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七集)  2012/7/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4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二十六页倒数第四行,从科题「游化示教」,从这里看起。请看经文:

【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

这一小段,菩萨自己成就之后,主要的修持就是教化众生,从教化众生这当中提升了自己,古德常说的「教学相长」,在佛法里面特别显著。菩萨从断恶修善,并且把习气也断了,这就是法身菩萨,《华严经》圆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个阶级,这个时候他们自己断恶修善做到圆满了,连无始无明都断了,也就是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生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个阶级时间很长,我们都知道,这个里头提升自己是无功用道,真的就表现在教学相长。三大阿僧祇劫的教学,无始无明习气自自然然断干净了,这证得妙觉果位,回归自性。这段经文就描绘他们自行化他这个真实功德。

前面两句,『游步三界,无所罣碍』。三界是六道众生,六道里面没有罣碍就一切都没有罣碍,为什么?六道众生最难度。六道众生最苦,不但是严重的染污,而且有很深的情执。这个情执广义的说他贪爱,就是前面讲的爱欲,有对人、有对事、有对物,所以这个意思很广,还有爱人、爱名的。这个里头逆境顺境、善缘恶缘非常之多,菩萨在这个里头一尘不染,他就没有罣碍了。《会疏》的解释,「无谋神化,常体性空,故为游步」。这个游步,我在前面所说的,就是感应。游步是比喻,我们今天到外面教化众生是要游步,旅游,步行。现在交通便捷,步行机会少了,出门有车、有轮船、有飞机。这个在六道,三界六道里头。实际上,法身菩萨哪里需要游步?完全是感应,众生有感,立刻就有应。

我们在《还源观》上读到的三种周遍,这个意思很深,不是凡夫境界。第一个周遍是信息,「周遍法界」。信息,我们这才动念,遍法界虚空界都收到了。这念头就像电波一样发出去,太快了,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所以一念周遍法界,与我们有缘的人,感应就现前。没有缘的,没有感应,有缘就有感应。我们要知道,我们跟阿弥陀佛有缘,我们天天念佛、天天拜佛,每天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阿弥陀佛,这跟阿弥陀佛缘很深,所以才动念,阿弥陀佛就知道。不要怀疑,我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知道吗?半信半疑,那就前面说的,你就大错了,疑是重罪,决定不能疑惑。第二个,这就是反应,我们感他就应,应有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这四大类。《还源观》上告诉我们,「出生无尽」,那就是感应。我们在前面也说过,显感显应、冥感显应都比较少,显感冥应、冥感冥应就特别多,我们没有觉察。第三个周遍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含容空有」。心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含容空有就这个意思。含是包含,包含虚空,这就心包太虚;容是容纳,包容,能包容万有。知道什么?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跟自己是一体。法身菩萨知道,清清楚楚,我们不知道,我们迷惑。

这桩事情我们用个比喻来说,我们这个人的身体,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身体大概是五十兆个细胞组成的,五十兆细胞。细胞是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每个细胞都是我。这五十个兆的细胞在这个身体上,要是每个各个都独立了,彼此都不相往来,我们的身体就完了。它要是不合作的话,你怎么办?所幸的,这五十兆的细胞密切合作,组成一个身体,真正是我们所说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它全做到了,不分彼此。然后我们就能体会到,法身菩萨就像这些细胞一样,他统统觉悟到了,他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所以他一定尽到他自己一分的责任,为整体的健康付出贡献,不为自己。细胞新陈代谢有周期的,这是科学家告诉我们,七年是个周期,七年我们身体细胞全部换新了。当然它天天都在换,一部分细胞死了,一部分新的细胞又生了,代替了,新陈代谢。小宇宙,人身体是个小宇宙,是大宇宙的一个模型,一模一样。这个道理我在很久之前就感觉到,早年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提到。

所以大乘佛法是讲一体,这才讲到究竟圆满,才真正深深体会到佛经上所说的,生佛是一不是二。生是众生,佛是诸佛,统统是从自性变现的。自性是本体,一切法不离自性,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不现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法常讲隐现,隐的时候本自具足,虽然什么都没有,不能说它是无。佛法讲空,空不等于无,为什么?它能现万法,遇到缘了能生万法。缘有两种,一种是迷,一念不觉这是个缘,万法出现了;另外一个缘是感,众生有感,如来有现,这是隐现。

