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三八讲)  2001/7/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38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水神十法:

经文也为我们举例十位上首。神众里面,我们在前面曾经读过,每一个族类,数量都是无量无边,无不是为利益一切众生为目的,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就像现前这个社会上,他们的工作岗位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人民、为众生服务的。主水神,要是方便说,就是我们一般社会里头主管水利、航运这些行业的工作人员,都是属於这一类。

【复次普兴云幢主水神,得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慈解脱门。】

水,它的特徵很多,佛法里面常常用它来做最重要的表法,我们供佛、供菩萨,在供具里面最重要的是供水,不烧香可以,不点蜡烛、不燃灯、没有香花供养都可以,但是不能不供净水。所以在所有一切供具当中,净水是第一。水表什么?不是说供这一杯水是给佛菩萨喝的,不是的,那你就全错了。它是表法的,让我们见到这一杯水,就想到佛菩萨的心,佛菩萨的心就像水这样的清净、像水这样的平等、像水这样的善良。水往下流,这是真正的「止於至善」,老子所谓「上善若水」,所以它代表纯净纯善。我们看到这杯供水,就要生起这样的觉悟,我们在生活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要用平等心,要用清净心,要用善心、至善之心,这是供水的意思。不是供给佛菩萨喝的。

这十位菩萨,第一位代表的就是平等大慈,菩萨的德号,「普兴云幢」,经里面凡是用一个「普」,都是超越国家的界限、超越种族的界限、超越宗教的界限,所有一切界限全部都超越叫「普」「幢」是高显的意思。他所修行证果的法门,『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慈』,大慈大悲,这是我们头一桩要学习的。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能够和平?「和平」这个口号叫了几千年、几万年,和平不能落实,什么原因?我们把供水忘记了。佛弟子天天知道在佛菩萨面前供一杯水,不晓得供水的道理,不知道供水的觉心。如果我们自己人人都发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即刻就能够落实。从哪里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诸佛菩萨他懂得,无一不是从自身做起,所以他能成无上道,他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往生到华藏世界,道理在此地。他有能力教化九法界众生,帮助大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在这里要学习「平等利益一切众生」,从平等心里面生出来的爱心就是慈心。第二尊:

【海潮云音主水神,得无边法庄严解脱门。】

「海潮」是比喻「信」,住在沿海地区的人都知道,海水涨潮、落潮有一定的时间,一分一秒它都不会差错。这是教导我们,帮助众生要抓住时节因缘,时辰没有到,我们等待,充实自己;时辰到了,机会到了,要勇往直前,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海潮」是取这个意思。「音」就是开悟众生的音声、讲经说法的音声;「云」表非有非无,现身说法不执著现身说法的相,不但相不能执著,功德也不能执著,我们永远不失清净平等觉;稍稍有一点情执,我们的清净心、平等心就丧失了。所以经上用一个「云」字来代表。他所修学的法门是『无边法』,这个「法」就是佛法。佛法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四种法:「教法」,教学的方法;「理法」,佛所讲的理论;「行法」,如何将教学理论落实,这个落实是行法;最后是「果法」,果是你得到的真实利益。教、理、行、果,都是无量无边,以无量无边教理行果庄严自他,我自己得利益,也能教一切众生都得利益。第三位:

【妙色轮髻主水神,得观所应化方便普摄解脱门。】

佛经里面「妙」这个字用得非常之多。什么叫「妙色」?色空不二才叫做「妙」《般若心经》里面我们常常念到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才叫妙。如果说色不是空,空不是色,这个色就不妙了,空也不妙了,真的不妙了。为什么?你著了相,你已经堕在妄想分别执著里面,哪来的妙?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得观所应化』,观是观机,看看众生根机有没有成熟,应机说法,这就妙了。通常我们讲根机有三类:一类成熟了,成熟的一定要帮助他成就,他根性成熟了,帮助他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帮助他作佛去,这成熟的;没有成熟的人,帮助他成熟;没有善根的人,帮助他种善根。所以善观机者,大地所有众生,无非机宜,个个都是佛法的当机者,只是这一切众生根有利钝大小不相同,所以我们也要认真学习佛菩萨接引众生的方法。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有两句话讲得很好:「寂然不动以观机,感而遂通以随摄」,这两句话说得好,这两句话也是一副对联。所以我们要想能观机,一定要有定慧,「寂然不动」是定,「感而遂通」是慧。缘分还没有到的时候,努力修定修慧,这是我们修学里面第一桩大事,我们现在明了,这是我们一生来到人间真正的目的,成就自己,代佛菩萨接引众生。第四尊:

【善巧漩澓主水神,得普演诸佛甚深境界解脱门。】

清凉的小注不多,「妙音演佛深旨,令悟妙法漩澓」。漩澓是水旋转回流的样子,我们在水里看到的漩涡是这个样子的,佛在此地用这个现象,让我们去思惟、去观察、去领悟。『善巧漩澓』,把「漩澓」形容佛菩萨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他修学的法门,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弘法利生,『普演诸佛甚深境界』,我们要著重这个「演」字,他不是说「说」,没有说「普说诸佛甚深境界」,他说「演」,演是表演。漩澓,不断的重复表演,这就是漩澓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把那种真正觉悟的生活,每天在表演给大家看,他是过究竟圆满的生活,我们能懂吗?

释迦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每天早晨起来,带领他的学生们做个祈祷,祈祷什么?感恩,我们懂不懂这个意思?感谁的恩?父母之恩、佛菩萨之恩,佛菩萨之恩就是老师的恩德;国主之恩,国家的恩,一切众生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一切众生不知道,佛作示现,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教导我们知恩报恩,我们要能懂得,要能体会得到。早晨这一堂课完了之后,大家出门去托钵,这一个僧团平常居住是在郊外、城外,也不会太远,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留意、都要学习。为什么?进城去托钵不至於太辛苦;大概的距离,一般距离是五里路,三里到五里路,方便!走路需要多少时间?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可以走到,太远了托钵就不方便。那我们这里就学到了,我们将来要建立一个道场,距离都市要多远?想到释迦牟尼佛是半小时到四十分钟的距离,从前是走路,我们现在开车,现在开车三十分钟到四十分钟这个距离,那就是很适中的,我们从这里学。进城去托钵,托钵有规矩,只能托七家,不能太多,太多是贪心。你去托钵的时候,人家是头一家,如果他家里供养很丰富,你这个钵就装满了,你就不要到第二家去了。头一家给得很少,吃不饱,才托第二家,再到第三家,看看可以吃饱了,就不再去干扰另外一家,告诉我们知足常乐,表演给我们看。

施主供养这一钵饭,那不是白供,施主对出家人这一钵饭是财供养,出家人接受这一钵饭之后,一定要跟他说法,说法不要太长,几句话,祝福他的话,问他有没有疑难问题,为他解答;所以说法都很简单,在我们想像时间大概是五分钟、十分钟,不会超过十分钟的。所以出家人对在家信徒有法供养,彼此互惠。天天去托钵,每一家都是教化众生,佛这么多弟子分头去教化,这个社会哪有不安定、哪有不和睦的道理?这是大乘经上讲的「作不请之友」。本来法是很尊重的,「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可是在托钵的时候,这个情形不一样,这是一种特殊情形。佛菩萨与弟子们,真的把佛法送到每个人家里,天天如是,这就是漩澓,「善巧漩澓」

