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三四讲)  2001/7/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34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风神长行第五句:

【力能竭水主风神,得能破无边恶魔众解脱门。】

这一句我们读了之后,感触很深。清凉大师注解也注得很好,「十力降魔,十军皆殄。独名竭水者,欲爱为初」。由此可知,什么是魔?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跟我们讲四大类。五阴是魔,五阴是讲我们的身心,我们这个色身是色阴;我们的精神:受想行识,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的意思是念念不住,识就是指阿赖耶识,受想行识就把八识统统包括了。受是前五识,想是第六识,行是第七识,识就是阿赖耶识。这不是好事情,不仅是六道凡夫,这里头还包括四圣法界,都是八识当家、八识作主。佛为什么说这是魔?不能见性,障碍你、折磨你,使你不能见性。四圣法界他用得正,所以他的过患少,佛在经上讲的「三苦」「八苦」他们没有,他们只是障碍见性而已,就是这个障。六道凡夫那就严重了,这个魔实在讲太多太多,无量无边,叫『恶魔众』。魔之根本,清凉大师在《钞》里面讲的「欲」,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我们常常在讲席里面说,我们的病根就是自私自利,如果离开自私自利,魔虽然多,他也没有办法障难我们。我们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要不舍掉,那就跟无边众魔结下不解之缘,你决定没有办法脱离。这四大类,五阴是一类,烦恼是一类,死魔是一类,天魔是一类。烦恼是我们无量劫来积累的不善的习气,业习种子。天魔就是外面五欲六尘境界的诱惑。内有烦恼,外有诱惑,内外交感,我们还会有好日子过吗?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

我们在历史上去观察,多少帝王将相、豪门贵族,这些人的福报都是过去生中在佛门修的,前世是大法师,弘法利生,福慧双修,才能感得人天的大福报。可是一享福,几乎把他的福报就享尽了,没有再修福。而享福当中造的业就重了,比一般没有福报的人不知道要重多少倍。佛家常讲这叫「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堕落。这些事实真相,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你就会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你会感觉得这个非常可怕。不说别的,就说安世高这个同学,他不是做龙王去了吗?堕落在畜生道,由於前生修得不错,明经好施,畜生道里面他当龙王去了,那也享的是天福。但是他的恶习气不改,随顺烦恼,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他自己晓得,死了以后决定堕地狱;换句话说,前世所修的灵性不泯,他还有这个觉悟,真正遇到好同学、好同参,这同参得道了,来救他、来帮助他,死了以后不堕三恶道,帮助他生忉利天。如果他再不好好修行,发出离三界的心,六道里面的轮回不是办法。在六道里头,我们要很冷静的去思惟观察,佛讲得没错,肯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我们有没有这个觉悟?真正认识清楚,就晓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是好事情。如果是好事情,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舍弃?他都得到了,真正是古人所说的「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得到了,他的示现就是明白的告诉我们,那些是恶魔,远离为善。

