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十二讲)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92

请掀开经本,我们从第五十面第三行看起:

「复有无数大自在天王。所谓妙焰海天王。自在名称光天王。清净功德眼天王」,上一次介绍到此地,今天我们接著再看第四尊:

【可爱乐大慧天王。】

经文从前面一直说到此地,境界一直向上提升,也就是定慧后后深於前前。菩萨德号当中『大慧』冠上『可爱乐』,乐是爱好,我们一般人讲喜欢,菩萨喜欢的是智慧,这一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这就是觉与迷的不相同处。六道里面的众生喜欢的是五欲六尘的享受,所谓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喜爱这些东西;唯有真正觉悟的人,他才喜欢定慧。此地大自在天,前面跟诸位介绍过,这是四禅里面的五不还天,也就是经上所说的净居天人,这些都是圣人,都不是凡夫。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这是三果圣人修学的处所,当然他们也爱定慧。虽然修定修慧,对於五欲六尘习气并没有断干净,他要是断干净,不但是六道超越,十法界也超越了;可以说跟我们相比较,他是非常的微薄,还有习气在。因此十地菩萨常常示现在其中作天王,为他们讲经说法,提醒他们、警觉他们要把习气断除,这才能超越三界。根性利的就在四禅超越,根性比较迟钝的还要通过四空天;利根的人不必要通过四空天,从四禅就可以一直超越,证得九次第定。

他们是「可爱乐大慧」,刚才讲他的习气没有完全断尽,就是还有一个「可爱乐」存在,他对这个喜欢。这个事情实实在在是难,真的是相当不容易。爱乐之心哪个人没有?人有,六道众生有,实在说十法界的有情还是有,不过人家是智慧高,情没有断尽。玄奘大师翻译菩萨的名称翻得好,古译,玄奘大师以前,翻「菩提萨埵」为大道心众生,这是古译的;玄奘大师翻是「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这就说情没断,情就是可爱乐,这个没断,但是他觉悟,觉就是理性、理智。换句话说,理智胜过感情,虽有感情,感情不会起作用,当然更不会起负面的作用,因为他有智慧在主宰他,这是菩萨。到什么时候情才真正圆满的化成智慧?是如来果地上。等觉菩萨一品无明没断,那一品就是情执,极其微细的情执,那一品情执断了就圆满成佛。所谓断是转过来,佛法当中常说「转烦恼成菩提」,转过来了。由此可知,我们在平常用功夫就是在转变,古德常讲「做一个转变」,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们要懂得转,要会转,要转得快。不但要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希望清净平等年年增长,希望自己的分别执著年年减少,果然如是,我们的功夫就天天在进步。所以这桩事情,一定要自己很冷静的去思惟、冷静的观察自己,我们叫反省、反照,自己这些习气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减少,智慧有没有增长?只要我们自己反省,不难发现。如果智慧增长,对於一切事理逐渐通达明了,去年对这些事情,对人对事对物不甚明了,今年比去年更明白,这是智慧增长,所知障轻了。去年很少为别人著想,今年能常常为别人著想,为社会、为众生,这是你的福报增长,你烦恼少,福德增长,这好事。如其不然,自己一定要知道认真努力,如教修行。修行一定要考察我们的成果,像读书一样要考察成绩,有没有成绩?可爱乐决定是有,但是情执逐渐淡薄,智慧增长,好事情!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第五尊:

【不动光自在天王。】

『不动』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一切菩萨修行成佛都是以这个为基础。此地讲「不动」,不是说身不动,也不是说心不动,说老实话,真心本来就不动,动静两个字都说不上。此地「不动」,我们要了解它真正的意思,这个意思很深很广。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我们学什么不动?不动恶念,这个不可以动。如果你说:我善念也不动,善恶念头都不动;你这样修行,将来你的果报,你真正修成功,你的果报在四禅无想天,你修成外道。你把不动这两个字的意思错会,你这个「不动」不是如如不动,你是善恶二边都舍弃,这是错误的。我们今天学习,决定不起恶念,决定不动恶心。善恶的标准在哪里?凡是妨害社会、妨碍别人都是恶,凡是能够成就别人、帮助社会这是善。这个讲法意思还是不圆满,要怎样才能达到圆满?佛法的标准,善恶决定是以经教为准则。换句话说,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一切作为,与经教相应的这是善,我们要劝勉、要协助,凡是与经教相违背的这是恶,我们自己绝不起心动念。一切众生与恶法恶行相应,我们还能去帮助他吗?当然不可以,我们要劝导他、要教化他,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转恶向善,这个不动就有了作用;所以它下面有『光』这个字,不动才能放光。这个说的意思浅,对我们现前有利益,是我们现前可以做得到。

