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一集)  2012/9/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3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一0四三页第七行,最后一句看起:

「又《弥陀要解》答曰: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於事,理亦不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那就是中国人追求智慧,智慧是圆融的,不偏在一面。儒家的教学,这也是传统基本概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属於理,笃行这属於事。如果执著理没有事,这叫玄谈。玄谈是什么?就是空谈,不能落实,於自己、於社会、於国家、於全世界没有好处。只是空谈理论,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所以还不如事。事在中国传统,所以常说礼义之邦,礼是实在的,是讲事,义要没有礼,这个义就落空了。必须礼跟义要结合在一起,就圆融了。所以学以致用,第一个用处就是身心健康。这非常现实,头一个身心健康,自在快乐,夫子不亦悦乎,佛陀法喜充满,这头一个自己得的利益。《无量寿经》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是体,真实智慧,后头真实的利益,如果没有利益,智慧跟体性全落空,你会讲、你能说,你得不到受用。

譬如今天科学真正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说得还不够透彻,但是确实发现了。这在佛法里面,接近到这个,那就是接近大彻大悟。他们的受用、境界远超过二乘,这个意味著,二乘六种神通这种人全都具足。科学家虽然发现三细相,纵然二十年之后,他讲清楚、讲明白,跟佛经上是一样,他这六种神通一个都没有,真实利益没得到。佛法用什么方法发现阿赖耶的?是用定慧。科学家用的是数学,根据数学推理,然后再用精密仪器去观察、去捉捕,这样发现的。方法不一样,都发现了,一个依旧是凡夫,出不了六道生死轮回;一个几乎要超越十法界了,差一点点功夫他就超越十法界,不是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利益不相同。克实而论,知道得那么多,还不如行得少。一本《弟子规》真正做到,你是世间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大学问,真正有德行,这个德行保证你来生生天,这是真实利益。博通儒家典籍,连《弟子规》也做不到,他是凡夫,依旧免不了六道轮回,不一样。佛法非常重视行,没有行,你的智慧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它的修学原则就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我们这一代的人,不管你怎么样,你肯定受科学的影响,科学已经四百年了,我们生活哪有不受它影响!受它影响最严重的是怀疑。我们接触佛法,对佛法怀疑。我接触佛法是学哲学进去的,如果要不是学哲学,我们跟佛法没有缘分,边都碰不上。接触之后才真正明白,佛法究竟是什么,方老师讲清楚、讲明白了。古来祖师大德,我们看他的典籍,他也讲清楚、也讲明白了,可是讲得太深,我们不懂,我们也看了。古人的方法是点到为止,没细说。没细说,现在人就听不懂,没有这个悟性。必须讲得很清楚、很透彻,他还未必懂,这是今天之难!也是灾难不能避免,道理在此地。如何把传统东西跟现代化相结合,能让现代的人很容易明了,很欢喜去做到,这就功德无量了,这真实功德。

要别人做到,一定先自己做到。过去我们在汤池做的实验,前人我听说也曾经做过,没做成功,不是他们没有能力,他们的学问、智慧、德能都在我之上。没做成功,缘上有问题。军阀割据,战乱的时代,你还没做成功,被人毁掉了,这就是缘不具足。我们做这个事情,这个缘具足了,是在安定社会当中做出来的。做出来得力於老师的觉悟,老师要不觉悟,不肯真干,做不出来。我们做这个实验目的是给联合国看的,我们在联合国做的报告不是假的,可以兑现的。今天不做出来,讲得再好,人家不相信,他赞叹、鼓掌,心里面认为这是理想,这不是事实。

古时候中国人的价值观跟西方人完全不一样,现在中国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忘掉了。满清亡国这一百年,这一百年当中没人教,全接受西方东西。西方的价值观就是一个利,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仁义,从汉到满清末年,用这两个字。外国人的价值观,确确实实自私自利,所以他要竞争、他要斗争,损人利己,他干这个事情。中国人不是的,中国人起心动念也求利,为谁求?天下大利。我要得利,我要让天下人统统都得利,这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这个利益近於义,他不是自私自利。这是大利,大利利益天下众生,目标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所以理要重视,事不能废弃。

