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六九讲) 2000/10/1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69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阿修罗王偈颂,第五首:
【无碍无等大神通,遍动十方一切刹,不使众生有惊怖,大力於此能明了。】
这是婆稚阿修罗王,他修行证果的法门是「得震动十方无边境界」。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菩萨是以「大幻通力,动刹悟机,不怖众生」,这叫大力,菩萨的修为很值得我们学习。大力,力是能力,我们今天讲伟大的能力。但是佛法里面讲的大力,这里头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不使众生有惊怖。如果让一切众生感觉到恐怖,这个大力是错误的,这不是真正的神通道力。我们看看近代的科技,突飞猛进,而带给世人确实是惊怖万分,发展的结果,确实跟许多宗教里面所讲的世界末日相应,所以这是令一切众生生大惊怖,这个方向错误了,目标也错误了。
菩萨有智慧、有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经上讲的神通,尤其是赞颂里面讲的『无碍无等』。「无碍」是无障碍,「无等」是没有能够跟他等同的,这一种大神通。这是说什么?只有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才能够当得起。於是我们从这地方就明白,诸佛菩萨自己证得了圆满的自性,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到圆满的自性,不是部分的,是圆满的,所以他有能力『遍动十方一切刹』。「动」这一个字里面意味深长,不是一个世界,「十方一切刹」就是尽虚空、遍法界,这确实是大德大能。大德大能是一切众生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所以才不使众生有惊怖,是本来具足的。
佛法教导我们明心见性,这是终极的目标,不管是哪一个宗派,不管是哪一个法门,就是念佛法门也不能例外。念佛法门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去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我们这样的根性,在这个世界要想达到明心见性,困难太多了,换一个修学环境。我们现在这个修学环境业障太多了,开不了悟,见不了性,阿弥陀佛才慈悲,帮助我们换一个环境,那个环境里头所有一切障碍都没有,在那边修学可以一帆风顺。统统是以明心见性为目标,见性成佛。见性之后,这个大力就现前,这个能力完全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纯善无恶。
我们要问这个大能力与现在科技发明是一还是二?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讲的真话,非一非二;换句话说,不能说是二,但也不能说是一,科技上所有的成就不出性德。为什么科技发展这一种大能力,使举世众生惊慌恐怖?用的不得当。如果这些科技不要用在战争上,能用在和平上,为社会大众造福,那这就与佛法相应,就是佛菩萨的大德大能。用在制造武器,互相毁灭对方,这是灾难;换句话说,用错了。科技的成就本身没有善恶,善恶在人心,人心善,这个东西就变成社会的福利,人心不善就变成毁灭世界,我们要能体会得这个意思。
诸佛世界的刹土,我们也常讲那个科技发达到极处,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科技,跟西方极乐世界比,还差得太远。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极乐世界的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我们现在的科技还做不到,听说逐渐要接近。现在高科技的通信卫星,我在香港有同修告诉我,将来你们手上用的无线电话,利用卫星通讯,有些国家,你们任何人通话,他都能听得到,而且你话机带在什么地方,他就晓得你人在哪里,这是科学技术已经达到这个境界。但是什么?还要用机器,你要不用这个电话他就不知道,我们谈话不用这个电话他听不到,而有电话谈话他才听得到。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这机器,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谈话他都听得到,那这就比他高明,我们科技达不到。我们在任何地方,极其黑暗的地方,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也看得清清楚楚,那我们今天的科技跟西方极乐世界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差太远了。人家的能力能够达到虚空法界,我们今天纵然发展,还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地球。
