世主,悉亦如是而为供养。】

前面我们讲到此地。现在我们接著看:

【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来坐於道场。】

这一段经文在前面跟诸位曾经介绍过,大意是先总结「华藏世界内」,然后再结「华藏世界之外」。前面也有两段,首先是举我们这个世界;「其华藏下」,这是说「华藏中一切世界」。这里面境界很多,先为我们说明「兴供」。『一切世界』,华藏世界里面,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一一世界种中,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每一个世界里面,都有像前面所说无量无边的世主来供养,这个境界不可思议,我们无法形容它的壮观。

【一一世主,各各信解,各各所缘,各各三昧方便门,各各修习助道法,各各成就,各各欢喜,各各趣入,各各悟解诸法门,各各入如来神通境界,各各入如来力境界,各各入如来解脱门。】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一段先说佛坐道场,「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来坐於道场」。清凉大师说这里面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明这些世主,当然首先是供养本地之佛,像我们娑婆世界一定先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极乐世界当然一定先供养本师阿弥陀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先供近处的。第二个意思,这些世主也供养这一尊佛,「此佛亦坐彼界道场」,这个意思很深;由此可知,菩萨成佛之后在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能现身。现什么身?总是一个大的原则,「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观世音普门品》,应以佛身而度化的那一类众生,菩萨就现佛身去度化。菩萨能现佛身,这是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分证佛位,确实能现。菩萨能够处处现佛身,诸佛如来当然不例外,应以什么身就现什么身。由此可知,现身得大自在。

从这个地方我们更深入一层的体会,佛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决定不执著这个身相是自己的。凡夫为什么不能够现第二种身?过分的执著这个身是自己,换一个身形他就摇头:「不像我了」,他怎么能够变化无量无边身?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一些,他们之所以能现无量无边身,就是因为他没有执著、没有分别,众生心里头想见什么样的身,他就能现什么样的身。此佛也能在彼界道场出现,这是在佛经里有证明的;《地藏经》我们念得很多,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十方诸佛如来统统现身来了,特别的因缘,那个法会殊胜,比华严还殊胜。华严里面没有看到十方一切诸佛都现身,地藏法会上看到这样殊胜的境界,真正不可思议!

下面总共有十一句,各各十一句,这十一句是总结「大众得法」,只要是在这个法会里头,哪有不得法益的道理?六根接触的境界,无一不是如来宣演的妙法。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说,「闻法得益」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个是「闻益,各各信解,信其言而解其义」,这是闻法得益;第二个是「思益」,第三个是「修益」。闻思修是菩萨的三慧,这个地方为我们分别说明,而实际这个闻思修是刹那之间同时完成的;它不像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确确实实是三个科目,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它是三个科目。而闻思修三慧,这个慧就是戒定慧的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是什么意思?闻是接触,代表接触,眼接触一切色法统统用「闻」做代表,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这个接触叫闻。一接触就明了,明了用一个「思」来代表,智慧一接触就明了。我们一般讲你多想想你就会明白,是用世俗的意思来表法,不是真的叫你去想想,真的一想你不就落在意识里面去了吗?「修」是迷惑没有了,你一明了当然疑惑就没有了,从断疑惑我们说它作修。这个地方都是说的大菩萨们。

修的利益说了很多,说了七门,从『各各三昧方便门』。这十一句里,第一句『各各信解』,这是「闻益」;第二句『各各所缘』,这是「思益」;下面统统是讲「修」。修益说了七种,第一种是「修门」,法门,「谓三昧方便」,这一句很重要。我们学佛讲修行,你修的是什么?许许多多学佛多年不知道自己修的是什么?功夫怎么会得力?我常常听同修们说「功夫不得力」!你不知道自己修什么,你功夫如何得力?在这个地方,菩萨明白的开导我们,修的是什么?修三昧方便。三昧是什么?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正定、正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我们六道凡夫有享受,他享受什么?佛把它分为五大类,苦、乐、忧、喜、舍,六道凡夫里头五种受。这五种受不正常,而凡夫贪恋其事,想这个!诸佛菩萨的享受是正受,什么叫正受?离开这五种受,苦乐忧喜舍统统没有,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这就叫舍。凡夫的舍很短暂,所以它不能叫三昧;如果这个舍受永远保持,这就叫三昧,所以三昧就是禅定。

