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八集) 2012/8/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6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六0页,九百六十页,从第一行看起。经文:
【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这一段在科题上讲,「情义俱无」。一个人,人生在世,情没有了,情叫亲情、感情;义没有了,义,我们今天讲的义务,就是你应该要做到的。五伦十义,做父亲的对待儿女要慈悲,儿女对父母要尽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哥哥要友爱弟妹,弟妹要尊重哥哥。这是什么?这就是义,就是你应该要这样做法。一个人在世间,情没有了、义没有了,人跟动物就没有差别。这些东西为什么没有了?没有人教了。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义之邦,最重视的伦理道德,伦理里面最主要的精神就是情义(人情义理)。中国人对这个是懂得最透彻,做得也很彻底,几千年来,这块土地上没有大灾难。我们把这桩事情疏忽了两百年。满清最后的一百年,西方文明侵入中国,中国人有个毛病,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有这么个毛病。所以迷信于外国的科技,把中国传统老祖宗的东西冷漠了,认为这个比不上西洋科学。加以当年执政的慈禧太后,确实她没有很好的文化基础,也就是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认识,对佛法了解不多,所以她疏忽了。满清世代帝王都是皈依三宝,以佛为师,出家人有德行、有学问的都封为国师,时时向他们请教,只有慈禧不肯干,慈禧自称为老佛爷,把佛菩萨摆到两旁边,这个头带得不好。为什么?中国人讲的上行下效,你居最高的这个地位,对祖宗怠慢、对佛法不敬,老百姓那种诚敬的心就慢慢降温。降到清朝亡国,一百年,确实很冷漠了,讲的人有,依教奉行的人没有了,年轻人愈来愈不相信了。到民国,不但修的人没有了,连讲的人也没有了。现在讲中国传统文化、讲佛法,确实咱们很多中国人比不上外国人。外国人对这个东西有研究,他是知识,谈不上学问,可是中国人连这点知识都没有了,叫可悲的现象。
日本人自古以来学中国,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化,它的底蕴全是从中国学去的。日本人善于保守,我们深入日本农村,中国传统文化依旧保存,我们看到非常惊讶。可是都市的人民疏忽了,都市跟农村差别很大。我是在去年有这个缘分,在日本冈山乡下讲经两个星期,讲了四十八个小时。在农村里面住了十几天,很感动,觉得很可爱。可是都市的人民、县市里面的领导完全西化了,对于传统的东西疏忽了。他们丢得比我们还久,因为他们接受西方文化比中国早,早两百年,也就是日本人把中国传统丢掉了四百年,我们中国本身丢掉两百年。现在必须要把它找回来,不找回来救不了国家、救不了世界。
提倡找回来的人是英国人,不是中国人,前一个世纪英国的汤恩比博士,这个人是专门研究世界文化史,研究得很透彻。我们可以说,在近代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大乘佛法真正认识的,他是第一个人。他提出来,「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是指导我们一个大方向、大方针。这两句话很多人知道,但是半信半疑,包括欧洲专门研究汉学的这些大德,他们不能完全相信,我跟这些人接触过。最后我告诉他,我说汤恩比的话我相信,我一点怀疑都没有。大乘佛法是什么?孔孟学说又是什么?我们把它精简成一句话,孔孟学说就是仁义忠恕,大乘佛法就是真诚慈悲。今天这个社会就是缺乏这个东西,所以它动乱。如果每个人都用真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慈悲是怜悯众生、爱护众生,真能解决问题。
孔孟学说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他走的道路,一定有正当的理论依据,他不乱来,对人真诚。忠就是真诚心,没有偏心、没有私心,这就是真诚对人。恕,现在人造的恶业很多,要原谅大家。为什么要原谅?没人教他,他学坏了是自然现象。他要是学好了,那就奇怪了,没人教怎么会学好?所以今天无论造什么样的罪业,我们要学阿弥陀佛,五逆十恶、毁谤大乘,只要他能够认错、能够忏悔,念佛往生,佛都接引他,这是恕。那换句话说,汤恩比就用这八个字就能拯救全世界,「仁义忠恕、真诚慈悲」这八个字,我相信能收到效果。可是怎么样去落实?