往深处讲,释迦牟尼佛就做一个最好的例子。他示现在我们人间世寿八十岁,他给我们表演一生的行持,帮助社会、帮助众生、帮助世界,那是不动光,光是智慧。他用他究竟圆满的智慧来教导一切众生,他动了没有?没有动,他是真正不动。由此可知,动跟不动,相对的不动不是真不动,要怎样才叫不动?动与不动是一不是二,才叫真不动。这个意思深了,诸位要细细去体会,意思的确是很深。如果体会不到,细细的思惟观察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他所表现的就是不动、光、自在,这三桩事情他全都示现,表演给我们看。如果你能看得出来,你会很喜欢,会非常羡慕,也很想过佛菩萨的生活。自在从哪里来的?自在是从不动光来的。此地十尊菩萨都是示现大自在天王的身分,这十个名号都是大自在必须具足的基本条件,也不是说这十句就说尽了、就没有了,十句是表法,每一句里面都含无量义。我们学习应当懂得所谓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第六尊:

【妙庄严眼天王。】

『眼』表六根,『庄严』用现代话来说是美好,加个『妙』是美好到极处。这个意思我们就能够想得到,不仅仅是佛的相好光明,更殊胜的是他作用自在。我们的肉眼障碍太多,太远就看不见,所见的距离有限,隔一张纸也看不见,没有办法透视,所以这个眼不妙,这个眼不好。天人的眼睛就比我们好,为什么?他能够透过一切障碍,别说隔一张纸他不碍事,隔一道墙也不碍事,隔一座山还不碍事。这个道理今天用科学的方法能解释,不是不能解释,确实有不少光波可以能够透过物质。我们现在的眼能力太有限,在无限长短光波之中,我们肉眼只能够见到很狭窄的这一部分、很小的这一部分,比这个波长的我们见不到,比这个光波短的我们也见不到;这是我们的根,根是机器,有了故障,所以它的功能显示得不圆满。诸佛与大菩萨们,他们的六根没有障碍,是完美的,他们的功能也是圆满的,圆满就是无论哪一种的波长他全部都能够见到。

他见的世间跟我们见的不一样,他见的能量尽虚空遍法界,眼见是虚空法界,诸位在《无量寿经》上念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没障碍;尽虚空遍法界他见得到,无量无边的众生一切举止动作,他看起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说话,说得再小声,他也听得见,西方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他功能不仅如此,功能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他们知道,他心通,他心遍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六根的本能就恢复,而且恢复得几乎达到圆满,圆满是如来果地,所以这个法门称之为「难信之法」。在一般人修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八地菩萨以上他们六根的功能跟佛很接近,可以达到虚空法界。一个人要想修到八地谈何容易?所以修净土的人,每天念念阿弥陀佛,三年五载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六根功能就是八地菩萨以上,谁相信?没人相信,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许许多多的菩萨你跟他讲,他不相信,声闻、缘觉就更不必说了。这些三乘圣人都不相信,为什么我们会相信?这不奇怪?我们的根性跟三乘根性不相同,佛要不在经上给我们说出,我们也有疑惑。佛怎么告诉我们的?我们接触能够相信,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的善根发现,是这么回事情。换句话说,往昔劫中生生世世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阿赖耶识里有净宗法门的种子,这一生遇到缘,这个种子起现行,所以你才会相信。如果阿赖耶识里没有净业种子,你怎么可能相信这个法门?所以称之为难信之法。读了《无量寿经》,自己要警惕,我们发愿求生净土,愿意做弥陀弟子,好,真难得!但是你自己要晓得,弥陀弟子,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所有这些菩萨,菩萨人数没法子计算,无量无边,每一个人都看到你、都听到你,你起心动念他统统都晓得,你能瞒过谁?你要是以侥幸的心理、投机取巧的心理,想往生极乐世界,决定办不到。