在我们净土宗我们常讲「念佛三昧」,我们念佛有没有得三昧?什么是念佛三昧?《弥陀经》上讲得最清楚:「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就叫念佛三昧。我们念佛人修什么?修一心不乱,用念佛这个方法。我们今天多半采取持名念佛的方法,希望得到什么效果?希望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定,就是这里讲的念佛三昧。心不颠倒是慧,决定不再留恋六道轮回,不再留恋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决心取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求愿往生,这是慧,这个心不颠倒。假如我们还贪恋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对於西方极乐世界半信半疑,这叫颠倒错乱。慧从哪里来的?慧从定来的,念佛是个方法、是个手段,目标是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之后,自然就心不颠倒,这才决定往生。我们今天确实是搞错了,不知道自己功夫用在什么地方,不知道,错在此地。都是我们读经疏忽了,听经也太大意,没有能够依教修行,所以时间虽然长,功夫还是不得力,充其量只在佛门修一点有漏福报而已,你说这多可惜!这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的。

第四句是讲『各各修习助道法』,这是讲「修法」,法是方法,这是讲的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我们要会用,巧妙的用这些法门帮助我们断烦恼,帮助我们得念佛三昧,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清凉大师注解讲「资粮助道」,我们净宗常讲的正助双修。什么是正修?「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正修。为什么还要助修?因为无始劫来的业障习气非常深重,必须要找一些方法帮助我们,断烦恼做不到,帮助我们把烦恼伏住。用什么方法?世尊教导我们,历代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世尊教导我们那是教导所有的佛弟子,世尊入灭之后,所有的佛弟子「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是总原则、总纲领。在正法时期这两句话可以做为正修,他修这个法门就能修因证果;像法、末法,这两句就变成助道。像法禅定成就,禅定要断烦恼不能不持戒,不能怕苦,样样都讲求享受、怕苦,怎么能成就?我们看看自古以来哪一个修行人不是吃尽苦头?现在人不能吃苦,怕苦,念佛堂里面夏天装冷气,冬天要装暖气,为什么?冬天怕冻著,夏天怕热著,你没有这个设备他不来了;我们也只好迁就,恒顺众生,总希望他多念几句佛,多种一点善根,能不能成就很难讲,种善根而已!

所以我们只提供修学环境,真正能不能成就全在个人自己。你能够发愤,你能够认真,能够真正放得下,关键就在这里。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这种人一定得念佛三昧,这种人功夫决定得力,他往生有把握。往生是哪个净土、是多少品位?我们不敢说也不必说,下下品往生成功了,只要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成功了,「当生成就的佛法」你取得了。所以那些正助法门我们要留意,但是在净宗大家知道我常常讲,正修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助修是什么?「三福、六和」,我们在《华严经》上讲的「十度、十愿」,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掌握住,净业三福、六和、十波罗蜜、十大愿王,这是助修,能伏烦恼,功夫用得得力能断烦恼。你能够伏住见思烦恼,凡圣同居土就得到;能够断见思烦恼,方便有余土你就得到。你不用这些方便门,你要想功夫得力,难!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都不行。

为什么不行?你那个菩提心不是真的,菩提心要是真的,前面这四种方便门你决定圆满,你决定具足。由此可知,念佛法门不是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古大德说得很好,「一天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这就是说的什么?他只有正修他没有助修,他的烦恼伏不住,这一句阿弥陀佛念著念著还是起烦恼,起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办法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念佛再加上三福、六和、十波罗蜜,那十大愿王就不说了,或者我们讲六度更简单,确实你能伏烦恼。如果说加上十大愿王,果然能够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不是在普通净土里头。为什么?十大愿王每一条都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与性德相应;他往生极乐世界相应的,就是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华严经》里头文殊、普贤给我们做示范,修行的方法不能不懂。

