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三集)  2012/10/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6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八七页倒数第七行,从当中看起:

「故知我法即真实之际。今所演说,即开示此真实之际,故云作如是说也」,这几句话很重要。开经偈里面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是什么?就是「我法如是,作如是说」,这就是如来真实义。故知我法就是真实之际,如来亲证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一真法界,真正的一真法界。一,独一无二,这就是自性,自性清净心,这就是真如本性、这就是真实之际,是真正的我法。法是指一切,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是我自性所生所现。自性能生能现,一切法所生所现。这个时候佛把一切障碍都放下,所以他见到了,他知道了。

如来所证,就是我们一切众生自己的自性,我们没有办法证得,是因为有障碍,有无明烦恼、有尘沙烦恼、有见思烦恼。这些烦恼每天还在累积,无量劫累积到今天,知道有多少!所以佛在经上说了一句话,如果烦恼要是有形相,像物质一样它有个东西,他说尽虚空都容纳不下。因为它没有体、它没有形相,所以再多你没有感觉。这么多的东西,要把它化解掉、要把它放下,真实之际就现前,你就看到了,这叫明心见性。你明心见性这个境界,跟诸佛如来所证的境界完全相同,所以《法华经》上所说的入佛知见,你契入了。佛帮助我们是开示,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佛只能做到这两条。至於你自己觉悟了,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佛帮不上忙。佛只能讲到开示,把这桩事情说清楚、告诉你,让你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佛不说妄语,那就是真有这回事情。

我们的心开了,原来是闭塞的,完全不知道,迷在其中,现在有人告诉这回事情,我们晓得有这个事情了。知道有这个事情,还怕你信心不够、愿力不够,对於世法还有留恋,所以佛必须示范,做出来给你看。示是指示,更进一步了,做出来、表演出来给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是示转,让你真正了解真实之际它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快乐,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然后晓得这个东西真的,决定不是假的。

真实之际,就是明心见性的时候所见之性,所证之真。「今所演说」,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从入胎,兜率天那一节我们不讲,从入胎到七十九岁入灭,我们中国人讲八十年,中国人讲虚岁,释迦牟尼佛八十岁圆寂。这八十年的示现就是演,表演给我们看。说,是示现开悟之后讲经教学。菩提树下,定中讲《华严》,我们不说,小乘也不说。从鹿野苑开始教五比丘,释迦牟尼佛教学开始,从这个地方算起,这是说。一直到七十九岁,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多会。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办班教学,一共办了三百多次。这个班有大有小,有长有短,长的有好几年,讲一个大单元、一个系列;短的有二、三天的,甚至於有一天的、几个小时的,这是短的。世尊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活活泼泼,没有丝毫拘束,完全看实际状况。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居无定所。大家想学什么就教什么,想听什么就讲什么,应机说法。只有这个法门,没有人请佛也讲,《弥陀经》就是例子。《弥陀经》没人启请,佛看大家的缘成熟了,可以说了。说,大家相信,不怀疑,能听得懂,可以依教修行,这个缘成熟了,佛就说,没人请也说。慈悲到极处,无问自说。这个经是阿难启请,有人请的,《观经》是韦提希夫人启请的,《阿弥陀经》没人启请。

就是他表演的、他示现的、他所说的,全是讲的真实之际、演的真实之际,他表演的也是这个,讲的也是这个。「故云作如是说也」,这一句话真实话,不是佛的理想,不是佛的愿望,不是佛对大家的希求,不是,什么都不是,是众生机感。这个感,有些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想求佛,佛应了;有些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譬如说,佛说《弥陀经》,没人启请,就是没有人感。实际上?实际上有感,有感我们不知道。什么感?我们过去生中曾经听过这个经,曾经学过这个法门,只是贪恋红尘,舍不得离开,而没有往生。这个就是感,这个我们自己忘掉了,不知道了,多生多劫前的事情,佛知道。佛知道阿赖耶这个种子,金刚种子成熟了,再给你提起来你能接受,你欢喜接受,你能听得懂,你会发愿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佛知道,所以不问也说。不问也说是冥感显应,问了他说这是显感显应,感应四种,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个老太婆,不认识字,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一般人讲其笨无比。她听说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念到晚,见到任何人都笑咪咪的。你跟她讲什么话,她回答你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好像除阿弥陀佛之外她什么都不知道。也是过去生中,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功德之所成就。我们不知道,她自己也不知道,佛知道。所以她这一生会成就,而且成就不可思议,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想像的。三辈往生他们是上辈,上辈生实报庄严土,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说作如是说,这句话里,意思深、广都没有边际。