这是智慧,真实智慧,也是真实功德,一定要落实在教育,老祖宗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中国人最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经验,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中国。可是我们今天把这个东西丢掉了,赶紧要把它找回来,国家民族有救,整个世界都有救。现在这个使命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能把它做好,下一代接着干,我们相信三代之后,国运就转了,整个世界的世运也就转了。人不能没有情义,无情无义,这个社会没救。情义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有的,只是从小没有人教,学坏了,今天把好东西拿给他看,他不相信,他不认为自己有。
经文第一句,『放恣游散』。「放恣者,放荡自纵」,没有任何拘束。「游散者,游乐散漫」,现在的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真的放荡自纵。底下一句,『耽酒嗜美』。「好酒贪杯。嗜美者,爱食美味」,就是贪杯、好吃,对于饮食非常讲究。又耽这个字,这个意思很深,「耽者取乐过度。嗜者贪而无厌」,这问题就严重了。这八个字在现在的这个世界,无论到哪一个国家地区都能看到,所以这个病不是局部的,已经扩散到全球。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引发全球的灾难。确确实实人做得太过分,贪瞋痴慢、杀盗淫妄太过分了,天理不容,感召的灾难现前,灾难是自作自受。
联合国的报告对全世界公布,在现前这个世界上,每一年被杀、被吃掉的这些动物,地上走的、水里游的、空中飞的这些动物概略统计超过三千三百七十亿,单位是亿。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一年杀害动物杀害这么多。再讲杀人,杀人是什么?堕胎。全球统计,每一天堕胎超过十五万人,一年超过五千万人。这是什么?杀自己的儿女。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儿女跟父母的关系最密切,到你家来投胎,不外乎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你家来。如果是报恩的,这个小孩是孝子贤孙,你把他杀掉,恩变成仇,下一次来的时候他报仇来了。如果是报怨来的,他跟你过去生中有怨恨,这一生来是败家子,会搞得你家破人亡,你现在把他杀掉,怨上又加上仇恨,来世怎么得了!这个仇恨愈积愈深,那个报就是愈烈愈残酷。佛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要把它化解。化解的方法就是教育,用伦理、用道德、用佛法、用因果常常教导他,把它化解。讨债还债原来只有债务关系,你这一堕胎,这个债务里头又加上仇恨,这个事情怎么都不能做!所以这邪淫,如果想到这一层,知道这个因果关系,自然你就不敢了,后面的果报太可怕了。
这讲一个杀、一个淫,当中还有个盗,盗是什么?损人利己这个念头就是盗心,巧取豪夺、横行霸道,那造的是盗业。虽然你夺取到了,你欢喜,时间很短,现前来生的果报太苦了,你没有想到,想到,谁敢去做!这个地方的两句话,取乐过度、贪而无厌,这种现象在现在社会上,每天你都可以看到,然后你就相信,地球上会有灾难,无法避免。要想自救,这一切不善应该赶快远离,断恶修善,改邪归正,救自己、救家庭、救这一个地区,我们居住在这个地区,希望这个地区灾难减轻、化解。佛法善行有没有效?今天被科学家证明了,有效。怎么知道有效?物质环境是随着念头在转变的,这个被科学证明了,我们的念头善,没有一样不善。真正有修行的人心地纯净纯善,他百病不生,为什么?他是健康的,他身上所有的细胞、器官,没有一个细胞是带病毒的。凡是有带病毒的,他的贪瞋痴慢疑没断掉,不干净。自己身心健康,这就是有福的人,中国人所说的「福人居福地」,他住的这个地方不遭灾难。
贪心感应的是水灾;瞋恚感应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这都是瞋恚惹的祸;愚痴感应的是风灾;傲慢感应的是地震;怀疑感应的是山崩地陷,山会倒下来,地会陷下去,就是怀疑。贪瞋痴慢疑,佛叫它做五毒!外面山河大地跟着你的念头在转,如果真正觉悟了,于这个世间一切法、一切人事物不贪就没有水灾,不瞋就没有火灾,不痴就没有风灾,不傲慢就没有地震,不怀疑就没有山崩地陷。物质环境永远是随着念头在转的,所以念头不能不善,身口意的造作不能不善。佛给我们定的标准,十善。身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身的三善;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善;意,这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叫十善。人能够断十恶、修十善,灾难就能化解。自己的灾难是疾病,外面的灾难是我们居住的环境,生活环境,统统随着念头转。所以取乐可以,不能过分。贪吃,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总想多吃一点,多吃可以,不要太过分,太过分,麻烦就来了。