什么人才能够往生?老实人能往生。什么叫老实?心里一个杂念都没有,一句阿弥陀佛。佛看得清清楚楚,观音、势至这些大菩萨也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的六根都妙庄严,不仅仅是眼根,六根皆妙;六根庄严他的相好光明,庄严他的报身,庄严他的应化身,这些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事实不能不清楚。所以经要天天念,时时刻刻要想到,不要以为我关在房间里面没有人看见,诸佛菩萨看见,还有龙天鬼神看见,你能瞒谁?你说你能瞒人,实在讲只是瞒自己而已,别人瞒不过的。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怎敢不警惕?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往生净土,一定要依教修行,这是我们一生当中稀有的大事因缘,绝不能当面错过,当面错过就太可惜了。第七尊:

【善思惟光明天王。】

我们在这一章经文里,上首德号带『光明』字样的很多,显示出大自在天的智慧,在四禅当中没有能跟他相比。『善思惟』意思也很深,我们从浅处来说,浅处说我们得受用,往深处讲我们不得受用。什么叫做「善思惟」?八正道里有正思惟,正思惟就是善思惟,也就是说你的思想见解与正法相应,这就是善。正法的标准就是佛陀的圣教、佛陀的教诲,这是我们有入手之处。怎样契入?必须要读诵大乘,每天要读,天天读,读熟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先跟圣教比对一下,我这个念头、我这个想法,佛在教中许不许可我们这样想?许不许可我们这样做?佛许可的我们就照做,佛不许可的我们就决定不能做,这是初级的善思惟,是我们下手之处。以经教做标准就是光明,这是教光。你要不读经,经典要记不住,你的标准会常常失掉,失掉之后你的妄想就做了主,妄想做主没有不造业,这要懂得。所以下手之处一定要依教修行,你看每部经末后都有「依教奉行」四个字,最后的嘱咐,你一定要依教奉行。

善思惟,境界最高的是完全与自性相应,那就是善,这个境界法身大士才有,别教三贤位的菩萨都还做不到。别教三贤菩萨做不到,我们就少说一些,我们今天要说我们能做得到的。佛在教中教诫初学这尤其重要,初学从哪里学起?最根本是孝思,常常思惟孝顺父母、孝敬老师,然后把孝敬扩大到孝敬一切众生,这是思惟。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五戒十善业道,我们要从这个地方下手。你真正实行五戒十善,把五戒十善做到,这就是放光,这是戒光,五戒放的是戒光,你修十善是善光明。光明在哪里?我们中国人讲气氛、气质,你的气质跟别人不一样,现代人讲磁场,你的磁场跟别人不相同;心行俱善,你的磁场会令别人很明显的感受得出来,你这个人善良,你这个人慈悲,别人很乐意亲近你,很愿意接受你的教诲。然后再逐渐往上提升,与三学相应,与六波罗蜜相应,与普贤十愿相应,这是「善思惟光明」的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真的起作用了。第八尊:

【可爱乐大智天王。】

这尊菩萨跟前面「可爱乐大慧天王」,看起来好像是兄弟两个,名字当中只差一个字,一个是智,一个是慧,它差别在哪里?『智』能决断,慧能见机。智慧两个字合在一起讲,意思是一样的,智就是慧,慧就是智;分开来讲,这两种智慧作用不一样。一个是当幕僚、当参谋,他出主意,这是慧;一个是作主管,他听听大家提供的主意、提供的意见,最后他来做决断,采取哪个意见,做决断是智。所以在一个团体里面,领导这个团体的人要有智,这个团体的一些干部、工作人员要有慧,这个团体决定兴旺、决定成功,这是一个智慧的团体。智跟慧,说出它的简单差别之所在。在世出世间法里面,智很重要,这就说明如果我们没有真智,你怎么能选择法门,你自己选择的法门不适当,不适合你的根性,不适合你的程度,不适合你生活环境,你修学起来就困难。世间法里也是如此,你选择一个行业,你觉得这个行业很好,你要决心从事於这个行业,可是对这个行业的知识你缺乏,一无所知,你能做得好吗?必须要具备许许多多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条件都具足,才可以下决心怎样去做。