我们做实验,要求老师们,那时候只有三十七位老师,我要求这个实验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我们实验失败了,中国传统文化就从这个地方灭亡了,世界上人都说中国文化过期了,不适合时代潮流,应该完全彻底把它抛弃,会产生这个后果。如果实验成功了,他们耳目一新,几千年的东西现在还管用。我们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兴废存亡这个关键点上,你说我们负的使命多重。所以舍弃生命在所不惜,一定要把它做成功。从哪里做起?就从《弟子规》做起,把《感应篇》《十善业道》融入《弟子规》里头,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希望这些老师们四个月做成功。老师真好,我非常敬仰他们,他们两个月就做到了。

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我们现在做到了,底下一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下乡入户,我们用身教,不用言教。到农民家里,看到老人就是自己的父母,我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待父母,你把它做出来。儿女在外面工作回来了,回到家里,看到父母。家里面这些事情,看到马上动手做,地不干净赶快扫,桌子不干净赶紧擦。什么样的事情,只要看到立刻就做,把这个家整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老人侍候得周到。老人感动了,流眼泪,说你们这批老师好,比我儿女好,我没有把儿女教好。儿女看到这些老师这种行动,惭愧心生起来,觉得自己不孝顺父母,没有好好的侍候父母,良心引起来了。

我们做了三个星期,向大家宣布,中心开课,希望大家来听,自然来了。我们预想二年到三年,这个小镇产生变化,小镇的居民都能够明理,都懂得做人。没有想到三个多月不到四个月,这个小镇出现我们预想的效果。我们认为三年可以达到的,三个多月就做到了,我们感到很惊讶,老师也惊讶。我跟老师谈话,我说我们这个实验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个证明了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二个证明了人是非常好教的,就是没人教他。

要什么样的人来教?这也是我教给老师的,召集他们第一天,我跟他们讲话。我奉劝老师,我说在历史上,世界上教学最成功的,释迦牟尼佛和中国的孔子。他成功的秘诀在什么、在哪里?我们都去思考。他成功的秘诀在先行其言,这就说是他先做到然后再说,没有做到的绝不说,所以人家相信。说出来做不到,别人不相信你。所以我很简单告诉大家,我说,做到之后说到,这叫圣人;说到之后自己确实就能做到,这是贤人;说到之后做不到,那叫骗人。骗人,谁相信?勉励这些老师要做圣人、要做贤人,说话决定要负责任,自己要多想想,没有做到的别说。实验成功了,决定不居功。传统文化丢掉两百年,我们能在三个多月把它恢复,这不是人能做得出来的。我说这是祖宗之德在加持,三宝威神在加持,决定不要用祖宗的功、三宝的德来往我们脸上贴金,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哪里是人做得出来的!这个象徵著佛跟祖宗在保佑,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会复兴。如果不会复兴,不可能有这个成就,祖宗、三宝不会加持;祖宗、三宝加持,这就象徵著中国文化会起作用,所以我们要有信心。

那下面一桩事情,这是我的事情,我也求佛、求祖宗保佑,怎么样能把这个效果在联合国做报告。这个事情难,我们跟联合国没有关系。虽然接受它邀请,参加他们主办的和平会议,参加了有六、七次,做过一次协办,协办没有主权。所以这个事情真难。你看,佛菩萨、祖宗安排了,两个月之后联合国来找我,邀请我参加他们主办的一个活动,也邀请我做主办单位。这个活动有五个主办单位,实际上五个主办单位是以我们为中心,那些是挂个主办的名,并没有参加实际的工作。我们这才有权把汤池的成就做八个小时的报告,做三天展览,都不是人的力量能做得成功。联合国找我,我得要感谢泰国,联合国办这个活动是纪念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周年,就是二00六年,主题是佛教徒对人类的贡献。他找的是泰国,泰国是以佛教为国教,找他们。我们是泰国大使推荐,向联合国推荐,邀请我们也做主办单位。真的,是三宝加持,祖宗之德,那不是人能做得出来的,自始至终全是佛菩萨在安排,我们感谢祖宗,感谢三宝。

