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十五讲)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75
请掀开经本,经文讲到四十二面:
这是一个段落,也像过去一样,我们将这段经文做一个总结。从三十三面八部四王众,从阿修罗王开始,一直到欲色界诸天众的月天子、日天子,这段经文一共有十个团体,代表十回向利生法门因果,圆融真俗,利生自在。菩萨的行门,重要的都在这一段,前面以杂神众来表十住、十行,十住是住佛所住,十行是行佛所行。虽然说是利他,实际上是自利,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自己德行能力成就之后,就要做利他的工作,十回向是利他,利生法门,回自向他。将自己所成就的智慧德能,用现代的话来说,与一切众生共享,这就是回向的意思。佛菩萨成就自己智慧德能之后,他不自己享受,他要与众生共享,所以才圆融真俗。
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第一次跟印老法师见面的时候,因为听众当中在争论风动、幡动,能大师在当中插了一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和尚听了之后非常惊讶,以后知道他是黄梅的传人,五祖的传人,那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於是他就向他打听,五祖平常对於禅定、解脱是怎样开示?能大师回答他,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这话诸位能听懂吗?为什么说二法就不是佛法?你先要懂得,什么叫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真正觉悟的人入不二法门,你还在二里头,你没入门,你没有觉。你没有觉悟,那就叫不是佛法;觉悟了,就叫佛法。你还落在二里头,没觉悟。这地方有真俗,我们套六祖能大师的话,真俗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圆融真俗就是佛法。如果没有圆融,你还有真俗,那你就是二法。这个意思很深很深,懂不懂?实在讲似是而非,没有真懂,真的懂了就没事。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人我,人、我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你还有烦恼、还有菩提,烦恼跟菩提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诸位细细去揣摩。所以净宗里面讲的一心不乱,一心就是佛法,二心就不是佛法。我们念佛念到一心现前,就是圆融真俗,然后处事待人接物,帮助别人开悟,帮助别人证入,就自在,利生就自在。如果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你怎么会得自在?这个不仅是功夫,是境界,这是菩萨有智慧、有能力帮助一切众生。
这里面一共有十类,也就是说有十个团体,他们的身分是鬼王、天王。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一直到干闼婆王,是佛经里面常讲的八部鬼神,他们代表初回向到第八回向;后面这两位欲界天,月天子、日天子代表第九、第十回向。告诉我们回向法门应当怎样修学法,这段经文跟诸位报告过,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总结论,也把这段经文温习一遍。阿修罗王,阿修罗这一类加上一个王,阿修罗里面的首领,这一类众生的首领。佛是以他们来表法,阿修罗很会变化,佛在经上说他能现大身,能够变一个很大的身体,脚踩在海底,上半身还露在海面上。我们晓得海多深,站在海底,上半身还露在海上,可见身的相很大,那是他的变化身。佛就用这个比喻,菩萨自己修成功之后,一定要帮助众生。众生在六道轮回,你要帮助众生,你一定也要到六道,虽然不轮回,经上常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要现什么身,随类现身。六道这是生死苦海,六道轮回。佛将大海比喻作生死苦海,阿修罗在大海里面,他上半身还在海上,没有被海水淹没,就取这个意思。菩萨在六道里面现身说法,不会被六道众生所迷惑、所连累,不会;意思就是菩萨常觉不迷,取这个意思。
