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九集) 2012/6/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9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六十四页,第四行看起: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念老有个简单的介绍,「本品续前」,这品经文的内容,是接着前面所说的菩萨修持真实功德,「同明极乐菩萨自利利他之妙德」。经文先以比喻来说明,第二「明真实功德」,最后一段是「蒙佛赞叹」。先说自利利他的功德,这叫二利,第一段「自德无碍」,首先要知道的「德体尊胜」。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个德的体是什么?请看经文: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广。喻若须弥。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其心洁白。犹如雪山。】
德体尊胜里头,还是说很多比喻,这些比喻不是比喻阿弥陀佛,是比喻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每个众生,乃至于无间地狱众生,认错、忏悔、念佛统统都能往生。善导大师所说的,弥陀不是不摄受,还是会摄受的。这些人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没有例外的。所以全是极乐菩萨,还是阿惟越致菩萨。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真的明白、真搞清楚了,两个世界都搞清楚,这个娑婆世界也搞清楚了,你自自然然会选择。纵然跟娑婆世界的情很深,多生多劫住在这个地方,跟这个地方有缘人多,他们在受苦受难我们不忍心,总是想帮助他,这是好事,这是菩提心。可是帮助别人,先要成就自己,自己不能成就,我们对别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这个法门无比殊胜,我们想想,我们有资格,我们够条件。其他的法门我们不敢讲,这个法门条件很简单,真信,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
明朝末年,明末清初蕅益大师,这个人不得了。我们现在大家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蕅益大师的身分没有暴露,但是印光大师对他老人家的赞叹,赞叹他所注的《弥陀经要解》,说「即使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一部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句话是大势至菩萨赞叹的,那蕅益大师是什么人,我们心里就有数了!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这个法门真的是万修万人去,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真信、真愿,你就取得往生的条件。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说多少。什么是功夫浅深?你的真诚心有多少度,那就是功夫浅深。万分诚敬,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这最深的功夫,生到那边,什么地位?成佛了。这个地方舍身,那个地方往生,往生就成佛,万分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百分诚敬得百分利益,千分诚敬得千分利益,这万分,万分往生极乐世界,就是经上常讲的上上品往生。
我们能不能争取到?人人都能争取到。关键在哪里?关键在放下,你是不是彻底放下。彻底放下的人,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个事情,于外人不相干,于佛力加持也不相干。佛力加持,我们在学经教讲得很多,是相对的,我们有一分诚敬,佛加持一分;我们有万分诚敬,佛的加持是万分。这还得了吗?加持这个事情是感应道交,我们有感自然有应,感应道交分毫都不差,这个道理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然后看看极乐世界这往生的人,这些菩萨。
我们继续看注解,「首以大海,喻菩萨智慧之宏深」。宏是大,海的面积大,看不到边际,海水深。佛讲经常常用这个来比喻,因为这是人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讲了没用处,你没有概念,海,大家看见了。古时候释迦牟尼佛教化这个地区是印度,印度三面环海,北面是喜马拉雅山(雪山),所以大家对大海都非常熟悉。用海来比喻菩萨智慧的大,智慧的深,宏就是广大。「如《华严》云: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三皈依里头皈依法,我们常念。我们是不是有这个愿?口里有,心里没有。如果别人智慧高过我,我就嫉妒他,那就是眼中钉,想尽方法要把它拔掉。所以心跟口不相应,口里说得很好,他心里不是这样的。这就是学了多年的佛法,什么都没学到,原因在此地。我们真想成就,我们把原因找到,把这个原因消除掉。对于比我好的人,智慧比我大的、比我深广的人,我听到了欢喜,我有缘向他学习,没有缘我也常常赞叹他,这个对了。
大乘经教里佛告诉我们,「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句话不能不在意,不能小看了它。如果我们学会赞叹,出家人彼此互相赞叹,这是什么?这是兴教;如果出家人互相毁谤,这是灭法。兴教,不求往生,果报在天堂;灭法,果报在无间地狱。天堂、地狱是你自己进去的,没有人教你去。佛在经典上非常慈悲,都把这些理事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能不赞叹吗?我为什么要赞叹?我想到极乐世界去。如果是毁谤佛法的,极乐世界去不了。第十八愿说得很清楚,五逆十恶临命终时,忏悔求往生都能得生,唯除毁谤佛法。为什么?毁谤佛法他不相信,不通忏悔,他不肯忏悔。如果说现在忏悔面子过不去,我临终的时候再忏悔。假如你临终得了痴呆症怎么办?临终在灾难当中死了怎么办?没人照顾、没人提醒,这个不能不想到。因为五逆十恶害人害自己,毁谤佛法断一切众生法身慧命,这个果报阿鼻地狱。我们就晓得,这个事情是决定不能干的。
真正修忏悔法,我这一生没有谤佛,过去曾经谤过佛,没有学佛的时候谤佛,又何况过去生生世世谤佛的事情肯定做得很多。什么叫忏悔?赞叹就是忏悔,我今天宣扬,今天赞叹,赞叹三宝,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出家僧。为什么?佛法会兴起来。出家僧做得如不如法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只要他披上袈裟,我就赞叹他,我就把他当作真的僧宝来赞叹,他所作所为是他自己的业,于我不相干。你说为什么要赞叹?我要佛法兴,我的目的在此地。如果我要批评他,佛法会灭,为什么?社会大众对他不尊重,就对三宝不尊重。这个祸害是灭法,这个事情怎么能干?