所以,无谋神化,谋是什么?没有去想,根本没有起心动念,自自然然,这是神化,神通变化。这个现象,我们通常称它作自然现象,佛经上讲「法尔如是」。常体性空,常是恒常,体是体会得一切现象的自性是空的。一切现象的自性,是真如、是本性,也叫法性、也叫第一义空,不可得。性不可得,相也不可得,作用当然也不是真的。相、用,这就讲到俗谛了。所以无论是真谛、是俗谛,皆不可得,都不是具体事实。性虽然是具体事实,但是它没有现象,所以它不可得。故为游步,完全是感应,「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佛在《楞严经》上讲的。这样游步三界,他当然无所罣碍,什么障碍也没有。

「憬兴云:天上人间,唯佛独尊。」这个佛,广义的来说,圆教初住以上都称为佛,就都有这个能力,这是我们中国佛教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天台大师六即佛里头,法身菩萨称他为分证即佛,他真正证得佛果,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没有圆满,叫分证。在比喻里面,把圆满的佛,妙觉果位,比喻作十五的月亮,满月。从十四以前,大概到初三,月牙就很亮了,都称为分证。分证,它是真的月亮,光大小虽然不一样,它是真月,不是假月。什么是假月亮?捏目所视,我们的眼睛瞳孔焦距有差错了,每个眼睛看到一个。我们用手指在这上面轻轻的按一下,你看到两个相,这两个相称为相似即佛,你不能说它假的。到底哪个是真的?真的只有一个,怎么会有两个?我们一按,真的看到两个,这叫相似。相似位,那不是真的,真的只有一个,怎么会出现两个?观行即佛,观行更差了,观行比相似还不如,什么?水中之月,我们晚上看水里面月亮的影子,倒影在那里。水中之月是观行,捏目所见的是相似,真的是天上月亮,纵然是个月牙,它是天上月亮,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个月牙就是初住,满月就是妙觉。古人这个比喻,用这个比喻好,让我们了解这个月亮你看的,有真有假,假也不离真。

天台讲的六即,六即头一个是「理即佛」,从理上讲、从本体上讲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理即佛,究竟圆满佛。我们初学佛的人,一点功夫也没有,叫「名字即佛」,有名无实。「观行即佛」,有功夫了,功夫得力。净宗法门功夫成片是这个阶级,观行,功夫得力,也就是说有把握往生。这个法门殊胜,八万四千法门,在观行位上是决定没有成就的,但是在净土,观行位就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观行位;相似位,就生方便有余土;分证位,生实报庄严土。不一样,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不能跟净宗比。净宗,相似以上我们没有把握做到,但是观行可以做到,所以这个法门称为万修万人去,道理就在此地。观行位是每个人都可以往生的,只要你依教奉行,真信、真愿、真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往生才是真正成就,不往生,来生又要搞六道轮回。你修得不错,修得好,修得很好,来生得个人身,福报再大一点,生到天道。福报享完之后,如果你享福没有修福,享福还造孽,那就往三途去了,愈迷愈深、愈陷愈苦,这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在一切经里头,这个经是宝典,决定不能怀疑。无论别人怎么样批评,我们受持如如不动,我有坚定的信心。我们的智慧比不上老师,老师的德行、老师的学问、老师修持的功夫,我们从内心里面佩服。这个经是老师亲自授给我的,如果要改变了,不学这个,那叫背师叛道,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我们坚定不移,我曾经说过,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会集本,我还是依教修行。为什么?老师,这就是对老师的尊敬。学了这么多年,这个经里头的奥秘逐渐逐渐的悟入、明白了,愈读愈欢喜。实实在在包含一切经教,无论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统统在这一部里头。这么一个小册子,不但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的法全在其中,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妙法都在这里头。我们看到念老对我们的贡献,就是他用六年的时间搜集这些资料让我们做参考,帮助我们理解经文,这集注,我们得感恩。让我们坚定了信心、坚定了愿心,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行了,像我在前面所说的。