他为什么能够常觉不迷?他入一真法界,前面讲他有能力圆融真俗,知道真俗是一不是二,知道染净也是一不是二,我们现在都把它看作二法,所以在菩提大道我们不得其门而入。我们今天所提倡,断恶修善,善恶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不是佛法就不是真正觉悟,真正觉悟是不二法。我们要问,真正觉悟之后的这些佛菩萨、法身大士,他们要到世间来度众生,说不说染净?说不说真妄?说。不但劝别人断恶修善,自己也做出断恶修善的样子给人看,但是他不是凡夫,凡夫分别执著有二,染净二法,善恶二法,菩萨虽然示现、虽然表演,他知道真俗是一法,善恶也是一法,烦恼跟菩提是一法,生死跟涅盘也是一法,不二法门,他懂得,这才叫觉悟。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觉悟人是什么样子?迷惑人是什么样子?迷惑人住在二法里头。二法,用现代话来讲,相对的世间。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世间法,你生活在相对的世间,你是住在二法里头,迷没有觉。觉悟的人超越相对,超越相对没法子说,如果我们讲超越相对是绝对,绝对跟相对是二法,你看看,还是没有超越过!真正超越之后,不得已说一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佛经里面常讲,「开口便错,动念皆乖」,不但你没法子说出来,你动念头去想也想不到,一动念就错,都落在二里面,落二、三。怎样才入一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一切时、一切处都在这境界里面,你是真正叫觉悟。然后你随类化身,随机说法,你就得大自在。你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众生不知道,众生迷在里面,都落在二、三里头,用科学家讲,都住在相对的世间。这个意思很深很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好好的来学习,与社会大众相接触的时候,心真正清净,真正不染。
我们在结论里面讲,「知真同俗」,这入不二法门;「处俗不染」,在五浊恶世里面也不染著,也是清净自在。「为众示现,回头是岸」,做出种种的表演,种种的示现,只有一个目的,提醒众生、劝勉众生,向他学习,回头是岸。所以阿修罗王代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如果你救护众生著了救众生相,就坏了,你所做的是世间有漏的福报;这个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是世间有漏的福报,你搞错了。这是大经上常讲「即相离相」,叫你离众生相,不是完全离开社会、离开大众,那你就错了,那你怎么能救护众生?心里没有分别执著这叫离,事上要认真努力去做。现在我们对大陆做救灾的工作,在本地我们要建道场这个工作,都是很大的工程,大家都是全心全力在做。你是不是菩萨,就看你著不著相。不著相你是菩萨,著相你是凡夫,你修的是福,不著相是菩萨,修的是功德,功德跟福德差别就在此地。从迹象来看,没有差别,福德跟功德是一样;从心地里面去看,差别就完全不一样。
第二是迦楼罗王,他在此地代表菩萨「善能救摄一切众生」。这里著重在善字,他有善巧方便,能够救摄一切众生,救拔、摄取。迦楼罗,翻成中国意思叫金翅鸟,我们中国人俗称大鹏金翅鸟。这鸟以龙为食,它吃是抓这些龙,抓这个来吃。佛在此地用它来表法,金翅鸟抓什么样的龙?龙很活泼,生命力很强,它不抓,它抓差不多快要死的这些龙来吃,大概那一类的龙不容易逃脱,它很容易抓到。佛用这个来比喻,菩萨也像金翅鸟一样抓众生,抓哪一类?抓根熟的众生。根熟的众生容易得度,如果根机没有熟,菩萨来度他也度不了。所以菩萨摄受一切众生的对象,第一个是根熟的人。根熟之人,佛在经上讲他这个身体叫最后身,在六道轮回里面现在这身体是最后身,这身舍掉之后不再轮回,永远摆脱轮回,所以这一生当中在轮回是最后一个阶段。这是菩萨主动帮助第一优先的选择。「安置涅盘岸」,安置涅盘岸,最殊胜、最方便的,劝这些众生念佛求生净土。
我们想想我们是不是根熟的众生?自己只要冷静思惟就知道。根熟的众生,对这个世间决定没有留恋,决定没有贪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真放下,日常生活当中随缘度日,这是根熟第一个现象。第二个现象,心里面完全没有妄想,没有人我、没有是非,心地清净平等,这是根熟众生的样子。佛来帮助他,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一听就欢喜,就能接受,就能够二六时中老实念,他这一生决定成佛,那就是安置涅盘岸,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涅盘岸,往生极乐世界各个都是一生圆满成佛。所以净土法门,古大德说「当生成就的法门」,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殊胜?只要你现前一发心,你就是极乐国中人,现在虽然没去,将来决定要去。换句话说,你现前就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你不是凡人;如果你还有凡世的这些念头在,那就不是的。「若心有邪归」,归就是皈依、就是依靠;你心里还有邪思邪念,还不能完全放下,菩萨不取你;换句话说,菩萨不摄受你。为什么?摄受你叫白费力气,拉不动,不是菩萨不慈悲,是你不肯接受,不肯听从。所以用金翅鸟这一类的众生,代表「不坏回向」;不坏就是善根成熟,一生决定成就。