我们这十几个小时,学习的这些经文,全讲信,信难,断疑生信。全讲行,要做出来,真信就真干,没有真干,还是有怀疑。如果一点怀疑都没有,任何力量都障碍你不住,你决定真干。所以我们看人信解到什么程度,你不看别的,你就看他,他做到什么地方,他的信解止於这里。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强调,理跟事同样重要,不能够执理废事。执理废事是非常非常普遍,一般都是士大夫阶级,用现在的话说知识分子,他好学,他研究这些东西,他做不到。研究跟自己实际生活是两桩事情,这叫求知识。我们把佛学跟学佛看作两桩事情,真正学习,也能言善道,自己没有做到,这叫佛学;真正做到,这叫学佛。学佛,不一定他能说,不一定他能透彻了解,但是他有诚信,他不怀疑,他真正做到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真做到,所以他真能往生,干真的,不是干假的。凡是真正往生的人,你细心观察他生前,他的生活、他处事待人接物,你细细去观摩,必定是真诚。生活再清苦,他的心是真诚心,对待人慈悲,无论做什么事情无怨无悔,他的心是清净平等的。比那个执理废事的人,既废於事,理亦不圆,这是真的。理圆了,六信就现前;理不圆,六信不圆。

「若达全事即理」,这真的了,说真话了,理跟事是一不是二,决定分不开,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是虚的,事是实在的。理在哪里?理在事当中,事在理当中。就跟佛法讲,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相在性中,性在相中。你能在相里头见性,就成佛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有一切相不离自性。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所有物质现象都跟意念,意念就是心性,不能分割。再小的物质,微中子,佛法称之为极微色,或者称为极微之微,最小的物质单位,里面有受想行识。我们明白这桩事情,才知道《心经》里头所说的「五蕴皆空」,读了几十年的《心经》,对於五蕴皆空不了解。我们那个时候以为五蕴皆空是指一个人身相,我们肉身是色,受想行识是心理作用,心是虚的,色是实在的。五蕴是一体,决定不能分开,从一念不觉,这就生起来了。

读了弥勒菩萨,疑惑大幅度的减轻了,看到科学家的报告,疑惑没有了。是不是真知道这个事情?未必。为什么?真知道这个事情,我见就破了。为什么?我真的不执著身是我。我见破了就成圣了,转凡成圣,就是须陀洹,这个东西假不得。章嘉大师教我检验的方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你用这个方法一对照,立刻看出来。我还没有把身见放下,对於身见是什么回事情知道得很清楚、很明白,也讲得很透彻,没做到,才晓得真难。大师讲的话,佛法知难行易,我们没有完全知道,知没有做到百分之百,所以我们的行没做到。行做到了,知就圆满了。所以我们讲真话,对这个事情也只是一知半解,这是真的,这不是谦虚。

今天的世界需要真正大圣大贤才能拯救,像我们这些人只能够在跑个龙套,打打边鼓,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要认真努力,先求什么?求解,主要是解得不够深,解得不够圆,还要深入。深到什么程度?我做到了。我没有能做到,自己一定要承认,我在什么个阶层、在哪个阶段,清清楚楚。功夫就差这么一点,真心切愿发不出来。起心动念,我们能为全世界的众生吗?为自己不行,为我这个道场不行,为我这个净土宗也不行,为我佛教也不行,太小了。你看佛的心量,《还源观》上三种周遍第三「含容空有」,含空容有,含是包含,包含虚空。大乘教常讲「心包太虚」,含空是心包太虚,容有是「量周沙界」,你有那么大的量。中国古人说量大福大,谁的福最大?佛的福最大,因为佛的量最大。佛明心见性,见性的人都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没有分别。

我们从个比喻上可以能体会到一些,我们这个身是一体,这大家承认。身上多少细胞?科学家告诉我们五十兆,细胞的数目,人身体,五十兆组成身体。这一个细胞是多少个微中子组成的?一百亿个微中子等於一个电子,一个细胞可能有几千几万亿的微中子,一个细胞。再乘上五十兆,以微中子来算,这身体有多少?真的可以说无量无边、无尽无数。那都是自己,一体。所以身体是个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平等的。你说大宇宙多么复杂,我们这个小宇宙就多么复杂,决定是不增不减的。我们在小宇宙里面,承认这是一体,就忘掉了大宇宙跟我们是一体。我们这个小宇宙,在大宇宙里面就等於一个微中子。这是大乘佛法一体的宇宙观,人生宇宙观。一体就没有分别,一体就没有执著,爱心出来了。这个确实是万德里头的第一德,就是慈悲,慈悲心自然流出来。这个慈悲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是没有条件,爱一切众生没有条件,一体。众生有苦难,全心全力去帮助他离苦得乐,这叫大悲。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在所有宗教经典里面就讲的爱心。