第五句『各各成就』,这个成就是讲的「修果」,你修因一定会证果。像我们修念佛法门,我们的果是西方极乐世界。看你自己修行的功夫,果有三等,凡圣同居土是果报,方便有余土也是果报,实报庄严土,我们修行的功夫有三等,成就也有不同。第六『各各欢喜』,这个欢喜是修行得益,你所得的利益法喜充满;实在讲,我们修行功夫得力了,就欢喜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你看他修行的功夫,从哪里看?从他的法喜上来看,真正功夫得力,那个欢喜是从心性里面流出来的。所以法喜是性德的流露,不是外面的刺激,与外头境界不相干。世间那些圣贤做学问的人也有,《论语》里面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悦」是法喜,不是外头境界,是你做学问确实有心得。这个心得我们常讲的二种,一种是得之於心,心觉悟了;一种得之於身,身法喜充满。但是有得於心当然就有得於身,它是一桩事情;如果是有得於身没有得於心,那是假的,那个不是真的。一定是有得於心,先开悟了,然后欢喜心现前。世间做学问的人有,佛法开悟之后得大欢喜,大彻大悟,别教讲登地,初地,初地是欢喜地。很明显的把修学的利益给你显示出来,离苦得乐,所以离苦得乐那个相,是欢喜地的境界。

『各各趣入』,趣入是「修转」「各各趣入无量乘门」,这是讲修法;我们常说一个法门通了,一切法门都通了,这是转的意思。由此可知,我们在修学不能不明了,一门,不能同时搞很多门;同时搞很多门就不通,你的时间、你的精力分散,你怎么能成就?同时示现很多门,那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是凡夫初学的。诸佛如来如果教导中下根的人,他一定为他示现一门深入。只有在什么时候示现大通家?有上上根的人,为他示现,那个行!什么叫上上根的人?大彻大悟的人,像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上大彻大悟了,教他去参学,参学就是无量法门统统学;四弘誓愿第三愿,「法门无量誓愿学」。那得烦恼断尽之后,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破一品,这个时候才广学法门。「各各趣入」,这是一个意思:「趣入法门」

另外一种是「众生界」,这个时候就像我们现在所讲的民主自由开放,什么场合、众生场合你都可以去,不会再禁止。不像没有开悟之前,戒律里头这个地方不能去,那个地方不能去,有许多禁止的;悟了之后,这个门就开放了。为什么?你有定功,你有智慧,你不会被境界所转,各各趣入。「各各趣入」有这两层的意思。当你自己三昧没有得到,果德没有成就,不行,一定要守住规矩。你看看从前祖师大德们,以我们净土宗慧远大师做例子,往后历代的祖师大德,都能够守住这一个原则。聚集志同道合的同修,真正志同道合,我们找一个地方建一个道场,一生在一起。不是说来来去去的,那你会有什么成就?我们一生在一块,依众靠众,大家在一起互相勉励,互相警策,互助合作。远公在庐山建第一个念佛堂,东林念佛堂,净土宗的开始,志同道合的总共有一百二十三个人,以虎溪为界,不出这个界限。

所以我也是考量我们目前的状况,现在世界动乱,灾难频繁,我们要想帮助佛法,先要成就自己;要成就自己,祖宗的方法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我们要如何成就?也要像远公大师一样,下定决心,绝对要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为什么?分别执著不放下,你就不能跟人同住,你会有摩擦。你想想远公当年这个莲社,就是东林念佛堂一百二十三个人,如果每一个人不能放下分别执著,那不天天吵架了?一百多人不吵翻天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意见,他们那个时候只有一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那个时候都没有翻译出来。《无量寿经》是最早到中国的,初祖就是依《无量寿经》,净土宗是这样成立的。这一百多人都是发真诚的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所以他自然能做到六和敬。