紧那罗王跟后面第八位干闼婆王,这两类都是帝释天的乐神,都是善於唱歌跳舞表演的。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演艺人员,就是天上的演艺人员,善於表演,娱乐大众。紧那罗王在此地表菩萨示现众生的形状,示现一个人的形状,但是他不是人。他的样子确实是个人的样子,头上多了一只角,头顶上长了一只角,佛在经里面也称他们叫人非人。看他是个人,多一个角不是人,称他叫人非人。他是乐神,「常以法乐娱众生」,故以天帝乐神表之。用他来代表第三回向,「等一切诸佛回向」,等是等同、平等。一切诸佛如来都将他修学的功德,这个功德不是因地的,果地上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诸佛如来将果地上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共享。菩萨是因地,菩萨学佛,菩萨效法佛陀,也能将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就像演艺人员一样,以全副的精神来表演,娱乐观众,让观众欢喜,佛法里面讲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这个意思很深。
小乘佛法里面,因为是初学,对於歌舞演艺不但禁止,不许这样做,连观听都禁止。唱歌跳舞演戏的地方不准你看、不准你听,小乘戒律。为什么?程度不够。你接触世间娱乐的场所,你会增长烦恼,把你修行的功夫失掉,所以小乘法里决定禁止。你要唱歌演戏,或者是去观看,犯戒。大乘法里面就开放,为什么?大乘法里你有定慧,你不会为境界所动。阿修罗王在第一个回向就说清楚,「处俗不染」,那你可以观听,你也可以去表演,逢场作戏,知道那不是真的,那行!可是现在在我们的社会,我们到底是大乘还是小乘?自己心里要有数。像泰国、斯里兰卡是小乘国家,他们瞧不起我们大乘人,他看到大乘人完全都破戒,他甚至不承认大乘的传戒。你说他有没有道理?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也不能说他完全有道理。所以小乘的修学适合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专制的制度之下非常适合,真的是一举一动循规蹈矩。而大乘佛法适合於现代开放的社会,现代讲民主、自由、开放,适合於大乘。世尊在《法华经》上说,末法时期,告诉他弟子们,弘法利生一定要以大乘法,释迦牟尼佛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为什么在这时代用大乘不用小乘?现在这时代大家的思想都是开放、都是自由、都是民主,用小乘的思想做法现在人很难接受,所以小乘要想在世界上推广非常艰难。每个人都不愿意受这些约束,远远不如大乘来得方便,大乘的理深广,要紧得透彻,如果不透彻,那你得利益反而不如小乘。因此大乘法里面,对经论的研究讨论、深解义趣就非常重要,了解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的甚深义趣,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现在人所讲的活学活用,而不是死学。如果是呆板的去学习,不但你不能灵活运用,很可能用错,也许你用得不错,但是时机不对,对象不对,一切众生得不到利益。所以大乘法里面讲求的是掌握原理原则,方法灵活运用。小乘法著重在方法上,墨守成规,他对於理论上知道的不多,理论原则他不容易掌握,他只能说是墨守成规,在成就上当然比不上大乘。这不是说大乘人就可以不持戒,那你就错了。大乘人持戒守规矩、守法,养成一个守法的精神。
大乘戒跟小乘戒,在结罪差别上,我们就深深体会到。小乘戒结罪是论事不论心,譬如杀生,你把动物真的杀掉,你犯了杀戒,小乘是论这个;你要是没有把它杀死,不犯戒,你没破戒。大乘戒里面结罪是论心不论事,你起个念头杀众生,你破戒了,你就犯杀戒。众生有没有杀?没有杀,你动念头就破戒。如果你没有动念,你把这众生杀了,破不破戒?不破戒,不犯戒,没起心、没动念,误杀,不是起心动念杀的。大小乘结罪不一样,一个从事上结罪,一个从心上起心动念上结罪,所以大乘戒很难持。我们如何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众生,能跟诸佛如来一样,而表演得活活泼泼,无拘无束,得大自在,这样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用演艺人员来表法。
