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0三讲)  2001/1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503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普贤菩萨别显十门,最后一句:

【有解脱门,名显示一切菩萨修行法次第门,入一切智广大方便。】

这一句前面曾经跟诸位介绍过,这里面意思是每一句都是深广无尽,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环境当中如何落实,如何能够契入华严境界?我想这是每一位同学都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这一桩事实在说,有这个希求的心,这种同修很多,为什么不得其门而入?就是没有办法克服自己的障难。普贤的大行,是建立在菩萨道的基础上,菩萨道是建立在声闻道的基础上,声闻道建立在人天道的基础上,这是不易的真理。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做菩萨?怎么能够修普贤道?所以论修行,净业三福确实是一切法门总的指导原则,如果不能在这上面落实,那就难了!《华严经》也只能够说是读读听听,这一生当中与我们没分。我们如果真干,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够契入华严境界?我们纵观全经,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能够信受奉行,这一生当中证得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不是做不到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菩萨修行法次第门』。

说到次第,世尊非常慈悲,给我们开了两条路:一个是普通的次第,一个是特别的次第。但是你必须要知道,这两种次第都是以净业三福为基础;而净业三福里面,实在讲就是三部经:《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或者用《在家律要广集》,我的看法,《沙弥律仪》是最好、最简单、最扼要,在家出家四众同修都可以学习,比《在家律要》简单,何况它又能通出世间法;第三个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三样东西就是净业三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做到才行。这三样东西落实了,我们一心一意依照往生经的教诲,往生经是指净土五经一论,这六种东西任何一部都行,同时学两部三部也可以,依教奉行。这个路子叫特别法门,这叫易行道,直接取实报庄严净土、常寂光净土,真的是万无一失,我们为什么不干?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学佛如果不能深入经藏,不能够深解义趣,很难成就。为什么?敌不过烦恼习气,问题就出在这里。在这个世间,对人、对事、对物,我们自己冷静的思惟观察,是不是烦恼当家?八识五十一心所当家,你怎么能超越六道轮回?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分秒不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落在这个地方。

所以学佛要想这一生成就,第一个重要的事情,出离心切,出离六道轮回,出离十法界,这个心很切;换句话说,我不想再在轮回里面打滚,我不想再在十法界里面逗留,有一颗真诚恳切的心,希望我早一天离开,现在人讲「移民」。这个世间既危又乱,孔老夫子说过:「危邦不居,乱邦不入」,现在这个地球是既危又乱。生在太平盛世,出离心比较难,现在在大乱之世,容易激发我们的出离心;换句话说,我们不想再在这个世间逗留了。娑婆世界九法界众生看到今天地球上这种混乱,这个混乱有影响,影响的是天上也乱了,三恶道也乱了。由此可知,我们把佛陀的教化疏忽了,真的叫搞得天上天下一团的混乱。这个局面有没有好处?有好处,让一切众生容易生出离心。只要有真正出离心,一定会真干,会对於佛法特别看重,依教修行。只要我们把修行的重点抓住;现在的人因为工作繁忙,所以分秒必争,没有时间听经,没有时间去读经,所以东西是愈简单愈好,用的时间愈短愈好。但是这些只能够接引他入门,入门要是不能深入,可以说绝大多数在佛法里面结个善缘、结个法缘,要想成就不容易。要想成就,换句话说,还是多多少少要涉猎一些经教,才能帮助你断疑生信,这才能成就。所以我们读了这一句经文,感慨很深,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世尊的大慈大悲。