他为什么要过那种清苦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为什么过这个生活?这种生活是他在累积福报,他享受清福。这个清福一般人不懂得,清福是是什么?心地清净无为是福。世间人烦恼习气重,他不懂得,他不知道这是清福。你看看世尊为我们所示现的,人家的心多清净,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永远保持心地的寂静无为,接触一切大众,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是他的示现,是他的讲经说法,一生就干这桩事情,这种功德的累积,就是无上菩提的真因。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世尊生活目的的纯正,生活意义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与魔王波旬也是和睦相处。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是一个觉悟的人,应当学习的,自自然然走这个道路,成佛之道。迷的人他不知道,悟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死也称之为魔,死魔是什么意思?我们道业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这是折磨。来生纵然能得人身,至少要耽误二十年,中断二十年,你又得要从头来起,这是折磨,所以把死也称为魔。我们晓得这一个事实真相,那就一定要知道,决定要在这一生成就,死了以后麻烦就大了。为什么?来生能不能得人身?既然得人身,能不能有缘闻到正法?有没有缘分遇到善友?愈想愈难,不是容易事,所以决定要在这一生成就,认真努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在古大德他们修证的记载里头可以看到,大部分都能在三年五年成就,三年五年的成就,他怎么成就?密集薰修。我们今天不能成就,说实在话,薰修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功夫不得力。如果我们有他那样的环境,我相信我们这些人不会输给他。最近的这个例子,我们同学要牢牢记住,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居士,我们同学们亲眼看见的,他是怎么成就的?四年密集薰修,他遇到好增上缘。生病了,在家里头养病,这是无比殊胜的增上缘,他不要工作了,每天躺在床上,睁著眼睛看录像带,他家里人告诉我们,每天看八小时,天天在听经,四年没有间断,一天听八个小时,他觉悟了,他明白了,放下万缘。听完经之后去念佛,念累了他就睡觉,醒过来接著再干。那就是谛闲老和尚教给锅漏匠的办法,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马上接著干,锅漏匠也是三年多,将近四年,他成功了。陈老居士这个三年他也成功了。我们要如法炮制,我相信我们同学当中大部分都能成功。

由此可知,道业能不能成就,全在缘分。我们这些年可以说信愿行持都跟佛菩萨相应,感得佛菩萨的加持,不是佛菩萨加持不可能!我们在澳洲能建一个佛学院,我们佛学院的办法,形式是现代化的,精神承传古圣先贤的,我们要做到八个小时听经、学教,八个小时修行,所以学院将来建一个念佛堂,建一个禅堂。行门里面,不是进念佛堂,那你就进禅堂,禅净是一样的。课堂里面每天八个小时,读经、听经、自己讲经,再研究讨论,我们的课堂八个小时,这样严格的培训。我们的学制九年,普通班两年,正科班三年,研究班四年,九年用这个方法来薰习,我相信我们可以赶得上隋唐盛世。今天佛菩萨给我们这个机会,给我们这个缘分。有一些同学在打听问我,入学要有什么条件?有没有什么限制?我们的条件很简单,真干。释迦佛到晚年还收了一个老人出家,一百六十岁,所以我们不限制年龄,不限制在家出家,我们四众同修都欢迎,一定要真干,不能真干你就不能成就。这个机缘可以说是在现前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希有难逢,我们要珍惜!我们发的心真,发的愿真,有信心、有毅力,我们深深相信诸佛护念、祖宗保佑、善神拥护,决定能够像主风神一样,能破无边恶魔,魔来扰乱,我们有能力克服。再看第六位:

【大声遍吼主风神,得永灭一切众生怖解脱门。】

他得的这个法门,我们在现前社会观察得非常明显。现在这个世间,无论是贵贱贫富,没有安全感,生在一个恐怖的环境当中,这是有史以来所没有的一个现象。在过去,两百年前,科学技术没有发达,我们在这个世间遇到动乱,还能找一个安全地方避一避。现在科技的发达,带给我们是有一些便利,但是得不偿失,搅和得整个社会人人身心不安,这是事实。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永灭」,把这个问题解决?清凉大师注解说得好:「毛孔慈音,灭除五怖。若百窍异吹,遍吼悦机。」菩萨的德号是『大声遍吼』,我们看了这个名词就晓得,他在那里大声疾呼,劝导大众,让一切大众知道我们恐怖从哪里来的,身心不安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科学技术?不是,科学技术像水一样,可以载舟、可以覆舟,问题是我们怎么用法,用得得当是好事。我们今天用高科技的传播来传播佛法,传播古圣先贤的福音,这是好事情。如果用它传播邪知邪见,鼓励大家去竞争五欲六尘的享受,那就坏了。这些工具没有罪,吉凶祸福在人心。如何挽救人心?如何把这些人心从竞争、斗争召唤回来,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慈悲大爱是一切众生心性里头本具的,人都知道爱人,都知道爱物。非常可惜今天他是烦恼、恶习当家,这个爱偏了,作法里头产生了偏差,本来是个好事情,现在变成恶事,变成造的恶因,感得恶果。恶果眼看著就要现前,所以才生出恐怖。世间有一些宗教盛传末日,令一切众生感到非常恐怖。宗教里头虽然说有末日,但是它也有一句话,末日是不是会现前都在人心,人心能回头,人心能向善,这个末日可以化解、可以推迟。我们相信诸佛菩萨大声疾呼要唤醒大众,断恶修善,回头是岸,我们就能够离开恐怖。第七尊:

【树杪垂髻主风神,得入一切诸法实相辩才海解脱门。】

风行虚空,无有障碍,象徵著佛菩萨以无量智慧方便教化一切众生,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清凉注得很好:「智入实相,故妙辩如海」,实相是如如之理,也就是我们在讲席常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要了解它的真相,然后你的言教从实相流露出来,那哪里会有障碍?古大德常告诉我们,「一经通一切经通」。我们要问,通到底是通到哪里?此地菩萨告诉我们通到实相。一切诸法法相不同,就是相状不同,但是实相是相同的。佛说一切大乘经,依据就是实相,这个依据,就是五重玄义里面讲的「辨体」,大乘经教体是实相。如果你证得实相,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大乘法,你不学自然就通达,为什么?从实相流出来的。我们怎样入实相?这常说的「一门深入」,深,深到见实相,然后一切经就通达。一经通一切经通,不但一切经通,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了,为什么?世出世间法是一个实相、一个理体。这个实相在宗门里面讲真如本性,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心性就是实相。心性是能变,一切诸法相是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它怎么会不通达?通达之后,无障碍的辩才就现前,能为一切众生随机说法,能令一切众生皆得利益,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第八尊:

【普行无碍主风神,得调伏一切众生方便藏解脱门。】

调伏众生,要圆满的智慧,这个智慧是讲权智;权智是依实智而生的,实智就是实相,智入实相。《般若经》上说得好:「般若无知」,无知是实相、是如如,佛法里面称为根本智,根本智无知,它起作用叫后得智,起作用就无所不知,所以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我们要不能够契入如如,怎么能得后得智?如如的实智要怎样才能够得入?佛告诉我们,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自性本具的。现在这个智慧何以不能现前?你有障碍。《出现品》讲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要牢牢记住这句话,「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一语道破,我们的智慧、德能、相好跟一切诸佛无二无别,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明白佛说的这句话,就晓得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我们必须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执著要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分别要放下,不再分别;妄想要放下,不再起心动念。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得如如。你放下一分,你就得入一分,放下两分,你就得入两分,你不能放下,那你就不得其门而入。佛法修证之难,就难在这个地方,难在你不肯放下!连念佛堂念佛求生净土,堂主也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才能往生。如果身心世界不肯放下,阿弥陀佛拉也拉不走。这不放下能行吗?不但身外之物要放下,这个身心要放下、要看破,看破就是要认识身不是我,再不执著这个身是我,把我放下了。到底有没有我?有我,什么是我?能变虚空法界、国土众生的那个心性是我,这是真我,佛家讲的「常乐我净」,我们要明了。

「我」是什么意思?我是主宰的意思,我是自在的意思,能变是主宰,能变的才自在。虚空法界、国土众生都是所变,所变的没有主宰,所变的不得自在。我们要把所变的统统放下,绝不把它放在心上,对它决定不起妄想分别执著,对所变的,这样你就得入,你就入如来境界,你就入诸法实相。佛实在是慈悲,一丝毫隐瞒都没有,圆圆满满的为我们说出来,古人讲「和盘托出」,一丝毫的隐瞒都没有。决没有吝法,决没有嫉妒,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学习,这样才能调伏众生。首先调伏自己这个众生,我们自己五阴身,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身相,我们的身心得调伏了。身心得调伏的现象,我们要知道,相好庄严,调伏以后的那个形相就是华藏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所谓一真法界依正庄严。他的正报、他的身相,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能现的,他现出来就是这个样子的;现出的依报环境,就如同世尊在经中为我们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地,不是像我们这个地方土石瓦砾,不是的,人家大地是琉璃为地,道路是黄金铺的,黄金铺出来的道路,树木花草都是七宝成就的;七不是数字,是表法。无量珍宝,那是唯心所现,真心所现的,那个心里头一丝毫的污染都没有。我们今天用方便话来说,存真诚心,存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所现出来的境界相,华藏世界!极乐世界!