经书是法宝,这是佛陀灭度之后,真正的叫法身舍利。佛的这些灵骨,手指舍利、顶骨舍利,那都不重要,经典重要,那些是个纪念。今天大家对这个很尊重,对经典不尊重,听说许多地方对经典怀疑都拿去烧掉,都把它毁掉。我们真正学佛人,看到报纸杂志上印着一个「佛」字都不敢随便丢掉,不敢去烧它,怕造罪业,这是什么?这是懂得因果的人。来问我,怎么办?祖师大德有教诲,把这个字剪下来,其他的可以烧掉。有佛像的、有佛菩萨名号的,或者是经文的,剪下来,用干净纸包起来,找很清净的地方把它埋在土底下,对它尊重。如果能用的,可以帮助大家学习的,这就决定不能够糟蹋,要好好的保存,好好的去流通,功德无量,流通法宝增长智慧,毁灭法宝世世代代愚痴。你看,小动物生活在地底下,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那是什么果报?毁谤法宝的果报。人怎么能干这种事情?对佛法僧一定要尊敬,他是佛陀的代表,决定不敢轻慢。
接着以须弥山来做比喻,『菩提高广』,「菩提」是觉悟,觉性高广,全都是性德的流露。智是体,觉是用,觉是体,智是用,这两个字可以互为体用。用大海、用须弥来比喻它,菩萨菩提之高广。须弥山乃一个世界的中心,确实须弥山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也不是太阳系,黄念祖老居士跟我讨论这个问题。在我们过去,都把单位世界看作太阳系,那太阳系,太阳是中心,须弥山就是太阳。黄念老是个研究科学的,他在学校里头教无线电,他告诉我,佛经上讲的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须弥山就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中心有天体,叫黑洞,现在科学家发现了,引力非常强大,连光线都会被它吸进去。
马雅人的预言,也就是他们的天文数学,推算到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银河的中心、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这是个天文的现象,它有周期性的,大概二万多年会有一次,这一次我们遇到了。凡是遇到这种情形,地球上都有一些变化,变化的程度并不一样。我们知道为什么不一样?与人心有关系,人心要善良,它的变化小,带来一些干扰,不严重;人心不善,问题就很严重,会给地球带来大灾难。所以,灾难有没有、灾难之大小,不要去问别人,问自己。每个人存心善良、存心仁义,待人接物决定不伤害别人,这个灾难的幅度就很小。很小,科学家的推论,大概是我们放在空中这些人造卫星全部被它摧毁掉,地球上通讯的系统受到干扰,这就是小事,影响不是很大。如果重大的,那就怕什么?怕银河中心的黑洞这种引力,引发太阳风暴,把它的太阳风暴提升,提高了,提高了可能太阳风暴就伤到地球,那就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会把地球上的火山引发,爆发。
地球上有超级火山十几个,大多数都在海底,这超级火山;在地面上只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美国的黄石公园。我们在网路上看到这个信息,科学家估计,黄石公园如果爆发,火山口多大?长四十五英里,不是公里,是英里,比公里大,宽是三十多英里。这么大的火山口,从来没听说过。我们到日本去参观火山,活火山,里面还在冒烟的,火山口不大。几十英里这还得了吗?所以这个火山爆发,美国西部几十个州刹那之间就没有了。火山灰升空,升到空中,科学家估计是二万公尺,也就是二十公里,火山灰。现在国际航班飞太平洋的飞机,只飞到十公里,一万公尺,在它的半当中,你就知道这个严重。这些火山灰跟着地球转,一转的时候,在这个同纬度里面就都遭殃,这对地球伤害就大了。这个火山灰在空中,要让它完全落下来,大概要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多时间,在这个范围之内看不到太阳,月亮、星星都看不到,都黑暗了。没有阳光,这里面一些动物、生物、植物都不能生存,这个严重就太大太大了。如果海底火山引发,那就引发大海啸,讲几百尺高的海啸,这个很可怕。还有人讲的,也有可能到一千尺的海啸,日本上一次海啸才十米。预估的是今年五、六月之间,有三十米的海啸,现在没有了。我们就知道人心向善,向善的人多了,灾难就减少了。