《华严经》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过去从夏莲居老居士《净修捷要》里面,看到一段文字,「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这个话过去没有人说过。我看到这句,我非常欢喜,我认同,他讲得确实没错。大势至菩萨提倡念佛法门,专修专弘,是在无量劫前,真的他是法界的净宗初祖,尽虚空、遍法界最早他老人家提倡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第一部讲的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在这个经里面提倡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所以他说了一个法界初祖,我就找到一个娑婆世界初祖。在中国,诸位都晓得东晋慧远大师。佛法传到中国来,那个时候翻出来的经典只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都没有翻出来,远公大师依《无量寿经》经典的道理方法,在江西庐山结莲社,建念佛堂,一百二十三个人在山上念佛,成为中国净宗的初祖。所以我们讲到净宗初祖,问哪一个初祖?法界初祖、娑婆世界初祖、还是中国初祖?我们得辨别清楚。普贤菩萨导归极乐,在华藏世界普遍劝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学念佛法门。这就是『入一切智广大方便』,与前面总题的第二句「入如来功德海」,先后相应。请看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以自功德,复承如来威神之力,普观一切众会海已,即说颂言。】

说偈仪跟前面异生众有差别,多了「以自功德」这一句。普贤菩萨因圆果满,虽然自己的功德圆满,还要『承如来威神之力』加持。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佛家里面讲的谦虚恭敬,即使到如来果地也没有舍弃;我们初学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的学习。上一定是求诸佛如来威神加持,下面一定是为一切众生演说妙法;演是表演,说是说明。『普观一切众会海已』,这是把所有与会大众全部包括在其中,不是一部分。前面我们讲到主火神,他只管主火神这一类的大众;执金刚神,他也只普观一切执金刚神这个大众。普贤菩萨不是的,「一切众会海已」,这里头差别就在此地,我们要仔细把它看清楚。偈颂有十首,就是前面讲的「别显十门」。第一首:

【佛所庄严广大刹,等於一切微尘数,清净佛子悉满中,雨不思议最妙法。】

这是「别显十门」里面的第一门,第一门我们在前面读过,是「严净一切佛国土,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长行跟偈颂里头,我们必须要仔细的去观察、去体会,它不是一个国土。庄严佛国土,我们天天念回向偈,庄严哪一个佛国土?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佛国土;这个心量不大,不是普贤菩萨。庄严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确实是菩萨,但是不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人家同样念这句、念这首偈子,境界不一样,他庄严是一切佛国土,他调伏的是一切佛国土里面的众生,我们常讲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刹土众生,这是普贤菩萨。

我们如果要学普贤行,先要有普贤心量,常存如是心,然后渐渐再修如是量,量周沙界,普贤行门我们这一生肯定有分。念念不为自己,念念为令一切众生究竟出离,这个思想非常重要,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有这样思想心量的人,跟诸位说,这不是小圣,小圣是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他们没有这么大的心量;如果你常存如是心,你把你的心量不断的拓开,向虚空法界来拓开,你这已经是大圣,大圣位虽然没证得,大圣种子已经开始发芽,无比的可贵。只要这个种子发芽,《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你的土壤,是你的生长的环境;换句话说,你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当机者,你具足条件,能够接受这一部大法,不容易!这的确是百千万劫难遭遇。你遇到这个法门,百千万劫难遭遇;法门遇到你,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们现在来学习这首偈,『佛所庄严广大刹,等於一切微尘数』,这两句是讲一件事情,我们应当学习。确确实实诸佛如来他们是不是庄严佛净土?是的!他们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在时间上来讲,刹那际都没有中断过,我们不要讲秒,不要讲几分几秒,刹那际从来没有间断过。空间决定是遍十方,「等一切微尘数」,佛的功德庄严一切世间,我们通常讲世出世间,一切世间就是世出世间。

『清净佛子悉满中』,这是讲菩萨、修行人,真正修行人!真正修行人形象、事业决定是恒顺众生,心地一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叫随喜功德。普贤十愿,恒顺众生,不离世间法。我们现在在人道,在这个地球上,所示现的形象,跟这个星球上的众生完全相应,生活相同,工作相同,事业也相类,这叫恒顺众生。不相同的在哪里?不相同是我们有随喜功德,世间人随喜烦恼,你们想想对不对?世间人所随喜的是贪瞋痴慢、自私自利,他随喜这个,「佛子」随喜功德。什么是功德?真诚是功德,清净是功德,平等是功德,正觉是功德,慈悲是功德,随喜这个。随喜众生,不失功德。