佛经上讲得彻底、讲得透彻,这是什么?这叫自性,这叫性德,法身菩萨全都流露出来。凡夫没流露出来,什么原因?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了它,并没有丧失。为什么?它不生不灭,性德、慈悲心、智慧,智慧、慈悲、德相没有生灭的,只有隐现。有这么多烦恼,它就隐了,隐藏了,不现;烦恼放下,它就现前。这是事实真相!佛法修行没有别的,章嘉大师告诉我的,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放下就是德能,德能现前,把障碍放下了。所谓万德万能,万不是数字,无量的德能统统现前。所以它不从外得,外面学与不学不重要,重要在去障碍。只要肯放下,放下愈多,你的心愈清净,你智慧就愈增长,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一接触,自然就通达、就明了。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证明所说是真的不是假的。

蕅益大师后头这一句说,「若达」,假若你通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事就是理,理就是事。取舍全是理,理就是自性,就是性德。「无非法界」,法界也是圆满自性的德号。我们今天讲时空,时间与空间,在佛法称为法界,任何一法离不开时空,这是现代人说的。法界比虚空意思更好,因为虚空是假的,时间、空间都不是真的。法界是真的,法界能现虚空,虚空在法界之中。「如是妙谛」,谛是真理,事实真相,太微妙了,「实非情见所能及」,情见是凡夫,带著烦恼习气,他见不到。这是宇宙万有的真相,《般若经》上有一句术语叫「诸法实相」,这个地方讲的妙谛就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我们带著情见见不到,必须把情见放下。情见是妄见,就是八识,八识缘不到,转八识成四智就见到了。

「求生净刹者,至心信乐,愿生彼国」。我们真正想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在现前比什么都重要,是我们迫切希求的。灾难当中,谁能保得住我们能平安度过?我们不存这个心,这个心是侥幸的心,我们要讲究事实。事实是什么?灾难来的时候,跟灾难同归於尽,这是符合於事实。但是在灾难同归於尽的人,走是一样的走,去处不一样,每个人去的地方不相同。有人到极乐世界去了,有人生天了,有人到他方国土去了,有人又到人间来了,有人到三途去了,去处太多,各人随著各人的业去了。谁在主宰?业力主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无论到哪里去,不怨天、不尤人,自己业力感召的。

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今天把所有不善业放下,为什么?不善业是三恶道的业因;善业也要放下,为什么?善业是三善道的业因,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要的是净业,净业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心上什么都没有。这是经论里头有保证的经句告诉我们,你必定生净土。我们今天想学佛,学佛的环境,遍法界虚空界,第一被选的道场就是极乐世界,第一个被选的上师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保证圆满成佛,圆满成佛就是毕业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保证我们成就。而且我们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个事情办妥,别的事情叫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是大事。《法华经》上说「一大事因缘」,无过於此,我们得认识清楚。

下面说「如是求生,是乃举我介尔一念心愿」。这个地方讲到介尔,《佛学辞典》里头的术语,「形容极微弱之心」《大乘止观》第五卷上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辅行》第五卷之三也有说,「言介尔者,谓刹那心,无间相续,未曾断绝。才一刹那,三千具足」。佛经上常常看到这个名词,介尔,现在我们对於这个概念有,但还不是很清楚。介尔一念是什么?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里头的一念,叫介尔一念。我们换成秒,一秒钟有多少个介尔一念?有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介尔一念。别小看这一念,这一念时间非常非常的短,短到我们无法想像。为什么?它在我们面前,我们看不到,它太快了。

我们很冷静去想想,我们看电影,大概电影,用幻灯片组成的电影,我们这种年龄都见过、都看过。现在改用数码,不用幻灯片,数码的速度快多了,所以看得更逼真。早年我们看的,幻灯片的这种电影,这个是老的底片,这就是幻灯片。放映机镜头打开,这一张照片打在银幕上。然后把幻灯机的那个灯再关起来,它用机器不用人手,再放出第二张,张张不一样。这么多底片在银幕上重叠,我们眼睛来不及,看不到真相,看到个模糊的假相,以为是真的。如果是一张,我们能想像到,一张在放映机里面放,这一张它的时间多长?二十四分之一秒,一秒二十四张,二十四分之一秒。如果只有一张,其他都是空白的,它在放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什么?会感觉到有个亮光一下闪过,里面什么东西不知道。必须相续不断二十四张一秒钟,我们才能看到这里头什么东西,我看到了;单独一张看不到,瞬间就没有了,是这种现象。