「故知经中一一文字」,每一字每一句,「皆从如来性海」,性是自性、是法性、是真如、是本性。「性海大光明藏」,大光明藏是什么?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般若智慧,这是大光明藏。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具足什么?具足智慧,就是大光明藏;具备德,这个德就是真实之际;相是相好光明,我们今天所说的三种现象。佛法讲的阿赖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今天科学所说的自然现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这是相好。这些现象都是从自性生的,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没有缘它不现。佛法里头讲隐现,没有缘它隐,隐藏了,你看不到;有缘它就现前,你六根能接触得到。隐现无常,完全靠缘,缘生缘灭,有缘就现,缘没有了又不见了,再有缘它又现了。无论是隐,无论是现,都没有起心动念,这是真人。十法界里是假人,那不是真的。相是幻相,性是真性,真性里头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能现。所以,那个什么都没有不能说无,不可以讲空无,它能现,能生万法。由此可知,万法确实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不管什么境界,我们今天遇到社会动乱,地球灾变这么多,全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自性要没有,它怎么会有这些事情出生?这不可能。点点滴滴都具足自性,真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就是自性。

大乘教佛常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千真万确,你想什么就现什么,无量无边,没有边际。就像万花筒一样,随你怎么转,你只要转它就现相,现的相真的没有边际,全是跟著你的念头走。所以谁做主宰?你的念头做主宰,不是别人,於别人不相干。别人会影响你,是你的念头跟著他走,他就会影响你;你不跟他走,他就不能影响你。有定功的人不会给人影响的,跟著别的念头走;没有定功的人,人家念头一起来,他马上感应了,传染传到自己,自己就跟,不知不觉跟他走,麻烦在此地。所以佛一再提倡,大小乘经都说,「制心一处」。我们今天真的把这句话搞清楚,我们就制心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上,就在这里,就定在这里,不被一切境界动摇。我们一个很单纯的目标,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亲近阿弥陀佛。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这个法子好。

如果你真正透彻明白了,到极乐世界以后,还是制心在这一处,永远不变更。这一句阿弥陀佛决定会念到明心见性,而且很快,比禅快、比密快,比哪一个法门都快,真正不可思议。如果你不相信?不相信,你到极乐世界再换法门,再学《华严》、学《法华》,学一切经论,阿弥陀佛会教你。阿弥陀佛绝对不会勉强你,叫你学一个法门,不会的,好老师不会的。好老师把这些原理原则给你讲通了,让你自己去选择。圆满智慧开了,没有不选择阿弥陀佛。诸佛如来称赞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不是白说的。确确实实是为那些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信心坚定的人,给他们说的,为他们做证明,鼓励他们,让他们信心永远不动摇,这个意思。佛不要名闻利养,何必要赞叹?这赞叹不是对佛说的,鼓励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刚刚觉悟、刚刚明白,怕的是信心不坚固,又会转变。佛这么一说,信心定下来了,不再改变。所以这听话,会听、善听,如来善说,我们要善听。