第四位,摩睺罗伽王。摩睺罗伽,翻成中国是大蟒蛇,在佛经里面也叫大腹行,蛇没有脚,它行动用它的腹部,腹部伸缩的运动。用它来代表菩萨「遍行一切而无行」,蛇没有足、没有脚,取这个意思。这话的意思就是教化一切众生,而不著教化众生相,不是他不做,他真做。以广大方便,助众生永断痴网。蛇这类众生都愚痴,特别愚痴,用它来表众生的愚痴。实在说,诸佛菩萨教导众生,在佛法里面叫度众生,用度众生这个名词大家听了意思很糊模,什么叫度?很难讲、很难理解,实在讲是教化众生,大家听了就好懂。佛菩萨教化众生真正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开悟,开悟就破愚痴。愚痴非常复杂,痴念一个接一个就像网一样,罗网是比喻愚痴复杂,头数太多。所以用行而无行示现这个方式,这个方式就妙了。《金刚经》上,佛说得多好,「度无量无边众生」,这是行,遍行,「而实无众生得度者」。为什么度那么多众生,实无众生得度?不著度众生相。
佛菩萨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从来没有停止过,教化的方式太多太多,不一定用言语,言语的教学在无量教学形式当中只是一种而已。所以大经里面常讲三轮教化,三轮是身语意,身语意都是教化众生的方式。身是表态、动作,让对方观看当中、接触当中,豁然开悟。意是意念,特别是禅宗,以心传心,以心传心不要身、不要语。宗门的根性,惠能大师说得好,上上根人,唯有上上根人才能够以心传心。换句话说,上、中、下的根都不行,要上上根人。这是佛将一切教学形式归纳这三大类,身语意这三大类。
以种种善巧方便,都是帮助众生,这地方没有说利益自己。回向行里面利他就是自利,十住、十行里面自利就是利他。如果自利跟利他分开来是二法,那你是迷不是觉。这个地方初住菩萨就是法身大士,他们觉而不迷,当然都是入不二法门,都是证一真法界。这是对我们方便说,自他是一不是二,自利就是利他,利他是真正的自利。我们要体会这个意思,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努力的修学。这个意思虽然不够透彻、不够明了,能学习就好;因为行能帮助解,解又能帮助行。只要我们听了懂得几分,立刻就去做,这个人善根成熟了。听了之后不能行,还要等哪一天我彻底都搞明白我再行,这个人善根没成熟;换句话说,这一生当中很难成就。
不过这个话也不能够武断,善导说得好,「总在遇缘不同」,这个话很有意思。中下根性的人,这一生当中修学有没有成就,的确缘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缘殊胜,缘殊胜里面第一个,你遇到好老师,这是缘殊胜;第二,你遇到好的同学,同参道友;第三,你遇到很好的修学场所,你只要这三个条件具足,我们的根性差一点没有关系,可以培养。本来这个根性大概还要过很长时间才能成熟,如果遇到这么好的因缘可以提前。为什么可以提前?善知识的薰习,把你的善根福德提前成熟,这很重要。但是这种缘可遇不可求,我们很想去求这个缘,到哪里求?偶尔遇到,遇到要懂得珍惜,要知道难遭遇。
我自己的根性是中下根性,我不是上上根,不但不是上上根,连上根都谈不上,中下根。世俗人家讲,也许我这个命好,运气好,遇到好老师。所以在学佛修学过程当中,我没有走冤枉路。方东美先生介绍佛法给我,使我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它不是迷信,它是智慧的教学,这是我们在学佛的起点上、观念上就不一样。我走入佛门不是信宗教,是羡慕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这样入门的。这一入门之后,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的确是我的善知识,他虽然是密宗的大德,他没有教我学密,他教我学显教;不是教我学密教,教我学显教。密教里面的常识,他也跟我说了很多,我对显密有了常识性的认识,知道密教是佛家上上乘的修学,不是普通人修的。像念书一样,密教是研究所,显教是大学、中学、小学,你没有小学、中学、大学的基础,你怎么能上研究所?除非你是天才,天才也不是偶然,这一生没学过,前生学过。你的小学、中学、大学基础前生奠定,这一生遇到密法,你可以修学,否则的话不可能。自己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根性,要从哪个门去入?佛法的门太多,八万四千法门,你从哪个门入?非常非常重要。