现代量子力学这些报告,一般书店上都可以买得到,这个对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的意念可以控制物质现象,太空当中也是物质现象。科学家甚至于告诉我们,念力能量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意念能量真正能够集中一点,佛经上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办什么事?让星球在太空改变轨道,这么大的能量。有这种能量,地球上这些灾难把它化解不难,不是难事,小事一桩。你看,这桩事情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知道了,也就讲得这么清楚,我们听不懂。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很熟,我们也都记得,也都能说得出来,可是真正的意思不懂。现在被科学说明、证明了,我们相信了,希望我们能把它用在我们自己身上,用在自己的身心,身心健康,不必找麻烦。我们现在老化了,要讲求运动,需不需要?不需要。你看一些老和尚,每天盘腿面壁,一天坐十几个小时,没事,他一点运动都没有。身体为什么那么健康?心清净。心健康,所有物质现象没有一样不健康,以心控物,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现在最麻烦这个心太乱了,杂念、妄想怎么清都清除不了,前面清除掉,后头又来了。这是什么原因?佛给我们讲的这些事实真相,诸法实相,我们听懂了,做不到,没有把它变成我们的生活;如果真把它变成生活的话,问题马上就解决了。
早年,我跟李老师在一起生活,这个老人一天吃一餐,而且吃得很少。我跟他学,我也一天吃一餐,我吃了五年。但是我的一餐吃得比他多,他一餐那个时候台湾钱两块钱就够了,我要三块钱,两块钱吃不饱。他一个月的伙食六十块钱,我一个月的伙食要九十块钱,九十块钱那个时候合美金两块多,将近三块钱;李老师六十块,台湾钱六十块合美金不到两块,一块多钱,你说生活多容易!永远不要求人。我在那段时期得到一个结论,我向老师报告,请老师印证。我发现,身体能量的消耗,应该是百分之九十都消耗在妄念上,妄念愈少,能量消耗就愈少,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出家修行人没妄念,一天一餐足够了。我这个看法老师同意,给我证明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台中发现,李老师的工作量很大,他的工作量是平常五个人工作的工作量。要跟他见面,必须一个星期之前通知他排时间,临时的时候决定你插不进去。忙到那个程度,一天一餐。所以我们想到,消耗能量不是在这上,是妄想,妄想消耗能量太大了,工作无论是劳心、劳力,消耗能量都不大。所以佛提倡的日中一食,是可以做得到的,那要减少妄念,心地清净。妄念多,必须要那么多的热量,没有,没有你身体支持不了。所以这桩事情不能学的,是一种自然的,心愈清净,妄念愈少,自然就减少了。
佛经上告诉我们,阿罗汉,他证得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身体还在这个世间,他的饮食一个星期吃一餐。辟支佛的心比他更清净,辟支佛是半个月吃一餐,他一餐就够了,半个月补充一次。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在这个世间是示现,他可以不必吃饭。释迦牟尼佛每天托钵是示现,是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多看,慢慢觉悟到。他需不需要?他不需要。我们看他是肉身,实际上他能用他的念力把肉身转变成法性身,我们看不出来。诸佛菩萨在人间现身说法,那个现身也都是教学,身教,身语意三轮施教。
银河系,我们看到天文的星图,现在照相照出银河系的样子,放大给你看。确实它像一个碟,两面薄,当中很厚,佛形容它为须弥山。大海不是我们地球上的海,是星球跟星球当中流的气体,这个气流,气流就像海水一样,是说的这个,统统是用比喻说的。这些黄念老在注解里头都说得很多,我们看佛经,佛说的这些比喻,实际上指的是什么要清楚。
所以须弥山是一个世界的中心,翻译为妙高山,这个是形相,银河系当中高起来的。「《慧琳音义》曰:唐云妙高山,四宝所成,故曰妙。出过众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为什么?「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它有很多名词,都是佛在讲经说法说出来的。也叫「安明山」,明是妙光,这个里头含着清净无垢,安是定、是不动。《宋译》本里头说,「坚固不动,如须弥山」,这是比喻,我们这个世界上大山它不动,凡是比喻不动,都用高山做比喻。「今以此为喻者,以须弥乃四宝所成,表菩萨之菩提,乃万德之所庄严。山之妙高喻此菩提,更无有上」,取这个意思。山有宝,这是一般人都有这个常识,有宝石。除金银这些矿产之外,金银铜铁锡叫五金,山上有这些矿可以开采。除这个之外,有很多宝石,像金刚钻、玛瑙、琥珀,这些一般大山上都有。宝放光,这个光是反射光,也有的所谓吸取日月之精华,天天受太阳照,太阳的光跟热它吸收了,有时候在夜晚你能看到光。这是所谓物质稀有就称之为宝石,用它来比喻智慧,来比喻觉性、觉悟。