所以是「唯佛独尊,游步三界。化之纵任」,纵任就是自在。法身以上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这得大自在。别教三贤菩萨分别执著断了,还有起心动念,所以他们住十法界,住四圣法界,没有出十法界,出离六道了,没有出十法界;初地破无明证法身,生实报土。别教初地等于圆教初住,所以别教的初地菩萨这两句话他兑现了,「游步三界,无所罣碍」他做到了。下面解释,「罣者,碍止之义」,碍是障碍,止是不动。「又罣碍」,高丽《大藏经》里面「作拘阂」,也是罣碍。流通本里面,这个门字里头一个亥,做为现在我们讲障碍的碍,音义都相同。「故净影、憬兴、《会疏》诸本,皆本拘碍」,从高丽藏本上引用过来的,罣碍。「憬兴所云」,这是古大德,「无所拘碍」就是现在讲的没有罣碍。

「以上《会疏》与憬兴,仍是专就佛边说,乃专就《魏译》而释」,这是康僧铠的本子。「今释会本」,现在解释这个会本,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会集本,「则应广摄发菩提心,念佛得生之人,乘佛威神,游化三界」,这个意思就深一层。前面所讲的全是讲佛与法身菩萨,他们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我们这个会集本的解释,不但是佛与法身菩萨,现前念佛得生之人,这句话很重要,念佛得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无论什么品位,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乘佛威神,游化三界。为什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有能力游化三界。这个说法这就说得圆满了。

经文里头说过,「于一念顷」,一念顷是极短的时间,「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他有能力超过。有能力到极乐世界以外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他有能力去。那边的人有感,他就有去,十方有感,他十方同时现身。「又云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这无所罣碍。这句话所说的,就是经上讲的,这些往生的菩萨们,他们的本身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讲堂,在那里听经,没动。可是他们能分身、能化身,分身、化身无量无边,到那由他百千佛刹去供佛,供佛是修福,去听经是修慧,福慧双修。《弥陀经》上告诉我们,需要多少时间?一餐饭的时间,他就回到本国了。那个回是化身、分身回来了,本身没动,这个叫真的无所罣碍。不但他修福、修慧,这是上求,还能下化,「宣示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顿妙法,导引未度之人,归向极乐」,你看他还能教化众生。这个佛世界里头与自己有缘的人很多,你到那个地方去宣讲净宗法门,宣讲《无量寿经》,接引这些未度之人,引导他们归向极乐。「故云开示正道,度未度者」。你说往生多殊胜,无论是自行化他都不可思议,皆是圆满功德。

我们再看下面第四段,「辗转苦痛」。这一大段经文,前面告诉大众「断惑念佛」,往后这几段经文劝导众生「知苦修善」,一定要晓得我们这个世间苦。年老的人,这种苦的感受比年轻的人要敏锐,你年轻还没有感受到,年老的人深深感受到,这个世界太苦了。我们所承受的苦比我们上一代沉重多了,今天这个社会的乱象,上一代人没看到,老师过世二十年了,二十年前没有,没这么乱。今天混乱我们看到了,我们受到了,我们走了以后,你们底下这一辈的人老了,将来这个世界社会众生之苦比现在还要超过,不晓得超过多少,我们不会看到了,你们看到了。这是事实真相。可是这些事情,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看到了,你不能不佩服。我们看经文:

【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

『若曹』,这句话汉朝时候的,就是现在讲的你们。「汝等」,唐宋的时候说汝等,汉、魏晋南北朝常说「若曹」。这言语的变化。大家要晓得,应当知道,『十方人民』,十方世界六道众生,『永劫以来』,「劫即久远无比之长时」,时间单位,很长很长的时间单位。现在说永劫,那是「永久之永久,永久无极也」。辗转在『五道』,五道就是六道,在这里头搞轮回。说五道,就是前面所说的「横截于五趣中之五趣,天、人、畜、鬼与地狱」。这里头没有阿修罗,为什么?阿修罗除了地狱没有之外,其他四道都有阿修罗。天有阿修罗、人间有阿修罗、畜生里头有阿修罗、鬼道里头也有阿修罗,在哪一道就算他是这一道的,所以称五道。如果加阿修罗,这个阿修罗是专门指天道阿修罗。阿修罗是什么样子?福报很大,他有大福报、有大威德,人没有德行。我们讲贡高我慢、自大,喜欢斗争、喜欢战争,造的业极重。阿修罗这一辈子福报享完了,他造的这些罪业,来生就到地狱道去了。罗刹跟阿修罗差不多,都是好胜、好斗,有人天的福报,没有人天之德。人天有伦常,有慈悲喜舍,他没有,他确实有一点像中国人所说的横行霸道。