在佛法里面,法门多,宗派多,在中国大小乘十个宗派,宗底下还分派别。即使净土宗,我们大家都崇尚《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诸位也知道,现在本子总共有九种,其中五种原译本,三种会集本,还有一种节校本,总共有九个本子。这九种本子里面,你要有智慧去选择,这是智。现在这九种本子都摆在你面前,我们过去印过《净土五经读本》,将这九种本子都收在一起,提供给诸位同修做参考,让你自己选择。哪一种本子好?九种本子都好,你自己去看看,哪一个适合你的程度,你看到欢喜有兴趣,你就选择它,就没有错。不能说这个本子好,那个本子不好,每个本子都是叫你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根据任何一个本子,你都念阿弥陀佛,没有一个本子叫你不念阿弥陀佛,每个本子都叫你念阿弥陀佛,所以每个本子都好,这里头哪有差别?只是原译本有一些文字不太好懂,念起来不太顺口。

而且古大德讲,《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讲,这个说法说得很有道理。五种原译本里面经文出入很大,证明翻译的不只一个本子,不是一个原本,世尊多次讲,结集也是变成多种不同的版本流传到中国,所以翻译出来才有这么大的差别。最明显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愿文,有的本子二十四愿,有的本子四十八愿,有的本子三十六愿,如果是同一个原本,决定不能有这个差别,这是证明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本子。读一种,其他的本子没有读到就有遗漏,为了这个原因,所以古德才用会集。会集本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为什么?我们不必去念五种原译本,念一种本子就够,这一种本子五种里面意义都圆满集合在一起,所以会集是集大成,集五种原译本之大成,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应该如何修学?应该先把五种原译本念几遍,然后再选一种会集本做为我们修学的依靠,这样就好;知道会集本是从哪里来的,没有离开原译本。你用原译本依一种,还有四种里面所说你就漏掉。所以要有智慧来取舍、来决断,绝不是人云亦云,这个人说好我们就跟他走,那个人说那种本子好,我们怎么办?自己一定要有智,要有决断,这是举一个例子,我们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智慧怎样培养?要冷静、要客观,这是基本的条件,是平素的修养。最基本的就是要守法,我们一般讲守规矩,守规矩、守法就是持戒波罗蜜。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人能够守规矩、能够守法、能够守礼,这是真正老实人,自自然然受到大家的尊重。纵然现在有些人不知道你、不认识你,道场里面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尊重你,他们看得清楚。如理如法,心是静的,清净心才能把外面一切事理看得清楚,你才有智慧做决定,你有判断的能力。第九尊:

【普音庄严幢天王。】

前面这些菩萨德号当中,多分都是表自利的因果,自利之后决定要利他,所以这尊天王德号里面所显示的是利益众生。『普音』,「普」是普遍、是平等。充满了慈悲,慈悲在哪里看?『庄严幢』,这是以清净平等心、大慈悲心为一切众生说法。不但要为众生说,还要为众生表演,也就是说要做出来给人看。我们道场里头真有,如果没有人给你说,你看不出来,必须假以时日,你在这个道场看一年、看两年、看三年,也许你看出来。你能看出来表示你的心清净,你的道眼开了,道眼就是智慧,你看出来谁在真修行,谁是修行人的好榜样,你看出来。哪些人在真修?哪些人在护持?这个道场什么人扮演什么角色,你统统看清楚,统统明白了。这时候你会生欢喜心,你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发心在这个道场,我扮演一个什么角色,也就是说我做一份工作,我一定要把这份工作做好。这个团体里面,各种不同的工作就像一部机器各种不同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保持正常的运作才能达到圆满。这个道场有内护、有外护,内护、外护也分工合作,大众在这里面薰修,因为各人根性不相同、习气不相同,道场就像一个炼钢的炉子一样,一起在里头锻炼。一定要把自己过去今生种种习气把它炼掉,烦恼习气是渣滓,在这里锻炼把它剔除,剩下来那是金钢。