这经中字字句句都是如来性海大光明藏,这个地方讲如来,是讲自性、讲本性。并不是指阿弥陀佛、释迦牟尼,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漏掉的。「性海大光明藏当中自然流出」,这个自然就是感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现相是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相。现相,佛没有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就现不出了。为什么?他已经有了,有了就不能现第二个。像我们现在执著身是我,就不能再变一个化身;如果身不是我,就能够现身。谁做到了?小乘三果阿那含就做到了,他能分身。我们在《神僧传》看到,人名字忘掉了,初学佛的时候喜欢看这些故事,《神僧传》。有一位法师,印度人,在中国弘法很多年,二、三十年,回国去。实际上,这都是大人作略,表演给我们看的。在中国法缘殊胜,大家听说他要回去,都邀请他,供斋,在家里面供斋。他答应,什么人请他都答应。

回国的前一天,接受大家供斋。到第二天,送他到十里长亭,这送行十里路,那时候走路,十里差不多现在五公里。十里长亭那边送别,送别的人多,大家都欢喜,老和尚瞧得起我,昨天到我家应供。那个说不对,在我家,怎么会在你家?这一串之后才晓得,他分五百身,到五百家去应供,知道这个和尚有分身术。能够分身、能够变化,这是三果神足通,六种神通的神足通。所以他旅行,他旅行能飞行,有这种能力。从印度到中国,一念之间就到达了,比飞机还快。他经过新疆、西域这一带,在新疆那边的中国商人在旅途当中遇到他,一个人要走路要走几个月才能走到。他遇到的那个日期,就是他那天离开长安十里长亭的同一天,同一天在新疆看到,他在那个地方。回来一对照,他怎么样同一天离开此地,新疆那边人看到他,这就是经上说的飞行,飞行没有痕迹。所以他回到印度,我们相信也是同一天,在那个地方看到。

经怎么说出来的?我们要知道。所以今天人学经教,非常不容易了解经里面的真实义。为什么?他不相信,他说这都是神话。现在研究佛学,把神话部分去掉,他不知道神话是真话,我们讲是真话,原来是假话,这个观念相当不容易转过来。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方老师给我讲佛教经典,他说这个里头,百分之八十神话,不要去理它,百分之二十是高等哲学,我们学这个,要把它分开。到晚年,方老师全部接受了,不再说那是神话。方老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天天读佛经,天天研究,终究开悟了、明白了。心愈来愈清净,就愈来愈生智慧,那个真信就能真解,带著怀疑,你里面的情执就洗不干净。所以方老师刚刚契入境界他就走了,那年他七十九岁,他七十九岁走的,一九七七年。非常可惜,入境界就走了,这是众生没福报。

「一一字中实寓无边妙理」,就是实实在在,寓,我们现在讲含藏著,每个字里头都含藏著无量无边的妙理。这个说法,现在知识分子很难接受,这不是他的境界,他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境界,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境界。你给他说,很陌生,他说这是宗教、这是迷信。这种情形我们知道得很多,因为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个境界,也是这个看法。最明显的,我早年学佛,我学它的哲学、学它的智慧,戒律,不但我不学,我对它有很深的成见,我认为没有必要。戒律是什么?是生活规范。佛经上这些戒律,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规范。时间相差三千年,地方,东西不一,不是一个文化,我们为什么要学它的?你看我很有理由,理由十足,老师听到也无可奈何。所以章嘉大师很厉害,他不跟我辩论。辩论,我这些歪理,我坚持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每次跟他老人家见面,离开的时候,他送我到门口,轻轻告诉我一句,「戒律很重要」。就一句话,我听了就有几十遍。

所以他老人家走,我在他火化炉搭了个帐篷,住了三天三夜。认真反省,我跟他三年,他教了我什么?这一反省,印象最深的,戒律很重要。我就认真想这句话,以前这句话没在意、没重视,现在认真来研究这个东西。为什么他这句话说了几十遍?一定有道理。这个老人非常慈悲,对我们年轻人真爱护,我对他真的感恩。每个星期见一次面,如果这一天有事情我没去,没有预先告诉他,他就让他的副官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生病了,为什么没有来?这种亲情,让你想偷懒都不敢,他关怀你。所以每个星期一定要去。真有不得已的事情,跟他副官联系,请副官转告大师,我今天有重要事情不能来,免得他挂念。关怀跟父母一样,超过老师。