「据《会疏》《会疏》里头解释,「汝曹」「不绝」这个五句经文,四个字一句,「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就这一段文。这几句意思是,「永劫以来,虽值多佛」,这么长久的时间我们在六道里头,六道里头也常常有佛在教化,一定遇到很多佛,「发大心圣道修行难成就」,成就不容易,「故常没常流转」,没是堕落,往下堕落。失掉人身,到饿鬼、畜生、地狱,这就堕落。流转,地狱罪报受完了又回来,又到人天。「乃至今日未出生死」,一直到今天,我们没有了生死,没有脱离六道轮回。所以,这个若曹就指我们这些人。

念老,下面是念老的话,根据上面注疏的意思,「值佛之人,尚多劫沉沦生死,忧苦不绝」。这是什么?多生多劫曾经遇到佛菩萨、遇到佛法,还是在六道里头打滚,忧苦不绝。「未值佛者,更有过焉」,生生世世没有遇到过佛的,那更苦了。人多不多?多,没有遇到的更多。「故云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于五道之中,常堕三途之内,至极苦痛,无有绝期」。地狱之苦无法形容,我们看到附体,听到有些所谓特异功能的人透露出这个恶道的信息,他说苦不堪言。「盖生老病死均极苦痛」,这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且纯苦无乐」。人已经如是了,何况畜生!畜生,一部分我们看见的,还有很多我们没有见到过;饿鬼道,大多数人没见过,确实有些人见到过;地狱是没见到过的,纯苦无乐,时间很长。「凡夫业报之身,恶臭不净,何可爱乐」。这是讲到我们现前,我们身是业报身,业报身是个严重的负担。一般常说,身体把它整个分析,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你看到、接触到你都厌恶,厌是讨厌它,我不喜欢。可是迷惑颠倒的人还认为它可爱、可乐,这是以苦为乐。「恶者,丑恶、凶恶;臭者,难闻之气味」;不净,不干净。

这个底下有,《观佛三昧海经》说,「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大智度论》当中,「举五种不净」。第一个种子不净。种子,人,父精母血,这不干净。住处不净,投胎到人道来,住在哪里?住在母亲子宫里面,这地方不干净,住处不干净。出生之后,当体不净。外相不净,外相,九窍流出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眼流的泪、鼻涕、口水、大小便、全身的出汗,都是不干净的,外相不净。第五究竟不净,一直到死,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下面念老有解释,悉皆不净,「种子乃精血,住处为胞胎,当体即全身,外相指形相,究竟即毕竟,悉皆不净」《十疑论》里面讲「七种不净」,意思大致都相同,第一个种子;第二个受生;第三个住处;第四个现在讲饮食;第五个是初生,你出胎的时候。这个饮食是还在胎中,饮食的是母亲的血,养这个胎儿。第六举体不净;第七究竟。「七种悉皆不净。故于自身以及他身,实无可乐之处。纯苦无乐,理应厌离」。你要是常常作如是观,常常这样想,你对这个身体就不会执著了。这身体不是个好东西,要它干什么?