我们今天大家在一块,这个看到那个不顺眼,那个看到这个不满意,这不是道场了,这个不能修行。所以我们要多想想,短期的像办一个普通学院,新加坡这种培训班六个月就毕业了,这个忍一忍还可以,时间不长;真正办道的道场要尽形寿,尽形寿就是我尽一生,有生之年都要跟大众相处,这个难!这个不容易!你没有道心怎么行?你没有这个志愿怎么行?所以我就想到祖师们这些规矩、典型、模范,很值得我们考量,我们得多想想。希望我们想出一个妥善的方法,我们如何来利用这个道场,希望在这个道场大家都能够成就。要真心诚意,彼此一定要互相尊重,大家要把对方看作阿弥陀佛,那个尊敬心就生起来了;无论看哪个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化身,应作如是观。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都是阿弥陀佛示现,都是来度我的;我对每一个人会尊敬,我对每一个人都会感恩,就不会生是非,就不会打妄想,也不会去看别人过失,一心一意专求净土。这个地方往生的人就多了,往生就是成佛,作佛的人就多了,这真正是我们人生第一桩大事。还搞别的东西干什么?没有意义了!换句话说,作佛要紧。不但超越六道轮回,十法界也超越了;不但十法界超越,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个阶位也超越了,不可思议的趣入!

第八句『各各悟解诸法门』,这一句是讲「修同」「悟解法门」,你只要能趣入,一趣入你就明了,没有障碍。一个法门通了,一切法门都通了;一部经通了,一切经都通了;佛法通了,世间法都通了,所以欢喜心才现前。无量无边的法门,不仅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释迦牟尼佛还没有讲的,十方世界诸佛如来在无量劫当中所讲一切法门,你都通了。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断了,自性上的障碍全都消失了。一切诸佛如来为众生所说的一切经教全是自性流露的,你现在明心见性了,诸佛所说无量无边的法门全是性德,你既然见到了,一听诸佛所说的,统统跟自己心性相应,全是自性里面的东西,这个不可思议,妙不可言!善学,应当如是修学,所谓是无师智、自然智都现前了。这是正教,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们能不能体会?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对这种教学方法能不能深信不疑?所以这个道场里面的大众,绝对不是普通的大众。

净宗道场,这个大众进来的时候,那是一尊佛。他到这里来成佛的,往生不退成佛。他不是做别的,不是我在此地我想作菩萨、我想作阿罗汉、我想作天王,我想得人间富贵,不是的!他到这个地方不是干别的,是来往生不退成佛的。这哪里是普通人?所以他要想到这里来,我们要仔细观察他像不像佛?有没有做佛的样子?我们评估一下,他能不能成佛?这个事情,不在年龄老少,也不在贤愚不肖,而在他的诚敬。印光大师说的,他有没有诚意?在形态上面有没有具足恭敬?「诚於中,敬於外」,你看他是不是敬人、敬事、敬物?你从这上看。如果从外表上看,他对人不敬,对事不敬,对物不敬,他没有诚意,那就很难成就了。「我想」,想是空想,我们总要细心去体会。

第九句:

【各各入如来神通境界。】

这是「修极」,修行到了顶点。顶点里面有三句,这是第一句,「大悲极,入佛神通境」;跟诸佛如来一样,自性本具的德能这个时候显示出来了,大能我们常讲万德万能,这个能力显示出来了。佛菩萨只为一桩事情:利益众生,帮助众生消灾增福,所以成就如来果地上无尽的恩德。佛恩大了,不是父母恩所能比。佛恩在哪里?就在这一句,他以称性的大德大能,帮助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要问什么是苦难众生?烦恼没有断尽都是苦难众生。六道里面众生最可怜,为什么?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一品都没断,你就是做到大梵天王也不行,你烦恼习气没断;只要烦恼习气没断,你的福报享完了,还是要堕落。佛在经上常讲,真正修行人修的功夫不错,他能够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六道里头最高的,再没有比他高的;寿命到的时候还要堕三途,三途堕哪里?堕地狱。为什么堕地狱?毁谤三宝。佛在经上把这桩事讲得很详细、讲得很明白,大概四禅天人,这个人修行修到四禅天,都以为自己成佛了,都以为自己证得般涅盘。般涅盘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不灭,寿命长。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我们晓得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八万大劫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不是沧海桑田,是世界的成住坏空。