为什么老说这句话?让我认真想了两个多星期,我想通了。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佛法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这个戒律是帮助你出世间法,不是用在世间法。所以世间法的戒律,在中国讲礼,三代不一样,有兴有革。世间的法律用上几年不适用了,要修订、修改;佛法不能修改,佛法是出世的,超越六道轮回。那就是这个路,你一改,你就出不去了。往生极乐世界就这个条件,你跟这个条件不合,你去不了。这是我自己思惟,两个星期揣摩得到的结论,我就很认真去看戒律。我知道这是凡圣的标准,不是世间标准,你要超凡入圣,那你必须遵守,你不遵守,你就没办法达到你的目标。这样才帮助我,不但相信了,深深相信。所以我感谢老人,我认为老人往生、走了,我说他为我,他要不这样表演,我对於戒律不重视,没有办法回头。他这一走,我就没有依靠了。过了一年,朱镜宙老居士介绍我认识李老师。

所以,这个一一字中实寓无边妙理,这真的。这个话对初学的人说,这一句是神话,他不能理解。「一一皆是弥陀性修二德所共庄严」,性是性德,自性里本有的。修是修德,自性本有,我们现在迷失了,修德是什么?把这个迷惑消除掉,这就叫修德。所以修,不是修性,性是圆满的,性是永远不变的,你不能修。修什么?修,除它的障碍。这个障碍,大小乘经里头都讲得很清楚,无明烦恼。自性本来是光明的,光明就是智慧,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德能,是你本有的。不但智慧德能充满,还有圆满的相好,真正是经上所说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是你本有的。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就是这三种烦恼把你的自性障碍了,自性里所有的完全透不出来。

修什么?就把这个障碍除掉,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放下。放下见思烦恼,你就是阿罗汉,阿罗汉的智慧德相就现前;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放下妄想,你就成佛了。《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佛的身相,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都有诸佛如来在那里度化众生,就在这个身相上,现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完全是华严境界。华严境界是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全部说出来,跟大家分享。这部经在定中讲的,定中没有时间。这部经多大的分量?龙树菩萨在龙宫里头见到了,他说,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地球装不下,地球太小了,太阳系也装不下。是佛在定中,二七日所说的。这不可思议,这又变成神话了,连小乘人都不相信。小乘人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龙树菩萨造的,不是佛说的,他不承认。

我这两天抽了一点时间,在看小乘的《法句经》《法句经》里头人天佛法。里面讲的确实伦理、道德、因果,这是现在一般人都能接受的。真正把它讲清楚,让人们能相信,遵守伦理道德,会得到幸福美满的一生,人生高等的享受。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自私自利、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它统统讲到。我们儒释道这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法句经》里头统统具足。问题是要肯学,肯学不是讲、不是念,是要能落实,要把它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才管用。人像个人样子,家像个家的样子,国像个国的样子,国运昌隆、世界和谐能做得到。性修二德,性德落实在修德上,修德不离性德,这是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所做的最好的榜样。

「一一皆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法华经》上所说的,也说明了《华严经》上所讲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法,确实没有藏通别圆,没有小始终顿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因为人的根性不齐,藏通别圆是从人这边说的,不是法,法没有。人是藏教的人,就是小学程度,他看什么就是他的程度。人是圆教的人,看藏教的也圆,样样都圆。所以才说,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无有法可说,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甚至於《般若经》上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统统放下了,自性圆满现前,不要被法障碍了法性,那就错了。所以世尊给我们的示现,十九岁离开家庭,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弃参学,是放下所知障,也就是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他舍得干干净净,自性圆满现前,也就是性德、智慧、相好统统现前。所现的是要大家能接受的,超过大家能接受的,大家就认为你是天神来的,你不是人,我不敢跟你学,对你敬而远之。所以,要示现众生能接受的。能接受,众生认为,人的相好达到究竟圆满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佛就示现这个;不能给你示现八万四千相好,那你受不了。只能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世间人看到非常欢喜,这真正圆满了。