这个地方总目标、总方向是求愿往生不退成佛,成了佛干什么?普度一切众生,你因地所发的本愿才能兑现,「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才能真正做到;你自己要不断烦恼,不成就圆满的智慧,你度众生的愿就做不到。为了帮助一切众生,特别是帮助这些苦难的众生,那就得早一天成佛,快快成佛,知道这些苦难众生等著你去帮助,等著你去救拔。这个力量促使我们勇猛精进,促使我们永不退转,在道业上不是名闻利养在推动我们,不是利害在推动我们,而是愿心,愿力在推动。所以一定是为一切众生演说,经上常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普音庄严」就是说的这桩事情。这桩事情,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不能够离开,随分随力,尽心尽力,这个事情就做好,就算是圆满了。只要你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无论做多少都是圆满功德。「幢」,大家都知道是通表明显的意思。末后一尊:

【极精进名称光天王。】

名号当中以「妙焰海」开端,以『极精进名称光』殿后,这个用意很深。这族类是表法云地的菩萨,法云地三大阿僧只劫修满,第三个阿僧只劫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这是圆满。圆满了还要「极精进」,为什么?如果不再精进他就不能入等觉位,等觉我们称它作十一地。等觉还要极精进,为什么?他不精进,他不能入如来究竟的果位,愈是到这个时候愈要精进。古人有比喻就像登高一样,像爬山愈趋近山顶愈难上,为什么?你已筋疲力倦,你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可是你要不勇猛精进,山峰你就登不上去。古人也用旅行做比喻,「行百里而半九十」,走一百里路,一百里路一半在哪里?在九十里才一半。你走九十里是一半,后面十里等於走九十里那么辛苦,你要不极精进怎么行?我们在菩萨三大阿僧只劫里,非常明显的看出来;第一个阿僧只劫,在《华严经》里面讲修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一个阿僧只劫,速度多快;到第二个阿僧只劫就少,从初地到七地,七个位次,你知道那个难;到第三个阿僧只劫,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岂不是行百里而半九十吗?这不是很明显吗?

从这个地方我们想像到,十地菩萨要入等觉位,恐怕也得要一个阿僧只劫,为什么?愈往后面愈不容易、愈难。第三个阿僧只劫修满三个位次,后面还有,还有等觉、妙觉。正因为如此,文殊、普贤这是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他们还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过去我这个问题想了很久很久想不通,为什么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还发心到极乐世界去修行?到最后想想只有一个理由,什么理由?到极乐世界修行时间缩短,在华藏世界修行决定要很长的时间。因为《华严经》上给我们讲,三大阿僧只劫是从圆教初住菩萨到法云地,要用这么长的时间,法云地的菩萨要证得等觉、证得妙觉,在我们想像当中时间决不是短,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容易,时间大大的缩短。文殊、普贤在华藏会上帮助这些地上菩萨,经文里面我们才看到,「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谁教他?当然是普贤、文殊两个人教的。十地,始是初地,终是十一地,终是等觉;换句话说,从初地到等觉,没有一尊菩萨不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说十地菩萨,不说前面三贤菩萨?难信之法。你劝三贤菩萨他未必相信,未必接受,十地菩萨登地智慧高了,你跟他讲他接受,他懂得,这就所谓是「上根利智」,容易接受,统统修念佛法门。

我们在这些大经里,非常重要的经文我们要记住、要明了,为什么?增长我们的信心,坚定我们的愿心,我们也会勇猛精进。我们真正期望这一生当中能成就,得生净土,亲近弥陀,这个机会、缘分太稀有了,真的是无量劫中稀有难逢,我们今天遇到了谈何容易?遇到了要是不努力、不干,你说多可惜!如果说你这一生遇到一个机会你去作国王,遇到有个机会你去作大梵天王,作大自在天王,你把这个机会失去都不可惜,为什么?这个机会很多,只要你修慧修福你就有机会,可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机会就太少太少了,很不容易遇到。所以多有菩萨,这是经上讲的,想听这个法门而不可得。得不到这个法门就很难避免退转,诸位要知道,菩萨要证到八地才不退转;由此可知,七地以前都还有退转,进进退退,这个事情很麻烦。我们明白了,就应当效法菩萨「极精进名称光天王」,名称光的意思很好,这个意思里头就暗含著持名念佛。念佛法门里面方法很多,诸佛如来都赞叹持名,很少赞叹观想、观像,都赞叹持名,持名容易,成就反而比观想、观像还要来得高,所以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的。