我们今天在天文望远镜里面看到,星球爆炸消失了,那世界坏了;新的星球发现了,那是世界生了,星球的成住坏空八万次,你说这个时间多长!所以他入那个境界的时候,他认为他自己成佛了,不生不灭了。但是到八万大劫时候,他的定功失掉,於是又堕落了,堕落的时候他就毁谤三宝,「佛说的是假的,佛说证到这个境界就不生不灭,我入这个境界为什么还要堕落?」这一个念头起来就是阿鼻地狱的业因。这不是究竟法,所以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苦难众生。再看四圣法界阿罗汉、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没断;十法界里面佛菩萨,不错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没断,出不了十法界。所以十法界里面统统是苦难众生。谁发心去度他?修行证得极果的人,他这个极不是究竟的极,是超过十法界了,十法界里面人看他那是到顶点,超过他们了。这个「修极」是指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自性里面的大悲心流露出来了。这个时候他的智慧、德能、相好可以说同佛了,没有佛那么殊胜,决定是真的不是假的。

古大德用比喻来显示这桩事情,因为我们很难懂。他把如来果地比喻作晚上十五的月亮,满月,把圆教初住菩萨比喻作初二、初三的月牙;月牙的月光跟十五的月光是相同的,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这个我们能理解,大小不一样。圆初住以上,他们明心见性,智慧、德能、相好、神通道力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称这些人「同生众」,十法界以下的是「异生众」,这个我们读过,这样说起来大家就好懂。契入这个境界之后,就没有第二个念头了,全心全力为众生,没有自己。六根接触境界念念都是为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为众生作种种示现,这就是神通。我们虽然没有入那个境界,要学!只要你有心学,只要你肯学,你拼命努力一味去学,你在这一生当中不知不觉你就入佛境界;纵然不能真入佛境界,你入了相似境界。相似就不错了,入相似境界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升了一级,生方便有余土。你看看从凡圣同居土提升到方便有余土,所以不能不学。

学诸佛菩萨,一切时一切处帮助众生,为作示现。譬如现在我们看到今天这个世界,众生完全违背性德,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感得地狱的苦报;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饿鬼、畜生了,所造的全是地狱业。我们要给他做什么样的示现?你看看这个业因,「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性德,这一切众生忘掉了,忘得干干净净,我们为他做示现。你们诸位同学真的叫粗心大意,你看看我所作所为,我在我们这个前面新教堂里面,当中供养的是阿弥陀佛如来,两旁边我没有供养观音、势至,我供养那个大照片,一边是李老师,一边是韩馆长,那么大的照片放在两边干什么?你们晓得什么意思?这就是『神通境界』,为众生作示现。众生不知道孝养父母,不知道奉事师长;我把老师的相挂在那里,我把护法的相也挂在那里,我不好意思挂我母亲的相,为什么?那是私心;这个示现是教我们尊师重道,是教我们不忘护法恩德,中国古人常讲「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这是教学,是教育。

你别的地方看不到,我自己住的房间你去看,我母亲的相挂在我自己房间里。我的父亲早年过世了,母亲过世之后合葬在一起;那个墓地很小,坟墓看不出来,是很普通的、很小的一个坟墓,我给它立了一个石碑,也不大。现在在中国大陆,许许多多同修到我家乡去访问看到了,看到之后他们有写一篇文章,我看到了,是南京一个大学教授。我看了我也很感动,非常感激他。他们这一帮居士们发心,想把我父母的坟墓重新修一修;当地政府也非常难得,拨了三十亩地来做墓园,三十亩合台湾是两甲地,我很感谢。既然要做,他们也画图来了,这个墓的周围我不知道他用什么样的石头围起来的,上面还是铺草;旁边这些石头我就想了,到那边去的人将来会很多,我们做机会教育。我把这个经文好的这些句子,四个字一句节录下来,写了二、三十条,把它刻在石头上,让大家到那里去看看、去读读这些文,机会教育!