吃完饭之后,《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洗钵,钵洗完之后,洗脚,走这么远的路。然后回来修行打坐,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入佛境界。每天做的事,所有学生亦复如是。把整个身心定下来,定下来之后,定一段时期,一两个小时,这入定也是养神、也是休息。接著下午就上课了,佛为大众讲经说法,说完之后同学们研究讨论,各人提出自己闻法的心得,如何将佛的教诲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接众之中,真修!这叫「普演诸佛甚深境界」,每天做出榜样来给人看,这个意思很深很深。世间人为什么搞得这么辛苦?心放出去收不回来,心永远在妄动,所以心神不安、身心不安,这个很苦恼,佛菩萨做个样子给大家看。「大家有工作,佛没有工作」,其实搞错了,佛有工作,佛每天上午、下午上课,他的行业是教学,每天给同学们上课八小时,他怎么没有工作?他有工作;他虽然工作,身心还是那么样的宁静,这个要学习,这个太高明了。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身心都要保持宁静,那才真正是健康智慧。心烦、神劳、身躁,智慧没有了,清净平等没有了,换句话说,就是乐没有了;乐没有了,苦就来了。人生真正的意义,总要生活在快乐当中。所以「善巧漩澓」这个名号含义很深很深。我们再看第五尊:

【离垢香积主水神,得普现清净大光明解脱门。】

菩萨名号里头有「香积」,我们一看就会想到香积如来,香积如来用什么方式度众生?他那个地区的众生舌根最利;我们释迦佛这个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所以教学用音声,讲经说法,用这个方法,契机。香积国的人耳根不利,眼根也不利,你跟他讲经他听不懂,不容易觉悟。舌根利,舌根利佛用什么方法?天天请他吃饭,舌一尝味他就开悟了,所以我们佛门里面的厨房叫香积厨。我们的舌根现在不利,为什么?看到好吃的就想多吃,贪、垢染,所以不利。人家「利」在哪里?离垢,他没有贪心,贪瞋痴薄,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学习。安世高那一位同参道友,如果要学到『离垢香积』,他也会像安世高一样证果,不至於堕落了。我们看到这个公案,只要一提起毛骨悚然,我们冷静思惟,我们的修为比不上他,我们的过失比他严重不知道多少倍。他的果报,堕落在水族里面,还能做到龙王,这是过去生中修行,明经好施;那我们想想将来要是堕落的话,那就是鱼虾了,做不了龙王,想想前途很可怕!如果现在还自以为是,那怎么得了!人不能不觉悟,不能不赶快觉悟,及早回头,回头是岸,这是真实话。

清凉大师在小注里头提示我们,菩萨「身智二光」,他得的法是『普现清净大光明』,「遍觉开化,大充法界,清净无垢。」那我们晓得,菩萨以什么教化众生?示现身心清净,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感化一切众生。我们在经上看到,哪一位不是从自己本身做起?再看下面第六尊:

【福桥光音主水神,得清净法界无相无性解脱门。】

「福桥」,桥是桥梁,意思是沟通两边、融合两边。两边有界限,桥把这个界限消除了,把这个隔碍打通了。什么桥?『福桥』,福里面有慧,福里头没有慧就不能做为桥梁;高度的智慧。『光音』很妙,光是智慧。他得的法是『清净法界无相无性』,清凉注解里面说「证净法界性相」,这个「证」字是错误的,我们在清凉《疏钞》里面看到的是,它是「清」,就是「清净」「清净法界性相」。这个应该是这样念法,四个字一句:「清净法界,性相俱绝,德无不见,则大用不亡。」改过来。「清净法界」,诸佛法界清净,四圣法界也清净,为什么?心净则国土净。

今天我们这个地球,真正是到了浊恶不堪,《弥陀经》上跟我们讲的「五浊恶世」,现在是浊恶到一般人不能忍受的程度了。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有许多人说是工业的污染、科技的污染。没错,这只看到表面,没有看到骨子里头。骨子里头是什么?我们的心性被污染了。物质文明、工商跟科技,这是染缘(污染的缘),不是因。因是什么?因是失去了圣贤的教诲,这个麻烦大了。现在全世界,不是少数人,占著有相当大分量的人,不相信神圣的教诲,不相信因果报应,把圣贤教诲完全摒弃;全世界的学校,哪一间学校里面,用圣贤教诲做教材?没有。只有少数宗教的学校,像一般神学院、基督学院、佛学院这一类宗教的学校,少数人在修学,但不为社会所重视,也不被国家政府所承认。所以这一个世纪以来,我们能够明显觉察得到的,社会大众自私自利,三毒烦恼加速度的上升,伦理道德完全摒弃了,这是因;加上工商业、高科技带来的利润,增长人们的贪瞋痴,这样发展下去,肯定是世界末日。为什么?彼此竞争、斗争,最后是战争,互不相让。