佛实在讲不太欢迎这一些科学技术,不重视这些东西,为什么?它很有限,而且它有障碍。佛教给我们的是无障碍的能力,是广大无边际的能力,这个能力我们心性里头有,开发出来就行。现在世间科学家是在物理、物质里头去开发,佛法是在精神里面开发,不在物质里头;在心性里面开发,这才是究竟圆满的。心性里面开发,你会看到不可思议的境界。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多维次的空间。一般人能够体会到的梦中境界、定中境界,梦境跟定境对我们来说都是虚幻的,没有像我们现前生活这么样的踏实,但是如果你能够把梦中境界,把它变成像我们现在这个境界一样踏实,这是功夫。定中的境界也变成了现实,可不可能?可能,不是不可能的,它是另一个维次的空间。
我们没有定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这种境界偶然会发现。我们作梦的时候,或者是打坐入定的时候,偶然发现,不能够保持。要保持这个境界不是难事情,为什么?不需要很高的功夫,普通的定功就行,不需要很高深的定功,如经典上所讲的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保持著定中的境界。定中境界能保持,给诸位说,梦中境界也能保持,这在理上理论上我们能够想得通的。怎样去修学?说实在的话,佛菩萨也不重视,为什么?这属於小道,不是究竟道;换句话说,都是十法界里面的幻相,《般若经》上讲的梦幻泡影。诸位要晓得,我们现前境界也是属於梦幻泡影。
我们现实的世界,跟梦中的境界、定中的境界,无二无别。只是我们现在这个境界,能够保持个几十年,什么东西保持的?业力保持的。如果离开业力,那就像我们现在作梦、入定一样,偶然现这个境界。从这些地方你就能够体会得,一般人讲人有三世,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确确实实有轮回。轮回不是别的,就是业果的转变、相续、循环,就是这么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不但在佛经,其他宗教的经典,除宗教经典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笔记小说,特别是物述里面也都讲得很多。中国笔记小说里面,像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记载得很多。《聊斋志异》,那是不是自己编造的?不是的,确有其事。
这个世间太广大了,许许多多的事物,我们眼睛见不到,我们耳朵也不灵光,我们现在六根的能力变得很小很小。诸位要晓得,六根的能力本来是广大没有边际的,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能力恢复,六根能力恢复,所以虚空法界无所不见、无所不闻。神足通,飞行自在,不要说十万亿佛国土,十万亿佛国土在虚空法界是短距离,无尽的虚空刹土一念之间就到达,不需要用机械工具。这是什么?本能如是,这就是「无碍无等大神通」。「无等」,没有能够跟他相等的,不是说只有他一个人有,其他的人没有跟他相等的,不是的,人人都有无碍无等大神通,「无等」是人间科学技术没有办法跟他相等的,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人为制造的,是自性的本能,人人都有,各个平等。但是可惜你迷失了,虽有它不起作用。
譬如我们的眼,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人的眼睛能看到我们娑婆世界?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他?我们有障碍,他没有障碍。我们障碍是什么?障碍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障碍归纳起来,总不外乎三大类,这三大类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如果我们把执著放下,於一切法没有丝毫执著,我们的能力就扩大。佛在经上讲,阿罗汉的能力能见过去五百世,能见未来五百世,比我们的能力就大多了。他有能力回到过去,也有能力走进未来,他时间、空间突破了;虽然突破的范围不大,佛讲只有五百世,五百世之前他不知道,五百世以后他也不知道。那必须再要把分别放下,於一切法分别的意念没有了,他的能力超过阿罗汉。最后佛再教给我们,把妄想也都放下,你就超越十法界,入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所以纵然是下下品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他的能力突然就恢复,这是不可思议。所以净宗法门叫难信之法,真难信,为什么?你烦恼没有断尽,为什么突然之间你有这么大的能力?
这一桩事情,佛在经上讲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都不能完全通达明了,所以称难信之法。难信不是我们一般人难信,我们人反倒很容易相信,什么难信?阿罗汉、辟支佛、诸菩萨难信。实在说,也类似古德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是什么?诸佛如来,他相信,他没有问题;下愚,我们是下愚,听说阿弥陀佛,我们真念、真想求生,我们真能信。能信的人成就了,只要依照佛讲的方法,还真不难。但是一丝毫的疑惑不能有,一丝毫的恶意不能有,不要说念头,意比念还要微细,以真诚纯善的心,纯善是绝不伤害一切众生,要常存这个心。这个众生再恶再毒,遇到毒蛇猛兽再毒,都没有一念伤害他的心。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你家里头蚊虫、蚂蚁、蟑螂很多,你有没有伤害它的心?我们把它赶走,驱逐出境,这都不好,这个念头都不好。菩萨有爱心,跟它共同生活,这一桩事情难!