念念都是想到利益众生,否则的话坟墓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用这墓园来做教育,这个墓园周边刻的都是经文;墓园很大,外面还有栏杆,栏杆上我让他们刻我们提倡的二十个字,一个栏杆刻两个大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刻在外面的都是石头栏杆,教学!这个墓园旁边修了两条路,这两条路一条我给它命名「孝亲道」,另外一条「尊师道」。我感谢当地政府,感谢这么多同修大德们的爱戴。利用这个地方教学,希望到这个地方来看的人,至少他念一遍他种了善根,他总是看看,「法师写的这些字,写的是什么字?」种善根了!已经有善根的人,他读了之后善根增长;善根已经增长的人,帮助他善根成熟。所想到的不是我家里的事情,我会用这些东西做题目,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去利用,决定是利益众生、利益社会,我常有这个心,常有这个念头,所以这个境界一接触到我会做。

我在此地做得不够,为什么?看到你们这些大众,许许多多毛病习气改不了。我也很想带头来做,许多同学不会煮饭,出家人不能不会煮饭;我们初出家的时候老和尚常说:「你发心出家,出家有三把刀你晓不晓得?」哪三把刀?第一个是剃头刀,出家剃头不能找别人剃,现在方便,有电动的剃刀,在从前要用剃刀。第二把是剪刀,你要会做衣服,从前出家人的衣服,没有僧服店没地方买,自己做;至少中国从前穿的是长袍大挂,你可以买现成的,领子要自己会改,你至少有这个能力,小挂裤都是自己做的。第三把刀是菜刀,你能下厨房,所以从前出家人在常住,工作每年换一次班,轮流的,所以样样都会。

现在我们看大家,洗菜洗不干净,菜不知道选择。有的时候把佛法误会了,佛不是教我们惜福吗?很老的菜根都不会摘掉,为什么?要惜福。错了!这个吃的东西放的天数多了,味道都变了,还不肯丢掉还要吃,惜福?这个惜福惜得一身的毛病,还要人家来伺候你。你没有学过戒律,戒律里面佛规定的,出家人不吃隔夜的东西。佛为什么要这样作法?从前没有冰箱,隔一天之后东西坏了,你吃了会生病。佛给我们讲的道理、制定的戒律通情达理,不许可,佛讲求卫生。第二个意思怕你懒惰,我今天托钵多托一点,明天不要出去托了,我可以吃个一天两天、三天,要知道印度是热带,东西放两三天一定会变味,不卫生,所以佛制定的戒律是不准吃隔夜的这些饮食,不可以!

现在是有冰箱,冰箱里储存两三天不会变味。可是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你每天捡的菜,那个菜老了,一指下去摘不动,这个人吃了很难消化;说老实话我还行,你们年轻人很多肠胃不好。我没有什么选择,但是如果你们是懂得一点人情事理的,我毕竟七十五岁了,在古时候养老七十岁以上,这是一般人;讲究一点的人,富贵人家五十岁就养老了,饮食方面都要选择容易消化的。现在许许多多年轻人说老实话,身体比不上我,我看到你们吃的东西天天在生病,病从哪里来的?我知道,你们不晓得。你们为什么?你们要惜福,惜得一身的毛病,不知道利益众生。厨房工作的人你要有慈悲心,要修「大悲极」,所以这个菜稍微硬的、老了不要,有没有用处?有用处,我们用它来做肥料,有机肥。你在菜园里面挖一个坑,这些菜的老的梗子摘下来都丢到里面去,两三个星期之后它就发酵,就当肥料用,这是有机肥料,不是化学的。你为什么不这样做?我们菜园现在也有相当的规模,种的不少,品种也很多,尽量摘嫩叶,容易消化。那个蕃薯叶长得很快,梗子又粗又老不要了,取它的叶子,普通常识!生活教育。是不是哪一天我到菜园去摘菜摘来给你们看看?我下厨房做给你们看看?