我们现在要问,弥勒菩萨给我们讲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张在我们面前,根本没看见。我们今天看见的、听见的,六根接触到的,心里面想像到的,全部都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一秒里面所现的境界是什么?三千大千世界,这经上讲的,一念三千。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不是数字,就是整个宇宙。佛法讲法界虚空界,完全展现在面前,就这一念。我们今天看到是多少个念头重叠在一起?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个念头,介尔一念,重叠在一起,让我们感官上有这个宇宙存在;实际上假的,一念三千。这是性德,《还源观》上所说的,出生无尽、周遍法界。贤首国师根据《华严经》的义理作的这篇论文,《华严经》修学的纲领。

科学确确实实对我们学佛的人帮了很大的忙,这个介尔也是我们模糊概念,搞不清楚,现在总算清楚了。六根都接触不到,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接触到?明心见性的时候接触到了。接触到,知道有这回事情,也很模糊。清清楚楚的接触到,大乘教里都说八地以上,真清楚、真明白了。同样在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个阶级,八地以上是最高的第四个阶级,八地、九地、十地、等觉,这四个阶级那就清清楚楚,完全明了。等觉菩萨将一念生相无明放下,他就证妙觉果位。妙觉才是真正无上正等正觉,上头再没有了,等觉上面还有妙觉,妙觉上头没有了。这个时候实报土不见了,实报土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出现了,常寂光出现了。常寂光就是大般涅盘,常寂光就是清净寂灭相,这里头什么都没有,但是什么都不缺。它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我们的六根缘不到,科学、数学也推测不到,再精密的仪器也观察不到。

怎么才见到?佛说了,唯证方知,这个证就是你自己用禅定功夫去亲证它。用戒定慧的方法,不是用科学方法,用戒定慧。戒定慧的修学,我们今天的人把戒看轻了,认为这个东西无所谓,不知道它是根。没有它,定慧都会落空,所修的定叫邪定,智慧发出来叫邪慧。像种树一样,根重要,如何去栽培这个根,全心全力栽培这个根重要。世间什么都是假的,一定要看清楚。这个世间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统统是假的,要真正把它放下,知道这个东西是障碍,障碍众生不能得定,不能开慧,不能出离六道轮回,不能成就涅盘果德。你认识清楚、认识明白了,你才能不理它,你才能不受它们的影响,我们自己在这一生道业顺利成就。

下面说,求生净刹者,至心信乐,愿生彼国。「是乃举我介尔一念心愿,投入弥陀无边愿海」,这真念佛了。「亦即摄彼一乘无边愿海,入我介尔一念心中」,我这个介尔一念之中,这个一念心中,一定要知道,这个一念心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个一定要很清楚。一秒钟,我们已经生一千六百兆次的心,生心、动念了。我们的生心是有住,菩萨的生心是无住,无住厉害,入无住的时候,他心永远清净,永远平等,平等就是它不起波浪。我们的心是波浪,一千六百兆是波浪频率,菩萨没有这个频率。这个一千六百兆的频率就是无明,叫一念根本无明,就说这个东西。这个能够不动了,这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决定超越十法界,十法界就是这个频率当中产生的。那个时候现出来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是频率现象,所以它没有生灭,寿命很长,人不老。寿命三大阿僧只劫,人永远年轻,永远没有衰老,为什么?他没有波动,就是他不老,就是他没有生灭相。

一切现象,只要是在阿赖耶里面的,都有生灭相,就是十法界里头有生灭相。一真法界,也就是实报庄严土,它没有生灭相,真的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也不是真的,《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一真法界例外,也没有说实报庄严土例外。所以没有例外的。但是一真法界的相是法性身、是法性土,跟我们不一样。十法界里面,这个心跟土都是阿赖耶识变的,物质现象,阿赖耶的相分;精神现象,受想行识,阿赖耶的见分。见相两分是同源,从哪里来的?从阿赖耶的业相变现出来的。业相就是波动现象,就是介尔一心,这个就是业相。我们如果没有读到这些科学报告,这就说不出来,概念依旧模糊,搞不清楚。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让我们大开眼界,但是还是有疑惑。看到科学家证明,跟佛说的一模一样,佛三千年前说的,科学家最近三十年才发现的,居然相同,这就不是假的了。