所以,性修二德所共庄严,一一皆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常念不绝,则得道捷之慈示」,慈悲的开示,「正是如来称性之流露,世尊心印所印记」。这两句话要常常记住,常念不绝就是净念相继,不能中断,得道就非常快速,这个快速完全在自己的愿跟决心。我愿意早一天往生,行!你真能去得了。下定决心我就要去,真能去得了。这个我们要知道,自古至今例子很多。《弥陀经》上的话讲的是真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从一到六是数字,七不是数目字,七是圆满,也就是你往生那天叫七,它不是数字。你哪一天功夫成片了,功夫成片就能往生,那就叫七。一天功夫成片,这一天就是七,就是圆满;一年功夫圆满,这一年叫七。总而言之,你一定可以达到圆满。

一心不乱凡夫做不到,功夫成片,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净宗的殊胜,就在只要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净念相继,就是我们此地所说的常念不绝,就这么一句话。你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休息之外,心里头都有佛号,口里头佛号可以中断,心里佛号不中断,这就是功夫成片。成片了,真想走,发愿求佛来接引,佛真来。只要一成片,这个信息障碍没有了,就通了,我们想佛,佛真来。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著重在现前。我现在想佛,佛就来了;我想去,不想在这个世界再住,佛就带你走了。你对众生最大的恩惠,就是最后表演,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没有生病,瑞相稀有,让别人看了生起信心,这就是化他、利他。自己往生是自利,这个形象叫人家看到,给人家做证明,这个法门是真的,这个法门不难,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我是个普通人,烦恼习气很重,我能往生,你也能往生。所以这两句话,「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正是如来称性之流露,真话,一点都不假。世尊心印之所印记,这个世尊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印证。

念佛快速成佛,是佛说的。「皆是大悲慈父如理之说」,大悲慈父是对世尊尊称。在这个世间,特别是在现前社会,信心失掉了,谁真心的对我?谁能真心照顾我?我们对哪个人能信得过?只有阿弥陀佛、只有释迦如来,绝对可靠,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我们的依靠。他在哪里?他在我们身边,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为什么?他的身、心是寂光,常寂光,我们在他身心之中,没离开他。我们的心行、愿望跟他相同,跟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志同道合,焉能不照顾吗?这是真正可靠,靠得住的,真正可以相信的,绝对不是迷信。我们得靠定了,不再有丝毫怀疑、不再有丝毫动摇。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都可以不带,这部《无量寿经》,这一句阿弥陀佛,常常出去旅行的人要带一尊佛像,带这么一本经书,够了!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你都能够应付。为什么?阿弥陀佛加持你。

「故应至诚信受」,诚心,真诚到极处,没有犹豫、没有怀疑。於一切时一切处,常念阿弥陀佛,这真正是弥陀弟子。「本品首明如来无上之法,非易可遇」。这个法门,净宗信愿持名的法门,是如来无上之法。如来只有一个心愿,度众生成佛道。度众生成佛道的方法很多,叫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在所有法门当中,最简单的、最直捷的、最稳当的、最快速的,而且成就最高的,就是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不是容易遇到的,学佛的人多,几个人遇到?信净土的人多,几个人遇到《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版本很多,几个人遇到这个善本?几个人遇到这部注解?这个注解是集注,注解的集大成。就知道真是不容易。