「山之妙光」比喻自性智慧光明,「常照世间」,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世间人不知道。「山之安明」,安是定的意思,「显妙定,如如不动。明喻洁净,如宝无垢」,特别是玉石,透明、清净,一点染污都没有。「威光者,威德之光」,这个光就是「智慧之光」。「《魏译》作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智慧光明它的光明跟洁净超过日月。「《会疏》云:超逾日月者」,为什么说超过日月?「日月有亏盈,慧光不然」。日有日蚀,月有满月、有半月,这是月亮绕着地球公转,角度不一样产生的变化,它不圆满,智慧光明是圆满的。「日月有出没,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内,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这个周就是周遍。故云『自身威光,超于日月』,经典上所说的这些光,统统都是自性光明。往生到极乐世界,经上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人身都放光,所有一切物质现象也放光,树木花草都放光,光明世界。那个世界,光不是从日月而来的,一切万法本体有光明。所以常寂光也叫大光明藏。
这些光明遍照法界,我们今天没看见,是我们的眼出了问题,有故障;耳,极其微细的音声我们都应该听见,也听不到了。这个故障从哪里来的?佛给我们讲,从烦恼来。你有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是起心动念;你有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是无量的分别;有见思烦恼,你的看法、想法全错了,不是事实真相。第一桩错误就是把身体当作我,一天到晚为这个假我在操心、在忙碌,忙到最后怎么?一场空。真我?真我忘掉了。我们今天真是非常非常幸运,这一生当中你能遇到《无量寿经》,你能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这是多大的福报。它这个里头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身不是我,自性是我,法性是我,法身是我。我们怎样为这个法身,不要为这个假身?信愿持名就是为真我,这法子妙绝了。我们要为真我,真我是带得走的;这个身带不走,身外之物一样也带不走,为它操心干什么?没有这个必要,彻底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是真正爱自己,把真我找回来了。找回真我,这个人就叫成佛,成佛是什么意思?把真我找回来了。
下面说『雪山』,「雪山,即大雪山。南瞻部洲,此山特高,冬夏积雪,故名雪山」。佛经上讲的南瞻部洲,就是指地球。雪山在哪里?地球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终年积雪。这个山在北印度,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尼泊尔,就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这个山北面是西藏。所以印度人、西藏人都把它称为大雪山。「雪山洁白」,干净,终年积雪,一点染污都没有,用它来比喻「戒德」、比喻「定净」,持戒的人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持戒的人自己修得不错,不能感化别人,甚至于别人见他,跟他距离远一点,那个人是持戒的人,对不持戒的人瞧不起。这是什么?有戒没有慧。有戒、有慧就不如此。惠能大师具足戒定慧,我们在《坛经》里面仔细去观察,惠能大师之为人非常谦虚,对任何一个人都从内心里流出那种诚敬。所以别人尊重他、喜欢他,一丝毫傲慢都没有。
我们再从《阿含经》去看释迦牟尼佛,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对一切众生恭敬、谦虚。世出世间法最严重的障碍就是傲慢,孔子在《论语》里头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已」,就一笔勾消了,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怎么?真的就是谦虚、就是恭敬,那是真的。如果自己戒行修得很不错,眼睛长在头顶上,瞧不起一切人,批评这个没有持戒、那个又犯戒。诸位想想,他已经在破和合僧,破和合僧这个罪在哪里?在无间地狱。那还不如不持戒,不持戒他还不会破和合僧,持戒惹这个麻烦来,造这么重的罪业。这就是有戒没有定慧,常常轻慢这些人,不可以,他的清净心现不起来,平等心现不起来。清净心现起来是阿罗汉,平等心是菩萨。我们细心去观察,他还有分别、还有执著,还要到处批评,他的心根本就不清净。他这个戒是外表、样子,有外表的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这是假的。