「以上指肆情酒食,贪饮无度,正明酒恶」,这是用杀盗淫妄酒来解释这一大段经文。这一段讲的是酒,因酒而引起杀盗淫妄、引起贪瞋痴慢,就是引发的,这里头说得很多。那换句话说,这就包含十恶里面的意业,三恶,贪瞋痴。酒醉了,意识里头贪瞋痴三毒很容易爆发,你不能控制就容易爆发。这个爆发易引起你造作杀盗淫妄,会带来未来的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神智清楚的时候他懂,他能够控制住,不造这个业;酒醉之后不能控制,酒乱性,他就造了,造这个业因,后面要受果报。
『鲁扈』,义寂法师《无量寿经述义》里头说,「鲁者鲁钝,谓无所识知也」,粗鲁,我们一般讲没知识。「扈者跋扈」,傲慢自大,以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抵突』,前面讲过「蒙冥抵突」,蒙冥是没有知识、没有智慧。抵突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冲突,很容易跟别人发生冲突;换句话说,破坏和谐。僧团里面,佛法常常讲六和敬,为什么六和敬的僧团在这个世界上一个都找不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究其原因就这四个字,蒙冥抵突。蒙冥是无知,不了解事实真相,成见很深,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跟别人思想上发生冲突、见解上发生冲突,然后言语、肢体上发生冲突。言语发生冲突就是吵架,肢体发生冲突就是对打,所以家庭,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朋友乡党就更不必说了,全都是自私自利,有利可以合作,利失去了都是敌人。这样的人,这一生多辛苦!起心动念要害别人,同时也要保护自己,这累死了,身心都不安。今天这种人在社会上还特多,到处都是。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修行不容易,但是如果你真正懂得佛法,这环境不是坏环境,好环境。为什么?所有一切人事物天天在折磨你,你禁得起折磨就提升了,提升得很快、提升得很高,所以它是个好环境,不是坏环境。那禁不起折磨,那你就堕落,你就掉三途去了。所以我们处今天世间,如果上升,升得快;要往下坠落,也堕落得快,也很快就堕下去,全靠自己。这是险道,不是普通之道,怎样保持自己?那就是天天不要离开经典,经典天天在提醒你,你可以不堕落,你可以不被诱惑,你就成功了。
外面诱惑你的是财色名食睡,这是诱惑你的,你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不要上当。一生确实要明了知足常乐,你才能保持得住。我每天吃得饱、穿得暖,有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了,不贪求了,这才能保得住。还有贪心、还有享乐的那个念头,你就很容易堕落,很容易受外面境界诱惑。读经重要、念佛重要,一生当中我们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从早到晚,我不离这个方向,我不失去这个目标,这比什么都重要!稍稍有一点偏邪就完了。逆境要能忍,不发脾气,没有怨恨心;顺境也要忍,没有贪恋的心,真正能放得下。经教是佛陀教诲,对我们有大利益。这一句,念老底下有个解释,「谓愚狂抵触,无所了知,无所不作」。这就是讲一些蒙冥抵突之人,这样的人到处能看得见。特别是在饮酒过量的时候,我们一般人常讲发酒疯,饮酒过量他不能控制自己,他的怨恨、他的不平、他的牢骚就发出来。修行的人、念佛的人,在这种场面只有静静的远离,不要靠近。
《辅行》,这是天台智者大师作的,辅是辅助,行是修行,天台讲的止观,说「鲁扈等者,无惭不顺之貌」。惭愧是善心所,无惭无愧是烦恼心所。惭的意思是指自己的良心责备,做了不好的事情,伤害别人之后自己后悔,受良心责备,这叫惭。但是他有惭,他不肯认错,那是面子问题。外面表示的时候,他不肯认错,自己晓得是错了,不愿意对外公布,就是说,他不忏悔。这个有,我们也见到很多。愧是什么?愧是怕别人指责。有些人不敢做坏事,怕别人指责他,这叫愧心所。那无惭无愧,这个人难办了,就是内不会受良心责备,他没有良心;外面也不怕人批评,怎么样批评,他听到都一笑了之,根本不闻不问,坏事还是继续干到底,这叫无惭无愧。这种人很难教化,佛菩萨遇到也远离他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他一定毁谤佛法,那罪上加罪。所以菩萨远离他们,避免他们造更重的罪业。佛菩萨这些做法都是做给我们看的,我们遇到这个情形知道进退,能劝就劝,不能劝就走开。