所以我们的一念心,这个心愿,跟阿弥陀佛无边愿海,无边愿海就是四十八愿,愿愿都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所以称为无边愿海,跟弥陀的愿相应。这是本愿,不是修来的,自性里头本自具足,惠能大师见性,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弥陀本愿海,我们心性里头也是圆满具足,我们要跟他相应。不但相应,摄彼一乘无边愿海,入我介尔一念之中,我这一念里头有阿弥陀佛本愿海,阿弥陀佛本愿海在我这一念当中。这个微妙的道理念佛人不能不知道,知道这个,念佛往生净土信心十足,一点怀疑都没有,我真有把握往生。信心一坚定,什么事情都好办了。无量劫来在这里搞生死轮回,情执很深,不容易断,你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你就能断。情执是一念妄心所生的,佛念、弥陀本愿海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正念所生的,都没有离开自性。现在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选择。

这次的选择要认真,不要搞错了,因为我们相信,这种机会过去生中曾经遇到过,而是我们情执放不下,我们选错了。如果正念现前,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再不选情执这条道路,我就平平安安、安安稳稳走向成佛之道。再不能够错误,一错误,不知道要转到哪一劫才能再遇到,时间太长,六道里头搞这些苦难不值得。所以,入我介尔一念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愿必满」,这两句话你就相信了,十念,一念都生,何况十念!我们度众生,度自己、度众生的大愿才能圆满。

『趣佛菩提』,「因中即发菩提心也,果上则是必补佛位,究竟菩提也」,究竟菩提是成佛。现在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信、真愿,我真想往生。莲池大师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谁愿意悟,让你们去悟,我不搞这个了;「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八万四千法门,喜欢哪个你们学哪个,我也不搞了。莲池大师晚年回过头来,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他到极乐世界去了。末后一著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示范。这就是因中发心。果上在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你必定补佛位,补佛位就是后补佛,等觉菩萨,观世音、大势至、弥勒菩萨都是等觉菩萨。究竟菩提。

「以上六句即是今经之宗」,宗是宗旨,是修行最高指导原则。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所说的。以上六句是讲的经文,这个经文是「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前面六句是修行最高指导原则,后面两句是讲果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宗而修,故当生佛刹」,当生是决定得生,「永得解脱」,我们的问题全解决了。「惑尽见佛第四十一」我们就学到此地。

下面,「菩萨往生第四十二」。这是第五段,五大段,「问答往生数计以劝」。这品经是劝我们,你看看多少人求生净土。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念老品题有个提要,「前之三辈与边地疑城,皆论凡夫往生」,所说的统统是凡夫。「今品广明十方菩萨往生之数无量」,这一品给我们介绍菩萨往生。「弥显净土妙法,圣凡齐收」。为什么把凡夫放在前面,菩萨放在后面?这个地方有道理。这个法门是以度凡夫为主,度这些菩萨、声闻、缘觉是附带的。显示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无比的大愿,凡夫都能往生,菩萨、小乘更容易。菩萨、小乘为什么不能往生?没有缘,没遇到这个法门。他要遇到了马上就转头,他比我们聪明有智慧,他知道好处,利益无边。这个法门凡圣齐收,「利钝悉被,普劝众生,求生极乐」。那我们要问,阿弥陀佛为什么把凡夫摆在前面,菩萨做附带的?我们从法藏比丘发愿的时候就体会到,凡夫最苦,六道凡夫,度他们优先,他们太苦了。菩萨没这么苦,缓一点无所谓,迫切要救度的这最苦的人,帮助他们成就。所以菩萨变成附带的。请看下面经文:

【弥勒菩萨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刹。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