接著又说明,「净宗乃难信之法。虽有能说法者,能说余法」,能说法的人,其他的经典他能说,「但於此超情离见之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妙法,亦难开演,令众生信」,这法难。净土教,这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不是亲身经历,这些话还未必能相信,真正是亲身经历。我学佛、学教,前面三、四十年学了很多的经论。虽然老师教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那是等於说在学校期间。可是离开老师之后,看到这么多的经论,愈看愈欢喜。自己没有扎根,所以随著习气,还有外面同修请我讲这个经、讲那个经。一直到现在还有人要求我把《楞严经》再讲一遍,把《法华经》再讲一遍,好不好?都是好事。但是那些经跟这个六字洪名、念佛往生意思不一样。那些经很好听,境界很高,不容易契入,听了得不到受用;这个经听了他得受用。所以我统统拒绝了。我有时间就讲这部经,为什么?这部经帮助我往生极乐世界。我就这么一个目标,就这么一个方向,不再改变、不再动摇。我要是讲其他的经,人家对这个经就产生动摇,会影响别人。我不讲,什么经都不讲了,就这一部,大家觉得我们心定了,决定一门深入,就这一部经。

「故《阿弥陀经》中,十方如来称赞释尊於此娑婆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说这部经,十方如来赞叹,用意在哪里?帮助听众对世尊生起信心,就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发愿专弘、专修这部经典,诸佛如来赞叹,我们在经上看到。这世间人没有人赞叹,还有扯后腿的、还有批判的,这人很多。我们的信心坚定,没有动摇,我们也不回驳,老老实实修自己的,往生净土比什么都重要。如其要跟别人去辩论,不如老实念阿弥陀佛,辩论不能往生净土,念阿弥陀佛能往生,不说那些废话。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我们走的路子,释迦牟尼佛的道路。

「十方如来皆谓难说,正显此法亦难开示」。我们一生所经历的许许多多大经大论,最后统统放弃,皈依净土,统统放弃,归《无量寿经》这个会集本。我说过了,全世界人都不相信,我相信。我为什么相信?我相信老师不骗我,我相信老师有真实智慧。老师一生的修行我看到了,他是真干,他是我们的榜样。我相信他,他也相信我,我不骗他,他也不骗我。他把这个法门传授给我,我接受了,我一定把这个法门发扬光大,报老师之恩。「若此难遇难示之法,虽已遇已闻,但若不能深信,虽闻何益,终成辜负」。怎样才能深信?不信、有疑,是我们信得不深,了解得不够透彻。过去所学的那么多大经大论不是没有用,起了作用,今天对这部经深信不疑,就是过去这些大经大论支持的。这个根扎得很厚,从这个基础上,我对这部经的认识、认知,对这部经的信心才生得起来。

你们所说的大经大论我都经历过,这个经你们还没念过,你们念了也没用处。为什么?带著疑惑、带著批判这种念头来读这个经,你不解如来真实义。因为你不愿解如来真实义,人家愿解,你不愿。所以实在讲,你对这个经不明了。对这部经不明了,就是对五种原译本不明了;对五种原译本不明了,就是对净宗完全不明了。这是不难懂的道理,平常人都能想得到的。大经大论我是下了功夫,所以我才认识这部经。大经大论的道理、方法融归到《无量寿经》信愿持名,决定提高品位,决定得生,决定提高品位。这是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没有白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对得起佛菩萨慈悲照顾。

「幸能深信」,这句话说得好,这四个字,多么幸运你能深信。为什么?能深信你就会真发愿。真信真愿就是无上菩提心,你对於净土往生,最重要的条件你拿到了。你若肯念佛,念念相继,不再打妄想,世间什么事丢得干干净净,品位不断增高,我干这个,不干别的。这实在是「万劫千生希有难逢之一时」,像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我们遇到了,「故应勤修坚持」。这个法门、这部经典,怀疑的人多,批评的人多,史无前例。在历史上对佛经有怀疑的、有批评的,没有像这次这么样的盛,这么多的人,时间这么长。为什么?这就是佛讲的难信之法,这就是经上所讲的亦难开示。我们提倡这个法门、介绍这个法门、宣传这个法门,难!不是容易事情,遇到这么多障碍。佛都说了,如果没有,那佛讲的不灵,佛讲的不兑现。现在遇到这么多障难,还正是佛所说的,一点没说错,佛在三千年前就知道得清清楚楚。