难你就出不了三界,难你就不能往生,念佛也不能往生。只有真正做到的人,对於一切人事物,都不会起心动念,也没有分别执著,只是一片慈悲,这种人念佛肯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仅仅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不只!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所以你是得一切诸佛威神加持,这不可思议。我们今天能体会到这一点,所以自性里面无尽的智慧自然现前,无边的德能也现前,无量的相好也现前。他的受用,世尊在经典里面为我们介绍,跟阿惟越致菩萨相等。阿惟越致一般来说,圆教七地,七地以上,才称阿惟越致菩萨。古德把它翻译,叫圆证三不退。这里头著重是个「圆」字,因为要是讲到证三不退,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得,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圆教初住就证得;但是不是圆满。圆证三不退,一般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八地以上,八地叫不动地。所以古德翻译,阿惟越致菩萨七地以上,等同这样的菩萨受用。这是「无碍无等大神通」,那当然「遍动十方一切刹」。动是感动,十方一切刹土里面的众生都受到感动。那我们问一问,我们现在居住地球上众生有没有受感动?你们想想有没有?有!我们本人自己就受感动。他的大神通是什么?我们今天所说的,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大家不一定想到,这是佛教,那你的范围太小。
诸佛菩萨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来应怎样应?佛是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是这么一个方式,哪个地方众生有感就示现同样的身。佛跟法身菩萨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华严经》上给我们讲一毛孔,这一毛孔很小,一毛孔里头有些什么?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如来都在一毛孔中。这什么意思?我们懂不懂?无所不在。你会觉得奇怪,这一毛孔哪有那么多?你要不相信,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这个房间有多少灯?有几十盏的灯,我问你这个毛孔里面有多少灯光在里头?不是几十盏灯光都在里头吗?哪一个少了?如果这个房间有一千盏灯、一万盏灯,这个毛端上有多少灯光?统统都具足,一个也不少。你们仔细想想,所以佛菩萨在哪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在。我们有感,他马上就现相,感应道交,丝毫不爽。
从这个比喻上你仔细去想,这几十盏灯光没有缩小,我们的毛孔没有放大,它确实具足,一盏灯都没有漏掉,大小不二。佛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细心去体会,我们自己的性德,跟一切诸佛法身大士的性德,是一不是二。就像灯光一样,光光交融,不能说一,也不能说多。我们展开书卷,这灯光很亮,哪一支灯光?共同所有灯光都照到。没错,都照到那里,但是灯光各是各的;你不相信,你熄掉一盏,那一盏就没有了,熄掉那一盏,那一盏就没有了。从这些地方我们认识真相,宇宙人生真相,佛法里面讲诸法实相,才能体会到。
我们今天的状况是什么?好比觉悟的人他灯是亮的,灯开了,我们这些迷惑颠倒的人灯没有开。没有开要借他们的光明,自己灯开了,跟大家光明融合成一体。所以开悟了,一悟一切悟,一悟的时候跟一切诸佛菩萨光就相接。我们现在用个开关来做比喻,这个比喻还不恰当,为什么?开关有生灭,性德没有生灭。没有生灭,他们显,我们不显。就好比个灯,灯都是亮的,一样亮,光光互照。佛的比喻,经是说得好,佛说你这个灯上有障碍,有东西把它遮住了,这光透不出来。无明障碍,尘沙烦恼障碍,见思烦恼障碍,你有这三种障碍,所以虽然有光,光透不出来,光不起作用。所以佛经上这个比喻,比我说得还要贴切。
由此可知,我们学佛没有别的,千经万论劝我们把障碍放下。这个障碍是自己,自己造的还得要自己放下。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别人做不到,佛菩萨再慈悲没有办法帮我们解铃。铃是自己系的,还要自己去解,佛菩萨的慈悲只有提醒我们。从哪里解起?这是我常常提醒同修,从自私自利解起,头一关。我们还有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这一关不能破,其他统统不谈了,这头一关。放下自私自利,这才能入得了佛门。自私自利就是佛经上讲的「我执」,「身见」,见思烦恼里面头一个身见。这一关破除了,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小乘见道位,你才见了道;这一关不能突破,没有见道。小乘证须陀洹果,大乘菩萨初信位,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初信,我执破了。我们用通俗的话讲,自私自利舍掉了,你才是初信位的菩萨。这个要不舍,永远在佛门之外,你怎么可能成就?念佛往生,说老实话,也要到这个境界。念佛堂堂主挂在口边的口头禅,叫人「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就是初信位菩萨。身心世界放不下,念佛不能往生,你想想那个话什么意思?