人最难舍的就是身体,身体能够放下了,这才是真正入佛门,身见破了。最难的一关,这一关破掉之后,边见、见取、戒取、邪见都容易破,跟着就破了。五种见惑破了,恭喜你,在小乘你证得须陀洹果了,在大乘你是初信位的菩萨。这个时候天眼现前、天耳现前,六种神通这两种出现了。这是真正佛弟子,小学一年级。虽然没有出三界,没有出六道轮回,三界就是六道,他决定不堕三恶道,他在六道里人天两道。而且有期限,只有七次,人天两道七次往返,证阿罗汉果,就生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这个身要细心去观察,这一章的集注要多看几遍,为什么放不下?真正放下了,证得小乘初果,十信初信的菩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生方便有余土,不在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是身见没破,凡夫往生的。破身见的人,小圣,小小圣。小小圣不是凡夫,所以他得的是三不退里头位不退,他取得圣人的地位,不会再退转作凡夫,有这么大的好处。向上提升,那全在自己功夫,自己勇猛精进,提升的速度就快;如果懈怠懒散,提升就缓慢,那是各个人不相同的。如果是往生,那是大幅度的提升,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完全要靠自己看破,把身体要看破。

不但这个身要看破,肉身要看破,把我们的念头看破,念头不是真的。念头有净念、有染念,有善念、有恶念,感果不相同。决定不能有染污的念头、不清净的念头,不可以有不善的念头,恶念、邪念决定不能有。一定要晓得,邪恶的念头是三途苦报,善念、善行是人天福报。人天虽然苦,比起三恶道那天壤之别,三恶道里头众生看到人,就像看到天神一样,羡慕到极处。得人身,为什么会失人身?念头错了。念头为什么错了?不读圣贤书,跟圣贤距离远了,就错了。现在的人跟圣贤有相当的距离,不是近距离,现在人的心被科学技术牵着走。要知道,科学技术是机器,不是人,机器虽然灵巧没有人性,不懂仁义道德。人性里头有仁义道德,有五伦、五常,无论是中国人、是外国人,人性是相同的、人性是平等的。中国人的人性特别明显,那是因为有圣贤教育,外国人对这个教育疏忽了。

你看中国的教育,古时候从怀孕就开始,胎教,这是外国人疏忽的。中国人不疏忽,几千年来都重视,所以把小孩教成圣贤君子,世世代代都有人,全靠的是教育。小孩生下来三、四个月,那个父母跟子女的亲爱,这不是学来的,没人教,父母对子女的爱,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来。你再细心去观察小孩对父母的爱,他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动作、看他的表情,你都能看见。而且爱是普遍的,是真心的流露,为什么?陌生人,不认识的,小孩现在还不认识人,陌生人去逗他,你看他对你的爱,那不是虚伪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性是一样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个教法。中国传统的教育,教育的宗旨,第一条就是如何把这种爱永远保持下去,一生都不会变质,中国传统教育宗旨是这个。第二,这才是把这个爱发扬光大,不仅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你的家族,家亲眷属,再扩大爱你的邻居,邻里乡党,扩展到最后,凡是人,皆须爱。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爱人就不会害人,中国人普遍受这个教育。

所以在十六世纪,中国明朝时代,郑和率领一个舰队,在那个时候大概全世界最庞大的舰队,两百多艘战船,两万八千多军队,周游全世界,没有建立殖民地,没有夺取当地人的财产,没有杀害人。那是什么?爱的教育。这在南洋,大家都记忆得很清楚,欢喜郑和,他的军队来了,热烈欢迎。土著有些礼物送给中国皇帝,中国皇帝的回礼总比他要多一点,这是大国,不会让他吃亏的。马来西亚汉学院破土,纳吉首相就谈到这段话,赞叹中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欧洲人到马六甲,三条战船就把这个土地占领了,做它的殖民地。这不能比,这是什么?教育。今天整个世界社会动乱、灾变频繁,真正的原因就是教育。因为教育离开了圣贤,所以人学会了自私自利,不懂得伦理道德,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伦理道德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感应的人不和,感应的山河大地、树木花草也不和,出现今天这些问题,我们要知道。

下面这一段教给我们,要用智慧去选择,要赶紧回头,「表里相应」。经文:

【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

这问题就解决了。我们看注解,接下去的经文,『宜自决断』,「宜」是应该,应该自己,「决」是下定决心,「断」是斩断恶因。恶因是什么?就是底下讲的『洗除心垢』,「垢」是肮脏、染污,我们心里头被污染了。《会疏》曰:贪瞋痴为心垢,反之为三善。」今天的世界,这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是不是贪瞋痴?贪瞋痴后头还加两个字,傲慢、怀疑,贪瞋痴慢疑。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这是贪瞋痴慢疑的对象。心是贪瞋痴慢疑,身是杀盗淫妄,身口所造就是十恶业。佛讲的十恶,现在人统统具足,你看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恶口(说话很难听);心里头贪瞋痴慢疑。佛经上常讲五逆十恶,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这一条可以说为杀老师,杀害对社会有正面影响力的好人,都包括在这一条里头)、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两条可以说它作毁灭圣贤教育。

佛是圣人,佛一生所干的是教学,六和敬是佛的僧团,是佛所教导的学生。你把这些老师杀掉了,你把这个团体破坏,这个团体是个和睦的团体,是所有团体的典范、榜样,你把它破坏了,这个罪业是无间地狱。五逆十恶是无间地狱,怎么可以造这种重业?必须要下定决心把这个断掉。断掉之后,反过来得修善,反过来修十善。身,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里头,心里面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这个世界立刻就恢复正常,立刻就回归稳定和谐,灾难会化解。

灾难为什么会化解?今天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环境是受心理影响自然有所改变,提出「以心控物」。我们想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地球上灾难是心垢造成的。贪心感应的是水灾,换句话说,这个地区居民个个都贪婪,这个地方就会有水灾。水灾大小、伤害的轻重,看你那个贪的念头跟贪的行为,肯定与这个成正比例。瞋恚感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与瞋恚有关系。风灾,愚痴所感。傲慢感得的是地震,傲慢,心不平。怀疑,问题更严重,怀疑对于自身来说,免疫能力破坏了,你很容易感染疾病;一个人有坚定的信心,不容易感染疾病。怀疑会带给居住这个地方山崩地陷,山倒下来,现在讲的走山,山移动了,山倒下来;地突然陷下去,现在好像这种现象也很多,找不到原因,这个地为什么突然大面积的陷下去。这佛经上告诉我们的,现在得到量子力学家的证明。

所以,地球上这些灾变能不能拯救?科学家的语气非常肯定,能。只要地球上的居民端正心念,弃恶扬善,改邪归正,地球上这些灾难全化解了。佛在此地也教导我们,这后头三句经文就是的。「洗除心垢」,洗是洗濯,洗干净,除是把它排除掉,所以教我们洗除心垢。这句话就是美国布莱登博士讲的三句,他教给我们化解二0一二马雅灾难预言的方法,三句话:第一句「弃恶扬善」,第二句「改邪归正」,第三句「端正心念」。我们这个地方经文「洗除心垢」,后头一句,『言行忠信』,问题就解决了。「言」是言语,言语要与口四善相应。不妄语,言语诚实,不欺骗别人、不欺骗自己,老老实实;不两舌,不挑拨是非。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为的纠纷,人祸,都是几个人两舌所造成的,挑拨是非。大的,挑拨两个国家打仗,小的,挑拨两个人感情破裂,本来是好朋友,变成冤家对头。所以造作两舌的业,在佛家说堕拔舌地狱,这不是开玩笑的,果报太可怕了。绮语是花言巧语,目的是欺骗别人,利用你的时候,花言巧语的哄你,利用完毕之后就糟蹋你,绮语。最后一个是恶口,说话很难听,容易叫别人,听的人起反感。口离这四种过,这叫语善。行是讲行动,是身体,身体的行善就是不杀、不盗、不淫,身行善。

《笺注》里面说,「如言而行」,说话算话,诚实,说到一定要做到。「如行而言」,我真正能做到,我就能说到,这叫忠信。忠这个字是个会意的字,你看心,心不偏、不邪、不恶,这叫忠。远离偏邪,偏,偏见、邪见,这些念头统统离开。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佛家讲用中道,儒家讲用中庸,这都是忠的意思。信,信是五德的根,根基、基础,信要是没有了,五德全没有了,五德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全没有了,这个社会叫乱世,为什么?这社会上的人不仁,不知道爱别人;不义,思想、行为都不合理;无礼、无智、无信。社会乱了,人心坏了。佛在这里教我们,我们要想改变这个社会,帮助社会恢复秩序,从哪里做起?从我们自己的言行做起,真正能做到这四个字,就能帮助这个社会回归安定和谐。「言行忠信」这四个字说得好!