极精进,外缘我们在此地眼看就要具足,弥陀村建设成功外缘就圆满具足,我们肯定、我们相信,这个道场不是人力建的。人力,我们今天任何一个人都没能力来建这个道场,这个道场是佛力建的,诸佛如来加持。所以将来道场建成,每一个在道场念佛的人必定得到诸佛如来加持、龙天善神拥护,哪有不成功道理?我们今天一切的努力,无论是出钱出力,为这个道场就是真实的供养,供养诸佛如来。经论里面讲福田,这是真实无上的福田,诸位要种真实的福报就在此地,你今天在全世界到哪里再去找真实第一福田?没有。我们在这个福田里面种福,我们并不希求在这里享福,我们希望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个名号含义很深,处处都是给我们甚深甚广的启示。下一句是总结:

【如是等而为上首。不可称数。皆勤观察无相之法。所行平等。】

叹德里面特别给我们说明,『无相之法,所行平等』,这两句话意思深。十位上首德号当中无不充满了智慧,所以名号里头有光,有光明。我们在叹德当中这才恍然大悟,他们智慧从哪来的?就是他能够精勤观察无相之法。什么叫无相之法?《金刚经》上讲得最具体、最明显,一切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说得多圆满、多透彻。这就说明他们已经离四相,因此他的心行都平等,智慧、定功才达到圆满,道理在此地。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我们要常常体会。不能契入这个境界,常想佛在《金刚经》上讲的四句偈,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实在的;又跟我们讲「如露亦如电」。所以我们常常想到,生灭有多长?刹那际,《华严经》到十定品要细细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如果你能够体会刹那际,你就晓得世间相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真正懂得。可是你有没有入境界?没有,这在佛法里面讲悟,你只是解悟,你不是证悟;如果证悟,那你就是法身大士,你不是凡夫。凡夫能达到解悟,但是通过解悟之后,你再勇猛精进就不难证得,你就能契入这个境界。境界虽然高,我们还是要学习,还是要努力。

经文讲到这个地方,「众海云集」这一段介绍完了,在八十卷经里面这是第一卷。跟诸位所介绍的,全是出席华严海会这些大众,我们的介绍虽然费了这么多时间,还是简单介绍,并不是很详细,诸位才能体会到经文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在这一大段我们也要做一个总结,从第四十二页第四行起「三十三天」,一直到此地「大自在天王」,这当中有十大天王,代表十地菩萨利生因果。综观这一卷经文,前面讲十住、十行都是用杂神众来表法,这个地位浅,著重在自行,虽然化他还是自行,所以用杂神众。用神来表法,不但在佛法当中,世法当中亦复如是,中国、外国的历史,讲古时候有德行的人,对社会、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都尊之为神,所以经上用神众来表法很有道理。我们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介绍,这是各个族群、各行各业里面的领袖人物有如神众。

到十回向,十回向完全是利他,利他也是自利,但是是以利他为主,所以就用「王」来表法。我们所看到像阿修罗王、摩睺罗伽王、干闼婆王,用这些来表法。好比小团体里面的领导人物,像现在公司行号里面的董事长,团体的领导人就好比是王,表这一类,是小王。凡是说「王」都表自在的意思,在这个团体当中他发号司令,他是王。我们这个道场,道场里面的住持是个王,他发号司令;居士林林长是王。诸位从这些例子当中,你就了解经里面他是代表社会哪一类的人物,是这样的身分才能称之为王。如果称之神,各个人都能够做得到,你自己的道德学问、技能、修养达到出人头地,那都是神。王决定是领导人、是领袖人物,神是各个人他有杰出的成就,区别在此地。

十地菩萨高了,用天王来代表。人间的王侯,我们读古书,所谓百里侯,他管辖的地区有方圆一百里,现在来讲就是一个都市,甚至於大的都会远远超过百里;在从前百里是大国,小国二、三十里。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套中国五千年历史VCD的片子,我们买了几套,居士林的图书馆我们也送了一套。今天我看净宗学会会所已经播出来,这是常识,我们学讲经的人一定要懂得。周朝到春秋战国中国都没有统一,用现代的话都是部落的社会,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小国,现在讲一个县就是一个小国,一个乡镇它也是个小国,它都是独立的。中国的统一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这些部落之后,才实行郡县制度,把这些小国分别建立县、建立郡;郡是好几个县合起来成为一个郡,像现在的省一样;所以中国郡县制度是秦始皇建立的。由此可知,像现在的乡镇长、县市长都是王,在古时候都是小国国王;一个国家的总统、帝王,那时候称为天子,那是大的王,所以王有大小。此地十回向菩萨,就好像我们世间各个阶层政府的领导人,用王。