身是相,妄相,心是执著,就是我见,这是属於我执,世界是属於法执,你坚固的我法二执,这个阻力就太大了,阻碍你念佛不能往生。你什么时候放下,你什么时候功夫就成熟。有的人念佛,临终的时候他放下,他往生;有些人到临终还放不下,他就不能往生。如果在临终之前放下,他就预知时至,就这么回事情。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知道;你没有放下,你决定不知道。所以预知时至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他预知时至?道理明白了,我们也能够放下,我们也能做到。可是凡夫刹那之间放下,第二个念头又回头了。章嘉大师从前给我讲的比喻,他说六道凡夫的心像什么?像从前老时代的钟表,那个钟里面有弹簧,他用这个给我做比喻。他说我们学佛,想把这个弹簧拉直,可是一放松,它又卷起来了,难在这里。佛菩萨那个弹簧拉平了,不会再卷起来;凡夫这个弹簧一按平,一松手,就卷起来。这从前章嘉大师举这个比喻给我讲,佛心跟凡夫心不一样,佛心永远是平等的,凡夫的心不平,委曲婉转,所以不能成就。
我们从这些地方细细去思惟、去观察,「无碍无等大神通」确确实实是「遍动十方一切刹」,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不使众生有惊怖』,这是讲他的功能,智慧神通德用的功能。众生离开惊怖就得到平安,惊怖的反面是平安。我们看看现在的社会,哪些人令这个世间一切众生有恐怖、有惊恐?哪些人不使众生有惊怖?用佛家的术语来说,佛与魔从这个地方就能够区分出来,哪是佛?哪是魔?不使众生有惊怖的是佛,令一切众生生惊怖的是魔。我们有能力辨别,然后回过头来想一想,我自己是佛还是魔?不要去想别人,回过头来反省,我们才能够得度。我们要使一切众生有惊怖,我造的是魔业;如果我造的是令一切众生得安稳、得自在、得清净快乐,我们就在行菩萨道;佛跟魔就在这个地方区别。我们到底走哪一条路,自己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菩萨帮助众生无不是尽心尽力,所以功德是圆满的。功德圆满不是在效果上看,是在自己发心。我的心发的圆满,我做得很圆满,对方能不能接受是他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情,所以不能够误会。如果误会都在对方,那佛就成不了佛,佛的功德不圆满。佛何以能成佛?教化众生的心圆满的,教化众生的行圆满的,我们今天讲尽心尽力。众生不能接受,那是他业障深重,这个与佛菩萨毫不相关,佛菩萨是真正平等照顾到,这才是合理的,所谓合情合法合理。我们明白了,就要认真努力去学,我们走的是佛道,走的是菩提大道。
即使菩提大道走不通,佛法被人消灭,修道的人、弘道的人被人杀害,也是功德圆满。诸佛菩萨对这个现象,也不会起一念瞋恚的心,为什么?众生业障太重,对他好,他不知道。这一次的毁灭,等下一次再来,从头再来起,永远是真诚心,永远是清净平等心,永远是慈悲心,这是真正觉悟的人。那说得再浅显一点、再白一点,永远是一个爱心。父母对於儿女,儿女纵然悖逆不孝,伤害父母,父母都不会怪他、都会原谅他。觉悟的人对没有觉悟的人,那一个爱心比父母爱护子女,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觉悟的人知道,他迷惑,他不觉,他要觉悟了,跟诸佛菩萨一样无二无别。为什么今天做出悖逆的事情,做出残害众生的事情?迷惑颠倒,佛经里头一再说「可怜悯者」,原因在这个地方。尤其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几句话,这就是讲一般造业的众生,佛的话多么婉转,这些人是「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佛菩萨用什么样的心对待恶道众生?决定不责怪他,没有人教导他,这就是所谓的业障深重。
佛菩萨来教化众生一定观机,他业障很重的时候,佛菩萨这个时候不来。为什么?来的时候收不到正面效果,收反效果,他不但不信不解,反而毁谤侮辱,那就是罪上又加罪,佛菩萨不忍心,所以不来。让你业障慢慢消除,消除到一定的程度,你能够听得进善言,佛菩萨就来了;当好话听不入耳的时候,佛菩萨不会来。所以佛菩萨来是慈悲,不来还是慈悲,永远是慈悲的。今天这个世界如何能够救度众生?能够消除一切天灾人祸?给诸位说,只有一个真诚永恒不变的爱心,这个世间就有救。无论众生造作什么样的恶业,无论众生对我们加什么样的侮辱伤害,我们只有一个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对他,世间劫难就可以转过来,决定不能用憎恨。
今天世界的灾难我们看得很清楚,人与人不信任,国与国不信任,族与族不信任,宗教与宗教之间不信任,这个不得了,这个发展下去是世界末日。如何建立互信?真诚的爱心,他不相信我,我信他,他不尊重我,我尊重他,他不爱我,我爱他,假以时日,对方会被感动。我们只一味真诚帮助人,尊敬别人、爱护别人、帮助别人,决定不求回报。帮助人求回报,这是错误的,这是有条件的,这不是真诚、不是清净、不是慈悲。真诚、清净、慈悲,决定不要求回报的。世尊当年在世圆满的奉献,身示范,言教诲,意是大爱,不希求一丝毫的回报,所以得到一切众生的尊敬拥护,一切众生乐意接受佛陀的教诲,因为他无条件的,这是我们学习最好的榜样。帮助众生、爱护众生附带有条件,就免不了引起众生的惊怖,引起众生的怀疑,所以决定不能附带任何条件,完全的奉献。我们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特别是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夏莲居老居士教我们要「真干」,干假的不行,假的总会被人拆穿,一定要真干,实实在在去干。