而章嘉大师跟我的确非常有缘分,头一天见面他就把菩萨修学原理原则传给我,稀有难逢。他传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那个时候,对这六个字理解得虽然不深,可是懂,浅显的意思懂。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教我布施。我对他非常尊敬,他教我做六年,我真听话,真的修布施修了六年。六年把身外之物都布施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套换洗衣服,一床铺盖,其他的都没有,布施光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感应现前,有许多事情自己可以预知,很不可思议。实在讲这种能力各个人都有,你为什么能力失掉?你心不清净。你心为什么不清净?你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你要是统统把它布施掉就没事,你心就清净。心清净,世出世间许许多多的事物,你比别人看得清楚,你比别人看得深入;没有别的,清净心而已。布施就是真的放下,放下落实,放下之后你就看破。看破是什么?对於一切境界真的明白清楚,不迷惑,那就是看破,所以看破就是明了的意思。
在此地用摩睺罗伽代表第四「至一切处回向」,至是到达,一切处这个范围深广无尽,表自性。回向,一般大乘经里面归纳为三大类:回向实际,至一切处是回向实际,回向菩提,回向众生,这是一般大乘经里面说得简单,归纳为三类。《华严》里面讲十类,一切都用十来表无尽,十是三展开;这十类归纳,还是不外乎三大类。这个意思诸位自己细细观察,可以能够体会到。
第五尊夜叉王,夜叉王是北方天王来代表。夜叉这是很可怕的恶鬼,害人的。北方天王管辖他们,北方是毗沙门,我们一般翻作多闻天王。手上拿一个伞盖,拿了一把伞。四天王在此地他们的身分是鬼王,毗沙门是夜叉王。经里面表现的意思,夜叉意思是轻捷,飞行快速,噉人。夜叉是梵语,意思是轻捷,非常敏捷,说明他的身体很轻,动作敏捷,飞行的速度非常快,他吃人,害人。菩萨示现为王,夜叉王是什么人?法身大士、诸佛如来,看到这一类众生天天造作恶业,造作恶业将来一定受恶报,果报在地狱,非常之苦。菩萨示现做他们的王,管辖他们、制止他们造恶业。毗沙门王示现为佛的学生,示现为佛门的护法,领导人学佛,底下当然跟著也学佛。这是菩萨示现在这一道,度这一类的众生。如果不现同类身,没有方法跟他沟通,没有办法教导他们。菩萨大慈大悲,「令爱见罗刹不害法身慧命」,这是菩萨示现做他们的王,目的之所在。爱见是邪见,罗刹是夜叉罗刹,邪知邪见,邪知邪见一定是伤害法身慧命,这要佛菩萨去教导他们,以大慈大悲教化这一类的众生。
用他来表「无尽功德藏回向」。功德这两个字在讲席里面讲得很多,藏是比喻宝藏的意思。无量无边的功德,藏在哪里?藏在我们自性之中。这地方要注意到,不是藏在阿赖耶里头,是藏在自性之中。阿赖耶里面不藏功德,如果阿赖耶里头有含藏功德,那佛法当中常讲,「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那不是把阿赖耶里面含藏的都烧掉?哪有这道理!阿赖耶里面含藏的是福德,不藏功德,功德是在自性里面,这要懂得。没有明心见性,修一切功德很容易失掉,功德成就不容易。佛慈悲教导我们,如何保持功德而不失掉?忍辱,忍辱能持功德而不会失掉。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修忍辱波罗蜜,你的功德就不容易成就。《金刚经》上,佛教菩萨虽然讲六度,布施、忍辱讲得最多,因为布施能修功德,忍辱能保持功德。你虽然能修,不能保持,有什么用处?随修随就丢掉,如何保持非常重要。法身大士没有问题,真的是天天积功累德,他不会失掉。我们凡夫就很难,所以凡夫一定要懂得忍辱的意义,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再不如意的事情也不能动一念瞋恚心。一念瞋恚心起来,你的功德就完全失掉,火烧功德林。佛法当中又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无量无边的障门都开了,所以这非常重要。佛在经论里特别强调忍辱,赞叹修学忍辱之人。《金刚经》上引用歌利王割截身体,显示忍辱波罗蜜的圆满,我们讲圆修圆证。这桩故事出在《大涅盘经》,《大涅盘经》里面说得详细,《金刚经》只是略微提到而已。无尽功德藏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忍辱是智慧。