十方一切世界里有,有「清净佛子悉满中」,在哪里?不要到别的地方去找,到外面去找,错了!清净佛子就是自己,不是别人。我学《华严》,我自己要不能够直下承当,那算什么当机者?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的,参加这个法会的大众,我们现在人习惯讲团体,总共我们看到一百七十多个团体,佛经里面术语叫「众」,一百七十多众,这个众我们今天讲团体或者讲的社团,代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全都是诸佛如来清净的示现。还没有得度的弟子,你要知道,就是我这一个!诸佛如来为我做种种示现,这个恩德难量,超逾父母,我们要知恩报恩。知恩报恩不是说说就算了,要落实,怎么落实?我们也要作如是示现,回报诸佛菩萨。

『雨不思议最妙法』,「不思议最妙法」就是指《大方广佛华严经》。雨,用今天的话来讲,落实;弘护、教化一切众生,我们如何把《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里面的道理、精神、义趣,就在我们自己这一生圆圆满满的做出来,表演给世间人看。也许有同学要问,学《华严经》是这个学法的?「法师,你能不能举个证明给我看看?」释迦牟尼佛是证明。我们想想,世尊当年在世,他一生的行谊,我们用《华严经》来对比,是不是把《华严》的教义落实在他的一生?文殊、普贤也是这样修学的。再看看历代传法的这些高僧大德,其中也有不少落实在华严境界之中。所以「雨不思议最妙法」,不仅是为众生宣扬这部大经,是要把这部大经完全落实,把它做出来。

因此我们想弘扬这一部经典,在现代这个时代,最好的方法是把它编成电视剧的连续剧本,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编成电视剧本,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把它演出。所以我在此地劝勉你们年轻的同学,无论是在家出家,真正发这个心,首先好好的来学这部经,我们这部经预定三年讲圆满,等於是华严大学;三年学成之后,你们就作《大方广佛华严》的演员。经义明了了,境界慢慢的契入了,我们依照这个经本来写剧本,我们四众同学自己上场。为什么?这个演员世间那些人演不出来的,为什么?没有入境界。必须自己入境界,你才能表演得出来。而平常,表演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表演在自己行业当中。你是从事哪个行业的,你把它落实在你行业当中、落实在你事业当中,落实在日常应酬当中。平常我们就做到,表演就不难。

花个十年时间,把这一套连续剧完成。这个连续剧说老实话,在电视台里头有演不完的剧本,内容太丰富了。如果我们有一个卫星频道,我们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来转播,我相信也得要好多年,这一出戏才能演完;演完又可以重复再来,永远不断的广度九法界众生。电讯跟不同维次空间众生连系,实在讲是最为方便的、最有效的一个工具;我们将这个资讯送到卫星,卫星不但反射到地球,也能够反射到太空,所以九法界众生都得利益,这才是真正报佛恩,真正做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偈颂给我们启示是无有止境的,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悟处;你读的遍数愈多,你悟入必然是愈深愈广。修行最重要的纲领,佛在这里为我们慈悲指示出来,那就是「清净」。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相应,心净则佛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清净心,那个世界叫净土。何以成净土?那个世界里面所有的众生,心都是清净的,这个同学们要记住。清净心里头一定是真诚,没有真诚,哪来的清净?清净心里面必定是平等的,清净心一定是觉悟的、一定是慈悲的。举一个,其余四个全都包括在其中。为什么这个偈颂不用真诚佛子、平等佛子、慈悲佛子,单单用「清净」,什么意思?本经最后归净土,隋唐大德们说了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华严》《法华》皆是《无量寿经》之引导。」像一部经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无量寿经》是正宗分,《华严》《法华》是序分,从这个序引导我们归净土。所以偈颂它用「清净」,意思在此地,我们要能体会得到。《华严》《法华》是净土宗的序分,《无量寿经》是正宗分,《阿弥陀经》是流通分。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生众,普贤菩萨别显」偈颂第一首:

【佛所庄严广大刹,等於一切微尘数,清净佛子悉满中,雨不思议最妙法。】

清凉大师注解,这首偈前面两句是「严净佛国」,后面两句是「调伏众生」,人、法都说到了。佛子是人,最妙法是法,是以人以法来庄严佛国土。大师在这里为我们解释佛子,他说佛子有三种,这是佛学常识,大乘经里头常常讲到的,我们应该要晓得。第一种叫「外子」,内外的外,这是说的凡夫。六道凡夫,未能绍继佛家事业,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弘护正法,但是佛绝不舍弃他们,「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他们的烦恼习气非常深重,要慢慢的来感化他,这个事情不能著急,所谓欲速则不达,一定要懂得恒顺,慢慢的来调伏。第二类叫「庶子」「谓诸二乘,不从如来大法生故。」庶子就是讲小乘。小乘人没有智慧、没有愿力来承担大法,多半顾自己,只顾自度,没有发心广度众生。众生他度不度?他有缘就度,也就是说众生找到他了,跟他学习,他也很慈悲,他也会教你,他不会主动来找你。

大乘菩萨不一样,《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明白,「作诸众生不请之友」;一切众生不来找你,他主动去找众生,主动的为一切众生示现,为一切众生表演,真正把佛陀的教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他真做到了,主动的去做,这是大乘。这就是第三类的「真子」。声闻、缘觉他不肯。真子这就是大菩萨,「从大法喜正所生故」,所以清净是大乘菩萨,清净佛子不是二乘,当然更不是凡夫。在天台六即里面讲「分证即位」,这是真正的大乘。大乘超越十法界,我们现在虽然在六道里面,我们没有能力超越,先把心超越,心超越这个身就有指望。为什么?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世尊这句话我们要牢牢记住,这是根本的原理,你要是明了,凡夫有希望超越。《华严经》的当机众,里面有一条说「大心凡夫」,虽然是个凡夫,他也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人是《华严》的当机众。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心量拓开,不要去做小心量的人,要做一个什么都能包容得下,欢欢喜喜处事待人接物。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诚心诚意、大慈大悲对待一切众生,那我们就是《华严经》上的当机者,《华严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就有分。

下面再给我们注「最妙法」,不思议最妙法。清凉大师说,这不是权教小乘法,凡是有缘遇到《华严经》,能够听上一座,欢欢喜喜,都是过去生中结的这个法缘。在这个世间,讲《华严经》的机会确实不多,讲其他经典的机会比较多。但是一般寺院道场,有常常诵《华严》;特别是属於华严宗的道场,他们虽然不讲经,他们读,每一个月初一、十五都聚集同修一起来念《华严经》。这都是以「最妙法」结了法缘,今天遇到这个法会,你才欢喜听闻。读经也是「净所化心」,这样才有感应。末后说,「亦有清净佛子,来生其国,还雨妙法」。如果在这一个地区,缘成熟了,缘成熟是欢喜听这个经的人多了,确实就有清净佛子在这个地方演说大经。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第一首偈的补充。第二首:

【如於此会见佛坐,一切尘中悉如是,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

清凉大师注解,前面两句是讲「总遍别中」,后面两句是说明「体用无碍,亦是总遍总中」。大师惟恐我们不容易体会,所以他又做了注解,这个注解就是《钞》。什么叫做「总遍别中」?能遍的是总,所遍的是别,「能遍所遍,不离依正」,依报与正报。「依正各二」,依正里头有总有别。我们先把这些意思搞明白搞清楚,因为《华严经》往后这些名相很多。正报里头全身是总,身体某一个部位是别,眼睛、耳朵、鼻子、手脚这是别;正报里面有总有别。依报里面,佛刹是总,「一佛国土为依之总」