所以真正要学佛法,佛说了,末法时期要学大乘,正法时期学小乘。为什么?正法就是人老实,学小乘就能证阿罗汉果。末法时期人的思想开放,一切都开放,不是那么拘谨的,大乘是开放的。所以人喜欢大乘,不喜欢受这些拘束,大乘能契末法众生的根性。大乘求智慧,智慧从哪里开始?还是从戒律开始。戒不清净哪来的定?所以你要晓得,持戒为什么?是为得定。怎么样得定?真诚恭敬里头就得定了,定能开慧。戒律持得再好,不能得定,心里还有妄想分别执著,还有自赞毁他,自赞毁他就破戒了,破了菩萨戒。《瑜伽戒本》里头,自赞毁他是重戒,那罪很重,我们想想就知道,破和合僧。再不好的出家人,我们都不能批评他,他的那一分功德,世间人比不上。他那一分什么功德?假样子,让人民看到,这三宝,他种善根。这个别人没有,他那个样子他有这个功德。你看乡下愚夫愚妇一看到就磕头顶礼,那恭敬,他真修功德。所以破戒比丘他也修不少好事。业因果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是他自己的事情,于谁都不相干。
所以很重要的,学一生不批评人,看到什么人做什么事都笑咪咪的。如果守住普贤菩萨的原则,那就是,善行,与性德相应的思想、行为赞叹;不相应?不相应不赞叹,恭敬供养,不赞叹。这个要学会,特别是修净土的人,修净土的人不学会不能往生,因为净土跟普贤菩萨的关系太密切了,你看这部经第二品「德遵普贤」。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世界,个个都是修普贤行的;你要不修普贤行,你跟他不相应。在《华严经》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接着看《无量寿》,一点都没错,从《华严经》转到《无量寿经》上去了,这才圆满成就。所以普贤十愿非常非常重要,礼敬绝对是平等,礼敬诸佛。诸佛是从相上说的,从形相上说的,一律平等,没有一个不恭敬,恶比丘也恭敬。但赞叹就不一样,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我恭敬你,不赞叹,当然不毁谤;不毁谤、不赞叹,我只恭敬,我对你有供养。所以,普贤菩萨没有人不喜欢,恶人也喜欢他。我们常常提到,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四好,四好就是普贤菩萨。
我们接着往下面看,「雪山洁白,以喻戒德与定净」。憬兴法师说,「定净满德,如雪山也」,用雪山来比喻,清净光明。「又《会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净,如大雪山。常洁白,能照众生,令清凉故」。雪山确实如此,夜晚,那个雪山能照明。这个,我们在冬天,香港这儿不下雪,我们家乡下雪,下大雪,半夜出去跟白天一样,路清清楚楚,看得清清楚楚,雪光。喜马拉雅山,西藏高原到处都是雪山,所以夜景就非常之美,非常好看,它不是漆黑的看不到,它反光。能照众生,令清凉故。
「又《净影疏》云:雪山显其定净。诸德皆净,名等一净」,这个等是平等,跟雪山一样。「等者平等,一者一如」,平等一如,「净者本净。其心本净」。这个要知道,本经经题「清净平等觉」,都是自性本有的,自心本净,自心本来平等,自心本来觉悟。现在不净,不净染污,不平、迷而不觉,这都属于习性。「性相近」,我们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这性相近;「习相远」,习被染污了。佛告诉我们,染污不是真心,真心从来没染污,染污是什么?染污是个妄心。我们如果知道那是妄心,把妄心舍掉,真心现前。现在问题,不知道这是妄心,现在我们是妄心当家做主,真心是家中的奴才,而且根本就不用这个奴才。妄心是奴才,奴才今天当家,当家做主。主人?主人变成奴才,还不用它,这就是我们的真相。大乘佛法没有别的,就是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自己要当家做主,奴才要听话,那是什么?那叫大乘佛法。奴才管用,管什么用?度十法界的众生要它。如果我们把八识五十一心所丢掉,十法界没有了,到哪去度众生?现在管用,但是你时刻要注意,知道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引导众生返妄归真,那就是八识做好事。八识要教,自性不要教,自性智慧是自然的,无师智、自然智,八识要教,教了它就觉悟了。