下面讲,『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人情」就是礼义。「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合宜就是合礼,我们常讲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将一些不合情理法的事情,把它调解,跟情理法相应,这叫义。「礼」,《礼记》里头解释说,「顺人情者,谓之礼」。父慈子孝是礼,父亲,做父母应该慈爱子女,这应该的;子女对父母应该尽孝,孝顺,所以这属于礼。延伸那就很多了,君仁臣忠,领导人对于自己部属要爱护,做部属对领导要尽忠,就是要负责任,交代做的事情,认真努力把它做好。朋友有信,对待一般大众一定讲信用,这是礼。
礼讲究节度,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过之,形容巴结;不及,就显得傲慢。所以国家规定,人与人之间普通见面之礼,最敬礼三鞠躬,三鞠躬最合礼的。你说,三鞠躬我多一点,我四鞠躬,就显得巴结;三鞠躬太多了,二鞠躬就可以,显得傲慢。它规定的这个礼节。所以礼一定有节度,能够守住礼就好。宴会当中,大的宴会一定是守住礼,酒一定有,但是决定不过三杯。这就叫你什么?不会喝醉,这就是有节度。那个大的宴会里头,国家宴会这重要的,或者是外国客人来参加,喝醉了闹酒疯,那就不好看了。但是也不能没有,所以这个节度就拿得很准。我们也参加过国宴,你看国宴旁边伺候的人,手上拿的酒壶,他给你斟酒都有一定分寸的,决定不给你斟得过分,你一看就晓得,这受过训练的。
「又《会疏》曰」,《会疏》讲得也很好,「决断是非,资宜而行,是为义。甄辨尊卑,不失其节,是名礼」,这个合起来。下面是念老所说的话,就是《会疏》的解释,「盖谓能判别是非,所行合宜,是为义」,就是把事情都能够做到恰到好处。「能知尊卑大小,不违准则,是为礼」。在一个大会当中,尊卑大小一定有辨别的,五伦里头长幼有序。排座位,哪一个排在大位,哪几个人排在旁边,这你不能不知道,它有标准、它有原则。不能把位子排错,位子排错叫失礼。这些都得要学,不学不知道。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处处留意、处处学习,这个事情交给我们做,我们就知道怎么做法。时时刻刻都要学,中国古人讲的话非常有道理,叫活到老学到老,还学不了。不能说这不是我的事情,我可以不要理会,不可以。样样都要学,学了不用没关系,不能不知道,叫广学多闻。
下面说,「违反礼义,故云无义无礼」。这现前社会,不懂什么叫义、不懂什么叫礼,很多,时时你都可以看到,他没有人教。『不可谏晓』,「谏乃以道正人」,就是规劝的意思,谏就是规劝,他有了过失,你劝导他。「晓乃晓谕」,就是教别人。无礼无义,你没有办法教他,他不接受。你讲得再好,他听不进去,他没有把你看在眼里,他不相信你,你所说的都是废话,反而引起反感,这就麻烦了。不能听劝的,你就别劝他,你赞叹他几句,就赶紧离开,敬而远之。如果他能听得进去,那你一定要说,你不说,对不起他,纠正他的过失。不能接受就不说,不结怨,这是做人应当学习的,其实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会。
『六亲』,念老给我们解释的,「父、母、兄、弟,妻、子」,这是最亲的,一家人。「又《显扬大戒论》曰:六亲者,为身上三代,谓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身下三代,谓男女」,男女就是儿女,不是指别人,「孙男女、曾孙男女」,两种说法不一样。上面讲的六亲容易懂,现在小家庭确实如此。《显扬大戒论》里面所说的,这是大家庭,中国古代的家庭是这样的。自己上面有父母、有祖父母、有曾祖父母,甚至于还有高祖父母,下面有儿女、有孙子辈、有重孙一辈,这是中国人讲九族,同居在一堂,这大家庭。我们看小说《红楼梦》,《红楼梦》就是讲的一个家庭,你看它里面写的人物两百多人,上上下下,这些关系都清清楚楚。「《无量寿经钞》曰:六亲之外,名为眷属」。六亲之外,有堂兄弟、有表兄弟,家庭里头有堂伯父、堂叔,有表叔、有表姑妈,这都是属于亲属。跟我们没有直系关系,但是跟我们的父母有关系,跟我们的祖父母有关系,这叫亲眷、眷属。「资用,指资生所用之物,如财米」,在现在代替的是金钱。『六亲眷属,资用有无』,常常放在心上,他们生活过得怎么样。年岁大了,经济没有来源,我们有力量的,能帮到一点,虽然少,这是情义。
我在台湾看到,我们在抗战期间有一个老校长周邦道先生,可以说,尽他一生对于家乡的亲眷没有忘掉。每一个月都要寄一点钱,钱很少,大概他们拿到的时候,人民币只有几十块钱,是月月都不缺。这个老人一生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他真的是个清官,在这个世界上,我想找不到第二个。在台湾,晚年,最后他是考试院政务次长,就是考试院第一副部长,国家给他配的有车辆,轿车,有司机。他在做这个政务次长的时候,不是公事他不坐这个车,他自己的私事,他去坐巴士。为什么?那个汽油是公家付的,为国家省一滴汽油。公家给他家里装了电话,也就是非公务不能用这电话,他的儿女都不可以。外面打来可以接,不能打出去,你自己有事情找朋友打电话,到巷口公用电话那边去打。这么一个人,在今天全世界,我们找不到第二个。