一个佛国土,用今天的话来讲,是一个很庞大的星系;现在天文学家称为星系,讲银河系、太阳系。一尊佛的教化区,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诸位要记住,不是说大千世界有三千个,不是这个意思。一个大千世界,为什么称三千?因为它的组织是有一个小千、一个中千、一个大千,是这样组成的,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佛在经上说,世界,先讲单位世界,单位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日月围绕这个中心旋转。我们现在晓得,太阳围绕什么旋转?月亮是围绕地球,太阳是围绕银河。所以黄念祖老居士根据这个看法,说明单位世界是银河系,太阳是围绕银河系旋转。须弥山在哪里?须弥山就是银河系的中心,中国古时候天文里面讲的黄极,黄道的中心点叫做黄极,这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须弥山。由此可知,一个单位世界就是今天讲的一个银河系,这么大的一个星系算是一个单位;这样单位的世界一千个,称为小千世界;再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再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才是一个大千世界。

一尊佛的教化区叫一佛土,佛经上称为一佛土,或者叫一佛刹,这是依报之总;我们讲里面小千,讲里面某一个星球,那就是别,依报里面的别。别,依报最小的是微尘,正报最小的是毛孔、汗毛。所以我们懂得,正报里头总是什么,依报里面总是什么。「总遍别中」,譬如我们身,身是「总」「别」是我们这个身体各个不同的器官、各个不同的细胞,我们身是不是遍及各个不同器官、细胞?确实!「别遍总中」,反过来说,身体上一个细胞也好,一根汗毛也好,没有离开身体。这个偈子里面显示出这个意思。

『如於此会见佛坐,一切尘中悉如是』。这个注解里面讲「今以前半佛遍尘中」,一切尘中悉如是。「佛坐」是讲佛的刹土,是从总说的,这个大千世界任何一个微尘,叫「一切尘中」,这个大千世界一切的微尘悉如是,「总入别中」,这是讲的依报,依报总入别中。三千大千世界是无量微尘组合的,金刚经上讲的「一合相」。所以大师说的,这用四个字,「总入别中」。我们要了解,总别不异,总别不二,从这里面去看。这一句经文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讯息?感应不可思议。一一尘中,一微尘不是专门指某一个,一是讲任一,任何一微尘,这里面都有总相。

「总相」《华严经》上说得很多,诸佛如来在其中转大法轮。这句话什么意思?诸佛如来开华严法会,宣演不思议的大法,讲《华严经》。聚集这么多的大众,无量无边的大众。我们在前面读到的,这一百七十多个团体,每一个团体里面举出十位代表,每一位代表都代表无量无边的大众,是他们同一类的大众,这个数字没有办法计算,无法想像。这个境界在哪里现?一一微尘里面都现这个相,这叫做「总入别中」,不可思议!华严法会没有缩小,这一微尘没有扩大。这就是经上常常比喻里面所讲的「芥子纳须弥」,芥子是芥菜子,很小,像芝麻粒那么大,须弥山装在芥菜子里面,须弥山没有缩小,芥菜子没有放大,为什么?须弥山法性现的,唯心所现,芥菜子也是唯心所现,性没有大小,性没有来去,性没有前后,自性不可思议。

所以前面显体第一句「不思议境界」,性体不思议,性所现的相也不思议,性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可思议。我们为什么搞得这么糟?这样的大道理,这样微妙的境界,为什么我们一丝毫都没有觉察到?这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糊涂,这个糊涂就是佛经上讲的「无明」《华严经》上换了一个名词,妄想,妄想就是无明,妄想就是糊涂,从妄想起分别,从分别起执著。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茫然不觉,就在面前!古大德修行入了境界,所谓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它就在眼前!没有觉悟的时候,「踏破铁鞋无觅处」;一旦觉悟之后,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大方广佛华严在哪里?就在自己全身,就在自己生活环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后面这两句讲「体用无碍」,是「以总入总」。『佛身无去亦无来』,佛是体,来去是作用,这个话很难懂。『所有国土皆明现』,「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现是现身。古人在这一句经里头用比喻来说明,把佛身比作月亮,把「明现」比作水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水里头的月亮,不是天上那个月亮下来到水里来,它不来亦不去,确实没有来去,只要水清,月影就现前。这个比喻,虽然不能比到事实,能比到一个彷佛。希望我们从这个彷佛境界里面去体会真实,性、相、作用确实如此。