「其心本净,故洁白如雪山;其心一如,故如雪山之不动;其心平等,故三无差别」,这个三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量是相等的,那就是我们跟谁结合。我们这个心跟佛结合就成佛,跟众生结合就搞六道轮回、搞十法界。三个能量是相等,我跟哪个结合,这个太重要了!菩萨知道,选的我跟佛结合。今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跟谁结合?我们跟《无量寿经》结合,《无量寿经》是真佛,佛在哪里?佛在《无量寿经》里。这一部就够了,其他的?其他的送给别人悟,因为他不相信这个。如果他相信这个,就要劝他,把什么都要放下,不受一切干扰。这一句名号功德高过一切,一切佛法里头的顶法,顶尖的,你要承认这个事实,它确实是顶尖的。这一句佛号真能解决问题,如果有夹杂,力量就被破坏了,没有这么大力量了;决定不能夹杂,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一定要相信。「一色纯白」。这是讲的德体尊胜。
下面这一节是「德用自在」,德用自在头一句话: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不着如风。无诸障碍。】
要学,全是自分,不在外头。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忍辱如地』,「是以大地喻平等忍辱,平等即离诸分别」。学习从哪里入门?真实功夫是从忍辱入门的,布施、持戒是忍辱的预备功夫,没有前面这个功力,忍辱他做不到。你看布施,布施是放下,放下才能忍,不放下怎么忍?没法子忍。放得下,知道什么?知道全是假的。所以放下之前要看破,了解事实真相。常常想着,观想,想什么?观想以前那个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你看幻灯片一格一格的生灭,你就想这个。一张一张的,从来没有两张是相同的,这就是假相,我们被假相欺骗了。电影速度很慢,一秒钟二十四张,十秒钟二百四十张,一分钟六十秒,二百四乘六,多少?一千多少?一千四百四十,一分钟。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六十分钟,这很慢的速度。我们被这个速度,用科学家的话说,它们纠缠在一起,我们被它欺骗了,以为是真的。
佛告诉我们,眼前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包括我们自己本身六根、六识、六尘,就是电影的幻灯片,在银幕上出现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镜头。电影银幕上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现前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跟电影这个道理完全相同。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是假的了,不是真的,现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哪有一样是真的?你能常常作如是观,常常去想这个东西,想通了,真放下,真的身心世界全放下。为什么?六根自己,六尘外面境界,六识,六识是精神现象,六根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从这个地方才认识它。认识清楚了这才丢掉,不丢掉是害处,它不是好处。丢掉就好了,丢掉就恢复自己的清净,不丢掉这个东西是染污。
我们今天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对话,看到最近量子力学家的报告,知道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个世界是顺境、是逆境、是善缘、是恶缘全是假相,没有一样是当真的,你就能对这整个世界现象,用清净平等觉去观察,那是什么?那是佛眼看众生。我们从这个地方才能解脱开来,真正了解就脱离了,不再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的困扰,那也是假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都不是真的,我们今天最大的过失,就是把这个东西放心上。所以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你就会想到,什么样的生活是最理想的?回归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就是释迦牟尼佛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回归大自然了。释迦佛过的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今天不行,为什么?没有人生最高的智慧,没有人生最高的德行,所以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得不到,这个里头真有味道。