第六位龙王。龙王是以西方天王广目天王来代表。龙也是一类鬼神,他是广目天王所管辖,所以我们看到四大天王的造形,广目天王手上常常拿的是一条龙,龙是他管辖。龙表善变,随顺多变之人事物,代表什么?代表社会,代表一切六道众生。六道众生变化太大,起心动念,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变化多大!念头常常在转,没有一定,这就像龙善变,取这个意思。世间人变化大,事变化也大,物变化也大。成就自他,历炼真实功德,消除众生热恼。天王教导我们,广目天王教我们观察,观察入微。对於一切人事物的变化,你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掌握多变里面的不变,你掌握到原则。千变万化,它里头有一个不变的原则,世间人所谓真理,你掌握到这个,然后你就能控制变化的事物。成就自他,历炼,历是经历,在一切人事物里面炼功夫。真实功德是什么?戒定慧三学。戒是守法,守法就是随顺众生,随顺他的多变,随顺是属於戒学。虽然随顺,自己心地如如不动,那就是定学。又对於一切人事物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不迷惑,那是慧学。这就是原则。
菩萨,像回向位的菩萨,他在六道里面能够随类化身,恒顺众生,随机说法。帮助一切大众,从来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和光同尘,能跟大家过一样的生活,从事一样的工作。我们凡夫没有看出他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看不出来。但是你要细细去观察,你会看出来,从哪个地方看出来?他没有自私自利的心,这是很明显的。凡夫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为自己,他没有;纵然他也有,你再看看,仔细观察,他是假的,他不是真的,他在那里演戏,在表演,从这个地方看出来。所以他是历事炼心,在人事物里修什么?修他的戒定慧,那是高级的戒定慧,不是我们初学人学的戒定慧,高级的。他的慧就是深明诸法实相,通达诸法实相,这是他的慧。他的定,《金刚经》上讲「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的戒,一切随顺。真正是《华严》里面所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入的是无障碍的法界。所以广目天王,这是龙王,大龙王,他代表「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意思很深。
第七个团体是鸠盘茶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所管辖的鬼神。「自学权实无碍」,自己修学,修学是历事炼心,不是关著门在家里修学,是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相处当中修学。学什么?成就两种智慧,一个是对他的,权智,善巧方便,和大家处得很融洽。跟善人相处很融洽,跟恶人相处也很融洽,这是智慧。善人,帮助他增进善根,恶人,帮助他断恶修善,都处得好。顺境里面增长善根,逆境里头也增长善根,他这个修行才真正会修,这是善学。权实无碍就是理事无碍。「法界智光,以利众生」,智是权实二智,法界就是自性,自性般若现前,以真实智慧利益众生。就像经文里面举的上首,高峰慧、勇健臂之表法,我们在经文里面都介绍过。
他们代表「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等是平等,跟谁平等?上与诸佛平等,下与众生平等,生佛是一不是二,众生跟佛不二。由此可知,随顺一切众生就是随顺诸佛如来,这是我们学佛观念很难转过来的地方。哪一天我们念头真转过来,随顺一切众生就是随顺一切诸佛如来,我们菩提道上的障碍就没有,你修行证果就非常快速。你在念佛堂用功念佛,得功夫成片,得一心不乱,不难!功夫之所以不能成就,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你看一切人事物都是诸佛如来的化现,都是诸佛如来的示现,你的障碍就没有,你的性德就现前。性德是什么?礼敬现前。从心性里面流出一切恭敬,你的恭敬心现前,称赞现前、供养现前、忏悔现前,十大愿前面四条是最重要的修学法门。性德的流露,那才叫真正忏悔。
我们今天修忏除业障,怎么修业障都忏不了,你要晓得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有我有他,你的业障忏不了。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你是轮回心,轮回心修忏悔,怎么能把罪忏掉?所以你忏悔没用处,忏不掉。用什么样的心忏悔才能把罪忏除?用真心,真心就是自性。你用这个心忏悔快得不得了,无始劫来的罪业,你那个心才一现前,罪业就消除。佛在经上有比喻,譬如「千年暗室」,黑暗就好比是罪业,罪业经过千年的累积,那是多么深重!佛说,点一盏灯,黑暗就照破了。那一盏灯是什么?真心,真心里面的智慧光现前,罪业就消除,境界就转了。我们能够将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看作是诸佛如来的示现,你就转过来,这方法妙得很。我跟你讲看作诸佛如来的示现还隔一层,实在讲真正是诸佛如来的示现,一点都不假。我跟你这个说法你不相信,我说你把他看作、把他当作,你相信;完全暴露出来你不相信,隔一层你还勉强、还点头。真的!不是假的。