这是问,现在释迦牟尼佛教化这个地区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意思是染污的意思,是不清净的意思,众生造作罪业很多,称之为娑婆。『及诸佛刹』,这其他的佛刹,问世尊自己的世界,也问别人的诸佛世界,『不退菩萨』他们往生极乐世界有多少人。注解里头说,「首弥勒大士叩问,此土他方不退菩萨」,就是阿鞞跋致,「今当往生之数」。阿鞞跋致是圆满证得三种不退的菩萨,第一种叫位不退,位是圣人的地位,证得圣,不会再退转到凡夫。这是小乘须陀洹,大乘《华严经》上所说的初信位的菩萨,他证得一种不退,就是位不退。这样的人是圣人,决定不会退转到凡夫。所以他功力不大,还不能出六道轮回,只在六道轮回里面天、人这两道流转,不会到别的道去。他不会堕三恶道,他也不会到阿修罗道、罗刹,他都不会去。人间修行寿命到了生天,天上修行寿命到了到人间,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小乘证阿罗汉,大乘七信位的菩萨。他就成功了,就脱离六道轮回,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这都叫位不退,位不退里头有浅深不一样,小乘四果四向,有七个位次,大乘从初信到七信,也是七个位次。

往上是菩萨,菩萨有时候会退到二乘,为什么?度众生太辛苦,好心对待这些造罪的众生,造罪的众生以恶念恶行对菩萨,菩萨说算了,我不度你了,我就当小乘好了。所以会退到小乘。所以菩萨要不断的再修,培养他的菩提心,能吃苦。能禁得起考验,永远不退心,才证到第二个不退,绝不退堕到当小乘。第三个不退,是念念向著成佛之道,经上讲「萨婆若海」。萨婆若海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萨婆若海。一切种智是法身菩萨证得的,在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这三种不退都证得,叫圆证三不退,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华严经》上讲的圆教初住以上。这些人往生净土有多少?下面是世尊答覆:

【佛告弥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

这个地方所说的是大行菩萨,是证得明心见性,教下讲大开圆解,密宗里头说大成就者,这不是普通凡人。有多少?七百二十亿,娑婆世界。我们的地球现在人口七十亿,这个娑婆世界七百二十亿,当然不是指地球。这是指释迦牟尼佛教化区,多大?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单位世界,黄念老告诉我,是一个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多少个银河系?十亿。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一个地区,里面有阿惟越致菩萨七百二十亿往生到极乐世界,有这么多。再往下面看:

【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

『小行』,注解里头有说,《无量寿经钞》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萨名为小行」。所以我们称初信位菩萨,我们称小小圣,小行里头最小的,初信菩萨。他只有位不退,行会退,念也会退。这一段经文当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我们要记住,『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已曾供养无数诸佛」,不是一生一世,过去生生世世,才有这个缘分。那我们有没有?肯定有。你想想今天的世界,全世界七十亿人,七十亿人当中有多少人知道有佛法。大概是佛在经上讲的,当年在王舍城讲经,王舍城三分之一的人,知道有释迦牟尼佛,跟佛见过面;有三分之一的人,闻名,没见过面;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我们用这个比例,七十亿人当中,三分之一不知道;三分之一知道,不清楚;真正知道有佛教的三分之一,这就很多了。

知道有佛法的,真正发心供养的不多了。只要发心供养,求福也可以,总而言之他都有种了善根。那要供养无数诸佛,岂不要无量劫?我们过去经历无量劫,这一生得人身,又遇到佛法,能发心供养。供养里面,大乘经常说,法供养为最。什么是法供养?依教修行是法供养。依什么教?经典这么多,能不能找一个代表的?能,《观经》上讲的净业三福就是最好的代表。因为佛说过,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就是最好代表。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行菩萨道、成佛,决定不能违背这三条。这三条不但是净宗要遵守,无论哪个宗派,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离开这个原则不是真佛法,这不是正法,太重要了。黄念老在这个注解里头引用好几遍,不止一次,重复的引用,用意在哪里?要我们记住,修行不要走错路。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只要守住这三条就是正法。

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是人天佛法,就是佛陀教我们怎样去做人。这个是心量很小,不想离开人道,觉得人间天上不错,舍不得离开。佛教你永远能够保持人天福报,而不会堕落。所以孝是根,孝是世出世间行门的大根大本,任何宗教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宗教教育特别讲求尊师,孝亲尊师,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慧命得自於老师。孝亲尊师这是一个念头,是虚的不是实的,怎么落实?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做到了,孝亲尊师的样子就表现出来了;换句话说,《弟子规》上字字句句都是孝亲尊师。