你要问,那没法子问,不思议境界!你要说为什么?佛经里有一个答案「法尔如是」「法尔如是」用现在的话来讲,它就是这个样子,事实真相就是这个样子,我们一般人讲自然如是,法尔比自然还要亲切。真的是自然而然,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可是九法界凡夫不能证得,不能够明了事实真相,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放下。九法界里面的菩萨算是不错,执著放下了,分别放下了,妄想没有放下,所以不能证得。妄想就是无明,佛在大经上讲,把无明分为四十一品,只要破一品无明,你就契入境界了。破一品无明,自性放光,像我们晚上看月亮,初二初三的月亮,露了一个月牙,那就像破一品无明。无明完全没有破,是三十、初一,黑夜,一点光都没有。三十、初一晚上,完全是黑的,那就是四圣法界的菩萨,声闻、缘觉、菩萨,他们就是这个样子。只要破一品,就超越十法界,心性光明往外透,虽然透得不多、透得很少,真光,不是假的,不是水里头的月光,是真的月光,所以他就入一真法界。诸佛如来果地,那就像十五的月光,圆满的,一丝毫欠缺都没有。所以透一分,《华严经》上讲的圆教初住菩萨,初住菩萨用心跟诸佛如来是一个心,这就好比什么?初二初三月牙那个光,跟十五月亮光是一个光,没有分别、没有差别;差别只是光的大小,它是一个光。我们从这个比喻上去体会。

「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我们从这里头要得到一个讯息,我们自己的身也是无来无去。但是问题在哪里?「所有国土皆明现」我们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我们迷了自性。要是觉悟了,那就能做到。这一条做到了,好!我们不是想去拜佛吗?不是想去跟一切菩萨交朋友吗?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你要是入这个境界,你就可以时时刻刻去拜佛,你可以一切时一切处跟一切菩萨交朋友,你得大自在。你想想看,这多么诱惑人!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做得到吗?我老实告诉你,能!你肯定能做到!怎么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即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你就做到了。下下品往生,我们无明烦恼没断,也就是说无明、尘沙、见思一品烦恼都没有断,带业往生。诸位要记住,大乘法里无量无边法门,只有这一门带业往生,其他法门都不带业。不带业,我们没指望;带业往生,我们有指望。

生到西方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只要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不退转,阿惟越致菩萨就是不退转菩萨。什么菩萨不退转?八地。下下品往生的也不退转,不可思议!难信之法!什么原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这才晓得弥陀光明、弥陀无量劫修行的威德,帮助我们,我们是享阿弥陀佛的福,不是自己有的。享阿弥陀佛福里面,自己再不断的修行,不断再提升自己境界;到那边再断见思烦恼,再断尘沙烦恼,再断无明烦恼,慢慢来,首先就得到什么?得到「所有国土皆明现」,这个境界现前了。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的生活空间无量无边的广大,可以随心所欲,遍游诸佛刹土,飞行自在,不需要用交通工具。