真实的利益在哪里?不是在来世,如果我们希求来世得福,还是不清净,你还是有企图;换句话说,你这种干法的时候,还是属於有条件的。来生、后生的福报都不享,念头都不生,终极的目标圆成佛道。圆成佛道为什么?还是为帮助一切众生。成佛道,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我们对於帮助众生的事情做得更圆满;除此之外,什么希求都没有。那再要问为什么要这么作法?是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宇宙人生真相是一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是一不是二。我们讲父子,父子还是两个人。
在佛法里面,把这一桩事实称之为法身,你什么时候认清楚,什么时候肯定、承认了,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就叫证得清净法身。在《华严经》里面,你最低的位次是圆教初住菩萨,证得法身。证得法身,我们提出来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才圆满落实。这不是口号,这确确实实是自己心行的写照,就是这么一个心,就是这么一个行为,行为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佛经里面常讲「法尔如是」,没有丝毫勉强。没有入这个境界,自行化他都是有勉强的;入这个境界,才是一切趋向於自然,自然是这个样的,自然而然。
大力阿修罗王,我们从这里看,当然是如来化身的,不是真的阿修罗王,真的阿修罗王哪有这种能力?所以一看就晓得应化的。《华严经》上我们所看的一切人物,皆是诸佛化现。所以你一旦明白,一旦觉悟,你才晓得自己一个人是凡夫,周边围绕的全是诸佛如来,这个时候才真的恍然大悟,「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没有舍我这一个人。不舍一人是指谁?就是我自己,不是说别人。你要体会得,你才知道;你体会不得的时候,给你讲你也不相信;一定要自己体会得。
菩萨这一首偈颂里头,在我们现前社会里头,最重要的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要给别人找麻烦;别人有惊慌、有恐怖,只要有丝毫这些念头,那我们就错了。从思想到行为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那要记住世尊对我们基础的教诲,我们严格的受持,心善、念头善、行为善,这《十善业道经》上讲的。「昼夜常念善法」,昼夜是不间断,「思惟善法」,起心动念不要想别的,念头生起都是想怎么样利益众生,怎么样帮助这些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苦乐是果报,果上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要懂得因。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从恶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悟来的,从善来的。由此可知,具体帮助众生离苦得乐,那就是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转恶为善。
这个事情要从自己本身做起,说了没有用,要去做。我们自己做,自己的业转过来了,这就是佛家常讲的转业力为愿力。转业力为愿力,这个意思暗含著转凡成圣,业力是凡夫,愿力是佛菩萨。因此修道之人必须要舍弃自己的成见,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处事待人接物,不可以随顺自己的意思。自己意思是什么?习气烦恼。随顺自己的贪瞋痴慢,随顺自己的七情五欲,那你是造业,你所造的是六道轮回业,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所以佛教给我们,我们现在也没有开悟,我们要怎么学法?佛教我们随顺佛陀教诲。从哪里修?古大德常说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念头,起心动念是根本。念头一动,自己就晓得这个念头是善还是恶?善念可以让它增长,恶念马上把它停止,这就是三十七道品里头的「四正勤」。时时刻刻不能忘掉,念念忆持,我们功夫才会得力,才真正能够改过自新。真正修行人没有别的,天天反省自己的过失,天天改正自己的过失。
善恶的标准就是经典,我们同学们多数都是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最好的标准。但是念,一定要明了经义,这样才能够对照自己的心行,检点自己的善恶。善念善行要增长,恶念恶行立刻要把它革掉,这叫真修。不是每天把经念几遍就算了,那个不管用的。经典里面字字句句都是真实教诲,初学的人我们特别介绍两段经文。一段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讲存心,愿愿都是利益众生的心,这是弥陀之心,也是十方一切如来之心,我们天天念,希望我们自己起心动念,都能够与四十八愿相应,我们的心同佛、愿同佛。另外一段,我们采取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里面内容是五戒十善,经文长,说得很详细。我们念这一段经文,反省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佛教导我们做的,我们做了没有?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违犯了没有?这一段经文是善恶的标准,是是非的标准,要牢牢记住。改往修来,改过修善,转凡成圣,都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所以我们把它列作朝暮课诵的经文,希望每天读诵,每天反省,每天改过,我们才能成就,这才叫真修,这是真正在修净业。决不是说每天念念经文就算了,那个没有用处的。念经文是口善,你的心行还是不善,所以收不到效果。今天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