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知道这是稀有难逢,我们遇到了,要自己感到庆幸。故应勤修,要坚持,坚持决定不动摇。我就一部经修到底,这部经通了,一切经全通了。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无量寿经》通了,《华严》就通了;《华严》通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全通了。这个经是修学大乘的捷径,这个经是修学一切如来所说的一切经的无比方便法门,这一通,一切通。所以一定要知道坚持,谁说都不能改变。坚持的程度要像《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里头所说的,《观无量寿经》讲过,好像「上品上生章」我单独也讲过。那是释迦牟尼佛举比喻告诉我们,你遇到阿罗汉,阿罗汉是圣人,他说他有个法门超过这个方法,你相不相信?阿罗汉不得了,一定是真的。真正有坚定心求生极乐世界的,不为所动。再一个菩萨来给你讲,比阿罗汉又高了,还是如如不动;遇到佛来给你说,也不动摇;最后遇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告诉你,我还有个方法比这个还快、还好,你怎么说?感谢阿弥陀佛,我就这个法门,行了,我已经修得很熟,不想再改变。真正坚持到底,阿弥陀佛来了我也如如不动,我也就相信信愿持名,决定不动摇,这叫坚持。

「常念不绝。但能信愿持名,莫不疾捷得道」,疾捷是非常快速,得道是成佛。你看,一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吗?阿惟越致菩萨就是中国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这个境界。他超越十法界,他往生在实报庄严土,法身大士,我们一生到极乐世界就跟他平等。极乐世界永远没有退转,天天不离开阿弥陀佛,又不碍你办事,这才妙!你到十方世界去帮助一切众生,化身去了、分身去了,他有这个本事。你能分无量无边身,你能化各种不同的身相,应以什么身得度就化什么身。有这个本事,所以无事不办。供养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每一尊佛面前都有自己,在那边修供养,修福;听经闻法,修慧,福慧双修。到极乐世界干什么?福慧迅速的大圆满。这个本事,六种神通达到法身菩萨的境界,叫三明六通,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到极乐世界才真正知道弥陀恩德不可思议,不是弥陀恩德,我们哪有这么快速的成就?全靠阿弥陀佛加持,这不能不知道。

下面的经文,『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净刹』,这四句「表正助二行。普贤十大愿王之八为常随佛学」,常随佛学是列在第八。八、九、十这三愿都是属於回向,实际上,普贤菩萨的愿只有七个,前面七个是愿,后面三个是回向。「常随佛学」,这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最后「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菩萨生生世世,一切处、一切时所修的无量功德,自己不要,都归这三方,这叫大圆满。佛度众生,不休息、不懈怠,永远精进不止。我们回向给诸佛,向佛学习。佛没有自己,所作所为都是利益众生,终极的目标是回归实际,就是圆满的见性,回归常寂光,这是真正究竟圆满。「是故菩萨应随如来之所行而行也」。我们今天完全随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所行,我们就跟著行。阿弥陀佛的心、愿、行就在四十八愿之中,说得那么详细、说得那么清楚。我们把四十八愿定作我们朝暮课诵必读的经文,早课,我们念四十八愿;晚课,我们念《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持戒念佛。这一大篇经文里头,主要的是讲五戒十善,说得很详细、很清楚,善恶果报全都说了。

「夫极乐导师弥陀之所行: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极乐世界怎么来的?是阿弥陀佛一心选择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真善美慧,总结成四十八愿,极乐世界就是四十八愿流现出来的。所以阿弥陀佛就是集诸佛的大成,不是自己想像的,也不是老师教给他的。老师教他到处参学,取人之长,舍人之短。他依教奉行,用了五劫的时间考察、参观,取长舍短,做了个总结,这个总结就是四十八愿。所以这个世界成就了,依正庄严超过一切诸佛刹土,一切诸佛刹土都比不上它。这个理很简单,我们很容易懂,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美好的它统统具足,诸佛刹土里有欠缺的它没有。像我们这个世界,三恶道、修罗、罗刹这都不好的,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没有,只有人天两道。人天两道好,可以取;修罗、罗刹、饿鬼、地狱、畜生,这不要。取长舍短,所以极乐世界是美好的世界。