那我们晓得,他收入并不多,除了自己家生活之外,生活很清苦,还要分配给老家那些亲戚眷属,还去分给他们,月月都不缺,天下到哪里找这种好人!他的这些好事,知道的人很少,没有人给他宣扬,他自己决定不告诉人。我们怎么知道的?他儿女告诉我们的,儿女,我们小时候就是同学,在一个学校念书的。儿女告诉我,做他的学生好,爱护备至;做他的儿女不好,家里规矩很大,老头常常骂人、责备人。他说对学生好。所以我们离开学校之后,在台湾又碰到了,这么多年深受老人家德行感召。他的夫人,我们称师母,念佛往生的,火化时候,三百多颗舍利,在家人当中有这样殊胜瑞相的没见过!我们在学校,抗战时期离开家庭,没有父母照顾,老师照顾。老师照顾比父母照顾得还周到,所以我们对老师就看作父母一样,比父母还亲。我们同学真的跟兄弟姐妹一样,都是逃难的时期生活在一起。这种缘也不是容易碰到的,所以同学也是自然互相帮助,在那个时候真的有情有义,跟现在不一样。
底下说,「如是恶子」,无情无义,不孝父母,不念六亲眷属,他完全不顾,「于六亲眷属,所须维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顾。故云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于父母之恩,师友之义,悍然不顾,无动于衷。故云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我们在抗战期间,流亡学生被国家收容,办一个特殊的学校让我们有地方安居,能有饭吃,有老师继续教导我们。那时候叫国立中学,国家办只有办大学,没有办中学的,就是抗战期间特别收流亡学生。老师除了要尽师道,还要尽父母之道,学校就是我们家庭,就是一个大家庭,校长是我们的家长。现在年老了,同学三分之二都不在了。
晚年我们常常想起,在现在这个时代,老师的儿女跟我们亲兄弟没有两样,如果是学佛的,我们确实希望晚年能够住在一起,一起学佛、一起同修,我们尽心尽力来照顾。佛法里头说得好,成就一个人往生,就是帮助一个人成佛,经上所说的,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可是有些同学国外住习惯了,我们希望他回来,他对我们没有信心。这个我们能理解,今天人连父母都不要,我们只是同学关系,我们真能照顾他一生吗?他当然不敢相信。可是我们真有这个愿望,我们也真希望做一个好的榜样给社会大众看看。方东美先生的大公子小我三岁,住在洛杉矶,退休了,我确实很希望他能够回来,回到香港,我们在一起学佛。
我能够进佛门,全是老师的功德,老师要不把佛教介绍给我,我对佛教不认识,我以为它是宗教、是迷信,一生没有意思去碰它。我跟老师学哲学,老师给我讲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老师把佛教介绍给我,说佛教是哲学,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这么进来的。这六十多年来,完全证实了他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遇到这三个好老师,今天的成就,这三个老师缺少一个都不行。入门这是第一关,最困难的一关。入门之后,接受章嘉大师的教诲,佛法的根柢是章嘉大师奠定的。大师圆寂之后,我跟李炳南老师,老师教我学经教。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劝我出家,教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之后,讲经教学一辈子,七十九岁圆寂,一生从事于教育工作。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庙、没有建道场,他的生活很简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一餐饭是托钵,每天到外面托钵。所以李老师劝我学经教、学讲经,正是章嘉大师的意思,我跟李老师十年,对于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
这一生确实是方先生所讲的,过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与贫富贵贱不相干,什么是最高的享受?一生当中没有压力,身体没有压力,心理没有压力,这就是最高的享受。生活得快乐,孔子所说的不亦悦乎,大乘所说的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真的一点都不假。人能够一生生活在欢喜的境界里头,这就是最高的享受。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很容易知足,一切随缘,从来不攀缘,你说多快乐!遇到缘现前,我们细心去观察,该不该随这个缘?在新加坡遇到的是宗教,有这个缘分。今天世界要想恢复到和平,宗教是一个很大的力量,不能小看。所以有这个缘,我们就尝试,一年当中把新加坡九个宗教团结成一家人,真的像兄弟姐妹一样,政府欢喜,帮助社会安定。