『表里相应』,「表」是外表,「里」是内心,里外是一样的。净影大师的注解,说「表指言,里指心」,从心行上说,「其疏曰:言表心里,语不违心,故名相应」。心里怎么想,言语就怎么说,所说的跟所想的相应,这叫信。「盖以心口如一,为表里相应」。心里想的跟口里说的不一样,这就不相应,这就欺骗人,叫妄语。心里怎么想,口里怎么说,这就是诚实,这是言而有信。若「广其义」,把这意思再推广,表是什么?表是外表,「表现,形于外者皆是表」,我们表现在外面。行呢?行也是表,里是内心,「内外一如,是名相应,此即直心」《维摩经》上说,「直心是道场」,做人道理就在此地。

我们要想帮助这个世界恢复到安定和平,现在许多人都怀疑,这个社会还会有和平吗?我们听了做何感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能不能和平完全看人,你怎么个做法。从哪里救起?从人心救起,现在人心坏了。社会乱了是人心坏了,人心能够回头,社会就安定了。要救人心,所以英国汤恩比说,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中国孔孟学说讲什么?讲伦常大道。伦是什么?伦是人跟人的关系,人跟一切万物的关系,这要先讲清楚,要大家认识,我们好好重新来建立关系。中国古人把这个关系分作五大类,就把所有关系都包括尽了,不会出这五大类。第一个,根,父子有亲,就从这个地方做起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点。亲是亲爱,父子亲爱这是天性,不是哪个人创造发明的,哪个人制定的,不是,天性,所以它是自然的。教育就是要保持这个天性,让他在一生当中不会变坏,这是中国教育的目的。过去几千年来教得好,保持得很稳定,所以这个社会、这块大地长治久安。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太平盛世,总有一百年到两百年当中,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在中国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完全靠教学。

这第一个关系,衍生第二个关系,夫妇有别,夫妇有别就是爱。夫妇组成一个家庭,家庭里头最重要两桩事情,第一个是经济生活,通常这个责任先生负担,要去赚钱养家;第二桩大事情,传宗接代,这是妇女她负担。两种责任哪个大?妇女的责任大。所以中国在古时候,教儿女,教女比教儿子重要。为什么?女孩子教好了,社会会安定。为什么?她会教出圣贤的儿女,这个功德多大。也就是小孩的扎根教育,从小孩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母亲教,母亲用行动来教,不是言语。母亲还年轻,二十几岁,她的父母还在,怎样在家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表演给婴儿看。你别看他很小,他睁开眼睛会看,他有耳朵会听,他已经在非常认真的学习。这个一千天的薰习根深蒂固,中国古谚语有句话说「三岁看八十」,现在这句话没用处了。也就是你的家教,母亲对你三年的教育根深蒂固,八十岁都不会改变。教什么?完全是《弟子规》,把《弟子规》变成自己的生活,让婴儿看、让婴儿学习。不是教他念的,父母、大人,全家人都做到,都表演给他看。所以他长大了自自然然守规矩,规矩变成自然的,一丝毫勉强都没有。人是这么教好的,不从这个时候开始教,你教不出来。

现在中国这个教育丢掉了,在中国,大概在九十年之前还有,最近这个九十年没有了,不但没有看到,听都没听说过,造成今天的灾难。这桩事情非常重要,我们没想到深圳有七个家庭,他们学习传统文化,发心把中国大家庭再恢复起来。七个家庭合作变成一个家庭,这太难得了。中国过去家庭是血缘关系,现在这些人是道义的关系,真正觉悟了,中国古时候这个家庭好,要把它做出来给大家看。有这个思想的不只他们这一帮,另外听说北方还有一帮,他们也在做这个。中国大家庭真好,希望真的有这么一、二个做出来,给全世界的人来观察、来考察、来做比较,这家庭是不是好。所以我早年想到企业家,每一个企业都变成一个家庭,继承中国传统的家道、家规、家学、家业,把教学、育幼担负起来,替国家、替世界培养圣贤的人才,这个世界前途一片光明。什么人去放光、去制造?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他能做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科注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