这些道理、事实真相,在讲席里常常提醒同修,转境界,为什么不肯转?敬人、敬事、敬物,在生活当中修,这叫历事炼心。修诚敬、修称赞、修供养;供养就是我们现讲的服务,说服务大家好懂。说供养,有的时候把意思搞错,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就是广修供养。服务要与性德相应,那就叫法供养,与性德不相应,这是事上的供养。事供养得福报,法供养明心见性,这个不一样。念头转过来就是真忏悔,忏除业障,念头转不过来是事忏;念头转过来是理忏,真正能消业障,真正能灭罪。罪业消除,人的相貌就变,清净庄严。这是「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第八位干闼婆王,东方持国天王管辖,持国天王也是干闼婆王。他是乐神,帝释天王乐队里面的队长,中文也翻作香音、寻香,帝释天要召他们来表演、来演奏,燃香,他们闻到香就统统来集会。世尊在此地用他们来表中道,树光、净目、妙音、智高、普放宝光、大乐利生,皆持国之义。所以我们在持国天王造形当中看到,他拿的是琵琶,我们下面四天王,持国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琵琶表中道,弦乐器,弦松了就不响,紧了它就断,一定要调得适中,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表中道的意思。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用我们现在世间人所讲,就是恰到好处,也不过分,也不不及;处事待人接物都能做到恰到好处,这叫中道。树光,树是树立,光是光明,这表智慧。他们所建树的是智慧,中道就是智慧。净目,净是清净,清净眼观看一切法。妙音,他们是乐神,是音乐的演奏者,所以与妙音就有关系。乐音美妙,展现出他们高度的智慧,所以下面有智高。普放宝光,宝是自性,用音乐、用表演的方法,将性德自然流露,让众生在娱乐当中得利益,娱乐当中开智慧,看到他们表演,听到他们唱歌,觉悟了。这都是持国的意义,持国名号里面所含的意思。他们代表「真如回向」,真如也是实际,回向真如就是回向实际。
第九位月天子,表菩萨得清凉慈,照生死夜。月亮夜晚出现,月光清凉,表慈爱。月照夜暗,夜暗就表生死,佛经里面常常形容生死长夜。用月表佛光,表佛的教学,佛的教化。经文里面十个德号,表法十位上首,十个德号都显清凉的意思。末后总结「净心遇缘,慈流智发」,显众生心宝。这地方要注意,善导常讲,一切众生修学的成就「在遇缘不同」。遇缘的条件在哪里?净心。这必须是自己本身具备,本身的心清净,清净心就是恭敬心,尊师重道,也正是印光大师所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我们对老师没有信心、没有恭敬心,老师教我们东西我们不会去做,这一点诸位要晓得。我们没有把老师的教诲在生活里面实现,对老师信心不够、恭敬心不够。如果对老师有信心、有恭敬心,老师教导一定会做到,尊师重道在这个地方看。佛法里面,经论到末后最后一句是「依教奉行」,这四个字做不到,你没有相信佛,你不信佛、你不敬佛。不是说你看到佛像都趴在地上磕头顶礼,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恭敬。真的恭敬,不必趴在地上磕头顶礼,问讯都可以不必要。真正做到!佛教我们怎么做,真的做到,那叫真信、真行,你才得真的受用。所以这样的心叫清净心,遇到缘才管用。
我遇到方东美先生,方东美先生学生多,太多了;那些学生跟我不一样,我听话,我照做。章嘉大师的信徒更多,老师所讲的不能照做,有什么用?李老师的学生比章嘉大师的学生还多,我亲近他的时候,那个时候台中莲社的莲友,名册里就有二十多万人;是李老师在台中教学十年,十年莲友的名册已经有二十万人,居士林这边的林友才一万五千人。人数虽然有这么多,听话的人不多。所以李老师常常很感慨的说,一万个念佛人,是指莲友,台中莲社莲友,一万个人当中真正能往生,也不过是三个、五个而已。那三个、五个是听话的,能成就,大多数不听话。上课时候坐在那里很乖、很规矩,像个学生,老师讲的也点头,出去忘掉了,原形毕露,那有什么用处?所以难!遇缘,净心,清净心,这是真心。他用净这意思好,比用诚敬两个字的意思还要好,净心是没有污染,它有纯的意思,有不染的意思。没有污染,老师好教,你学得太多、听得太多,老师不教你。为什么?心不清净。也就是你妄想多,你的分别多、你的知见多,老师没有时间跟你抬杠子,没有时间跟你开辩论会,只有随他去算了,没有办法认真去教。所以净心遇缘,净心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他表「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