二000年我移民到澳洲,实在是因为在新加坡做这个团结宗教做成功了,澳洲人知道了。这是前面一任政府的移民部长,他同时也是多元文化部的部长,一个人兼两个部的工作,遇到我非常欢喜,希望我到澳洲去。所以我这个移民的案件是特别批准的,在香港办的,他给香港的领事打电话,我这个案件两个星期办好。所以到澳洲,联邦政府对我很优待,在那边做什么都非常顺利。在澳洲十年,十年,没有想到我们这个地方宗教团结了。澳洲宗教的团结是形式,我们办过两次活动,办得很成功,地方是真正成功。
在这个小城住了十年,小城十几个宗教,现在变成一家人,像兄弟姐妹一样。非常难得的,他们自动发心,想把这个小城建立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我告诉大家,我们不仅在形式上是朋友,实质上我们是道友。那就是说,我们把心量拓开,我学佛,我要学佛经,除佛经之外,你们每个宗教经典我都学习。那你们也一样,除了学习自己的宗教,其他宗教经典都要学习,我们这一家人才有根据,根是经教。我们才能把这个小城做得好,以宗教为主轴的,这个小城十万人变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做出一个好样子让别人看。我说一年时间,我们把它努力做到,做到之后,全世界人都会来看,都会来学习,为什么我们团结不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团结?
政府欢喜,市长参与,昆士兰州警察总署的署长支持,我们的活动他来参加,他是管一个州的,很难得。这是好事情,这个做成功了,对于整个世界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谐,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让大家有信心,你看,这做到了,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能做到!我在新加坡是九个宗教做到了,没有做到全民。现在图文巴大家合作做全民,这个小城的居民十万人,真难得、真不容易!这大家,十年来帮助大家建立共识,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地球,不能离开地球,我们都是地球人,地球是我们家乡,那我们就是一家人。要有这样的胸怀、要有这样的认知,才能做出这样的事业。
所以,我劝每一个宗教都要回归教育,你们的道场、教堂天天要讲经,不能只搞祈祷,这不可以,一定讲经。经教上,你看看佛菩萨、古圣先贤教我们怎样修行、怎样做人、怎样跟社会大众相处,把神爱世人那个爱字发扬光大。这个中心为什么能团结?为什么变成一家人?爱,就是神爱世人,佛法的大慈大悲,就这一个爱字把所有宗教团结、把所有的居民团结了。人人知道自爱,人人知道爱人,爱人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信仰,这个就对了,这是神的爱。分彼此,不是神的爱,那是狭义,人的爱,有自私自利在里头。所以父母之恩、师友之义决定不能疏忽。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经文,科题「愚痴蒙昧」。
【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
这一段经文所说的也都是事实真相,我们要深深的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有任务的、是有使命的,要做好样子给别人看,这就是帮助别人、就是教化别人,佛法里面讲度众生。度众生要做出好样子,光口说不行,要做出来。口说做不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就是骗人。
『意念身口』,这是三业都包括在里头,身口意,意念是讲的心,身体,口是言语,三业在这一句当中,『曾无一善』。《魏译》的是康僧铠的译本,这一句他说得比较多,「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念老在此地会集,把前面这三句合成一句,「意念身口,曾无一善」。「是明身口意三,常作恶业,且未曾作得一善也」。这一桩事情,今天在这个世间,普遍存在每一个人身上,只是轻重有差别。为什么这样说法?因为人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断,你就想种种善行善业,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你才发心的,如果对你一点利益都没有,你不会动这个念头,这就是不善的根源。