《往生论注》,昙鸾大师的,解释「心业无分别」,心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没有分别。经上这样说,「如地负荷,无轻重之殊」,《论注》上有这句话。这解释,「大地载物,重者轻者,同一负荷」,地都能忍受,「无所拣择,无有分别」。我们用心,要像天地一样,每天看到天空,想到我要像天空一样包容万物,没有分别;看到大地,我要像大地一样承担万物,能承受得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动念,对待一切众生大公无私。而且心目当中一定要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这样看才对。为什么他变成这样?一时迷惑、一时糊涂,像一个人喝醉了,发酒疯,等他清醒过来就正常了。对于反常的不计较,正常的要爱护、要重视,正常,他本来是佛。所以礼敬诸佛,为什么对恶人要礼敬?因为他本来是佛,不能小看他。那赞叹,为什么他不善的情况不能赞叹?赞叹怕别人学他,希望别人学他好的,别学他坏的。所以赞叹要注意这一点。礼敬是平等的,没分别的,赞叹是有分别的。
用这个来比喻「菩萨忍辱之德,远离一切彼我、恩怨、违顺之别」。恩怨是人事环境,违顺是物质环境,远离一切彼我,看一切众生就如同自己一样。他能接受,我们对他那种爱心,关怀的心,他感受得到;他习气很重,他对我们给他的爱心、关怀,他感受不到。我们发出去的心念,完全平等,没有差别,差别是他的心,他有分别心。所以大家感受不一样。诸佛菩萨发出去的决定是平等心。我们常说尊重、爱护、关怀、照顾、帮助他,特别是有苦难时候帮助他。帮助他里面有物资,这是物质的,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帮助他觉悟。所以大乘教里面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不如为人说四句偈。为什么?四句偈能让他觉悟,能帮助他回头,物质只能解决他身体这个生活,不能帮他觉悟。所以佛法重法布施,法布施成就人法身慧命,物质再多,只养他的身命,不能养法身慧命。这个里头轻重差别,不能不知道。
我们要重视自己的法身慧命,对于身体当然也不要糟蹋,也不必看得太重,看得太重,为它操心,错了。你愈不操心它,它愈健康,愈对它操心,它毛病愈多。这什么道理?从心想生。你不操心,它很健康正常;你操心,这里痛,它就真痛了,那里不舒服,它真不舒服了,都从心想来。所以病是想来的,死也是想来的,你不想死它不会死,想到我不行了,那就完了,它真得要死了,全是心想生。这一点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他把事实真相全告诉我们,毫无保留。我们要能听得懂他的话,听懂之后要起作用,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叫妙用。所以这个地方要记住,什么叫忍辱德?没有彼我的分别,没有恩怨的分别,没有违顺的分别,这就说尽了。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就用一个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真心,清净没染污、没有恩怨,平等没有彼我。常用这个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清净如水』,「菩萨清净,犹如净水,能洗除种种尘劳垢染」,故云『洗诸尘垢』。「尘垢」是什么?罪业。恶业要洗干净,善业也要洗干净,不留痕迹。为什么?恶业不干净,招三恶道的果报,善业要不除掉,招三善道的果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要断恶、要修善,断恶不着断恶的相,修善不着修善的相,为什么?永远脱离三界。不脱离三界,在三界里头度众生,没有丝毫染污,这是菩萨的净德,每个人都有,你觉悟了就出现,你迷惑就不见了。『炽盛如火,烧烦恼薪』,「火喻智慧」,薪是柴火,比喻烦恼。「菩萨智慧猛利,炽盛如火,断除烦恼,如火烧薪」,薪是柴火,把它烧干净了。用智慧来断烦恼,用清净心把无量劫以来的业障洗刷得干干净净。记住,善恶统统洗掉,清净心里头不立一法,清净心里头连佛都没有,这个要知道。断恶修善的事要做,非常认真做,心里头不执著,心里头修清净平等。
后面这一句,『不着如风』,着是执著,「风性流行,一切无住,亦无执著」,风吹过就走了,「以无着故,行诸世界,自在无碍,如风行空」。菩萨太好、太完美了,你看旅行,到任何地方一点都不执著,中国人讲入境随俗,皆大欢喜。持戒是执著,在遇到一切境界里要随缘,随缘那叫开戒,不叫破戒,为什么?叫大家欢喜,叫大家认同。我有一次在北京,住国际大旅馆,那时候从美国回到北京。在旅馆里碰到一个徐居士,跟我同姓,他住在华盛顿DC,首都。他的儿子那天结婚,新娘是日本人,我在楼梯上碰到他,我下楼梯,他上楼梯。碰到我,高兴得不得了,临时拉我去做证婚人,证婚人他请了,程思远,政协副主席。程思远有个女儿,电影明星,也许很多人知道,叫林黛,是不是?是不是有一个?有个林黛,很出名,对,林黛,林黛的爸爸。林黛长得跟他很像,像她爸爸。就变成了两个证婚人。