「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为什么?不是为自己享受,是为给修行人有个最好的学习环境而做的。就是他在那里建了一个道场,这个道场是无比的功德庄严。弥陀在因地,生生世世久远劫来累积的功德,加上他的五劫考察,参学、考察,取长舍短,这么成就的。全为众生,没有一桩为自己。成就之后,在极乐世界教学没有中断。极乐世界住众有来有去,我们有理由相信,来的人多,去的人少。为什么他不去?像我,我到极乐世界我不会离开。为什么?感弥陀的恩德,感恩戴德,我们不能离开。那在极乐世界,就是在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实际上,他方世界分身去了,本身留在极乐世界帮助教化,感阿弥陀佛的恩德。我相信有我这个想法的人很多,不是我一个。离开的必定有特殊的因缘,没有特殊因缘不会离开。初学的太多太多,一切诸佛如来每天介绍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是法性身,法性土、法性身是没有边际的。所以,那个世界多大?没有边际,决定容纳得下。不会像我们这个世界,人多了有拥挤的感觉。极乐世界没有,再多也没有拥挤,居住的环境平正、广大,这是我们无法想像的。我们在现在,就要学阿弥陀佛,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用什么方法?信愿持名,就做到了。

「夫释尊之所行」,这是释迦牟尼佛,前面讲的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之所行,「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拯是拯救、是拯济。群萌是一切六道众生,萌是迷惑、愚痴,烦恼习气很重。惠是给予,给他们真实的利益。他们真正能接受、真正能理解,能够做得到的,真正得到的,只有这个法门。因为信、愿、持名这三个条件,愚痴的人也行,他也能做到。大家都晓得,谛闲法师那个锅漏匠的徒弟就是愚痴的人,从小没有念过书,农村长大,靠苦力生活,所以就非常辛苦。干锅漏匠这个行业,跟讨饭的乞丐差不多,比乞丐稍微好一点,什么都不懂。跟谛闲法师有缘,他们是同一个村庄长大的,小时候在一起玩伴,这个关系跟兄弟关系一样。谛闲法师读过书,认识字,以后出家学经教,能讲经,所以受到人尊重供养。他这个苦生活苦了很多年,太苦了受不了,找到谛老。看出家不错,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不像他到处流浪,想出家,心非常坚决。谛老说你怎么能出家?那个时候四十多岁了。你出家,五堂功课学不会,你在寺庙里没人瞧得起你;讲经,你不认识字,现在学来不及了。这怎么办?反正他那个心是决心下定了,决定不改,非出家不可。

这个难题,老和尚也想了很久,没法子,最后告诉他,你出家,我得有个条件给你。他说,无论什么条件我都接受。他说好吧,你一定听话。没问题,你说什么,我都听你什么。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告诉他,你一心念下去,将来准有好处。他老实,也不问什么好处不好处,反正你叫我念我就老实念。你看,念了三年,预知时至,站著往生。下愚之人都能成就,如来都能把真实的利益给他。释尊之所行,真的这个方法度尽一切众生,问题就是你相信。我们知道锅漏匠的信心坚定,没有第二个妄念,师父叫他干什么,那是圣旨,不折不扣他一定做到,成就了。这是我们要记住的,我们应该学习。

我们无论哪一方面条件都比他优越太多,但是他那个老实、听话、真干我们不如他。他具足这三个条件,所以他成就了,成就是无比殊胜。我们今天缺少他的那种优越条件,我们搞了多少年不如他,往生没把握。所以我们要回头,我们要学老实、要学听话,听世尊的话、听阿弥陀佛的话,这本经本、科注里头所说的,我们都要听,都要接受,依教奉行,希望我们自己成就不在锅漏匠之下。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科注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