佛菩萨为什么能善?佛菩萨觉悟了。觉悟什么?觉悟了之后知道,整个宇宙一切万法跟自己是一体,这个觉悟了不起!跟我是一体,不能不爱护;跟我是一体,它出了毛病,不能不拯救。我们现在人身,晓得身是一体,这身上有多少细胞?科学家告诉我们,大概有五十兆,一个人身体细胞大约有五十兆。现在这里头有细胞觉悟了,整个身体是自己,别的细胞上有病毒怎么办?当然全心全力想办法帮助它化解。一体,不是与自己不相干。我们现在才知道、明白了,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体,那出了事情的时候,我们有这个机会去帮助,一定要帮到底,乃至于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佛法真要通了,知道没有牺牲生命的,为什么?生命是永恒的,不生不灭,这是真的。生灭是身,不是自己,身不是自己,身是业报。这业报有生有灭,真正的身不生不灭,真心是自性。
底下,「复明痴瞋之恶」,前面所讲的都是贪。「可证义寂师之说,实有所据」。义寂法师所说的,这个经文里头末后这一段包括意业的贪瞋痴,所以这里面所讲的内容是五戒跟十善融合成一起,这个话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下面有『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这是痴,所以末后确实讲到贪瞋痴。「不信佛法,拨无因果,此即一阐提也」。一阐提是梵语,通常翻作没有善根的人。我们这个后头有一点参考资料,从《佛学大辞典》节录的。这是术语,意思「为无成佛之性者」,就是讲没有佛性。「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我们通常讲的,没有善根,这人没有善根,这人不能成佛,没有成佛的善根。其实这个话说的不是真话,哪一个众生没有佛性?人人都有,只是他迷得太深,他佛性很不容易现出来,称他为阐提。
《涅槃经》第五卷说,「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治是对治,也就是救他。佛没法子救他,为什么?他不相信。「同五曰」,也是《涅槃经》第五卷,「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里头没有一个念头是善的,这个人真的是少有。「心不攀缘一切善法」,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这个叫一阐提,自私自利到极处。同十九卷说,《涅槃经》十九卷,「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这一段讲得详细,跟五卷前面所说的是一个意思,可以做为前面一句经文的注解。这种人难,佛不能度他,这叫做跟佛没有缘。所以世出世间的善法,大家要晓得,信是根,不信就没法子。
今天的问题就是这个根出了问题,整个世界,这我们所看见的,绝大多数的人对于传统文化没有信心,对于宗教、圣贤教诲没有信心,这是当今最严重的困难。我们如果没有机会参与联合国的活动,我们真的不知道,参加十几次的国际会议,我们真的明白了。参加会议的人都是专家学者、政府高级官员、工商业的巨子,这些人参加的,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寻求如何消弭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这种会从一九七0年代开起,四十多年了,效果大家都看到,冲突年年上升,损害一年比一年严重,让这些与会的人员对于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和平都打了问号、都丧失了信心,这个麻烦大了,那这就没救了。
我们有这个机会,这个机会是格里菲斯大学校长,我们这里有他照片,上面三个人在一起照的,就是校长跟副校长。主要的是副校长,外国的大学,校长是名誉的,不管事的,真正管事的是第一副校长。我们也是个偶然的机会,因为我到澳洲,澳洲政府把团结宗教、团结族群这个工作让大学去落实,所以我一到澳洲跟学校就发生关系,跟校长他们往来就很密切。有一天他请我吃饭,问我,那个时候我教学四十三年,今年是五十四年,十一年前,这十一年前照片。问我,你教学四十三年,有没有遇到有问题,别人提问,你不能回答的?我想了想告诉他,好像没有。我这一句话,就是博士论文通过了,他就决定送博士学位给我。我谢谢他,我说我要这个没用。他说不行,你一定要要。我说为什么?他说你很多的理念确实能够帮助联合国解决问题,希望你代表学校、代表澳洲参加联合国和平会议。他说联合国不邀请和尚,一定要有学位、要有教授的头衔,所以他送我学位,聘请我做学校的教授,用这个身分参加联合国会议,代表学校。学校通常接受联合国的邀请,会派二、三位教授代表参加,那以后,我就是经常被推为代表之一。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昆士兰大学,两个学校,昆士兰大学的照片没有放在上面,有,照片都有,也是校长、副校长。