告诉我,他们今天所请客的,中国外交部里头一些高官,日本大使馆的、日本企业的,这是中日联姻,都是很难得的这些人。我一听说,这机会来了,请我做证婚,我会上台讲个十分钟的话,讲什么?把佛法介绍给大家。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简简单单,简单扼要的给他介绍。临时又没有给我准备素菜,我陪他们大家喝一杯酒,吃肉边菜。当时有这些高官:佛教这么活泼,那我们都可以学。我说是!佛教一点都不拘束。这给那么多人种善根。所以这是什么?机会教育,下楼梯口碰到的。当时在座的有廖承志,廖仲恺的儿子,跟我坐在一起,很佩服。他说佛法,没有想到佛法这么活泼,它通情达理,一点都不呆板。所以这就是机会,要认识,要能掌握到,要能起作用。这几分钟的时间,在他一生当中,阿赖耶识里佛法种子种进去了。让他有好感,让他慢慢想亲近、想了解、想学习,他就起作用。所以不着,不执著,风性流行,一切无住。
今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帮助这个世界恢复安定和平,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团结宗教,只有恢复宗教教育。我们再想不出第二个办法,让大家能够认同,能够一起学习。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还有不少信仰宗教的人,这些人有经典做依据,好好的学习自己经典,同时我们提倡还要学习别人经典,知己知彼才能和睦相处。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会发生冲突,要化解冲突就必须知己知彼。我们不打仗,不搞百战百胜,我们知己知彼的目的是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目的在这里。这个我们做了十年,做得很有效。出乎意料之外的,澳洲图文巴这个小城,我住在那个地方住了十年,这个小城里面宗教联合起来,想把这个小城做为世界上第一个宗教和谐的示范城市。好!这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宗教团结,宗教互相学习,每年做三次分享报告,这是我的建议,他们真干了。每四个月办一个活动,时间大概是三天到五天,就是每个宗教把他这四个月当中,他们对于教义的研究,对于其他宗教经典的学习,跟信徒们的教导,来做总结。每四个月做一次,各个宗教在一起做分享,这样这个小城才能变成宗教和谐。政府欢喜,这个活动市长都来参加,治安单位欢喜,昆士兰州警察总署署长他来了,也来参加。这次我们在泰国开这个会,警察总署派了个官员,市政府有个官员,都来参与。
所以在目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好人好事,让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和谐、稳定带来一线希望,很多人都认为世界和平再不可能出现,这个路子能走得通。宗教的使命就是一桩事情,爱世人,每个宗教都说「神爱世人」,佛教「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爱世人。伊斯兰教他们经典里头有圣战,我们要认识,伊斯兰是和平的意思,他们追求和平,圣战是不得已。穆罕默德当年在世的时候,阿拉伯的四周都是敌人,都想把他们灭掉,不能不抵抗。所以这是抵抗的战争,不是侵略的,这叫圣战。敌人放下武器,就要把他看成兄弟一样看待,这都是《古兰经》上的话。过去我们跟日本人打了八年,那是圣战,为什么?保卫自己国土,不是侵犯别人,这个要搞清楚。所以经典不能不学习,学习就明了了,它不是一个不善的宗教,非常善良。
人都有爱心,爱心是人的本性,而且爱是本性的中心理念,所有宗教的教学,都是把这个爱心发扬光大。宗教里头没有说,你爱自己的人不爱别人,没有。爱心都是爱世人、爱众生,佛经讲的范围更大,爱花草树木、爱山河大地。对于一切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众生,众生两个字的含义非常广泛。人是众缘和合,花草树木也是众缘和合,山河大地还是众缘和合,乃至于自然现象,没有一个不是众缘和合,这统统称之为众生,对于一切众生都要爱。今天我们在全世界旅游,要学这一句「不着如风」,在全世界旅游就没有障碍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没有障碍。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