十地菩萨这是我们世间没得比,再用天王来做比喻,从忉利天王一直到净居天、到大自在天,用他们来表法,说明他们进修逐渐逐渐殊胜,是用来表法而已,而在华严会上,确实他们是以这些身分参加这个法会。我们晓得经里面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能参加华严法会皆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不是普通人。四十一个位次就是从初住开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个位次,再加上等觉,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些人示现在十法界,为什么不以法身大士的身分去参加大会?如果用那个身分,对我们来说就隔了很多层,我们看起来我们没分,好像距离我们太远了。佛以这种表法来说,跟我们就很贴近,我们会感觉到这个法门我们可以学,我们也有分,我们也能契入法界,这是世尊说法的善巧。而实际上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情,确实这些菩萨们、法身大士,是以这些身分来参与这个大会。

使我们也联想到,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当中,不但示现在天上、人间,连三恶道都示现。地藏菩萨要度地狱众生,地藏是等觉菩萨,一切菩萨众中最尊最贵。我们在《地藏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讲《地藏经》,那个法会跟华严法会没有两样。地点虽然是在忉利天宫,而实际上涵盖的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如来都参加,一个不漏,这个法会多殊胜,所以跟华严法会没有两样;华严也是尽虚空遍法界。这是我们要细心观察到,不能粗心大意疏忽了。地藏要度地狱众生,他要以地狱身分才能帮助地狱众生,岂不是跟《普门品》里面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地狱身得度,佛菩萨就现地狱身,应以饿鬼身得度,佛菩萨就现饿鬼身。这样看起来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法会,你看这个法会多大!让我们在这当中体现虚空法界是一体,这是最要紧的一个意思。

虽然菩萨在这里面示现做诸天的天王,他是示现,他是以这个身分教化天人,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他并没有贪图天上的福报。如果贪图天上福报,他就不自在,为什么?烦恼起现行,那还能成就吗?这些诸天天王有佛菩萨示现,也有凭自己修福报、修禅定而真正证得的。犹如我们世间的国王一样,这个世间许多国家的领袖,过去生中修的福德因缘,这是他的果报;可是他还是凡夫,他不是圣人,福报享完之后依旧轮回。在享福当中,如果没有继续修福,来生他就得不到这么大的福报。但是,几个人在享福当中懂得修福?所以一定有佛菩萨示现在其中,跟他以平等的身分,平等的福德因缘,来帮助他、来教导他、启发他;应以国王身而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天王身得度者,即现天王身而为说法,就是这么一桩事情。

我们在这八十卷里,第一卷已经看到这个现象,已经观察到这个境界了。我们有没有感受?有没有觉察到?我们周边一切人事物,想当然必定有许许多多诸佛菩萨示现,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从来没有人给我们提醒过。现在读《华严》渐渐觉悟,渐渐有一点智慧,细细再观察我们周边的人,有些欢喜帮助我们的人,有些处处障碍阻扰我们的人,你要是深入细心去观察,可能那些处处想方法阻扰我们的人,正是菩萨再来的,他给我们做逆增上缘,使我们在菩萨道上减少了障碍又迈进一步,他不是善知识是什么人?你要仔细去观察,你才能发现。特别是真正发心、真正发愿,存菩提心,修菩萨道,必得诸佛护念。我们在一生当中所有一切遭遇,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就像章嘉大师往年给我说,统统是佛菩萨替你安排的;顺境、逆境对你修学都有利益。所以我们对於善人恶人、善事好事,我们都要尊敬,决定不要有分别、不要有执著,我们心在境界里面永远保持著平静安和,自然就生智慧,自然就生一个感恩之心。一切众生对我都有很大的恩惠,这里头没有分别,我们渐渐境界就好了,就能够契入佛菩萨的境界。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