上一次我来的时候我下过厨房。杨州的江老师到这边来访问,我实实在在看不惯,你们烧的煮的那些面,我看他们是很勉强的吃下去,所以我到厨房做给你们看;统统吃光了,大家吃得非常欢喜。你们想想跟你们做的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我做的实在讲又简单又好吃,不像你们那么麻烦,汤面里面每一道菜还要炒一下,费事嘛!厨房里面一定要搞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卫生第一。餐具要干净,也许你们顾虑到了,你们盛水的盆,水龙头有没有擦干净?恐怕就靠不住了。凡是用过,浴室里头浴缸、水龙头,洗脸的脸盆、水龙头,用完之后用干布把它擦干净,保持的时间就久,它不会氧化。尤其是怕肥皂水,肥皂水沾了你没有把它擦掉,你过一段时间去看,你看水龙头一个痕迹一个痕迹的疤,擦都擦不掉,时间久了它氧化,那块就脱落下来了。不知道爱物,这是对物的不尊敬;做事情不负责任是对事的不尊敬,对人没有礼貌,你看看对人事物都不敬,哪里有诚意?你没有诚意,你怎么能够功夫得力?世出世间法都在诚意,儒家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那是根本的大道,佛法绝不例外。

出家人要从《沙弥律仪》做起,你出家不是小孩出家,你已经成年你才发心出家的,在家的这些规矩你要懂,不懂赶紧学!所以我让大家学《弟子规》,学《太上感应篇》,补习!既然出家了,戒律里头的大根大本,《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落实。这些东西疏忽了,念佛怎么能往生?在家人能往生,出家人不能往生,这是今天我们所看到普遍的现象。那是什么?出家人不像出家人,你这个形象不像,不像如果再说得不好听的,破坏了佛教形象,你是佛教里头的罪人,你怎么能往生?哪有这种道理?在家人没有直接破坏佛教形象,他的过失少,他只要能够三福里面修第一条,能够「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他就肯定能往生。出家人可不行,出家人至少要加上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众戒至少是沙弥十戒,威仪至少是二十四门威仪,不能再少了。这个条件不具足,你怎么能往生?

我给出家同修忠告,你要做不到可以还俗,不要现这个出家的形象,你就修十善业道,你就能往生;如果是现这个身分,那你就要现得像,最起码的你还像个出家人。比丘就更难了,菩萨尤其难,比丘、菩萨必定具足圆满的《沙弥律仪》,我们不学行吗?好像这两年,「佛陀教育基金会」《沙弥律仪增注》又翻印了一次,希望我们这边同学跟基金会联络,看看这个书还有没有?如果这个书还有,我们希望能送给我们二百册。这个经叫行经,经典有教理行果,这是修行的;不管你修学哪一个法门,你现在发心学《华严》也好,学《般若》也好,学《无量寿经》也好,学《地藏经》我看都有同学发心在学,你要是出家人,《沙弥律仪》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什么都落空,都没有用处,好像盖房子一样你没有地基。告诉诸位同学,三福六和、《沙弥律仪》是地基,有这个地基,你的地基坚牢,你那个高楼大厦才能盖得成功。