现在我们在这地球上到其他国家去旅行乘飞机;到月亮、到其他星球要坐太空船。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个太空当中有一些星球里面也有人,他们是高等的生物,科学技术比我们发达,他们做成飞碟这种交通工具,可以来到我们地球。我们现在这个科技,还没有办法跟他相比。关於这些报导,不但现代很多,历史上都有记载。这些外太空确实他们是人,他们不是天神;如果是天神,不需要用交通工具;凡是用交通工具的,决定是人道,他不是天道。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不需要用这个,念头才一动,那个地方的身就现前,「所有国土皆明现」。给诸位说,可以同时现身,我们在此地分身无术,到西方极乐世界神通广大,可以分身无量无边。同时可以在一切诸佛刹土、一切诸佛面前现身,你去供养、你去听经、你去闻法,一天你所修的,在我们娑婆世界无量劫都修不出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天就能修圆满,不可思议。所以这个地方怎么能不去?十方诸佛都介绍、都推荐,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诸佛如来对於阿弥陀佛的赞叹,「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赞叹到极处!我们要不相信,李炳南老居士讲的话很有趣味,「非愚即狂」;你要不相信一切诸佛如来的劝导、推荐、介绍,你不是愚人你就是狂妄,换句话说,你不是正常人,正常人怎么会不接受?

同学们对我要了解,我今天在这里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实际上是什么?大本《无量寿经》,这个话彭际清居士讲的。《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换句话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阿弥陀经》是小本《无量寿经》。一而三,三而一,这三部是同一部经;里面所说的,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所以我们要怎样把《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境界完全落实,圆满的契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落实,圆满的契入了。

现前我们的缘很殊胜,我们选择在摄影棚里面录像,将来一旦有机缘,这一份资料就可以由卫星电视传播。在我们想像当中,很可能再过几年又有新的发明,资讯的传递可能比卫星电视还要方便,成本还要便宜,人人都能收听得到。我们今天在这个摄影棚里面留下这一份的资料。这个摄影棚香港有,我们今天在香港讲;新加坡这个摄影棚完全改进,机器设备超过我们这个地方;澳洲硬体的工程已经完成,现在里面装机器,装机器我们希望能够跟新加坡最新的设备完全相同。我们有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密切合作,我们的讲经决定不会中断;我们也没有假期,逢年过节我们都照讲。同修们你们遇到年节去休假,没有关系,我们保存著有录像带,会做成光碟流通。将来如果你自己有需要,都可以整部经典请回家去,我们今天做的是这个工作。「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将来在我们这个地区,我们讲经这个录像也是无去亦无来,将来所有家庭都能够明现,缘殊胜!

过去听经你才知道那个多难!古时候隋唐时代,那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最盛的时期,高僧大德太多太多了!五台山华严宗的道场,杜顺、云华、贤首、清凉、宗密,专弘《华严》,讲经天天不中断;清凉大师一生,《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五十遍,我概略给他计算一下,一遍至少得一年,一年能不能讲完?能讲完;因为那个时候人根性利,不需要讲得这么详细,点到为止,听众他就能豁然贯通。一天要讲八个小时,一年一部圆满。清凉活了一百多岁,九个皇帝的老师,「清凉国师」,了不起的大德,我们中国佛教史里面称他为华严菩萨,这一点都不为过。但是要想听《华严经》,一定要到五台山显通寺去听讲。那个时候人真有福报,一年听一部,没有听懂,再听第二遍;第二遍听不懂,可以听第三遍。

清凉大师真了不起,我初学佛的时候非常羡慕,我也很想效法清凉法师,缘不足。为什么?自己没有道场,一生没道场。住别人道场,总得要迁就别人,他们喜欢讲什么经,来要求,我只好给他们讲,所以一生当中也讲了好几十部的经论。如果自己有个道场,不受别人干扰,我就会把我心里面非常羡慕的经论,我一定会讲得很圆满。一直到现在,算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有两个摄影棚,澳洲我们自己建的,香港也是自己建的,这个我们使用没有问题。新加坡那是「新加坡净宗学会」他们建的,我还要看看他们欢迎不欢迎?他欢迎,我也会去讲;他不欢迎,我也很喜欢。我们这个大经不会中断,我想一定能够如期完成,在此地附带跟诸位做这个报告,我们要认真努力好好的来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