慈心不杀,不杀是举个例子,慈心非常广大,而杀是不慈里头最严重的,举它做代表。只要能做到不杀,下头不盗、不淫、不迷惑、不颠倒都可以做到。所以它是根本的根本,我们自己修行要在这里扎根,我们帮助别人也在这里扎根。帮助他在这个地方扎根,这是真实教诲,这是无量功德,他会永远感恩。为什么?这个基础扎实,他成就了。慈心不杀落实在《太上感应篇》《弟子规》真正契入,明白了,人不好意思作恶。《感应篇》学了,不敢作恶,为什么?动一个不善念头都有果报,果报是真的不是假的,确实有地狱、有天堂。第三个是佛法,修十善业。

所以我们叫儒释道的三个根,在第一条,落实到三个根,这三个根就是这一句经文的载体。这句经文说的是理,理把它变成事,我们真正能受用到,真正在这里头得利益,这是真实利益。从这个基础上再发心学佛。古时候,佛门的教学,来求授三皈,第一条要做到,第一条没有做到,不够资格受三皈,不给你授。无论是在家学佛、出家学佛,出家在家是一桩事情,你要想跟佛学,做佛的弟子,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行。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就是头一条,很严格的。后世这种三皈叫结缘三皈,密宗里头灌顶叫结缘灌顶,为什么?都没有达到条件,不具足。

有前面第一条,第二条就真做到了,「受持三皈」,三皈是你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最高的标准,你决定不会违背它。「皈依佛」什么意思?觉而不迷。如果你迷了,你的皈依是假的不是真的。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靠自性觉,觉就是佛,觉而不迷。我现在又迷了,你的皈依是从觉皈到迷,错了。法是正知正见,正而不邪。我还有邪的念头,皈依法没做到。僧是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心还不清净,皈依僧没有。所以,不是善男子善女人,皈依是空的,觉正净三个字没有,迷邪染三个字具足。三皈都不能建立,修什么?今天受持三皈,结缘而已,讲最好是把它讲清楚、讲明白,做不做他自己的事情,我们就不问了。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是你自己事情。不讲清楚对不起你,你将来到阎罗王殿去,我的师父没教给我,责任推到师父那去了。师父讲清楚了,你没做到,责任是你自己。

所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在家的戒,五戒、八戒、八关斋戒(那是受一天的)、菩萨戒。菩萨戒两种,璎珞戒跟梵网戒都可以受,一般出家受梵网戒,在家受璎珞戒,璎珞戒二十六条,梵网戒五十三条。戒受了,没有做到,叫破戒。现在会不会破戒?不会。为什么?根本你就没有戒受,只是搞一个形式,比丘跟比丘尼戒全是假的。这个话,蕅益大师讲的,他老人家说,从南宋以后,中国就没有比丘了,都是属於名字比丘;换句话说,没有资格传戒,你从哪里得戒?他是个研究戒律的人,自己文章,写东西的,他的具名是菩萨戒沙弥,他不称比丘。换句话,他老实、好学、真干,他沙弥戒能做到,菩萨戒能做到,他能承认它,比丘戒他做不到。同时也晓得,那时候没有真正比丘传授,不能得戒。老师是这样的行法,他的学生成时法师,蕅益大师圆寂之后,所有的著作是成时把它整理流通。成时法师自己不敢称沙弥,称出家优婆塞。我们民国年间弘一大师,他也自称为出家优婆塞,这什么?名实相符,不敢躐等,这说明他很本分。

修行绝不是一生一世,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去生中,「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现在当生彼国,我们愿不愿意?愿意,决定得生。小行菩萨修积功德也不例外,也是供养无数诸佛,如果不是,你怎么能遇到这个法门?怎么能遇到这部经典、这个注解?这不容易!这是我们要知道珍惜。今天所讲的这一小段,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的教区,法身菩萨七百二十亿。法身以下的这些菩萨们,三贤、声闻、缘觉,只要一发心,求愿往生,都叫菩萨,都是菩萨。生到极乐世界,个个都成为阿惟越致菩萨,这是净宗无比殊胜。八万四千法门到最后都归向净土,道理就在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科注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