二千五百年前,孟子讲过:「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现在不是「其国」,是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在那里争利,这个世界危矣!世界末日的徵兆已经明显的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是不是跟著这个世界同归於尽?这是愚人,这个人没有智慧。真正聪明人看到末日现象,自己要寻求一条生路。李炳南老居士在往生的前一天,教导学生,他说:「世间大乱到了,即使诸佛菩萨、神仙下凡也挽救不了,我们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诸位一定要懂得老师最后这一句话,「念佛求生净土」,不是消极,是积极。念佛不是进念佛堂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个念法是消极的念法,这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要我们积极的救护一切众生,挽救劫难。那是怎么个念法?佛在《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教导我们的这些方法,我们要为人「演说」,演是做出样子来给人看。所以李老师不消极,李老师一生教学、讲经,他九十七岁往生,往生前两个星期还在讲台上讲《华严经》,没有休息;他是个中医师,依旧给人看病,依旧在学校上课,那个时候他是中兴大学的教授、中国医药学院的教授,在两个学校教书,九十多岁都不休息;主持台中莲社、慈光图书馆两个道场,这就叫念佛求生净土。

进念佛堂天天念阿弥陀佛,不做其他的事情,那是没有机会做,我们应当进念佛堂老实念佛;有机会从事弘护工作,那我们一定认真努力去做,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真正懂得念佛。所以菩萨在此地得『清净法界无相无性』,这个「无」「离」讲,不执著,离相离性;不但相不执著,性也不执著,你才得真正解脱。清凉注解里面讲「性相俱绝」,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个时候性德才圆满的显现,那个作用就不可思议。第七尊:

【知足自在主水神,得无尽大悲海解脱门。】

清凉在注解里头说「大悲无尽,满而不溢,有知足义焉。流止从缘,斯为自在。」说得好!智慧、慈悲完全称性,那就是无量无尽,像一个容器、像一个杯子,满,并没有漫出来,这是知足的意思。应化在世间,一切随缘,随缘就是随顺机会,有机缘认真努力做,没有机缘绝不强求。无论是做,或者是不做,心都是静的,都是不动的,这就对了。像我们这一次在澳洲有这个机缘来办佛学院,政府批准的,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就要认真努力去做;他要不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连这个念头都不起,这样就自在,一切随缘而不攀缘。攀缘,我想怎样做怎样做,那你就不自在;随缘,自在。我们的心智,始终保持如如不动,不被境界所动。这是以无尽的慈悲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自己要知足,要得自在,而后才能以平等清净的智慧、爱心去帮助别人。第八尊:

【净喜善音主水神,得於菩萨众会道场中为大欢喜藏解脱门。】

清凉大师说得好:「处处见佛,故大喜无穷,喜从佛生,即佛名藏。」把菩萨的名号跟他的法门都说尽了。菩萨的德号好!「净喜」。由此可知,法喜充满从哪里来的?清净心来的。为什么?心清净了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境界就清净,这是佛境界,所以清凉说「处处见佛」。我们在经上读到菩萨成佛,菩萨刚刚成佛的时候,「普见大地众生同成佛道」,这是初成佛的样子,初成佛的境界。我们没有,我们只觉得我自己成佛了,别的人一个都没有成佛,我是不是成了佛?没有!我哪一天要是成佛,我一定看到大地所有众生都成佛道,我成佛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把境界降低一点来说,哪一天我们真正看到全世界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善人,我才是个善人;如果看到众生还有不善的,我善他不善,说老实话,是自己不善。你要问为什么?道理并不难懂,也并不很深,我们用善心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善;我们用恶心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恶。由此可知,外头境界没有善恶,善恶在哪里?善恶从心生。佛菩萨成佛就是这么个道理,他以佛眼看众生,众生都成佛了;我们是用凡夫眼看众生,用凡夫眼看佛菩萨,佛菩萨也是凡夫,就这么个道理。由此可知,修清净心是多么重要!