我们在大会当中,把中国几千年来长治久安,太平盛世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向大家做报告。大家像听讲故事一样,听得很有兴趣。可是散会的时候他们来找我,吃饭的时候也有人来找我,他说法师,你讲得很好,那是理想,这做不到的。这不就完了?信心失掉了。这没有信心怎么行?这个才是真正的危机,现在这么多年,根本就没有信心。我被这个压力逼迫,就想找一个地方做实验,不做出来,他不相信。在马来西亚找过,在新加坡、在澳洲,找不到,缘不成熟,想找一块土地建个学校,没有办法,这个事情很苦恼。
二00五年,我回到老家,离开老家七十年,回去看看。我们这个家毕竟还是个大家,这一个祠堂里面的人,好像还有一万五千人,真是大家。我们这些堂兄弟、族兄弟还有三、四十个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吃饭,请我吃饭。我就把这些年这些见闻向大家报告,想找个地方做实验。大家一鼓作气,回家来,我们支持你。地方的领导也在,书记、县长也在,都赞成。就这么一下,选择汤池这个地方,就真做成了。到年底,很快这个校舍就建好了。二00五年的年底,十一月,我们老师就到位了。老师是通过考试选拔的,我们利用网路把这个信息宣布出去,我们要求的要有教学经验,幼稚园的老师、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再高的不要,我就要这三种老师。年轻的老师听话,能够落实三个根,再高的不行,不能要求他们。我告诉他,要有使命感,这不是开玩笑的。这个事情成功了,告诉全世界,中国传统文化行得通,可以拯救世界;如果我们做失败了,就等于向大家宣布,中国传统的东西已经过去了,不再有用,可以完全废除了。关键在这一点,我们拼命要把它做好。
所以最后,我们选了三十七个老师,我要求大家四个月落实《弟子规》。这些老师很难得,两个月就落实了,用电话通知我,已经做到了,底下一步怎么办?我听到这个信息非常受感动,这是真干!当时我请他们下乡入户,我们用身教,不是用言教。走到农民家里,那就是自己家,看到老人是我们的父母,我要怎样对他尽孝;看到家庭的环境,收拾不干净的,立刻就动手,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把老人都照顾到。这些老人感动了,我的儿孙没有你们这样孝顺;他们的子弟感动了,感觉得对老人没有照顾好。我们这样下乡二、三个星期,向大众宣布中心开课,希望大家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大家都来了。我们总以为需要二、三年才做出成绩,没有想到三个月成绩卓著。这个小镇居民四万八千人,良心都发现了,都不愿意再做坏事,做坏事心就不安。三个月,出乎意料之外,所以我跟老师说,我们要谦虚,决定不敢说这个事业是我们能造成的。谁造成的?祖宗之德,三宝加持,人怎么可以做得出来!
做出来之后,底下我们就要考虑怎么样进入联合国。祖宗安排,两个月之后,五月联合国写了一封信给我,要求我参加他们一个大的活动。十月办一个大活动,纪念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周年,主题,佛教徒对社会的贡献。你看,这不是祖宗安排、佛菩萨安排的吗?人怎么可能安排!联合国从来不碰宗教的。我收到这封信我不相信,派三个人去打听,真的,他们找的是泰国。那我跟泰国的关系非常好,我们第一次代表澳洲参加联合国和平会议,在曼谷大学,这一次活动当中,认识了他们的三军总司令查瓦利将军。那个时候他是副首相,他原来是首相,被金融风暴整垮了,他很聪明,辞去首相,把副首相提升了首相,他做副首相,跟他很熟悉。在泰国,我们也做了一点好事。所以泰国大使向联合国推荐,邀请我来主办这个事情,你看统统佛菩萨、祖宗安排。
那一次的活动到现在还有影响,现在,我上一次在泰国参加多元文化的活动,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使,有十七个国家代表到泰国来看我,他们也参加这个活动,希望我到巴黎再办一次。那是二00六年的事情,大家念念不忘。那我们想到,他还是找不到方法,他要找到方法的话,他就不会再提这个事情。所以我说,我们明年,澳洲图文巴这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真的像个样子,我说我会到联合国把这个事情向大家发表,邀请大家来参观。我们也希望,马来西亚汉学院这些老师,能提得出自己进修的这种成果,都可以在那个地方做报告,那个影响就很大。所以这是好事情,要靠祖宗、要靠佛菩萨,人决定做不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