我们今天这个世间,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众生,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迷惑颠倒、自私自利,变现出我们眼前这个浊恶不堪的环境。不要说学佛的人,世间不学佛的人,许多科学家讲,这个地球再过五十年,就不适合人类在这里居住,浊恶到这种程度。现代人相信科学,那科学家说的话你信不信?我们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这些人在呼吁,如果我们不能改善环境,就无法生存,所以许多人喊说「地球病了」,这是真的。我们调伏众生,要先从调伏自己开始,佛法上常说,自己若不能得度,能度众生,无有是处!所以首先要调伏自己的身心。我们修行功夫得力不得力,古人常讲,都在你面孔上,所谓「诚於中而形於外」,你哪里能欺骗得了人?修行功夫得力,相貌一定是慈祥,表现的是智慧,表现的是真诚,表现的是清净平等,都在你面孔里头。现在外国人讲磁场,跟你一接触,真的一身都感觉得很舒服;有些人心行不正的,你跟他一接触,就感觉得寒毛直竖,浑身不安,外国人讲磁场的影响。我们中国人讲气氛,他们讲磁场,我们讲气氛,这个不是假的,确有其事。

一定要调伏自己的心性,真修行,真用功,你的相貌、你的精神、你的体力一年比一年好,你修行有功夫。年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澳洲土著说我们这些人,说到年龄,他们听了说这个毫无意义,人生在世跟年龄有什么相关?他们不重视,他们重视境界的提升。我们中国人也有一句话说「老当益壮」,这句话意思很深,它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老应当更强壮,不是老了就衰弱,不是的,那你是没有修行;你要真正修行的话,你年岁愈老愈强壮,智慧愈高,身体愈好,你经验丰富,真正解脱了,我们一般人讲「仙风道骨」,令一切众生见到生欢喜心,想跟你学习。释迦牟尼佛就展现这种风范,阿难看到了生起羡慕,这样才死心塌地跟佛学习,楞严会的缘起我们看到了。所以修行人一定相貌端庄,身体强壮,我们常讲不老、不病,后面不死。这是你修行功夫得力,你修行的成绩展现出来给一般大众看,用成绩接引众生,这是正确的。再看第九位:

【种种宫殿主风神,得入寂静禅定门,灭极重愚痴暗解脱门。】

『宫殿』表不动,这是一个建筑物,现在人讲不动产,这财产叫做不动产,建筑在那里不能移动的,表禅定,在义上代表定慧均等,禅定是定慧均等。如果是定多慧少,昏沉;慧多定少,掉举,他心不定,他心散乱。所以禅定叫调直定,你要把它调理,定跟慧要平等,他心就不动,这才能断愚痴,愚痴最难断。贪瞋痴,前面贪瞋好像来得很猛厉,实在讲好处理,痴太难处理了。瞋恚,如果有定就能把恚降伏,有智慧能把贪心伏住,有定能把瞋伏住,可是痴它要定慧调得均等,你才能够破愚痴。所以古人常讲断愚痴难,好像是断了,藕断丝连。愚痴不好断,要定慧均等才能够破得了愚痴。所以这一位主风神,他得入『寂静禅定』。世尊给我们显示的是甚深禅定,甚深禅定里面动静不二,这个境界高了,这是无障碍的大定,定慧均等才能到这个境界,定在慧中,慧在定中。《华严经》后面五十三位善知识,做出榜样给善财看,高级的禅定,佛在经上常讲「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个定有入有出,这是初级的禅定。高级的禅定没有出入,《楞严经》上说的「首楞严大定」是自性本定,哪有出入?坐在那里是定,站著也是定,走著也是定,跑步还是定,躺在那里睡大觉也是定,没有形相,这是我们要学的。