佛法是以戒律为基础,如果你要有更大的成就,那必须还得修比丘戒跟菩萨戒,你的基础才真正坚牢。为什么?你能够往生,我们讲这是方便法门,希有难得的法门,你能够生方便有余土,你能够生实报庄严土。具足菩萨戒的生实报庄严土,具足比丘戒行的,生方便有余土;具足《沙弥律仪》的,生凡圣同居土。《沙弥律仪》修得好的,也能够生到方便有余土。净土法门虽然是讲方便,易行道,易行道也不是我们想像当中那么容易,那你就搞错了。它是比较其他法门容易,也必须要具足这些条件。所以都是为了给众生做好的形象,劝勉一切众生如教修行。我们自己先要做个榜样,要做个好样子,这成恩德。第十句:

【各各入如来力境界。】

这一句是入佛力境界。『如来力』,是十种智力,这十种能力,菩萨都比不上,法身大士都不如,成就佛的「智德」。如来果地上三种大德:恩德、智德、断德。断德是断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断尽。第十一句:

【各各入如来解脱门。】

这是成就「断德」。唯有如来果地上无明烦恼断尽;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所以他的断德不是究竟圆满,到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满了。这两句我们怎么学?我们要求智慧。圆瑛大师一生三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学佛无论在家出家、四众同学,要知道修福修慧。前面讲的恩德是修福,恩德是什么?一切时一切处,确实有心、有念,有这个思想,要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这些年来我们在各地方讲经说法,我们拟了个总题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是表率,范是模范,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表率?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只要心里想想「这不行」,不行就不能动这个念头,就不能这么作法。我们要不能这样真干,这一生肯定空过。这一生学佛有名无实,只是在阿赖耶里面种一个善根而已,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得受用,来生还是要搞六道轮回,那就麻烦大了。这一入轮回,到哪一生哪一世,你才能再得人身、再遇佛法?要想到这一桩事情,你才知道真正可怕了,这个机缘难得了。既然得到了,怎么能够空过?

所以诸位同学晓得我们的道场,不是我建的,我从来没有一个念头要建道场,我从来没有向人家化过一分钱,这个我做不出来的,我说不出口的。道场是佛菩萨建的,感应道交而成的。道场这些钱财自自然然来的,我没有化过缘,我也没有叫住在这里面的同修去化过缘,没有!佛菩萨在这里建道场当然有他的用意,这个道场必定有人成就,是哪个人我们不知道,到后来看看往生瑞相希有,我们才知道是哪些人,一定有!达拉斯的道场也是佛菩萨建的,我看到了,有人在那个道场念佛堂往生。於是我们明白了,佛在那里建道场是为这些往生、为这些成就的人,护持道场、为道场服务的人,有福了!如果这个道场建立了,一个往生的都没有,那个问题就严重了,你欠下施主这一笔债,所谓是「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今天这个道场,不同於达拉斯的道场,不同於台湾的道场,也不同於加州的道场。这个道场是要成就佛法继起人才的,是要在此地成就一批将来弘护正法的大德们,这个人是谁?看你们发心了。真正发心依教修行,那你就是。如果对於修学阳奉阴违,贪图现成的享受,你也有成就,你也会往生,到哪里往生?到阿鼻地狱。你不是修西方路,你是修三途路。善恶果报,了了分明,都在一念之间。我常讲佛陀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最圆满的榜样,祖师大德的示现往往偏在一时,就是他那个当代;唯独释迦他老人家示现可以说,那个影响力一直到他老人家的法运终了,一万二千年,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不可思议!我们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常常想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定要想他的行谊、他老人家的恩德、智德、断德。所以我们自己那些烦恼习气是难断,但是要断!

我在此地看到的,同学很多也都看到的,悟谦师的烦恼习气很重,现在改得很多了,有进步。昨天我还告诉她:「还不够,还要改」,她有信心。心量一定要拓开,心量小的人没有福报,量大福大,处处要方便一切众生,何况对人?要知道时时行方便,自己时时刻刻要知道忍耐,要肯吃亏,吃亏是福;处处不肯吃亏,想占便宜,这个人都是三途的人,人天没有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