「净喜」所发当然是「善音」,善心、善言、善行,无有不善,所以他於『菩萨众会道场中』,成就『大欢喜藏』,我们相信。古人常讲「爱人者人恒爱之」,菩萨对一切众生尊重,对一切众生热爱,对一切众生无条件的协助,众生哪有不欢喜的?所以不分国家界限,不分族群界限,不分宗教界限,普遍得到大众的欢喜。我们看第九尊:

【普现威光主水神,得以无碍广大福德力普出现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告诉我们,「性相无碍之福,故能普现神通」,我们看这两句提示就知道了,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如何能入无障碍的境界?《华严经》末后一品「入法界品」,入什么法界?入无障碍的法界。在《四十华严》品题里面讲得很详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无障碍境界)普贤行愿品》。清凉大师在解释经题的时候告诉我们,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能所不二,才是真正的契入。这就明显的教给我们普贤行能入,所以《无量寿经》一开端第一句话:「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西方极乐世界所有一切往生者,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我讲《无量寿经》说过,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不修普贤行,决定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留意,不能不知道。

普贤行跟一般菩萨行有什么不一样?从事相上来说,普贤行跟一般菩萨行完全相同,不一样的是在用心不一样。普贤菩萨的心,性相无碍,也就是说普贤菩萨的心是真心,永离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他才「普」;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虚空法界、国土众生是一不是二,这是普贤的见解、普贤的思想、普贤的智慧、普贤的福德。所以学《华严》最低的利益、最小的利益是拓开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读了《华严经》心量不能打开,你白念了。心量拓开之后,那你的智慧福报就现前了,能现多少?看你心量拓开多少,果然跟普贤菩萨一样,等虚空、遍法界,那就恭喜你,你已经证到等觉菩萨果位,真正是圆顿大法。所以他以『无碍广大福德力普出现』,这个「普出现」就是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这才显示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末后这一尊菩萨:

【吼声遍海主水神,得观察一切众生发起如虚空调伏方便解脱门。】

『吼声』是形容佛菩萨说法的音声,如狮子吼;『海』比喻深广无际。清凉注得不多:「调生行广,如空无边。用靡暂停,如空无尽。」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行愿不落空。『观察一切众生』,观机,应以什么身得度,为众生现身;应以什么法门教诲,为他演说佛法。佛法就是觉悟之法,令他觉悟之法叫做佛法。「调伏」,调是调心,他心不清净,心有烦恼,心有邪见,如何跟他调理;「伏」是降伏,他有习气恶业。「调伏」两个字是对身心两方面来讲的。如何能教他身口不造恶业,这是用戒律,戒律是调身的,降伏你错误的造作;经论是调心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戒律帮助众生断恶修善,伏烦恼,方法称为善巧方便。由此可知,这一位菩萨他修行证果、成无上道,是用教化众生这个法门。

由此可知,法门无量,法门平等,真的是无有高下,这显示出从教学也能成无上道。一般讲经说法教学,古人有所谓这是修的福报,福不能解决问题,六祖在《坛经》上讲「此事福不能救」。讲经说法是福,如果这个经讲得没错,是劝导别人的,那是福报;如果讲经说法,知道经里字字句句是劝我自己的,依文入观,那就是功德,那就能成无上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没有成佛之前,这个经百分之九十九是讲给自己听的,别人是旁听,只是百分之一。如果你搞颠倒了,百分之九十九是讲给别人听的,自己稍稍准备准备,那你是六道轮回众生,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里头毫厘之差,果报不可思议,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定要晓得,自己没有成无上道,化他还是自度,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著重在自度自行,这就对了。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