定到底是什么意思?《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所以行住坐卧都无碍。「不取於相」,用现在的话来说: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外不著相是慧,内不动心是定,定慧均等。这两句话如果听了还不太能够理解,我们再用现代话来说,外不受外头境界的诱惑,我们六根虽然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自己的心确实没有起心动念,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一切都能接触到,确实没有起心动念,这是定,这是自性本定。接触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是慧。这个入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无知,那不行,那不是禅定,禅定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不起心不动念。我们常讲四句: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佛在经上教给我们的不分别之道,不执著之道。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没有妄想,起心动念叫妄想。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离开了,在境界里头行住坐卧一切无碍,就是《华严》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甚深禅定。愚痴都破了,那贪瞋烦恼当然统统没有了,烦恼断尽,见思、尘沙、无明统统都断尽。这个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去学习、去锻炼。最后一位:

【大光普照主风神,得随顺一切众生行无碍力解脱门。】

这一句就入事事无碍,诸佛如来圆满的自在。清凉大师的注解:「日月明照,非风不运。智行无碍,方便力焉。」他注了十六个字。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现在虽然不住世,特别是在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把释迦牟尼佛心愿、行持说得圆满透彻,我们读了之后,能懂得这个意思,能把它落实在自己生活上,这真正学佛了。『大光普照』菩萨,他教导我们的,也是他自己修学的,实在讲就是普贤弘愿里面的两愿:「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落实了,有能力『随顺一切众生』。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有分别、有执著。不要说别的,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印度的饭菜,印度人吃得很高兴、很欢喜,我们没有办法下咽,什么原因?我们有分别、有执著,如果没有分别、没有执著,那不是一样的吗?我们要是接受他们的宴请,请我们去吃饭,我们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就跟他打成一片,大家多么和睦!你放不下你的执著分别,那你就很难了。我们中国人吃外国东西,确确实实有时候很不习惯,习惯就是分别执著。从这一个小例子,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土、不同的众生为什么不能够和睦相处,原因到底在哪里?你仔细去思惟观察就发现,障碍就在此地。

所以要学菩萨恒顺,必须离妄想分别执著,才有能力恒顺,不离分别执著,决定没有办法随顺。这个境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要在果位上来讲,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之所以称为法身大士,就是他们都契入实相,都明心见性;换句话说,都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所以他可以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和睦相处,没有一丝毫障碍。我们学佛,我们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我们要用智慧,不能用感情,因为感情有分别执著,智慧就没有。用理智跟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不同族类的众生相处。用智慧,不可以用情识,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无分别心,不可以用分别执著跟人相处。中国谚语所谓「入境随俗」「客随主便」,我们到人家里去,人家是主人,我们是客人,客人随顺主人,宾主就欢喜;我们到别人国家去,随顺他们的风俗习惯,随顺他们的法令规章,人家欢喜。懂得随顺,就能够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和平就现前。夫妻两个都不懂得随顺,天天吵架,家就不和。这一家人懂得随顺,家和,家和就兴旺,家和万事兴。

中国过去读书人非常重视历史,在历史里头吸取教训。历史上,从家到国,家庭里面的兴衰,国家的兴亡,兴旺是什么因素?衰亡又是什么样的因素?因素固然多,最重要的是「和」。所以佛教的团体叫僧团,僧团是所有一切团体里面最值得人仰慕尊敬的,原因是什么?佛教僧团讲求「六和敬」,六和!我们在三皈依里头,「皈依僧,众中尊」「僧」是僧团,是个团体,「众」是所有一切团体。佛教这个团体,在世间所有团体里面,是模范团体,那个「尊」就是模范团体。什么是模范?和睦是大家的模范,六和!和睦就无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真实智慧,这是定慧等运,这是高度的善巧方便。今天我们将主风神的长行讲完了,下面是偈颂,偈颂也是十首,我们下一次再讲。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